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尊师的经典句子【1】
1. 秋风落叶轻拂过宛如当年您敦厚的手慈祥的话给我最温柔的抚慰最诚挚的教化。祝福您亲爱的老师!
2. 秋天,一个多么多情的季节。温暖的夕阳下,我们总会想起儿时的故事,想起青春的岁月。也想起了我们身边那些默默奉献多年的老师。
3. 人生旅程上,您丰富我的心灵,开发我的智力,为我点燃了希望的光芒。谢谢您,老师!
4. 人生旅程上您为我点燃希望的光芒丰富我的心灵,增添我的智慧谢谢您!老师愿您永远健康!愉快!幸福!
5. 如果说我们是彩虹,那您就是太阳,给予我们七彩之光,如果说我们是鱼儿,那您就是水中的空气,给予我们新的呼吸。如果说我们是小草,那您就是春季的雨滴,给予我们生命的源泉。
6. 如果我能够高高飞翔,感谢您给了我一双有力的翅膀。在您的目光中,我如沐春风。
7. 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8. 有人说,老师像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有人说,老师如明灯,在我们迷茫的时候给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有人说,老师好似一支强心针,当我们在挫折与困难面前徘徊时,给以我们前进的动力与勇气。是啊!我们敬爱的老师付出的无私心血期待的便是让我们莘莘学子取得优异成绩,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9. 老师,是您让我明白了:机会常常就在身边,关键是要靠自己去争取,要凭实力去争取,不留遗憾。老师,是您给了我信心,给了我积极向前的力量,让我克服自身的缺点,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我也一定会继续努力,争取各方面更上一层楼!
10. 老师,他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启蒙人。我们要感恩老师,就像小草感恩那博大的土地一样。是他们用纯洁无私的奉献和付出,启迪着我们,一次次给予了我们慰藉和鼓励,让我们从懵懂的少年走到了现在,开始编织我们美丽的未来。
11. 日升日落,老师挥洒着血汗,寒冬酷暑,老师永远满腔热情,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进。在将来,无论你会成为挺拔的乔木,还是低矮的灌木,都将会用生命的全部向老师致敬。在此,对于那些不尊重老师的学生,你们应当反省一下自己,应当给老师送上最虔诚的祝福与最真挚的谢意。
12. 老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他哺育着太阳底下最美丽的花朵,为我们遮风挡雨,给了我们一片洋溢着爱的海洋,给了我们荡漾着芬芳的幸福生活。是的,我们应该感激他们。
13. 从咿呀学语的孩童到蒙学初开的小学生,从求知若渴的少年到展翅高飞的成人,从门外汉到专才,从人类的结绳记事到今天信息时代的来临,教师的作用时时刻刻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整个过程。正像人们所共识的那样:社会的发展依靠教育,教育的发展依靠教师。教师的默默辛劳换来了人类文明的勃勃生机。
14. 当我怀着疑惑的心面对一道难题时,您耐心细致的给我讲解解题的思路。您将我那颗困惑,堵塞的心理带到了题中,带进了举一反三的解题思路中,也带进了趣味无穷的数学天地里。当我怀着惭愧的心面对错误时,您意味深长的教给我做人的道理您将我那颗幼小,无知的心灵带到了正确的道理中,带进了我日后要正确面对错误的信念中,也带进从错误走向正确的生活中。
15. 老师,人们都说,您育着祖国的栋梁,我却要说,您是祖国的栋梁。正是您,支撑起我们一代代人的脊梁!您的每一堂课,每一句叮嘱都仿佛在我眼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斑斓的世界……
16. 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伴随着浓浓的师爱。老师就是严冬里的炭火,酷暑里的浓荫,湍流中的踏脚石,雾海中的指向标。老师用知识的甘露孕育鲜美的硕果,用心灵的清泉滋润理想的花朵。
17.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18. 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1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0.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21.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22.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宋〕李觏《广潜书》
23. 您是园丁,为祖国山川添秀色;您如春雨,润育桃李,神州大地尽芳菲。在这喜庆的节曰里,让我献上一支心灵的鲜花,向您表达衷心的祝愿。
24.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25. 老师是母亲,是除地球之外的最伟大的母亲老师是我们的在生父母!——爹娘生养我们老师教育了我们!没有您的慷慨奉献,哪有我收获的今天。十二万分地感谢您,敬爱的老师。
关于尊师的经典句子【2】
1.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
2.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出祖国的花朵。
3. 老师是燃烧的红烛,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他人。
4. 对于您教诲的苦心,我无比感激,并将铭记于心!
