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ǐng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2263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内容来源于:www.zeinie.com
秉姓主要源自:姬姓、芈姓。
秉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乃至春秋时期司炳,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典籍《周礼·天官》中,称其为“炳仪”、后世文献中有称为“秉仪”者,专门在黄昏后点亮和保管宫内火烛,如同唐朝时期内宫的秉烛司,归由皇后管辖。司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重要的诸侯国内宫大夫,同时兼管左右给事、宣传启奏。到唐、宋、金诸朝,还负责管理宫廷内部的经籍纸笔、珠宝首饰玩器财货等事务。
在司炳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司炳氏、秉仪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炳氏、或秉氏,世代相传至今。
秉姓起源二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之后裔,属于以先祖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姓觿》引《姓考》记载:“秉姓,楚大夫之后。”春秋时期,楚国公族有大夫专职执圭,即执掌权圭,亦称秉圭。圭,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或剑头形)下方,在典籍《说文解字》中注释:“圭,瑞玉也。上圆下方。公执桓圭,九寸;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皆七寸;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皆五寸。以封诸矦。从重土。楚爵有执圭。”诸侯君主者,方有周王朝赐予的圭,其地位仅次于后来的君王之玺,高于兵权之虎符,执圭者代王执权,为诸侯君主最紧要的心腹重臣。
楚国的官职爵位中有“执圭”一职,其俗称“秉圭大夫”,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秉圭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秉氏、执氏、圭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注:
该支秉氏到底出自哪一位楚国大夫,有待进一步考证。
秉姓起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邴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邴,是春秋早期的一个城邑,其故城原址在今河南省成武县,后来晋国的大夫邴豫封邑在邴,其后代遂用祖先的封邑“邴”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也有的人省去邑字旁,以“丙”为姓,称丙氏;也有人以音讹字,改为秉氏。在古代,“邴”亦作“枋”,为泰山下邑,居此者以为氏。齐国亦有邴邑,而亦有邴氏。在史籍《左传》中记载有齐国大夫邴意兹,但在史籍《史记》中作则“秉意兹”,可见在古代邴氏亦称为秉氏。
秉姓起源四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女官位秉仪,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秉仪,为金国时期皇后位下之女官,秩八品,属下有九品丞仪,负责掌管左右给事、宣传启奏、经籍纸笔等事务,可入廷事。秉仪的婚配由皇后指定,多配予功臣,许带秩,即婚后仍享有做秉仪时的官秩(带薪下嫁)。
古女真族历来尊母,因此,秉仪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母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汉化称秉氏,世代相传至今。
秉姓起源五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女官位秉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秉衣,为金国时期皇后位下之女官,秩九品,属下有九品奉衣,专职负责掌管皇后、嫔妃等的珠宝、首饰、玩器、财务,秉承担裁制缣事,即皇后、嫔妃等的服装设计与制作。同秉仪一样,秉衣的婚配也由皇后指定,多配予功臣,但不带秩,即婚后不再享有做秉衣时的官秩(没的工资带)。
古女真族历来尊母,因此,秉衣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母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汉化称秉氏,世代相传至今。
秉姓起源六
源于官位,出自宋朝时期官位秉义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宋朝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宋徽宗赵佶将“西头供奉官”改称“秉义郎”,为内侍省下属官员。内侍省,是宋朝宦官的总机构,另设入内内侍省以统辖亲信宦官。在史籍《宋史·职官六》中介绍:“入内内侍省与内侍省号为前后省,而入内省尤为亲近。通侍禁中,役服亵近者,隶入内省。拱侍殿中,备洒扫之职,役使杂品者,隶内侍省。”入内内侍省的宦官职衔有:都都知、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等。内侍省宦官职名有:左班都知、副都知;右班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等。自供奉官至黄门,以一百八十人为定员。凡内侍初补者,称为小黄门,经恩迁补者,则为内侍黄门。宦官的高级官称另有内客典使、延福官使、宣政使、宣庆使、昭宣使等。宋元丰年改制后,改为通侍大夫、正侍大夫、中侍大夫、中亮大夫、中卫大夫、拱卫大夫等。
宋朝明令,不准宦官参预政事,故专设官阶,使不与士人混淆。授官最高不过“留后”,平日只“供洒扫”。不过,从宋神宗一朝起,又重用宦官。到宋徽宗时,宦官竟执握兵权。
南宋时期,痛感宦官之害,朝廷重申禁令,不许宦官干预朝政,不准兼兵职,不准申请提领外朝官职。如违反规定者,要受到流放两千里或除名的惩处。与此同时,又规定外戚只准“奉朝请”,坐享富贵,不准预政,不准管军,不许通宫禁,不许接宾客,不得任文官或“二府”(中书和枢密院)的职务。对于皇后、嫔妃等,宋朝统治者也认识到“贼根本,起皇后阁前”,因此宫禁严密,几乎把她们与外廷隔绝;在舆论上,宣传“女后不可使预事”,“勿专政于女后”的政策。这些做法都是接受汉、唐以来外戚宦官擅权,扰乱朝政的经验教训。“西头供奉官”,实际上是宋朝时期武阶官名。在宋朝时期,军制将官阶分为五十四级,“西头供奉官”为第四十六阶,为从九品;改为“秉义郎”后,官阶升至从八品。后有辽国、金国在军制中仿其制式,亦称“秉义郎”,不过不是由宦官担任,而是从军中抽拔功勋者担任。
在历朝历代秉义郎们的后裔子孙和族人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秉氏,世代相传至今。
