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啤酒节又称“十月节”,起源于1810年10月12日,因在这个节日期间主要的饮料是啤酒,所以人们习惯性地称其为啤酒节。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持续两周,到十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为止,是慕尼黑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动。
慕尼黑啤酒节与英国伦敦啤酒节、美国丹佛啤酒节并称世界最具盛名的三大啤酒节。慕尼黑啤酒节在一个叫做“Theresienwiese”的地方,巴伐利亚方言简称为“Wiesn”,意为牧场。每年大约有六百万人参与其中。
1810年10月12日,巴伐利亚的王储路德维希一世与萨克森王国的特蕾泽·夏洛特·露易丝公
主举行盛大的婚礼。王储的父亲约瑟夫决定为他儿子的婚礼举行为期两天的庆祝活动。为了表示国王对其臣民的恩典,在这两天的活动中,在慕尼黑有4个地方向全体平民免费供应饭菜和饮料。王国的骑兵卫队还在慕尼黑西南的一个大草坪上举行赛马活动和射击比赛,以示助兴。为了纪念这个节日,参赛的官兵请求国王用新娘特蕾泽的名字来命名这个草坪,从那时起这个草坪就叫“特蕾泽”草地。由于庆典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人们建议1811年再搞一次全民性的活动。以后就每年举办一次。这就是十月节的起源。
每逢十月节开幕那天,要举行盛大的开幕式和由各大啤酒厂组织的五彩缤纷的游行。开幕式在一个临时搭起的大帐篷里由慕尼黑市市长主持。中午12时,在12响礼炮声和音乐声中,市长用一柄木槌把黄铜龙头敲进一个大啤酒桶内,然后拧开龙头,把啤酒放出来,盛在特制的大啤酒杯中。市长饮下这第一杯,著名的十月节便正式开始了。
一、盛装巡游
每年啤酒节的第一个周日,来自全德国各个州的人们穿上富有特色的民族服装,演奏音乐,浩浩荡荡的穿过慕尼黑的市中心,最后来到啤酒节的'现场Theresienwiese。
人们把自己打扮成古代衣着考究的贵族公爵,身披绫罗绸缎的王妃贵妇,驾着鲜花装扮的古典马车,也有不少人很朴实的穿着农民过节穿的衣服。参加的人从老到少,有家庭妇女,中学生,连幼儿园小朋友都有。扮演的人物也是丰富多彩,有阿尔卑斯山下的牧童,莱茵河畔的磨房主,到科隆教堂的修女,北德普鲁士的老翁。
二、啤酒帐篷
为了招徕本国顾客和接待来慕尼黑旅游的外国客人,慕尼黑的八大啤酒厂在节前就在特蕾泽大广场上搭起巨大的啤酒大篷,德语里称“Bierzelten”,比一般的帐篷装修更大也更豪华。每个帐篷里放有长条木桌和板凳,大篷的一端还有一个临时舞台,由民间乐队演奏欢乐的民间乐曲。帐篷一般可容纳三四千人,最大的有7000个座位。
每一个啤酒棚一般都只提供一个酿酒厂的啤酒,为了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每个啤酒厂都把自己的那个啤酒棚修建的富有特色而舒适气派。啤酒棚外部的装修标新立异,但内部大多都是一个格局,可以坐二十人的长条木桌椅排排摆开,会场中心是被鲜花和灯光装扮一新的高高的表演舞台,棚顶装饰着巨幅的绸缎和编织的花环,有的啤酒棚还设两层,楼上便是"雅座"。各帐篷里都由身穿巴伐利亚民族服装的女服务员给顾客送酒。
三、游乐项目
游乐场里还有很多适合家庭娱乐的项目,像大转轮,旋转木马等等老少皆宜的传统娱乐。大会组织者每年都要安排一些新鲜的节目或游乐项目,例如聘请外国的艺术团体演出,还有耍蛇、驯兽等节目。
另外,各种游乐设施之间也举办许多有意义的展览会,如现代电器展览、优良小麦展览等。还点缀了小马戏团,杂耍铺,魔术表演等等,无数各具特色的小店把整个游乐场装点得生动活泼,游客可在这里买到纪念品,巴伐利亚的特色小点心,或是参与游戏,还可以赢得各种可爱的玩具。
北京国际啤酒节是北京蟹岛集团与德国Schottenhamel Ltd.&Co KG公司合作,将原汁原味的德国慕尼黑啤酒节带到北京,在蟹岛落户扎根,让啤酒、狂欢、嘉年华成为节日的主角儿,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热烈的`气氛和啤酒美食的享受。
The second Beijing CRD International Beer Festival is set to kick off next month in a special outdoor venue in Shijingshan Amusement Park, in the west of Beijing. Beside beers coming from America, Spain, Portugal, Canada, Australia, Japan, and Belgium, visitors will also enjoy performances, carnivals, drinking contests, dress parties and campfire parties.
