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从军行》
2、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上,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
3、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祖咏《望蓟门》
4、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曲》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8、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0、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11、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高适《营州歌》
12、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
13、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关山月》
15、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16、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17、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前出塞九首(选一)》
18、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19、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0、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参军宣传标语》1
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富国强军做贡献
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做贡献
3、与时俱进振兴中华,科技强军固我长城
4、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积极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5、有为青年志气高,投身军营献青春
6、今朝参军保祖国,明日返乡建家乡
7、投身军营尽义务,保家卫国展宏图
8、太平盛世确需居安思危,和平岁月更要警钟长鸣。
9、老前辈打江山功垂史册,当代人卫祖国继往开来
10、携笔从戎锤炼男儿本色,建功军营忠诚报效祖国
11、军营里解读大千世界,军旗下炼就钢筋铁骨
12、优秀青年立志从军,热血男儿精诚报国
13、莘莘学子携笔从戎,参军报国建功立业
14、祖国需要你们,参军无尚光荣
15、保家卫国终不悔,绿色军营献青春
16、固我长城人人有责,建设国防个个出力
17、自觉接受祖国挑选,奔赴军营锻炼成才
18、军营是所大学校,参军即是进课堂
19、响应祖国号召,踊跃报名参军
20、增强国防观念,踊跃报名参军
21、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
22、保卫祖国、抵御侵略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责任
23、贯彻实施国防法规,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24、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
25、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全社会支持
26、增强国防观念,关心支持征兵工作
27、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关心支持国防建设
2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9、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30、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31、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32、国泰民安须思危,富国强兵防未然
33、居安思危固国防,富国强兵奔小康参军报国
34、增强忧患意识,铸就钢铁长城
35、太平盛世要居安思危,和平岁月须警钟常鸣
36、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37、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
38、没有稳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安宁
39、没有强大的国防,便没有民族的尊严
40、没有国防固金汤,哪能致富奔小康
41、经济发展不忘国防建设,安居乐业不忘报效祖国
42、改革开放不忘固国防,科学发展不忘兴武装
43、致富不忘国防,和平不忘忧患
44、莫忘历史屈辱,铸就现代国防
45、筑钢铁长城,保华夏平安
46、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47、与时俱进铸钢铁长城,开拓创新建和谐社会
48、国防责任重,祖国在心中
49、家事国事天下事,国防建设是大事
50、国防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51、国防连着你我他,安全维系千万家参军报国励志语
52、国防关系人人,人人心系国防
53、关注国防就是关注自己的家园
54、关心国防就是关心自己,建设国防就是建设家园
55、党管武装建设国防,军民携手共筑长城
56、党政军民思国防,陆海空天筑长城
57、军民同心奔小康,举国合力铸国防
58、人民武装人民建,建好武装为人民
59、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60、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
61、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62、人民战争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63、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寓兵于民
64、军民一家情似海,国防事业重如山
65、搞好拥军优属,加强军民团结
66、发扬拥军优属光荣传统,保护军人军属合法参军报国励志语
征兵宣传标语2
