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长相思》
2、盐、尘、柳絮“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蕴《咏雪联句》
3、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4、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5、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6、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9、雪花似掌难遮眼,风力如刀不断愁。——钱谦益《雪夜次刘敬仲韵》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王初《早春咏雪》
12、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元稹《南秦雪》
13、黄昏门外六花飞,困倚胡床醉不知。——楼钥《谢林景思和韵》
14、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5、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16、为问云间滕六,天工何事依违。冬前三白不时为。今日驾言春瑞。——陈德武《西江月》
17、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余雪》
18、钟陵风雪夜将深,坐对寒江独苦吟。流落天涯谁见问,少卿应识子卿心。——韦庄《钟陵夜阑作》
19、雨、酥、叶、藻彤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李咸用《大雪歌》
20、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辛弃疾《和廓之雪》
2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22、中流鼓楫,浪花舞,正见江天飞雪。远水长空连一色,使我吟怀逸发。寒峭千峰,光摇万象,四野人踪灭。——秦观《念奴娇·赤壁舟中咏雪》
23、广寒宫里,散天花、点点空中柳絮。是处楼台皆似玉,半夜风声不住。万里盐城,千家珠瓦,无认蓬莱处。但呼童、且去探梅花、攀那树。——葛长庚《念奴娇》
24、玉“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元稹《南秦雪》
25、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李世民《咏雪》
26、潇洒林塘暮。正迤逦、香风度。一番天气,又添作琼枝玉树。粉蝶无踪,疑在落花深处。深沈庭院,也卷起、重帘否。十分春色,依约见了,水村竹坞。怎向江南,更说杏花烟雨。——陈亮《品令》
27、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白居易《村雪夜坐》
28、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29、琼楼架就东皇喜。□□使、玉龙战罢,柳绵飞起。——葛长庚《贺新郎》
30、门前六出花飞,樽前万事休提。——白朴《天净沙·冬》
3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32、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栈未肯消。——徐渭《梨花》
33、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吕本中《踏莎行》
34、斜斜整整暗江湾。蓑笠有无间。应与君家却暑,冷看白满群山。——杨无咎《朝中措》
35、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韩愈《李花二首》
36、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杜牧《独酌》
37、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38、手、掌、席“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39、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40、京城数尺雪,寒气倍常年。泯泯都无地,茫茫岂是天。——韩愈《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
结语:冬天大雪纷飞的美丽场景令人回味不已,古代的诗人们更是将他们写入了一首首诗中。以上就是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冬雪飘扬的诗句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扩展阅读:雪的形成
在混合云中,由于冰水共存使冰晶不断凝华增大,成为雪花。当云下气温低于0℃时,雪花可以一直落到地面而形成降雪。如果云下气温高于0℃时,则可能出现雨夹雪。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等,但基本形状是六角形。
雪花之所以多呈六角形,花样之所以繁多,是因为冰的分子以六角形为最多,对于六角形片状冰晶来说,由于它的面上、边上和角上的曲率不同,相应地具有不同的饱和水汽压,其中角上的饱和水汽压最大,边上次之,平面上最小。在实有水汽压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冰晶各部分饱和水汽压不同,其凝华增长的情况也不相同。例如当实有水汽压仅大于平面的饱和水汽压时,水汽只在面上凝华,形成的是柱状雪花。当实有水汽压大于边上的饱和水汽压时,边上和面上都会发生凝华。由于凝华的速度还与曲率有关,曲率大的地方凝华较快,故在冰晶边上凝华比面上快,多形成片状雪花。当实有水汽压大于角上的饱和水汽压时,虽然面上、边上、角上都有水汽凝华,但尖角处位置突出,水汽供应最充分,凝华增长得最快,故多形成枝状或星状雪花。再加上冰晶不停地运动,它所处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也不断变化,这样就使得冰晶各部分增长的速度不一致,形成多种多样的雪花。
关于冬雪的诗句
