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风月与人同,光霁之体无彼我、无终穷。宇宙充塞,流行大通。
风月阅人知多少,人不见风月之始终。尧舜亦在光被中,回视浮云点太空。
千古此明月,万古此清风。风来无迹,月去无踪。口不可授神可融,回也卓尔末由从。
武夷风月匪衣钵,以付洪子得其宗。得之衣钵亦无有,老拳槌碎还穹窿。
辛丑夏四月三日,甘泉居士湛若水书于胥江舟中。
武夷风月代券付洪子歌。明代。湛若水。 武夷风月与人同,光霁之体无彼我、无终穷。宇宙充塞,流行大通。风月阅人知多少,人不见风月之始终。尧舜亦在光被中,回视浮云点太空。千古此明月,万古此清风。风来无迹,月去无踪。口不可授神可融,回也卓尔末由从。武夷风月匪衣钵,以付洪子得其宗。得之衣钵亦无有,老拳槌碎还穹窿。辛丑夏四月三日,甘泉居士湛若水书于胥江舟中。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将别颍叟弟。宋代。苏泂。 兄弟无聊各数年,东堂犹喜聚炊烟。悠然汝更寻灵照,别后吾知忆惠连。击汰便应从橹外,看书谁与共灯前。明朝不待冬冬鼓,只有关门及早眠。
送王处士游蜀。唐代。齐己。 又挂寒帆向锦川,木兰舟里过残年。自修姹姹炉中物,拟作飘飘水上仙。三峡浪喧明月夜,万州山到夕阳天。来年的有荆南信,回札应缄十色笺。
宫词四首。宋代。刘克庄。 出海新蟾玉半钩,风翻荷荡起栖鸥。女郎定有穿针约,偷看明河记立秋。
山居七咏题画送周伯阳 其五 九曲山。明代。张羽。 竹林路阴阴,寻幽不觉深。不比羊肠坂,空伤行客心。
聚景园。宋代。高似孙。 翠华不向苑中来,可是年年惜露台。水际春风寒漠漠,宫梅却作野梅开。
过洛社望南湖暮景三首。宋代。杨万里。 暮烟如雨雨如烟,一把珠帘隔远山。帘影渐浓山渐淡,恍然移入画屏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