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译文:
二十三日,经过巫山凝真观时,参拜了妙用真人祠。妙用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庙正对着巫山,峰峦高耸冲上云霄,山脚径直插入江水中。人们议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里奇妙。但是巫山十二峰并不能全部看到。所能见到的八、九座峰,只有神女峰最是纤细峻峭,适宜作为神女的化身。祠中主持祭祀的人说:“每年的八月十五晚上月亮朗照的时候,就能听到优美的音乐,在峰顶上往返行走,能听到山上的猿猴啼叫,到天明才渐渐停止。”庙的后边的半山腰中有个石坛,比较平坦。传说:“夏禹碰到神女,神女在这个地方把神符送给夏禹。”在石坛上看有十二座山峰,就像屏障一样。这天,天空晴朗,四周天空无云,只有神女峰的上空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仙鹤在飞舞,徘徊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散去,也是很觉得奇异的一个现象啊。
陆游《入蜀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入蜀记》
南宋陆游
(八月)十四日,晓,雨。过一小石山,自顶直削去半,与余姚江滨之蜀山绝相类。抛大江,遇一木筏,广十余丈,长五十余丈。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舟人云,此尚其小者耳,大者于筏上铺土作蔬圃,或作酒肆,皆不复能入峡,但行大江而已。是日逆风挽船,自平旦至日才行十五六里。泊刘官矶,旁蕲州界也。儿辈登岸,归云:“得小径,至山后,有陂湖渺然,莲芰甚富。沿湖多木芙蕖,数家夕阳中,芦藩茅舍,宛有幽致,而寂然无人声。有大梨,欲买之,不可得。湖中小艇采菱,呼之亦不应。更欲穷之,会见道旁设机,疑有虎狼,遂不敢往。”刘官矶者,传云汉昭烈入吴尝杈舟于此。晚,观大鼋浮沉水中。
(八月)二十一日。过双柳峡,回望江上,远山重复深秀。自离黄,虽行夹中,亦皆旷远,地形渐高,多种菽粟荞麦之属。晚,泊杨罗,大堤高柳,居民稠众。鱼贱如土,百钱可饱二十口;又皆巨鱼,欲觅小鱼饲猫,不可得。
(九月)九日,早,谒后土祠。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余,整洁无一枝乱。挂帆,抛江行三十里,泊塔子矶,江滨大山也。自离鄂州,至是始见山。买羊置酒。盖村步以重九故,屠一羊,诸舟买之,俄顷而尽。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芬馥可爱,为之颓然径醉。夜雨,极寒,始覆絮衾。
(十月)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极萧条,邑中才百余户,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权县事秭归尉右迪功郎王康年、尉兼主簿右迪功郎杜德先来,皆蜀人也。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天气,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层出间见,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人骨。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余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听事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
【参考译文】
王修字叔治,北海郡营陵县人。七岁时丧母。他的母亲是在社日那一天死的,第二年邻里进行社日活动,王修感念母亲,极为哀痛。邻里知道了,为此停止了社日活动。王修二十岁时,到南阳郡游学,住在张奉的家里。张奉全家人生病,没有人能照顾他们,王修亲自精心照顾他们,直到他们病好了才离开。初平年间.北海国相孔融召王修为主簿,就任高密县令。不久郡中有人反叛。王修听说孔融遭遇危难,连夜赶往孔融那里。反贼开始发难时,孔融对左右人说:“能冒着危难赶来的,只有王修而已!”话刚说完,王修就到了。
袁谭在青州时,征召王修任治中从事。别驾刘献几次诽谤贬低王修,后来刘献因为犯了事应当判死罪,王修审理这件案子,刘献得以免于一死。当时人因此更加称赞王修。袁谭、袁尚之间产生仇隙。袁尚攻打袁谭,袁谭的部队失败了。王修率领官吏百姓前往营救,袁谭高兴地说:“保全我部队的人,就是王别驾啊!”袁谭失败时,刘询在漯阴起兵,各个城池都起来响应。袁谭叹息说:“现在全州都背叛了我,难道是因为我没有德行吗?”王修说:“东莱太守管统虽然远在海边;但他不会反叛,他一定会来。”十几天后,管统果然抛弃了妻子儿女赶来袁谭这里。袁谭又要进攻袁尚,王修劝谏说:“兄弟之间往复攻击,是失败灭亡的根源啊!”袁谭不听从,于是和袁尚互相攻击,又向太祖请求援助。太祖破了冀州以后,袁谭又背叛太祖。太祖于是带领军队在南皮县进攻袁谭。王修这时正在乐安运送粮食,听说袁谭危急,率领他带去的士兵和属下的几个从事一共几十个人,赶赴南皮援救袁谭。到高密县时,听到袁谭已死的消息,王修下马放声大哭,说:“没有您我归附谁呢?”于是去见太祖,请求让他收葬袁谭的尸体。太祖想要观察王修的心意,沉默着一声不吭。王修又说:“我曾受过袁氏的厚恩。如果能让我收殓袁谭的尸体,再让我死,我不会有什么遗憾。”大祖赞赏他的义气,顺从了他的意愿。
魏国建立以后,王修任大司农郎中令。后来严才反叛,与他的属下几十人攻打宫殿旁门。王修听说兵变,召唤的车马没到,就率领属下官吏步行赶到宫门。太祖在铜爵台上看到他们,说;“那赶来的人一定是王叔治。”不久,王修病死在官任上。当初,王修在高柔二十岁时就赏识他,在王基还是幼童之时,王修就认为他与众不同,这两人最终都成了大器,世人因此称赞王修有知人之明。
1.下列加黑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与余姚江滨之蜀山绝相类。 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
B.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
C.遂登双柏堂、白云亭 曰:“可矣。”遂逐齐师
D.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下列加黑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大者于筏上铺土作蔬圃 求菊花于江上人家
B.诸舟买之,俄顷而尽 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
C.盖村步以重九故 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D.中为阡陌相往来 为之颓然径醉
3.下列是对文章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后一句引文是写当地井邑极萧条。
