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热河志

钦定热河志

一百二十卷。清和珅、梁国治纂修。和珅(1714-1799),字致斋,姓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乾隆三十四年(1769)袭轻车都尉世职,授三等侍卫,受高宗赏识。四十一年(1776)授户部侍郎,旋擢军机大臣,在任二十余年。历任步军统领,户、兵、吏部大臣,理藩院尚书。后晋文华殿大学士。曾充四库馆、国史馆正总裁。累封至一等公。嘉庆四年(1799)高宗死,为仁宗数二十大罪,赐死,时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谚。着有《嘉乐堂诗集》。梁国治(1723-1787),字阶平,号瑶峰,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外任道员、按察使、布政使。乾隆三十四年(1769)擢湖北巡抚,署湖广总督,办平粜。三十六年(1771)移湖南巡抚,供金川军需。三十八年(1773)升为军机大臣,旋入值南书房。曾充四库全书副总裁。后官至东阁大学士。着有《敬思堂集》。热河最初以温泉得名。《热河志》乾隆四十六年(1781)刻本。全书二十四门:天章、巡典、徕远、行宫、围场、疆域、建置沿革、晷度、山、水、学校、藩卫、寺庙、文秩、兵防、职官题名、宦迹、人物、食货、物产、古迹、故事、外记、艺文。每门列有小序,以记缘起。该志考古证今,辨疑传信,既精且博,蔚为舆地大观。此志图表甚多,如建制沿革门附有热河历代建置沿革表,以府州县为经,以时代为纬。藩卫门附有藩卫表,其罗列世系,俱经过严谨考证。该志尚有乾隆间《四库全书》本,民国二十三年(1934)重印本和民国二十三年(1934)《辽海丛书》本。

钦定盛京通志

钦定盛京通志

《盛京通志》130卷。康熙二十三年(1684)奉天府尹董秉忠奉敕纂修,为32卷。雍正十二年(1734)奉天府尹吕耀曾等再修,为33卷。乾隆元年(1736)宋筠等将此书又增修为48卷。十二年、四十九年乾隆皇帝又亲自令大学士汪由敦、阿桂等人两次纂修,增纂为130卷,定名为《钦定盛京通志》。其内容包括盛京地区的坛庙、宫殿、建置沿革、疆域形势、山川、城池、关邮、津梁、田赋、户口、职官、选举、学校、兵防、圣制、京城、山陵等,集中记载了满族入关前帝王后妃的活动,及入关后历朝皇帝来此祭祖的情形,对研究爱新觉罗家族史和东北史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此书目前流传的版本较多,有咸丰二年(1852)重修的48卷本和1917年袁金铠重印的乾隆四十九年修130卷本。

钦定皇舆西域图志

钦定皇舆西域图志

边疆地理著作。清傅恒奉敕修,褚廷璋纂,英廉(1707—1783)增纂。四十八卷,首四卷。恒有《皇清职贡图》已著录。廷璋字左莪,号筠心,长洲(今苏州)人。乾隆进士,官翰林院侍读学士。英廉姓冯氏,汉军镶黄旗人。雍正举人,官至汉大学士,署直隶总督。此书于乾隆二十七年(1756)纂成,四十七年增纂约六十六万余字,首四卷为天章,列康熙、乾隆等有关西域题咏、统论等。正文图考三卷,新图二十一幅,前代旧图十二,每图后均有文字说明。列表二卷,上起秦汉,下至元明,并以明国土分合、建置沿革为据。晷度二卷,以古法定其经纬度。疆域十二卷,分四路叙:安西南路,嘉峪关外州县隶属;安西北路,哈密至镇西府迪化州;天山北路,库尔喀喇乌苏至塔尔巴哈台伊犁;天山南路,关展至和阗诸回部。山四卷、水五卷、官制二卷、兵防一卷、屯政二卷、贡赋、钱法、学校各一卷、封爵二卷、风俗、音乐各一卷、服物二卷、土产一卷、藩属三卷、杂录二卷,记流沙尤详。为新疆第一部官修通志,记“武功”较详,其他所记也皆具史料价值。专列音乐一卷,为古今志书所罕见。疆域志所述亦详,对考证新疆历代沿革有较大价值。有乾隆四十七年武英殿刊本, 《四库全书》本,光绪铅印大字本,台北《中华史地名著丛刊》本。

清一统志台湾府

清一统志台湾府

本书系据清嘉庆重修「一统志」选辑「台湾府」部分而成,因名之曰「清一统志台湾府」。书分二十四目,曰分野、建置沿革、形势、风俗、城池、学校、户口、田赋、山川、古迹、关隘、津梁、堤堰、陵墓(明)、祠庙、寺观、名宦(本朝)、人物(本朝)、流寓(明)、流寓(本朝)、列女(本朝)、仙释、土产、番民。书末,今另收顾炎武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关澎湖与泉、漳二府之资料,作为「附录」。

