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与笑

泪与笑

散文诗集。作者 〔黎巴嫩〕 纪伯伦,1913年于纽约出版。全书共收散文诗56篇。作者在引言中写道: “我不想用人们的欢乐将我心中的忧伤换掉; 也不愿让我那发自肺腑怆然而下的泪水变成欢笑。我希望我的生活永远是泪与笑……我愿为追求理想而死,不愿百无聊赖而生。我希望在自己内心深处,有一种对爱与美如饥似渴的追求。”作者正是含着泪水,严肃地思考着人生,歌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在阳光下》,在《废墟间》、《在美神的宝座前》、《在时光的舞台上》,他含着《笑与泪》,面对《时世与民族》,他《展望未来》,叙述着他的《梦》,叙述着纯真的《爱情的故事》,高唱着《花之歌》、《浪之歌》、《雨之歌》、《美之歌》、《幸福之歌》、《人之歌》。他用《火写的字》直抒《胸臆》,这就是《诗人》,诗人的《灵魂》,《诗人的声音》。

伊利亚特

伊利亚特

相传是公元前九至八世纪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编成的长篇叙事诗,它和《奥德赛》一起,称作“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集中地描写了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这场战争的第十个年头里二十多天的事情。第十年上,希腊联军的猛将阿喀琉斯的一个美丽的女俘为主帅阿伽门农所夺,阿喀琉斯在盛怒之下退出了战斗。特洛伊人就乘机大举进攻,一直把希腊人逼到海边,眼看连战船都快保不住了。这时,阿喀琉斯的部将帕特洛克罗斯目睹希腊军情势危急,请求阿喀琉斯把盔甲借给他,奔上战场。特洛伊人看到阿喀琉斯的盔甲,以为阿喀琉斯又亲自出战,便纷纷逃跑,总算挽回了希腊人的败局。可是帕特洛克罗斯毕竟不是特洛伊大将赫克托耳的对手,终于被刺死在特洛伊城外。亲密伙伴帕特洛克罗斯之死,使阿喀琉斯十分悲痛和后悔。于是他再度上阵,杀死了赫克托耳。阿喀琉斯为帕特洛克罗斯举行了一次隆重的葬礼。赫克托耳的老父王普里阿摩斯靠神的指引,从阿喀琉斯手里赎回了儿子的尸体,并为他举哀下葬。史诗到此结束。《伊利亚特》是人类童年时代描写战争的巨著。全诗一万八千多行,分二十四卷,但记述故事的时间只有二十四天。史诗展现了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穿插了许多神话和历史传说,塑造了英勇、果敢、坚强的阿喀琉斯和赫克托尔的英雄形象。它被誉为欧洲史诗的典范,对欧洲和世界文学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奥德赛

奥德赛

古希腊盲诗人荷马的另一部史诗。作品叙述了希腊联军在特洛伊战争中得胜后,伊塔刻岛国王奥德修斯乘船回故乡过程中,用智慧战胜各种灾难,最后胜利回家大团圆的故事。奥德修斯和他的伙伴在归途中先攻下了喀孔涅斯人居住的王城,再来到吃迷莲的人住的国土;吃了这种迷莲就会忘记家乡。他们又漂流到独眼巨怪的海岛,巨怪把他们关进岩洞,吞食了他的几个同伴。聪明的奥德修斯用酒灌醉巨怪,用木棒弄瞎了巨怪的眼睛,逃出了岩洞。此后他们又到了风之国、吃人的莱斯特律戈涅斯巨人国、喀耳刻巫女的海岛、冥土、盘踞着海妖的礁山,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等他们离开太阳神的岛时,只剩下奥德修斯一个人。他漂到了女神卡吕普索的岛国,留住了好几年。后来他到了淮阿喀亚岛,国王阿尔喀诺俄斯盛情招待他,送他许多礼物,给他准备船只,使他回到了故乡。他妻子一直在家等待着他,儿子也长大成人。奥德修斯装成乞丐回家试探妻子,证明妻子是忠贞的。他跟儿子一起杀死了那些向他妻子求婚的人,处死了帮助过求婚者的奴隶,重新做了伊塔刻岛的国王。它反映了古希腊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家庭关系、社会生活和维护私有财产的斗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奥地利近代著名作家茨威格心理分析的代表作。小说用书信体,以第一人称内心剖白的叙述方式,描写了一个女子执著地追求爱情的坎坷经历和痛苦的人生。茨威格将自己的理想倾注在这个孤独的女性身上,塑造了一个完美动人的形象。这个纯真善良的女性,牺牲了荣华富贵、少女的贞操、社会的尊敬,一往情深地爱着作家R,这个作家的冷漠、不负责任地放纵,把她推上了绝路。茨威格通过自己的艺术形象,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心灵的摧残,热烈地渴望美好的灵魂给那个荒芜丑恶的社会带来热和美。茨威格是个人道主义者,他珍重人的感情,同情人的命运,强烈地向往真善美的境界。高尔基在致他的信中写道:“您的小说中的人物所以能打动人,是因为您使他们比我们目睹的那些活人更高尚,更有人性。”《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在细腻的心理分析方面显示了茨威格艺术刻画上的非凡才能。而第一人称的写法又使得人物的内心袒露无遗,真实动人。

