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ADADADADAD
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i乐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南宁市政府工作报告(精选4篇),仅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提供工作总结范文,工作计划范文,优秀作文,合同范文等等范文学习平台,使学员可以在获取广泛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更好的写作决...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i乐德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南宁市政府工作报告(精选4篇),仅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提供工作总结范文,工作计划范文,优秀作文,合同范文等等范文学习平台,使学员可以在获取广泛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更好的写作决定,帮助大家在学习上榜上有名!!!
2015南宁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以下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实录: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克难攻坚,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的主要标志是,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增速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就业稳,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高于上年。价格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进”的总体特征是,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经济结构有新的优化,粮食产量达到1.21万亿斤,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1.2%,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46.9%提高到48.2%,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地区。发展质量有新的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6%,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超过2%,能耗强度下降4.8%,是近年来最大降幅。
人民生活有新的改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快于经济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32万人;66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出境旅游超过1亿人次。改革开放有新的突破,全面深化改革系列重点任务启动实施,本届政府减少1/3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提前实现。这份成绩单的确来之不易,它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坚定了我们奋勇前行的决心和信心。
过去一年,困难和挑战比预想的大。我们迎难而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态势,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稳定宏观经济政策,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措施,而是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实行定向调控,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把握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上下限,抓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定向施策,聚焦靶心,精准发力。向促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助力,向惠民生要潜力,既扩大市场需求,又增加有效供给,努力做到结构调优而不失速。
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行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费,拓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范围,扩大“营改增”试点。加快财政支出进度,积极盘活存量资金。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采取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非对称降息等措施,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小微企业、“三农”贷款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分别高4.2和0.7个百分点。同时,完善金融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是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针对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释放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啃了不少硬骨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扎实推动重点改革。制定并实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预算管理制度和税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比上年减少1/3以上,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增加,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得到加强。存款利率和汇率浮动区间扩大,民营银行试点迈出新步伐,“沪港通”试点启动,外汇储备、保险资金运用范围拓展。能源、交通、环保、通信等领域价格改革加快。启动科技资金管理、考试招生、户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等改革。
继续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改革的重头戏。国务院各部门全年取消和下放246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评比达标表彰项目29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149项,再次修订投资项目核准目录,大幅缩减核准范围。着力改革商事制度,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达到1293万户,其中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45.9%,形成新的创业热潮。经济增速放缓,新增就业不降反增,显示了改革的巨大威力和市场的无限潜力。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扩展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新设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稳定出口,增加进口,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继续提升。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对外直接投资1029亿美元,与利用外资并驾齐驱。中国与冰岛、瑞士自贸区启动实施,中韩、中澳自贸区完成实质性谈判。铁路、电力、油气、通信等领域对外合作取得重要成果,中国装备正大步走向世界。
三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发展后劲。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我们积极作为,有扶有控,多办当前急需又利长远的事,夯实经济社会发展根基。
不断巩固农业基础。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实现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农民收入“五连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加快,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345万亩,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3万公里。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启动实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有序进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成长。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支持发展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众多“创客”脱颖而出,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同时,继续化解过剩产能,钢铁、水泥等15个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年度任务如期完成。加强雾霾治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指标超额完成。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新建铁路投产里程8427公里,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1.6万公里,占世界的60%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2万公里,水路、民航、管道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网改造稳步进行。宽带用户超过7.8亿户。经过多年努力,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惠及沿线亿万群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扩大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实施范围,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不断释放。超级计算、探月工程、卫星应用等重大科研项目取得新突破,我国自主研制的支线客机飞上蓝天。
四是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增进人民福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增加民生投入,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尽管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支出压力加大,但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完善就业促进政策,推出创业引领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稳中有升。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又提高10%。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740万套,基本建成511万套。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9.97%和14.1%,残疾军人、烈属和老复员军人等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提高20%以上。
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国家助学贷款资助标准大幅上调。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政策扩大到三年。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28个省份实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经过努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
深入推进医药卫生改革发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扩大到所有省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基本建立,全民医保覆盖面超过9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深化,县乡村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市达到1300多个。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重大文化惠民项目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向“户户通”升级。实施文艺精品战略,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群众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南京青奥会。
五是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和谐稳定。我们妥善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有序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健全机制,强化源头防范,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去年云南鲁甸、景谷等地发生较强地震,我们及时高效展开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顺利推进。积极援非抗击埃博拉疫情,有效防控疫情输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事故总量、重特大事故、重点行业事故持续下降。着力治理餐桌污染,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我们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法等法律15件,制定修订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行政法规38件。政务公开深入推进,政府重大决策和政策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法律援助范围从低保群体扩大到低收入群体。加强城乡社区建设,行业协会商会等四类社会组织实现直接登记。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我们严格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严格执行国务院“约法三章”,政府性楼堂馆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三公”经费得到有效控制。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一批腐败分子得到应有惩处。 我们狠抓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认真开展督查,引入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建立长效机制,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
一年来,外交工作成果丰硕。***主席等***人出访多国,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人会晤、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亚欧首脑会议、达沃斯论坛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信会议第四次峰会、博鳌亚洲论坛。积极参与多边机制建立和国际规则制定。大国外交稳中有进,周边外交呈现新局面,同发展中国家合作取得新进展,经济外交成果显着。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我们与各国的交往合作越来越紧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负责任大国形象日益彰显。
各位代表!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不懈奋斗的结果。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诚挚感谢!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诚挚感谢!
