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的短句子极有出处集锦56句

时间: 2023-01-11 句子 我要投稿 人气:

写景的短句子极有出处集锦56句

鹧鸪天诗歌1

《鹧鸪天·有情莫把情相负》

夜雨来风惜岁匆,那年常伴院梧桐。新词不尽此生恨,旧事三千泪下逢。

托去雁,寄飞鸿,一腔思念两藏浓。有情莫把情相负,娥羿重逢在月中。

《鹧鸪天·长恨流情流恨长》

佳丽镜前补玉妆,当年爬上院围墙。西厢偷会余香在,红帐缠绵春乍光。

红舌蜜,粉唇香,动人抚媚胜娇娘。红楼大梦春秋事,长恨流情流恨长。

《鹧鸪天·那年那日那女孩》

秋去冬来使我哀,一腔情意恨偷埋。后悔那日把你弃,徒剩今朝泪不乖。

杨柳树,是谁栽?如同在笑我活该。梦回细雨平安夜,又见当年那女孩。

《鹧鸪天·学联》

午后佳人对楹联,苦思冥想泪涟涟。 不知词里藏何意,只懂平音把仄沿。

搜百度,问千贤,一腔怨气惹人怜。 晕头转向娇憨气,好似鱼儿水低旋。

(西厢偷会:出自古典戏曲《西厢记》文中借此以拟约会的情景。)

鹧鸪天诗歌2

荷叶团团水上浮,蜻蜓难作尖香谋。塘明柳翠垂云梦,雨霁风清闲钓舟。

消俗欲,觅仙酬。江妃时幻笑盈眸。伤心却恨冲波燕,只识尘情破画幽。

雨借云弦弹素琴,一鸥波面弄清音。舟犁耕破迷离景,风手掀开抑郁襟。

秦客避,晋人寻。武陵山水七贤心。真真如画眸前现,岂必魂游旧竹林。

小院榴花又自开,烧红鸟目与人腮。薄云哪敢当空过,故月惟能入夜来。

门蔽树,草侵阶。犹难重见理妆台。高城早掩云霄里,空惹相思岁岁栽。

小草荒阶方吐芽,园中偶见斗寒花。应多卢枕追芳梦,却共桃根泛玉槎。

怜倚竹,醉流霞。月宫每幻是伊家。俗尘偏恨佳缘短,草长莺飞失故华。

海上归来枫正红,长街落叶抖寒风。浮身却暖伊人语,芳信重寻昔日踪。

佳木秀,好春同。娇莺声里笑悲鸿。知缘何事花情绝,又置痴心冰雪中。

花盛江春付玉郎,偏遭浪蝶袭幽香。枝低犹念残垣出,命薄何求来日芳。

心沐雪,梦回乡。几回妍月照阶廊。小园春意方酣醉,却醒西风吹鬓霜。

隔岸芙蓉夜送香,柳摇素影月浮凉。风清默想凌波渡,竹翠还忧园径妨。

斟玉斗,剪花窗。欢愉旧事记能祥。无情恼恨鸡声起,重约佳期未及商。

鹧鸪天诗歌3

《古代诗歌鉴赏阅读 鹧 鸪 天》

鹧 鸪 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1]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2]近,卖饧[3]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4]也皱眉。

【注】[1]劳劳:遥远。[2]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3]卖饧:清明前后卖塘粥。[4]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1、 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2、 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钓 船 归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句。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

即 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 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 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 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 疑是武陵源。

1、宋诗很讲究炼字,这首诗首联上下两句各有一字体现了诗人炼字的功夫,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由此联想到陶潜《桃花源记》中描写美景的哪两个句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为何会让人“疑是武陵源”?

悲 秋鹧鸪天苏轼诗歌鉴赏

黄公度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2.后人评此诗“格调高致”,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新 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这是一首夏日即景诗,找出诗中富于季节特征的意象,并结合全诗,简要说明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的“偷”字在《宋诗别裁》中为“径”字,你认为哪一个好?简要说明理由。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山寺夜起

江 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2、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鹧鸪天诗歌4

《贺铸《鹧鸪天》赏析》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 贺铸的《鹧鸪天》赏析

安意如在《人生若只如初见》中提到很多悼亡诗词,唐元稹的《遣悲怀》,宋苏轼的《江城子》,清纳兰容若的《饮水词》,《诗经》中的《绿衣》。不知为何,独漏掉了贺铸的《半死桐》,这首词与《江城子》堪称宋朝咏悼词的双璧。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 贺铸的《鹧鸪天》

词牌大都是有着一番来历,如《青玉案》取自于汉人张衡《四愁诗》中"美人赠我锦绣缎,何以报之青玉案",贺铸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改创词牌。这一首的词牌原为《鹧鸪天》被他改为《半死桐》。

它是贺铸为原配妻子所作的悼亡词。贺铸有着显赫的家族,是宋太祖贺皇后的族孙,只是家道中落,一生屈居下僚,俸禄微薄。他的妻子为皇族宗氏女,在家里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然嫁给贺方回却吃尽苦头,毫无怨言,勤俭持家,一个很贤慧的女子,与方回相濡以沫,感情甚笃。

我再次经过阊门,不禁想起以前与你在一起的情景,一路同行,一路欢笑。而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苍天啊,我们一起来这儿,为什么不能一起回去。我看见在清冷的霜雾中,梧桐半是枯萎,多么的凄凉,长相依相伴的鸳鸯失去了伴侣,发出哀鸣,而我失去深爱的你,就像这半死的梧桐失伴的.鸳鸯。原野上枯黄的草上露水刚干,露水明日还复落,而我却再也见不到你了。只得在旧居与新坟间徘徊,忆往夕我俩两情依依,何等快活。如今孤身卧在凄冷的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倾听着窗外潺潺的雨声,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不由得又想起你,谁还会在夜晚挑灯为我缝补衣服?

