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运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使学生体会标点的作用。
使学生了解24个节气,背诵《节气歌》,激发了解自然的兴趣。
说与写:介绍一种动物。
有顺序、有条理地表达要说的内容。
【总课时目标】
1、教会学生发现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不同,体会标点的作用。
2、教会学生运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
3、教会学生进行动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体会搭配的正确。
4、教会学生了解24个节气,背诵《节气歌》,激发学生了解自然的兴趣。
5、让学生说、写自己喜欢的动物,激发学生了解、亲近、爱护动物的情感。
6、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
7、让学生阅读短文,了解动植物的知识。
【分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1、教会学生发现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不同,体会标点的作用。
2、教会学生运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
3、教会学生进行动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体会搭配的正确。
〖第二课时
1、教会学生了解24个节气,背诵《节气歌》,激发学生了解自然的兴趣。
2、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培养学生动手积累的习惯。
3、阅读短文,了解动植物的知识。
〖第三课时
1、口语交际与写话: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
2、学习围绕一个内容清楚有条理地、大方自然地表达,训练良好的听说习惯。
3、激发学生了解、亲近、有条理地表达要说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教师引导活动:
1、出示三种标点头饰“!、。、?”。
2、三个可爱的标点来到我们中间,希望我们认识他们、会用他们。它们会怎样介绍自己?谁愿意来来扮演?该怎样扮演?
3、引导表演和评价。
4、出示句子:
这书上有字,哪位标点与这个句子做朋友?
5、说说你的发现。
6、师生游戏:
老师说句子,学生说标点。
7、生生游戏:
说句子,选标点。
学生学习活动:
1、认识三种标点。
2、讨论如何介绍:
介绍自己的样子、作用,还要说一句话用上自己。
3、表演与评价。
4、带上不同的标点,读一读,体会到不同的语气,再想想意思有没有变化。
5、小结自己的发现:
标点不一样,意思会不同。
6、听句子,口答标点。
7、同桌互说,说对了,掌声鼓励。
二、读读认认
教师引导活动:
1、小黑板出示读读认认内容:
自由读一读,谁能从中发现什么?
2、抽读。
3、新字、旧字有什么特点?
4、出示字卡。
5、找朋友游戏:
分发偏旁和部件卡片。
学生学习活动:
1、自由读,边读边想,找出规律。
2、个别读,正音。
3、交流自己的发现:
音──相同或相近;
形──熟字换偏旁;
义──跟偏旁有关。
4、“开火车”认读新字。
5、做游戏:
例:听到老师或同学说“搅拌”的“拌”,手拿“扌”和半的同学上台说:我们俩是好朋友,我们组成“拌”,“搅拌”的“拌”。
三、我会连
教师引导活动:
1、读一读,告诉大家你的发现。
2、看谁连得又快又好。巡视检查。
3、还有不同的答案吗?要是连错了会怎样呢?
学生学习活动:
1、自读交流:
本题的要求是连线,发现左边一组连起来是“做什么”,右边一组连起来是“什么样的什么”。
2、连线,并读一读。
3、思考还有没有别的连线法。读一读,知道要是连错了会闹笑话。
四、教学效果测评
教师引导活动:
1、读一读这三个句子,你看出什么来了吗?能读出不同的语气吗?
2、同桌一人读一个词语,看谁读得又快又对。
3、这些词语,多熟悉呀!这是第几次见面了?除了课堂上的练习,你还能为它们找到朋友搭配吗?
学生学习活动:
1、读出不同的语气来:
我不能去。
我不能去!
我不能去?
2、读词语:
财宝、围栏、发抖……
3、读一读,填一填:
打开( ) 辨别( ) 寻找( )
( )的`乌云 ( )的天空 ( )的枝叶
五、拓展性学习
教师引导活动:
本单元的课文,带我们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中,你喜欢课文中丰富的语言吗?挑选几个与小朋友交流交流,再记住它们吧。
学生学习活动:
找出本单元的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读一读,选几个写在词语本上。
第二课时
一、读节气歌
教师引导活动:
1、听说过节气吗?你知道哪些节气?
