陆游赞吃粥的诗句合计50句

时间: 2023-12-31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这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食粥》的诗句,也是他的养生心得。正是他这套坚持每天喝粥的养生经,助他高寿85岁。

粥既能适口,又易消化,既有生津益气之功,又无滞气生痰之弊。北京军区总医院理疗科医生欧阳颀介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得更为具体:“糯米、

陆游在60岁左右时,因肝肾功能欠佳,且眼睛昏花,大夫建议他多吃些枸杞,为此他又作诗“雪霁茅堂钟

枸杞子性味甘、平,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有中药“红宝石”之称。枸杞含有人体必需的糖、蛋白质、粗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磷、铁等营养物质。药理研究证实有降血压、降胆固醇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改善动脉硬化程度和心肌缺血状态;并能保护肝细胞的新生,改善肝脏功能,对慢性肝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肺结核的治疗有一定效果;还有兴奋大脑神经和性神经的作用。因此,枸杞子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衰老的主要中药之一。

制作枸杞粥的方法很简单,取枸杞30克,

引导语:陆游的长寿与他懂得养生之道离不开,而且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下面是关于他的‘下箸如对敌’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学习。

陆游一生仕途不如意,只担任过一些低级的职务,虽然晚年曾受封为“渭南伯”,但也只是个虚衔而已,并无实际的封地与相应的收入,因此,多数时候,陆游都是靠微薄的俸禄勉强度日。

不过,陆游致仕之后,就连这点俸禄也被减半发放,甚至一度停发。因此以物质条件而论,陆游晚年生活虽然不能说在最底层,但确实谈不上宽裕。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陆游的种种养生实践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所感、所悟也毫不怪力乱奇,非常简便易行,适合大多数的人,具有极大的普适性。就比如人人都离不开的饮食来说吧,陆游就从中总结出不少的养生之道。

陆游极为注重饮食与养生的关系,认为饮食事关身心健康,务必要慎重。他曾说自己“每食视《本草》”、“食必按《本草》”等。《本草》指古代著名的药书《神农本草经》,自然,陆游的说法可能略有夸张,他也不可能吃每样东西都要先翻翻药书,但由于他熟稔药性,将之应用于饮食,并慎重选择则是毫无疑问的。陆游对于饮食究竟有多慎重呢?从其诗句“下箸如对敌”可以看得很清楚,诗人居然将举起筷子面对美食比喻为两军对垒,把饮食视为养生的“勍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陆游特别强调饮食对于老年人的养生具有特别的作用,在他看来,人年纪大了,自然会远离年轻时的荒唐,声色方面的娱乐会减少许多,已经不是影响身体健康的最重要因素。而此时,最需要“戒惧”的就是饮食,如果稍不注意,饮食不当对身体引发的危害甚至比色欲还要严重。

在食材的选取上,陆游向来推崇清淡的饮食,特别是晚年之后,陆游更是以素食为主。这一方面自然与其生活不宽裕有关,另一方面则出于养生角度的考虑。他认为谷物、蔬食、瓜果之类的食物对于人体最为有益。他认为肥甘的饮食对于身体并无好处,将“羔豚”之类的珍馐比为奸佞,应该远离放斥,甚至于说“肥甘藏毒鸩犹轻”,认为肥甘的食物对于身体的危害比鸩酒还要大。

其实,陆游并非完全否定肉食的功用,自己也没有全然吃素,他所强调的只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重过大,会对身体有害,“养生所甚恶,旨酒及大肉”。他认为肉类食物可以少量食用,但不应该超过主食与蔬菜。

从陆游诗中描述来看,包括许多家常蔬食,如薏米、木耳(唐安薏米白如玉,汉嘉栮脯美胜肉)、蕨菜、荠菜(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勿忘归)……虽然都是素食,而且不少还是野菜,但在陆游看来,却有着自然之甘,味美至极,陆游甚至说“食菜如食肉”、“食常羹芋已忘肉”等,以此形容其对于素食的喜爱之情。

在日常饮食之中,陆游对于粥食尤其情有独钟,认为其不但味美,还极有营养,对于老年人补益身体尤其有效,是很好的食补途径,所谓“良药扶衰抵万金,渐加糜粥辍呻吟”。

在陆游的诗文当中,记载了许多食用过的粥食,如芋头粥、山药粥、薏米芡实粥、菜瓜粥等不一而足。为了增强粥的补益作用,陆游还时常在其中添加一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材,熬制服用,如枸杞粥、地黄粥、乌豆粥等,其中有些粥配料颇多,而且加工也非常费时费力。如乌豆(黑豆)粥,要求用“新、好、大”的上等乌黑豆一斤,用炭火熬煮一天,直到糜烂为止。