The festival has attracted visitors even before the event has begun. Liu Jing lives nearby and she says she will definitely come and have a look.
"I've never attended a beer festival before. I'm looking forward to it. I want to enjoy beer and the performance. Maybe I'll be lucky enough to win a gift. It'll be totally different from drinking at home or in a restaurant. The atmosphere here is livelier and that gives me a thirst for beer."
The local government intends to promote the area as a cultural and recreation center, with the beer festival being one drawcard through which more visitors will be drawn to the area.
Last year they focu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football and beer. Breweries reported increased profits and the event proved to be a resounding success.
What sets this year's festival apart from all others is that it has many beer labels on tap which are rarely seen around the area. Some are entering the Chinese market for the first time. These brands use traditional hand-made brewing methods, instead of being produced from industrialized lines.
Simon Pendergast, general manager of a major supplier.
"This festival is quite an exciting one because it's in a different part of Beijing where we haven't penetrated that well so far. But Chinese people like beer. They enjoy drinking beer. One of the things we're finding across China is that they want to try different beers: not just foreigners here, but more so the Chinese."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cooling down with an ice cold beer, the time to taste the splendor of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brew is from August 12th to August the 28th when an endless flow of chilled golden goodness awaits in Beijing.
For CRI, this is Xiangwei.
慕尼黑啤酒节,比我预想的好看。
醉态,谁都见过,但成千上万人醉在一起,醉得忘记了身份和姓名,忘记了昨天和明天,实在壮观。
醉态其实就是失态,失去平日的常态。常态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从众惯性,这种惯性既带来沟通的方便,又带来削足适履的痛苦。更可怕的是几乎所有人都会对这种痛苦产生麻木,渐渐把囚禁当作了天然。因此,偶尔失态,反倒有可能是一种惊醒,一种救赎。