情真则意切,情深则语淡。

大道理都是朴素的,真感情也都是朴素的,它不需要华丽的语言装饰,也不需要任何人工的雕琢。情之所涌,笔之所至,散发着质朴的光泽,更能打动人心。像《江城子》、《十里长街送总理》,每读之,眼必微潮。

这首词非常朴素。今夕对比,突出如今凄冷的境况。两个诘问,“同来何事不同归”,“谁复挑灯夜补衣”,看似无理,实则是断肠之句。两个比喻,更添凄凉意。整首词表达出诗人沉重哀痛的心情,对妻子浓浓的思念。除了你,谁会为我挑灯夜缝衣?贺铸二十九岁时,

曾写过一首《问内》诗,写大伏天赵氏为自己缝补冬衣。如今想到生活中的种种细节,愈发肝胆寸断,哀伤不已。

谁会想到如此绵密细腻的词,是出自五大三粗的武官之手。拒宋史记载贺铸“身长八尺,面如铁色,眉目耸拔。”他有个外号叫贺鬼头。这样的外貌应没几个人爱靠近他。

外表不讨喜也就罢了,天生丽质难自弃嘛!个性也不讨喜。据说贺铸喜欢当面指出别人的缺点,碰到权贵,从来都不肯阿谀奉承。迁到临城做县令,三天之内,便将前任县令滞留下来的三百多件案件悉数作了判结,全县百姓,听了这件事情,对贺铸刮目相看。这样人的人空有远大的抱负——仗剑行侠建功业,在现实中只落得处处碰壁而已。

外表的粗犷狷介,内心的绵密婉约,他的词作亦豪亦婉,只是那些豪放词作不以人熟知。也许是因人生境遇,他的婉约词作感人至深,最著名的当属《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愁绪?为着开篇那个“凌波不过横塘路”的女子吗?那女子只代表着一个美丽的事物。生命中很多美丽的事物,都不可得,只能“但目送,芳尘去”,唯一得到的美丽事物却天人永绝,自是愁肠满怀。

即使天下人都负我也没关系,我还有你,如今我连你都失去了,只能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半死桐》让我们认识了一位情深无比,孤苦凄凉的老人——贺方回。

鹧鸪天诗歌5

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

① 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又叫秋闱。

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

答:轻微、新鲜、清爽等。

(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3分)

答: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

答:例:“白苎新袍入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去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鹧鸪天诗歌6

●鹧鸪天

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

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

与谁同度可怜春?

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姜夔词作鉴赏

宋孝宗淳熙十年(1189),姜夔在苕溪(今浙江湖州)为一位不幸女子的身世所感动,写下了这首词。而且,由于他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合肥情事,他不知不觉中将这位不幸女子与其合肥情侣连系起来。故通篇皆是对不幸女子的深深怜悯和同情,而毫无轻薄浮浪之语,格调高雅,意境醇正。

京洛,河南洛阳。周平王开始建都于此,后来东汉的首都也在这里,所以又称京洛。后人使用此词包括洛阳或京都两种含义。此处代指南宋都城临安,风流,指品格超逸。开篇即写这个妇女出处不凡,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她既有超逸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首句京洛风流绝代人七个字,包括这样三层意思。

那么,这位曾风光一时的佳人,因何风絮落溪津?为何像风中飞絮似的,飘落到苕溪的渡口来呢?

说她的来到苕溪是如柳絮的随风飘落,含意深厚。颠狂柳絮随风舞(杜甫《绝句漫兴》),这风中之絮是不由自主,又是无人怜惜的。用风中之絮来比喻,暗示人的不幸遭遇,一个落字双关出人与柳絮的同等命运。其中也掺杂着作者的身世之感。这句前面用因何这一似问非问的句式,后面用荒僻的溪津与繁华的京洛作鲜明对比,深刻地写出了这个风流绝代人的不幸遭遇。也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深深怜悯和同情。

笼鞋浅出鸦头袜。笼鞋,鞋面较宽的鞋子。鸦头袜,古代妇女穿的分出足趾的袜子。这句是说从笼鞋中微微地露出了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化用曹植《洛神赋》典故,曹植形容洛水女神是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词里的女子穿了这样款式的鞋袜,步态轻盈,如宓妃洛神一般。这仍是对风流绝代人的赞美:她高洁,飘逸,和一般风尘女子迥然不同。

过片,暗示她的辛酸生活,并表达了对她不幸遭遇的同情。红乍笑,绿长嚬。红,指她朱红的嘴唇,说轻启朱唇,露出浅浅的笑;或说红指她笑时莲脸生春;总之是说她笑时的美丽。绿,指青黛色的眉毛,说她双眉紧锁,隐含忧伤。乍,表示时间短暂,与长相对。说明她笑时短,嚬时长。仅用六个字,不仅使人的神态毕现,而且写出了人酸苦的内心世界。这笑,看来是勉为欢笑,而嚬才是真情的流露。红乍笑,绿长嚬六字用得高妙奇绝。红与绿对,色彩鲜明,让人顿觉佳人的仪态万方:乍与长对,以时间长短刻画佳人神态的流程:笑与嚬对,揭示出佳人复杂的心态。意蕴本融,言简意赅。描写女子情态的词句本也常见,如修眉敛黛,遥山横翠,相对结春愁(柳永《少年游》),十三个字只写出了人的春愁:娇香淡染胭脂雪,愁春细画弯弯月(晏几道《菩萨蛮》),十四个字只写了人在梳妆打扮时而愁春。它们都没有姜词这样高度浓缩,韵味悠远。

