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ADADADADAD
儒家,智慧,论文范文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儒家治国智慧论文范文 第一篇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6...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君子*之美,不*之恶。
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8、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吾日三省吾身。
11、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8、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1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4、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25、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2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孟子名言: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9、其进锐者,其退速。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1、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13、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4、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15、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7、仁者无敌。
18、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2、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3、尽信书,不如无书。
24、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5、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2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7、人皆可以为尧舜。
28、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9、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30、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31、养心莫善于寡欲。
3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3、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4、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35、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6、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3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8、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3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4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1、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荀子名言: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6、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7、公生明,偏生暗。
8、学无止境。
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0、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2、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3、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14、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15、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16、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17、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1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19、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20、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摘要】
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代表,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儒家思想一直以来仍然深刻的影响着当前社会的生活,并且这些影响对公司管理的理念也产生了影响,本文对儒家思想与公司管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儒家思想;公司;管理
1.引言
儒家思想出现于春秋战国,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很多代表人物都提出来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出现可以归纳为四个部分,首先是先秦儒家,后来发展到汉代,为董仲舒的汉代儒家,以及宋明儒家等。孔子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仁者爱人”以仁爱之心对待别人;孟子进一步拓展了儒家思想,孟子认为以“仁政”为重点的管理理念,后来来着赵国的荀子继孔子和孟子两位哲学家之后提出“礼”、“法”。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儒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儒家思想在当前社会主义社会中依然成为了我们国家重要的文化思想核心,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变化依然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对我们当前的公司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儒家思想与公司管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2.儒家思想的核心与公司管理
首先儒家的人本观与现代公司管理的核心都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是儒家思想重要特征。就是把人放在第一位,时时刻刻注意体现人的价值,实现人的价值,对人的社会价值给予高度肯定。
以人为本这个理念,放在公司管理之中,其意思就是要求公司管理者首先要关心爱护公司员工,这种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能够让员工感受到尊重,感受到公司的团结,在这里提到的团结,同样也是和为贵的哲学思想,在以人为本的同时,注意和谐发展和团结,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谐是孔子追求的理想状态,这就是讲公司中的团结问题,公司的各成员要有团队精神,要求其内部的各成员团结一心、齐心协力。一个做人做事讲效率的团队就是每个公司都想要的理想团队,这就要求团队中各成员之间都具有非常好的合作和协作能力,有一种非常强大的向心力。
一个团队能有这种精神,那么对于提高公司产品的生产效率,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都十分有益,也就促使企业在一个激烈且良性竞争的环境里健康发展。孔子一直很重视“人”与“人际关系”,提出要提高人的地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说,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就是肯定人的价值。现如今,各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基本观点都是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作用。
在*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诚信是各公司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必须时刻遵守的戒尺,是公司能够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公司想要在市场中长期生存和发展,其根本的撑力要依赖于公司的信誉,而信誉往往靠长期诚信的合作获得,只有“诚”才有“信”,只有“诚信”才能在市场经济中获得信誉。
公司良好的声誉、信誉、形象的建立及维护,往往依赖于过硬的产品质量,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只有生产合格的产品、树立健康的经营理念,*思想,长远打算,才能做到诚信经营,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提高公司的信誉及知名度。如果在经营中背信弃义、出尔反尔、产品假冒伪劣,那么这个公司终将失去信誉,同时也会失去市场。另外儒家讲中庸之道,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反对“过”与“不及”,主张“中道”,即“适度”,“恰到好处”,凡事过犹不及,要有个度。这对公司高层的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在公司的管理当中,不仅要注重企业自身的成长,员工新技能的培训与提高,同时要不断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做到不守旧不排外,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宏观方向上,不可一味追求速度和规模,更要注重其效果,既要“适中”又要“达变”的原则,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儒家思想的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仁”,儒家思想要求以与人为善,也就是关心和爱护公司员工,有利于协调公司内部员工关系,促进内部和谐稳定。
公司员工只有在这种环境下,才能更加和谐的发展和体现自己的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与此同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说明儒家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面对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公司是否具有忧患意识,关系着公司能否应对这种外部竞争的能力,公司要保持旺盛的发展能力,需要将忧患意识始终贯穿公司之中。
3.结语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基础,儒家思想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势必体现在公司的行为中,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公司管理者应该发掘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推动儒家思想与现代公司管理的结合,以此来促进公司管理水*的提高。
参考文献
[1]xxx,黄少英.儒家伦理思想与现代公司管理伦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_.
[2]李晓蓉.儒家经典与*式管理[M].北京:公司管理出版社,20_.
[3]杨清荣.儒家传统伦理的现代价值[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_.
孔子儒家思想的论文3篇扩展阅读
孔子儒家思想的论文3篇(扩展1)
——儒家思想精髓总结3篇
家族制度是我国社会的一个独特现象,中国乡土社会的家族制度的特点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中国乡土社会运行方式在长老统治
费先生对权力结构分为横暴权利和同意权利. 同意权利是一种比较 的权利形式,是受到大众认同的权利.但是,我们依然能够看到长老统治和同意权利比较近似.长老统治是源于封建社会的父父子子的观念,父为子纲,深入人心,父对子的权利始于教化,长老的统治同样也是源于教化.长老权利是唯一一个维持整个家族的秩序的工具,而家族又通过长老权利的统治,得以顺利运转并在社会洪流中得以发展.
2.中国乡土社会家族的维系点在血缘
父系制度的建立是这种家族形成的基础.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家族,作为一个小家族,家庭是由父母子三方组成的.而一个大家族则是由多个家庭错综复杂的直系血缘关系构成.费老对家族的血缘性做出了比较好的总结:亲属的结构的基础是亲子关系,父母子的三角,家族是从家庭基础上推出来的.由此肯定了血缘对家族维系的重要性.
