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短句汇聚86条

时间: 2023-01-09 句子 我要投稿 人气:

南朝四百八十寺短句汇聚86条

南朝四百八十寺,是我们在中小学时都熟读的故事。南朝四百八十寺有什么古诗?这些伟大的寺庙又是如何建成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寺庙之首南禅寺,一起了解那些逝去的文化。

鸡鸣寺,又称古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

南朝四百八十寺历史典故

寺址所在为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早在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东晋以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至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1958年起,在原住持宗诚法师的带领下,依明清时规模形制,鸡鸣寺逐步恢复并对外开放,成为南京一重要寺院。 1992年,《新白娘子传奇》剧组来到南京市古鸡鸣寺借用药师佛塔来拍雷峰塔相关剧目,当时西湖的雷峰塔已倒而新的尚未修建好。

南朝四百八十寺栖玄寺说

雪后的鸡鸣寺一种说法认为,据史料记载,早在孙吴时期,现鸡鸣寺之处就已建有一寺,名为“栖玄寺”,此因鸡笼山北面有栖玄塘而得名。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第七皇子、建平王刘宏为人谦俭周慎,深得父王信任,并赏赐其在鸡笼山东偏北处建宏敞府第。

刘宏于宋大明二年(458年)临终前,嘱咐将鸡笼山下东偏北处的府第捐为寺庙,沿用名“栖元寺”,元、玄同义,南齐时改名建元寺。孙吴时期开拓了南北向的潮沟(在今南京市机关大院西墙附近),南接城北渠、运渎,经栖玄寺门前,北通玄武湖,后来,明代筑城时阻断了该潮沟,但此沟的南端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尚存,沟旁尚有几棵老槐树。从这些资料看,三国孙吴时的栖玄寺该是鸡鸣寺的前身。

还有人认为三国时,栖玄寺曾是孙吴府第的后苑,晋代时,该地是廷尉署。如果栖玄寺确实是鸡鸣寺的前身,那么,鸡鸣寺的历史就可向前延伸300年,但是,对这一说法存在着争议。

南朝四百八十寺同泰寺说

第二种说法则认为,鸡鸣寺的前身是南朝梁的“同泰寺”。持这一观点的'人认定: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在鸡笼山所建的同泰寺,是鸡鸣寺的前身。他们认为:当时的同泰寺范围很大,从山下一直延伸到鸡笼山上。

同泰寺寺内有大殿六所,小殿堂十余所,一座九层浮屠(宝塔),一座七层高的大佛阁,供奉着十方金像和十方银像,整个寺院依皇家规制而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无愧于“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美誉。梁武帝是中国古代最笃信佛教的帝王之一,他曾四次舍身于同泰寺,并常到寺内讲经说法。如果同泰寺果真是鸡鸣寺的前身,那么,由于南朝非常浓厚的信佛风气,由于南朝时建康(今南京)寺庙的盛行(诗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特别是由于梁武帝这位“菩萨皇帝”多次舍身于同泰寺,鸡鸣寺当然是更加的意义凡非。当然,不管其前身是同泰寺还是栖玄寺,或是其它的寺庙遗迹,鸡笼山麓的鸡鸣寺也是一座古老的寺院。

南朝四百八十寺建置沿革

南朝第一寺——鸡鸣寺鸡鸣寺位于鸡笼山东麓,始于东吴。

三国时,为吴国后苑。238—240年(吴赤乌年间),建栖玄寺,因鸡笼山北有栖玄塘而得名。吴末,孙皓时毁。

300—301年(西晋永康年间),有僧人在鸡鸣山上倚山造室,建佛寺五所,因规模不大,名声小。

东晋,建都建康(南京),辟为廷尉署。

南朝刘宋时,相传有黑龙现于玄武湖,山改名龙山。

439年(刘宋元嘉十六年),征庐山慧远高足雷次宗在鸡笼山开馆授徒,竟陵王萧子良于鸡笼山开西邸,集学士抄五经百家。

458年(刘宋大明二年),建平王刘宏将鸡鸣山府第舍宅为寺,名栖元寺。齐时,改名建元寺。相传齐武帝萧赜游钟山,至始闻鸡鸣声,故山改称鸡鸣埭。梁普通年间,迁廷尉署于六门外,在原廷慰署地建同泰寺。