秉姓起源七
源于满族,出自明、清之际满族栋佳氏部落,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栋佳氏,亦称董家氏、董佳氏,满语为Donggiya Hala,世居董佳城、嘉木湖、嘉哈、哈达等地,后大多冠汉姓为董氏、邓氏、陈氏。至清军入关后,栋佳氏后裔满洲镶黄旗人陈秉直,在清顺治六年授平阴知县,后渐累官至浙江巡抚,加兵部右侍郎。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汉化称秉氏。
该支秉氏族人中能人倍出,据说其族主要集中在河南地区,在大江南北亦皆有分布。
秉姓起源八
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官位秉笔,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秉笔,原为春秋时期晋国的史臣之一,但其不同于史令,而是专职在朝堂之上为君主执笔记杂事,或代笔私函,补史令之缺。其在典籍《国语·晋语》中有记载:“臣以秉笔事君。”宋朝时期,朝廷以秉笔之臣设“秉笔”,但无明确官秩。到了明朝时期,由于开国帝王明太祖朱元璋是放牛出身,文笔甚弱,因此正式设置了“秉笔”一职,由精通文墨的心腹太监担当,隶属于内廷司礼监,职为司礼监提督的次辅。司礼监,是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居内务府“十二监”之首,设有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一系列太监。提督太监掌督理皇城内一切礼仪、刑名,管理当差、听事各役。秉笔太监位尊权重,仅次于掌印太监。由于秉笔太监主要任务是将各部大臣奏章、票拟意见呈送皇帝,或将皇帝的批示整理发还,因此往往在皇帝懈怠国事不理朝政时,多有窃权机会,指挥内、外廷国事形同皇帝;且司礼监管辖着明朝著名的特务机构东厂,积弊为人垢病之事甚伙。
在秉笔、秉笔太监的后裔子孙及族人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秉氏,荣耀一时,世代相传至今。
秉姓起源九
源于姬姓、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邴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在古代,“邴”亦称作“枋”,原为鲁国的泰山下邑。战国时期,齐国亦有邴邑,实为周敬王姬丐(姬匄)三十六年(鲁哀公姬将十年,齐简公姜壬元年,公元前484年),齐简公发动攻击鲁国的“稷曲之战”后,夺鲁之地。因而,后有原鲁国住民、以及齐国新贵以地名为姓氏者,称邴氏。
左丘明在《左传》中记载有个齐国大夫叫“邴意兹”,但后世司马迁则在《史记》中称其为“秉意兹”,可见在古代的时候,邴氏亦称秉氏,“邴”、“秉”二字在姓氏上可通。
秉姓起源十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苗族、傣族、彝族、侗族、白族、布依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秉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秉氏,世代相传至今。
秉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则未被其“内政部”民政总署在公元2005年(台湾地区民国九十四年)2月28日对台闽地区姓氏进行人口普查时统计,多以扶风、开封、黔中为郡望。
今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河南省的开封市,北京市,重庆市,天津市,江苏省的扬州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地,均有秉氏族人分布。
扶风郡:周朝时期即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咸阳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了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改其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乾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的广大地区。五代时期的后汉政权将其辖地限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时期则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再移治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则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开封府:古称大梁、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河南省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封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著称,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夏王朝(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纪),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老丘),直至第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一百五十七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43~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战国时期(丁巳,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秦王政二十五年(丙子,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灭魏国,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汉朝景帝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南北朝时期,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唐延和元年(壬子,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唐天佑四年(丁卯,公元907年),后梁政权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戊戌,公元938年)称开封为东京。后周显德七年(庚申,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王朝,开封升为府。北宋时期开封人口曾达一百五十万,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宋靖康元年(丙午,公元1126年)金国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金贞佑二年(甲戌,公元1214年),金国迁都开封。