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号短句名言集锦66句

时间: 2022-12-01 句子 我要投稿 人气:

神舟十二号短句名言集锦66句

(第一首)

载人航天再上天,中国科技又向前。

神仙从此不寂寞,天上人间一线牵。

巨龙咆哮览碧霄,雄狮怒吼震全球。

(第二首)

神舟十号再问天,谱写探宇新诗篇。

祝福旅途顺顺顺,太空人间都平安。

(第三首)

美丽太空奥秘多,造福人类需探索。

神舟十号飞宇宙,科研又有大收获。

(第四首)

高歌一曲送神舟,诗赠英雄离地球。

探索宇宙迈大步,中国航天写风流。

英雄问天将欲行,我在中原踏歌声。

此去太空路万里,怎及我送豪杰情。

(第五首)

一跃腾空自在飞,天行有道不相违。

归来载满玄虚理,送与神州明月辉。

(第六首)

玄天游览意宽舒,神州百姓尽欢呼。

何时冲出如来掌?悠悠天地任驰驱。

小小地球人太多,何时载我渡银河?

直通彼岸会织女,玉宇琼楼同欢歌。

(第七首)

神舟远上青云端,谱写今日神话。

谁道飞天只是仙,前人纸笔上,今人掌中间。神箭过往寸须时,民族梦圆千年。而今时人住天宫,不是仙人馆,远胜九重天。

(第八首)

长二威吼喷烈焰,银剑(箭)拔地刺青天。

神十此去会天宫,轻舟展翼游宇寰。

遥知故土再飞仙,寂寞嫦娥舞蹁跹。

华夏儿女鲲鹏志,揽月九霄谈笑间。

(第九首)

中华大地起狂飚,遥看火龙腾九霄。

玉宇澄清无外侮,神舟潇洒有天骄。

老夫挥笔诗潮涌,利伟遨空胆气豪。

得胜回朝天地震,科研硕果领风骚。

酒泉髙天气爽秋,飞船载人到宇宙。

玉皇惊奇迎宫殿,吴刚捧出桂花酒。

千年神话现眼前,十亿舜华唱神州。

山河共鸣和谐曲,世纪強音震全球!

1、航天技术与空间探索,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战略影响。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1992年,党中央果断启动载人航天工程,向世界宣告中国人向航天科技中最具挑战性领域进军的号角。

2、从此,向前!向前!向前!世界听到了中国航天人矢志追赶的脚步。

3、茫茫大草原上,回荡着神舟飞船六度凯旋的豪迈与激情……

4、十几年时间里,中国人完成了别国几十年的跨越:中国不仅成了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而且成了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的国家。

5、"不管是谁上天——不管是第一次的我还是这次的俊龙、海胜,都是我们大家一起上天。"这是杨利伟在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后诚恳的表达。

6、从神一到神十一,从无人到有人,从一天到多天……数字的变化,标志着载人航天事业的前进的一大步又一大步。

7、正是中国航天人的光辉实践,给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创造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8、回望新中国的航天路,在别国已经迈入航天时代之时,我们的共和国刚诞生10年。

9、那时,没有大型计算机,就用手摇式计算机;没有办公桌,就伴着微茫的烛光和手电筒的光亮,趴在地上画图……"饥餐砂砾饭,渴饮苦水浆。"张爱萍将军生前这样描写过位于西北的"两弹"研制基地。

10、从此,飞天!飞天!飞天!中国航天人在太空完成一次次壮丽的旅程。

11、苍凉戈壁滩上,航天城高耸入云。

12、老一辈航天人就是这样创造了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技术的.一次次突破,为实现飞天梦想奠定着基石。那个激情燃烧的六七十年代,锻造出我们自己的"两弹一星"!

13、而航天发达国家更大步地走在了我国的前面。1961年4月,"东方1号"飞船载着27岁的前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进行了108分钟的太空旅行,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23天后,美国也把宇航员送上了太空。

14、因此,当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送上了天空时,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中国也进入了航天时代。举国振奋,热情高涨!

