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4、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5、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唐·李白·北风行)
6、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唐·李白·劳劳亭)
7、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9、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西晋·陈寿·三国志)
11、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1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陈寿·三国志)
1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14、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1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1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20、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2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2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23、少壮不发奋,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2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2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很好的句子
27、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2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29、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30、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
3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3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34、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东晋·陶渊明·移居)
36、人有不为也,而后能够有为。(孟子·离娄下)
3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3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40、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41、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4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4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5、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6、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唐·杜甫·月夜)
4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49、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
5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5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5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54、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5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56、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5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5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59、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6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6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2、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6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6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6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6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6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6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7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7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7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73、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王维·山居秋暝)
7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7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李白·蜀道难)
7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78、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7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80、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8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司马迁
82、欲加之罪,何患辞。(左传)
83、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8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8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8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爱国格言
87、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88、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89、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9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9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9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9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
94、他山之石,能够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9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9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9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9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99、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100、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10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10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0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0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10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10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0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0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 汉江临泛)
111、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11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1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1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东晋·陶渊明·饮酒)
11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1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118、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唐·杜甫·登岳阳楼)
1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120、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12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12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123、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2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王绩·野望)
12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12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27、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128、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12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30、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13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13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33、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13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13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13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3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38、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13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140、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14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142、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143、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王献之传)
14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4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46、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14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48、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4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150、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51、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国策·齐策)
15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153、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154、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15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
156、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157、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唐·张旭·山中留客)
158、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王维·终南别业)
15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60、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6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6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163、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164、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165、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166、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燕策)
16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168、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唐·杜甫·不见)
16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170、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17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172、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17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7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7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76、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夜月)
17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7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79、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180、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181、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孙子兵法·九地)
18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183、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18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8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18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187、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188、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89、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陆机·文赋)
190、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19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19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19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9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9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东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19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
19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198、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99、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20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20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20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03、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204、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205、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唐·高适·封丘县)
20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20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08、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20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1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21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2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13、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1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215、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汉·辛延年·羽林郎)
21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17、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唐·杜甫·春日忆李白)
21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21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22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2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2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22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224、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225、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22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22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檄梁文)
228、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22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30、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
23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232、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3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23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2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3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父)
23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3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23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40、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
24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4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243、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244、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24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46、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247、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248、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24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25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51、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25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25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5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255、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256、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257、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258、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25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26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261、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难)
26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6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26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265、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26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67、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26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269、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27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71、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古为镜,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272、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战国策·赵策)
27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274、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27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7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7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278、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27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80、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8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28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283、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284、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28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286、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28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88、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战国策·秦策)
289、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29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9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29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293、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29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29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96、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29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298、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西晋·李密·陈情表)
29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30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30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302、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30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30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古代关于勤奋的名言:
1.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唐·杜甫柏学士茅居
2.欲求富贵,必经勤奋刻苦,好男儿当饱读诗书以阔胸怀。
3.业精于勤,荒于嬉。—唐·韩愈进学解
4.学业精进在于勤奋,学业荒废在于懒散。
5.未尝一日去书不观。—唐·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
6.表示日日勤读不辍。
7.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唐·韩愈师说
8.没有贵贱老少的分别,道理所在就是我老师所在。
9.圣人无常师。—唐·韩愈师说
10.意指圣人善于向各种人学习。
11.不耻相师。—唐·韩愈师说
12.不以从师学习为耻。
13.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14.读书怕读得不多,思考道理怕不明白。怕自以为足够了不再学,既然学了又怕不继续。
15.强学力行。—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16.刻苦学习,努力实践。
17.学问勤中得。—宋·汪洙神童诗
18.学问是靠勤奋读书得来的。
19.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宋·欧阳修杂说三首
20.君子学习难道可以稍有懈怠吗?