今天是元宵佳节,在这里向各位代表和委员致以节日问候,并且预祝全国人民幸福安康!我们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投资增长乏力,新的消费热点不多,国际市场没有大的起色,稳增长难度加大,一些领域仍存在风险隐患。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农业基础薄弱。群众对医疗、养老、住房、交通、教育、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有些地方环境污染严重,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我们要直面问题,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勇于担当,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二、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根本要靠发展,发展必须有合理的增长速度。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是“拦路虎”,不深化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就难以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不懈依靠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复苏动力不足,地缘政治影响加重,不确定因素增多,推动增长、增加就业、调整结构成为国际社会共识。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凸显,今年面临的困难可能比去年还要大。同时,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巨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发展基础日益雄厚,改革红利正在释放,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经验。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念,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新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要把握好总体要求,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增长6%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能耗强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 经济增长预期7%左右,考虑了需要和可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与经济总量扩大和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客观实际。以这样的速度保持较长时期发展,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就会更加雄厚。稳增长也是为了保就业,随着服务业比重上升、小微企业增多和经济体量增大,7%左右的速度可以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挖掘潜力,努力争取更好结果。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第一,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重点支持薄弱环节。以微观活力支撑宏观稳定,以供给创新带动需求扩大,以结构调整促进总量平衡,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12万亿元,增加17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5000亿元,增加1000亿元。处理好债务管理与稳增长的关系,创新和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适当发行专项债券。保障符合条件的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盘活存量资金,提高使用效率。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在实际执行中,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也可以略高些。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管理,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加快资金周转,优化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
第二,保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我国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矛盾,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
须推动经济在稳定增长中优化结构。既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和收入持续增加,为调结构转方式创造有利条件;又要调整结构,夯实稳增长的基础。要增加研发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强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促进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高、水平提升,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实现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
第三,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当前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一方面,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政府对教育、卫生等的投入,鼓励社会参与,提高供给效率。这既能补短板、惠民生,也有利于扩需求、促发展。
另一方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人民勤劳而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给市场和社会留足空间,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我们要在完成“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的同时,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做好“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谋划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三、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