5. 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感谢您,老师!
6. 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浴我心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7. 踏遍心田的每一角,踩透心灵的每一寸,满是对您的敬意。
8. 经历了风雨,才知道您的可贵,走上了成功,才知道您的伟大。
9. 您因材施教,善启心灵。我们捧着优异的成绩,来祝贺您的胜利!
关于尊师的经典句子【3】
1. 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 ——捷尔任斯基
2. 没有大陆,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 ——黑格尔
3.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4. 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5. 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车尔尼雪夫斯基
6. 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务了。 ——夸美纽斯
7. 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8. 你若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
9.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乌申斯基
10. 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
11.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12.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布鲁纳
13. 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14.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广潜书》
15.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16. 您的思想,您的话语,充溢着诗意,蕴含着哲理,又显得那么神奇――呵,在我的脑海里,它们曾激起过多少美妙的涟漪!
关于尊师的句子一
1、学校,王政之本也。(宋朝:欧阳修)
2、成人的个性在童年成长。(英国:华兹华斯)
3、学校之设,固治国化民之本也。(田况)
4、善莫大于大学教育,恶莫大于无教育之大学。(鲍克)
5、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王夫之)
6、教育不应当只从智力上着眼,必须力求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加敏锐、文
7、凡是教师缺泛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和自由地发展。(英国:罗素)
8、应当把我们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前:列宁)
9、把你的孩子培养成崇高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幸福。这是财富所不能及的事。我是凭经验这样说的。(德国:贝多芬)
10、学校是造就人才的工厂。(捷克:夸美纽斯)
11、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康德)
12、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捷克:夸美纽斯)
13、教化之本,出于学校。()(宋朝:苏洵)名人名言
14、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胡瑗)
15、夫民,衣食不足,则不暇治礼仪;而饱暖无教,则又近于禽兽。(宋朝:朱熹)
16、教育之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格。(伯克)关于尊师重教的名人名言
17、教育,是民族最伟大的生存原则,是一切社会把恶的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法国:巴尔扎克)
18、明、更加宽容仁慈。(印度:泰戈尔)
19、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没有人才,就啥也没有。(柏杨)
20、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唐代:韩愈)
21、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幸福。(瑞典:诺贝尔)关于尊师重教的名人名言
22、教育是一种艰巨的事业。优秀的教育家们认为,教育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前苏联:加里宁)
23、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最大,最光荣的职业。这一职业的作用和意义必将日益提高和增加。(前苏联:克鲁普斯卡娅)
24、每教育好一个孩子,就减少一个败类。(法国:雨果)
25、善者一日不教,则失而入于恶;恶者勤而教之,则可至于善。(宋朝:欧阳修)
26、我不知道有什么比教育一个孩子成人更神圣的职责了。(德国:贝多芬)
