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无边造句子简短细选90句

时间: 2022-10-11 句子 我要投稿 人气:

风月无边造句子简短细选90句

苏轼《前赤壁赋》的五个“密码”

  引导语:苏轼《前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短短20字中,包含着解读这篇文章的五个重要“密码”。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五个密码吧。

  密码1:壬戌之秋“壬戌之秋”是宋神宗元丰五年,也就是公元1082年。三年前,苏轼的人生发生了巨大变革。

  苏轼前半生比较顺利:二十多岁中进士,名满天下,得到了当时的文坛泰斗欧阳修的赏识。当时的皇帝(宋仁宗)曾经这样说:今天我们取苏轼和苏辙为进士,等于为子孙找来了两个宰相啊!可以说,苏轼是在器重推崇中度过青年时代的。在政治上,他很敢讲话,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但随着神宗皇帝即位,任用王安石变法,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苏东坡很直,有什么讲什么。他觉得王安石搞得这个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不像说得那么好,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活加倍难熬。这位大诗人出于同情心、责任感和使命感上书朝廷,对新法有微词(在《上神宗皇帝书》中,称变法骨干为“新进”,这个词在古代有较明显的贬义)。他还写了大量的诗,讲老百姓究竟过得怎么样,结果就被反对派所利用了。

  御史李定等人对他的诗吹毛求疵,找了许多罪名说苏东坡诋毁朝政,甚至有不臣之心。神宗皇帝把苏轼下狱。历经103天,苏轼差一点儿就掉了脑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等于被软禁观察,处境艰难。苏轼写此文时46岁,从从政的视角来看,正是人生的成熟期,该有所作为的时候,可他只能在城东开垦一块坡地,靠种田帮补生计。因此,壬戌之秋对苏轼来讲是有特殊意义的一个秋天。概括起来就是:年富力强,含冤被贬。生计困顿,前途渺茫。

  此前,苏轼主流的思想是儒家的:一直有远大的理想,有兼济天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这样人生追求,盛年被贬,而且是含冤被贬,他心中的抑郁、痛苦、煎熬、无助、悲观、失望,都在情理之中。那么,在这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以及由此派生的种种情绪,在《前赤壁赋》中有怎样的表现呢?

  第一处表现,扣舷而歌。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白风清,诗酒高会,非常快乐,在“饮酒乐甚”之际,却唱出一首奇怪的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首歌不是律诗,不是宋词,却跟楚辞相似。兮字是楚地的方言,香草美人之喻。楚辞常用。兰、桂都是馥郁芬芳的香草,香草喻君子贤士。美人在楚辞里多比喻君主——屈原就经常这么比喻楚怀王。

  这首歌中有意模仿楚辞,暗自跟屈原相比较。屈原什么心情,他就什么心情。甚至前途的渺茫的况味更甚于《离骚》。“击空明兮溯流光”,流光用得太棒了,表面上写月下的江水,实际令人产生一种似水流年的感觉。渺渺说的是余怀,这不正是他前途的写照吗?

  第二处表现,倚歌而和。有客吹起了洞箫,箫声“呜呜然”,这个词像哭泣的声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写洞箫传递的情感。什么叫“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什么叫“慕”,处江湖之远,怎不慕那些受到君主赏识和重用的人?什么叫“泣”,中心悲伤为之泣。什么叫“诉”,心有郁积,才要倾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这是箫声的音效,也是感情的延绵。苏轼遣词造句的能力太强,常见的几个成语都从这里来。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是洞箫的艺术效果,或者说艺术感染力。从字面看,舞和泣是使动用法:使幽壑之中潜藏的蛟龙舞蹈,让孤舟之中悲伤的寡妇哭泣。但这并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苏东坡在这里用了典故。“舞幽壑之潜蛟”用李贺《李凭箜篌引》的名句:梦入深山蛟神遇,老鱼跳波瘦蛟舞。“泣孤舟之嫠妇”用白居易《琵琶行》。“孤舟之嫠妇”指“去来江水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那位独居的琵琶女。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写音乐,白居易的《琵琶行》也是写音乐,《赤壁赋》用这两个典故也是来写音乐,具有关联性,但这是表层的。深层的意思需要探究才能发现。李贺怀才不遇,英年早逝。因为他爸爸名李晋,李贺为避父讳,一辈子不能考进士(这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韩愈做文章批判过)。白居易在写《琵琶行》时,得罪权贵,被贬江州司马,也是政治上被贬谪的失意人。

