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说过的名言【1】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4.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5.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
7.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8.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9.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10.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11.其进锐者,其退速。
12.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尽心》
1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5.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16.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17.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18.人皆可以为尧舜。
19.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20.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说过的名言【2】
1.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3.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
4.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5.胸中正,则眸子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吒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庚哉?
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7.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腺文公上》
8.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孟子·滕文公下》
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12.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14.仁则荣,不仁则辱。
15.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6.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7.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18.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孟子·梁惠王下》
20.保民而王,莫之能于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说过的名言【3】
1.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
3.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5.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6.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9.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10.尽信书,不如无书。
1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2.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
13.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孟子·告子下》
14.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15.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离娄上》
16.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17.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孟子·万章上》
18.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0.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有关孟子的经典名言
1、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仁者无敌于天下。
3、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4、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5、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6、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7、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8、”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同。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0、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1、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1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4、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15、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16、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17、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国丧亡者,是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弑也,无它焉,则千乘之家欲以万乘之利为多也。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弑也,亦无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为多也。
18、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9、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20、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21、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
22、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23、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24、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25、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26、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7、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28、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29、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
30、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31、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2、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33、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3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3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8、王如知此不足以相笑,王之政犹此也,王虽有移民转粟之善政,其好战残民与邻国同,而独望民之多,何异於五十步笑百步者乎。
39、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40、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41、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42、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43、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44、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4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6、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47、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48、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49、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5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的人物生平
孟子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
孟子的生平和孔子很相似,都是贵族的后裔,平民出身,幼年丧父,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
孟子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晋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多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拜孔子之孙孔汲的门人为师时姓曾名参(孔子亦有徒名曰曾参,即曾子),后更改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孔汲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想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为《孟子》七篇”。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孟子本为“鲁国三桓”之后,父名激,母仉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因而从鲁国迁居邹国。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孔汲。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孔汲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有一种说法是,孟子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拜入孔子之孙孔汲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孟子出生时孔汲已逝世三十载。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孔汲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就连孟子自己也曾说:“予未得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 离娄下》)无论是否受业于孔汲,孟子的学说的确受到了孔汲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孔汲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1、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5、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6、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9、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10、仁者无敌。
1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2、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5、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16、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7、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1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9、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20、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21、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2、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4、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5、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26、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2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28、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29、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30、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31、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3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5、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7、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38、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39、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40、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4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4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3、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4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4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4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48、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4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1、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52、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53、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54、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5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5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5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58、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59、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60、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61、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6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3、其进锐者,其退速。
64、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6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66、贤者而後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67、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6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69、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众。
70、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