15、然而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工业设计、制造水平,当时的中国还远不具备开展载人航天的条件。我们必须正视的事实是:一个国力贫弱的国家,无法支撑起一个航天大国!在改革开放中日益强大的共和国,也在积聚着实现飞天的力量。

刚引长江捉鳖;又驾神舟揽月;江山如此多娇;当数英雄儿女。

16、飞船,请带上我的梦想一起飞翔吧!

17、千年的梦想在一瞬间放飞,艰辛与执着铸就了一个永恒的辉煌。

18、愿航天员兄弟直飞月球,登陆后振臂高呼:伟大的中国万岁!愿中国航天员兄弟今天遨游太空、明日九天揽月。

19、祝愿神舟十一号顺利升空,欢迎英雄凯旋归来。

20、“神十一”载人,飞天梦实现。神似嫦娥,舒广袖,长空随意翩迁。三秦儿女齐赞,敬献鲜花百万。祝福明天前景,更比朝霞灿烂。

21、实现梦想,开创未来。

22、你立在那儿,是条中国汉子;你飞出去,便是世界宠儿。

23、致航天工作者:多少个日日夜夜,你们为了国家的尊严、为了国家科技的振兴,呕心沥血、不辞辛劳,终于,神舟十一号太空飞船就要发射。人民感谢你们,祖国信任你们,我们中国一定成功!

24、西安市医护人员深切慰问航天工作者!预祝他们身体健康、发射成功!

25、太空,期待着人类的攀登。千年飞天梦想即将到来,用辛勤的汗水播下种子,航天人,你是祖国的未来!

26、大漠腹地,艰苦环境,难挡中华儿女满腔报国热忱。飞天梦想,今圆一瞬,激情时刻,预祝神十一顺利升空。

27、载人航天新纪元!预祝神舟十一号发射成功。

28、千年梦想始成真,华夏巨龙震寰宇。

29、科技精英聚酒泉,欲上九天震宇寰,神舟直指苍天穹,弦上之箭巡月湾,问君可有几多累,一腔热血永世存!

《神舟十二号》观后感1

戈壁大漠,塔架高耸,载人航天发射场内,神舟十二号船箭组合体蓄势待发。时隔五年,太空即将再次迎来中国人的造访。

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预计将发射升空。此次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备份航天员为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

作为我国空间站建造的首次载人飞行,神舟十二号任务承上启下,十分关键;恰逢党的百年华诞,载人航天工程全线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航天事业建设发展的辉煌历程中汲取经验力量、提振信心斗志,全力投入任务准备工作,书写中国航天新华章。

6月16日上午11点,执行本次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6月16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航天员汤洪波、聂海胜和刘伯明出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此时执行我国空间站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可谓意义重大。作为航天员,他们有什么特别的感想和期待?

聂海胜是一名航天员,也是一名有着近35年党龄的党员。成为航天员的20多年来,他亲眼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飞行,由舱内工作到太空漫步,由短期停留到中期停留的发展过程,也亲身经历了载人航天工程全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创新、飞天逐梦的每一个光辉时刻。

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增添了壮丽篇章。“我们前进的每一步,也都承载着党、国家和人民的厚重期望;我们每向前一步,也代表着人类向太空不断探索的勇敢与执着,都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聂海胜说。

《神舟十二号》观后感2

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就充满着遐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渐渐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太空。但质疑的声音也逐渐传来: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劳民伤财呢?

时至今日,由于地球资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强国纷纷将探索的脚步迈向外太空,而太空广阔无垠,拥有丰富的空间资源,如高真空、太阳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gps导航系统便离不开航空事业的发展。近年来,航天技术在开发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资源以获取、传输和转发信息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就,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的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军用航天器的.迅速发展,各种军用卫星、载人航天器、弹道导弹与反弹道导弹等空间新式武器形成了一体化的太空战场军事系统,并将在联合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众所周知,没有稳固的国防,我们的幸福生活就难以保障。

没有今天的投入就不会有我们明天的。航天事业的进步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航天科技的应用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只有社会不断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神舟十二号》观后感3

载人航天是人类航天活动中系统最为复杂、难度、要求最严的系统工程。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将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之后,空间站将进入到应用与发展阶段。