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明朝洪武十一年(戊午,公元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为周王驻藩开封。明朝时期,开封经济繁荣,号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明崇祯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进行防御,开封城遭道严重破坏,城中原三十七万人口仅剩三万余人。清朝时期设开封府,清朝末期开封辟为商埠,民族资本工业兴起,先后创办了机械、兵器、面粉、火柴、烟草等工厂。民国期间,开封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10月24日开封被人民解放军解放,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开封市成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河南省会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辖市。1982年,开封市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黔中郡:今贵州黔东南自治州辖地。秦朝时期属黔中郡和象郡。西汉时期属武陵郡和牂牁郡。隋朝时期属牂牁郡、沅陵郡和治安郡。唐朝时期属黔中道,置有充州、应州、亮州等羁縻州和奖州等经制州。宋朝时期分属荆湖北路、夔州路和广南路,置有邛水县、安夷县和亮州、古州等羁縻州。元朝时期属四川行省播州宣慰司和湖广行省思州宣慰司,置有麻峡县、黄平府、镇远军民总管府及古州八万洞民总管府。明朝洪武年间设镇远、清浪、铜鼓、五开、偏桥、古州、清平、兴隆八卫;明永乐十一年(癸巳,公元1413年)废思州等宣慰司,置思州、镇远、黎平、新化四府,隶属贵州布政使司;明宣德九年(甲寅,公元1434年)撤新华府并入黎平府;明正统九年(甲子,公元1444年)置施秉、永从二县;明弘治七年(甲寅,公元1494年)置麻哈州及清平县,明弘治十一年(戊午,公元1498年)置镇远县;明万历二十五年(丁酉,公元1597年)置天柱县,明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公元1600年)置黄平州。清朝康熙年间,镇远、偏桥、清平三卫分别并入镇远、施秉、清平县,兴隆卫并入黄平州;清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改五开、铜鼓、清浪三卫,置开泰、锦屏、青溪三县;清雍正七~十一年(公元1729~1733年),先后置八寨、丹江、清江、古州、台拱五厅,分属镇远、黎平、都匀三府管辖;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公元1771年)置下江厅,隶黎平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府、州、厅为县,设镇远、施秉、青溪、思县、邛水、天柱、锦屏、黎平、下江、永从、榕江、丹江、台拱、剑河、黄平、炉山、八寨、麻哈共十八县;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设黔东道,治镇远,领镇远、邛水等二十六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废道,各县直属于省;民国十九年(庚午,公元1930年),思县易名岑巩县;民国二十年(辛未,公元1931年)麻哈县更名麻江县;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全省建立十一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镇远,第十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黎平,后经过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和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两次调整,原第十行政督察区撤消,原第八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一行政督察区(仍驻镇远);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裁清溪县并入镇远等县,裁丹江县,将丹江河以西之地并入八寨县,八寨县易名丹寨县,丹江河以东之地并入台拱县,台拱县改名台江县;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以原丹江县区域建立雷山设置局,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改雷山设置局为雷山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全省分设八个专区,其中镇远专区辖炉山、黄平、余庆、施秉、镇远、雷山、台江、剑河、锦屏、天柱、三穗、岑巩十二个县,黎平、从江、榕江、丹寨、麻江五县属独山专区(公元1952年改为都匀专区)。1956年4月18日,国务院以国设司第30号文件批复,撤消镇远专区,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原镇远专区的余庆县划归遵义专区,都匀专区的麻江、丹寨、黎平、从江、榕江五县划入黔东南自治州,自治州辖十六个县,州人民政府驻凯里,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1958年12月调整行政区划,丹寨、麻江、炉山、雷山四县合并建凯里县,台江县并入剑河县,从江县并入榕江县,施秉县并入黄平县,岑巩县、三穗县并入镇远县,天柱县并入锦屏县,全州设七个县。1961年8月和1962年10月,先后恢复天柱、从江、雷山、麻江四县和施秉、三穗、岑巩、台江、丹寨五县建置,自治州仍辖十六个县。1983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消凯里县建立凯里市。自此,黔东南自治州辖一市十五县。
扶风堂:以望立堂。
开封堂:以望立堂。
黔中堂:以望立堂,亦称无虑堂。
一、秉bǐ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山西之太原、长治、临汾等地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注引《路史》云:“楚公族有秉姓。”则此当系出芈姓。
2、又注:“《左传》齐邴意兹,《史记》作秉意兹。是邴、秉字通。”
二、秉
秉姓分布:湖北钟祥、台湾彰化、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秉姓起源:
1、春秋时楚公族有秉氏。
2、古时邴、秉相通,故邴氏亦作秉氏。
秉姓名人:
秉意兹,春秋时齐人,见《史记》。而《左传》作邴意兹。
郡望:扶风。
秉姓近代名人
秉志(公元1886~1965年),满族,字农山;河南开封人。著名中国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秉志于公元1908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翌年赴美国留学