2、出示日历:一年中有多少个节气?简要介绍节能气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3、怎样才能记住24个节气呢?人们编写了《节气歌》。出示《节气歌》。
4、每一行都讲了哪些节气?对照后面的节气名称查一查。
5、检查:
“暑相连”指的是什么?“秋处露秋”指的是哪四个节气?
6、怎样才能又好又快地背诵《节气歌》
7、检查背诵情况。引背。
学生学习活动:
1、说说自己知道的节气。
2、在日历中找到节气,读一读,看看它们在什么时间。
3、读一读《节气歌》。
4、小组合作,对照24个节气,找一找。
5、汇报学习情况。
6、想办法:
多读、想顺序。
7、自由背,同桌背,跟老师背。
二、展示台
教师引导活动:
1、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同学们搜集了不少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看吧。
2、能把自己的资料给别人做个介绍吗?
板书介绍的内容:原因、名称、作用。
3、师生共同进行展示活动。
4、总结:
通过参加展示活动,有什么收获?
学生学习活动:
1、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2、思考讨论怎样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为什么搜集,搜集的资料的名称,自己人中了解了什么。
个别介绍,评价与学习。
3、分大组参观活动:
第一、三大组参观,第二、四大组的同学介绍,然后进行调换。
4、总结自己的收获:
增长了知识,知道搜集资料的重要,为自己有这样的习惯而高兴。
三、宽带网
教师引导活动:
1、哪些同学上网查过资料?你知道“宽带网”这个栏目会有什么内容吗?对同学们有什么帮助?
2、出示短文:
读读这段短文,你能从中了解什么?
3、引导交流:
短文介绍了什么?你觉得有趣吗?为什么?
4、引读最后一段:
你有什么想法?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应该怎样做?
学生学习活动:
1、说说自己上网查资料的经历和收获:
丰富课外知识,开阔视野。
2、借助拼音自由读短文。
3、交流:
知道短文介绍了食虫植物“猪笼草”和喜欢热水的鱼。
4、说出自己的想法或打算。
四、教学效果测评
教师引导活动:
1、同桌检查,考一考,你知道《节气歌》中的哪些节气。
2、用搜集到的资料办个展览,起个好听的名字,看看谁最先读完展览中的资料。
学生学习活动:
1、背一背《节气歌》。
2、读一读同学搜集的文字资料。
五、拓展性学习
教师引导活动:
与上过网的同学交谈,他们会告诉你一些新鲜有趣的东西。你也可以自己试一试的。
学生学习活动:
跟上网的同学交流:怎样上网?网上有哪些有趣的东西?
第三课时
一、口语交际
教师引导活动:
1、板书课题:
奇妙的动物世界。
2、动物世界是奇妙的,我有这样的感叹。因为动物世界中,鹦鹉能学人说话,大象能帮人搬东西……你还能举邮例子来吗?
3、老师今天带来了反映动物的光碟,想看吗?想看什么?
4、播放光碟。提醒学生注意听解说。
5、在你的身边,一定也有许多动物吧?天上飞的有……地上跑的有……水里生活的有……你最熟悉哪一种动物?熟悉它的什么?板书:样子、生活习性、发生的事。
6、今天开个交流会,每个人都来当解说员,介绍自己熟悉的动物。能说说解说的要求吗?对听众有什么要求?
7、参与交流活动。
8、全班交流,师生互评。
9、每位同学都讲得很精彩,因为每位同学都有一种熟悉的、可爱的动物。可惜,我们不可能听完所有的解说,怎么办?
