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世间,人皆有欲,有欲故有求,求不得故生诸多烦恼,烦恼无以排遣故有心结,人就陷入“无明”状态中,从而造下种种惑业。
2、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3、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4、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5、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6、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
7、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8、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著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9、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10、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
11、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他们才会变得不快乐。
12、如果你自己明明对,别人硬说你不对,你也要向人忏悔,修行就是修这些。你什么事都能忍下来,才会进步。就是明明是你对,你也要向他人求忏悔,那就是修行了。当你的错误显露时,可不要发脾气,别以为任性或吵闹,可以隐藏或克服你的缺点。
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以下是“佛经典名句68句”,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1) 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2) 佛典里说,慈,既是予乐。悲,既是拔苦。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就是慈悲!
3) 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著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诸多痛苦。
4) 所有的一切都是佛字的含义,弄明白了佛字,一切都是那么清净、平等。
5) 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6) 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7) 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根本就没有进入大乘法门。
8) 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9) 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10) 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脱的利益,你就会认识到修行的重要。
11) 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12) 如果你有智慧,就不会有烦恼,如果你还有烦恼,那你还是愚者。
13) 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14) 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15) 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16) 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17) 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18) 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9) 我们现在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就是佛,不相信自己是佛。认识不到,就是迷,就是凡夫。当你相信了自己是佛,承认了自己是佛,没有丝毫的怀疑,你就成佛了。
20) 佛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本来是一脉相承,互相圆融的,各种教法也本属一味一体的。
21) 实实在在,老老实实,这就是真相,是自性,是真理,这就是佛。
22) 佛法越修越简单,越修离你越近,你真正的修进去了,学进去了,佛心自现,自然光明。
23) 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24) 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25) 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26) 你的身体是坛城,你要爱护你的坛城、庄严你的坛城,让众生能生起欢喜心。
27) 所有的`苦都源于寻求现世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会长久,很快又会消失的。
28) 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29)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0) 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31) 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32) 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如果凡事只想自己,不替别人考虑,慈悲心就发不出来,更谈不上发菩提心了。
33) 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34) 认认真真学佛,老老实实修行,这就是最殊胜,最圆满的供养和布施。
35) 修习大乘佛法,不能脱离社会,脱离现实,要在生活,工作、家庭中修,对境练性,对人练心。
36) 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叫觉,很多人还没有认识自己,没有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认识不到,就是凡夫。
37) 希望你常对自己说,闻到了佛法,我是最幸福的人。除了这幸福外,再没有别的了。
38) 世上最多人信奉的宗教不是基督教,不是佛教,也不是伊斯兰教,而是「名利教」。但许多人信了,并不快乐。
39) 观照自己的心,就是要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要随时将恶的念头转换为善的念头。
40) 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41) 因为没有修行,我们来到了今天,如果我们还不修行,还将无边际地走下去,等待我们的是无尽的黑暗。
42) 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43) 你所需要的都在你自己的心中,追求不来!越追跑得越快,越求越不理你。
44) 当你找到了殊胜圆满的法,还必须经过善知识的指点,有程序,有次第的去修。
45) 了解永恒真理的人,就不会为任何的生离死别而哀伤悲泣,因为生离死别是必然的。
46) 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47) 要去掉自私自利的念头,时时增长好的念头。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我们的生活,这就是成就,就是净土,就是佛。
48) 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49) 请求上师三宝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业障,增加福慧,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50) 不能只顾自己,谁也不管,那不是放下,是放弃,那样会失去众生,伤害众生。
51)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52) 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在面临诸多障碍和干扰时,更要坚持。
53)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
54) 把一切众生都放在自己的头顶上,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大家都喜欢你,拥护你,信任你。
55) 你的身体不属于你自己,是属于上师三宝的,属于众生的,是普渡众生的工具,是用来成办众生利益的,所以要珍惜。
56) 算什么命,能算出来吗?除了自己,谁也改变不了你的命运,上师告诉你的是改变命运的方法,你要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才能解脱。
57) 当我们发心为一切众生、一切有情而修持成佛的时候,自然消除了所有的业障;圆满了无量的福德。
58) 别人讲我们不好,不用生气、难过。说我们好也不用高兴,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坏,就看你会不会用?