1、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2、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
3、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4、确保把文化程度高、综合素质好的青年送到军营。
5、国家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6、富国强兵,国之要务。
7、国强方可御敌,常备方能无患。
8、凝聚民族精神,铸造钢铁长城。
9、千重要,万重要,国防强大最重要。
10、军民筑长城,共铸大国防。
11、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12、国防连着你我他,安宁维系千万家。
13、增强国防观念,保卫美丽家园。
14、拥军就是筑长城,爱军就是爱国防。
15、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16、致富不忘报国,报国不忘拥军。
17、居安思危巩固国防,富国强兵共奔小康。
18、树高千尺不忘根,军队强大靠人民。
19、少时立志尚武,长大报国从军。
20、家无余粮心里慌张,国无强兵民心不稳。
21、小康社会要实现,国防建设是关键。
22、常备不懈抓国防,与时俱进奔小康。
23、军民团结筑国防,齐心协力建家园。
24、当兵吃苦凝聚报国心血,保家卫国守护钢铁长城。
25、太平盛世确需居安思危,和平岁月更要警钟长鸣。
参军宣传标语3
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富国强军做贡献
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做贡献
3、与时俱进振兴中华,科技强军固我长城
4、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积极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5、有为青年志气高,投身军营献青春
6、今朝参军保祖国,明日返乡建家乡
7、投身军营尽义务,保家卫国展宏图
8、太平盛世确需居安思危,和平岁月更要警钟长鸣。
9、老前辈打江山功垂史册,当代人卫祖国继往开来
10、携笔从戎锤炼男儿本色,建功军营忠诚报效祖国
11、军营里解读大千世界,军旗下炼就钢筋铁骨
12、优秀青年立志从军,热血男儿精诚报国
13、莘莘学子携笔从戎,参军报国建功立业
14、祖国需要你们,参军无尚光荣
15、保家卫国终不悔,绿色军营献青春
16、固我长城人人有责,建设国防个个出力
17、自觉接受祖国挑选,奔赴军营锻炼成才
18、军营是所大学校,参军即是进课堂
19、响应祖国号召,踊跃报名参军
20、增强国防观念,踊跃报名参军
21、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
22、保卫祖国、抵御侵略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责任
23、贯彻实施国防法规,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24、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
25、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全社会支持
26、增强国防观念,关心支持征兵工作
27、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关心支持国防建设
28夫有责
29民无兵不安
30战必危
31备无患
32危,富国强兵防未然
33防,富国强兵奔小康
34铸就钢铁长城
35安思危,和平岁月须警钟常鸣
36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37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
38防,便没有人民的安宁
39防,便没有民族的尊严
40汤,哪能致富奔小康
41、经济发展不忘国防建设,安居乐业不忘报效祖国
42固国防,科学发展不忘兴武装
43和平不忘忧患
44铸就现代国防
45、天下兴亡,匹、国无防不立,、天下虽安,忘、居安思危,有、国泰民安须思、居安思危固国、增强忧患意识,、太平盛世要居、中国人民解放、没有一支人民、没有稳固的国、没有强大的国、没有国防固金、改革开放不忘、致富不忘国防,、莫忘历史屈辱,、筑钢铁长城,保华夏平安
46、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47、与时俱进铸钢铁长城,开拓创新建和谐社会
48、国防责任重,祖国在心中
49、家事国事天下事,国防建设是大事
50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51他,安全维系千万家
52人人心系国防
53关注自己的家园
54关心自己,建设国防就是建设家园
55国防,军民携手共筑长城
57康,举国合力铸国防
58建,建好武装为人民
59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60军,军民团结一家亲
61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62敌制胜的法宝
63战结合,寓兵于民
65加强军民团结
66光荣传统,保护军人军属合法
征兵宣传标语4
1光荣。
2、国防建设要与、国防连着你我、国防关系人人,、关注国防就是、关心国防就是、党管武装建设、军民同心奔小、人民武装人民、战争伟力之最、军爱民、民拥、军民团结如一、人民战争是克、军民结合,平、搞好拥军优属,、发扬拥军优属、一人参军,全家、依法服兵役是每
个公民的光荣义务。
3、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参军报国励志语
4、确保把文化程度高、综合素质好的青年送到军营。
5、国家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6、富国强兵,国之要务。
7常备方能无患。
8铸造钢铁长城。
9国防强大最重要。
10共铸大国防。
11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12他,安宁维系千万家。
13保卫美丽家园。
14城,爱军就是爱国防。
15意识,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16报国不忘拥军。
17国防,富国强兵共奔小康。
18根,军队强大靠人民。
19长大报国从军。
20慌张,国无强兵民心不稳。
21现,国防建设是关键。
22防,与时俱进奔小康。
23、军民团结筑国防,齐心协力建家园。
24、国强方可御敌,、凝聚民族精神,、千重要,万重要,、军民筑长城,、没有一个人民、国防连着你我、增强国防观念,、拥军就是筑长、提高全民国防、致富不忘报国,、居安思危巩固、树高千尺不忘、少时立志尚武,、家无余粮心里、小康社会要实、常备不懈抓国、当兵吃苦凝聚
报国心血,保家卫国守护钢铁长城。
25、太平盛世确需居安思危,和平岁月更要警钟长鸣。
应征入伍宣传标语5
1、坚决完成国务院、中央军委赋子的征兵任务!