  这两个典故的作者跟苏轼神似。作者实际上是找了三个处境境况跟他都非常相似的古人,都是伟大的诗人,同时也都是落寞的政客。他们跟苏东坡是隔代知音。

  总之,“壬戌之秋”是苏轼功名失意之秋,也是他人生苦难之秋。这种失意和苦难隐晦地渗透到《前赤壁赋》中来。而在对贤者的追思中,他偏偏又面对赤壁这样一个特殊的所在。

  密码2:赤壁历史上有两处赤壁。一处“武赤壁”,在今天河北省赤壁市。武赤壁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三国有三大战役,第一就是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在赤壁之战中,各路英雄纷纷登场,真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另一处“文赤壁”,是因苏轼写《赤壁赋》得名,据说,文赤壁是今天湖北省的赤鼻矶,和武赤壁不是同一地点。

  对苏轼而言,不论是真赤壁还是假赤壁,都是一件要命的事。苏轼有兼济天下之才志,到了这样的英雄之地,必然感慨万千。他在《赤壁赋》里写了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曹操,当然通过客的口吻来写的: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这段话在文学史上历来被称道,简洁而有气势。破字有力量,下江陵的下非常快。顺流而东也这个东,非常迅捷:三句话把曹操不可一世的气焰写出来了——这是讲来时的形势。以后怎样呢?驻扎在江陵,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你看他蒙冲斗舰,相连千里;你看他旌旗飘荡,遮天蔽日;这是远景。

  接下来把镜头推近,一直聚焦到曹操的形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这八个字是造型特写,宴长江曹操赋诗是《三国演义》里的名段,讲的故事都在这句话里。曹操赋的是哪首诗呢?恰恰就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首《短歌行》。至此,苏轼的历史思维形成了一个圆,把曹操的英雄气收纳进来。

  最后怎么评价曹操?作者说“固一世之雄也”,这句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非常难写。曹操这个人历史上争议非常大,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苏轼很滑头,他把前面的定语去掉,管你奸雄还是英雄,“固一世之雄也”,做了一个盖棺定论。

  把曹操捧得这么高,并不是苏轼的目的。所谓登高必重跌,捧起来是要让你摔得惨,他只一句话:“而今安在哉?”就达到了这个效果。会读书的人就知道,这是图穷匕见。你那么牛,现在哪里去了?当初就樯橹飞灰烟灭,而今简直烟消云散,早已无踪无影。

  苏轼写出了后人眼里曹操四种悲凉。第一,诗在人亡,诗还在,人没了。第二,物似人非,景物跟当年相似,游览的已不是当年人。第三,胜败转瞬,来时嚣张,最后困于周郎。第四,功业成空。胜也好,败也好,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云烟过眼。这些感情非常有曲折和波澜。把曹操描写成这样,想表达什么呢?我想,他主要不是写曹操,而是写此刻的自己。相比曹操,此刻的“我们”又怎样呢?

  客说:“况吾与子”,注意这句话,曹操是这样,何况是你我。我们怎么样?“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几句话是对照前文写的,有意跟曹操做比。曹操怎么来的?人家是破荆州、下江陵,千军万马、前呼后拥;我们是怎么来的?没有千军万马,只有鱼虾和麋鹿,惨不惨?曹操来的时候坐什么船,喝什么酒,再看我们,驾一叶之扁舟,怎么跟舳舻千里比?举匏樽以相属,怎么跟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比?曹操是一世之雄,我们是“天地之浮游,沧海之一粟”,又算什么呢?这些内容归结起来就一句话:曹操,我们比不了!

  然而,我们远远比不了的曹操,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而今安在哉!”他去哪里了?他没了。曹操都没了,远远不如曹操的我们,存在感、人生价值和意义又在哪里?岂不是要彻底消失吗?朋友们在江上喝酒,喝着喝着,突然发现“我”不存在了,或者说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这是多大的悲凉啊!