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兼顾,真抓实干,在牵动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
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今年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逐步实现“三证合一”,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地方政府对应当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力,要彻底放、不截留,对上级下放的审批事项,要接得住、管得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一张网,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多管齐下改革投融资体制。大幅缩减政府核准投资项目范围,下放核准权限。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实行项目核准网上并联办理。大幅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政府采取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设立基金等办法,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重点项目。以用好铁路发展基金为抓手,深化铁路投融资改革。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不失时机加快价格改革。改革方向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幅缩减政府定价种类和项目,具备竞争条件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原则上都要放开。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下放一批基本公共服务收费定价权。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健全节能环保价格政策。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全面实行居民阶梯价格制度。同时必须加强价格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确保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
推动财税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实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除法定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部门预决算都要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推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制定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有效办法。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调整完善消费税政策,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提请修订税收征管法。改革转移支付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2015年元月7日在蚌埠市淮上区第十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淮上区人民政府区长 冯中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开拓奋进,扎实苦干,提升进位的2014年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紧紧围绕“三区”[1]建设,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较好完成了区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区生产总值完成80.2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12%,增幅全市第二,其中,一产实现增加值9.76亿元,增长4%,二产实现增加值56.64亿元,增长13%,三产实现增加值13.8亿元,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0亿元,总量全市第一;财政总收入实现9.01亿元,增长20.6%,总量较去年提升两个位次;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4亿元,增长14.8%,总量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亿元,增长14%;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835万美元,增长44%;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000元和9800元,分别增长10.5%和11.2%。全年新增私营企业375户、个体工商户2217户,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32家、微企达9505户,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2:70.6:17.2,经济结构日趋优化。
——工业经济稳中有升,主导产业优势显现。全区工业企业发展到789家,实现产值401亿元,增长25%。规上工业发展平稳向好,年内新增21家,完成产值390亿元。完成规上企业研发投入3.1亿元,培育雪郎“新三板”上市企业1家,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雪郎科技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蚌埠工业园区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累计入驻企业275家,新增30家,今上二期、意义环保、珩业车轮等项目建成投产,宝岛电动车实现整车下线,中小企业产业园、盛世二期、嘉新建材等5个项目建设即将收官,上缆防火科技等10个亿元以上大项目启动建设,年内实现产值220亿元,增长35%。沫河口工业园区发展步伐加快,累计入驻企业117家,新增13家,辉隆集团、中纺油脂、海华科技等10个大项目建成投产,安徽“八一化工”、“天润化工”、“中粮生化”等重点化工企业“退市进园”工作顺利启动,中创钛酸钡、美克斯新材料等7家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年内实现产值118亿元,增长18%。两大园区形成纺织服装、环保设备、机械制造和汽车零配件、精细化工、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六大主导产业,现已成为全区工业发展的大平台、招商引资的主载体。