扶风郡:周朝时期即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咸阳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了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改其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乾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的广大地区。五代时期的后汉政权将其辖地限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时期则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再移治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则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开封府:古称大梁、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河南省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封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著称,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夏王朝(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纪),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老丘),直至第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一百五十七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43~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战国时期(丁巳,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秦王政二十五年(丙子,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灭魏国,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汉朝景帝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南北朝时期,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唐延和元年(壬子,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唐天佑四年(丁卯,公元907年),后梁政权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戊戌,公元938年)称开封为东京。后周显德七年(庚申,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王朝,开封升为府。北宋时期开封人口曾达一百五十万,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宋靖康元年(丙午,公元1126年)金国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金贞佑二年(甲戌,公元1214年),金国迁都开封。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明朝洪武十一年(戊午,公元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为周王驻藩开封。明朝时期,开封经济繁荣,号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明崇祯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进行防御,开封城遭道严重破坏,城中原三十七万人口仅剩三万余人。清朝时期设开封府,清朝末期开封辟为商埠,民族资本工业兴起,先后创办了机械、兵器、面粉、火柴、烟草等工厂。民国期间,开封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10月24日开封被人民解放军解放,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开封市成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河南省会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辖市。1982年,开封市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黔中郡:今贵州黔东南自治州辖地。秦朝时期属黔中郡和象郡。西汉时期属武陵郡和牂牁郡。隋朝时期属牂牁郡、沅陵郡和治安郡。唐朝时期属黔中道,置有充州、应州、亮州等羁縻州和奖州等经制州。宋朝时期分属荆湖北路、夔州路和广南路,置有邛水县、安夷县和亮州、古州等羁縻州。元朝时期属四川行省播州宣慰司和湖广行省思州宣慰司,置有麻峡县、黄平府、镇远军民总管府及古州八万洞民总管府。明朝洪武年间设镇远、清浪、铜鼓、五开、偏桥、古州、清平、兴隆八卫;明永乐十一年(癸巳,公元1413年)废思州等宣慰司,置思州、镇远、黎平、新化四府,隶属贵州布政使司;明宣德九年(甲寅,公元1434年)撤新华府并入黎平府;明正统九年(甲子,公元1444年)置施秉、永从二县;明弘治七年(甲寅,公元1494年)置麻哈州及清平县,明弘治十一年(戊午,公元1498年)置镇远县;明万历二十五年(丁酉,公元1597年)置天柱县,明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公元1600年)置黄平州。清朝康熙年间,镇远、偏桥、清平三卫分别并入镇远、施秉、清平县,兴隆卫并入黄平州;清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改五开、铜鼓、清浪三卫,置开泰、锦屏、青溪三县;清雍正七~十一年(公元1729~1733年),先后置八寨、丹江、清江、古州、台拱五厅,分属镇远、黎平、都匀三府管辖;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公元1771年)置下江厅,隶黎平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府、州、厅为县,设镇远、施秉、青溪、思县、邛水、天柱、锦屏、黎平、下江、永从、榕江、丹江、台拱、剑河、黄平、炉山、八寨、麻哈共十八县;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设黔东道,治镇远,领镇远、邛水等二十六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废道,各县直属于省;民国十九年(庚午,公元1930年),思县易名岑巩县;民国二十年(辛未,公元1931年)麻哈县更名麻江县;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全省建立十一