  苏轼《赤壁怀古》写周瑜和《赤壁赋》里写曹操的用意不同。《赤壁怀古》写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想强调:他行,我不行。人家三十五六岁,指挥千军万马,我都四十五六岁,还在江边钓鱼,这差距有多大。《赤壁赋》写曹操表达了更为复杂的情感:他不行,我更不行。曹操不行,不是因为没有建功立业,而是即便建功立业最后还是消失无踪。相比曹操,连功业都没建的我们,存在感和价值感岂不是梦幻泡影?

  “壬戌之秋”,人生失意的苏东坡来到了赤壁。赤壁是他感怀凭吊之所,也是他伤心悲叹之地。赤壁没有改善他心中的痛苦,反而让痛苦更浓重。是这样一直痛苦下去,还是最终走出困局,实现了新的超越呢?苏轼选择了后者,其奥妙就在下一个密码中。

  密码3:“七月既望”既望是农历十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一夜,天上一轮明月帮助苏轼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前赤壁赋》对既望之月的描写大致可分四类。

  首先是自然之月。有正面描写,“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二字出自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里边寄托着作者的情感,他的心绪也处在“徘徊失据”的状态中。

  还有侧面描写,“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露为何而白?因为有月光。水光接天,水为何而光?因为有月光,通过写江水,写白露,作者实则在写月色笼罩在整个江面上,给人一种飘飘荡荡的感觉。纵一苇之所如这个苇字,比喻小船,暗含佛家一苇渡江的意味。“凌万顷之茫然”,茫然是看不清却又无边无际,感情的暗示也在其中。

  在他们自创的诗歌中,也有对于自然之月的侧面描写,“击空明兮溯流光”,空明和流光就是在写月。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前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错,盖竹柏影也。他很喜欢用空明这个词来写月色,写出月色的质感。

  自然之月有重要作用。第一,月是抒情的主体意象,全文都笼罩在月光之下,是作者情思和哲理的生发点。第二,《赤壁赋》里的月跟其他文章里的月有明显的不同,是和其他的景、物融合在一起,月和江、山、风、水互相依存。月是江山风水之上的月,江山风水是月之下的江山风水,拆分不开。写景能到这种水乳交融的境界,相当不易。

  作者把自然之月文学化,就出现了“诗中之月”。开篇,月还未升,苏子和客就一起“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明月之诗”出自《诗经》:“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几个人在江上喝酒,月亮还没有出来,于是大家举起酒杯,朗诵《诗经》里的篇章,这雅兴非“天人合一”难以形容。凭吊曹操时,客抬头看见月亮,自然想到月明星稀,接入非常自然。进而由诗中之月引出对曹操的描写,以及彼此的比较,真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诗中之月作用有三。第一,和自然之月相融合。自然之月没有升起,就朗诵诗歌来呼唤。自然之月升起来,就借着“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来抒情。谈到人生哲理,就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想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融合得自然流转。第二,和文人的风雅相融合。苏子游赤壁这个晚上,没干什么了不起的事,无非是喝酒、诵诗、唱歌、听音乐、清谈,然后继续喝酒,睡大觉。这诗、酒、音乐和清谈,是名士风度,都和月融合在一起,诗中有月,酒中有月,谈中也有月。第三,和诗人的情绪变化相融合。“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时候,诗人的心情轻松快乐,于是“饮酒乐甚”。到“击空明兮溯流光”的时候,里边就有很多寄托,由乐转悲。进而才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段,引出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一篇文章写月,能够把这么多文化层面的内容融在一起,写得不露痕迹,在文学史上已经达到了罕见的高度。但对苏轼来讲,这只是刚刚起步。他把深厚的功力用在了哲理之月上。哲理之月不是由苏子一个人阐发的,先由客阐发,再由苏子升华。

  客发现月和江水都是永恒的象征,无穷无尽,无止无休。“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乎悲风”。长江、明月这样永恒的事物,唤起了人生的渺小感、虚无感和无助感。渺小感,就是我微不足道。虚无感,就是我没有意义。无助感,就是我知道我微不足道,又知道我没有意义,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实际上客的哲思是贬谪的(或不得志的)士大夫的共同情绪——这样的人生要不得,又不得不要。这种情绪笼罩在士大夫身上一两千年,始终没人破解。苏轼破解了,所以他才成为“人们一想起来嘴角就会露出微笑的”(林语堂语)苏东坡。