——特色农业不断壮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粮食总产20.83万吨,增长5%。蔬菜种植等四大农业主导产业[2]规模和档次进一步提升。全年蔬菜总产达28.1万吨,新增设施蔬菜3500亩,新增国家级菜篮子标准园1家、省级菜篮子标准园2家;新增国家级水产品健康养殖示范园2家,年内肉类总产达9784吨;新增良种繁育面积2万亩,规模较上年翻一番;新增花卉生产企业10家、花卉基地4000亩。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梅桥万亩蔬菜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完成,主干路网和排灌设施启动
建设,成功获批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园区产业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增强。规上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迅猛发展,年内新增5家,累计已达36家,加工产值突破50亿元,增长28%。沫河口粮油产业园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工作启动。全年新增流转土地
1.5万亩。成功申报第六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6.05万亩集中连片治理项目启动建设。全年投入“八小”水利建设资金1200余万元,新(改)建和加固中小型泵站13座,加固北淝河防洪堤41.15公里,新建桥涵闸936座,完成中小型灌区建设1.6万亩,改善除涝灌溉面积4.55万亩。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7万余人,实现劳务收入12亿元。
——三产发展活力激发,商贸物流集聚提速。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绿城春江明月、国购广场等大楼盘和市场开工建设,怡康上河时代、凤凰城等项目基本建成并投放市场,全年完成投资80亿元,销售面积89.7万平方米,销售量全市第一。全市首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商贸物流园区发展势头强劲,共引进项目43个,年内完成投资28亿元。义乌国际商贸城市场运营红火,利事环球大酒店建成运营,全省唯一的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实现当年申报,当年开工,当年验收,当年运营,刷新了全国纪录。义乌加工区、玉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孵化园区20家企业和路桥市场二期提升改造项目开工建设,物流园区集聚加速,市场交易活跃,全年实现交易额达112亿元,增长40%。
——招商引资层次提升,项目带动势头强劲。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大力开展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和优质地产招商推介,全区招商引资总量和质量明显提升。全年新引进项目27个,实际到位内资9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全年新开工亿元以
上大项目20个,成功签约普洛斯物流园、巨火网络等亿元以上项目29个,协议资金243亿元。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8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1个。实施省“861”项目35个,完成投资82.5亿元。实施市“3461”项目64个,完成投资105亿元。全年共上报各类争取项目15个,到位资金4000万元。全年新谋划亿元以上项目45个,项目储备规模达400亿元。 ——城乡建设统筹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征地拆迁和大建设(棚改)工作继续保持领跑态势,全年实施大建设项目24个,完成投资23亿元。完成征迁142.7万平方米,拆迁量全市第一,交付净地7642亩,交地量全市第一,新开工安置房54.4万平方米,竣工交付63万平方米,回迁安置4500户,回迁量全市第一。防违控违整村推进工作顺利,新增违建图斑应拆尽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滨河路、西龙华路、昌明街等9条道路建成通车,朝阳北路提升改造工程、淮上大道铁路桥扩孔、西外环、丰康路等9条主干次路网启动建设。沫河口园区地表水厂、污水处理、“三水”管网等工程全面复工,金沱路、金沫路等道路北段拓展工程开建,三个文 摘:2015南宁政府工作报告)kv供电专线、美克斯35kv供电专线、达派35kv变电站投入使用。义乌、海吉星供电专线建成投入运营,盛世等3条专用输电线路开建。二轮棚改编制完成并启动实施。安置房建设加快,槐花园e区、果园新村三期二标段、果园新村四期一标段、果园新村四期二标段等交付入住,淮滨四期、清河家园、后楼新村、团结家园等安置房进入施工招标。曹老集镇获批新一轮全国重点镇,集镇征迁和建设不断提速,淝光、崔洼、淝北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杨湖、周集等美好乡村建设基本完成,三铺美好乡村建设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三线三边”等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城市管理属地
化、环境保洁市场化、重点区域责任化成效显著。积极开展化工园区环境集中整治行动,限期整改企业7家,关闭2家。市第三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提标改造顺利完成、二期工程有序推进,王小沟排涝枢纽等世行项目和市政管网建设推进顺利,三铺村雨污分流处理项目建设启动。秸秆禁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年内引进常温绿色阻燃秸秆人造板加工项目1个,实施秸秆还田和秸秆堆肥、发电等综合利用项目17个,累计投入资金685万元。积极参与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完成“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成片造林1万亩。三汊河湿地水源涵养与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开展,沿淮滨河景观带一期竣工验收,道路绿化提升及绿地认建认养工作顺利推进,淮上大道绿道开工建设,全区生态环境日趋改善。