2、和谐社会不忘巩固国防,科学发展更需富国强兵!
3捍卫祖国安宁。
4责,安邦富民家家和谐。
5个公民应尽的光荣职责和义务!
6支持国防建设!
7光荣!
8文武双全最英武!
9当兵成才好出路!
10队建设,为构建社会王义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证!
11征的广大适龄青年学习、致敬!
12防,富国强兵奔小康。
13、构建和谐社会,
14、富国强军人人有、
15.依法服兵役是每、
16、踊跃应征入伍,
17、一人参军,全家
18、学子当兵更光荣,
19、携笔从戎效祖国,
20、加强国防和军
征兵工作宣传标语6
1.提高兵员质量,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2.与时俱进铸钢铁长城,开拓创新建和谐社会。
3.增强国防观念,关心支持征兵工作。
4.圆满完成今冬征兵任务。
5.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稳定的国家!
6.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全社会支持。
7.增强国防观念,保卫美丽家园。
8.少时立志尚武,长大报国从军。
9.国强方可御敌,常备方能无患。
10.确保把文化程度高、综合素质好的青年送到军营。
11.老前辈打江山功垂史册,当代人卫祖国继往开来。
12.致富不忘国防,和平不忘忧患。
13.经济发展不忘国防建设,安居乐业不忘报效祖国。
14.莫忘历史屈辱,铸就现代国防。
15.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16.内乡青年志气高,投身军旅献青春。
17.国防连着你我他,安宁维系千万家。
18.太平盛世要居安思危,和平岁月须警钟常鸣。
19.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
20.莘莘学子携笔从戎,参军报国建功立业。
21.国防责任重,祖国在心中。
22.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不后悔!
23.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24.优秀青年立志从军,热血男儿精诚报国。
25.搞好拥军优属,加强军民团结。
26.全区上下齐努力,确保征兵工作“三连冠”!
27.携笔从戎锤炼男儿本色,建功军营忠诚报效祖国。
28.没有国防固金汤,哪能致富奔小康。
29.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
30.当兵吃苦凝聚报国心血,保家卫国守护钢铁长城。
31.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32.认真贯彻《兵役法》,圆满完成征兵任务!
33.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征兵任务圆满完成!
34.全区上下齐努力,实现征兵总目标!
励志口号标语:征兵工作宣传标语励志口号标语:征兵工作宣传标语
35.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36.国防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37.树高千尺不忘根,军队强大靠人民。
3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9.保卫祖国,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40.常备不懈抓国防,与时俱进奔小康。
41.致富不忘报国,报国不忘拥军。
42.认真贯彻《兵役法》,努力向部队输送优质兵员!
43.拥军优属,固我长城!
44.今朝参军保祖国,明日返乡建海西。
45.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46.太平盛世确需居安思危,和平岁月更要警钟长鸣。
47.国家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48.固我长城人人有责,建设国防个个出力。
49.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50.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做贡献。
51.军营是所大学校,参军即是进课堂。
52.国泰民安须思危,富国强兵防未然。
53.踊跃报名应征,接受祖国挑选!
54.军民筑长城,共铸大国防。
55.输送优质兵员,建设强大国防!
56.军营里解读大千世界,军旗下炼就钢筋铁骨。
57.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58.贯彻实施国防法规,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59.有为青年立志从军固国防,热血男儿精诚报国铸长城。
60.小康社会要实现,国防建设是关键。
61.祖国需要你们,参军无尚光荣。
62.家无余粮心里慌张,国无强兵民心不稳。
63.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继承民族优良传统!
64.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关心支持国防建设。
65.军民团结筑国防,齐心协力建家园。
66.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67.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
68.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69.加强人民军队建设,是全党全民的共同责任!
70.国防建设是民族生存的安全保证!
71.没有稳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安宁。
72.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忧患意识!
73.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74.筑钢铁长城,保华夏平安。
75.响应祖国召唤,献身国防大业!