  苏轼怎么破解的呢?他上来就问客一句话,带一点调侃的意思:“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这句话是反问句:你在水和月中参透的哲理还不够深刻啊。我怎么看待水和月的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这句话出自《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江水天天流淌,但是它没有流光。

  你不信到长江、黄河去看看,千年万年的流淌,它还是长江黄河,没有太大的变化。“盈虚者如彼”,盈是满,虚是缺。月亮一会圆,一会缺,“而卒莫消长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星星还是那个星星。苏轼在这个视角上得出一个富有启发性的哲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物与我皆无尽也”。还羡慕什么呢?

  科学上有著名的能量守恒定律,苏轼这个发现可以与之媲美。拿根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自其变者而观之,粉笔没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粉笔灰还在,粉笔字还在,它的能量、它的物质还没变,只是换一种形式而已。比起客的哲理,苏轼超脱太多。

  首先,月和江水是永恒的,但不是僵化的永恒,是运动变化的永恒。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这是中国最古老的辩证思想,《易经》里边的思想。事物有阴,有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客只看到江水和月不变的一面,人生就被衬托得虚无,所以产生悲凉的情绪。苏轼告诉客,月亮永恒,但它也变化,要正确地看待它,才能唤起人生的存在感;不要小看我是蜉蝣,是沧海一粟,我和这浩浩江海都有不变的一面。这种人生操之在我的豁达与豪迈,真了不起了!

  但苏轼还有一点意思没明说。“盖将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物无尽”好理解,用月和江水做了充分的说明,可“我无尽”该怎么理解?也就是“我”永恒的'一面在哪里?在关于曹操的描述中,苏轼给读者留下了线索。曹操诗在人亡,倒过来看,就是人亡诗在。你问我“而今安在哉”?几百年过去了,你们到江上游玩的时候,还不是想起我这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从这个角度说,曹操还在。但曹操还在,不等于苏轼可以“无尽”。

  苏轼有什么资格预判自己的无尽呢?其实这不需要解释,苏轼如果不能无尽,我今天何必要写这篇文章?学生们又何必背诵《前赤壁赋》?苏轼的臭皮囊早已朽坏,但他的文章在,他的道德在,他的人格魅力在,他的情怀在!和我们普通人不太一样的是,苏轼活着的时候就预见到了这一幕。恕我冒昧,以己度人。我想苏轼心里清楚,宦海浮沉无所谓,升沉不过一秋风。当不当官又怎样?我的人格,我浩浩如江水的才华,我的文章,后人怎能不千载传扬?那一刻,苏轼笃定地看到了未来,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意义和自信。

  我相信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心里应该有相似的感慨。有人会问,他怎么不明说?他都落到那种地步,怎么能明说?聪明的苏轼把这层意思埋在句子里,不显山不露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通过“哲思之月”,苏轼解决了关于未来的问题,但是四十六岁在黄州的我,乌台诗案被贬官的我,信而见疑、忠而见谤的我,能不烦恼吗?该如何自处才能度过现世的苦难呢?苏轼发挥了他无与伦比的才气——还是在月上做文章,这就是“寄托之月”。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先来一段论述,说天地万物,物各有主,不是你的就别要,该是谁的谁拿走。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好懂,背后的意思不好懂:人生在世,当官不当官是命,不该你当你就别当,何必放在心上呢?“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大自然的好山好水好风月就在我们眼前,耳听的是天籁,眼看的是风光。“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苏东坡很有幽默感,用“禁”字来调侃那些小人,你可以让我在黄州当团练副使,禁我签署公事,禁我擅自离开。但我长着眼睛,就能从大自然获得无穷无尽的享受和精神的寄托,老天拿出这么多东西给我享受,我过得好开心。这就是“寄托之月”——苏轼不仅解决了后世的问题,连当下的问题都在月(以月为表征的山水)里解决了。“山水之乐,风月无边”,从此,不论遇到什么坎坷和打击,只要清风明月在,他就是快乐的苏东坡。