——财税工作克难攻坚,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强化征管措施,深挖税收增长潜力,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首次突破9亿元大关,较去年增收1.54亿元。地方财政突破7亿元大关,达到去年财政总收入水平。财政收入质量较高,结构不断优化,税收收入占比达90%以上。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三公经费”得到从严控制,同比下降39.7%。民生工程、重大项目、公共服务等支出保障有力,教师绩效工资、政法经费改革全面落实。完成对达实、紫阳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增资扩股,争取省级财政担保资金1100万元,拨付扶持企业发展资金4000万元,协调企业贷款6亿元,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筹集社会资金10余亿元投入城市建设。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36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累计投入资金3.6亿元,增长20.8%。城乡低保扩面提标和重新审核认定工作结束,3283户、4411人享受城市低保,累计发放保障金1805.7万元,比去年增加316.1万元,累计下发农村低保金1326.1万元,增长20.8%。城乡医疗救助标
简 报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 第13期(总第109期) 2008年3月3日
2007年南宁市科技大事记
【1月6-10日】 2007年南宁市科技活动周与第十六届广西科技活动周暨广西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交易会同步举行。南宁市科技活动周围绕“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和谐社会”主题,组织开展了南宁市科技表彰奖励大会、实施三轮科技创新计划优秀成果展、科技人才交流大会、科技合作项目洽谈签约、科普活动、科技创新产品及名特优农副产品展销等重大活动。南宁市组织参加广西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交易会企事业单位147家,参展项目126项,参展高新技术产品157个,签订科技合作项目21项,签约金额3.09亿元,参与市民15万人次, 南宁市荣获“最佳组织奖”。
【1月7日】 2007年南宁市科普广场活动启动仪式在五象广场举行。副市长黄焕升讲话,市人大副主任卢丽芬宣布开幕。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12个成员单位及6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科普传递,从我做起”签名活动。
【1月8日】 南宁市召开科技表彰大会。市长林国强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谢泽宇主持,市人大副主任卢丽芬、市政府副市长黄焕升、市政协副主席袁曼红出席。大会表彰奖励了2006年度南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 36项、2006年度南宁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60个和先进工作者199名、2005-2006年度南宁市企业专利申请先进单位4个、2005年度与2006年度科技种养大王11名和科技种养能手26名。市领导为14家被认定为南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企业授牌。
1 【1月18日】 南宁市召开2007年全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会议总结了2006年科普工作,部署了2007年科普工作任务。副市长黄焕升讲话,市政协副主席袁曼虹出席。
【1月30日】 南宁市科技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创新年”活动的决定》精神,制定出台了《2007年南宁市“创新年”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方案》 提出“创新年”科技创新工作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实施科技自主创新战略,落实“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突出“抓专项、建体系、筑平台、强能力、促创新”五大重点,着力抓好“一个考核,两个计划,三个平台,四个工程”工作,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研发创新产品、建设科技创新基地、优化创新环境,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月14日】 由江苏省镇江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郦锡梅、市科技局副局长潘建国组成的考察组一行5人到南宁市考察,与南宁市组织部、市科技局就党政领导科技与人才工作目标管理、科技进步目标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市科技局副局长陈镜华、市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黄国树等人陪同座谈。
【3月27日】 南宁市召开2007年科技工作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全区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2006年科技工作,部署了2007年科技工作任务,通报表彰了2004-2005年度广西科技进步先进镇(乡)26个和先进个人102名、2006年度南宁市科技进步与创新计划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12个。副市长黄焕升讲话,市人大副主任卢丽芬、市政协副主席袁曼红出席。
【4月21日】 自治区科技厅、知识产权局及南宁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和横县人民政府举行“自治区专利工作试点县”暨横县知识产权局挂牌仪式,标志着南宁市县(区)知识产权工作正式步入正规化、科学化、法制化发展轨道。
【4月29日】 市科技局与市农业局举行联合实施“南宁市桑蚕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推广”重大科技专项启动仪式。这是南宁市有史以来立项规模最大、连续投入科技三项经费最多,科技部门与农业部门合作力度最大、动员力量最多、整合资源最多的一个农业重大科技专项。
2 【5月19-25日】 全国科技活动周广西和南宁市活动开幕式暨绿城科普广场活动19日在南宁市朝阳广场隆重举行。自治区副主席吴恒、南宁市副市长臧国平等区、市领导出席。活动周期间,南宁市组织开展了八桂先锋行科技进村入户大行动、科技特派员“田野之光”科技行动、利用互联网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第二届南宁市青少年科幻绘画竞赛、科技(科普)教育基地开放周、卫生“健康快车”进社区、科普广场等33项活动,其中 3项活动荣获“优秀项目奖”,南宁市科技局、南宁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荣获“优秀组织奖”。
【5月24-29日】 南宁市组团参加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副市长赵宏声率团,市科技局牵头组织了38家企事业单位参会,推出重点招商项目158项,参展高新技术成果产品37个,重点策划推介项目12项,签订科技合作项目22个,签约金额2.11亿元。南宁市荣获“最佳组织奖”。