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镇远,第十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黎平,后经过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和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两次调整,原第十行政督察区撤消,原第八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一行政督察区(仍驻镇远);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裁清溪县并入镇远等县,裁丹江县,将丹江河以西之地并入八寨县,八寨县易名丹寨县,丹江河以东之地并入台拱县,台拱县改名台江县;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以原丹江县区域建立雷山设置局,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改雷山设置局为雷山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全省分设八个专区,其中镇远专区辖炉山、黄平、余庆、施秉、镇远、雷山、台江、剑河、锦屏、天柱、三穗、岑巩十二个县,黎平、从江、榕江、丹寨、麻江五县属独山专区(公元1952年改为都匀专区)。1956年4月18日,国务院以国设司第30号文件批复,撤消镇远专区,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原镇远专区的余庆县划归遵义专区,都匀专区的麻江、丹寨、黎平、从江、榕江五县划入黔东南自治州,自治州辖十六个县,州人民政府驻凯里,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1958年12月调整行政区划,丹寨、麻江、炉山、雷山四县合并建凯里县,台江县并入剑河县,从江县并入榕江县,施秉县并入黄平县,岑巩县、三穗县并入镇远县,天柱县并入锦屏县,全州设七个县。1961年8月和1962年10月,先后恢复天柱、从江、雷山、麻江四县和施秉、三穗、岑巩、台江、丹寨五县建置,自治州仍辖十六个县。1983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消凯里县建立凯里市。自此,黔东南自治州辖一市十五县。
扶风堂:以望立堂。
开封堂:以望立堂。
黔中堂:以望立堂,亦称无虑堂。
一、秉bǐ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山西之太原、长治、临汾等地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注引《路史》云:“楚公族有秉姓。”则此当系出芈姓。
2、又注:“《左传》齐邴意兹,《史记》作秉意兹。是邴、秉字通。”
二、秉
秉姓分布:湖北钟祥、台湾彰化、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秉姓起源:
1、春秋时楚公族有秉氏。
2、古时邴、秉相通,故邴氏亦作秉氏。
秉姓名人:
秉意兹,春秋时齐人,见《史记》。而《左传》作邴意兹。
郡望:扶风。
一、秉bǐ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山西之太原、长治、临汾等地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注引《路史》云:“楚公族有秉姓。”则此当系出芈姓。
2、又注:“《左传》齐邴意兹,《史记》作秉意兹。是邴、秉字通。”
二、秉
秉姓分布:湖北钟祥、台湾彰化、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秉姓起源:
1、春秋时楚公族有秉氏。
2、古时邴、秉相通,故邴氏亦作秉氏。
秉姓名人:
秉意兹,春秋时齐人,见《史记》。而《左传》作邴意兹。
郡望:扶风。
扶风郡:周朝时期即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咸阳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了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改其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乾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的广大地区。五代时期的后汉政权将其辖地限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时期则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再移治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则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开封府:古称大梁、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河南省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封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著称,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夏王朝(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纪),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老丘),直至第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一百五十七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43~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战国时期(丁巳,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秦王政二十五年(丙子,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灭魏国,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汉朝景帝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南北朝时期,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唐延和元年(壬子,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唐天佑四年(丁卯,公元907年),后梁政权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戊戌,公元938年)称开封为东京。后周显德七年(庚申,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王朝,开封升为府。