76.富国强兵,国之要务。
77.保家卫国终不悔,绿色军营献青春。
78.拥军就是筑长城,爱军就是爱国防。
79.增强忧患意识,铸就钢铁长城。
80.征兵固防、安国兴邦!
81.没有强大的国防,便没有民族的尊严。
82.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和神圣职责!
83.自觉接受祖国挑选,奔赴军营锻炼成才。
84.改革开放不忘固国防,科学发展不忘兴武装。
85.千重要,万重要,国防强大最重要。
86.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87.居安思危固国防,富国强兵奔小康。
88.响应祖国号召,接受祖国挑选!
89.青年到部队去,大有作为!
90.居安思危巩固国防,富国强兵共奔小康。
91.家事国事天下事,国防建设是大事。
92.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
93.投身军营尽义务,回乡建设大海西。
94.保卫祖国、抵御侵略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责任。
95.凝聚民族精神,铸造钢铁长城。
96.坚决完成国务院、中央军委赋予的冬季征兵任务!
97.增强国防观念,踊跃报名参军。
98.入伍就是深造,当兵就是成才!
99.参军尽义务,戍边卫国防!
100.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101.响应祖国号召,踊跃报名参军。
102.严格执行征兵命令,把优秀青年送到部队!
103.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夏季征兵宣传标语口号7
1.少时立志尚武,长大报国从军
2.保家卫国终不悔,绿色军营献青春!
3.没有强大的国防,便没有民族的尊严
4.少小立志报国,长大踊跃从军
5.保家卫国终无悔,驰骋疆场献青春
6.贯彻实施国防法规,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7.有志太湖好儿女,踊跃应征当兵去
8.拥军就是筑长城,爱军就是爱国防
9.国强民富新时代,正是男儿报国时!
10.常怀报国之志为民为中华,坚持依法征兵强军强国家
11.输送优质兵员,建设强大国防
12.国防连着你我他,安宁维系千万家!
13.热血青年应在火热的军营里锤炼自己
14.祖国挑选你,人民信任你,我们支持你!
15.老前辈打江山功垂史册,当代人卫祖国继往开来!
16.输送优质兵员,建设强大国防
17.向光荣军属致敬
18.努力把优秀青年送到军营去经历风雨见世面锻炼成才
19.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20.全党同心人民江山千秋固,举国合力华夏儿女系国防
21.保家卫国守国门,一生从军终不悔
22.自觉接受祖国挑选,奔赴军营锻炼成才
23.部队是培养人锻炼人的大熔炉
24.军民团结筑国防,齐心协力建家园
25.热血青年应在火热的军营里锤炼自己
26.征兵固防,安国兴邦
27.参军报国是热血青年的无悔选择
28.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29.参军报国尽义务,热血青春竞风流
30.你报名,我报名,踊跃参军齐报名;你添彩,我添彩,建功军营更精彩!
31.家事国事天下事,国防建设是大事
32.国泰民安须思危,富国强兵防未然
33.征兵固防,安国兴邦
34.保卫祖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35.踊跃报名参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36.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37.有志青年从军建功,热血男儿矢志报国
38.爱国拥军固我长城,双拥共建振兴中华
39.富国强军科学发展 军民融合共建小康
40.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光荣义务
41.没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42.参军,全家光荣;一次服役,终生受益
43.与时俱进铸钢铁长城,开拓创新建全面小康
44.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45.居安思危固国防,富国强军奔小康
46.人生最美是军旅,甘洒热血写风流!
47.保家卫国守国门,一生从军终不悔
48.响应祖国征召,踊跃报名应征
49.响应祖国号召,踊跃报名参军
50.依法服兵役光荣,逃避服兵役可耻
51.青春风华正茂,参军无尚光荣
52.党政军民思国防,陆海空天筑长城
53.响应祖国召唤,献身国防大业
54.落实科学发展观,国防建设重如山
55.国防连着你我他,安宁维系千万家
56.建设信息化军队,呼唤高素质兵员
57.祖国挑选你,人民信任你,我们支持你
58.为祖国当兵,让人民放心
59.战士守边关,人民是靠山
60.部队是个大熔炉,军营是所大学校
61.家事国事天下事,国防建设是大事
62.自觉接受祖国挑选,奔赴军营锻炼成才
63.富国强军科学发展,军民融合共建小康
64.以国防大业为重,送优秀青年入伍
65.军队的基础在士兵,士兵的基础在新兵,新兵的基础在征兵
66.富国强兵,国之要务
6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参军入伍,光荣选择
68.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
69.维护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70.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的关荣义务
71.好儿女当立志从军报国
72.莘莘学子携笔从戎,参军报国建功立业!