由于粥饭既容易消化,又有营养,特别适合晚年的陆游食用。在诗文中,陆游不止一次提到,患病后用粥来进行饮食调理,很快便得痊愈。由于家人经常为陆游熬粥,“朝夕常为之”,熟能生巧,以至于水平越来越好,粥的滋味极佳。陆游有一首名为《食粥》的诗颇为有名: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秋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这首诗对于粥的评价极高,将粥视为能够助人获得长生的食物。诗中所说的“宛秋”即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文潜,其文集为《宛秋集》,故陆游诗中以宛秋称之。张文潜曾写过一篇《粥记赠邠老》,认为“食粥可以延年”,对粥的'好处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每天早上喝一大碗粥“最为饮食之良”,能够“畅胃气,生津液”,虽然以粥养生,听起来一般人会觉得好笑,但养生的道理其实就蕴藏在饮食、睡觉之类的生活细节之中。陆游对这番话极为欣赏,故挥笔写下了《食粥》一诗。

《老学庵笔记》中还记述了一则与粥有关的趣事:某人有早上喝上一碗热粥然后睡回笼觉的习惯,并称这样的好处是“粥在腹中,暖而宜睡,天下第一乐也。”陆游虽然自己并没有这样的习惯,但深觉其言有味,并引用李端叔的诗句“粥后复就枕,梦中还在家”来加以印证。

陆游对于饮食的多少也有自己的体会,他主张“饮食节饱饥”,认为饮食一定要有所节制,饥饱适度,适可而止,尤其是不要吃得太撑,要让肚腹中始终留有余地。如果偶然某样食物吃多了,就应该减少其他食物来平衡,如果饭多了就减点肉,汤饼多了就减点饭等等。在陆游看来,最理想的状态是“少饱”,即将饱未饱,实际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七分饱。

 

陆游个人爱好

人们都知道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还记述了当时吴中(今苏州) 和四川等地的佳肴美馔,其中有不少是对于饮食的独到见解。

陆游的烹饪技艺很高,常常亲自下厨掌勺,一次,他就地取材,用竹笋、蕨菜和野鸡等物,烹制出一桌丰盛的宴席,吃得宾客们“扪腹便便”,赞美不已。他对自己做的葱油面也很自负,认为味道可同神仙享用的“苏陀”(油酥)媲美。他还用白菜、萝卜、山芋、芋艿等家常菜蔬做甜羹,江浙一带居民争相仿效。

陆游在《洞庭春色》一诗中说,有“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陆游在诗中称赞的这些菜肴,在当时确实都是名菜。陆游,是一位不亚于苏东坡的业余烹饪大师。在他的诗词中,咏叹烹饪的有上百首。例如记录他会做饭(面)菜(羹)的诗句就有“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今日山翁自治厨,嘉肴不似出贫居,白鹅炙美加椒后,锦雉羹香下豉初。箭出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平生责望天公浅,扪腹便便已有余”。由此可见,陆游是很会烹饪,又爱烹饪的。

正是因为陆游欣赏这些家乡名菜名点,所以当他宦游蜀地之时,不时要通过怀念家乡菜点来抒发他的恋乡之情,写出了“十年流落忆南烹”的诗句。

【第1句】中国人过腊八由来已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就已过腊八了;还有记载宋朝抗金英雄岳飞吃腊八粥的点滴故事;再则还有明朝黄帝朱元璋煮腊八粥的奇闻轶事。历史如烟云一去不复返,消失得难以寻觅,但那流传久远的腊八习俗依然沿袭至今,盛兴不衰,进入普普通通的寻常百姓家。

【第2句】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就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冰心

【第3句】常听人説,小孩子爱过节,是呀,腊八的粥香,欢欢的歌声,甜蜜的笑语,美美的衣食,深深的祝愿,有节日就是有了一种,陶醉,父母心,儿女情,家门口老树下,守望远方的老父母,推算儿孙的归期,整洁了又整洁的杯碗,翻晒被褥,盘备喜爱的食物,清扫庭前院后,弯腰扫去了的是多少牵挂思念,是因为有家,才有节日的温暖,有节日,就有了团圆的温馨,心中的节日,要陶醉,最牵挂,情缠绵,爱思念,是温暖,情真意沉沉。

【第4句】腊月即农历的十二月,那也就是岁末了,接近新年的味道了。忙碌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该歇歇脚,享受一下生活的闲情逸致。把田间、地头自耕、自种的五谷杂粮洗漱干净,再配以树上结的红枣,土里长的'花生……放在一起煮熟炖烂,加上适量的糖,就做成了可口香甜、营养丰富的腊八粥。

【第5句】今天是腊八,我以节日为引,以文字喻情,以幸福为愿,以笑容为礼,为朋友送上真诚的祝福:愿亲爱的朋友人生如腊八粥般丰富多彩,也像腊八粥一样永远甜蜜!今天是腊八,腊八是指每年农历十二月(即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在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第6句】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子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冰心

【第7句】柴火烧的灶,映照着一双饱含希冀的眼睛,火苗跳跃着,舞着,像是念叨着想念的歌谣。耳边响起一首歌“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深情在回荡,这炉火依旧旺着,可锅中不是鸡汤,是腊八粥。盛着大米、小米、红豆、芸豆、花生、黄豆、红枣、栗子的粥在不停地翻滚着。

【第8句】又是一个腊八节,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腊八粥,那一丝丝的甜意,又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腊八节……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腊八也是个很特别的节日,早早地就盼望着腊八节的到来。到初七傍晚,早已迫不及待的我们放学就约好了伙伴,三五成群,男孩背着自制的冰车,女孩拎着个大篮子,一路小跑,直冲我们冬天的乐园——村外大河边。

