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成语短句选择题聚集86句

时间: 2023-01-15 句子 我要投稿 人气:

初三成语短句选择题聚集86句

1、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

(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大凡到过岳阳楼的诗文家都曾留下过 的名篇佳句,至今还被人们广为传诵。

(2)学完《核舟记》后,明代王叔远雕刻在核舟上的那些 的人物形象就会浮现在我们眼前。

2、2003年“6?5环境日”的主题是“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请在下列横线上写出四个开头是“水”的成语。

3、根据下面各句的内容或提示,概括出相应的成语。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据此概括为一个成语: 。

(2)《扁鹊见蔡桓公》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蔡桓公的悲剧是由于 造成的。

(3)《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为一个成语: 。

(4)《木兰诗》结尾:“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人概括为一个成语: ,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4、按要求写成语。 (1)表示愉快心情的 。(2)成语中带“绿”字的 。

5、从下列成语中各挑出一个字,组成杜甫的一句诗。

谈笑风生 随心所欲 潜滋暗长 夜以继日 不入虎穴

6、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再说出从这一战役演化出来的一个成语: 。

7、按要求写成语(每项写3个)。

以“一”字开头,例:一蹴而就

以“深”字开头,例:深入浅出

8、请写出与“西施”有关的一个成语。

9、成语接龙(前一成语的尾字和后一成语的首字相同)。

万 → → →

10、写出含“马”的成语(至少4个)

11、在下面括号里分别填入一个成语,要求与前面的那个成语形成对偶关系。

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心中有鬼——( ) 守株待兔——( )

雪中送炭——( ) 瓜熟蒂落——( )

12、请把下列成语按修辞手法归类,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肝胆相照 ②片甲不留 ③怒发冲冠 ④抛砖引玉 ⑤胆小如鼠 ⑥目不识丁 ⑦千钧一发 ⑧垂涎三尺

(1)比喻: (2)夸张: (3)借代:

13、成语接龙。

雅俗共赏→赏心悦目→ → → → →

14、班会上,班长(①)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足”字旁,又在右边添上一个“隹”字,然后转过身问:“谁认识这个字?”“duī——”“zhuī——”“根本没这个字!”大家(②)地说。“难怪大家不认识,”班长说,“这是我造的字,它读作‘tuī’,是咱们班专用的'‘推门’的‘推’字。今天的班会就请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1)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成语是( )

A、①煞有介事 ②异口同声 B、①装腔作势 ②议论纷纷

C、①一言不发 ②众说纷纭 D、①郑重其事 ②七嘴八舌

(2)这次班会要讨论的问题是:

名题热身

1、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对于昨天发生的那件事,张三当时不在,一窍不通,就不必再问他了。

B、为了筹建广场,他呕心沥血,到处奔波。

C、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许多道理,列举了大量名人的事例。

D、在科学史上,一些科学文明往往源于异想天开。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一蹴而就。

B、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坷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构思新颖,匠心独运,值得一读。

C、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阴谋得逞;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对台湾领导人将把两岸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D、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

B、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又重建了家园。

C、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D、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老百姓对脍炙人口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感到震惊。

B、郸城区设置路边停车场应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C、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传销集团锐不可当地被捣毁。

D、我和老王单枪匹马参加市运动会,夺得跳远冠军。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见机行事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B、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C、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像你这样的人才一旦到了那里,一定是大有作为的。

D、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

6、成语接龙。 八面来风→风调雨顺→ → → →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14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颀长(qí) 踉跄(1àng) 精神矍铄(jué) 踌躇(zhù)

B.龟裂(guī) 星宿(sù) 丢三落四(1à) 和面(huò)

C.嗤笑(chī) 伛偻(1ǚ) 锐不可当(dāng) 恻隐(cè)

D.淑女(shū) 痉挛(jīmg) 步履蹒跚(pán) 温馨(xī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滥竽充数 随波而逝 明察秋毫 宫阙 B.余音绕梁 俯首贴耳 秋风箫瑟 精采

C.抑扬顿挫 声色俱厉 关关雎鸠 嶙峋 D.腐草为萤 锲而不舍 静影沉璧 珠帘

3.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班长带同学们参观了新建的汽车站后,对站长说:“真不好意思,我们的光临给您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B.我相信你读了我的文章后,一定会受益匪浅。

C.晚上十二点,宿舍里还有几个开灯看书的同学,黄兰不满地说:“大学生们,谁看坏了眼睛,请到我处拿眼药水。”

D.老师叫同学们互改作文,张扬对李明抄袭的作文写下一句评语:似曾相识燕归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5.下列一段话所用的修辞手法列举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得母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者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簌簌的声音。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它更硬呢?

A.比喻 排比 反问 B.比喻 拟人 设问 C.排比 拟人 反问 D.比喻 排比 设问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子:相当于您。) B.委而去之(委:委派。)

C.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增加。) D.王之蔽甚矣(蔽:隐藏。)

7.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D.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二、阅读(22分,每小题2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8-11题。

“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嗽着,动了动眉毛。“不错。 ……这是谁家的狗?这种事我不能放过不管。我要拿点颜色出来叫那些放出狗来闯 祸的人看看!现在也该管管不愿意遵守法令的老爷们了!

“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吗?”