A.《入蜀记》随作者兴之所至,如行云流水,涉笔成趣,“又皆巨鱼,欲觅小鱼饲猫,不可得”,“得数枝,芬馥可爱,为之颓然径醉。”今日读来仍能想像作者当时情景。
B.作者写景,常用白描与衬托的手法,如写木筏之大,从写筏子上“妻子鸡犬臼碓皆具”等什物入手,就是很好的例子。
C.“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余,整洁无一枝乱”,“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游记对眼前的景物作简练而深刻的勾勒,速写,历久弥新,几笔就写出当地的民风的淳朴。
D.1170年,陆游被朝廷再度起用,任夔州通判这是当时的一个偏远小县。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看到寇莱公(寇准)的祠堂,想到自己大半生无所作为,才会有“始有流落天涯之叹”。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4分)
(2)是日重阴微雪天气,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3分)
(3)沿湖多木芙蕖,数家夕阳中,芦藩茅舍,宛有幽致。(4分)
答案:
1.D(多:推重,赞美)
10.C(前者足疑问代词,哪里;后者是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呢”。A都是介词,表示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B都是代词,代指这件事;D都是指示代词,表指示,可译为“那”“那个”CD相比选C)
2.B(①④⑤分别是孔融、曹操、袁谭知王修,而非王修知人)
3.D(A“罢社”足“停止了社日活动”,B“隐”是“同情、怜悯”之义,C太祖攻破冀州攻打的是袁尚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至于夏水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
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沿溯阻绝 ( ) (2)或王命急宣( )
(3)是日,天宇晴霁 ( ) (4)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
8.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9.两文都写到了“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2分)
【甲】
【乙】
10.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
7、断。有时。这。全,都。
8.(1)略(2)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
9.甲文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
10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填空:(12分)
(1) ,后天下之乐而乐。
(2)采菊东篱下, 。
(3) ,自缘身在最高层。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 ____。
(5)欲渡黄河塞川,_______ __。
(6)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7) ,千树万树梨花开。
(8)_______ 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衔远山,吞长江, , ; , 。
2、根据提示默写语句(9分)
(1)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原句回答)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李白《行路难》中表现诗人从苦闷中挣脱出来,充满自信和对理想执著追求的诗句是:
, 。
(4)《己亥杂诗》中诗人运用比喻,表达自己虽以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句是:
, 。
3、文学常识填空(5分)
(1)《小石潭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代表作《 八记》中的一篇。
(2)《岳阳楼记》的作者是 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范仲淹,谥号文正。柳河东、柳柳州、柳子厚其实都是指唐代的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他是“ ”之一。
(3)被称为明代“公安三袁”的是: 、袁宗道、袁中道。
(4)《醉翁亭记》作者是 。
4、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高”。请你写出一句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课内外不限)(2分)
5、、成语积累(2分)
本单元所选的课文,是写景游记的古代散文名篇。文字精练优美,许多有生命力的语言沿用至今成为成语,请写出二条这样的成语。 。
二、诗歌欣赏(7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 。”
2、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___________。(填2字)(1分)
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
4、下边一段文字是讲“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看看人家是怎样进行赏析的。请就“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写一点赏析文字。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梨花盛开比拟雪压枝头,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写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造境俱称奇绝。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三、文言文阅读(63分)
(一)小石潭记(26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0分)
乐( )伐( )尤( )为( )可( )
佁然( )蛇( )差( )以( )乃(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全石以为底。 。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3、初见小石潭作者心情如何? (2分) 答: 。