【第9句】喝腊八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粥内有大米、小米、绿豆、枣、栗子、桂圆、葡萄干、青丝、玫瑰、红豆、花生、冰糖等材料。《红楼梦》所记配方:各色米豆加五种菜果(红枣、栗子、花生、蒙用、香芋)。各地腊八粥所用材料各有不同,争奇竞巧,品种繁多。

【第10句】腊八的早晨,早早起床,和姐姐弟弟争先恐后,端上妈妈做的红红的腊八粥,跑到院里,抢着去喂昨晚放在每个门口两边的冰凌人儿,用红色的豆子给他安上小嘴,看着似笑了的冰凌人儿,心里别提有多美……不觉太阳已经升起,尽管没了孩提时的情趣,但那甜甜的腊八粥依然给人以浓浓的回味……

【第11句】腊八粥的香味就在鼻尖上回荡着,甜了味觉,酸了心思,思乡呀。思念亲人的恩情,家乡的炉火。想起每每和外婆一起熬粥的时候,我都要问:为什么要吃腊八粥呢?外婆就说:"妮呀,你爸爸不是在部队吗,回不来了,是不?咱把好吃的东西都放在粥里,熬啊熬啊,然后再盛出一大碗。放在雪地上冻着,就不会坏了,等过年,爸爸回来了,咱就端给他吃,好好尝尝瑞雪兆丰年的味道呀!”原来,是要开始过年了,是等待,是想念,是兆丰年呀。其实,腊八节,在我心中就是浓香的。无论多晚,我都要守住腊八粥熬好的那一刻。

【第12句】小时候,每到腊八这天,常会听到老辈人说起腊八节的来历和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据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度日,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牵牛走过一座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摔断了。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朱元璋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第13句】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从而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粥文化是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而又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熬粥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需要耐心。说到耐心,家庭主妇的我真的感觉到熬粥的功夫了。熬粥前要先将米用冷水浸泡一小时,先用大火煮开,再换慢火熬煮……这熬粥的过程真的像一首诗写的:“人生好比粥一锅,煎熬滚煮耐琢磨。宜疾宜徐看火候,酸甜苦辣自张罗。”把熬粥与人生相比,不无几分道理。

【第14句】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过年的气氛日渐浓郁。清代的袁枚在《随园食谱》里,对粥作了一个权威的论定:“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这就要掌握火候和放水的多少,放水多了,就成了稀粥。我们这儿的风俗习惯在过生日的那天早晨都要熬红稀粥,是以喝为主。腊八这天熬出来的粥,就成了一项主食,尤其难得的是,除了袁枚所说的米和水之外,还有各式各样配伍不同的果品,其米温润,其果甘甜,其香浓郁,其味悠长,成为粥中之极品。熬腊八粥,投入不算太大,破费不多,操作不算太难,一学就会;吃腊八粥,滋润果腹,暖心热身,在寒冷的腊月天里,手捧滚烫的腊八粥,想着关于腊八的各种传说,那真是精神加物质的双重享受。

【第15句】喜欢熬粥的“熬”字。很多时候,日子不就是熬过来的吗?熬,字典的解释为: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熬也是将物料放入汤水中,加调料,用旺火煮滚后转中、慢火长时间加热至物料软烂成菜的烹调方法。所以,熬,是慢功夫。常言说:急火出菜,文火出药。所以,用功夫熬出来的东西,总是别有一番味道,无论是苦是甜。

【第16句】腊八是粥,更是节,腊八节,是不尽的相思味道。日子,是每年重复的节气链接的,生活,是这节气中浓浓的思念和幸福的守候涂抹的。多少的牵挂和不舍,回忆和感动,在这思乡的画卷里缓缓流动,不息。

【第17句】读小学时背古诗,读到南宋诗人陆游的“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一联,只是句子烂熟于心,却不理解诗句的意思,后来才得知,这诗句原来是说的关于腊八节腊八粥的另一个传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六年苦行,每日仅食一麻一米,最后于腊月初八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的这一天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第18句】人生的意义重在“熬”,腊八早晨的粥也得熬,民以食为天啊!早晨4点起床,把米泡上,5点把泡好的米下锅。现在我的锅里已经熬上了腊八粥。这粥熬好后,是一家有来享用的,这粥里不只是香甜的味道,更充满了人世间的无限情爱,家庭的无限温暖。边熬粥,边在电脑前敲打这篇文字。写一会再到锅前用饭勺顺时针不停地搅拌着锅里的腊八粥。在感受亲情的同时,也在思索人生。细想人生不也是在“熬粥”吗?自己就是掌勺煲粥的人,粥的好坏全在自己。只有步骤分明,有条不紊,才能从容自在。

【第19句】曈曈昶色腊日醺,醇醇乡韵盈柴门。佛粥碗碗辞旧月,八宝粒粒迎新春。累月饥色今荡尽,经年饿殍盼无存。盛世犹唱是欢歌,尧舜古风羡清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