  密码4:泛舟找到人生的寄托,苏子与客的精神面貌有没有发生变化?还像原来那么悲伤吗?答案在第四个密码——“泛舟”里。为什么要泛舟,而不是江边散步?我做一个大胆推测,如果江边散步,就得不出这么深的哲理。不信可以看《后赤壁赋》,在抒情艺术上或许更胜一筹,但“理”的阐发就逊色了。因为,泛舟很有意思,这是一个独处的空间,有一种漂泊感,有一个环境去静思人生的意义。

  文中有两处泛舟的描写。第一处,刚来赤壁,月下泛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段话表面上看非常逍遥自在。冯虚御风,像列子御风而行,多么自由!凌万顷,多么开阔!一苇之所如,多么潇洒!飘飘乎、羽化而登仙,多逍遥。但仔细读就会发现,心里面一点不逍遥。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出自李延年的《佳人歌》:“绝代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什么叫遗世独立?离开人世,自己在那儿站着,这是孤独。“羽化而登仙”,对一个如此热爱生活的人,登仙不是更深的孤独么?再看“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去哪都不知道,这是漂泊失所。有没有目标?没有。

  第二次泛舟的描写,也就是苏子与客清谈之后,再看苏子和客的状态就大不一样了。“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你靠着我,我靠着你,在船里睡着了,天亮了都不知道。

  这个状态乍看没有第一处美,这么随便,这么生活化。但这里蕴含的才是真正的逍遥。有人说:人生幸福很简单,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这话很有道理。人活一辈子,胃口好,吃嘛嘛香。躺下就睡,不闹心。想笑就笑,高高兴兴,这就是幸福。篇末泛舟的描写,讲的不就是这三句话吗?苏东坡为什么能“发明”东坡肘子、东坡肉,为什么能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跟他在《赤壁赋》中的体悟不无关系。

  密码5:苏子与客

  “泛舟”是赤壁之游的形态,这种形态外化出前后截然不同的心境。那么,和苏子藉乎舟中,陪他走完这段心路历程的“客”,究竟是谁呢?“苏子”是苏轼本人吗?这篇文章写的内容真实发生过吗?

  有人认为是真的,或者大部分是真的,比如林语堂先生。如果你想了解苏东坡,有一本书必看,就是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

  苏东坡活着的时候经常想:我是不是陶渊明转世?因为他跟陶渊明很契合。林语堂活着的时候经常想:我是不是苏东坡转世?因为他太喜欢苏东坡。出于这种热爱,他把苏东坡写得很好。在《苏东坡传》里,林语堂煞有介事地写到,苏东坡跟一个叫杨世昌的道士游赤壁,客也就是这位杨道士。还有很多考据的文章,跟林语堂持相似的观点,认为《前赤壁赋》确有其人,确有其事。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个问题其实是假问题。中国人自古的毛病就是把文学当历史,分不清虚构和真实,什么都想考证做实。苏子与客,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客即是我,我即是客。客是人生失意的苏子,苏子是豁然开朗的客,如此而已。

  从文章内容来看,刚来赤壁的时候,“我”和“客”是分着写的,吃饭的时候、喝酒的时候、聊天的时候,都是分着写,可最后“相与枕藉乎舟中”,两个人互相依靠,躺在舟中。我认为这是一个暗示,两人到最后不分彼此了,因为作者想开了,精神不分裂了。苏轼表达的就是这样一个意思,是道人杨世昌也好,是僧人佛印也罢,和文章主旨并无关涉。

  从文体来看,《赤壁赋》是赋体,赋体文有四个特点,一是对仗押韵,有节奏有韵律。二是注重辞彩,这篇文章用的修辞手法就非常多,而且不露痕迹。三是体物铺陈,一件事要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写,《阿房宫赋》《赤壁赋》都是如此。四是“主客问答”,很多赋体都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借主客间一问一答抒发作者的感情。司马相如、杨雄这些写赋的名家,常用这种手法。主一句,客一句,最后谁赢?当然是主赢,客怎么能赢?客就是等待被驳倒的。

  《前赤壁赋》既是赋体,假托主客问答的形式,不是顺理成章吗?何必要问是否确有其人,确有其事呢?至于才高如林语堂者,为什么非要做实不可?可能因为《苏东坡传》最初用英文写,给老外解释中国文化里这些复杂的内容,对传记文学来讲,似乎也无此必要,不如做实来得爽快吧。