【6月3日】 南宁市开展“创新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由南宁市科技局牵头起草的《南宁市推进自主创新工作总体方案》。《方案》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自主创新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围绕科技创新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目标,以产品创新为核心,以“创新、转化、产业化”为主线,全面完成创新计划各项任务,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建设首善之区和区域性国际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6月26-29日】 全区十四市科技局长联谊会在南宁召开。会议由南宁市科技局承办,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知识产权局局长杜伟与南宁市副市长赵宏声出席,十四市科技局领导共30多人参会。会议围绕“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建设科技示范基地,打造科技亮点;加强科技引领,加快新农村建设”三个主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
【8月29日】 国际亚热带农业研究中心Howeler(雷恩哈得.豪勒)博士率团,由尼日利亚木薯种植园主、贸易商及中国中科院生命科学院上海分院、中国热带农业大学等相关专家组成的国际木薯专家代表团一行15人,在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南宁市科技局的陪同下,考察武鸣县木薯种植及加工生产情况,开展木薯深加工和贸易交流合作。
3 【10月10日-13日】 2007年度全国十三城市科技局局长(主任)联席会议在贵阳市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建设创新型城市与科技管理创新。广州、南宁、昆明、成都、西安、兰州、武汉、大连、沈阳、重庆、哈尔滨、长春等十三城市科技局局长(主任)有关领导和有关处(科)室负责人近40人参加了会议。南宁市科技局副局长覃永武、办公室主任李卫伶、人教科科长黄尚海等3人参加会议,并作了题为《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交流发言。
【10月12-17日】 南宁市组团参加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异决率团,市科技局牵头组织了34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项目参展,签订科技引进与合作项目21项,签约金额约7.5亿元。
【10月20-22日】 中南六省七市科技厅(局)长联席会议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国家科技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吴忠泽出席会议并讲话。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及郑州、长沙、广州、南宁、海口、深圳等中南六省七市科技厅(局)的领导及有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分别就落实“十一五”科技规划纲要、发挥各省(区)、市资源优势和科技特色,组织重大科技专项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凝练目标,突出重点,积极推进节能减排;贯彻落实各省(区)、市新一届党代会精神,科技管理部门提出的新思路、新举措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探讨。南宁市科技局局长傅隆政、副局长王洲等3人参加会议,并作了题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科技事业发展》的交流发言。
【10月27日】 越南凉山省科技厅厅长梁登宁率团,由越南凉山省科技厅、外事厅与高平省科技厅、河静省水产厅组成考察团一行19人,在自治区科技厅、南宁市科技局的陪同下,参观考察南宁市伶俐园艺场野猪养殖基地,就相关合作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11月7日】 2007年南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评审工作结束,评出南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37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0奖;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1项,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31项,区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2项,其他2项。
4 【11月12日】 南宁市17个科技成果项目获2007年度“广西科技进步奖”。其中,二等奖5项,三等奖12项;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的1项,国内领先水平的8项,国内先进水平的8项。
【11月15日】 南宁市“十一五”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南宁市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奠基开工仪式在南宁高新区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异决出席并讲话。该基地侧重生物制药技术的准专业性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投资5000万元,建筑面积3200㎡,可同时孵化100家创新型科技企业,于2009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11月20日】 由昆明市科技局率队的科技考察组一行到我市学习考察。重点考察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型企业管理、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等,市科技局副局长王洲及有关科室负责人陪同座谈交流,并实地参观了我市创新型企业。
【11月27日】 南宁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南宁青岛啤酒有限公司、南宁市第一中学、广西皇氏甲天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被命名为第二批“南宁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市青少年教育基地达到18个。
【11月27-28日】 国际标准化组织软件工程分技术委员会主席Francois Coallier、国家信息产业部电子标准化研究所软件工程与评估中心主任王宝艾等国内外软件工程专家一行8人到南宁高新区考察,共同签署南宁软件园与ISO/IEC JTC1/SC7 (SC7)(国际标准化组织软件工程分技术委员会)的Letter of Intent for Academic Cooperation(《国际标准验证、推广工作的框架性合作协议》),标志广西软件平台体系正式与国际接轨,纳入国际软件标准化建设体系。