27、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2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朝:韩愈)
29、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捷克:夸美纽斯)
30、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业了。(夸美纽斯)
31、教育是伟大的事业,人类的命运决定于教育。(前苏联:别林斯基)
32、把完善的教育留给,就是最佳的遗产。(英国:司各特)
33、教育是廉价的国防。(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34、教育的目的在于品德的形成。(英国:斯宾塞)
35、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布贝尔)
关于尊师的句子二
1、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2、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3、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4、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5、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6、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7、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8、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9、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0、师者,人之模范也。--杨雄
11、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13、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荀子
14、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15、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捷尔任斯基
1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17、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李觏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20、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
(1)尊师敬长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凝炼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弟子规》有这么一段“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精神。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老师,就像燃烧的蜡烛,用知识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直到生命的终结。
(4)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敬师长的优良传统。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故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宋朝时,有一个叫做扬时的人跟着程颐老夫子学习,他虽然已经40岁了,但他对老师非常的恭敬。
(5)有一次,他来到老师家。为了不大扰老师睡午觉,他站在门外顶着风雪,等老师叫他进去时,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多厚。这位学生,后来成为很有名的人。扬时尊师重道的精神,值得大家去体会、学习。
(6)如果当时我们是杨时,我们也许早已忍受不了寒冷了。 举凡弟子要能够成材,首先要懂得向老师虚心求教,而在跟随老师的同时,就应该要明白恭敬侍奉师长的道理
(7)须知父母养育我们,师长教导我们,是一样的恩泽,怎么可以不尊敬呢
而且,一个能尊敬老师的人,也就能重视学业;相对的,也就是尊重自己。
(9)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做出了好的榜样,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
(10)1959年,毛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毛主席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不仅如此,毛主席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
(11)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还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是的,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历史的续篇,这样才无愧于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
