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遣词造句的角度进行艺术加工,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
有人统计,《荷塘月色》一文中用了26个叠字。这些叠字错落有致,朗朗琅上口,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在动词的使用上,本文堪称典范。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一“泻”一“浮”。便运用巧妙恰当。再次是富于变化的长短句、整散句的交错运用。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些句子避免了单纯用整句或散句的死板,使文句参差交错,节奏明快,显得极为活泼、自然。
二、从修辞方面提升,最常用的有:比喻、排比、引用。这三种修辞手法是高考散文的三大法宝。
1.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本身的表达效果就是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从而使文章的语言活泼。这里介绍其中两种。 (1)暗喻,用“是”“等于”“成”等比喻词。如:北京的隆冬干燥寒冷,沙粒和雪珠刮在脸上,等于火星迸上样,灼辣辣地痛。(本体“等于”喻体)
(2)借喻,本体不出现,只出现喻体。如: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厚障壁”喻心理、地位、社会的隔阂,本体不出现于字面)
2.排比在散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种类有:
(1)成分排比。如: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
(2)句子排比。如: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奔腾的大河,你只要无愧地做了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云朵中的最祥和的一朵。
这种修辞手法本身的表达效果就是增强语言气势,有时可以使作者抒发的感情更加强烈。这一点最适宜散文。
3.“引用”这种修辞手法是写散文时常用到的。在文章中引用别人的话或典故、名言、诗文、故事或俗语。可分为明引与暗引两种。
(1)明引,明白写出引用的出处。如: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说的“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2)暗引,没有写出引用的出处,直接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有风度的运动家,要有服输的精神。“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运动家正是这种君子。
引用这些典故、名言、诗文、故事或俗语会增强文章的文采。
三、在段落上拔高
1.名句串联,即根据表达需要,将一些名言名句镶嵌在文句中,串联成文,造成一种前呼后应、排山倒海的`气势。如: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这弱小女子。“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叹息。苏东坡是“关西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作者信手拈来李清照、柳永、李煜和苏轼等人有代表性的诗句串联成文,既避免了使用形成事实论据的繁琐,又形成了文章本身的张力和质感,给人以内容的厚重感和更多的诗意回味。
2.夹叙夹议法,即一边对自己选用的材料进行简要的概括叙述,一边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议论。
如: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纵观古今,历览中外,楚之屈原,于“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中不同流合污而投身汨罗江,死亡的虽然是血肉的身躯,而升华的却是永恒的幸福。在敌人的围剿之下,最后毅然决定长征,一个高尚清晰的思维造就了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幸福。被下放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然而思维的火花却在他的脑中飞扬——改革开放,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富起来的制度就这样产生了。至此,我们不得不说,思维的方式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维的解读。