21.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22.人才的培养,成功在于专心致力,而失败于杂学而不精。
23.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庸言
24.学习而不懂得融会贯通,不是好的学习方法。
25.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宋·朱熹学规类编
26.学习应该有自己的创见。
27.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宋·朱熹性理精义
28.读书最可贵在于循序渐进,最后达到精通。
29.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宋·朱熹学规类编
30.读书的方法没有别的,只有专心致志,虚心探索,深刻领会,才能受到成效。
3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拓展延伸】
关于勤奋的名言
1、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尚书》
2、只要你在业务上勤奋,你就会变得博学;只要你勤俭节约,你就会富裕;只要你清心寡欲,你就会健康;只要你行善积德,你就会心情畅快。只要你这么做了,至少会有取得这些成就的机会。——美国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富兰克林《致约翰艾莱恩的信》
3、勤奋就是成功之母。——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茅以升
4、一个勤奋的人虽然会因为他的勤奋而损害到他的见地或者精神上的清新与创意,但是他依然会受到褒奖。——德国哲学家尼采
5、凡事勤则易,凡事惰则难。——美国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富兰克林
6、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苏格兰作家历史学家托卡莱尔勤奋的
7、时间是个常数,但也是个变数。勤奋的人无穷多,懒惰的人无穷少。——字严
8、如此勤奋的孩子依旧没有通过考核,唯一的解释就是他的资质实在是太差了。——网络顶级人气名家唐家三少《神印王座》
9、我不敢说自己是中国最好的导演,但我敢说我是中国最勤奋的导演。——中国电影导演张艺谋
10、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谦虚的年轻一代!——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勤奋的
11、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12、要意志坚强,要勤奋,要探索,要发现,并且永远不屈服,珍惜在我们前进道路上降临的善,忍受我们之中和周围的恶,并下决心消除它。——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勤奋
13、乃知事贵奋,形势非所拘。——明末清初书画家文学家归庄
14、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读。——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读书》
15、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的其它条件。——澳大利亚科学家贝弗里奇
16、毅力勤奋忘我投身于工作的人,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美国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富兰克林
17、这条路真的很累,总是扮演另一个自己,强大,坚毅,勤奋,豁达,乐观!其实回望来路,我也会潸然泪下,对着车窗外的风声大喊,甚至倾其一切的毁坏眼前之物,末了,一壶凉酒,闲话一宿!只是依然舍不得明天,放不下誓言,读不懂青春,走不尽苦甜!谢谢每一份成垫垫的陪伴和礼物,我必报以蜕变!——中国好声音刘欢导师学员山野
18、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京剧大师梅兰芳
19、才能的火花,常常在勤奋的`磨石上迸发。——德国工人运动活动家威廉李卜克内西
20、财从勤中得富由俭里来。稳健跨出下一步。——台湾长鸿益集团厂训勤奋
21、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晚清官员,民族英雄林则徐
22、勤则兴,懒则败,一字之理。——清朝军事家政治家曾国藩
23、他的童年,并未过得有多么的大富大贵,而且严厉的父亲,也是教会了他修炼之中最为重要的东西,毅力以及勤奋,这些东西,是他与那些拥有着良好本钱的同辈之人竞争的唯一条件。——知名网络小说作家天蚕土豆《武动乾坤》
24、如果你富于天资,勤奋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如果你智力平庸,勤奋可以弥补它的不足。——英国画家乔雷诺兹
2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勤奋的
26、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美国发明家爱迪生
27、富人如果把金钱放在你手中,你不要对这点恩惠太看重;因为圣人曾经这样教诲勤劳远比黄金可贵。——波斯诗人萨迪勤奋
28、不勤勉的人生便是罪过。无技艺的勤劳就是粗野。——世纪英国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斯金
29、人生在勤,勤则不匮;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元代学者许名奎《劝忍百箴》
30、天才是勤奋造就的。——古罗马哲学家考利《考利奥族》
31、我在科学方面所做出的任何成绩,都只是由于长期思索,忍耐和勤奋而获得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
32、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茅以升
33、天才出于勤奋。——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
34、在日常生活中,靠天才能做到的事,靠勤奋同样能做到;靠天才做不到的,靠勤奋也能做到。——
35、不要睡懒觉,不和太阳一同起身就辜负了那一天……“勤敏是好运之母”,反过来,懒惰就空有大志,成不了事。——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
36、年为庆祝高本汉岁生日,远东博物馆里的人把他过去发表在博物馆年刊上的结集后用精装出版,高本汉激动地喊出“的,我多么勤奋哪!”——瑞典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位终身评委之一马悦然《我的老师高本汉一位学者的肖像》
37、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美国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富兰克林