(12)在我们的成长中,老师固然值得我们尊重 ,同样,在生活中我们面对长辈中形形色色的各类人,需要的也是我们的尊重。“弟子规”中有言: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13)当然,像韩国家庭中对长辈那样恭恭敬敬低头说是,对于90后的我们来说似乎是不可能的。在信息无比膨胀的时代,我们生在20世纪,长在21世纪,价值观、处世态度与老一辈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年轻,我们开放,我们与传统有太多的格格不入,于是就招致了太多的摩擦与矛盾。
(14)对于爱情,我们可能信奉真爱、理想,而他们可能主张生活、现实;
(15)对于理想,我们不断追逐,即便跌倒我们也不放弃,而他们可能并不认同甚至还阻止你的寻梦之路;
(16)对于工作,我们渴望挑战,希望在外面有一片更广阔的天空,而这时的他们却希望你固守家乡,安安稳稳有一份收入。
(17)在面对长辈们的墨守成规在你看来可能泥古、平庸的传统面前,即便你肯定自己是正确的
(18)即便你坚持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也请你低下那骄傲的头颅,对他们表示尊重,
(19)因为他们是比我们年长的人,他们拥有我们几十倍的阅历,他们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最重要的是
(20)他们苦口婆心的规劝,字字句句皆都是发自内心的关心与爱护。
(21)也许,你会从心底听不进劝言,然而请给予他们最起码的尊重与理解。怡吾色,柔吾声,尊重爱你的人们。
(22)同学们,就让我们将心底的那份对老师的挚爱以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老师您辛苦了!
让我们将心中的那份对长辈的敬重以最简洁的行为表示出来,长辈您费心了!
(23)让我们以尊师敬长为动力,以理想、信心为针,以勤奋,拼搏为丝,去编织自己彩色的梦!
《弟子规》尊师重长,同辈和睦
现在的我们都是独生子女,有好处吗,小时候有,吃的没人跟你争,穿的没人跟你抢,每天跑来跑去看到的,就是大人,自己就成了独一份的掌上明珠,都觉得你是孩子,都让着你,都心疼你,时间长了,顺理成章了。没有感激,觉得好像一切都是应该的了。这是一种在时间过程中慢慢延伸出来的心理暗示。而父母给我们的感觉,好像是突然一下起了一个思想上的转变,而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好像真的一时间无法去适应这种转变。
出于同龄人或稍大一点的朋友,我先把一些话说到大家心里去,然后我们再一起找方法,看看怎么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小时候,几乎什么都不让干,如果有智慧点的家长,可能还会引导你去洗个手绢,做个鸡蛋饼,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可幸运的是,我们当时的小学专门还设置了一堂课,劳动课,这门课程真的开得很好,在这们课里,老师教会我们怎么洗头发,怎么穿衣服,怎么洗衣服,怎么钉钮扣,之后还带着我们一起做小板凳,告诉我们一些简单得汤简单得菜怎么做,然后留下得作业是让我们亲身去实践。出于好奇,不管别的孩子回去做没做,我是肯定回去都要尝试一遍。但是我尝试得方法很古怪,有些时候还是被父母批评了。
我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缝,就把我们家窗帘剪了一个小窟窿,然后又拿针给缝起来了。结果缝得还很不利索,被我妈一下子就发现了,结果把我给批评了一顿。之后,我还尝试过很多劳动课上学到的实践活动。但是当时的感觉是,只要家长一在自己就头晕,为什么呢?我擦地喜欢横着擦,结果家长一定要在边儿上指挥我竖着擦。我做饭的时候握菜刀,明明妈妈教我的姿势是正确的,一会儿爸爸过来了,说你不会我菜刀啊,得那么握,结果呢我那么握真的不舒服,可他却觉得很对,一定要我这么弄。就这样,我自己觉得一会儿被噌一顿,一会儿被指挥一下,兴趣全无。好不容易做完了饭,可能最后还是补上一句:“没我做得好吃,盐放多了吧。”那打击别提多难受了。于是慢慢的,我干脆养成了他们在我什么都不干的习惯,假如自己真的想勤勤一把,目前为止,只有两种可能,第一是家人一个都不在的时候,我开始一通的收拾。还有一种就是早上起来,他们还在睡觉的时候,我开始自己一通的打扫。
心想,你不在更好,你要在,反正你现在还起不来,我干完了,你看一结果就好了。真心的说,有些时候我很同情同龄的独生子女,小时候是谁都哄着,等大长大点了,就变成谁都噌了。因为小时候不会干,到了一定岁数,家长突然觉醒了:“你看看我像你这么大,什么活儿不会干啊。你看看你现在,你会干什么啊?”“我19岁的时候都出差了,你看你还跟傻瓜一样,你以后怎么能有多大出息啊?”要说这些话说得对吗?对,可真的挺让当时的自己接受的。因为小时候,你们没让我干,现在突然用这种强烈的话刺激我,我即便开始干了,难免不会那么顺当,一听这话,心里更不是滋味了。而同辈之间呢?现在都是表亲,很少有亲兄弟姐妹,又都是独生子女,谁跟谁只有到了过年过节,才能碰上几面,感情深么?我真的觉得部深。当然有些家里的表亲就感情很好,大家和和睦睦,而有些因为各种原因,却真的一见面就跟遇见仇人一样,那种感觉多难受,大家不想见面,还非得在一个桌上吃饭,你还得喊她一声姐姐,喊他一声弟弟,感觉很没意思。
之后,我就和一些朋友达成了一种共识,人出门在外,投亲戚不如靠朋友,靠朋友,不如住店。这种过程似乎感情已经到了相当淡漠的阶段,人感受不到温暖,心里不是痛苦是什么呢?说道这里,我觉得我肯定能说道很多朋友的心砍里,很多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搞不清楚到底怎么跟父母,老师,同学,兄弟姐妹搞好关系。这恰恰击中了要害,绝对是我们为什么就一定要去跟父母,跟老师,跟兄弟姐妹对着干的主要因素。因为彼此不理解,不知道怎么相处,所以最终才会导致亲人变仇人这样可怕事情的发生。