每次飞行任务都是一项“大工程”,背后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心血智慧。为确保任务顺利实施,各系统各单位全力备战,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百年。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灯火通明,人影绰绰,工作人员穿行在飞船箭体与测试仪器之间,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业被形容为“千人一发箭”,任何环节都事关成败,谁都不能掉以轻心。作为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数十人的吊装团队协同执行任务,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错,吊装对接误差更是小而又小。每个产品只允许一次吊装落位成功,没有重来的机会,不能有丝毫闪失。吊装对接火箭,一圈数十个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对准连接。”基地工作人员石创峰承担吊装工作,为了做到既快又稳,他自创训练方法,在吊钩上系着焊条,操作吊车从高空将其插入啤酒瓶口里。练到最后,他和同事挥动笨重的吊车铁臂,就像挥动自己的手臂一样灵活自如。

飞行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团队把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作为底线,在神舟十二号发射、飞行、对接、停靠、返回等任务各阶段,都准备了确保航天员安全的预案和举措,还将首次启用载人飞船应急救援任务模式,全力保证航天员安全往返天地间。

只有真正了解载人航天工程的起点在哪里、道路在哪里,才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由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准备期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发射队临时党委带领大家赴东风革命陵园,缅怀聂荣臻元帅、众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号召大家以强烈的责任感、精湛的技术和奋勇拼搏的精神完成此次任务,稳操接力棒。

《神舟十二号》观后感4

耸立如巨人的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已经光荣“退役”。站在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下,大风在耳边呼啸。望向四周,高阔的天空下,戈壁滩一望无垠。正是在这里,老一辈航天人筚路蓝缕启山林。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航天事业处于一片空白。党中央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发展航天事业的伟大决策,航天人吹响了中华民族向宇宙进军的号角。

作为人类历规模的航天器,空间站代表当今航天领域面、最复杂、最先进和最综合的科学技术成果。11艘神舟飞船成功发射,11名、14人次的航天员队伍叩问苍穹,天和核心舱升空,中国载人航天跨越了一次次重大关口,梦想逐步变现实。

不仅是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天问探火、北斗导航等无不捷报频传。中国航天起步晚,起点低,为何还发展快、本领高?

坚持党的领导是“法宝”。每一次关键技术的突破、飞行试验的成功、艰巨任务的完成,无不凝聚着党中央的决策和关怀,凝聚着党组织和广大航天系统党员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背后,是党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决策部署,指引着航天事业前进的方向。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建造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是实现新时代航天梦的必经之路。

据统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参与其中的研究所、单位多达上百家,配合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实施载人航天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集中统揽,没有全国大协作,是不可想象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在距离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40多公里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开辟揽天征途。

条件或许没那么苦了,航天精神却是一脉相承。有人曾问两度飞天的聂海胜和三度圆梦的景海鹏:“你们已经实现飞天夙愿,未来还打算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航天飞行是我们的事业,更是我们的生命,为了飞天梦想,只要祖国需要,我们随时准备再上太空!”

6月17日,飞天英雄再踏征程!

《神舟十二号》观后感5

此次任务,航天员在轨停留时间长达3个月。时间长,意味着航天员面临的挑战更大。长期飞行中应急事件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各类应急故障情况下的应急救生、紧急撤离、紧急救援、待援、故障处置等舱内外的应急操作,都对航天员自身素质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3个月的时间跨度前所未有,长期在失重和密闭狭小环境工作,要求航天员具备极好的身心素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说。

据了解,航天员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6月10日进入发射场,开展了全系统发射演练的专项训练,飞行手册的复习、体育锻炼、心理放松等专项训练,参加了升旗仪式,种植纪念树、瞻仰东风革命陵园等活动,圆满完成进舱确认,为执行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本次任务航天员乘组选拔按照‘新老搭配,以老带新’的方式,结合飞行经历、相互协同能力等方面选拔出飞行乘组和备份航天员,并周密制定了航天员训练方案和计划,开展地面训练和任务准备,每名航天员训练均超过6000学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