学生学习活动:
1、齐读题目。
2、从老师的描述中受到启发,举例说明动物世界的奇妙,并说说自己人什么地方知道的。
3、说说自己想看什么:动物独特漂亮的样子、怎样生活、发生在动物身上的事等。
4、观看光碟,听解说。自由交流。
5、选择熟悉的动物,根据板书的要求做好解说准备。
6、明确听与说的要求:
说──清楚完整,流利,态度大方;
听──专心、认真,插话时有礼貌。
7、个别讲,评价;组内讲,互相提意见:
每组选派一名同学参赛,其他同学跟他一起做好准备,鼓励本组选手成功。
8、各组代表全班交流。
9、想办法:
写下其他的办法。
二、写话
教师引导活动:
1、知道怎样写吗?给同学们讲讲。
2、先写几句话试试:你打算在这几句话中写什么?
巡视写话情况。
3、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放到投影上评讲,组织评价。
4、指导小组交流。
5、让我们办一个展览吧。谁来给展览起一个名字?
学生学习活动:
1、明确:
写话就是把自己想要对老师、同学解说的话写下来。
2、在板书中选择一项内容写几句话。注意开头空两格。写完这几句话后停下来交流。
3、上台大声念自己的“作品”,听评讲,做修改。评价:
⑴ 写的是什么?
⑶ 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怎样表示你的喜欢?
⑷ 还希望小作者告诉你什么?
4、小组互相读写话,互相提意见,评出写得最好的和对别人帮助最大的给予表扬。
5、办展览,起名字。
三、教学效果测评
教师引导活动:
写完后,自己先读,再请别人读,为自己的写话配上好看的图画或图片,这样,别人会更喜欢你的小动物。
学生学习活动:
完成写话练习,可以配上合适的图画或图片。如果有兴趣,小朋友的动物可以合成一本集子,并为集子取个名字。
1、即使是不习惯的事情做做也是可以的,特别是有你在身边。
2、我们是时间的旅行者,我早就认识了你。
3、有件事我能确信,假如我们相遇,肯定能一眼就认出彼此。
4、我一直在寻找着什么,不知何时,我陷入了这种情绪里。
5、洗脸的同时,对于水的温度和气味过去好像曾经惊讶过的暧昧意识下,紧紧的盯着镜子。
6、初恋也好,梦想也好,得到的人是少数,大部分人是失去的。
7、聚拢,成形,捻转,回绕,时而返回,暂歇,再联结。这就是组纽。这就是时间。这就是结。
8、跨越了时间的长河,只为找到回你。这次我绝不错过。
9、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喜欢你。
10、那个不能忘记的人,是谁呢?
11、彼方为谁。谁为彼方。
12、即使我忘记你的姓名,忘记你的样子,但我不会忘记我爱你,你的过去梦中的我依稀参与,所以你的未来我必奉陪到底。
13、沙子崩塌以后,也有唯一不会消失的沙块,那就是寂寞。我了解了,这个瞬间我知道了。之后残存于我心中的,只会有这个感情。像是被人强行塞给的负重,我怀抱着寂寞。
14、从现在开始,我将追寻你的名字。
15、梦里相逢人不见,若知是梦何须醒。纵然梦里常幽会,怎比真如见一回。
16、我本来是想对你说无论你在这个世界的哪个地方我都一定会再去见你。
17、仔细倾听线的声音,只要一直缠线,人与线之间就会产生感情。
18、昨天的昨天,只不过是序章的序章。
19、重要的人,不能忘记的人,不想忘记的人。你,是谁?只要记住你的名字,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个地方,我一定会,去见你。
20、你是谁,我为什么会来这里,我是来见她的,我是来救她的,我希望她活着,是谁,是谁,我是来见谁的,重要的人,不想忘记的人,绝不能忘记的人,是谁,是谁,你的名字是?