以屈原、、作为论据,证明“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这一观点。每个事例后都有一两句精辟的议论,既深化了所叙述的内容,又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强烈的震撼。
3.素描列举,即用概括凝练的语言把所引事例讲明白就可以了,而不必具体展开叙述。
如:与朋友交往,宽容是鲍叔牙多分给管仲的黄金。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与众人交往,宽容是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的火炬。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自己甚至谋划诛杀自己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计前嫌,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了坚固的事业之基。
作者对鲍叔牙多分给管仲黄金、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这两件事情,没有更多地展开铺写,而是千方百计地加以浓缩,以素描的形式出现,从而较好地证明了宽容的重要性,收到了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艺术效果。
4.正反展示,即正反列举,使所论述的内容正误分明,是非显豁。
如: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文段选用了商纣王、唐太宗、楚怀王和齐威王四个论据,反正结合,对照鲜明,充分说明了对待进谏不同的态度,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从而证明了“从谏如流”的重要意义。
“真挚朴实”是朱自清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朱自清为人正直、淳朴,他的文章也散发出率真的气息。朱自清有许多记人记事的作品,大多写亲友的交往,家庭的琐事,这些平凡无奇的小事在朱自清朴实无华的笔下真实感人,催人泪下。比如,《
四 、口语化程度高
与一般的作家不同,先生是个对汉语颇有研究的作家,对口语体语言的研究,是他语言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记述口语体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时,他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点,说:“用口语为的是求真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所谓求真的‘真’,一面是如实和直接的意思,在另一面这‘真’又是自然的意思,自然又亲切,才让人容易懂,也就是更能收到化俗的效果,更能获得广大的群众。”基于对口语体语言的研究,基于对“求真化俗”审美目标的追求,先生创作伊始,便注重北平的方言,以北平话做底子,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成份,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迈进,并逐步形成了一种堪称典范的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 ‘白话文’ [2]”,虽说仍系知识分子化的口语,却亲切自然,鲜活上口,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比起当时一般作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他高出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他对散文创作的基本主张是:提倡写实,要求深入观察生活,崇尚革新。