“哎呀,天!他是惦记他的兄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哈哈哈……得了,你干什么发抖呀?呜呜……呜呜……这坏蛋生气了……好一条小狗……。”

“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接着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8.这几段文字描写了奥楚蔑洛夫的( )等方面。

A.语言、动作、神情 B.语言、动作、心理 C.语言、动作、外貌 D.外貌、心理、动作

9.“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与前面文章中描写奥楚蔑洛夫神情的语句“拧起眉头”形成对比,这一对比有什么表现作用。( )

A.两副截然不同的嘴脸,不仅看出奥楚蔑洛夫媚上到无耻的地步,更可以看出他“变色龙”的本质。

B.可以看出奥楚蔑洛夫作为警官很为难

C.说明奥楚蔑洛夫跟将军的哥哥很熟

D.说明奥楚蔑洛夫因将军的哥哥而恐慌害怕。

10.文中奥楚蔑洛夫两次说“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表现了他( )

A.故作惊讶,向上级讨好、献媚。

B.听到将军哥哥的到来,感到惊奇。

C.听说狗的主人是将军的哥哥而恐慌害怕。

D.自责自己粗心,不知道将奥楚蔑洛夫军哥哥的`到来。

11.奥楚蔑洛夫夸赞小狗及与狗说的一番话,联系全文看,表现了他( )

A.对小狗的喜爱。 B.对上阿谀奉迎的卑劣无耻的丑态。

C.变色龙的本质。 D.媚上欺下以及变色龙的本质。

(二)阅读《鱼,我所欲也》,回答12-15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2.对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故患有所不辟(躲避)也 B.所欲有甚(超过)于生者

C.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 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

13.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得之则生 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B.舍生而取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D.二者不可得兼 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

14.指出翻译有误的一项( )

A.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你给你吃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C.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D.贤者能勿丧耳:(只不过)贤者能不丢掉它罢了

15.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

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

C.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不应为物欲所获而丧失本心。

D.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

(三)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5-18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拜见)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没有)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全面的)

④虽欲言,无可进者(进谏)

⑤能谤讥于市朝(毁谤讥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⑤

1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今齐地方千里

④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⑤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A.① ② ③ B.② ④ ⑤ C.① ② ④ D.① ② ⑤

18.对这两段文字所表述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段文字表现出邹忌是个头脑敏锐、善于分析事理、具有实事求是精神的政治。

B.这两段文字也表现出齐王是个能够接受臣下意见,关心民众疾苦的统治者。

C.作者要表达的主张是:要“战胜于朝廷”。

D.作者还表达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主题。

三、填空

19.请根据本学期的课本填出下列诗文原句。(7分)

①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② ,出则无敌国外患。

③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

④ ,弗敢加也,必以信。

⑤求之不得 。

⑥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⑦ 谁言天地宽。

⑧《曹刿论战》中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

20.仿照例句写两个关于书的比喻句。(2分)

例句:书是钥匙,能开启人的智慧之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诗词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下面是《水调歌头》中考集锦题!

一、2011年河北省中考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

作答)。(2分)

答:

8.简析

语的表达效果。(2分)

答: 答案:7.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

间起舞?

示例二:

示例三:

8.

深沉;

以放眠的情景。

二、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练习:

(1)词前小序说的“子由”是词人的 ,他

和苏轼、 共称文坛“三苏”。“婵娟”在诗中

指 。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代用李白《月下独

酌》诗句 ;

最能体现人间真情和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

是 ;这首词虽有感伤

情调,但词人的豁达胸襟也处处可见,请写出两处原

句证明:①___ _ ___ _ ___ _ ②_________ ____。

(3)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1、2、略3、A

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2、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词中

四、山西省200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实验区)语文

(一)

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3-7题。(10分)

[甲]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保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把洒问青天( )

(2)念无与为乐者( )

4.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不知/天上宫阙 B.我/欲乘风归去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相与/步于中庭

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3分)

(1)写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相对应的原句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笔下柏影也。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

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7.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3、(1)端起洒杯 (2)考虑 或:想着

4.B

5.(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6.(C)

7.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

也必然有离别为;——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

一、2011年河北省中考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

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

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

作答)。(2分)

答:

8.简析

语的表达效果。(2分)

答: 答案:7.示例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还是在人

间起舞?

示例二:

示例三:

8.

深沉;

以放眠的情景。

二、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练习:

(1)词前小序说的“子由”是词人的 ,他

和苏轼、 共称文坛“三苏”。“婵娟”在诗中

指 。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代用李白《月下独

酌》诗句 ;

最能体现人间真情和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

是 ;这首词虽有感伤

情调,但词人的豁达胸襟也处处可见,请写出两处原

句证明:①___ _ ___ _ ___ _ ②_________ ____。

(3)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1、2、略3、A

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2、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词中

四、山西省200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实验区)语文

(一)

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3-7题。(10分)

[甲]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保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把洒问青天( )

(2)念无与为乐者( )

4.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不知/天上宫阙 B.我/欲乘风归去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相与/步于中庭

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3分)

(1)写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相对应的原句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笔下柏影也。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

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

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7.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3、(1)端起洒杯 (2)考虑 或:想着

4.B

5.(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6.(C)

7.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

也必然有离别为;——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