38、韦编三绝。——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勤奋
39、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中国科学院院士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周培源
40、如果你很有天赋,勤勉会使天赋更加完善;如果你的才能平平,勤勉会补足缺陷。——英国世纪画家雷诺兹勤奋的
41、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省世格言》
42、在寻求真理的长征中,惟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中国数学家华罗庚
4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东汉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文学家张衡
44、勤奋是财富的右手,节俭是它的左手。——
45、天才绝不应鄙视勤奋。——法国女作家史达尔夫人勤奋
46、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美国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富兰克林勤奋的
47、不存在没有热情的智能,也不存在没有智能的热情,如果没有勤奋,也不存在热情与才能的结合。——约瑟夫伦米利
48、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会见新闻记者》
49、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中国数学家华罗庚
50、勤于道义,则刚健而日新;勤于利欲,则放肆而日怠。——宋代文学家胡宏
欧阳修诗词名句
1、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长忆小阑闲共绕,携手绿丛含笑。别来音信全无,旧期前事堪猜。门掩日斜人静,落花愁点青苔。
2、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3、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4、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5、帘幕东风寒料峭,雪里香梅,先报春来早。红蜡枝头双燕小,金刀剪彩呈纤巧。旋暖金炉薰蕙藻。酒入横波,困不禁烦恼。绣被五更春睡好,罗帏不觉纱窗晓。
6、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7、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8、雨后斜阳,细细风来细细香。风定波平花映水,休藏。照出轻盈半面妆。路隔秋江,莲子深深隐翠房。意在莲心无问处,难忘。泪裛红腮不记行。
9、莺啼绿树声早,槛外残红未扫。露点真珠遍芳草,正帘帏清晓。秋千宅院悄悄,又是清明过了。燕蝶轻狂,柳丝撩乱,春心多少。
10、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1、画阁归来春又晚,燕子双飞,柳软桃花浅。细雨满天风满院,愁眉敛尽无人见。独倚阑干心绪乱,芳草芊绵,尚忆江南岸。风月无情人暗换,旧游如梦空肠断。
12、去年秋晚此园中,携手玩芳丛。拈花嗅蕊,恼烟撩雾,拚醉倚西风。今年重对芳丛处,追往事,又成空。敲遍阑干,向人无语,惆怅满枝红。
13、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14、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15、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华灯,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犁花上。
16、小桃风撼香红碎,满帘笼花气。看花何事却成愁,悄不会,春风意。窗在梧桐叶底,更黄昏雨细。枕前前事上心来,独自个,怎生睡?
17、卷绣帘、梧桐秋院落,一霎雨添新绿。对小池闲立残妆浅,向晚水纹如縠。凝远目,恨人去寂寂,凤枕孤难宿。倚阑不足,看燕拂风帘,蝶露草,两两长相逐。
18、池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19、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20、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21、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22、独自上孤舟,倚危樯目断。难成暮雨,更朝云散。凉劲残叶乱,新月照,澄波浅。夜里,厌厌离绪难销遣。
23、珠帘卷,暮云愁。垂杨暗锁青楼,烟雨蒙蒙如画,轻风吹旋收。香断锦屏新别,人闲玉簟初秋。多少旧欢新恨,书杳杳、梦悠悠。
24、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摧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25、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花灯,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26、梅谢粉,柳拖金,香满旧园林。养花天气半晴阴,花好却愁深。花无数,愁无数,花好却愁春去。戴花持酒祝东风,千万莫匆匆。
27、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昨夜萧萧疏雨坠,愁不寐,朝来又觉西风起。雨摆风摇金蕊碎,合欢枝上香房翠。莲子与人常厮类,无好意,年年苦在中心里。
28、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29、帘幕风轻双语燕,午后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红英落尽青苔院。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羌管不须吹别怨,无肠更为新声断。
30、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31、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32、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去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33、刘郎何日是来时。无心云胜伊。行云犹解傍山飞,郎行去不归。强匀画,又芳菲。春深轻薄衣。花无语伴相思,阴阴月上时。
34、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35、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36、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7、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