出了问题肯定就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一定是要掌握方法的,为了让现在的自己不再痛苦,也让我们后面的孩子不再痛苦,不如就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解决它吧。前面的抱怨都说的差不多了,现在我们反过头来想小时候,小时候的你为什么那么无忧无虑,为什么在家呆着能什么都不干,每天脑子里只想着怎么吃怎么玩儿,怎么把自己想干的事情干了,就行了呢?算算吧,从你出生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经济上要花多少钱呢?你有吗?如果你数学真的还不错的话,不妨问问父母每个月的收入是多少,或者说有机会做个实习找个跟父母差不多的工作感受一下试试看。假如你真的工作了,当老板劈头盖脸的因为你请假时间超时训斥你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曾经你的父母就因为你的原因挨过多少次这样的事情。当你对工作不屑一顾,说:“你老板怎么这样,我不伺候了“的时候,你应该想到,你的父母曾经也有过这样的心,但就是因为有你,因为你要有很多地方需要钱,他只能低着头应着头皮也不放弃这份工作。
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还算省心的,有些父母曾经还被要求出差,加班。回来以后已经很累了,还要哄你开心,给你做饭,然后看你不睡觉还得坐你边儿上给你讲故事,讲到自己都困了,你还不睡,那就还得陪着你。第二天又去上班了,班上没精神是很危险的,轻的受领导批评老不在状态,重的那可能自己的人身安全都会出现问题。但是只要你仔细回想,在我们无忧无虑的那段日子,父母跟我们说过什么么?没有。他们愿意让我们无忧无虑的时光多一些,因为他们知道外面世界的情况。我的爸爸实话说有些时候脾气不好,但是他就曾经跟我说过一句我听了特别感动的话:”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念书的时候,爸爸愿意让你念书,有机会的话咱们拿念书当职业,只要你想念,你能念多高,你爸爸不管什么情况只要活着就供你。“我当时很感动,感动的都哭了。因为我爸爸知道我喜欢什么,他宁愿自己去忍受外界各种各样残酷的现实,也要保全我那一份念书美好的情怀。这就是父母亲,想想他们为我们付出的一切,回过头来再去看他们反常的举动就很好理解了。
当时的父母很年轻,觉得自己能干,孩子没必要受苦,所以什么都不要你操心。但终于有一天他们发现自己身体出现了问题,干活儿越来越力不从心的时候,这种第一时间的'反常举动其实是再正常不过了。他们会意识到,自己陪不了孩子到永远,所以突然之间着急起来,才会突然换了面孔着急的督促你甚至用责备的语气催着你,恨不得你一夜之间什么都会干了,自己才放心。细细想来,在当今这个现实而又感情淡漠的社会,又有几个能够真的停下自己的脚步去给你这样的训话呢?人家为什么要因为你生气?看到了,有点责任心的,说你两句,爱听你就听,不爱听我就不说了,而有的更坏点的,人家不说你,人家奉承你,你爱听吧?喜欢吧?最终你顺应邪念了,犯大错误了,你怨得着他吗?只有父母,从来没有这样,知道你很烦,还能每天抽出时间这么叨叨你,一天几顿叨叨,你都烦了,他们都不知道烦,这是什么境界,你不理解他们,说明你跟他们真的不是一个境界呢。
虽说我们现在是独身子女,但是父母还是隶属于一个有自己兄弟姐妹得大家庭的。兄弟姐妹的孩子,不管跟你关系怎么样,至少也得叫上你爸妈一声舅舅,姨,姑姑,婶子的。这一声预示着一种含义,你们是一家人。或许因为各种原因,我们真的找不到为什么跟自己的表亲兄弟姐妹那么合不来的原因,但至少我们应该更尊重他们,有些话不会说了,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咱们可以不说,可以沉默,或者转移话题到别的地方去。圆场是门学问,你一圆再圆,保全的是一个家族的脸面。更何况即便是路人都有感应真心的能力,就别提自己家的亲人了。想想我们的姑姑,我们的舅舅,我们的姨,小时候是怎么带我们的?我就记得我小时候他们对我很好,带我出去玩儿,给我买吃的,送我新衣服。就凭借这些记忆,我们是不是也能够对他们的孩子更好一些呢。他们曾经那么真心的对待你,为的就是让你跟他们的孩子作对搞矛盾吗?同样是父母,更何况有这么好的父母孩子不会一点善良之心都没有的。
我们佛家曾经说过一句话:”不看僧面看佛面。“这意思就很好理解了。即便你觉得同学的话有问题,你真的还接受不了,也不要过于的反驳他。因为你知道他归属的是你是师父。师父是老师,也是父亲,用心去体会师父是怎么对你的,想想他的感受,再去考虑假如他看见同学之间不和睦,心里有多么难受,就一定要去帮他圆这个场了。或许在我们念书的过程中,就有过这样的感觉。有的老师让你真的没法接受,动不动训斥学生,有些时候说话有点过激。但是有的老师却对你非常关照,你就特别听他的话,特别喜欢亲近他。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因为这个原因就不好好学了,因为他们或许都在一个学校里,不好的老师,和好的老师,也是同学,同学之间都能和睦相处,你当学生的为什么要这样呢?这就是和睦最重要的原因。
社会是个大家庭,每一位长者都是老师,都是父母,我们对待父母老师,每一位同龄人都是你的兄弟姐妹,不要只看到他们不好的那一面,相反每当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就用心去想想他对你好的那一面。假如怎么也想不出来,那你就去想想这个世界上,真心关心你的那些好人,是怎么对你的,把美好的情景依依映入脑海。如果你再想不出来,就去想想佛是怎么对待大家的,怎么对待每一位终生的。他没有去挑剔任何一个人,而是在想办法教会他们走出各种各样的痛苦,或许你现在面对的这个人,恰恰就是你可以帮助的人,他对你这样,是因为他心中有痛苦,假如你帮他把这个痛苦解除了,你看他下次还会这么对你不?当然,怎么去帮助别人,怎么去化解自己,还是需要不断的学习的,一切的一切方法都是站在第一位的。完事和为解,家和万事兴,和象征着圆满,只要和了,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