与谁同度可怜春。春光无限美好,可是面对这样的良辰美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与谁,即没有谁。贺铸有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句,与此境界极相似。这深情的一问,不仅表现出词人对她的同情,惺惺相惜,而且写出了她的孤苦寂寞。从整首词看,所写是一个歌妓之类的人物。她在繁华的京城也许曾经有过一曲红绡不知数的美好时光,如今却沦落溪律,无人与度芳春。对于她的不幸遭受,词人一个字也没有写,女主人公也始终未发一语,全从我之所见方面着笔。感慨都在虚处,这样词人的同情之感,表达得酣畅淋漓,人物形象也栩栩可见,特别最后两句更是神来之笔: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古人传说鸳鸯双宿双飞,常用来作为夫妻间爱情的象征。鸳鸯独宿,深一层表明无人与之同度,只剩下孤苦一人了。何曾惯,也深一层地流露出她的忆旧念往,直至今天仍怀着感情上的痛苦。因此接着说:化作西楼一缕云。宋玉《高唐赋》载巫山神女与楚王的故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说她化作西楼上空一缕飞云,如巫山神女,对过去那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的欢愉情景,不能忘怀,表现出她对爱情生活的无限回忆和执着追求。

白石词的基本风格是清空,要清空,就要有一种冲冷的胸怀,不让七情六欲无节制地发展,从而达到一种超逸空灵的境界。对情词来说,就不能热情过度,因热情过度容易形成痴迷状态,要用冷笔处理。本词就是冷笔写热情的作品。本词用笔,有时从实处落墨,有时虚处着笔(如笼鞋以下四句),但它无穷哀怨,都在虚处(陈延焯《白雨斋词话》评姜夔《点绛唇》结句语),虽有深情,由于用冷笔处理,故显得气体高妙,清远空灵。

鹧鸪天诗歌7

脸上残霞酒半消,晚妆匀罢却无聊。金泥小帐谁与共,银字笙寒懒更调。人悄悄,漏迢迢,琐窗虚度可怜宵。一从恨满丁香结,几度春深荳蔻梢。

这是一首闺怨词。以“寄情”标题,意为将闺中思恋之情寄与远方。

上片刻画闺中人形象。“脸上残霞酒半消”这是描绘闺中人美丽的外貌。“酒半消”说明她还没有完全从醉态中清醒过来,似醉非醉的脸上泛着淡淡红霞一样的光彩。她为什么醉酒呢?自然是内心有愁怨,以酒解愁罢了。“晚妆匀罢却无聊”这是从行动上深一层刻画形象。酒醒了,闺中是何等寂寥,正象李清照所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空闺独守的日子真是难熬呵!只得坐在镜前晚梳妆,来消磨时光。然而,梳妆后依旧是百无聊赖。“金泥”,用金色颜料描画。欧阳修《南歌子》有“凤髻金泥带,龙文玉掌梳”句(头上梳着凤凰样的发髻,系着金色颜料描画的彩带,插着游龙花纹的玉梳)。“银字”,以银作字,饰其音节。白居易《南园试小乐》有“高调管色吹银字”句。这两句是通过环境描写更深一层刻画闺中人形象,揭示其内心世界的愁怨。用金色颜料描画的玲珑小帐是这样美观华丽,但衾凤冷,枕鸳孤,意中人不归,这美丽的闺房欢乐在哪儿呢!独守空房,哪有心思去调弄、吹奏刻着银字调号的笙管,就让它冷清清地搁在那儿吧!通过这样的描写,我们想见女主人不仅有美丽的外貌,而且多才多艺。然而她内心世界却被愁怨充斥着。

下片从环境气氛烘托和时间推移上形象地表现闺中人怨恨的深远。“人悄悄,漏迢迢,琐窗虚度可怜宵。”夜深人静,计时的漏滴声小,但在静夜中却格外清晰,象从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一点一滴都传到辗转反侧、不能入睡的闺中人耳中,她就是这样在琐窗朱户中将可爱的良宵虚度(“琐窗”,小巧玲珑之窗)。这是以声托静渲染闺中的清冷、阒寂。“一从恨满丁香结,几度春深荳蔻梢。”她心中的怨恨就象窗前那淡红色丁香花一样,一簇一簇地郁结在一起,从未消散过。而青春的岁月,美好的年华,就在那荳蔻花开花谢之中悄悄地流逝了!结句以流水对出现,“一从”、“几度”,“恨满”、“春深”连用,不仅在时间上将今宵与往昔联系起来,乍远乍近,舒卷自如,且进一步形象地描绘了女主人的生活环境,将无形的愁怨和岁月消逝变为有形。“满”是空间结体上说明怨恨之多;“深”是从时间深远中说明恨之绵长。这种以写景结句,正象秦观《千秋岁》“飞红万点愁如海”一样,达到情景双绘的效果。

鹧鸪天诗歌8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①

赵 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②,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本词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和。

8.这首词炼字很有特色,此词前两句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5分)

9.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请作简要赏析。(6分)

8.“惊”字用得最好。(1分)“惊”字与首句的“那知”相呼应,(1分)不但表现了时序推移之速,而且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情态,充分表达了作者恨时思国的爱国情怀。(3分)(意思对即可。如答其它的字,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2分。)

9.参考答案一:主要运用了反衬(对比)的表现手法(2分)。词人通过回忆当年全盛时的欢乐反衬(对比)南渡后客居的悲凉(2分),突出了沉重的爱国之思(2分)。

参考答案二:主要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2分)。上片实写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片转入对当年全盛时欢乐生活的回忆,结尾两句又跌入悲怆的现实(2分),表达了沉重的爱国之思(2分)。

赏析:赵鼎是宋代中兴名臣,此词作于建康(南京)上元(元宵)节时,表达了沉重的爱国感情。金兵南侵,而转徙异乡,不知不觉又是一年的春天到了,因为小桃到了上元节即着花。从开封到南京虽然不远,但总觉得到了天涯海角一般,心里特别凄凉,不禁回忆起在汴梁时的繁华景象。花枝在皎洁的月光下是何等地婀娜多姿,宫殿晶莹剔透,云彩多么绚丽。往事晃如一场“华胥梦”。东风一吹像惊醒了似的,不禁潸然泪下。

鹧鸪天诗歌9

鹧鸪天

严 仁

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柂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释】①一曲危弦:弹奏一曲。危:高。弦:泛指乐器。②捩柂(lièdu):扭转船舵。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诗歌是怎样表现离情别绪的?请结合词的上阕或下阕加以简析。