一、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突出价值
(一)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孔子晚年喜爱《周易》,《易传》中多次提及的“刚健”、“有为”,《象辞》所说的“自强不息”,其实正是孔子生命主题的写照。
(二)与时俱进
孔子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但他绝不是愚顽不化的人。人们误解《礼运》篇,以为孔子向往的大同社会是所谓“原始共产主义时代”,其实,认真对读《孔子家语》与《礼记》的该篇,就会发现孔子所言是指“三代明王”时期。孔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时变”,主张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大学》引述古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则有:“生生之谓易”以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念。《论语》、《中庸》、《易传》中都记有孔子的相关论述,而《周易》中所说的“与时偕行”,最为准确地表述了孔子的这一思想。
(三)天人和谐
孔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在《易传》中,天、地、人被看成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贲·彖传》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与自然并列,就应和谐相处,由此形成了儒家“天人相通”、“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观念。孔子认识到客观规律不可抗拒,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言行中包含有丰富的天人和谐等生态意识,认为人应当自觉认识与遵守自然规律。《论语·述而》说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家语·五帝德》记孔子说:“治民以顺天地之纪”、“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春夏秋冬育护天下”之类,都包含有注重生态平衡,遵从自然规律的意义。
二、孔子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教育
诺贝尔奖获得者xxx宁先生曾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将会突飞猛进,这取决于四个有利因素:经济实力的强大、决策者的决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传统。在传统方面,xxx宁极为看重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远影响。众所周知,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其中的一些观点今天看来更显卓越。比如,他的富民而教的主张,几乎就是我国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以实现“科教兴国”政策的古代版本。
再如,在兴起于西方的现代教育中,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则普遍被忽视,其结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一孔子德才兼备、德智并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其偏。
(二)经济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动下.西方传统的管理思想强调高效率、标准化。在这种体制下,人只被视为整个生产流程中的一个环节、一道工序,或只是庞大而复杂的制造金钱的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他的生活和权利得不到企业管理者真诚全面的关心。与此相反,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实实在在地爱人、关心人,而不仅仅是利用人、控制人。这就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增强。用一位日本企业巨子的话说,儒家的管理模式就是:一手拿算盘,一手持《论语》。
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在“儒商”身上表现得最为全面。其博施济众、依群利己的经营宗旨,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特色,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法。——这一切无不是孔子思想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
(三)政治
当今世界有两大显著趋势,其一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人们被愈加紧密地联系在一个“地球村”中,其二是某些民族、国家间的冲突和矛盾似乎在朝着扩大、加剧的方向发展,帝国主义、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幽魂仍在四处游荡。在未来的世界中,各国应当遵循怎样的政治伦理,才能使我们这个星球平安无事?1988年,世界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充满仁爱精神的“忠恕”之道应当是当今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中心价值。孔子主张的“和而不同”应当是克服“西方中心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实现文化多元存在、民族共同发展、国家共同繁荣的基本法则。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应成为歧视和强权的现实借口,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也不足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一元宿命。唯有彻底摒弃满怀恶意的达尔文主义的西方政治思维,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充满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庶几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卫中.论语直解[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2]杨树增.论语导读[M].北京:中华书局,20_.
[3]周韬.孔子与儒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论文关键词:孔子;儒家思想;当代社会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儒家思想至今还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用传统文化滋养国民素质
*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丝绸之路的开通、大唐盛世的开放包容、郑和下西洋,“*范儿”走向世界,将传统文化传播海外,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如今,我们从自我封闭再次走向世界,对西方文化热情拥抱,将传统文化封藏箱底,却暴露出与大国风采不相称的国民素质。硬形象离不开软实力,用传统文化滋养国民素质,造就时代新人。
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文化素质是传统文化的基本要义(分论点一:承)。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基因,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国民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依托传统文化的滋养,我们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分析论证,分析传统文化与国民素质的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直是国民的道德追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故事,是千百年传颂的文明礼仪;诸之百家构建的思想体系,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我们代代相传的文化沃土。(举例论证,三层分别对应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文化素质)国民素质体现在每一个公民的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文化素质,今天我们向世界展现“大国范儿”,更需要国民素质这一国家软实力的支撑,而传统文化便是国民素质的深厚源泉。
