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生诗(孟郊下第,送之谒徐州张建封也)。唐代。韩愈。 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尝读古人书,谓言古犹今。作诗三百首,窅默咸池音。骑驴到京国,欲和熏风琴。岂识天子居,九重郁沈沈。一门百夫守,无籍不可寻。晶光荡相射,旗戟翩以森。迁延乍却走,惊怪靡自任。举头看白日,泣涕下沾襟。朅来游公卿,莫肯低华簪。谅非轩冕族,应对多差参。萍蓬风波急,桑榆日月侵。奈何从进士,此路转岖嶔。异质忌处群,孤芳难寄林。谁怜松桂性,竞爱桃李阴。朝悲辞树叶,夕感归巢禽。顾我多慷慨,穷檐时见临。清宵静相对,发白聆苦吟。采兰起幽念,眇然望东南。秦吴修且阻,两地无数金。我论徐方牧,好古天下钦。竹实凤所食,德馨神所歆。求观众丘小,必上泰山岑。求观众流细,必泛沧溟深。子其听我言,可以当所箴。既获则思返,无为久滞淫。卞和试三献,期子在秋砧。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初到梅花庄口占寄诸法侣 其二。明代。释今但。 烟岚重叠数峰纡,阡陌相连百亩馀。陌外溪流铁桥水,寻常策杖意多舒。
次韵成父。宋代。赵蕃。 山经立壁动危情,路入悬崖作峭行。雨露正昏当昼黑,瀑泉倒泻助波惊。万无一理可至寇,十有九家空避兵。愧子远来端有意,更开诗箧对灯檠。
重题多景楼。宋代。郑思肖。 无力可为用,登楼欲断魂。望西忧逆贼,指北说中原。粮运供淮饷,军行戍汉屯。何年遂所志,一统正乾坤。
清平乐。。黄侃。 寸眉两叶。禁受愁千叠。幽意缠绵无处说。但有魂销心切。更深月过回廊。照见秋花断肠。侬比秋花命薄,谁怜独自凄凉。
移居(二首)。明代。多炡。 几车书籍重新迁,绕架殷勤手自编。一世蠹鱼同出入,千秋鸿宝足留连。挥毫隔竹萧萧雨,洗墨临池澹澹烟。熟读《离骚》还痛饮,颓然犹藉古人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