答案一:上阕。(1)一二句写别时:“一曲”句,写楼上别筵情景,奠定了离别哀伤的基调,宴席将散,一曲离歌令人愁肠欲断,不忍离别(2分);(2)“津桥”句,借人已上船、船已起航,写不得不别的无奈,使惜别的气氛更为浓厚(2分)。(3)三四句写别后:“江心”句从行人的角度写来,“带”与“重”,借行者的主观感觉,表现离别的沉重与不舍。“楼上”句从送行者的角度来写,从对方着笔,借风吹粉泪,渲染离情,将别情的抒发推上了高峰。三四句句各写一方,将惜别之情,写得深挚感人。(4分)

答案二:下阕。(1)以乐景衬哀情,草碧柳黄,以美好的春景,反衬离别的忧伤(2分)。(2)化无形为有形(或运用通感的手法),“载将”一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恨”写得具体而有分量(3分)。3)巧设比喻(或衬托),以悠悠不尽的东流江水,喻绵绵不断的离别愁情,使伤别之情进一步深化,令人回味不绝(3分)。

鹧鸪天诗歌10

为卿十赋鹧鸪天

暮雪初融料峭寒,为卿一赋鹧鸪天。

拟将南蕊撷佢土,罔计春飙恶玉关。

跋夐巘,涉荒潭,琴心化斗照谁还?

生涯仗剑赍无寄,瘦马西风何以堪。

马瘦风疾举步难,为卿二赋鹧鸪天。

黄沙酹酒埋红豆,赤地挥刀乂素笺。

札百裂,爱千连,犹由怅梦向沈园。

伊身不胜空楼冷,凉彻红酥慎倚栏。

凉彻鲛绡抆玉颜,为卿三赋鹧鸪天。

镜花水月辜渠汝,露魄霜魂枉绊牵。

心碎碎,语喃喃,萦思尝借牖边弦。

宫商角徵音悲哑,剪水双瞳雨泪涟。

剪水双瞳柳含烟,为卿四赋鹧鸪天。

千秋岁引莺啼序,烛影摇红相见欢。

离翠袖,误桃源,瑶华催雪忆少年。

诉衷情令春光好,并蒂芙蓉双瑞莲。

并蒂芙蓉二色莲,为卿五赋鹧鸪天。

青衣修指拨檠爇,红袖柔荑添馥燃。

情缱绻,意缠绵,离歌和泪未轻弹。

长空素诺积成谶,除却此云不巫山。

除却此云怎巫山?为卿六赋鹧鸪天。

百年求得蒹葭度,千载修来萤火眠。

生共驻,殒同阑,尘中何处不江南。

添声杨柳枝多丽,归去来兮人月圆。

月未央时人不全,为卿七赋鹧鸪天。

亭旁花落积成阵,榭侧苔生滋就毡。

冷簌簌,热炎炎。寒来暑往苦经年。

木石盟怎成追忆?河畔三生徒画籖。

石刻三生未了缘,为卿八赋鹧鸪天。

跌跌宕宕空途冷,曲曲折折满径寒。

心沥沥,泪潸潸,娓娓词阕念中填。

此情何得筝绳断,木鹊飘零化杜鹃。

咳血声声化杜鹃,为卿九赋鹧鸪天。

云雷聚坼催孤影,老翅奔飞朔素媔。

淌火海,滚刀山,上穷碧落下黄泉。

闻伊欲醮琴偕瑟,寸断肝肠心似煎。

寸断肝肠心不安,为卿十赋鹧鸪天。

前词九谱离殇曲,此阕一填和美言。

如适已,但婵娟,否则七尺负人间。

惊涛裂岸风云起,没齿珠黄抱你还。

描写春天的句子1

1、春天的雨,细细的,柔柔的,春天的雨,就像春姑娘挥舞起那轻柔的丝绸披肩一样,春天的雨,就像母亲轻轻地唤醒你你。春天的雨,滋养着大地,滋润着万物,春天的雨,唤醒大自然中的生物,叫醒沉睡中的河流。

2、要想饱览春天最浓的颜色,莫过于去看最美的湖水了。朱自清先生曾写过梅花潭的绿,深得甚至有些微微发蓝。那是集叶片、草尖和天空为一体的颜色。在明澈、纯净、绿色的湖水中,无数条小鱼在畅游。

3、如果说校园的春天是有深义的,那么那些所谓的最美丽的春天则是校园的春天。我们踏歌而行,因为春天里我们最年轻。穿过那些春意盎然的小道,也才能发现一颗种子的生命在春天里是何等的美妙。我明白,“春种一颗子,秋收万颗粟”的典故。今天我们播种春天,明天我们将要收获。

4、春天在那里?春天就在一曲曲美妙的歌曲中。不管是早上、中午、下午、晚上歌声随时会有,早上会为你报时,下午会有歌声,晚上睡觉时也有,当你难以入睡的时候,听见这一声声歌曲,可以让你入睡,做一个香甜的梦。

5、春天的小河,也很美丽。小河在阳光的照耀下,河水一闪一闪的,河里有许多小鱼在嬉戏。我把目光移向了河边的一棵棵高大的柳树,一阵春风吹过,柳树的枝叶随风飘动。看见了如此景色,让我不禁想起了《咏柳》这道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色绦。不知细叶谁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春天在学校里,春天到了,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学校也热闹起来了,他们坚信,春天的播种,秋天必有收获。因为有播种的时期就有收获的时候。春天让学校更加生机勃勃,小朋友们啊,脱下了冬装,换上了薄薄的衣裳。

7、春天,我们闻到了花香味,就好像“春天的使者”把花儿上洒上香水,就让我们感到清香、芬芳扑鼻!让人觉得疲劳已经消失了。啊!春天真是个让人疲劳消失的季节!又是一个芬芳扑鼻的季节。

8、在春天里,拔节的不只是小草,也有我们的梦想;在春天里,成长的不只是禾苗,也包括我们的感悟。就让我们怀揣着一份阳光的感动来拥抱春天,把春的消息化作满腔憧憬,把心的祝福化作满怀豪情,在春天播种下汗水浸润的信念,在秋天去收获果实累累的希望!