传统文化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国民素质沉落在现实的土壤里。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反向论证)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我们义无反顾地将传统文化抛弃到历史的废墟里,待物质财富极大充实之时,国民素质却成为发展的最大致命伤。“地沟油、有毒食品、公益欺诈、碰瓷、小悦悦事件、老人摔倒扶不扶”等事件和话题,引发社会对于道德滑坡的激烈讨论。“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排队加塞,旅游景点刻下到此一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向……”不文明的陋习层出不穷。“快餐文化、低俗文化盛行,醉心浅阅读、心灵鸡汤,对国学一无所知……”,国民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现代化的瓶颈。(举例论证,三层分别对应道德修养、文明礼仪、文化素质,论述传统文化缺失与国民素质下降的因果关系)
回归传统文化,学礼而后立身。任何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之林,必须具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能够薪火相传、绵延不绝,而不像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等诸多大国崛起又毁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孕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分析论证:分析为什么要回归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是抽象的存在,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四书五经里,死记硬背经书内容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并无裨益。传统文化是实践哲学,只有融入每一个人的行为,才能绽放炫耀的光彩。我们应当借助传统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天下”、“仁智礼义信”的优秀内涵,唤醒人们心中是非曲直的道德标准。将“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伦理精神转化为走向世界的价值取向,树立彬彬有礼的国民风范。(提出具体对策,如何学礼立身,在提出小对策前,先论证对策的必要性、可行性)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传统不意味着落后,反而是积淀。传统文化虽历经沧桑,依然充满生机活力,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素质血液,扎深安身立命的根本。
孔子儒家思想的论文3篇(扩展5)
——儒家思想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3篇
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的成就不依赖于谁的认可和肯定,全面否定孔学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对孔子传承的是“好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躬行”(讷于言,敏于行)等优秀的思想;己之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舍身取义等等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对孔子不喜欢劳动的缺点就该大力批判。孔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话有问题,理想的社会应该把工人农民等劳力者变成为合理的统治者,而寄生阶层就该接受人民的改造。
解决问题要靠言和行两方面。儒家崇尚仁义礼智的话虽然很好听,哪一句话也不能说错,但如果矛盾来了当政者又处理不了,岂不是让百姓认为是愚弄忽悠么?说一套做一套将把社会拖入虚假败坏的道路。当然这也不怪孔子这位几千年前的老者,说一套做一套是后来的实用主义者为了统治就把儒学改造的结果。宣扬道德的人不是道德败坏的根源,两面派和利用善良的人才是。老实人无法生存,不是道德欺骗的结果,而恰恰是道德得不到贯彻的结果。古代道德文化运用得当是征服天下的利器,运用不当也是自取灭亡的根源。要避免儒学成为道德上的花言巧语或君子灭亡的导火索,大家不能不具备火眼金睛。中国以前批孔是因为它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批孔才能兴起革命,如今不批孔了,证明统治者背离了继续革命的路线,这不是一个好的征兆。xxx批孔不是否定孔子的圣人地位,而是批判封建主义腐朽的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看看那些领导的豪华住宅和办公室,抽的烟喝的酒和坐的车,已经脱离了人民群众,成为了骑在人民头上的贵族。
我们可以宣扬“和为贵”、“仁爱”和“中庸”,但这是对人民内部或在朋友之间。我们不能否定对国内外寄生阶层或对敌人的斗争。那些寄生阶层希望劳动人民继承儒教的仁爱精神,如同豺狼希望绵羊继承善良一样,如果搞不清敌我,劳动人民的仁爱会促使自己在豺狼的口味里变得更加鲜美。中庸也应该是在同类里搞折中,如同在红色与橙色之间求平衡,对于白黑之间搞折中就会导致一锅好汤被一颗老鼠屎坏掉。在敌人和恶势力面前不讲原则地搞中庸之道是带给中国人民耻辱的'罪魁祸首。几个日本鬼子押着上百强壮的中国北方男人去处决,这种情况之所以得逞,就是因为中国人中少有敢于冒头斗争的人。中庸本意是让人凡事需要把握好度的问题,人应当不卑不亢、不屈不挠,而某些人的中庸之道变成了明哲保身的庸俗哲学。
发扬儒学,就要提防西方肉食动物思维的掠食文化,改造自身温文尔雅的内敛型草食动物思维特征。有必要将儒学的精华和马列主义xxx思想结合起来,这样中国儒学就如同牛羊长了锋利的角。譬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好朋友就应该如此,但是对于亡我中华之心不死的西方豺狼,就应该给它们点颜色看看。儒家是中华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必须和其它文化综合运用和继承,做任何事情都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众人捧柴火焰高,否则中国未来可能会出现独木难支的情况。
[内容摘要]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也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他的“仁者爱人”及“以民为本”的人本思想,“和而不同”的胸襟、中庸之道的哲学智慧、“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早己超越了国界和时空的界限,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中华民族则在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了特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培养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尊民爱物、尊老敬贤、重信义、保气节、宽厚中正的道德品质和艰苦自立、积极入世的精神风貌。
[关键词]
孔子生*、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中庸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地位及影响、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伟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也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孔子的思想超越了国界和时空,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日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其注重人格、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释放着和*信息的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等将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孔子不仅属于*,亦属于全人类。
