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之轨迹3热带格言集汇合56句

时间: 2025-01-15 句子 我要投稿 人气:100

相信大家在学习、工作中总少不了接触

闪电说明文1

经过我的反复调查中,终于弄懂了黑色闪电的知识。这种困难的知识值得我去调查它,也可以得多点课外知识。原来黑色闪电对我们的害处有极大的危险,摩亨佐-达罗这座城市之所以会在公元前的15世纪突然毁灭,那就是由黑色闪电造成的悲剧。

在大气中,由于阳光、宇宙射线和电场的作用,会形成一种化学性能十分活泼的微粒。这种微粒凝成一个又一个颏,在电磁场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像滚球一样越滚越大。从而形成了大小不等的球。这种化学构成物有“冷”与“亮”球的区别。

所谓“冷”球,它没有光亮,也不能放射能量,可以存在较长时间。“冷”球,形状像一只橄榄球,发暗、不透明,白天才能看到,科学家称之为“黑色闪电”。所谓“亮”球,呈白色或柠檬色,是一种化学构造。它出现时,并不伴随某种闪电,能在空中自由移动,在地面停留,或者沿着奇异的轨迹快速地移动,一会儿变暗,一会儿再发光。形成黑色闪电的大气条件同时也能产生大量的有毒空气。同时,大量的黑色闪电也存在,只要其中有一个发生爆炸,便会产生连锁反应,其它的黑色闪电紧跟着发生爆炸。

它的温度高达15000度,足以融化石块,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能摧毁整个城市。

闪电说明文2

提起闪电,大家可能都有所了解,它有危险,一般在下雨的时侯出现,对人类有害,但大家知道么,闪电也不是只有一种,闪电也是多种多样的。

闪电的颜色一般为白色、粉红色、淡蓝色。可你知道么,下雨的时候,有可能出现极为稀有的黑色闪电,这个黑色闪电很容易让人以为这只是一堆脏东西,其实里面有这强大的能量。此外,还有较为稀有的红色闪电,和十分稀有的紫色闪电,闪电能量很大,它离空气会产生波长短,能量高的就是紫光,反之,就是红光。

闪电不光颜色多,它的类型也是很多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线状闪电了。线状闪电它很像地图上的一条分支很多的河流,又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一棵蜿蜒曲折、枝杈纵横的大树。其次是片状闪电。还有一种非常罕见的闪电叫球形闪电,却最引人注目。它像一团火球,有时还像一朵发光的盛开着的"绣球"菊花。它约有人头那么大,喜欢钻洞,避雷针根本阻挡不了它,不过它对人有极大的危害。带状闪电就是因为风的影响,几条闪电,或十几条闪电碰在了一起,形成一种形状像带子型的闪电。联珠状闪电就像一串珍珠项链,好看得很。此外,还有火箭状闪电、海底闪电等。

下面要介绍的是就是闪电界的大腕——超级闪电。超级闪电指的是那些威力比普通闪电大100多倍的稀有闪电,纽芬兰的钟岛在1978年.显然曾受到一次超级闪电的袭击,连13公里以外的房屋也被震得格格响,整个乡村的门窗都喷出蓝色火焰。

还有很多奇异的稀有闪电,等待着我们一起去探索。

闪电说明文3

傍晚,老天爷突然变了脸。霎时,狂风大作,乌云滚滚,如万马奔腾似的从天边扑来。紧接着,电闪雷呜,只见一道耀眼的电光把天空和大地照得通亮。我清楚地看到了远处的一片景物。滚动的可怕的雷声,却要把房屋都震塌了。雷声未停,又一道闪电,眼前宽阔的马路像一条白色的带子,展现在我的眼前。由于雨水的反射,放出耀眼的银光。

天空越来越暗了。一时间天昏地暗。一片可怕的黑暗像贪婪的恶魔一样企图把整个世界吞没掉。就在这时,闪电像一条娇健的金龙,把乌云撕得四分五裂,又像一柄利剑把乌云划得七零八落。刹那间,无穷大的天空灿灿生辉。

闪电时而用那耀眼的蓝光,划破了黑沉沉的夜空。照出了在暴风雨中狂乱的树木,照出了一条条银线似的鞭打着大地的雨和在大雨中吃力地迈着脚步的人影。一刹那间,电光消失了,天地又合成一体,一切又被无边无际的黑暗吞没了。