【12月3-4日】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到南宁视察科技工作,先后参观了南宁高新区展厅、中国—东盟企业总部基地、培力(南宁)药业有限公司、皇氏乳业公司及南宁生物工程中心。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异决,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蒋和生,市政府副秘书长邓卫民及市科技局局长傅隆政等领导陪同考察。
【12月5日】 南宁市天然药物工程技术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该项目由市科技局重点立项,市轻工食品研究所和中山大学共同建设,采用与国际同步的高新分离技术——分
5 子蒸馏技术,搭建分子蒸馏分离纯化技术平台,主要为广西中草药与香料的科研、生产分离技术提供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服务。
【12月6日】 南宁市科技局在广西科学活动中心召开“南宁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研讨会”,重点围绕创新型南宁建设方略研究进行研讨。与会专家和有关领导就创新型南宁建设的基本条件、创新型南宁评价指标体系、创新型南宁的建设模式、创新型南宁的发展战略、创新型南宁建设目标以及重点任务和措施进行了广泛研讨,对软课题《创新型南宁建设方略研究》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
【12月11日】 南宁市“高活力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研制与应用”科技成果项目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奠定了“α-乙酰乳酸脱羧酶”在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这是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设立以来,我市科技成果首次获得这一荣誉。该项目由南宁邦尔克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大学、南宁中诺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科技成果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技术发明专利一项。已形成年产60吨规模,累计实现产值7296万元,纳税786万元,成为国内最大α-乙酰乳酸脱羧酶生产企业,打破了丹麦诺维信公司在国际独家垄断局面,成为国产酶制剂企业的一面旗帜,使我国啤酒企业摆脱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12月24日】 南宁市评选出2007年度南宁市科技种养大王、科技种养能手 20名。其中,科技种养大王5名,科技种养能手15名。
【12月26日】 南宁市科技局与广西药用植物园共同主办“南宁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异决,自治区科技厅助理巡视员郭崇华出席并讲话。论坛以“关注健康,加快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为主题,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杨世林、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陶剑虹、广西食品药品监督局高级工程师沈兆熊等3位专家,分别就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质量标准规范、中医药产业现状和趋势分析及发展战略思考、广西中药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三个方面作了精彩演讲。
【12月29日】 自治区人民政府通报表彰广西第三轮创新计划(2005-2007年)实施先进单位和个人。南宁市获“广西创新计划(2005-2007年)目标任务完成先进市”,
6 实现“三连冠”;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铝合金高倍数盒装散热器产品”获“广西创新计划重大产品创新奖”;南宁新技术创业者中心、南宁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获“广西创新计划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奖”;傅隆政等10人获“广西创新计划目标任务完成先进个人”。南宁市第三轮创新计划共实施创新计划项目1218项,投入财政科技经费 44190万元,总投资28.57亿元。项目全部完成后,预计实现年增产值约130亿元,创利税约30亿元。
南宁市科学技术局第25期(总第62期)2007年4月30日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南宁市桑蚕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推广
重大科技专项正式启动
为加快推进以桑蚕业科技创新促进南宁市新兴优势桑蚕业又好又快发展、把南宁市打造成为广西实施国家东桑西移工程桑蚕业强市。4月29日南宁市科技局和南宁市农业局举行“南宁市桑蚕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推广”重大科技专项启动仪式。会议由市农业局副局长林向阳主持,市科技局局长傅隆政、市农业局局长唐波文分别作工作部署,市政协副主席梁峰林作了讲话。市科技局副局长蒙显标作了“南宁市桑蚕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推广”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方案说明,南宁市蚕业站、横县人民政府、宾阳县科技局等6个单位作了课题进展情况汇报。来自横县、宾阳、上林等8个种桑蚕养主产县(区)的科技局、农业局、万亩桑园乡镇、加工企业等负责人共80多名人参加会议。
为了提高桑蚕业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桑蚕专项内容包括了10项任务、9大指标、4个重点、4个亮点、5个方面创新。为实现这一目标,两部门通过整合优化科技资源、合理配置、集成创新,大幅度提高桑蚕业科技创新能力。从2007年起市科技局决定每年安排100万元重点支持桑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建立高效桑蚕种养科技集成示范基地、强化桑蚕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加工企业熟化5A生丝、双宫茧生产工艺技术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南宁市农业局每年安排1000万元,其中600万元 1
用于桑蚕种子种苗生产能力建设、大面积推广方格簇、省力化养蚕技术、农民科技培训等,400万元用于支持龙头企业建立高标准桑蚕种养基地,发展现代农业生产。
据统计,到2006年底,全市有桑园面积35.3万亩,种桑养蚕户156478户,饲养蚕种122.6万张,产鲜茧4.98万吨,产值11.89亿元。全市有三家蚕种场,2006年共生产蚕种39万张;全市有缫丝企业12家,2006年共生产生丝1985吨,年产值超过5.4亿元。全市2006年桑园面积占全区的19.53%,产茧量占全区的23.75%,均位居全区第二位。通过专项实施,在稳定桑园面积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全面提高农民科技种桑养蚕水平,提高亩桑产茧量,建立5A生丝工程技术中心,把南宁市建成5A生丝生产基地,实现市委、市政府既定的桑蚕业强市目标。