527年(梁普通八年),寺建成,当年舍身于同泰寺,并改年号为大通元年。寺在宫后,北掖门外路西,寺南与台城隔,抵广莫门内路西,宫开一后门,与寺之南门相对,名大通门,对寺之南门,取反语以协“同泰”名,帝晨夕入寺,多出入此门。寺中造大佛阁七层、宝塔九层、大殿6所、小殿10余所,东西各有般若台三层,筑山构垅,亘在西北,柏殿在其中,东南有璇玑殿,殿外积石种树为山,有盖天仪,激水随滴而转。

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南禅寺是一所长方形院落,规模并不大。整个寺院给人以小巧玲珑的感觉。3间正殿,建在方整的台基上。寺院小,配殿低矮,这就衬托了正殿的雄健。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南禅寺座北向南,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寺院南北长60米,东西宽51米多,寺内现存殿宇6座,除大佛殿是唐代原物外,其余5座殿宇都是明、清时所建。

夜游来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南禅寺其实最吸引人的还是这里的夜市美食,这里其实已经商业化,夜幕降临,繁华似锦,跟深圳的东门、广州的上下九、南京的夫子庙差不多,也扮演着同样地角色。

沿着中山路一直往前走到底就是南禅寺,这里是不仅聚集了一众食店,著名的有王兴记、穆桂英美食城、景福记等等,也是购物集中的地方,多以特色集市为主。如果喜欢淘货的话,可以到此碰碰运气。

1、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纳兰性德《木兰词》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6、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韦应物《简卢陟》

7、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

8、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无名氏《铜官窑瓷器题诗二十一首》

9、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二首》

1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1、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1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14、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

15、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

16、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17、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佚名《小雅 采薇》

19、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王国维《蝶恋花 阅尽天涯离别苦》

20、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21、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花非花》

22、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唐寅《一剪梅 雨打梨花深闭门》

2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两首 其一》

2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2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2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8、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高明《琵琶记》

29、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晚晴。——《寒雀》

3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

31、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陈子昂《感遇》

32、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

3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

3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闹。——宋祈《玉楼春》

35、惟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

36、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37、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哗》

38、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菩萨蛮》

3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40、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击鼓》

41、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

42、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4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43、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便纵有千钟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44、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45、澹澹轻烟,溶溶院落,月在梨花。——顾春《早春怨》

46、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留春住。——王观《卜算子》

4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49、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50、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 唐.白居易.琵琶行)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唐.杜甫.登岳阳楼)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元.李开先.宝剑记)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明.解缙)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孙子兵法.九地)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宋.张耒.春日)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唐.李贺.致酒行)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 唐.白居易.放言)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战国策.赵策)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 柳永.凤栖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宋.李清照.声声慢)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明.王冕.墨梅)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宋.林升.题临安邸)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唐.白居易.琵琶行)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西晋.陈寿.三国志)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张志和.渔父)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苏轼.蝶恋花)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宋.岳飞.满江红)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水槛遣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 晏殊.浣溪沙)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宋.李清照.渔家傲)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孙湘)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 唐.贾岛.剑客)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 唐.刘希夷)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唐.杜甫. 春日忆李白)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燕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初春小雨)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明.吴承恩.西游记)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陆游.书愤)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唐.李白.北风行)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 列传)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辛弃疾.菩萨蛮)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李白.子夜吴歌)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苦吟)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明.刘基.卖柑者言)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宋.徐元杰.湖上)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李白.蜀道难)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

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唐.张泌.寄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宋.姜夔.扬州慢)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清.吴伟业.圆圆曲)

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吴越春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 晏殊.寓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杜甫.登高)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唐.杜甫.曲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陶渊明.饮酒)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李商隐.乐游原)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 唐.高骈.山亭夏日)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明.吴承恩.西游记)

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南朝.江淹.别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宋.苏轼.后赤壁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战国策.秦策)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五代. 晏殊.蝶恋花)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唐.白居易.长恨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

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 (宋.辛弃疾.鹧鸪天)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唐.张旭.山中留客)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唐.杜甫. 不见)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元.王实甫.西厢记)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七步诗)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传)

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清.曹雪芹.红楼梦)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五代.李煜.乌夜啼)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清.曹雪芹.红楼梦)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唐.罗隐.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黄鹤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清.曹雪芹.红楼梦)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李清照.如梦令)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李清照.五陵春)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唐.颜真卿)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唐.白居易.琵琶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唐.杜甫.蜀相)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晋.陆机.文赋)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刘方平.月夜)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日斜深巷无人迹,时见梨花片片开。 ( 唐.戴叔伦.过柳溪道院)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元未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战国策.齐策)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兵法.军争)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唐.李白.行路难)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题诗后)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唐.杜甫.秋兴)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 赠刘景文)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元.关汉卿)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宋.陆游)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内篇下)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