21、世间所有相遇,本就是久别重逢。
22、我一直在寻找,寻找着某个人。
23、我们在时间里捉迷藏,但我再也不想跟你走散。
24、人的记忆,是寄宿在哪里呢。是存在于脑部突触的组合方式吗。眼球和指尖上也有记忆吗。或者说,雾霭一样不定形不可视的存在于某处的精神的聚合体之上?心,精神,或是被称之为魂之类的东西。如拥有操作系统的记忆卡,是可以插拔的`吗。
25、说起来,我感觉一直在做一个奇怪的梦,好像是变成别人的梦。
26、以彗星为龙,以彗星为绳结。描绘出割裂的彗星舞动的形态。又是一轮岁月。
27、大概我的表情一直是要哭出来一样吧。所以别人才会即使想放手也放手不了,在我看来反而演变成了擅自的关心吧。但总不能一直做出这副表情,总不能一直借着别人的手去前进。
28、看样子这个世界,依然试图将我驯服。现在一切都如你所愿了吧?我会优雅的挣扎一番,就这样让我们凝望着。
29、绳就是时间流动的体现,扭曲,缠绕,还原,连接,这就是时间。
30、神明如果真的在的话,要许下什么愿望才好,我自己其实也不知道。
31、傻瓜,记不得名字没关系,因为我喜欢你啊。
32、就算我不记得你的名字,我也会一直一直拼命的,寻找你。
33、这篇故事当然是幻想类作品,但我相信在哪里有和他们有着类似经验,类似思绪的人们。失去了重要的人和场所,但仍然决定要与之抗争。现在还未相遇,但总有一天绝对会相遇,这么相信并且伸出手的人。
34、我刚想说,无论你在这个世界的哪里,我都一定回会去找你。
35、突然跑来找他,会不会打扰到他,会吓到他吗?泷会讨厌我吗?见不到了,但是,如果真正的遇到,怎么办,会打扰到他们吧,会尴尬吧,还是说,他也会觉得有点开心呢?见不到,但是,有件事情我能确信,假如我们相遇,肯定一眼就能认出彼此。
36、描线一笔接一笔,白色的素描本上渐渐萌生黑意。即便如此,还无法照准记忆中的风景。
37、偶尔做做不习惯的事情,也可以。
38、你会哭着笑,笑着哭,是因为你的心,早已超越了自己啊。
39、休问我,彼为谁;九月露沾衣,是我,待君会。
40、无论你在世界的什么地方,我都一定会找到你。
41、想要到达那个世界,必须用你最重要的东西交换。
42、什么。突然我就这样强气的想道。世界如果是如此残酷的地方的话,我会带着这唯一的寂寞,用全身全灵活给这个世界看。带着这唯一的感情永远的挣扎下去。即使相隔天涯,即使再也见不到面,我会挣扎。永远不可能向这个世界妥协。
43、一场彗星雨,隔断了时空,隔不断思念。
44、在彗星坠落时,和我说到。和我交换的,是三年前的三叶吗?
45、终于找到你了,真不容易啊!你在的地方好远啊!
46、如果时间真的能倒流,希望能再来一次。
47、不知不觉中又像往常一样,凝视那条街的同时。将某个人,唯一的某个人,试图锁定。
48、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从未见过的你。
49、我以为你在我掌心写下的是你的名字,最后才发现是喜欢你三个字,而我已经记不起你是谁。
50、扭曲,缠绕,还原,连接,那就是时间。
摘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深入,科技英语将越来越引起科学界和语言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科技英语越来越表现出其独特性,已成为一门独立的文体。本文从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出发,举例阐述了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 科技英语;语言特点;翻译
在科技英
在我国,科技英语的研究和学习方兴未艾,科技英语系(专业) 、研究中心和翻译机构在各大中城市、高等院校如雨后春笋。这充分说明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以及对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等活动越来越需要科技英语。尽管科技英语和普通英语( 如文学英语) 外表上看一样,都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但随着其运用范围扩大,科技领域的进一步规范,科技英语越来越表现出其独特性,已成为一门独立的文体,并逐步奠定科技英语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
一、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
科技英语的特点表现在词汇、句法和修辞三个方面。
(一)词汇方面
科技词汇在科技英语里大量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纯科技词汇,即那些只用于某个专业或学科的专门词汇或术语,如hydroxide(氢氧化物)、diode(二级管)、isotope(同位素) 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学科、新专业的产生,这样的词汇层出不穷,其词义精确而狭窄,针对性极强。阅读专业性强的文献, 就要了解该领域的专门词汇和术语。
2 .通用科技词汇,即不同专业都要经常使用的那些词汇,数量较大。这类词的使用范围比纯科技词汇要广,出现频率也高, 但在不同的专业里有较为稳定的词义。如p o w e r 一词在机械力学中的词义为“力”、“电”、“电力”、“动力”、“电源”、“功率”等,在数学中的词义为“乘方”、“次方”、“幂”;又如f e e d 一词的意义也很丰富:“馈电”、“供水”、“输送”、“进刀”等。