近年来,市科技局先后下达桑蚕科技计划课题15个、支持经费125万元;争取到自治区科技厅课题2项,支持经费60万元。主要用于桂桑优
12、62新品种示范推广,小蚕共育、方格簇营茧技术示范推广、收烘茧标准研究制定、加工企业5A生丝、双宫茧生产技术开发等。目前,横县桂华、上林县海润、宾阳县茧丝绸公司均已成功开发出高品位5A生丝,横县桂华茧丝绸公司成为广西唯一拥有生产双宫茧技术的企业。
(南宁市科技局)
市科技局围绕职能及中心工作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市科技局在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干部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中,紧紧围绕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主要内容,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一是结合“
4、26”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日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的主题活动。并于四月下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二是结合5月份全国科技活动周开展“八桂先锋行,科技进村入户”的主题活动。围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组织科技下乡,科技扶贫,科技培训等形式,引导科技入农村经济,培育农村新兴产业,推广实用技术。三是结合第三轮创新计划,开展“提高企业自主创
新能力”主题活动。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示范,开展产品创新、研制和技术攻关等。四是结合北京科博会、深圳高交会开展“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姻,引资、引技”等主题活动。五是结合10月份全国“科普大行动,开展科普大宣传”主题活动。在全市范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六是结合科技工作和项目调研,组织机关人员深入基层、企业指导工作,了解实际困难,帮助解决问题,服务基层群众主题活动。七是为确保活动的深入开展,决定在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下属科研院所、县区科技局中开展每个干部职工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提一项整改措施,写一篇调研文章,简称“三个一”的活动。
(南宁市科技局谢万清)
南宁科技创新引来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南宁市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愈来愈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南宁市科技局抓住机遇,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科技自主创新活动,一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到国内领先水平,吸引了同行的注意力。“2007 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全国巡展”南宁站4月25日在南宁饭店举行。南宁市科技局作为协办单位之一,积极促成广西桂能软件有限公司与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结成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ESRI(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 lnstitute.lnc)作为全球最大的GIS技术提供商,一直以来引领着全球GIS技术的发展方向。广西桂能软件有限公司是南宁市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GIS、CAD及信息化为技术核心,在激光雷达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发、推广居国内领先地位,于2006年成功申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桂能软件公司作为ESRI广西唯一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与ESRI携手南宁,将为提升南宁市软件研发及应用水平,为南宁市空间信息产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为南宁市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树立了典范。
(南宁市科技局刘小玉)
“科技订单”促蚕农增收
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横县桂华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走“市场育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路子,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格局。其发展的主要模式是:“企业+协会+基地+农户”,以“订单”与协会、农户建立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企业通过专业协会,保价收购会员产品,农民加入协会按要求组织生产,协会提供配套服务。该公司积极扶持横县的蚕茧协会建立基地,规模推广小蚕共育技术、升降式营茧技术、使用方格簇,签订“订单”合同,增强了蚕农的科技素质,提高了蚕茧质量。
今年横县第一批春蚕茧已经陆续上市,几天来蚕茧市场价格行情在每公斤14元至14.6元之间波动。日前,横县桂华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在横县石塘镇三联蚕茧协会潘村点设点收购与会员签订“订单”生产的蚕茧,第一天就收购上鲜蚕茧2002公斤,平均价格每公斤15.96元,比同日云表镇非订单鲜茧收购价高1.4元/公斤,高9.6%;比同日马岭镇非订单鲜茧收购价格高1.6元/公斤,高11.1%。蚕茧市场按质论价,实行优质优价,“订单”鲜茧价格较高的主要原因是鲜茧质量高,当天在该协会收购的鲜茧全部达到生产5A级高品位丝要求。
正是订单生产,农民售茧不用愁;蚕茧质量好,收入效益高。农民产品销售和企业原料供应有保障,有力地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从而推动和谐新农村建设。
(横县科学技术局李少雄陆梧)
11-13
11-14
11-14
11-14
11-09
11-14
11-14
11-14
11-19
11-14
11-13
11-13
11-13
01-21
11-13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