北宋时期开封人口曾达一百五十万,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宋靖康元年(丙午,公元1126年)金国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金贞佑二年(甲戌,公元1214年),金国迁都开封。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明朝洪武十一年(戊午,公元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为周王驻藩开封。明朝时期,开封经济繁荣,号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明崇祯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进行防御,开封城遭道严重破坏,城中原三十七万人口仅剩三万余人。清朝时期设开封府,清朝末期开封辟为商埠,民族资本工业兴起,先后创办了机械、兵器、面粉、火柴、烟草等工厂。民国期间,开封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10月24日开封被人民解放军解放,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开封市成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河南省会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辖市。1982年,开封市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黔中郡:今贵州黔东南自治州辖地。秦朝时期属黔中郡和象郡。西汉时期属武陵郡和牂牁郡。隋朝时期属牂牁郡、沅陵郡和治安郡。唐朝时期属黔中道,置有充州、应州、亮州等羁縻州和奖州等经制州。宋朝时期分属荆湖北路、夔州路和广南路,置有邛水县、安夷县和亮州、古州等羁縻州。元朝时期属四川行省播州宣慰司和湖广行省思州宣慰司,置有麻峡县、黄平府、镇远军民总管府及古州八万洞民总管府。明朝洪武年间设镇远、清浪、铜鼓、五开、偏桥、古州、清平、兴隆八卫;明永乐十一年(癸巳,公元1413年)废思州等宣慰司,置思州、镇远、黎平、新化四府,隶属贵州布政使司;明宣德九年(甲寅,公元1434年)撤新华府并入黎平府;明正统九年(甲子,公元1444年)置施秉、永从二县;明弘治七年(甲寅,公元1494年)置麻哈州及清平县,明弘治十一年(戊午,公元1498年)置镇远县;明万历二十五年(丁酉,公元1597年)置天柱县,明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公元1600年)置黄平州。清朝康熙年间,镇远、偏桥、清平三卫分别并入镇远、施秉、清平县,兴隆卫并入黄平州;清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改五开、铜鼓、清浪三卫,置开泰、锦屏、青溪三县;清雍正七~十一年(公元1729~1733年),先后置八寨、丹江、清江、古州、台拱五厅,分属镇远、黎平、都匀三府管辖;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公元1771年)置下江厅,隶黎平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府、州、厅为县,设镇远、施秉、青溪、思县、邛水、天柱、锦屏、黎平、下江、永从、榕江、丹江、台拱、剑河、黄平、炉山、八寨、麻哈共十八县;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设黔东道,治镇远,领镇远、邛水等二十六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废道,各县直属于省;民国十九年(庚午,公元1930年),思县易名岑巩县;民国二十年(辛未,公元1931年)麻哈县更名麻江县;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全省建立十一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镇远,第十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黎平,后经过民国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和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两次调整,原第十行政督察区撤消,原第八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一行政督察区(仍驻镇远);民国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裁清溪县并入镇远等县,裁丹江县,将丹江河以西之地并入八寨县,八寨县易名丹寨县,丹江河以东之地并入台拱县,台拱县改名台江县;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以原丹江县区域建立雷山设置局,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改雷山设置局为雷山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全省分设八个专区,其中镇远专区辖炉山、黄平、余庆、施秉、镇远、雷山、台江、剑河、锦屏、天柱、三穗、岑巩十二个县,黎平、从江、榕江、丹寨、麻江五县属独山专区(公元1952年改为都匀专区)。1956年4月18日,国务院以国设司第30号文件批复,撤消镇远专区,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原镇远专区的余庆县划归遵义专区,都匀专区的麻江、丹寨、黎平、从江、榕江五县划入黔东南自治州,自治州辖十六个县,州人民政府驻凯里,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1958年12月调整行政区划,丹寨、麻江、炉山、雷山四县合并建凯里县,台江县并入剑河县,从江县并入榕江县,施秉县并入黄平县,岑巩县、三穗县并入镇远县,天柱县并入锦屏县,全州设七个县。1961年8月和1962年10月,先后恢复天柱、从江、雷山、麻江四县和施秉、三穗、岑巩、台江、丹寨五县建置,自治州仍辖十六个县。1983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消凯里县建立凯里市。自此,黔东南自治州辖一市十五县。
扶风堂:以望立堂。
开封堂:以望立堂。
黔中堂:以望立堂,亦称无虑堂。
一、秉bǐ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山西之太原、长治、临汾等地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注引《路史》云:“楚公族有秉姓。”则此当系出芈姓。
2、又注:“《左传》齐邴意兹,《史记》作秉意兹。是邴、秉字通。”
二、秉
秉姓分布:湖北钟祥、台湾彰化、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秉姓起源:
1、春秋时楚公族有秉氏。
2、古时邴、秉相通,故邴氏亦作秉氏。
秉姓名人:
秉意兹,春秋时齐人,见《史记》。而《左传》作邴意兹。
郡望:扶风。
其他姓氏
[ 秉 ]字的同音字 - [ bing ]
[ 秉 ]的同部首字 - [ 丿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