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押韵短句伤感选录66句

时间: 2023-01-13 句子 我要投稿 人气:

律诗押韵短句伤感选录66句

导语:七言律诗是律诗的一种。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七字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古诗(律诗)格律知识

古代诗歌,其作品蔚为大观,其种类也纷繁芜杂,在这里,我们仅从格律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将古代诗歌分为两大类: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相应地,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我们都笼统地将其称为古体诗。另外,从诗句字数上看,诗歌主要有五言诗和七言诗两种形式。因此,本文就将古诗格律的讨论,限定在五言或七言律诗上。

律诗每首八句,分别组成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在讲律诗的格律时,我们主要了解“押韵”“平仄”和“对仗”等概念。

一、押韵

韵是诗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歌中用韵,叫做押韵。诗歌(包括古体诗歌、民歌等)没有不押韵的。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一般是句尾)上。古诗创作中讲究的“韵”,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汉语拼音中的“韵母”,所以,所谓的“同韵”,我们可以近似地理解为“相同或相近韵母”。

例(一):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里的“苔”、“栽”和“来”的韵母都是“ai”,自然属于“同韵”,所以,它们是押韵的。

例(二):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耕耘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首诗中的“麻”、“家”和“瓜”的韵母分别是“a”、“ia”和“ua”,但其主要韵母都是“a”,在古韵中属于“同韵”字,所以,它们也是押韵的。

例(三):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比较“斜”、“家”和“花”三个字的读音可以发现,“xie”和“jia”“hua”不应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作“sia”(相当于xia),因此在当时,它们也是押韵的。所以,在判断古诗押韵问题时,还应考虑到字音的演变因素,不能完全按照现代汉语的字音去衡量。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按照官方颁布的“韵书”来押韵的。

律诗中,一般是在二、四、六、八等偶数句,也就是每联的对句的句尾押韵,三、五、七句也就是每联的出句不押韵,全诗的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五律首句多数不入韵,七律首句多般入韵);并且,韵脚(押韵的字)一般为平声字(即阴平、阳平调的字)。例如:

(一)送魏大将军(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将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二)咏煤炭(明·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一)诗中“戎”“雄”“中”“功”同韵且均为平声字,全诗偶数句入韵。

(二)诗中“金”“深”“沉”“心”“林”同韵且均为平声字,全诗偶数句押韵,且首句即入韵。

二、平仄

平仄是律诗中又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讲诗歌的'格律,主要就是讲平仄。平仄是诗歌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汉语四声分为两类,“平”就是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就包括上、去、入三声。如果平仄两声在诗歌中交错出现,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达到“谐和”的音韵效果。这种“交错”包括:1、平仄在本句中交替出现,2、平仄在对句中对立存在。例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根据平仄的要求,律诗在这一方面的形式就只有固定的两种基本格式。它们是:

(一)五律: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二)七律: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当然,律诗还可以由此而变化出其它诸多格式来,我们就不必要一一了解了。

律诗在平仄上也有特别要求,主要表现为:

第一,律诗的平仄有“粘对”规则。“对”就是对立,上文已经提及,这里不再重复。“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的第二字的平仄要与前联对句的第二字相一致。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平仄格式,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试看毛主席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滕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第二句“水”字仄声,第三句“岭”字跟着也是仄声;第四句“蒙”字平声,第五句“沙”字跟着也是平声;第六句“渡”字仄声,第七句“喜”字跟着也是仄声。可见“粘”的规则是很严格的。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如果不“对”,上下两句的平仄就雷同;如果不“粘”,前后两联的平仄又雷同了。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诵出来了。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不管长律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的。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

第二,律诗格律中的“孤平”禁忌。孤平是律诗格律的大忌,所以诗人们在写律诗的时候,都注意避免孤平。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如果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那就必须采取补救(见下文)的办法。

第三,律诗格律中的“拗救”。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前面一字用拗,后面就必须用“救”。所谓“救”,就是补偿。一般说来,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或经常)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拗救”的具体方式是极其复杂的,我们无须一一了解。

第四,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这样一个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指七律(包括七绝)来说的。意思是说,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如果就五言律诗来说,那就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这个口诀对于初学律诗的人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简单明了的。但是,它分析问题是不全面的,所以容易引起误解。先说“一三五不论”这句话是不全面的。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的禁忌。至于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在一般情况下,更是以“论”为原则了。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是不对的。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七言由此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关于古风的伤感句子篇一

1、红颜远,相思苦,几番意,难相付。十年情思百年渡,不斩相思不忍顾!

2、妙笔难书一纸愁肠,苍白的誓言,终究抵不过岁月的遗忘。

3、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4、原来山盟海誓说遍,似这般都付与过眼云烟!

5、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6、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7、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8、一寸相思,一寸灰,谁拿流年,乱了浮生。

9、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10、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11、看樱花满天,悲伤在流转,却掩不住斑驳的流年。

12、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13、你若无心我便休,往事如昨易白头,把酒千杯平日月,吟诗百首度春秋。

14、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1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6、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17、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8、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19、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20、最是凝眸无限意,似曾相逢在前生。

关于古风的伤感句子篇二

1、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2、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3、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4、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6、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7、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8、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9、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10、也许是前世的姻 也许是来生的缘 错在今生相见 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11、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12、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13、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4、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15、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16、我总是在想,我的记忆是不是活在长街的那头,而我的年轮死在长街的这头。

17、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18、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19、桃花之所以寂寞,是因为它为情动之人生长;为伤情之人绽放。

20、岁月落尽了繁华,鲜血染透了戎甲,谁能为你君临天下?

21、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22、生能尽欢,死亦无憾。

2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24、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25、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26、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27、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

28、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29、你是不是一直这样,安静地,凝望那些日沉日落,无家可归的忧伤。

30、你离开的这个季节,没有忧伤。只有无休止的思念在漫延疯长。

《沁园春·长沙》是于1925年晚秋,32岁时,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1925年秋,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毛离开长沙去广州,这首词大概是离长沙时所作

(一)《沁园春 雪》 格式: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仄平(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望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平平中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陆游《卜算子 咏梅》 格式:

中仄仄平平, 驿外断桥边, 中仄平平仄(韵)。 寂寞开无主。 中仄平平仄仄平, 已是黄昏独自愁, 中仄平平仄(韵)。 更著风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