9、春天,是个值得品味的季节。驻足一棵树前,面对着它的干练与沉静,在春风的吹拂下,在春水的浇灌下,它是那样的自信而优雅。它深知春天的深情与博爱,郑重地吐出嫩芽来表达感恩之心,用来日的绿叶、花朵和秋实来默然回报春的爱抚。凝视一棵小草,它是那样的纤弱,可万千棵小草已将被冬久久封闭的山川染绿。静观一棵麦苗,它是那样的孤单,可一行行一块块麦田谱写的绿意定然使人震撼而心醉!春之力不可多见,可谁能不叹服这春之力,谁又敢低估这春之力呢!

10、春天在哪里?小溪告诉我:春天在冰雪融化的溪水中,“啪嗒!啪嗒!”听雪化的声音,像音乐家弹奏的琵琶,清脆、优美。鱼儿在溪水中畅快地游,偶尔把小脑袋探出水面,好奇地望着我。不远出几只鸭子怡然自得地浮在水面上相互嬉戏、追逐、欢叫着,眼前的情景不由使我想起“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

11、生活正像春天一样,哪能没有风雨,哪能不经历沧桑呢?而我们需要的正是那种无畏风雨的精神,勇敢面对,在伤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何况,细雨会提你洗净伤口,清风会为你将皱纹抚平。

12、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随即各种各样的沉睡了一冬的植物,也都慢慢的苏醒过来,它们互相问好、说说笑肖,好不热闹,这不,精力旺盛的它们决定开一场辩论会,讨论谁是春天中的最美。

13、一路上,两旁高大粗壮的树木已欣然睁开了双眼,抽出了一条条青色的细枝,长出了一片片绿中带着嫩黄的叶子,愉快地迎接着春姑娘的到来。路边,一棵棵小草,一朵朵小花从土里探出脸蛋,好奇地张望着这个美好的世界,那么的精神焕发,生机勃勃。

14、春天到了,太阳出来了,把花草树木上的雪溶化了,展现了春天的美。太阳出来了,大地上的花儿。草儿都醒了,生长了嫩芽,唤醒了春天的美,唤醒了勃勃生机,让大自然充满了梦幻,艳丽的玫瑰花散发出阵阵芳香,碧空中,漂浮着朵朵白云,在柔和的微风中翩翩起舞。春天下雨后的早晨会更加绚丽,更加充满生机,啊!原来这就是春天的美,雨后的早晨,树叶上的露珠闪烁着光华,这真是江山似景,风景如画,让人不敢不赞叹!

15、春天来了,大自然开始生长了,小草从地低下探出了脑袋,似乎是在朝春天点头。在春风的吹拂下,柳树仿佛在梳着她那美丽的长发,向我们炫耀呢,不知是春天的好还是春天的美让小溪的水变得清澈见底,清得可以照出人影。

16、平地响起一声春雷,这是春姑娘发给大地的信息,接着春雨连绵,不但润醒了小草、润绿了杨柳,也润开了报春花,春天来了。小草钻出了地面,新奇地望着;杨柳摆动着腰肢,随风舞着;报春花鼓起小喇叭,“春天好,春天多美妙。”

17、春天的到来,她让南方远行的燕子,高兴地回到了家园。它们飞来飞去,跳上跳下感谢春天的到来。春天的到来,唤醒冬眠的动物,它们陆续走出洞穴,和朋友互相问候,齐聚在春光明媚家园,开始走向新的生活。

18、在风的吹拂下,满山遍野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连成片,汇成海。人们面对这红的、黄的、蓝的……五彩缤纷的海洋,烦心没有了,萎靡没有了。感谢春天的色彩给我们带来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19、春天来了,街道两旁的小树木吐出了点点嫩芽。田野里的小草钻出了地面,绿油油的,像给大地铺上了绿色地毯。花园里的花儿张开了笑脸,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白白的,好看极了!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向远方。小鱼和小虾在小溪里快活地游来游去,仿佛在奔走相告,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操场上,小朋友们在高高兴兴地放着风筝,好不开心地玩着!

20、来到田野,农民伯伯都在忙着播种,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天勤劳了,秋天就必定丰收。农民伯伯们弯着腰,但还是能感觉到他们的脸上充满着欢欣的笑容,虽然不是秋天,但沉甸甸的收获似乎就在眼前。这也是春天,带来希望的春天。

描写春天的`句子2

1、正在拔节的麦苗儿,像绿色的地毯,厚厚的铺在田野上。

2、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那一片生机的景象便随之来到四面八方,整个世界像刚从一个漫长的睡梦中苏醒过来。

3、春天,它不像夏天那样干枯炎热,不像秋天那样冷清,也不像冬天那样寒冷。而春天是一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这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母亲,母亲就像大地,母亲生下我们,我们就有了生命,大地回春了,就等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了,所有的生命都重新来过。

4、随着春天的到来,大地完全被绿化了,从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整个春天都被绿色覆盖了。

5、于是,开始在春天漫步。

6、在春天里,动物们也从沉睡中醒来。小草开始发芽了,大地上到处都显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绿景象,就像一幅水彩画。

7、春的到来,给大地又换上了新的绿衣裳,从表到内都焕然一新。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的山坡上,小草也悄悄钻出地面。它们嫩嫩上午,绿油油的,肥胖的小叶儿像一个刚睡醒的胖娃娃。这一片,那一簌,给陡峻的山坡点缀上新的绿意。

8、春天来了,小树长出了新芽,树叶经过了冬天的孕育,现在终于发出了新芽。柳树也长出了嫩芽,芽嫩绿嫩绿的,长满了枝条。风一吹,仿佛一位婀娜多姿的姑娘正翩翩起舞。

9、对于痴醉于春天的人来说,今年的春天或许有些残酷,来不及欣赏阳春三月的青草初绽,冰雪消融。梨花带雨,樱花飞扬的盛春四月又要与我们擦肩而过。像流水从指尖东去,让我这不爱春的人也倍感痛惜。

10、春天,不像夏天那样热情奔放,也不像秋天果实累累,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更不像冬天晶莹剔透,可春天是温柔的,醉人的。我爱你,春天!