一、孔子的生*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死于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孔子的先世是殷商的王族。周灭商,殷人受封到宋,转成为诸侯。后在宋国内部变乱中又转为公卿之家。到孔子的曾祖孔防叔时,因宋国内动乱,避居鲁国。从此失去卿位,从贵族下降为士族家庭。孔子即生于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陬邑的长官,在孔子出生后不久便去世。孔子幼时家境已经降到一般*民的境地。孔子自称“吾少也贱”,他做过管仓库的“委吏”和管放牧的“乘田”,都是地位低下的小吏。他又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30岁以后,他自觉所学有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于是开始招收门徒,进行教育,开创了*历史上第一所私学。办学的成就使孔子赢得了社会声誉,他开始积极从事政治活动。孔子曾经是齐国贵族的家臣,并受到了齐景公的接见,回到鲁国后又曾担任司寇。孔子的政治才能在齐鲁“夹谷之会”上得到展现。由于齐人的离间,鲁定公对孔子的态度逐步冷淡。孔子便率领弟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在周游列国10多年中却备受冷遇,甚至经常处于饥寒交迫、狼狈不堪的境地。孔子离开鲁国14年后,67岁时返回鲁国。以后主要从事教育,至鲁哀公十六年去世。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是*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维系旧有政治秩序的礼乐制度也难以为继。在“礼坏乐崩”的大环境中,鲁国比较保守,不但“犹秉周礼”,而且保存的周礼最多,以至有“周礼尽在鲁”之说。
二、孔子的主要思想
㈠孔子的“仁”
1、仁的含义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早在孔子之前的一些古代文(如《诗经》《左传》)中就己有仁字出现,但那时的仁的意思,只有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基本含义。仁真正具有《论语》那样强调的重要性与崇高地位则始于孔子。
孔子谈仁最多,一部《论语》中讲到仁的一共有109处,但在不同的场合,他对仁的解释往往不同,而真正涉及仁的本质意义,即可作为定义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四个:
其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是对“仁”原有意义的确认与继承,是一种尊重历史的态度。这可以说是孔子对“仁”这个概念的浅层次定义。
其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里把“孝弟”定义为仁之本,即作为仁的最基本含义,这是孔子对仁的扩展与提升。“君子务本”就是要懂得孝敬父母,敬爱兄长,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爱他人,爱社会的。
其三:“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仁不仅要做到在家孝顺父母,亲爱兄弟,而且出门在外还要能尊敬长辈,说话做事谨慎,对朋友讲信用,博爱大众和亲近有仁德的人。“泛爱众”要把家庭的亲情、血缘之爱扩展为对朋友的友爱,对社会的博爱。
其四,“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论语·雍也〉)这里所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能为他们带来实际利益和好处,是“泛爱众”的最高体现。
上面四个关于仁的定义,层次分明,其内涵由浅入深,由低到高,逐步递进。这是孔子关于“仁”的最本质含义。
2、实践仁的方式
孔子认为实践“仁”的方式有多种,如“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能行五者(指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将这些方式加以概括,提炼,就可以升华成为“忠恕”之道。“忠”是指自己想做的事情,要想到别人也会有这种想法,因而要尽力帮助别人;“恕”则指自己懒惰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忠恕”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之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忠恕”一词的具体内涵或解释。20_多年来,“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并且至今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㈡孔子的“礼”
1、礼的含义
礼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有关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直到生活细节,按不同等级、身份,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这叫“仪”,这里的“仪”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孔子主张“为国之礼”(《先进》),“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礼记·哀公问》。孔子认为礼是治国之本,主张用礼来治国,建立一种“礼制”,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的社会,而孔子所崇尚的礼就是周礼,即周朝的国家及礼仪制度。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克己”是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一切言行要合于礼,其实质是主张建立如周朝一样的礼仪社会,即“秩序和制度下的社会”。
2、实践礼的方式
孔子认为礼的方式是“正名”,“正名”就是用周礼的等级名分把被破坏了的名实关系匡正过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孔子还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行为规范,其意义与实质都在于要恢复、体现和巩固社会的秩序和制度。
3、“仁”和“礼”的关系
孔子主张礼、仁结合,纳仁于礼,用仁来充实礼。这是孔子的创新。关于礼、仁的关系,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这句话的本意是,礼乐只能由仁人来实行,不仁的人是无法奉行礼乐的。在这里可以看出,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就仁和礼的本质来说,仁反映的是根源于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礼主要是规范社会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孔子的思想体系注重仁和礼的结合,从而对周礼作了重大的修改。仁与礼并不矛盾,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二者结合才是一种制度的完善。
㈢孔子的“中庸之道”
1、“中庸”的含义
中庸有两方面含义。一是“中”,二是“和”。中庸不是调和与折衷,这不是孔子的原意,.孔子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这表明孔子并不是无原则的爱,不是谁也不得罪,只知调和折衷的好好先生。中庸的“中”是指“适度”,即“无过”、“无不及”,孔子认为“过”与“不及”是一样的,因为都不“适度”;中庸的另一个含义是“和”,所谓“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和”不是指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同,而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要相互补充,相互调节,从而达到总体上的和谐,这是中庸思想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中与和又是相辅相成,彼此相关的,他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品德,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依据,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2、“中庸”的价值
孔子很重视中庸思想,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中庸不仅是一种德行,而且也反映了孔子对世界万物本质规律的认识。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与孔子的“仁”说和“礼”说相比,中庸之道主要是作为一种思想方法论被讨论的,原本是为了调节人际关系,但实质上不仅对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实际价值,而且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㈣孔子的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
从实现大同世界的理想出发,孔子认为要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志向是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之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德才是指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培养具有上述弘扬与行道志向和德才的君子或志士,这就是孔子的教育培养目标。
2、关于教育的作用。