他在好多篇作品里都主张“以文载道”,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这个基础上,他竭力提倡“写实的文学”。他在好多散文中也采用外来句法,如某些复句,也选用古典词语,如某些叠词,但都以符合口语为准则,从中采取有效的表现形式。朱自清主张文章语言要象 “行云流水”一般自然,他曾说:“文章如果能达到行云流水的境地,简直当以说话论,不再是文章了。但这是怎样一个不易到的境界。”这种谈话式的抒情方式,也正是他自己散文创作所追求的艺术境界。一位著名散文评论家曾经说: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谈到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文字特色,就在于全写口语。试读他《给亡妇》里的一段文字:
后来你天天发烧,自己还以为南方带来的疟疾。一直瞒着我,明明躺着,听见我的脚步,一骨碌就坐起来。我渐渐有些奇怪,让大夫一瞧,这可糟了,你的一个肺已烂了一个大窟窿了!大夫劝你到西山去静养,你丢不下孩子,又舍不得钱,劝你在家里躺着,你也丢不下那份家务。越看越不行了,这才送你回去。明知凶多吉少,想不到只一个月功夫你就完了。
这一段文字,全写的是口语,“谈的是家常话,倾诉、安慰,好象在灯下和家人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同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写口语却是他创作的基本追求。即使他比较注重修辞,被人们认为“不怎么自然”的文字,如《匆匆》、《荷塘月色》、《春》等等,在优美中也含有朴素的风味,而无过分雕琢、涂饰之感,恰恰相反,以口语为基础的各种语言冶于一炉的文字,似乎更别有韵味;朴素常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足以沁人心脾,这就是他“不自然”的文章却深受读者青睐的原因。
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中又说“自新文学运动以来,一般最大的缺陷是对于文学所用的语言缺乏研究和努力”,但是朱自清先生“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很可观”。先生的“可观”的成就,突出地体现在“谈话风”的艺术语言的建树方面,这是其散文创作的一种自觉的审美追求,也是他对现代散文美学的又一贡献。
五、富于变化的长短句、鲜活生动
朱自清写作散文,非常注意句式安排。‘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的安排最难。于是想方法省略那三个讨厌的字,例如:‘楼上正中一间大会议厅’, ‘楼上正中是——’,‘楼上有——’‘——在楼的正中’,但用第一句,盼望给读者整个印象,或者说更具体的印象。再有,不从景物自身而从游人说,例如“天尽头处偶尔看见一架半架风车”。正因朱自清如此精心安排句式,推敲文字,他的散文语言才呈现出一种“语言的音乐旋律”。《匆匆》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吧:哪又是谁呢?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哪里呢?”这篇散文巾,大部分
1、尘俗的眼,难以承受这六角的光芒。喧嚣的心,难以嗅到这晶莹的芬芳。沾满泥污的脚,站在经年的门槛,不知所措。我知道,为谁守候。为何守候。久立雪中,我发现,回乡的路不止一条。——谢正龙《雪落故园》
2、双眼迷茫,半敛着渴望。——谢正龙《雪落故园》
3、手指竖起的栅栏,是永生走不出的牢笼,一生的风景便在咫尺之外黯然或凋零。——谢正龙《短章》
4、谁的手如初生婴儿般紧握,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在坎坷和跌倒中就不会委落和散失。——谢正龙《短章》
5、背倚修竹,雾湿香鬓,月寒玉臂。望穿秋水,伊人不归。孤枕难眠。——谢正龙《群莺乱飞》
6、蓦然回首,身边人杳。梦中人杳。夜如鸿洞。虫声潮起——谢正龙《群莺乱飞》
7、离灯火愈远,离灵魂愈近。而在灯火的陷阱里,诱惑将一只飞蛾烤得焦黄。——谢正龙《心灵的月光》
8、痕月如弓,思念如箭。一簇簇箭矢破空而去,在故园的时空纷纷坠落。——谢正龙《亲近故园》
9、洁者不衣。智者不语。禅者不动。尘世的浊流妖冶地流过。谁随波逐流?谁在沉沦或坠落?而谁,因坚硬而被放逐,又用坚硬来支撑生命?不媚不俗。不移不乱。怀抱高贵的品质,在有尘的风中,拒绝风化,风骨依然。——谢正龙《石头》