3 .派生词汇,指通过合成、转化和派生构词手段而构成的词汇。这种词汇在科技英语文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由前缀hydro-,hyper-,hypo- 和inter- 构成的词条在科技英语中就有二干多条;以表示学科的后缀-logy,-ics 和表示行为、性质、状态等的后缀-tion,-sion,-ance,-ence ,- ment 等结尾构成的词汇在科技英语文献中俯拾即是。
此外,缩写词也是科技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简便的优点。
(二)句法方面
1 .被动语态。
翻开任何一页科技文献,都可找到一定数量的被动语态,这正是科技英语的显著特征的表现:客观、真实,拒绝主观和臆断。
2 .非谓语动词结构。
在科技英语中使用非谓语动词结构可以更好、更准确地描述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事物的位置和状态的变化。
3 .名词化结构。
用名词词组或短语(主要是用具有动作意义的名词+ of + 修饰语) 来表示一个句子的意思,就是名词化结构。这一结构在科技英语中大量使用,主要因为它有简洁、确切、严密、客观、信息量大等特点。
4 .长句。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l07万词的计算机语料统计,科技英语句的平均长度为21.4 个词,7 个以下( 包括7 个词) 的短句仅占8.77%,超过40 个的长句占6.3%(方梦之,l989:97)。科技英语中使用长句用来描写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
(三)修辞方面
1 .句型和时态的使用。科技英语文体用来客观陈述事实和问题,描写过程和状态,说明特性和功能,所论情理多为一般性、频繁性和特征性。因此,在这样的文体中,大量使用陈述句型,谓语动词主要以一般时为主,如一般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等。
2 .语气的使用。科技作者在说明事
理、提出设想、探讨问题和推导公式时,常常涉及各种前提、条件和场合。为了避免武断,总是从假定、猜测、建议和怀疑的角度出发,这就往往需要采用虚拟语气;另一方面,有不少作者为了表示自己的谦逊,为了谨慎和留有余地,也乐于采用虚拟语气而使口吻变得委婉和圆滑。
3 .祈使旬的使用。在使用说明书、操作规程、作业指导、注意事项等科技文章中,更多使用祈使句以告诫、建议、劝告和命令用户或操作者的行动,以达到基本目的。
4 .其他特点。由于科技文章本身的客观性、信息性,所以在句子结构和其他语言特点上就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如分隔结构、非言词符号、倒装、省略等的使用。科技英语是用来传递客观真理、客观事实,拒绝主观性和臆断性,消除歧义,表达上力求简明、扼要、规范,逻辑严密。以上语言特点是应科技英语本身的要求而形成的。
二、科技文体的翻译
在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学生接触了一些英语翻译的练习,但大部分为文学方面的,较少翻译科技方面的文章。然而,他们工作时接触的大多都是科技方面的文献,且科技文体有其独特性。如不系统学习,将直接影响翻译效果。
(一)科技术语和专有词汇的翻译一般来说,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意译法
意译法就是根据原词的实际含义译成对应的汉语术语。这种译法广泛运用于科技术语的翻译,具有概念明确、易懂易记的优点。例如:guided missile 导弹; automobile汽车;software 软件;barometer 气压计;input 输入;hard-wired modem 硬线调制解调器;insulation resistance test 绝缘电阻测定;等等都是采用意译的方法来翻译的。
(2)音译法
音译法就是按原词的英语发音译成相对应的汉语。这种译法适用于计量单位名称、人名、地名、公司名、首字母缩略语以及一些还未完全了解的新术语。如:gallon 加仑; clone 克隆; pound 磅;Coco cola 可口可乐;watt 瓦特;Franklin富兰克林;Mercerdes-Benz 奔驰(汽车);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力缺乏综合症);TOEFL(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托福(作为一门外语的英语测试)等,这种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无法揭示词汇的真正意义。随着新术语的认识,对不少词已用意译来代替,如:engine(引擎)发动机;vitamin(维他命) 维生素;microphone(麦克风)话筒等。
(3)半音半意法
这是音译与意译的结合。
如:Einstein equation 爱因斯坦方程;Noble prizes 诺贝尔奖金;beer 啤酒;card卡片等。
(二)句子的翻译