《礼记·大学》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著名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也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做到不为各种私心邪念所动摇),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积极努力地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3、关于教育的`对象。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即不分贵族与*民,不分华夏与夷狄,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在等级森严的宗法分封制下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革命勇气与魄力。
4、关于教学的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孔子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所以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射”是射箭;“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这四项属军事技能;“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卦也属于“数”教的内容。由“六艺”可见,孔子的教学内容己包含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在约2500年前己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并且应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5、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施。
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他的这一思想为儒家后学所继承和发展,并以孔子名义总结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其中,“博学”、“审问”属于学的过程,“慎思”“明辨”是思的过程,“笃行”则是习和行的过程,这五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过程式的内在联系,这是*最早提出的教学过程阶段论,对我国古代教学曾起过重大的影响。
6、关于教学的方法。
孔子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有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7、关于教材建设。
孔子晚年,皓首穷经编订的“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后被荀子尊敬为“六经”。除《乐》亡佚失传以外,其余“五经”在我国20_多年的传统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从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的作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直到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均有卓越建树,不仅为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其崇高的地位。
三、孔子的地位和影响
孔子对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就在于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和认真朴素的态度,把思维聚焦于人生的实际问题。他的“仁者爱人”及“以民为本”的人本思想,“和而不同”的胸襟、中庸之道的哲学智慧、“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早己超越了国界和时空的界限,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中华民族则在儒家文化的长期熏陶下,形成了特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培养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尊民爱物、尊老敬贤、重信义、保气节、宽厚中正的道德品质和艰苦自立、积极入世的精神风貌。
早在公元1世纪,儒家文化就传播到了越南、日本等地。明朝初年,朝鲜就创设成均馆于汉城,祭孔于文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伟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仁道、和谐、中庸之道,辐射到周边国家,形成了广大的儒教文化圈。
四、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20_年9月28日,在孔子诞辰2556周年之际,伴随着首次“全球联合祭孔活动”拉开序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了“20_年*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二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172届执行局会议上,“孔子教育奖”被正批准设立,这是第一次以*人的名字在联合国设立的奖项,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最高级别的国际奖项。1988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会议上提出:“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儒家文化注重人格、注重利他、注重和谐和的东方品格和释方着和*信息的人文关怀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必须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在*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下,在人类文化走向多元化的大潮流中,孔子必将会气宇轩昂的走向世界,儒家文化也必将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大放异彩。
孔子不仅属于*,亦属于全人类。
“民本”一词出自儒家经典《古文尚书·五子之歌》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如果说“古文”《尚书》不尽可信,那么“今文”《尚书》中也有明确的民本思想。如《尚书·皋陶谟》记载舜帝与皋陶、大禹讨论政务,皋陶说:“在知人,在安民。”大禹说:“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这里的“知人”是执政者要知人善任的意思,而“安民”就是为政的宗旨。皋陶又说:“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中国上古时期以“天”为最高的信仰对象,而“天”的意志又服从于民的意志,这就是儒家的“天民一致”思想。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舜之间的禅让:“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这就是说,尧为了使“天下(之民)得其利”,而不是为了“利一人”,所以他把帝位禅让给舜,而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丹朱。
在《尚书·周书》中有更多的民本思想的记述。如“古文”《泰誓》篇中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前一句为《左传》、《国语》所引,后一句为《孟子》所引,故这两句都是《尚书》中的原文。《洪范》篇记载周武王说“天阴骘下民”,意为上天在冥冥之中保佑安定下民。《召诰》篇总结夏、商、周更替的历史教训,说“天亦哀于四方民”,凡是“不敬厥德”的王朝,就“早坠厥命”。《多方》篇说“天惟时求民主”,意为天总是寻求能够“敬德保民”的人作民之君主。“古文”《蔡仲之命》篇有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此句亦为《左传》所引,所以也是《尚书》中的原文。“皇天无亲”就是说天命不专佑一家,“惟德是辅”就是说天只辅佑能够“敬德保民”的君主。
综合《尚书》中的民本之说,“民”一是相对于“天”而言,即天的意志服从于民的意志;二是相对于执政者而言,即“安民”或“敬德保民”是为政的宗旨,凡违背了这一宗旨的,就失去了政治的合法性,于是有新的执政者代行“天之罚”,取而代之,成为新的“民(之)主”。
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尚书》不仅记载了尧舜二帝和夏商周三代之王的史迹,而且更是儒家的“理想国”。民本思想在以后儒家的思想中一直延续,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孔子主张“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所谓“民为贵”即民比社稷、君主更有价值的意思。荀子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所谓“为民”即以民为社会、国家的价值主体的意思。