恋爱中的女人

恋爱中的女人

《恋爱中的女人》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虹》的续集,首次出版于1920年。《恋爱中的女人》围绕两对恋人的情感纠葛展开:女教师厄休拉和督学伯基怀着对生命的热爱,冲破重重阻隔,有情人终成眷属;厄休拉的妹妹葛珍和矿业巨头杰拉尔德则由于双方观念上的巨大差异,经历了无数次冲突后最终关系破裂,杰拉尔德最终在荒芜死寂、风雪迷漫的深谷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道林·格雷的画像

道林·格雷的画像

描写艺术、道德和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长篇小说。奥·王尔德著。1890年出版。道连·格雷是个美貌的青年,画家霍尔沃德给他画了一幅美丽的画像,企图使他的美貌长在。而格雷本人却在亨利爵士的享乐主义哲学的引诱下,堕落了。他纵情享乐,伤风败俗,甚至犯了罪。18年过去了。格雷一直保持着使人倾倒的美,而他那不道德的生活却在画像上留下了痕迹,使画像上的格雷变得满脸皱纹,面容憔悴。画像成为格雷灵魂堕落的证据,他不能容忍,拿起刀向画像刺去……仆人们听见呼喊声,急忙赶来,只见墙上的画像青春光华依旧,地上却躺着一个丑陋衰老的人,一把刀插在胸膛上。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

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

本书收集了作者的精选优秀小说。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美国著名小说家,其代表作有《汤姆·索耶历险记》《哈克·贝利历险记》《卡拉维拉斯县有名的跳蛙》等,其作品以幽默、机智见长,并奠定了美国文学作品的简洁风格,被称为“现代美国文学之父”。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射手座)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本书中收录的是奥地利作家斯·茨威格短篇小说,茨威格初登文坛时,是以抒情诗人的面貌出现的,接着又进行戏剧创作。奥地利作家,不少是诗人、小说家兼剧作家,施尼茨勒、霍夫曼斯塔尔和茨威格均是如此。早在大学时代,茨威格已先后发表了两部诗集《银弦集》和《早年的花环》。茨威格作为作家,可以说是少年得志。大学二年级时,茨威格到柏林去学习了一个学期,主要时间不是用在课堂里听讲,而是用来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柏林之行开阔了茨威格的视野。他生活在富裕的维也纳市民阶层,来往的都是有教养有地位的上层社会男女,何尝接触过被社会唾弃、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何尝认识过那些离经叛道、用自己怪异荒诞的艺术作品来和现存社会抗争的现代派诗人和艺术家,又何尝了解社会的阴暗面、臭气冲天的阴暗角落。他走进那些未来派的俱乐部,接触到他从未打过交道的酒鬼、同性恋者和吸毒分子等遭到社会摒弃的人,接触到一个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世界。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欧·亨利是美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自189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12年共创作近300个短篇小说和一个长篇小说《白菜与皇帝》。《麦琪的礼物》写一对穷困年轻夫妇互赠圣诞礼物的故事,妻子卖了一头秀发买一条表链给丈夫,丈夫同时卖了祖传金表换来一套为妻子装饰头发的玳瑁梳子。动人的巧合,反映了为贫困所迫的小人物尽力为别人增添欢乐的高尚情操。《最后一片藤叶》满怀感伤深情赞美了穷艺术家之间纯真的友谊,刻画了一个舍己为人,以自己的生命创作出毕生最后一幅杰作的善良老画家的形象。《黄雀在后》讲一个骗子、一个强盗和一个金融家比赛骗人的本领,在金融资本家面前,强盗和骗子都自愧弗如。《警察和赞美诗》写一个流浪汉为谋食宿想进监狱,以身试法均不如愿,而当他听到教堂赞美诗音乐决心重新做人时,警察却把他抓走了。荒诞的故事,鞭挞了是非颠倒的黑暗社会。欧·亨利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的哲理性场景,幽默风趣,诙谐机智用近于漫画的笔触勾勒人物。处理小说结尾的独创,使“欧·亨利式的结尾”在美国文学中享有盛名。美国于1918年设“欧·亨利纪念奖”,专门奖励每年度的最佳短篇小说。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

莫泊桑是十九世纪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巨匠之一,1880年《羊脂球》的发表使他一举成名,该篇亦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作者将处于社会最底层、受人歧视的妓女——“羊脂球”与形形色色、道貌岸然的所谓上层人物做对比,充分显示出前者极富正义感和同情心的美好心灵以及后者极端自私、寡廉鲜耻的丑恶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