科技英语是用来陈述自然界、科技界所发生或出现的事情,描述其规律、特点、过程等的语言,表达客观准确、逻辑性强、结构严谨,这样才能更好地记录自然界和科技界的动态。用来记录的语言当然不会很简单:句子偏长、结构复杂。否则,很难表达这些领域的内容或现象。这样的句子也是难句,给读者和译者带来不少的麻烦。从句法的角度来分析,造成长句难的主要原因是:修饰、限定及附加成分多,从而造成分隔结构( 修饰与被修饰成分相隔很远) 。对长难句的处理,首先理顺语法结构;然后根据句子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段,如分译法、顺序法或变序法等。
例如:These things are notorious; Sir William Scott, in his speech of 1802, in favor of the non-residence of the Clergy,expressly said, that they and their families ought to appear at Watering places,and that this was amongst the means of making them respected by their flocks!
这句话的语法结构复杂,要注意两个and连接的分句的语法功能。第一个and连接的与主句并列,第二个连接的则是said带的两个宾语从句。
参考译文为:这等丑事,尽人皆知。然而威廉·司各特爵士在1 8 0 2 年演讲,明白主张牧师不必定居教区,而应携眷到温泉游览,据说这样反而能得到他的教区子民的尊敬云云。
再如:The reason why air makes fire burn more intensely was learned only about two hundred years ago, when several scientists finally proved that oxygen, one of the gases air contains, can combine with certain other elements li)ke carbon to release much heat.
参考译文:空气为什么能使火燃烧得更旺?直到大约2 0 0 年前才弄清其原因。当时某些科学家终于证明,空气中有一种气体叫氧,它能够与其它一些元素(如碳)化合,从而释放出大量的热。
(三)被动语态的翻译
英语中,尤其在科技英语文体中,被动语态使用范围很广。这种语态能更客观、准确地描述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在汉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范围有限,更多使用主动语态。在英译汉时,一般说来,大部分英语被动语态要译成汉语主动句、无主句、判断句,有时也译成被动语态,尤其是原文表示强调时。
A detailed examination was made of energy partition in an impacted solid propellant.
参考译文为:对于固体推进剂受撞击后的内部能量分布情况,已经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四)数词的翻译
在科技文献中, 数词的使用十分频繁,表达方法多种多样,还有英、美表达上的差异,这些给翻译带来不少的困难。在工作中如对数词翻译不当,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要掌握如何翻译倍数、倍数的增加、倍数的减少等数词,还要了解英国和美国英语在这方面不同的表达方式。
(1)On the moon you could lift weights which are six times heavier than the heaviest weight you can lift on the earth.(一个人在月球上所能举起的重物要比他
在地球上所能举起的最重的物体重5 倍。)
(2)When the voltage is stepped-up by 10 times,the strength of the current is stepped-down by 10 times,so that the power remains the same.(当电压升高到l0 倍时,电流强度则降低到1 / 10,因此功率保持不变。)
总之,在翻译科技文体的文章时,要根据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确保译文忠实于原文,表达通顺流畅,并掌握英汉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 拓宽知识面,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较准确地译好科技文体。
参考文献:
[1]王泉水. 科技英语翻译技巧: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1
[2]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
[3]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穆 雷. 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7]中国科技翻译. 北京:中国科学院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