引导语:雪,在下着,飘飘扬扬地从天上落下,落到屋顶上,落到地上,很轻盈,如小猫的'脚步一般。我们一起来阅读学习下文的冬雪的诗句。
篇1:关于冬雪的诗句
1、《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逢雪宿芙蓉山》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雪》
唐·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4、《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7、《饥雪吟》
唐·孟郊
饥乌夜相啄,疮声互悲鸣。
冰肠一直刀,天杀无曲情。
大雪压梧桐,折柴堕峥嵘。
安知鸾凤巢,不与枭鸢倾。
下有幸灾儿,拾遗多新争。
但求彼失所,但夸此经营。
君子亦拾遗,拾遗非拾名。
将补鸾凤巢,免与枭鸢并。
因为饥雪吟,至晓竟不平。
8、《阁夜》
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9、《夷门雪赠主人》
唐·孟郊
夷门贫士空吟雪,夷门豪士皆饮酒。
酒声欢闲入雪销,雪声激切悲枯朽。
悲欢不同归去来,万里春风动江柳。
10、《晚雪吟》
唐·孟郊
贫富喜雪晴,出门意皆饶。
镜海见纤悉,冰天步飘飖。
一一仙子行,家家尘声销。
小儿击玉指,大耋歌圣朝。
睿气流不尽,瑞仙何夐寥。
始知望幸色,终疑异礼招。
市井亦清洁,闾阎耸迢峣。
苍生愿东顾,翠华仍西遥。
天念岂薄厚,宸衷多忧焦。
忧焦致太平,以兹时比尧。
古耳有未通,新词有潜韶。
甘为酒伶摈,坐耻歌女娇。
选音不易言,裁正逢今朝。
今朝前古文,律异同一调。
愿于尧琯中,奏尽郁抑谣。
11、《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12、《雪》
忽然太行雪,昨夜飞入来。
崚嶒堕庭中,严白何皑皑。
奴婢晓开户,四肢冻徘徊。
咽言词不成,告诉情状摧。
官给未入门,家人尽以灰。
意劝莫笑雪,笑雪贫为灾。
将暖此残疾,典卖争致杯。
教令再举手,夸曜馀生才。
强起吐巧词,委曲多新裁。
为尔作非夫,忍耻轰暍雷。
书之与君子,庶免生嫌猜。
13、《早春咏雪》
唐·王初
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
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
14、《雪梅》(二首)
宋·卢梅坡
之一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之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5、《终南望余雪》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篇2:关于冬雪的诗句
《饥雪吟》
饥乌夜相啄,疮声互悲鸣。冰肠一直刀,天杀无曲情。
大雪压梧桐,折柴堕峥嵘。安知鸾凤巢,不与枭鸢倾。
下有幸灾儿,拾遗多新争。但求彼失所,但夸此经营。
君子亦拾遗,拾遗非拾名。将补鸾凤巢,免与枭鸢并。
因为饥雪吟,至晓竟不平。
《晚雪吟》
贫富喜雪晴,出门意皆饶。镜海见纤悉,冰天步飘飖。
一一仙子行,家家尘声销。小儿击玉指,大耋歌圣朝。
睿气流不尽,瑞仙何夐寥。始知望幸色,终疑异礼招。
市井亦清洁,闾阎耸岧峣。苍生愿东顾,翠华仍西遥。
天念岂薄厚,宸衷多忧焦。忧焦致太平,以兹时比尧。
古耳有未通,新词有潜韶。甘为酒伶摈,坐耻歌女娇。
选音不易言,裁正逢今朝。今朝前古文,律异同一调。
愿于尧琯中,奏尽郁抑谣。
《野望》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雪》
忽然太行雪,昨夜飞入来。崚嶒堕庭中,严白何皑皑。
奴婢晓开户,四肢冻徘徊。咽言词不成,告诉情状摧。
官给未入门,家人尽以灰。意劝莫笑雪,笑雪贫为灾。
将暖此残疾,典卖争致杯。教令再举手,夸曜馀生才。
强起吐巧词,委曲多新裁。为尔作非夫,忍耻轰暍雷。
书之与君子,庶免生嫌猜。
《早春咏雪》王初
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
《望雪》
银花珠树晓来看,宿醉初醒一倍寒。已似王恭披鹤氅,凭栏仍是玉栏干。
《雪霁》
星榆叶叶昼离披,云粉千重凝不飞。昆玉楼台珠树密,夜来谁向月中归。
《雪梅》(二首)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终南望余雪》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春雪》刘方平
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菩萨蛮(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关于冬雪的诗句1
1)无语消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周密《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2)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亳社观梅》
3)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辛弃疾《念奴娇·梅》
4)僧寺多藏深树里,人家半在夕阳西。——德元《玄墓看梅》
5)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吴文英《无闷·催雪》
6)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鴃。——陈子龙《念奴娇·春雪咏兰》
7)坐张天觉党,自户部员外郎谪监长道之白石镇。——赵鼎《蝶恋花·一朵江梅春带雪》
8)近闻道、官阁多梅,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周邦彦《三部乐·商调梅雪》
9)磻溪老子雪眉须,肘后有丹书。——刘克庄《木兰花慢·渔父词》
10)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11)楚殿烟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陈子龙《念奴娇·春雪咏兰》
12)梦十里、梅花霁雪。——尹焕《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
13)有几枝梅,几竿竹,几株松。——汪莘《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