在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中有《唐虞之道》篇,它说:“唐虞之道,禅而不传。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自)利也。禅而不传,圣之盛也。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又说:“不禅而能化民者,自生民以来未之有也。”这就是说,儒家所理想的政治体制是“利天下而弗自利”的禅让制,而不是传子的世袭制。此篇作于“孔孟之间”,它认为传子的世袭制不能“化民”,所以它实际上否定了世袭制“家天下”的合法性。后来因为燕国发生了“让国”事件的悲剧(参见《战国策·燕策一》),孟子遂将儒家的政治思想调整为:“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孟子·万章上》)《礼记·礼运》篇记载孔子与子游的对话,孔子也说他所理想的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只是在“大道既隐”之后才有了“世及以为礼”的“小康”(按“世及”即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的意思)。从《唐虞之道》、《孟子》、《礼运》思想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对政治制度的设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作调整的,其中一以贯之的是“利天下而弗自利”的民本思想。因此,我认为儒家的民本主义从价值观上说实高于其王权主义。
“汉承秦制”以后,儒家适应由法家建立的君主集权制度而有了“三纲”之说。董仲舒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繁露·玉杯》)。所谓“屈民而伸君”就是说臣民要绝对服从于君主,也就是“君为臣纲”,这并非先秦儒家的思想。所谓“屈君而伸天”就是说君主要绝对服从“天”的意志,如果君主有错误,“天”就会以“阴阳灾异”来给予儆戒、惩罚。董仲舒说:“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由此可以看出,董仲舒仍然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尽管它与“屈民而伸君”是有矛盾的。
从汉儒一直到宋、明儒,虽然朝代屡更,但儒家的政治思想基本未发生大的变化,即都是把“三纲”之说与民本思想结合在一起,以致清朝的皇宫里也有一幅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将天下奉一人。”上联是君主集权,下联是民本思想。当民本思想从皇帝的口里说出时,这里或有欺骗。但在真正的大儒(而非“曲学阿世”之儒)的思想中,他们以民为社会、国家的价值主体,这还是真诚的。
儒家的民本思想与君主制结合在一起,但又以民为社会、国家的价值主体,这里有矛盾,而在这种矛盾中也潜含着从民本走向民主的种子。也就是说,当君主制的祸害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儒家就可能重新考虑民本与政治制度的关系问题。
中国古代的君主集权至宋、明两代更为加厉,但宋亡于元,明亡于清,这对于士人儒者是绝大的刺激。于是,在宋元之际出现了邓牧的《伯牙琴》,在明清之际出现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这两部书都对君主集权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尤其是后一部书包含了以权力来制约权力的思想,因此我认为它是从民本走向民主的开端。
邓牧是浙江钱塘人,黄宗羲是浙江余姚人,后来被清雍正帝剖棺戮尸的吕留良也是浙江崇德人。这三个人都出自浙江,当与南宋以后浙江成为政治的中心,继而经济和文化都比较发达很有关系。邓牧说:“西湖一勺水,阅兴废多矣。”(《伯牙琴·寓屋壁记》)黄宗羲说:“宋、明之亡,古今一大厄会也。”(《黄宗羲全集》第十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_年版,第289页)清雍正帝在治“吕留良—曾静案”时,深恶“浙江风俗浇离,人人心怀不逞”,他对出自湖南、图谋兵变的曾静示以宽容,而对已死的吕留良却极力追究。
邓牧从民本思想展开对君主****的批判,他说:“天生民而立之君,非为君也。奈何以四海之广,足一夫之用邪?故凡为饮食之侈、衣服之备、宫室之美者,非尧舜也,秦也。为分而严,为位而尊者,非尧舜也,亦秦也。……今夺人之所好,聚人之所争,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欲长治久安,得乎?……欲为尧舜,莫若使天下无乐乎为君;欲为秦,莫若无怪乎盗贼之争天下。”(《伯牙琴·君道》)邓牧对于君主****下吏治的腐败也进行了抨击,他说:“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小大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号为理(治)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伯牙琴·吏道》)
邓牧在32岁时“宋亡不仕”,“与谢翱、周密等友善,二人皆抗节遁迹者”(《四库全书提要》)。他自称“三教外人”,实为“儒者而寄迹于道家者流”(《伯牙琴·集虚书院记》)。他的书取名为“伯牙琴”,是有感于“世无知音,余独鼓而不已”。
与邓牧的“身遭国变”相似,黄宗羲在34岁时清兵入关。他是明清之际的三大儒之一,在青少年时期就参与东林党人的活动,其父受奄党迫害而惨死于狱中,明亡后他在家乡组织抗清武装“世忠营”,参加抗清活动达十年之久。他自述其家其人的经历:“二十年党锢之祸,风波无已;四十载流离于道路,丧乱孔多。……枯柏寒松,兀然天崩地裂之日。”(《黄宗羲全集》第十册第658页)“自北兵南下,悬书购余者二,名捕者一,守围城者一,以谋反告讦者二三,绝气沙墰者一昼夜,其他连染逻哨之所及,无岁无之,可谓濒于十死者矣。”(《黄宗羲全集》第十一册第70页)这种“天崩地裂”的历史环境和“丧乱孔多”“濒于十死”的个人经历是以往的儒家所没有的。《明夷待访录》写成于清康熙二年(1663),是黄宗羲在反清复明的活动无望之后,深切反思秦汉以来君主集权制度的历史教训,特别是宋、明之亡的历史教训,在“夷之初旦,明而未融”之时为后世论列的“为治大法”。
黄宗羲“怅亡宋之哭声……悲天运之复丁”(《黄宗羲全集》第十册第631页)。他的《明夷待访录》,从思想发展的逻辑上说,可谓“接着”邓牧的《伯牙琴》而写的。有证据表明,黄宗羲读过周密的书,如他在《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中引用了周密在《癸辛杂识》中对道学弊端的批评;他也读过谢翱的书,如他曾为谢翱的《西台恸哭记》作注,后来又为《谢翱年谱游录注》作序。此二人都是邓牧所“友善”者,故可以推测,他也曾读过邓牧的《伯牙琴》。《明夷待访录》开始的两篇是《原君》《原臣》,这也与《伯牙琴》开始的两篇是《君道》《吏道》相似。
历史不会是简单的重复,因为宋、明之亡的历史教训加在一起,对士人儒者的思想刺激要更为深刻。如明清之际的另两个大儒顾炎武和王夫之,都认为宋、明之亡不仅是“亡国”,而且是“亡天下”(《日知录》卷十三),“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人禽纪别之天下而亡之也”(《宋论》卷十五)。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写成之后,已不像邓牧那样“慨赏音之难”,相反,他得到了一大批儒者的响应,成为当时一股批判君主****的思潮。顾炎武在读了《明夷待访录》后,给黄宗羲写信说:“读之再三,于是知天下之未尝无人,百王之敝可以复起,而三代之盛可以徐还也。……炎武以管见为《日知录》一书,窃自幸其中所论,同于先生者十之六七……”(《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8-239页)
黄宗羲也是从民本思想展开对君主****的批判,他说:“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明夷待访录·原君》)在黄宗羲看来,如果“设君之道”就是“为天下之大害”,那么还不如“向使无君”(“向使”乃假设之意),人各得自私自利。孟子曾说杨朱之“为我、无君”是“禽兽”,而黄宗羲作为一个儒者,能说出“向使无君”的话,已经是儒家思想很大的变化了。
在《庄子·人间世》中有从“仲尼”口中说出的“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宋代的二程亦曾说“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程氏遗书》卷五)。依此说,君臣关系、君主制度就是绝对的、不可变更的。黄宗羲对此予以否定,他说:“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明夷待访录·原君》)这就是说,把君臣关系、君主制度绝对化乃是见识狭小的“小儒”之言,后世君主将自己“比之如父,拟之如天”亦不过是“禁人之窥伺”的一种欺骗。
黄宗羲反对把君臣关系等同于父子关系,他说:父子之间是“子分父之身而为身”的不可改变的血缘关系,而“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如果“吾无天下之责”,则吾与君就是“路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如果“出而仕于君”,那就应该“以天下为事”,不能做“君之仆妾”,而应该是“君之师友也”(《明夷待访录·原臣》)。于是他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同上)在这里,黄宗羲不仅突出强调了“万民”乃是社会、国家的价值主体,而且指出了要把这一民本思想贯彻到“臣道”中,即真正的“臣道”是忠于万民,而不是忠于君主,纵然“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也是与真正的“臣道”相违背的。在黄宗羲看来,“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同上)。所谓“名异”,就是君与臣“共治天下”的分工有不同;所谓“实同”,就是君与臣之间是平等的,没有尊卑之分。在黄宗羲的思想中,虽然有“君臣”之名,但“君臣”之名的内涵已经起了变化。