闪电说明文4

午夜,我睡得正香,突然一阵“咔嚓嚓”的雷声把我从甜美的睡梦中惊醒。我抱起小毛毯,光着脚丫,跑到妈妈的房间:“妈妈、妈妈,我好害怕!”说着我像小泥鳅一样钻到妈妈的怀中。“不要怕,打雷是自然想象。”妈妈轻轻地拍着我的背说。

一道耀眼的闪电,照亮了漆黑的房间,紧接着一阵轰隆隆的雷声传了过来。

“妈妈,怎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快得多,明天你再查资料吧。”妈妈迷迷糊糊地说。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好奇心驱使着我亟不可待地翻开了书。原来光的传播速度每秒30万千米,声音的传播速度每秒只有340米。怪不得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闪电和雷声是怎么形成的呢?大海、湖泊和土壤中的水份在地面蒸发上升到空中汇集成千姿百态、各式各样的云,有的云带正电子,有的云带负电子,当带正电子的云和带负电子的云相撞后就会产生雷电。由于闪电的速度快,声音传播的速度慢,闪电的速度可以忽略不计,从看到闪电到听见雷声间隔的时间就能计算出雷击点距离我们有多远。

例如:当我们看到闪电后2秒听到雷声,那么雷击点距离我们大约就是两个340米,也就是680米。

在雷雨天气,当我们距离雷击点较近时,一定不要在大树下、电线杆下避雨,也不要在宽阔的田野里停留,假如真在空旷的地方,可以双脚并拢先蹲在地上,没有闪电的`时候快速跑到安全的地方。大朋友们记着,在雷雨天气不要打手机哦。

大自然的学问真是多,我要努力学习,多掌握一些大自然无穷无尽奥秘,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闪电说明文5

在气象学上,闪电属于灾害性天气系统。人们不喜欢闪电,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闪电,又将会怎样呢?

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闪电)“合成”的氮肥达5亿吨。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化肥,相当于5万个年产1万吨的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闪电说明文6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①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

②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③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千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便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将从地球上消失。

④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⑤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闪电)“合成”的氮肥达5亿吨。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化肥,相当于5万个年产1万吨的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1.假如你只想略略了解本文将要说明什么,你会抓住文中的哪句话?(2分)

2.假如你想快速提取全文的主要信息,你的阅读方法是:(答题不得超过20字)

3.假如你想用表格来举例说明本文的说明方法(限三种),请把它画出来。(3分)

4.假如请你精读第④段,你能说说“清洁工”的两个方面的含义吗?(3分)

5.假如请你简明地介绍雷雨(闪电)“制造”氮肥的过程,你能试一试吗?(3分)

参考答案

1.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

2.提取文中2.3、4.5自然段的中心句(与之相近的表达即可)

3.根据学生答题实况评改,表格中必须准确列举三种说明方法及其例句

4.①激变出来的臭氧能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1分)②产生的高温能杀死大气中的细菌和微生物,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2分)(与之相近的表达即可)

5.根据学生答题实况评改,无论用什么方式表达,必须含有如下要点:氮氧化合生成—氧化氮———氧化氮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

篇一:奇异的闪电

提起闪电,大家可能都有所了解,它有危险,一般在下雨的时侯出现,对人类有害,但大家知道么,闪电也不是只有一种,闪电也是多种多样的。

闪电的颜色一般为白色、粉红色、淡蓝色。可你知道么,下雨的时候,有可能出现极为稀有的黑色闪电,这个黑色闪电很容易让人以为这只是一堆脏东西,其实里面有这强大的能量。此外,还有较为稀有的红色闪电,和十分稀有的紫色闪电,闪电能量很大,它离空气会产生波长短,能量高的就是紫光,反之,就是红光。

闪电不光颜色多,它的类型也是很多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线状闪电了。线状闪电它很像地图上的一条分支很多的河流,又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一棵蜿蜒曲折、枝杈纵横的大树。其次是片状闪电。还有一种非常罕见的闪电叫球形闪电,却最引人注目。它像一团火球,有时还像一朵发光的盛开着的"绣球"菊花。它约有人头那么大,喜欢钻洞,避雷针根本阻挡不了它,不过它对人有极大的危害。带状闪电就是因为风的影响,几条闪电,或十几条闪电碰在了一起,形成一种形状像带子型的闪电。联珠状闪电就像一串珍珠项链,好看得很。此外,还有火箭状闪电、海底闪电等。

下面要介绍的是就是闪电界的大腕——超级闪电。超级闪电指的是那些威力比普通闪电大100多倍的稀有闪电,纽芬兰的钟岛在1978年。显然曾受到一次超级闪电的袭击,连13公里以外的房屋也被震得格格响,整个乡村的门窗都喷出蓝色火焰。