10、柔弱的水,也能壁立。它一定有骨头的支撑。直立的水,重重累累,砌成一堵不败的风景。无翅的水,也能飞翔。它一定有欲飞的渴望。迅疾的水,相拥相携,持雷挟电,冯虚御风。——谢正龙《瀑布》
11、既然造化给了我双翅,就要用来飞翔,用来搏击。即使死,也要让带血的断羽化作茫茫白雪,化作潇潇春雨,化作树树桃红,化作射向慵怠者锈蚀之心的鸣镝……——谢正龙《为鸟感动外一章》
12、一条路,一种选择。每条路,都是一条鞭子,霍霍轮转,响着尖厉的呼哨,将生命之树的残枝败叶纷纷抽落——谢正龙《为鸟感动外一章》
13、你在远方,立尽秋风。暮色沉沉,心路遥遥。燃幽情为灯,我,向你走近。——谢正龙《为鸟感动外一章》
14、谁的一生解不开一个汉字的结?谁在外面徘徊,找不到汉字的门户?谁被一个个汉字绊倒,遍体鳞伤?谁被一只只汉字的眼睛,剥得体无完肤?谁撇开笔划的遮拦进入,成为汉字意蕴交融的部分,并诗意而幸福地栖居?谁将自己的一生放在汉字上反复磨砺,以纯粹的锋芒,测试生命的厚度和硬度?汉字,我用什么来喂养,你才永远充盈而精纯?我该如何剖开你,看到你的筋骨和精血?寂静时,在甲骨、钟鼎、碑石、简牍、白纸上醒来说话,让我们捕捉到一种澄明的思想和睿智。一个个汉字站出来,在思想的跑道上,铿锵地疾走。谁最后成了一枚干净方正的汉字,矗立不到且不朽?——谢正龙《白纸黑字》
15、遇见你就是我最幸福的事。
16、爱的反义词不是孤独。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爱和孤独其实是同一种情感,它们如影随形,不可分离。愈是在我们感觉孤独之时,我们便愈是怀有强烈的爱之渴望。也许可以说,一个人对孤独的体验与他对爱的体验是成正比的,他的孤独的'深度大致决定了他的爱的容量。——周国平《爱情的容量》
17、孤独和爱是互为根源的,孤独无非是爱寻求接受而不可得,而爱也无非是对他人之孤独的发现和抚慰。在爱与孤独之间并不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现实的人间之爱不可能根除心灵对于孤独的体验,而且在我看来,我们也不应该对爱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一旦没有了对孤独的体验,爱便失去了品格和动力。在两个不懂得品味孤独之美的人之间,爱必流于琐屑和平庸。——周国平《爱情的容量》
18、之所以爱憎分明,是因为有执著的爱,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周国平《爱情的容量》
19、待人以宽,待人以严。
20、一个人看遍尘世沧桑,一个人体会万事凄凉,却品不到甘苦,抹不到冷暖……春月夏荷,秋风冬雪,都无法淡去那种不知从何而起,不知向和而去的哀愁。没有一个地方会是归宿,无论千年轮回,风云变幻,他却始终是一个看客。——炽小妖《异世墨莲》
21、《心经》里所说的般若波罗密多,既是常言里所说的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是在回归中超越自己,让自己回到智慧的彼岸去。而这智慧的彼岸,当然也不在别的什么地方,就在你自己的心里,并且一直就在你的心里。——何士光《雨霖霖》
22、时间面无表情地送旧迎新。诞生,不足喜;死,不必惋惜。这岸敲喜庆的锣,彼岸诵亡魂经,听到只是听到。那些被通知已到终站的人难割难舍的挣扎、终程未到却提早跳车者的诀别手势,看到只是看到。情,还是有的,温热地泼出去,但不会变成冷箭流回来,射穿自己的心。——简媜《梦游书》
23、虽然繁花曲径的终点是幻灭之湖,可我愿意坚强,在湖畔种三两棵树绿树,感谢湖泊储蓄清洌的雪水,让我听到自己的生命可以发出坠石的一声。——简媜《梦游书》
24、每一个人都短暂,每一桩感情都吃苦。在这两条经文面前,人还能说什么?——简媜《梦游书》
25、我们唯一遗憾是无法聚膝,然而这也不算,灵魂遥远才叫人饮憾。现实若圆满无缺,人的光华无从显现。——简媜《梦游书》
26、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原来并不是不可以的!——张晓风《赏梅,于梅花未着时》
27、凝眸处,三月江南烟花璀璨,是谁素裙如蝶梦舞翩跹?春风里,河畔翠柳袅娜生香,是谁青丝三千飘零缱绻?夜色中,春江月辉朦胧如纱,是谁彼岸吟唱娇柔缠绵?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散。曾记否?那时年少,青梅竹马,我为你挥毫泼墨一首花韵情骚,你嫣然一笑,两点酒窝,胜过世间所有富贵荣华。还记否?那一风花雪月的温柔,飞舞的雪花与皎洁的月光在空中邂逅,然后纷纷坠落,你说我是雪域里的王,我说那你就是浑身素缟的妃。能忘否?诗集的那一页,仍留着你指尖浅浅的余温,当时只道是诗词,仓央嘉措在微笑,后来幻变成真实。但曾相见便相识,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幽幽一叹,原来相遇与分离上天早已有了安排。——明月风