《明夷待访录》的第三篇是《原法》,这里的“法”是指法度或制度。黄宗羲所理想的“三代之法”是:“藏天下于天下者也,山泽之利不必其尽取,刑赏之权不疑其旁落,贵不在朝廷也,贱不在草莽也。”“草莽”犹今所言“草根”(阶层)。黄宗羲在这里破除“朝廷”与“草莽”之间的贵贱之别,已经有了人人平等的思想。所谓“藏天下于天下”云云,也就是“天下为公”的意思。他又说“三代以下无法”,因为:“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是故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他对秦以后“一家之法”的否定,实就是对秦以后君主集权制度的否定。
黄宗羲的思想并没有发展到“无君”的地步,但他设想了要以宰相、学校的权力来制约君主的权力。他指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明夷待访录·置相》)为了“补救”君主世袭的弊病,他设想提高宰相的权力,使宰相能够“摩切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同上)。这里的“畏”已不是传统儒家所设想的畏“阴阳灾异”,而是畏宰相所分有的权力。
黄宗羲思想中最有特色的是把“学校”设计成教育兼议政的机构,这是他从宋、明两代“朝廷与学校”的是非相反,于是有宋代的“伪学之禁”(元祐、庆元党案)和明代的“(东林)书院之毁”的沉痛历史教训中得出的结论。他说:“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明夷待访录·学校》)他把“学校”设计成议定政事之是非的机构,这潜含了“议会”的思想(黄宗羲在说此话时,比英国洛克的《政府论》早30年,比法国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早100年,西方的“议会”思想当时还没有传入中国)。黄宗羲设想:在京都“太学”推择当世大儒为“祭酒”,其权力“与宰相等”,每个月的初一,君主要率领宰相的执政班子到学校来听取政事审议,“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政有缺失,祭酒直言不讳”。在地方的郡县学校,也要由“公议”来产生学官,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学官在学校主持大会,郡县官必须出席(“不至者罚之”),就弟子之列,接受师生的质询,“郡县官政事缺失,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同上)。
尽管现在看来黄宗羲的思想未免“幼稚”,但它作为350年前中国“本土”的一种以权力来制约权力的设想,我们从中不能看出它是中国从民本走向民主的开端吗?
关于对儒家民本思想的评价,以及民本与民主的区别,梁启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论之较恰切。他说:“美林肯之言政治也,标三介词以櫽括之曰:ofthepeople,bythepeople,andforthepeople……我国学说于of、for之义,盖详哉言之,独于by义则概乎未之有闻。……此种无参xxx的民本主义,为效几何?我国政治论之最大缺点,毋乃在是。……要之我国有力之政治思想,乃欲在君主统治之下,行民本主义精神。此理想虽不能完全实现,然影响于国民意识者既已至深。故虽累经****摧残,而精神不能磨灭。欧美人睹xxx猝然成立,辄疑为无源之水,非知言也。”(《先秦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这段话既指出了民本思想含有“ofthepeople”(xxx译为“民有”)和“forthepeople”(“民享”)之义,又指出了其“最大缺点”是没有“bythepeople”(“民治”)之义。同时,梁启超又认为xxx并非“无源之水”,其本土文化之“源”就是民本主义。我认为,此乃“知言”之论。
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师夷之长技”,逐渐认识到也要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这种政治文化的选择必有其本土文化之“源”才有其内在的动力。此源头不仅可上溯至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而且其流衍更要接续明清之际黄宗羲等人的思想逻辑。就此而言,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中国近现代的政治转型中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戊戌变法时期思想最为激进的谭嗣同曾经说:“孔教亡而三代下无可读之书矣……以冀万一有当于孔教者,则黄梨洲《明夷待访录》其庶几乎!”(《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38页)梁启超也曾说:《明夷待访录》“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钞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页)他又说:《明夷待访录》“的确含有民主主义的精神——虽然很幼稚——对于三千年****政治思想为极大胆的反抗,在三十年前——我们当学生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xxx。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47页)
《明夷待访录》不仅影响了维新派,而且影响了革命党人。孙宝山博士新近在其学位论文中指出,xxx曾把《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原臣》制成小册子,作为兴中会的革命宣传品随身携带散发,并赠给日本友人南方雄楠。“时兴中会之宣传品仅有二种:一为《扬州十日记》……二为黄梨洲《明夷待访录》选本之《原君》、《原臣》篇。”(冯自由《革命逸史》,转引自孙宝山博士论文《黄宗羲的政治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哲学系20_年)
五四新文化运动把“民主与科学”同中国传统文化完全对立起来,这是当时“新青年”的思想局限。其实,xxx的民主思想也可谓“接着”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讲的,如他在1915年所作《今日之教育方针》中主张“惟民主义”,他说:“国家而非民主,则将与民为邦本之说,背道而驰。”(《xxx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5页)可见,其民主思想并非与民本思想“背道而驰”,而是顺着或接着“民为邦本之说”讲的。五四运动把“民主与科学”作为救亡图存的手段,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是追求“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这里显然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理清民本与民主的关系,这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严复曾经说,西方文化是“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此自由、民主的思想是我们要学习的,但西方的自由、民主也有重个体之自由而轻社会整体之和谐的缺陷。中国的民本思想则是以人民整体的利益为“体”,把此民本的价值观与自由的价值观结合起来,达到个人自由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和谐,则中国将建成比西方更优越的新型民主。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大意: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
大意: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大意;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
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大意: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大意: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7、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大意: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
大意: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大意: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10、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大意: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大意: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大意: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用心认真地复习了吗?