38、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干尽日风。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39、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40、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41、残春一夜狂风雨,断送红飞花落树。人心花意待留春,春色无情容易去。高楼把酒愁独语,借问春归何处所。暮云空阔不知音,惟有绿杨芳草路。
42、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43、今日北池游,漾漾轻舟,波光潋滟柳条柔,如此春来又春去,白了人头。好妓好歌喉,不醉难休,劝君满满酌金瓯,纵使花时常病酒,也是风流。
44、一寸相思无著处,甚夜长相度。灯花前、几转寒更,桐叶上、数声秋雨。真个此心终难负,况少年情绪。已交共、春茧缠绵,终不学、钿筝移柱。
45、千古都门行路,能使离歌声苦。送尽行人,花残春晚,又到君东去。醉藉落花吹暖絮,多少曲堤芳树。且携手留连,良辰美景,留作相思处。
46、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47、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48、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49、苹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烟霏霏,风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寒鸥相对飞。
50、强来就枕,灯残漏水,合相思眼。分明梦见如花面。依前是、旧庭院。新月照,罗幕挂,珠帘卷。渐向晓,脉然睡觉如天远。
51、双眉促,可惜年华婉娩,西风初弄庭菊。况伊家年少,多情未已难拘束。那堪更趁凉景,追寻甚处垂杨曲。佳期过尽,但不说归来,多应忘了,云屏去时祝。
52、欲过清明烟雨细。小槛临窗,点点残花坠。梁燕语多惊晓睡,银屏一半堆香被。新风风光如旧风,所恨征轮,渐渐迢递。纵有远情难写寄,保妨解有相思泪。
延伸阅读-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1007年8月1日)寅时,欧阳修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当时他父亲任绵州军事推官,已经56岁了。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父亲去世。欧阳修是家里的独子,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只得到湖北随州去投奔欧阳修的叔叔。叔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欧阳修的叔叔也不时关怀,总算没有让童年的欧阳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
欧阳修十岁时,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科举之路
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天圣元年(1023年)和天圣四年(1026年)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
天圣七年(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欧阳修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欧阳修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自己肯定也能夺得状元,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欧阳修在广文馆有个同学,叫王拱辰,才19岁,也获得了殿试资格。一天晚上,王拱辰调皮地穿上欧阳修的新衣服,得意地说:“我穿状元袍子啦!”没想到,殿试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状元。
天圣八年(1030年),由宋仁宗赵祯主持的殿试在崇政殿举行。殿试放榜后,欧阳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进士及第。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步入官场
虽然没中状元,欧阳修也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被授任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充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金榜题名的同时,他也迎来了洞房花烛。宋代有“榜下择婿”的风俗,朝中高官都喜欢在新科进士中挑选乘龙快婿。欧阳修刚一中进士,就被恩师胥偃定为自己的女婿。
天圣九年(1031年)三月,欧阳修抵达洛阳,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同年,在东武县迎娶新娘胥氏。当时他的上司为吴越忠懿王钱俶之子、西京留守钱惟演。
钱惟演对欧阳修这样的青年才俊非常好,简直是把他们“贡”起来。不但很少让欧阳修等年轻文人承担琐碎的行政事务,还公然支持他吃喝玩乐。有一次,欧阳修和年轻的同僚到嵩山游玩,傍晚下起了雪。忽然,钱惟演的使者赶到了,带来优秀的厨子和歌妓,并传钱惟演的话说:“府里没什么事,你们不用急着回来,好好地在嵩山赏雪吧。”
当然,这些青年才俊们,在吃喝玩乐之余,也会吟诗作赋。当时文坛上流行骈文,文风华丽,但是免不了说大话、套话,欧阳修他们就是用这样的文章去参加科举考试的。终于可以毫无压力地创作了,他们当然不满足于那样死板的文风,而是凭借自己丰富的学识,以效法先秦两汉的古人为手段,力图打破当时陈腐的文风,推行“古文”。
在钱惟演的支持下,欧阳修等人有了充分的时间去琢磨古文创作,后来古文的创作在宋代繁盛一时,留下了无数千古名篇。钱惟演“富养”这几个小文人,真可谓是功在千秋。
后来,钱惟演政治失意,被迫离开了洛阳。欧阳修等人为钱惟演送行,双方都流下了惜别的泪水。
钱惟演的继任者王曙是位年逾古稀的“老干部”,管束属下向来十分严格。到任后,他看到钱惟演留下的这些年轻人整天游山玩水,十分不满。有一天,王曙把欧阳修等人集中起来,严厉地教导他们说:“你们看寇莱公(寇凖)这样的人,尚且因为耽于享乐而被贬官,何况你们这些人在才能上比不了寇莱公,怎么还敢这样呢?”大家都被训得不敢做声。只有欧阳修年轻气盛,反应敏捷,回嘴说:“寇莱公后来之所以倒霉,不是因为耽于享乐,而是因为一把年纪了还不知道退隐。”一下把王老爷子噎得说不出话来。
在洛阳的奢华生活,不仅奠定了欧阳修一生的文学基础,更成为了欧阳修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后来他被贬官的时候,还深情地写道:“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虽然我现在被贬到穷乡僻壤,在春天都看不见花,但我曾经在洛阳享受过那样绚烂的青春,这一生还有什么不能承受呢?)”