73.常怀报国之志为民为中华,坚持依法征兵强军强国家
74.吹响征兵“集结号”,汇聚强军“正能量”!
从军行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词句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与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掩尘骨:指尸骨安葬。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长云:层层浓云。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⒂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队伍。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⒃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⒄胡瓶: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⒅敕:专指皇帝的诏书。星驰:像流星一样迅疾奔驰,也可解释为星夜奔驰。
⒆嶂:指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⒇烽:指烽火台。
译文: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
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连绵起伏的长城。
边城榆树的叶子早已稀疏飘落,颜色发黄了,傍晚时分,一场战斗刚刚结束,环视战场,只见暮云低合,荒丘起伏。
将军向皇帝上表奏请班师,以便能将战死沙场的将士尸骨运回故土安葬,不能让士兵们为他乡埋葬自己的战友而伤感痛哭。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塞北沙漠中大风狂起,尘土飞扬,天色为之昏暗,前线军情十分紧急,接到战报后迅速出击。
先头队伍已经于昨夜在洮河北岸与敌人展开了激战,刚才还在交战,现在就传来俘获敌军首领的消息。
将军臂膊上绑缚着胡瓶,骑着紫薄汗马,英姿飒爽;碎叶城西的天空中高高地悬挂着一轮秋月。
边境传来紧急军情,皇上星夜传诏将军,赐予尚方宝剑令其领兵杀敌;将军辞京奔赴前线,很快就大获全胜。
玉门关周围山峦层层叠叠,像重重屏障护卫着王朝的西北边防;烽火台遍布各个山头。
人们戍边要依靠烽火来传递消息;那里山深林密,马儿跑过一会儿就看不见踪影了。
赏析:
其一
组诗的第一首,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作者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此时此刻,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天地悠悠,牢落无偶,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湖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作者写道:“更吹羌笛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像亲人在呼唤,又像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这一缕笛声,对于“独坐”在孤楼之上的闻笛人来说是景,但这景又饱含着吹笛人所抒发的情,使环境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了。作者用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迹,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转折过渡,十分巧妙、自然。
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作者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将征人与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
其二
第二首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
“琵琶起舞换新声”。随舞蹈的变换,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调,诗境就在一片乐声中展开。琵琶是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而军中置酒作乐,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些器乐,对征戍者来说,带着异或情调,容易唤起强烈感触。既然是“换新声”,应该能给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但是,“总是关山旧别情”。边地音乐主要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旧别情”而已。因为艺术反映实际生活,征戍者没有一个不是离乡背井乃至别妇抛雏的。“别情”实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与创作素材。所以,琵琶尽可换新曲调,却换不了歌词包含的情感内容。《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在字面的意义外,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更深。
此句的“旧”对应上句的“新”,成为诗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坠扬抑的音情,特别是以“总是”作有力转接,效果尤显。次句强调别情之“旧”,但这乐曲也并不是太乏味。“撩乱边愁听不尽”,那曲调无论什么时候,总能扰得人心烦乱不宁。所以那奏不完、“听不尽”的曲调,实叫人又怕听,又爱听,永远动情。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或是怨,或是叹,或是赞,意味深长。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叹。然作“听不够”讲,则又含有赞美了。所以这句提到的“边愁”既是久戍思归的苦情,又未尝没有更多的意味。当时北方边患未除,尚不能尽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会心不宁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调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这首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就最见功力。作者这里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可以有多种理解:无限的乡愁,立功边塞的雄心与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阅读的人也许会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此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作者“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这首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其三