还有很多奇异的稀有闪电,等待着我们一起去探索。

篇二:电闪雷鸣

午夜,我睡得正香,突然一阵“咔嚓嚓”的雷声把我从甜美的睡梦中惊醒。我抱起小毛毯,光着脚丫,跑到妈妈的房间:“妈妈、妈妈,我好害怕!”说着我像小泥鳅一样钻到妈妈的怀中。“不要怕,打雷是自然想象。”妈妈轻轻地拍着我的背说。

一道耀眼的闪电,照亮了漆黑的房间,紧接着一阵轰隆隆的雷声传了过来。

“妈妈,怎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快得多,明天你再查资料吧。”妈妈迷迷糊糊地说。

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好奇心驱使着我亟不可待地翻开了书。原来光的传播速度每秒30万千米,声音的传播速度每秒只有340米。怪不得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闪电和雷声是怎么形成的呢?大海、湖泊和土壤中的水份在地面蒸发上升到空中汇集成千姿百态、各式各样的云,有的云带正电子,有的云带负电子,当带正电子的云和带负电子的云相撞后就会产生雷电。由于闪电的速度快,声音传播的速度慢,闪电的速度可以忽略不计,从看到闪电到听见雷声间隔的时间就能计算出雷击点距离我们有多远。

例如:当我们看到闪电后2秒听到雷声,那么雷击点距离我们大约就是两个340米,也就是680米。

在雷雨天气,当我们距离雷击点较近时,一定不要在大树下、电线杆下避雨,也不要在宽阔的田野里停留,假如真在空旷的地方,可以双脚并拢先蹲在地上,没有闪电的时候快速跑到安全的地方。大朋友们记着,在雷雨天气不要打手机哦。

大自然的学问真是多,我要努力学习,多掌握一些大自然无穷无尽奥秘,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篇三:假如没有闪电

在气象学上,闪电属于灾害性天气系统。人们不喜欢闪电,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闪电,又将会怎样呢?

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电交作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会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更加清新宜人。

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估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52700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空气中含有占总体积78%的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氮气,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培,空气分子在瞬间被加热到3万摄氏度以上,致使大气中的氮和氧化合,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而转化生成二氧化氮。雨水又与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含有微量硝酸的雨水降落地面后即是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氮肥。据测算,全球每年由雷雨(闪电)“合成”的氮肥达5亿吨。这5亿吨从天而降的化肥,相当于5万个年产1万吨的化肥厂的产量总和。

篇四:闪电

经过我的反复调查中,终于弄懂了黑色闪电的知识。这种困难的知识值得我去调查它,也可以得多点课外知识。原来黑色闪电对我们的害处有极大的危险,摩亨佐-达罗这座城市之所以会在公元前的15世纪突然毁灭,那就是由黑色闪电造成的悲剧。

在大气中,由于阳光、宇宙射线和电场的作用,会形成一种化学性能十分活泼的微粒。这种微粒凝成一个又一个颏,在电磁场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像滚球一样越滚越大。从而形成了大小不等的球。这种化学构成物有“冷”与“亮”球的区别。

所谓“冷”球,它没有光亮,也不能放射能量,可以存在较长时间。“冷”球,形状像一只橄榄球,发暗、不透明,白天才能看到,科学家称之为“黑色闪电”。所谓“亮”球,呈白色或柠檬色,是一种化学构造。它出现时,并不伴随某种闪电,能在空中自由移动,在地面停留,或者沿着奇异的轨迹快速地移动,一会儿变暗,一会儿再发光。形成黑色闪电的大气条件同时也能产生大量的有毒空气。同时,大量的黑色闪电也存在,只要其中有一个发生爆炸,便会产生连锁反应,其它的黑色闪电紧跟着发生爆炸。

它的温度高达15000度,足以融化石块,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能摧毁整个城市。

篇五_闪电和雷声

刚刚还是晴空万里,阳光明媚,转眼间便是乌云密布,太阳也被遮住了,街上的行人加快了步伐,要快速赶回家中。我和妈妈边躲在楼栋里准备避雨边望着天空,我想,大概是老天爷心情不好,生气了吧!