但是,普通人没有失态的勇气,只能靠酒来遮盖和帮助。只是这种帮助大多越出原本希望的界限,失态常常变成出丑。这真是人类的一大悲哀,维持惯性不行,失态出丑也不行。那就只能权衡轻重而取其一了:一般情况下天天惯性,特殊机遇中自我放纵。
啤酒节,让这种自我放纵变成了群体公约,于是成了连最刻板的人也不反对的特殊机遇。
我在挤得密不透风的人群中边走边想,虽然还没来得及抢到一杯啤酒,却已被感染得醉意陶然。
懊像一进那个区域,所有的人都兴奋起来了。我们的摄像机前一刻安静不了,一张张怪脸冲着镜头又喊又叫,充满了自我表演的疯狂欲望。那一刻他们都
端庄行走的老太太把吹气纸龙戴在头上,一伸一缩;满脸责任的老大爷顶在头上的是小酒桶,一步一颠。见了熟人高声呼叫,像是死里逃生、劫后重逢,又哭又笑地抱在一起,其实他们只不过是办公室的同事,或住宅的邻居,上午刚刚见过。很多年轻和年长的男女当街以热烈的动作倾诉衷肠,看情景不像是恋人和夫妻,也许是隐情突显也许是旧情复萌由于酒的存在,看起来一半是真,一半是假。
几个年轻人躺在街边睡着了。更可佩服的是几位老汉,笔挺地坐在人声喧
我身边走着一位风度很好的中年男子,戴着眼镜,笑容慈善。从外形看应该是大学教授,而且好像还没喝酒。但很快我就发现错了,是不是教授不知道,但一定已喝了不少,因为他突然感到了热,想把裤子当街脱掉。
他轻声用英语嘀咕:“抱歉,真热”便解开了自己的皮带,把裤子脱了下来,露出了三角内裤,但他忘了先脱皮鞋,两条裤腿
两位上了年纪的妇女估计是虔诚的教徒,满脸同情地靠近前去不断询问:“你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吗”这使他更火了,从喉咙底吼了一声,只顾狠命地拉扯裤子,把裤子的一个口袋底子给拉扯了下来。这时有一群同样喝醉酒的年轻人上前围住了他,嘲笑他的酒量,猜测他的职业,他几次想站起身来把他们赶走,但每次都重重地绊倒。
这条路上本来就很拥挤,他这么一闹几乎堵塞了人流,于是很快,有七位警察把他围住了,五位男警察,两位女警察。男警察七手八脚把他从地上扶了起来,只听一位女警察在说:“你怎么可以在大街上脱裤子你看有多少人在看你”
这话使他恼羞成怒,向着女警察一扬手:“谁叫你们女人看了”但毕竟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动作,这手扬到了女警察的肩膀。
“好啊你还动手”女警察正想找理由把他架走,这次顺势抓住了他的手,只轻轻一扭,就反到了背后。别的警察合力一抬,就把这位只穿三角内裤、又拖着缠脚长裤的体面男子抬走了。男女警察都在笑,因为他们知道他只是喝醉在啤酒节上,与质量无涉,甚至也未必是酒鬼。
正在这时,一辆鸣着警笛的救护车戛然停下,跳下几位白衣医生,去抬另外两位醉卧在街心的壮汉,和一位因喝多了而哭泣不止的女郎。
我突然发现,脚边有一副眼镜,是刚
“喂———”我终于追上了他们,正要向警察递上眼镜,但犹豫了。因为这支抬醉汉的警察队伍此刻已被更多的醉汉簇拥着,那些醉汉正兴高采烈地向警察递上一杯杯啤酒和别的吃食,像是在慰问辛劳,警察们又好气又好笑地一一挡回、推开。我如果在这种热闹中挤进去递上一副眼镜,在一片嘈杂声中又说不清话,结果会是怎样没准儿警察会说:“这个东方人醉得离谱,居然送给我一副眼镜”
我只能向警察说明我没醉,但“我没醉”恰恰是醉汉的口头禅。
于是明白,在这里,不存在醉和没醉的界限。啤酒节的最高魅力,是让没醉的人有口难辩。
那就干脆取消自我表白,我快速地把眼镜塞在一位警察手上,指了指被抬的醉汉,说声“他的”,便转身离开。
也许,唯一能表示我清醒的,是简单和干脆。
盔甲里的善良
人人都说波恩美丽,却又说不出它有什么名胜古迹。走了几圈终于明白,真正的美丽不需要历史来帮助,正像真正的幸福不需要故事来描述。
做了几十年大国的首都却几乎没有高楼,市政广场摊贩林立,最靠近市政厅的是一个酱菜铺。
首都搬走了,剩下的'最大荣耀可能就是贝多芬狭窄的故居。贝多芬弹出惊人的琴声时还十分幼小,但反倒是这座城市感到了自己的小,催促孩子到维也纳去。
贝多芬走了。维也纳有大师,也有一大群似听众似批评家的贵族。他们成了贝多芬的新环境,而贝多芬,却长久地把波恩带在自己身上,故意让他们不舒服。
曾经有不少文章记载,贝多芬脾气很坏,
贝多芬其实早就读懂了他们的眼神。他最初也曾想溶入他们,但很快惊醒,万万不能。音乐的原创激情是一种生命的原始呼号,当这种呼号变成一种雅致的
这样当然会引起更多人的误会,这些人未必是贵族却是听众,他实在不想对他们也防范森严,但又怎么区分此间界线呢因此只能躲在盔甲里苦恼。
如雄狮般暴烈的他,有时柔声细气。我读到过他的一句内心独白:“尽管野性难驯,但我内心本善。”
难驯的野性也会失度,所以他需要
伟大的音乐再加上善良的内心,贝多芬其实已经圆满。除此之外,一切已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