14)老僧同醉,残碑休打,宝剑羞看。——张可久《人月圆·雪中游虎丘》
15)要须借东君,灞陵春意。——吴文英《无闷·催雪》
16)西山晴雪入新诗。——元好问《浣溪沙·往年宏辞御题有西》
17)明月淡飞琼,阴云薄中酒。——董以宁《卜算子·雪江晴月》
18)念如今、此意谁同。——汪莘《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
19)钓卷愁丝,冷浮虹气海空明。——吴文英《丑奴儿慢·麓翁飞翼楼观雪》
20)洛滨江上,寻芳再望佳节。——陈子龙《念奴娇·春雪咏兰》
21)失了白衣苍狗,夺回雪兔金蟆。——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2)星点点,月团团。——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23)便拥渔蓑,顶渔笠,作渔翁。——汪莘《行香子·腊八日与洪仲简溪》
24)虽是一般,惟高一着。——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关于冬雪的诗句2
1)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2)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唐·李白《北风行》
3)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4)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6)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7)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
8)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唐·杜甫《野望》
9)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唐·杜甫《阁夜》
10)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1)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12)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唐·杜甫《对雪》
13)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14)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唐·杜甫《兵车行》
15)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唐·杜甫《小至》
16)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杂霞雪。——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画马图》
17)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8)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唐·王维《老将行》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的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是指千万条的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lì):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夜雪》
唐代: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
夜卧枕被如冰,不由让我感到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
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注释
⑴讶:惊讶。衾(qīn)枕:被子和枕头。
⑵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
鉴赏
前两句“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面描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后两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嗅,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诗人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全用侧面烘托,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诗中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这首诗朴实自然,诗境平易,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语言的特色
《雪望》
清代:洪升
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赏析
这首写冬雪的诗,前四句首先交代时间:冬日的黄昏,地点:孤村;接着,从听觉方面写处处风声急;继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溪深”、“山冻”,紧扣一个“雪”字。后四句具体描绘雪景,以沙鸥与鹭鸶难以辨认,“汀”与“洲”不能区分来映衬大雪覆盖大地的景象,突出“望”之特点。“野桥”两句写几株梅树枝头上都是白梅与积雪,令人分不清哪是白梅哪是雪,与唐代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形象生动,清新别致,可谓咏雪诗中纯属描写雪景之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