景祐元年(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28岁的欧阳修回京做了馆阁校勘,参与编修《崇文总目》。他在京中继续把“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当成座右铭。不过,此时的欧阳修,毕竟不再是那个享受青春的少年,他开始担负起社会责任。
仕途崎岖
当时,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弊病开始显现,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景祐三年,与欧阳修交往颇深的范仲淹着手呼吁改革,他把社会问题归咎为腐朽,而欧阳修看得更深刻,认为冗官冗员才是根本问题。最终,范仲淹的改革冒犯了既得利益者,受到了打击,被贬饶州。欧阳修作为范仲淹一派也受牵连,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欧阳修高中进士时所娶的胥氏夫人,新婚不久便去世了。被贬后不久,欧阳修娶了已故宰相薛奎的二女儿。值得一提的是,薛奎的大女婿不是别人,就是跟欧阳修一起参加殿试而获得了状元的王拱辰。后来,王拱辰的夫人去世了,他又娶了薛奎的三女儿,继续做薛家的女婿、欧阳修的连襟。欧阳修写诗调侃他说:“旧女婿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康定元年(1040年),欧阳修被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后知谏院。
庆历三年(1043年),任右正言、知制诰。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成为革新派干将,提出改革吏治、军事、贡举法等主张。但在守旧派的阻挠下,新政又遭失败。
庆历五年(1045年),范、韩、富等相继被贬,欧阳修上书分辩,因被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太守。后又改知扬州、颍州(今安徽阜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在滁州,欧阳修写下了不朽名篇《醉翁亭记》,古文艺术达到成熟。他依旧保持轻松慵懒的态度,为政“宽简”,让自己和百姓都过得轻松。但就是在这样的执政方针下,滁州反而被治理得井井有条。
欧阳修喜好酒,他的诗文中亦有不少关于酒的描写。一首《渔家傲》中采莲姑娘用荷叶当杯,划船饮酒,写尽了酒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美好。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每年夏天,都携客到平山堂中,派人采来荷花,插到盆中,叫歌妓取荷花相传,传到谁,谁就摘掉一片花瓣,摘到最后一片时,就饮酒一杯。晚年的欧阳修,自称有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盘,酒一壶,陶醉其间,怡然自乐。可见欧阳修很爱饮酒。[12]
做太守时,欧阳修对饮酒游山的爱好不减当年,经常带着吏民出去游玩,在山中野餐,然后喝醉了,迷迷糊糊地看着大家玩乐。据说,《醉翁亭记》的开头原本花了好多笔墨,描绘滁州四周的山。最后这些描写被欧阳修改成了“环滁皆山也”5个字,简练中见隽永,成为散文史上的名句。醉时能与民同乐,醒后能用当世一流的文笔把游玩的'过程记录下来。守旧派的压制,并没影响“醉翁”的好心情。
后来,欧阳修又做了颍州(今安徽阜阳)太守。在颍州,他照样寄情诗酒,自认为过得比在洛阳丝毫不差。后来要告别颍州时,他怕送别的吏民伤心过度,写诗安慰他们说:“我亦只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仍是不改诗人酒徒的乐天本性。
欧阳修的官位越来越高,他写过的歌词也在社会上越来越流行。传说,颍州有一位歌妓会唱欧阳修所有的词。后来欧阳修出使辽国,接待官员请来当地一位歌妓助兴,嘱咐她好好款待欧阳大人。歌妓只是答应,并不多说话,大家还以为她毕竟是边远地方的歌妓,什么都不懂。谁知席间歌妓一开口,唱的竟全是欧阳修的词。由此也可见欧阳修的词在当时影响之大。
据传欧阳修与“外甥女”张氏有染,但双方并无血统关系,是欧阳修的妹夫的前妻所生。张氏嫁给了欧阳修的堂侄,以后又和家中的仆人私通,事情败露后,此案在开封府审理。在公堂之上张氏供出和欧阳修有私情。欧阳修百般辩解,最后虽以“查无实据”了事,但在名声上却大受影响。他的政敌钱勰也借此攻击他,最后被朝廷贬到滁州。
皇祐元年(1049年)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
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已经在京做了高官的欧阳修,又遭受诬陷被贬。命令刚刚下达,仁宗皇帝就后悔了,等欧阳修上朝辞行的时候,皇帝亲口挽留说:“别去同州了,留下来修《唐书》吧。”就这样,欧阳修做了翰林学士,开始修撰史书。与宋祁同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