说话的工夫,天色便暗了下来,街上的行人更少了。这时,只见天空中猛得闪过一道强光,天空像被谁撕成了两半,吓得我赶紧往妈妈怀里一躲,才松了口气,以为安全了,正在惊魂未定的时候,突然,“轰隆隆——轰隆隆”这声音就像野兽发怒时的狂吼,吓得我马上又向妈妈身旁靠了靠。“你这孩子!”妈妈笑着说,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终于回到了温暖的家里,可我对刚才的事仍是疑惑不解。“老天爷真是的,干嘛不让闪电和雷声同时出现呢?一次就行了,还让我吓了两跳!哼!鬼天气!”我向妈妈不满地发着牢骚。妈妈爱怜地抚摸着我的头说:“它们虽然吓了你两次,但它们是同时产生的呀!只不过闪电比雷跑得快罢了。”妈妈的话让我犯起了嘀咕“什么?难道闪电和雷声也会赛跑吗?”

窗外下着瓢泼大雨,仿佛给窗户罩上了一层雨帘,水滴打在窗户上,“啪嗒、啪嗒”形成一道雨雾,朦朦胧胧,就像我此时的心情。好奇心驱使我必须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上网查,不行,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下雨天不能上网,我只好从我的“百宝箱”——小书柜里找一找。《100个科学谜题》,嗯,就是它了。我的兴奋心情怎么也抑制不住,因为我马上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了!

要想知道为什么下雨时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就必须了解闪电和雷声的产生。云层中含有大量的电荷,我们知道电荷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当大量带有电荷的云朵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它们之间的高压会击穿空气,产生放电现象,所产生的火花就是闪电,声音就是雷声。

闪电通俗地说就是光,光每秒可达300000000米,声音传递速度是每秒340米,可见光的速度相当于声音速度的100万倍呢!光的速度比声音速度快,就会出现下雨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奇观。

天上的阴霾渐渐散去,太阳公公害羞地从乌云后面露出半边脸,天晴了,一片湛蓝,雨后的空气更加清新,我的心情也无比舒畅,不仅是因为这奇丽的景观,更多的是我探索了自然界的一个奥妙!

一个人静静地躺在草地上,望着夜空,一幕幕奇妙的景象从脑海里蹦了出来。我的大脑不能立即适应,思绪在混乱中产生摩擦,放出大量的热。我闭上眼睛,将手轻轻按在胸前,祈祷着……我害怕自己会像流星般燃烧,飞速地陨落,划过漆黑的夜空,闪着明亮的痕迹,最后钻进无边的黑暗。

我猛然清醒了过来,看着夜空中零零散散的几颗星,竟有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劲,将隐于心灵深处的一切暴露了出来。霎时间,一股,莫名其妙的力量把我的心扩张,无限地扩张,最终吞噬了黑暗,兼容了整个宇宙。我摘下心中最明亮的那颗星,置于跟前。

我要问你——

你是茫茫宇宙中的天使吗?你是神话传说里的仙女吗?为何你总会拨动我的心弦?为何月亮的盈亏也不能阻挡你前行的脚步?你可知道?每个没有你光临的夜晚总是寂寞的,每个没有你陪伴的夜晚总是冰冷的,每个没有你抚慰的夜晚总是失意的。一星陨落,固然黯淡不了星空灿烂,却荒芜了我整颗心灵。

请你相信,你我相遇在梦与现实的轨迹中,看似偶然,亦是必然。我实在不忍看着你离去,便自私地把你留了下来。我合拢双手,将你捧在手中,然后,然后为了向我泄愤,燃烧了自己。你的火焰灼伤了我的双手,也灼痛了我的心。燃烧过后,手中仅剩下一把灰烬。

如果说你我在梦与现实的`轨迹中相遇是一个错误,那该是一个绝妙的错误,为何,为何却成了一个悲怆的错误?梦的枝头应是缀满星光的,而非萦绕着一抹紫丁香般的怅惘,淡淡的,却挥之不去。

闲观星空,不得舒心。晚风钻进我的手中,带走了最后的一点灰烬。受伤的双手想从空气中抓住什么,攥紧拳头,一把火辣辣的痛直刺心头。是的,从来都没有人愿意投身于一堆激情燃烧的篝火之中,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每个人都害怕自己毁灭。实际上,人生最终的归宿只是六尺黄土。可是,又有谁愿意在生命终结以后化作一抔黄土?生与死的循环,梦与现实的交替,在某种程度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正如没有人能在同一水里落脚两次一样,也没有人能同时踩进生与死两条河流,跨过梦与现实两个世界。

相遇在梦与现实的轨迹中,如果勉强梦中人来到现实世界,那么她最终只能如镜花水月一般,瞬间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