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ǎo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883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内容来源于:www.zeinie.com
考姓主要源自:子姓、姬姓。
考姓起源一
源于子姓,出自西周初期神医考仲子,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考仲子,亦称成仲子,是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的一名神医。在殷商末期称考仲子,在西周初期称成仲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了西周王朝,仅两年就患病卧床不起。弟弟周公旦把神医考仲子从高山上请下来给兄长诊病。周武王问考仲子自己的病是否很沉重,考仲子便让周武王把他的儿子们都叫来,为周武王尝便(周武王的粪便)。当时,周武王十几个儿子个个捏着鼻子,没有一个愿意尝,只有幼子姬诵走上前去用鼻子闻了闻。考仲子问姬诵:“什么味道呀?”姬诵回答说:“又腥又臭。”王子们退出去了,周武王问考仲子:“尝便能知病情吗?”考仲子摇摇头对周武王说:“不治之症便苦,可治之症便甜。大王已不治,可立幼子为后!”果然,在周武王临终前,立十二岁的姬诵为继承君,即周成王。由于姬诵年幼,由周公旦辅佐摄政,平定了纣王之子武庚、东戎、西戎的叛乱,并大封诸侯,造东都洛邑。七年后,周公旦还政于周成王,姬诵逝世时四十二岁。考仲子的后裔子孙以先祖称号为姓氏,称考氏、成氏,其裔族主流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迁居蜀地,以避中原战乱。据民国年间《潍县志稿》记载:考氏一族始祖考当道,明初由四川梧桐县迁平度州(今山东平度),后来经过八世繁衍之后,考仁美又迁至潍县(今山东潍坊),当时的《潍城区志》记载:潍城考家村原来叫温家集,温家集就是古时的明村,考仁美迁潍后经过繁衍,人丁兴旺,遂将温家集改成考家村,考氏仁美之后五世而分,其中共分六支,前四支居住在潍坊,五支居住在山东菏泽巨野核桃园镇考庄村,六支居住在济南平阴安城乡大官庄村。2008年10月1日,查明烟台招远梦芝街办的考家村也是从潍坊迁出,招远县下的几个村如东沟子、北寨子的考姓是由考家迁出的。如此一来,整个山东的考姓都是一个先祖,即考当道。2008年清明前夕,在山东潍坊考姓帮助山东平度考姓完善家谱以后,合族倡议重新为祖先树碑(原先考当道碑及坟茔已经在文革时损毁),立新墓于平度田庄村西山坡上。并于清明举行了首届考姓祭祖大典。
该支考氏尊奉考仲子为得姓始祖,当为上古神医考仲子的嫡传后裔,史称考氏正宗,正确的姓氏读音作kǎo。
考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刑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均有刑监司使,主管刑狱。刑狱中有专门负责施刑拷问之吏,就是后来的刑打手,简称打手,职称为拷吏。古代,“拷”字通借“考”字,亦称考吏,其职多为世袭。
考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拷氏,亦称考氏,读音作kǎo(ㄎㄠˇ)。
考姓起源三
源于官称,出自汉朝时期考工室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汉朝初期,高祖刘邦设置了考工室,执掌者为室令,主要掌管弓、箭、刀、枪、铠、胄的制作,并主管战车、运输车、纺织品等制作的工匠,即军事装备、军需物资的制作与管理的主务官,相当于后勤部长。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考工室为考工令。在西汉时期,考工令属于少府所辖,即由太子管辖;在东汉时期则属太仆寺管辖,称考工司郎中。直至两晋以后,考工令所职方由尚方、尚书承管。
在考工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考工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考氏、工氏,世代相传。其考氏的姓氏读音亦作yú(ㄩˊ)。
安徽省的淮南市凤台县;
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
辽宁省的大连市;
山东省的平度田庄村;
山东巨野核桃园考庄村;
日照市;
平阴县安城乡;
潍坊市大考家村;
招远市考家村;
江苏省的淮安市;
上海市南京西路;
河南省的驻马店市驿城区;
吉林省的永吉县万昌镇;
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
台湾省的台南市等地。
齐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益都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一、考kǎo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辽宁之昌图、盖县,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围场,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运城,福建之清流,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撒拉族有此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姓苑》。《姓氏考略》注其源:
1、“当系考成氏所改。”“考成”,或作“老成”。其注“老成”云:“宋有老氏,出戴公,后有老成氏……”知此之考氏,当系出子姓。
2、“周考烈王之后。”此则以谥为氏,系出姬姓。《万姓统谱》云:“开封有此姓。”
二、考
考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考姓起源:
1、考成氏之后。
2、系出周考王之后,支庶以谥为氏。亦见《姓苑》。
郡望:开封。
考姓古代名人
考成子东周,道家学者。
齐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益都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一、考kǎo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辽宁之昌图、盖县,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围场,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运城,福建之清流,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撒拉族有此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姓苑》。《姓氏考略》注其源:
1、“当系考成氏所改。”“考成”,或作“老成”。其注“老成”云:“宋有老氏,出戴公,后有老成氏……”知此之考氏,当系出子姓。
2、“周考烈王之后。”此则以谥为氏,系出姬姓。《万姓统谱》云:“开封有此姓。”
二、考
考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考姓起源:
1、考成氏之后。
2、系出周考王之后,支庶以谥为氏。亦见《姓苑》。
郡望:开封。
一、考kǎo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辽宁之昌图、盖县,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围场,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运城,福建之清流,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撒拉族有此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姓苑》。《姓氏考略》注其源:
1、“当系考成氏所改。”“考成”,或作“老成”。其注“老成”云:“宋有老氏,出戴公,后有老成氏……”知此之考氏,当系出子姓。
2、“周考烈王之后。”此则以谥为氏,系出姬姓。《万姓统谱》云:“开封有此姓。”
二、考
考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考姓起源:
1、考成氏之后。
2、系出周考王之后,支庶以谥为氏。亦见《姓苑》。
郡望:开封。
齐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改蔡州为汝宁府,成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于此,称崇庄王,在此传十一世。清朝时期仍为汝宁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府,改为汝南县。民国十三年(甲子,公元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导专员公署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设汝南专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并于汝南县。现为汝南县即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益都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一、考kǎo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今辽宁之昌图、盖县,内蒙古之乌海,河北之围场,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运城,福建之清流,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撒拉族有此姓氏。《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初见于《姓苑》。《姓氏考略》注其源:
1、“当系考成氏所改。”“考成”,或作“老成”。其注“老成”云:“宋有老氏,出戴公,后有老成氏……”知此之考氏,当系出子姓。
2、“周考烈王之后。”此则以谥为氏,系出姬姓。《万姓统谱》云:“开封有此姓。”
二、考
考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考姓起源:
1、考成氏之后。
2、系出周考王之后,支庶以谥为氏。亦见《姓苑》。
郡望:开封。
其他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