泉州府志选录

泉州府志选录

本书不分卷,选自清乾隆二十八年黄任与郭赓武重修、同治九年知府章倬标等补刊之「泉州府志」。原书列有四十六门类,凡七十六卷、卷首一卷。,本书所选有关台湾史料,改以志地、志事、志人分目,而殿以「志余」六则。首为「志地」,录有原书军制门「明军制」「水寨军兵」一节,记明代泉州府属诸岛屿--包括澎湖设寨置汛概况。次为「志事」,此目分两篇:一伪节自原书祥异门所附「纪兵」,一为选录海防门有关纪载。「纪兵」上撷宋干道七年昆舍邪入寇事,下取明崇祯二年以讫清康熙二十二年止明季「海寇」扰泉活动及清初郑氏海上之进止。「海防」断自明万历二十五年添设澎湖游兵以及于台湾入清以后以台、厦为枢纽之海上交通管制诸措施。又次为「志人」,选自原书「名宦」、「封爵」及「人物」诸传。其最早者为宋干道时汪大猷传,有涉及昆合邪之记载;最晚者,则止于清雍、干间人。至未附「志余」六则,本诸原书「拾遗」门转载诸家笔记或文集有关台、澎及郑氏之轶闻。

三吴水考

三吴水考

水利志。一名《水利图说》。明张内蕴、周大韶撰。十六卷。内蕴为南京吴江(今属江苏)生员。大韶为华亭(今江苏松江)监生。万历四年(1576)因南京、苏州、松江、 常州、镇江诸府水利久湮,于是命御史林应训规划治理,凡六年功成。应训乃委内蕴等编辑此书,约三十五万余字。前有万历八年徐拭、九年刘凤、十年皇甫汸三序。全书分诏会、水源、水道、水年、水官、水议、水疏、水移、水田、水绩和水文等十二考。载三吴水利总图,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水利总图和诸属县水利图共二十五幅。水源考,列水利大纲,分太湖、三江、海、捍海塘、运河、天关,闸㪷以及太湖考、应天府、杭州府、湖州府和嘉兴府水源及水源考等。该书虽“体例稍冗,标目亦多杜撰”,然对于“诸水之源流, 诸法之利弊,一一详赅。盖务切实用”。是明代江南重要水利书。有《四库全书》本。

彰化节孝册

彰化节孝册

本书全一卷,吴德功纂辑。此为彰化在清同治十二年、光绪十二年及日据以后所采近三百人节孝妇女名册(内有二人于光绪十三年请旌、一人于十五年请旌),有传附列者约及百人。卷端,并有「节孝名称及报请理由」一则。书末,今另加一附录「台湾孝节录」,为日人鹰取田一郎于民国五年时所编。

西川青羊宫碑铭

西川青羊宫碑铭

寺观志。唐乐朋龟撰。一卷。朋龟曾官兵部侍郎。中和四年(884)成稿,凡九千余字。记道观西川青羊宫的地理位置及四周自然景观、动物、植物、矿物、居民、政区隶属沿革等,虽以道家说教,行文迷离,然有关地理记述较多。所记道教传说、历代川蜀政治与军事史实,可供研究该地区唐代历史参考。有《道藏》本, 《重刊道藏辑要》本。

雍正山东通志

雍正山东通志

清岳浚修,杜诏等纂。三十六卷。岳浚,字厚川,四川成都人,山东巡抚都御史。杜诏,字紫纶,江苏无锡人,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是书始修于雍正七年,成于十三年,乾隆元年梓行。又有《四库全书》本、道光十七年补刻本。卷首有序、凡例、图考。正编三十六卷:卷一典谟;卷二星野;卷三建置:卷四城池;卷五疆域:卷六山川;卷七形胜;卷八圻封;卷九古迹;卷十巡狩;卷十一阙里;卷十二田赋;卷十三盐法;卷十四学校;卷十五选举;卷十六兵防;卷十七驿递;卷十八河防;卷十九漕运;卷二十海疆;卷二十一秩祀;卷二十二桥梁;卷二十三风俗;卷二十四物产;卷二十五职官;卷二十六公署;卷二十七宦绩;卷二十八人物;卷二十九列女;卷三十仙释;卷三十一方伎;卷三十二陵墓;卷三十三五行;卷三十四经籍;卷三十五艺文;卷三十六杂记。康熙十三年山东曾修通志,因迫于期限,时间仓促,康熙通志多因袭明志,质量不高。此次纂修,于康熙通志多有改革。如宦绩、人物以经史所载者,不再收录。而于建置、兵防、河防、漕运、海疆、田赋、盐法等与清代政治军事经济制度有关内容,则详为补辑,是一部有较高资料价值的志书。

雍正山西通志

雍正山西通志

山西地方志。清觉罗石麟等修,储大文(1664—1743)纂。二百三十卷。石麟为正红旗人。监生。历官都御史、山西巡抚。大文字六雅,号画山,江苏宜兴人。康熙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著有《存砚楼集》。修纂者奉旨为《一统志》备采,以其时山西九府十州六十三县地理山川与上下数千年历史人文为内容,参以旧志,另修新志。历时五年,雍正十二年(1734)成书。约五百万字。志分图考(含省、府、州及风景图四十幅)、星野(含天文图十三幅)、沿革、疆域、山川、水利、田赋、风俗、物产、武事、古迹、职官、名宦、人物、艺术、祥异、艺文、杂志等四十门。以详考山西古今地名变迁、巨姓氏族支系和广载典籍书目优于旧志。大文先有《存砚楼集》为考订舆地之力作,故于志山川形势颇得其要领。辨证门以历代地理名著考证阳曲、上党、云朔等上千历史地名的沿革变化。关隘门详列雁门、偏头、壶口、宁武等三千余关堡墩寨。氏族门考其时山西柳、薛、裴、阎、狄、武等四百余巨姓的世系来源及历代迁徙;及以经、史、子、集四类列晋地书籍一千五百余种,均为重要人文史料。有雍正十二年(1735)刻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和嘉庆十六年(1811)校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