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好 每道眉间心上 画间透过思量 沾染了 墨色淌 千家文 都泛黄 夜静谧 窗纱微微亮。。。”
一曲由腼腆长发男孩演唱,浸染着唐诗宋词韵味中国风的《卷珠帘》吸引着我,顺着音符穿越时间的隧道去寻词里行间的情意,描绘的是一个美丽深情女子无尽思念,从傍晚到第二天清晨的一段历程。
临窗的她,正在画画。画中,一个她要等待的男子。深深浅浅的流淌墨色里,全是他们的往昔时光。语短情长,无边无际的相思跃然纸上,使得古今至文也黯淡无光。冬夜冷风幽幽的吹着清冷的大地,静谧中寂寥的天边,不觉又是窗纱微微亮 。等待思念更是一种折磨,卷帘、落帘的'翘首以盼会让人疲乏,不知不觉的在窗前睡去;可醒来时,眼泪流过梦里浅睡的长夜;只能在梦中与所牵挂之人相会,更残酷的是,思念碎了一地月光,梦中依然是静画红妆而空留遗憾。
春寒料峭的早上醒来入眼是细雨、嫩芽,入耳的是雨声,点点滴滴唤醒了枝枝叶叶,她却分明听见了落花流水春去也的声音。烟云深处,此心悲苦无人知,只剩琴声寄托思了。音乐,流动的文字,每每一曲音乐响起,心就属于了音乐,属于这灵魂的文字,在音乐的故事里,或喜,或悲,心在音乐里共鸣,当细雨 落下, 轻曳 一湖蓝水 思念 如风,随音乐轻漪 。。。
一直相信,这世界上,有一种思念是可以沁心入骨的 那或许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闲愁,亦或许是“春依旧,人空瘦,瘦尽春光只为你”的忧伤。“细雨落入初春的清晨 悄悄唤醒枝芽 听微风 耳畔响 。。。 随着霍尊清澈见底的声音,飘逸古典的旋律,悠远绵长的思念瞬间流淌心间,其实好多时光是经不起这等的,而有些追寻,有些深爱,是值得用整个生命去换取的;有些感动有些温馨,值得一生去珍藏。
我祈乞一个明媚的春天,你却敷衍而随意地丢掷给我一个并没有诗意的冬天,活在盛夏,但眼里却分明隐含的是晚秋的悲戚。
天寒,地燥,人慌。习惯性地望了望天空,压抑,给人一种窒息的错觉。走到街上,冷冷清清。坑坑洼洼的地板上残积着一处处污水,两只毛色脏乱的流浪狗用那可怜的惊恐祈求目光
望着过往的行人,这些过客形形色色,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脚步过于匆忙,片刻,已是空荡荡。我摸了摸口袋,什么都没有,就像我的干涸回忆一般。我苦笑了一下。漫无目的地游荡,来到了那棵柳树旁,依然是那么婀娜多姿,但是莫名的感伤涌上心头,凝视着它,再没有诗意的美,反而给我一种嘲讽的感觉,我疾步走开,没有半点留恋与不舍。雨,飘飘洒洒地下了起来,算不上大,也谈不上小,不痛不痒。一个摊主种的一种我讲不出名字来的花在风雨中摇曳,很快就被雨水把那浅粉红色的花瓣给冲刷了下来,有的连枝桠都折断了,被摊主麻利地用脚摊蹭到一旁,心里尽是失落与无趣。来到一处避雨,里面充斥着令人作呕的烟酒味和放肆的喧闹声,起身离去。夜幕下沉,雨也知趣地停了,路灯乏味地准时亮起,昏昏暗暗,零散的人儿从下面经过,脚步依然是那么匆忙,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他们停下脚步。我环顾四周,没有看到那两只流浪狗,应该是被哪个好心人把他们安顿起来了,我这么哄骗自己。
夜深人静,吹着冷风,睡意全无,不想勉强自己入睡,靠窗倚着,又听到了窗外小树林里的雏鸟在啼鸣,声声入耳,倒也没什么感觉。仰望天际,星光点点,明月当空高挂,虫儿杂叫伴着那有序而无知钟表声一起侵扰着我。
夜,静。我沉默不语,只因害怕惊醒万物幽梦,更害怕惊扰了岁月。当我不经意回头的时候才发现时间早已湮没了我来时的足迹,更是荒芜了我那卑微的回忆,流年往事,就这样被我轻描淡写地遗忘于喧嚣世间,关了门,关了心,对着天边最璀璨的一颗星轻道一声,晚安。
今日七夕。
早晨两点多的时候电闪雷鸣,大风夹杂着雨丝闯入窗内,赶紧起身关窗。窗户虽被关上了,但风雨声却关不上。风儿只是扰乱了叶子的平静,吹乱了雨丝的脚步,闪电也只是一刹那的光亮。所有这些不会太长久,而我们心中却有一扇窗永远也关不上。
不是只有七夕人们才会想起爱情的神话,爱情的窗里天天都在演绎着酸甜苦辣的故事。
小时候,每到七夕前后总会下雨,然后我们会高高兴兴三五成群地去捉天牛郎,有大大肚子的是母的,肚子里面都是大米般白花花的籽儿,使劲一挤,就喷进张开的嘴中。公的拿回家炒着吃。在那个年代,知了和天牛郎是我们解馋的美味。而爱情的悲剧与我们是一点也没有关系的。
长大了,凄美的爱情故事知道的多了,心里有了一份感动。“在天愿为比翼鸟”之类的爱情诗句也记了不少,只是那是别人的事情,好像于己不相干。感天动地的爱情也离我很遥远。
如今西方的情人节像细雨一样渗进了中国人的生活,玫瑰染红了爱情。于是又多了一份浪漫的'理由。于是本土的七夕不甘落后,也被人们推上了罗曼蒂克的舞台。到处都在提醒你:七夕,我来了。是啊,七夕,你来了。来了又怎样呢?甜蜜的日子不因这一天而少了甜蜜,痛苦的日子却因这一天而徒增烦恼。
窗外的风声很大,沙沙的声音莫非是牛郎织女在絮说别后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