  我想,苏子与客,对苏轼来讲,都是身外化身。苏轼在赤壁经历了一番天人交战。那个内心苦闷的苏轼,那个一帆风顺想兼济天下苍生的苏轼,经历了一次人生的大悲苦。在这悲苦里,他做了深刻的思考和反复的衡量,在天地山川、明月清风中得到启迪。他看到人生可以永恒,他懂得当下生活值得享受。你们处心积虑地迫害我,我连招架之力都没有。但是不好意思,我还是过得比你好。尔曹身与名俱灭,而我一次寻常的游历即将被定格为文化的经典。

苏轼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鉴赏

  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此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己,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五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这篇赋在艺术手法上有如下特点:

  “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写与议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苏轼《前赤壁赋》

  宋诗富有理趣,以苏诗为杰出的代表。其实苏轼的创作不只是诗歌富于理趣,他的散文也同样是富于理趣的,著名的《前赤壁赋》就是一篇诗情与哲理融合的优秀散文。

  这篇文章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元丰二年(1079)时,谏官李定、舒亶等人弹劾苏轼写诗文反对新法,苏轼因而被捕人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就是御史台,封建时代的监察机关)。被赦出狱以后,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受到监管而不得签书公事。政治上遭受这种严重打击,苏试的内心自然是十分苦闷的;但他并不消极,而是放情山水,随缘自适,接受佛老思想的影响,在大自然中寻求解脱。他在《初到黄州》一诗中说:"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虽然不无牢骚与自嘲之意,却也表现了他别求寄托,旷达超脱的一面。正是在这种十分苦闷而又努力寻求排解的思想情绪的支配下,苏轼于元丰五年的七月和十月,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赤壁,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o赤壁怀古》。这篇《前赤壁赋》,生动地描写了他夜游赤壁所见的优美景色,真实而又艺术地反映了他贬官黄州时期的心境和对人生的独特思索。

  这是宋代散文赋的代表作。赋是中国古代产生很早的一种文体,兼有诗歌和散文的特点。在汉代是讲究辞采和铺陈的大赋,魏晋时期发展为讲究骈丽对偶、篇幅短小的徘赋,再经过唐代有严格音律限制的律赋,到了宋代,经过欧阳修、苏轼等人的创造,便产生了更便于抒写情怀、描写物象的散文赋,就是既保留了传统赋体诗的特质与情韵,在形式上也保留了用韵、句式整齐或主客问答等特点,同时又打破赋在句式、声律、对偶等方面的严格限制,更多地吸收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克服了板滞僵化的弊病,显得自由灵活,生动清新。

  《前赤壁赋》是一首诗,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一首探索人生哲理的哲理诗。

  全文共分为五段。第一段,写苏子与客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夜游赤壁,泛舟江上,江水和月色十分优美,令他们陶醉,竟产生了一种飘飘然变成神仙的感觉。先点出时间:"七月既望(旧历十六日)",地点:"游于赤壁之下"。然后写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简淡清疏,写出一种静谧舒畅的艺术意境。下面写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二字,传达出缓缓升起的月亮的动的形态。写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又是八个字,不见着力,就轻松自如地写出了一种寥廓邈远的景象:一片白茫茫的雾气横在长江的水面上,月光和江水融成一片,旷远无际,遥接天边。单是前后这十六个字写出的优美境界,就足以令人陶醉了。其间又穿插了主人公饮酒诵诗的描写,表现出他们自由不拘、闲适超旷的性格与情怀。其实,优美的景色出于诗人的感受,这景色本身就包含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闲适的兴致。因此,这段的最后写他们驾着一叶扁舟,自由自在地在茫然无际的江水中随意飘荡,竟然产生一种升空浮游,有如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感觉,我们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写景主要抓住清风、明月、江水这三个方面,不仅准确地概括出这次夜游赤壁具体环境的特点,有力地突出作者的主要感受;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文章的艺术构思和结构上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这三者成为构成全篇艺术意境的主要物象;另一方面,后文的主客问答,议论人生,这三者又成为取譬的依据,使物我融合,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上看,作者信手拈来,似不经意,实际上是经过选择提炼和精心构思的。