11、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大田里的麦苗像一片海,星罗棋布的村庄是不沉的舟,纵横交错的弯弯曲曲的河道,河边。

12、田野上,麦苗返青,一望无边,仿佛绿色的波浪。那金黄色的野菜花,在绿波中闪光。

13、淡黄的阳光轻洒在身上,没有夏日的热情,没有秋日的悲艳,更没有冬日的感伤。温柔地抚摸着心中那小小的梦想,忘却“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承诺;抛开“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惆怅;脱去“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桀骜华裳。春天,我是否也该沉浸在这段暂得希望里?

14、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15、春,绝对是一幅饱蘸着生命繁华的画卷。

16、春雨沙沙地下着,有如绣花针,有如牛毛。河面的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河水中,一只只小蝌蝌顽皮地游着,好像在找它的妈妈,可爱极了。

17、是谁在春意稍褪的时候唱起黑色的挽歌,是谁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守望白色的村落,我的水银,我的烟火,还有我长满鸢尾的黑色山坡,这些永远不肯愈合的温柔伤痕,只有在绿树林花那一抹重比一抹的春色的感染下,才肯悄悄逝去。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隐藏在寂寞华裳下所萌动的生命力。

18、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19、校园里,到处都是春光明媚的鲁象。柳树抽出了细细的柳丝,上面缀洁了淡黄色的嫩叶;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又嫩又绿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小朋友们都脱掉了笨重的冬衣,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小鸟们从家里飞了出来,唱着动听的歌,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20、鸟儿们欢快地唱着动听的歌儿,在发了芽的柳树上飞上飞下,用动人的舞姿来展示自己的才华,跳着春天的舞蹈。

21、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找春天,田野上,麦苗返青,一望无边,仿佛绿色的波浪。那金黄色的野菜花,在绿波中闪光。

22、披着柔媚的春光,让略带甜意的风,从身边掠过,就会领悟到春的气息里,其实包含着一种最令人感动的柔情。也会觉得大自然就是一位奇特的母亲,她竟选择在万物萧条的冬的尽头,将千姿百态的生命孕育而出,让它们踏着那最为柔媚的第一缕春光,相拥而至,把无限的生机带给人世。

23、蜜蜂们嗡嗡地飞来飞去,都在忙着采花酿蜜。

24、花儿们竞相怒放,红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五光十色。山上的桃花远远望去像云霞。花儿们给世界穿了一件花衣裳,美丽极了。

25、踩在她松软的泥土上,才知道生命的温床可以如此地平实,只要季节的老人飘然而至,所有沉睡的种子,都可以在这里孕育,并赋予生命一种变换的姿态。

26、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地从我们头顶掠过,一只大蜜峰正落在一朵金黄的迎春花上,好看的蝴蝶飞舞在花丛中。春天到了,它们忙碌着,不辜负这大好时机。

27、当冬天的严寒渐渐退去,春悄悄地到来了。山坡上的积雪渐渐融化,慢慢地露出青山一角,雪水顺着泥土流下来,唤醒了沉睡在地里头的所有生物。布局鸟欢快地歌唱着,自由地飞舞着,飞向森林,飞向城市,想世界宣告春天的到来。

28、春天来到了冰冻的河流上,一轮红日每天给河流温暖,帮助河流把覆盖着的冰块融化掉。慢慢的,河水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流得畅快,奏着“河水奏鸣曲”,叮咚叮咚响,仿佛在像春姑娘表示感谢。

29、春天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春天里人们的心情更美。佝偻了整整一个冬季的腰板挺直了,欢快的笑脸充满着希望。公园里又热闹起来了,照相的青年人,钓鱼的老人,捕捉昆虫的小朋友,一个个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流连忘返。

30、当春间二三月,轻随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人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

31、春天,它不像夏天那样那么的干枯炎热,不像秋天那样的冷清,也不像冬天那样的寒冷,而春天是一个生气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这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母亲,母亲就像大地,母亲生下我们,我们就有了生命,大地回春了,就等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了,所有的生命都重新来过。

32、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绿茵遍野,嫩草像绿宝石一般发出悦目的光彩。

33、河两岸新生的草笑眯眯的,像是和低着头蒲公英说悄悄话,草地边,一棵棵、一行行的杨树、槐树……枝条绽出嫩绿的叶芽,舒展着娇嫩的身躯,迎着温暖的春风快活地生长着。远处柳树垂下的柔软如线的枝条,在春风的吹动下,在空中轻轻摇摆,远远望去像一团团随风飘的烟。

34、小燕子拖着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乡,它们“叽喳,叽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来了,春来了!”

35、无论是破土而出的,还是含苞待放的;无论是慢慢舒展的,还是缓缓流淌的;也无论是悄无声息的,还是莺莺絮语的,只要季节老人把春的帷幕拉开,他们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这里汇演自然那神奇的活力。

36、春天是人们所向往的季节,人们总是在这个季节里做好了自己的打算。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它正告诉我们:一年的愿望应该在春天计划好,一天之中最重的时间是早晨,在春天里,人们就开始耕田插秧、栽树等之类的农活。候鸟们也从南方迁到北方来了,为田地里劳作的农民们喝彩。鸟儿有的站在高树上,有的干脆在田坎上,还有的立在“五线谱”上。正是这样,使田地里的农民倍感到欢乐,一切都热闹起来了。

37、春天来了,顽皮的小草们从泥土里慢慢的钻了出来,绿油油的脸蛋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无论在小山上,还是在宽阔的街道旁,你都会看见小草的身影。如果在小山上,你会看见小草像绿毯似的出现在你的眼前,你一定不忍心踩在上面。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啊!