作为一位史官,欧阳修把通达的文笔用于修史,格外得心应手。他主持了《新唐书》的修撰,而实际参与写作的还有很多人。为了防止体例不一,欧阳修负责统筹全稿。当时北宋文坛古文发展得有点过火。大家都愿意写古文吸引眼球,可没有足够的天赋,文章往往会被写得生僻难懂,看着唬人,其实没什么实际内容,更谈不上艺术价值。其中负责写列传的宋祁,就总喜欢用些生僻的字眼。
从年龄、资历上说,宋祁都是欧阳修的前辈,欧阳修有点不便说他,只好委婉地讽劝。一天早上,欧阳修在唐书局的门上写下8个字:“宵寐非祯,札闼洪休。”宋祁来了,端详了半天,终于悟出了是什么意思,笑说:“这不就是一句俗话‘夜梦不详,题门大吉’嘛,至于写成这样吗?”欧阳修笑道:“我是在模仿您修《唐书》的笔法呢。您写的列传,把‘迅雷不及掩耳’这句大白话,都写成‘震霆无暇掩聪’了。”
宋祁听了,明白欧阳修的意思,不禁莞尔,以后写文章也平易起来了。
主考礼部
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已届知天命之年的欧阳修做了礼部贡举的主考官,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文风,录取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对北宋文风转变有很大影响。
当时有个文学派别“太学体”,领袖刘几是一名太学生,最大的特长就是常玩弄古书里的生僻字词。欧阳修的古文向来是通达平易的,最反对“太学体”的文风。批阅试卷时,欧阳修看到一份试卷,开头写道:“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用字看似古奥,其实很别扭,意思无非是说,天地交合,万物产生,然后圣人就出来了。欧阳修便就着他的韵脚,风趣而又犀利地续道:“秀才剌,试官刷!”意思是这秀才学问不行,试官不会录取!
在这次考试中,欧阳修也看到一份较好的答卷,文章语言流畅,说理透彻。欧阳修估计是自己学生曾巩的,这种文风需要鼓励,但毕竟是“自己人”,不好取第一,就把这份卷子取成第二。结果试卷拆封后,才发现这份卷子的作者是苏轼。与苏轼一同被欧阳修录取的,还有他的弟弟苏辙,以及北宋文坛上的一批重要人物。欧阳修以其卓越的识人之明,为北宋朝廷及整个文学史做了一份突出的贡献。
苏轼考中进士后,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感谢信。欧阳修称赞苏轼文章写得好,说读着他的信,“不觉汗出”,感觉自己也该避让这后生三分。他对苏轼奖掖有加,苏轼也没有辜负欧阳修的期许,最终成为继欧阳修之后的又一位文化巨人。欧阳修晚年,还经常拿出自己年轻时写的文章来修改。夫人心疼地规劝道:“这么大岁数了,还费这个心。难道还是小孩子,怕先生骂你吗?”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生笑。”这种文学史意识和认真的态度,成就了一代文学巨匠。
放榜的时候,那些写“太学体”而自高自大的考生发现自己居然没有被取中,纷纷闹事,甚至有人说要到街上截住欧阳修痛打。但皇帝充分相信欧阳修的人品和判断力,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历史也最终证明了欧阳修的正确,北宋文风自此一振。就连“太学体”的领袖刘几,也改过自新,更名刘辉,重新参加考试,并获取了功名。
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庚戊,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兼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嘉祐五年(1060年),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上表请求外任,不准。此后两三年间,因被蒋之奇等诬谤,多次辞职,都未得允准。
晚年生活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实行新法。欧阳修对青苗法有所批评,且未执行。
熙宁三年(1070年),除任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等职,坚持不受,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此年改号“六一居士”。
熙宁四年(1071年)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今安徽阜阳)。
熙宁五年闰七月二十三日(1072年9月22日),欧阳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岁。八月,获赠太子太师。熙宁七年(1074年)八月,获赐谥号“文忠”。
熙宁八年(1075年)九月,安葬于开封府新郑县旌贤乡。
元丰三年(1080年)十二月,特赠太尉。元丰八年(1085年)十一月,加赠太师,追封康国公。绍圣三年(1096年)五月,再追封兖国公。崇宁三年(1104年),改封秦国公。[22] 政和三年(1114年),改封楚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