13、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大意: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大意: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
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大意: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大意: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1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大意: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大意: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大意: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且不感到耻辱。
20、三思而后行。《论语》
大意: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然后才去行动。
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大意:智慧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大意: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2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大意: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
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大意: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就不会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少落叶的。
2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大意: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大意: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27、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
大意: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
28、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大意: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会先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2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大意: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3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
大意: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
3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大意:金钱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地位低下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3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大意: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
33、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
大意:玩弄人会丧失德行,玩弄物会丧失抱负。
34、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
大意: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享乐之情不可无尽。
3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大意:美玉不雕琢,不能成为好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36、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礼记》
大意:开头虽然只有毫厘的差别,到后来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
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大意:天道刚健,君子以天为法,故而自强不息。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就要效法大地的包容,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38、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
大意:积累善行善德的家族,这个家族的福报不会断绝,家族的后代也会享受福报。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这个家族会经常发生灾祸,甚至连累后代。
39、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
大意: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4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大意:两人同心,像刀那样锋利,可以切断金属。同心的话,像兰花那样幽香。
4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大意: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42、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周易》
大意: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只是道路不同;达到同一个目的,只是思虑多种多样。
4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大意: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
44、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大意:见善就向他学习,有过就改。
45、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周易》
大意:处在尊贵的位置上不要骄傲,处在低下的位置上不要忧虑。
46、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大意:君子怀才以等待施展的时机。
47、多行不义,必自毙。《春秋左传》
大意:多行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我招致灭亡。
48、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春秋左传》
大意:忖度德行如何,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
4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春秋左传》
大意: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
5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春秋左传》
大意: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2、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1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
1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5、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1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7、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0、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
21、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7、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8、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9、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0、仁者无敌。
3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4、其进锐者,其退速。
35、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3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3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1、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
4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4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7、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48、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1、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5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
5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55、养心莫善于寡欲。
5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58、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5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60、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6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63、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孔子
64、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6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66、吾日三省吾身。
6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68、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9、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70、尽信书,不如无书。
71、人皆可以为尧舜。
72、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73、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7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年罕至焉,故非有其志者不能至也。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周易.乾》
同类的声音互相应和,属性相同的互相吸引。
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论礼》
天地相合而万物产生,阴阳相接而变化发生。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荀子.天论》
天有四时,地有资材,人有治理自然与社会的能力。
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 《春秋繁露.阴阳义》
自然界的常规,是一阴一阳。阳是天的美德,阴是天降的灾祸。
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 《贞观政要.征伐》
前进之中有后退的含意,生存之中有灭亡的因数,得到了还有丧失的可能。
贫生于富,弱生于强,乱生于治,危生于安。 《潜夫论.浮侈》
贫穷来自富有,脆弱来自坚强,混乱来自太*,凶险来自安全。
物极则反。 唐.孔颖达《周易.乾》疏
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向自身的反面转化。
无小而不大,无边而不中。 唐.王勃《释迦如来成道记》
没有细小就无所谓巨大,没有边缘就无所谓中间。
天下之事,不进则退,无一定之理。 《近思录.治体类》
天下的事情,不前进就会后退,没有静止不动的道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一定会遭遇突然出现的祸殃。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十八》
愚笨的人只要勤于思考,也会有对的时候。成语“千虑一得”和“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本此。
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不苟》
公正产生明察,偏见产生昏暗。
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唐.韩愈《原道》
坐在井底看天,说天是小的 ,其实并不是天真的小呢。
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 宋.苏轼《策别安万民》
徒有虚名而无实际,其名声不会传之久远;有实际而不加以播扬,实际也会萎失消亡。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春秋时百家争鸣,汉朝时百家中分出了胜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随后中国数千年的王朝都沿用了儒家学派的教义用以教化民众。数千年来的儒家思想固然给中国带来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可也使中国多次遭到灭顶之灾。
儒家学派讲究忍让和妥协。不到最后关头不会反抗,导致中国多次被外族侵扰,凌辱,践踏。外国占领后民众始终无法拧成一股绳反抗侵略。这点在五胡乱华,靖康之难,崖山之役,满清灭明等多次王朝更替中体现。泱泱中华,汉族人所有数量是这些外族的千倍,万倍,十万倍。但敢于反抗的却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安于现状。这与儒家提倡反对战争以德服人是分不开的。可你打着和平友好,以德服人的旗子去和别人讲道理,没人会理你。战争中一切的道德都得靠边站。在这点上俄国人宁可火烧家园也不留给敌人的精神相比之下更加值得推崇。
除了上述的“仁”以外儒家的教义中还有大量想法是反人权及带有歧视色彩的。儒家着作《论语·阳货》中写到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三纲五常中“夫为妻纲”把儒家学派歧视妇女的本性暴露无遗。这大大增
11-13
11-14
11-14
11-14
11-09
11-14
11-14
11-14
11-19
11-14
11-13
11-13
11-13
01-21
11-13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