59)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60) 珍惜上师,珍惜传承,珍惜法宝,珍惜人身,珍惜缘分,珍惜光阴。
61) 解脱是彻底明白,是大智慧,是会解决、处理家庭、工作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62) 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63) 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64) 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65) 对上师三宝的功德生起欢喜心,你自己的相续中也能产生这些功德。你喜欢,你相信,你想得到,这就是信心。
66) 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就是因果。
67) 佛力加持不可思议,找到了解脱的方向。继续坚持修,认真修,老老实实地修,不能退转,时时刻刻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就不会有违缘和障碍。
68) 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1.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2.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3.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4.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5.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6.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7.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8.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9.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10.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11.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12.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13.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14.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15.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16.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7.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18.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19.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20.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21.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22.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23.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24.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25.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26.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27.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28.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29.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30.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31.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32.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33.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34.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35.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36.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37.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38.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39.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40.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41.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42.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3.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44.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45.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46.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47.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
48.读经固然好,读心更重要。
49.业力现前时,象洪水一样不可阻挡,到那时,谁也帮不了你,谁也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一人承担。
50.算什么命,能算出来吗?除了自己,谁也改变不了你的命运,上师告诉你的是改变命运的方法,你要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才能解脱。
51.菩提心发出来了,修什么法都能达到圆满,一切佛都是一体,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52.我们现在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就是佛,不相信自己是佛。认识不到,就是迷,就是凡夫。当你相信了自己是佛,承认了自己是佛,没有丝毫的怀疑,你就成佛了。
53.很多人信佛,学佛都是形式上的,真正信佛了,相信因果,就不会有什么想不通的了。
54.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叫觉,很多人还没有认识自己,没有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认识不到,就是凡夫。
55.为自己求解脱,还是没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脱的人,完全为众生,为度众生而成佛。
56.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脱的利益,你就会认识到修行的重要。
57.世人误将假我当真我,以无常当永恒,不知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的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活得很累。
58.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有的人不念心,念相。不观心观相。追求形式,执着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供奉真佛,那你永远也成不了佛。
59.所有的苦都源于寻求现世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会长久,很快又会消失的。
60.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61.去掉我执我爱的最好办法就是发慈悲心,愚者为自己,智者为别人。
62.得到的越多,烦恼越多,压力越大,有得必有失,有利就有弊,有爱就有恨,有因必有果。
63.形式上学佛念佛,实际上求名闻利养,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目光放远一些,少发俗愿,多做利益众生的事。
64.所有大乘佛法,其心要即为菩提心,无论修何种法,没有菩提心,无法获得解脱,根本没有成就的.可能,若发此心,一切皆能具足,一定能够成佛。
65.对上师三宝的功德生起欢喜心,你自己的相续中也能产生这些功德。你喜欢,你相信,你想得到,这就是信心。
66.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就是因果。
67.请求上师三宝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业障,增加福慧,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68.打开你的心胸,放开你的心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圆融,越来越豁达。
69.佛力加持不可思议,找到了解脱的方向,继续坚持修,认真修,老老实实地修,不能退转,时时刻刻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就不会有违缘和障碍。
70.实实在在,老老实实,这就是真相,是自性,是真理,这就是佛。
71.先把自己调整好,不要总想如何去改变别人。
72.不会尊敬别人,不知道照顾别人,不是真正的学佛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要如何对待别人。
73.把一切众生都放在自己的头顶上,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大家都喜欢你,拥护你,信任你。
74.让别人一步,实际上是让自己一步。
75.没有发心,就没有修行,发什么心呢?发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没有这些最基础的,永远也解脱不了。
76.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恶,为众生无论做什么都是善。
77.不为他人着想,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
78.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79.争什么比什么计较什么?没有善心,谁都帮不了你,争也争不到,比也比不上,计较也没有用。去掉自私自利自爱,你就会自在。
80.只有开发内心的慈悲和智慧,才能达到生死自在。
81.帮助我们修心的方法,帮助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叫佛法。
82.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在面临诸多障碍和干扰时,更要坚持。
8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
84.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
85.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86.珍惜上师,珍惜传承,珍惜法宝,珍惜人身,珍惜缘分,珍惜光阴。
87.认认真真学佛,老老实实修行,这就是最殊胜,最圆满的供养和布施。
88.上师是父亲,坛城是母亲,弟子是儿女,生生世世都是一家人,金刚道友必须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搞好团结,要珍惜这个缘分。
89.信佛是信因果,如果你真的信因果,就不会有想不通的事。
90.真正能够修持佛法的人身才是暇满人身,这是生生世世修来的,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错后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不要轻易的放弃。
91.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根本就没有进入大乘法门。
92.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础,如果凡事只想自己,不替别人考虑,慈悲心就发不出来,更谈不上发菩提心了。
93.好和坏都是自己的心,如果不执着了,一切都是好的,坏的也会变好,如果执着了,看什么都不好,好的也会变坏了。
94.如果你有智慧,就不会有烦恼,如果你还有烦恼,那你还是愚者。
95.慈悲心发出来了,心胸自然就能打开,烦恼业障自然而然地就会消失,心胸打不开,永远活得累。
96.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有什么可高兴的?有什么可悲伤的?什么时候都是一个状态。
97.心情好了,你的身体工作家庭都会好。
98.好好地发慈悲心,看每个众生都那么可亲可爱,然后你才会轻松自在。
99.修行修什么?修心,念佛念什么?念心。
100.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就是念心,时时刻刻调整自己的心态就是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