38、小蜜蜂在花瓣上跳起优美的“8”字舞,并为春姑娘送上最甜的花蜜。

39、春,也是一拱彰显着生命神奇的画廊。

40、春,绝对是一桢浸染着生命之色的画布。

41、人们可喜欢春天了,因为这美丽的春天,给人以新的开始,新的收获,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42、春风飞过大地,大地变成一幅清新的图画:被人们收割过的草木茬上,又倔强地冒出了新芽。不用人工栽培,它们就在春风的吹拂下生长起来。大地变绿了,衬托着红的、白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的野花,多美呀!春风吹来,那清新的花草气息,直往人心里钻,无论是谁,都会深深吸一口,像痛饮甘露一样畅快。多爽啊!

43、含苞待放的蕾一个个绽放成甜甜的笑厣,如梦,似霞,更像一双无形的手在不经意间流泻的一首春天的诗。

44、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里鸟语花香,春天里充满生机。难怪许多诗人和作家会赞美春天,画家会以手中的画笔来描绘春天。这真是一个春天!这样的春天怎么会不令我们赞叹呢?

45、春天来到了正要吐丝的柳树上,春姑娘像一个温柔的妈妈。她陪着小柳树一起聊天,并且给小柳树充足的阳光、空气、水份,为它梳妆打扮,柳树变得更加婀娜多姿了,让其它的小树都另眼相看。

46、春天来到了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上,春姑娘像一只小蜜蜂。每天给它一些温暖,给它送来美妙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娇羞的花儿,忍不住笑了。开得十分艳丽。

47、墙角下蜷缩了一个冬季的蔷薇花,早就乘着春风爬上了墙头,用它那最娇嫩的新芽迎接着春天的祝福。

48、这是一个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季节,像蛇,熊,青蛙……之类的冷血动物都停止了冬眠,爬上地面欣赏春天。小鸟鸣春,百花争艳,小草发芽,燕子也飞回来搭窝了,春天使给大地恢复了万紫千红的气氛。

49、我热爱春天,我喜欢闻到花儿的芳香,看到大树的新绿,听到小乌的欢唱。我热爱春天,因为春天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新的希望!

50、春天慷概地散布着芳香的气息,大自然五彩缤纷----青草如绿波,桃花如人面红,葵花金灿灿,玉兰花洁白无暇。成群结队的画眉像迎接队似的蹲在枝头。桃树,梨树艘仿佛披着自身的芳香所熏醉了,芒果花开得如满天的繁星。

5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52、春天的风是轻柔的,像妈妈的双手抚摸孩子的脸。

53、满院的迎春花扭动着身躯,张开渴望已久的嘴巴,贪婪地吸吮着春天的雨露。

54、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人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

55、春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它们全身嫩绿嫩绿,远看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春风一吹,它们就左右摇摆,好像在给春风点头呢,有趣极了。

56、连春雨,春雷都连绵不断地来为我们报春,春天正是播种的好季节,农民伯伯正趁着这个好季节开始播种了,到了秋天就有好的收成。

57、雨过天晴,太阳走过七色彩虹,万丈光芒照耀着春天的大地,大地上的一切都生机勃勃。地上的小草,细细的嫩叶湿漉漉的,青枝绿叶的树木,像刚洗过一个澡,显得青翠欲滴。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着,唱得人心情舒畅;小蜜蜂出来采蜜,它们从这束花飞到那束花。最快乐的是阳光下的孩子们,他们有的追逐跳跃,有的唱歌跳舞,还有的在蓝天上放起了风筝,又是一幅欣欣向荣的图画。

58、你看,每一种生命都有自己特定的形态,而每一种特定的形态,都包含着特定的生命信息。无论是高大的,还是弱小的,都要经历着有生也有死的历程,也都有稚气和成熟的时节。无论是引人注目的,还是平淡无奇的,都要沿着那特定的时令轨迹,在自己特定的生存空间里,完成一段生命的壮举。也无论是否有名有分,无论是生在富饶的家园,还是长在贫瘠的沙土,所有所有的、所有的在春天萌生的万物呀,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用尽全部的热情,谱出一曲生命的颂歌。

59、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60、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61、于是,开始在春天漫游。

62、小草挺直了腰杆,身子随着轻风缓缓地舒展着,像旧时教书的先生,摇头晃脑地吟着春天的诗。

63、果园里,报春花开的一簇一簇的,桃花、杏花、樱桃花竞相开放。它们争奇斗艳,红得如火、粉得像霞、黄得赛金、白得似雪。果园到处散发着迷人的清香,令人陶醉。

64、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桃、杏、梨对应的颜色红、粉、白)花里带着甜味,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65、新绿、嫩绿、鲜绿、翠绿,满眼的绿色呀,温柔着我们的视线。还有那星星般闪动的一点点红、一点点黄、一点点粉、一点点紫呀,也惊喜着我们的目光。

66、小青蛙唱起欢迎歌“呱呱呱,春天到啦!大地真呀真美丽……”

67、这春天,既给人以新的生命,也给人以新的希望,我爱这美丽的春天。

68、都说春天是花的海洋。粉色的淡雅,白色的端庄,红色的热烈,紫色的深情,泼泼洒洒,浓浓烈烈。一朵朵花,把春天的朝气蓬勃都开出来了。

《钱塘湖春行》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钱塘湖春行》原文及诗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下邽(今陕西渭南县)人,中唐大诗人。他出身于寒素的小官僚家庭,早年南北飘流,了解到民间疾苦,后为官,历德宗、宪宗到武宗六朝。晚年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与元稹、刘禹锡友善。他一生仕宦可分为前后两期。