28、不要什么雪域之王,我只要我面如芙蓉黛眉如柳的新娘!花开花落,云聚云散,一切宛若梦一场。梦里,鸟语花香,仙乐风飘处处闻。梦醒,枯花败叶,一江清水空自流。依稀试问卷帘人,绿肥红瘦,良窗谧月,疏影尚风流。刹那间红消香殒,西风独自凉,为伊消得君消瘦。在生命的长河里,每一苇舟都承载关于你的记忆。你的一回眸,那汪清澈的水潭瞬间将我淹没,天上的每一轮月之阴晴圆缺为你,人世间所有的悲欢离合为你,红尘的所有悲凄与甜蜜为你。伊之一回眸,使我思伊朝与暮,为伊,何惧山高路迢;为伊,何惧冷月霜刀;为伊,何惧纷纷扰扰;为伊,何惧沧海桑田,情敌三千?怎奈何,所有的承诺和欢乐都不及一句“好聚好散”。——明月风
29、你就这样让我从主角成为配角,甚至陌路人。画面定格在诀别的时刻,天边云霞依然绚丽,曾经和彩霞骤然变红的脸已了无波动,曾经狡黠的眼已渐渐变冷。突然之间你变得好远,一如未相遇时亿万光年的距离,看得见星星却永远触摸不到,一切都回到了原点。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思念总会蚕食心灵,多情最苦一刀断,可是情字难解,剪不断理还乱。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秋风凉,醉舞香消红断。空伫立,伸手触摸长天。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凄凉长夜,残月映疏窗,落影成殇。青灯痩影,还展旧时伊人书,鸳鸯小字,犹记纤手持笔,共写清诗雅词,同赋地久天长。——明月风
30、想那时,莺飞燕舞,花开成海,怎有一点,伤心模样?燕终须飞,花终须落,人是否总要分离?燕有重回日,花有重开时,人何在?昔日多少欢情伴,今日多少愁绪缠。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多情时相思,薄情时亦相思,情之一字,憔悴多少多情郞?当时道是情长留,命运却把欢情偷,曾经的诗词,现在再看字字伤心。不知道,曾经于她珍贵的诗稿,如今她还保留否?是否?化作纷飞的灰,洒落尘土,尘土埋葬,我的爱。是否?变为废弃的纸张,弃之箱底,如我的爱不见天日。是否?还会回忆,还会触摸,还会在某个闲适的午后,想起那个为她写诗的人?翩跹的蝶,若有一刹那的恍惚,忆起曾经停留在谁的肩上,我想那人的肩会披上月光衣,轻柔暖心。——明月风
31、匆匆过往的路人,在疲倦之时,还会再想起曾经的那座默默守护的驿站?琥珀星光,琉璃月色,一颗心,被时光编织成茧,却又在这似曾相识的夜,一层一层地剥落,不知,那相思之情不舍之意还在否,还在否?那弱水三千取饮一瓢的情依旧否,依旧否?那三千恋丝三千痴缠,断否?断否......——明月风
32、看着自己的灵魂一点一点堕落,想紧紧的抓住,身体却不听使唤了。
33、如果他从来不曾拥有过光明,又怎么会知道黑暗的沉寂,如果他从来不曾体会过温暖,又怎么会了解寒冷的刺骨。一旦拥有后再次失去,这种噬心剔骨的痛他无法保证自己还能承受下来!——炽小妖《异世墨莲》
34、每对情侣的感情都是相互的,不是一方的付出而另一方就能理所当然,那样的感情维持不了多久,没有谁谁就得一定得对谁好。投桃报李,相互包容相互磨合,这才是伴侣相处的长久之道。
35、一点一滴,一丝一毫,一沙一粒,一叶一木……万物繁衍不息,无尽变幻不歇!——炽小妖《异世墨莲》
36、男人如果不能原谅女人的微小过失,他就永远不能赏识她们的伟大美德。——纪伯伦《沙与沫》
37、谁喜欢做一个永远漂泊的旅人呢?如果手里有一天捏着属于自己的泥土,看见青禾在晴空下微风里缓缓生长,算计着一年的收获,那份踏实的心情,对我,便是余生最好的答案了。——三毛《万水千山走遍》
38、生命最残忍的,不是失去自由的有形禁锢,而是出于非自愿的放逐、辞乡。回不去故乡,至死罔然。——林文义《双桅船》
39、在对的人面前我总是那么任性在你面前我愿意放下我的矜持只愿你能回头盼我一眼
40、有物。融然浸于心中。言“喜”则过之,言“哀”则未及。——德富芦花《自然与人生》
41、记忆是抵抗的姿态,我就这样填满岁月的诗行,寄给散落在天涯各方的友人。——张畅《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
42、我认为,很多情谊就跟山茶花一样,迟早会被烈夏冲得四处飘零。却忘了,只有花儿才记得,到底春风何时来过。
43、黑色的门紧闭着: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一个永远找寻的灵魂死在门外。每一个灵魂是一个世界,没有窗户。而可爱的灵魂都是倔强的独语者。——何其芳《独语》
44、我找到存活下去的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