第三首诗通过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惨烈,也表现了作者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诗的开头点明地点与时令,形象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次句暗示有不少战士在这场战斗中为国捐躯。后两句写将军上表请求将战死的将士们尸骨运回安葬,表明了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
这首诗以旷远苍茫的荒野战场作为背景,“黄叶”“暮云”等边塞景象更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荒凉,给人以满目萧然、凄凉悲怆之感。最后两句感情真挚,造句沉痛,更增悲怆之气。全诗读来颇令人感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一支队伍有这样体恤、爱护士卒的统帅,士卒没有不卖命的道路,由此亦可以想象这支队伍战斗力量的强大。
其四
唐代边塞诗的阅读的人,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从军行七首》的第四首就有这种情形。
诗的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将“遥望”解为“遥看”,二是将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与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之所以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将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其五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对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有深刻印象。这对塑造关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节。但书中并没有正面描写单刀匹马的关羽与领兵五万的华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关羽)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段文字,笔墨非常简练,从当时的气氛与诸侯的反应中,写出了关羽的神威。论其客观艺术效果,比写挥刀大战数十回合,更加引人入胜。罗贯中的这段文字,当然有他匠心独运之处,但如果就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与侧面描写,去让人想象战争场面这一点来看,却不是他的首创。《从军行七首》的第五首,应该说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诗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风尘日色昏”,由于中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均呈自西向东或向东南走向,在河西走廊与青海东部形成一个大喇叭口,风力极大,狂风起时,飞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风尘”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风沙遮天蔽日。但这不光表现气候的暴烈,它作为一种背景出现,还自然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在这种情势下,唐军不是辕门紧闭,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征。为了减少风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这两句于“大漠风尘”之中,渲染红旗指引的一支劲旅,好像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这支队伍卷尘挟风,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这就将阅读的人的心弦扣得紧紧的,让人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阅读的人会悬想:这支横行大漠的健儿,将要演出怎样一种惊心动魄的场面呢?在这种悬想之下,再读后两句:“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可以说是一落一起。阅读的人的悬想是紧跟着刚才那支队伍展开的,可是在沙场上大显身手的机会却并没有轮到他们。就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队伍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酋也被生擒。情节发展得既快又不免有点出人意料,但却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前两句所写的那种大军出征时迅猛、凌厉的声势,已经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与威力。这支强大剽悍的增援队伍,既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又能见出唐军兵力绰绰有余,胜券在握。
从描写看,作者所选取的对象是未与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队伍,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将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阅读的人从“大漠风尘日色昏”与“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阅读的人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在构思与驱遣语言上的难度,应该说是超过“温酒斩华雄”那样一类小说故事的。
其六
第六首诗描写的是一位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
诗的首句写这位将军的战时装束与勇武雄姿,次句转写边塞之景,意在营造与烘托气氛,暗示将军之心时时想着边塞的安危,时时准备奔赴边塞,保境安民。这两句着力铺陈将军的装束与边地景色,既衬托出将军的神武之姿,又意在蓄势,在如水秋月的广阔清寒背景下,一身戎装的将军的剪影,威风凛凛,一位勇武的将军形象就被传神地勾勒了出来。诗的后两句,豪气生发,尤显英雄本色,既写出了队伍攻城拔寨的神速,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唐朝强大国势与军力的一种自信与自豪心理。
其七
第七首诗主要描写的是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用笔隐曲,语浅意深,余味不尽。
诗的前三句写山多、烽火台多,以及边塞将士对烽火的依赖,均属静态描述,突出了唐军在玉门关一带边防设施的完善与布防的到位。至第四句笔锋一转,引入的动态画面,视野之中闯入了一匹马儿,但转瞬又消失在深山密林里。动静结合,形成叙述力度上的张弛美感。而“不见踪”则又将马行之疾,山林之深准确地刻画了出来。虽然已经看不见马了,但仍然能使人产生不尽的联想,让阅读的人隐约地感到边防健儿身手的敏捷。这种结尾,颇为耐人寻味,正如作者在《诗格》中谈到结尾一句如何处理时所写的那样:“每至落句,常须含蓄,不令语尽思穷。”全诗起笔突兀,收笔婉转,而又似乎绵里藏针,读来颇感意味深长,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