一、前期(二十九岁至四十四岁)。

二十九岁中进士,三十二岁中拔萃科,授校书郎,三十五岁又中“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改周至尉,入为翰林学士,擢左拾遗。这时他的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占主导地位,要为朝廷兴利除弊。他有《策林》七十五篇,指出朝政弊端,发为歌咏则是《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七首,但后来感到仕途险恶,考虑个人出处利害,已有消极退避的思想。

二、后期(四十四岁至七十五岁)

先是四十三岁时,他授官太子左赞善大夫。这时,割据淄青镇的李师道派刺客杀死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上疏请捕刺客,被劾“先谏官言事”,贬江州司马。而致罪的实际原因则是由于其长期批评朝政而触怒了皇帝。从此他逐步走向消极,虽然后来官职屡升,作过主客郎中,知制诰;召为秘书监,迁型部侍郎,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直到改太子少傅,以刑部尚书致仕,由于宦官专权,后来又有牛李党争,他见朝事难为,曾请求外放,历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或在朝中担任闲散职务。这时儒家独善思想占上风,而且夹杂着佛家出世的思想。白居易在文学史上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进步的理论,并倡导和推动了新乐府运动。他总结了从《诗经》到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提出应该为时代、为现实而创作的主张,认为文学的作用应是“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成为指导创作的口号。为了实现这一主张,诗人必须有自己的倾向、态度,诗歌中应有美刺比兴。他还谈到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说诗歌是“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把情看成根本,通过语言、声音使人受到教育感化,才算是结果,才达到了文学的目的。他严厉批评了六朝形式主义文风,给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以崇高评价。这些,都集中反映在《与元九书》、《新乐府序》、《策问》、《策林》和一些诗歌中。

白居易的诗共三千多首,《全唐诗》编为三十九卷,在唐代诗人中是保存诗歌最多的。他把这些诗分为讽谕、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而自己尤重视讽谕诗,这种推重,主要在政治意义方面,并不在艺术性。这类诗以《秦中吟》和《新乐府》为代表,多批评朝政弊端和他所见所闻的黑暗现实。闲适诗内容情调比较消极,表现独善其身的自慰心情,如《养掘》、《赠王山人》、《游悟真寺》等可做代表。感伤诗多反映自己不幸遭遇,格调不免低沉、感伤。但有些诗如《长恨歌》、《琵琶行》则接近叙事诗,又含怨讽之意,感情浓郁,艺术性很高。白居易杂律诗包括杂体和律体,或流连光景,或与人酬唱,争一日之长,内容没有太多可取的地方,不过为类诗数量最多,其中有些抒情写景的小诗艺术水平较高。另外,他的诗还有内容广泛、事实具体、主题鲜明,语言浅易调畅的特点,而且还吸取了民族的语言形式,所以世号“元和体”。他创作新乐府可能晚于张籍、王建和李绅,但理论和创作实践的成离、影响却大大超过他们,而成为新乐府运动的核心和代表人物。

《钱塘湖春行》注释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孤山寺:在里湖与外湖之间的孤山上,是南朝陈天嘉年间(560--565)所建。

贾亭:唐贾全德宗贞元年间在杭州做刺史时,于西湖建亭,又称贾公亭。

云脚:流荡不定的行云,多在雨前或雨后接近地面。

暖树:向阳的树。

不足:不厌倦。

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后人误为白居易所建。其实白氏所筑之堤在钱塘门外自石雨桥北至武林门外一段。

《钱塘湖春行》诗意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赏析

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剌史的,而在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剌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剌史的可以说是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缅怀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风流太守”。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合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贾亭,又叫贾公亭,据《唐语林》卷六载,贞元中,贾全任杭州剌史时,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称其为贾公亭,未五六十年后废。贞元是唐德宗的年号,从公元780年到805年。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春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此刻,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乳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中,没想到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善于观察,而且更善于发现和体验。我们现在每每有逛景不如听景的体会,或是听朋友介绍,或是在影视风光片中,听说和看到名胜山水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生起无限向往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临其境,面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预期的那样动人美丽。这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带着一种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过高的甚至是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原因呀。试想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多少次美妙的春光?而又有多少人见证了西子湖的春色?可是到头来,我们仍然只能吟诵几位大诗家不多的几首作品,莫不是西湖只有等到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光临的时候,才像孔雀开屏般地展现她那惊人的美艳?西湖的鸟儿,只有到了大诗人白居易面前,才“争暖树”、“啄春泥”不成?其实不论何时何地,西湖都是最美的,我们不是也知道这样的名句吗:“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才能在无数西湖的游客中,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白居易并没有看到很多的“早莺”和“新燕”,只有“几处”、只见“谁家”而已,要是我们,说不定还会因为没有到“处处”闻莺、“家家”有燕的时节,而感到遗憾,心想要是再晚来十天半个月就好了。可是白居易却不这样认为,少有少的好处,正因为少,才是“早莺”,才是“新燕”,才有一种感知春天到来的喜悦,如果诗人没有一种年轻的心态和热爱生命与春天的胸怀,恐怕就不会被这为数不多的报春者所打动,所陶醉,而欣然写下这动人的诗篇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闻花花香,见草草美,为四处点缀的各色野花而心乱神迷,为没过马蹄的草地而唏嘘感叹了。仔细想一想,没过马蹄的草地其实是最平常不过的了,观赏这样的草坪根本用不着在春天赶到西子湖畔,在我们的街头绿地就可以了,不过,横在我们与草坪之间的恐怕有一块醒目的标牌:“请勿践踏草地”,于是,一切与自然的拉近,也就在刹那间,变成了一句严肃的警告,而今天都市里的人们对自然景观而非人造景观的漠视或无动于衷也就情有可原了。

不过,白居易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所以他会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西湖三面环山,白堤中贯,在湖东一带,总揽全湖之胜。而白居易任杭州剌史时,也确曾修堤蓄水,灌溉民田,不过其堤在钱塘门之北,可是后人多误以白堤为白氏所修之堤了。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