4、写游鱼一节,极为细腻传神,游鱼表现出怎样的情态? (2分)
答: 。
5、文中高度概括潭中氛围的是哪八个字?(2分)答: 。
6、文中两次写“乐”,这和文章哀伤凄凉的感情基调矛盾吗?为什么?(3分)
答: 。
7、小石潭的景色幽静,在作者的精彩描述中,一个个优美的镜头闪现在我们的眼前。假如我们是一个个不同职业的人,你将怎样去挖掘、开发这美景?试写出你的职业创意。(3分)
我的职业创意:
(二)醉翁亭记(12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这个片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① ② ③ ④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6分)
负( )于( )临( )渔( ) 陈( ) 颜( )
2、将“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
3、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山水之乐 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
4、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样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展露的“ , ”的旷达胸襟。(2分)
(三)岳阳楼记(17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0分)
具( )乃( )属( )之( )开( )
薄( )景( )或( )一( )把( )
2、“岳阳楼”是我国的四大名楼之一,请写出其它三个名楼的名称,并各写出一组与之有关的诗词名句。(7分)
岳阳楼: 。 : 。
: 。 : 。
(四)神女峰(8分)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①妙用真人祠②,真人即世所谓③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④,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⑤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
是日,天宇晴霁⑥,四顾无纤翳⑦,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注释】①谒: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这里是进见神灵。②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③所谓:所说的,这里是对上文所叙述的事情加以说明。④霄汉:霄,云霄;汉,天河。⑤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⑥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⑦纤翳:一丝一毫的云彩。翳,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
①悉( )②惟( )③是( )④顾( )
2.翻译句子(2分)
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译: 。
3.本文写出神女峰的什么特点?(2分)答: 。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填空(12分)
(1)先天下之忧而忧(2)悠然见南山(3)不畏浮云遮望眼(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将登太行雪满山(6)春蚕到死丝方尽(7)忽如一夜春风来(8)居届堂之高则忧其民
(9)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根据提示默写语句(9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文学常识(5分)(1)永州(2)范仲淹、唐宋八大家(3)袁宏道(4)欧阳修
4、略(2分)5、(2分)觥筹交错;气象万千;心旷神怡;醉翁之意不在酒
二、诗歌欣赏(7分)
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2、送别
3、抒发了诗人对边塞风光的赞叹和与友人离别的惆怅。
4、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三、文言文阅读:(63分)
(一)(10分)
1、高兴、砍、特别、成为、大约、呆呆的样子、象蛇一样、长短不一、因为、于是
2、①整块的石头作为潭底 ②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3、“心乐之”,心里很高兴。
4、自由自在,活泼天真。物我同一,乐而忘我,乐而忘形的境界。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哀伤凄凉,文中两次写“乐”与全文的感情基调不矛盾,这与作者的身世、经历有关。作者当时被贬永州,他要寄情山水,以摆脱他政治失意生活中的抑郁心情,因此当他听到清脆的水声,看到鱼儿的游态时,感到了自然间的乐趣,心情也变得欢快起来,但这种欢快是暂时的,从而成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压抑心情的反衬,更有力地揭示了痛苦的深度。
7、参考:假如我是一位画家,我就要画一幅长卷,把小石潭的美景一一描绘,把她的美展示给每一个爱美的人。假如我是一个企业家,我就要投资小石潭,把她建成一个旅游胜地,让更多喜爱游历山水的人来这里观光。
(二)(12分)
1、①滁人游 ②太守宴 ③众宾欢 ④太守醉2、背、在、到、捕鱼钓鱼、摆开、面容
3、背东西的人在途中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4、B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三)(17分)1、通“俱”,全、皆 于是 通“嘱”嘱咐 修岳阳楼这件事
放晴 迫近 日光 有时 全 持、执
2、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滕王阁——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蓬莱阁——逢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四)(8分)1、全;只;看;这2. 只有神女峰上有几片白云,犹如鸾、鹤在飞舞徘徊,许久不散,也真是很奇异。 3. 纤丽奇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