  第一段是重点写景,同时景中寓情;第二段则由重点写景转为重点抒情。主人公的感情经历了由乐而悲的变化,是通过主客间饮酒唱歌表现出来的。诗人陶醉于大自然的优美景色之中,心情无比欢愉舒畅,于是情不自禁地一边饮酒,一边歌唱起来。歌词的前半部分是写他感受到的眼前的优美景象;驾着小船,划破明澈澄净的江水,逆流而上,水面上荡漾着闪亮的月光;后半部分则写他邈远的情思;他所思慕怀想的人远在天边,不得相见。这里的"美人"不是指漂亮的女子,而是指自己所倾慕的人物或所追求的理想。这歌词,已在欢愉中透露出一缕隐藏在内心的惆怅的思绪。而客人"倚歌而和"的呜呜咽咽的箫声,则吹出了十分幽怨凄哀的情调。由乐生悲,文章的整个气氛有了很大的变化。这里,作者对箫声摹写极为出色,比喻联想,接连用了五个"如"字,极尽形容渲染之能事。这声音,好像含着深沉的怨恨,又好像寄托着执着的思慕追求,像是在低声啜泣,又像是在细语轻诉;箫声停了,可是余音不绝,好似轻柔不断的丝缕。经过这一番比喻,本来抽象而难于描绘的声音,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使读者有如闻其声的感觉。而作者却意犹未尽,又进一步加以渲染形容,说这幽凄哀婉的箫声,竟然将沉潜在幽壑深水中的蛟龙也激动得腾舞起来,而身处孤舟之中的寡妇,听了更是禁不住动情哭泣。这样,读者不仅好像亲耳听见了这箫声,而且不能不为它所传达的那种悲哀的情绪所感染。感情和气氛由乐而到悲的转变,主要是为引起下文主客问答关于人生的议论。因此,这一段在结构上起到一种过渡的作用。

  从第三段开始,进入文章的主体部分,借主客问答的形式,写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客人从眼前的`景象,即明月、江水、山川,联想到曹操的诗,进而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说在黄州赤壁,向西望是夏口(今武昌),向东望是武昌(今黄冈对岸的鄂州),山川环绕,林木苍翠,这不就是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操的地方吗?赤壁之战的赤壁究竟在什么地方,史学界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是在今天湖北省蒲圻县长江南岸,但也有人认为就是苏轼所写的黄州赤壁。不过作者意在借此抒写感慨,不是考订史迹,我们自然也不必拘泥。事实上,作者在《念奴娇o赤壁怀古》中曾经写过:"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人道是"就是据传说的意思,语气也是并不确定的。客人俯仰古今,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不禁发出深长的感叹。他说,像历史上演出过赤壁之战那样威武雄壮戏剧的曹操、周瑜等英雄人物,都曾经不可一世,而随着历史的发展,都早已风流云散,连一丝陈迹都没有留下,何况像我们这样失意贬官、浪迹江湖、不为人所重的普通人呢?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又是多么的渺小,跟长流不尽的江水和永存不灭的明月比较起来,人生实在是令人悲叹啊!这一段是客人解释上段所描绘的箫声所传达的悲情苦绪的,但它的目的却在引发下面一段对人生哲理的议论。文思如血脉贯通,流畅明晰而又十分紧凑。

  第四段是苏子对客的回答,正面表现作者的人生哲学。一方面,紧紧扣住客人"羡长江之无穷"和"抱明月而长终"的话;另一方面,又照应到文章开头的写景,所以就眼前的江水和明月来生发议论,既贴切自然,又十分生动巧妙。他说眼前这不断流逝的江水,滔滔不绝,奔流不息,但永远还是一江的水,它实际上是并没有消失的;那天上的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但回环往复,既没有增长,也没有减少。因此作者认为,如果从变的一面来观察认识事物,那么即使一般人认为万古不变的天地,在短暂的一瞬间也是在变化着的;而如果从不变的一面来看呢,那么天地万物和我们自己也都是没有穷尽,不会消失的。既然宇宙万物和人生都既是变化的,又是不变的,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就用不着去羡慕长江的无穷而哀叹人生的短促了。那又应该怎样来度过和消受这人生呢?他又进一步提出,应该到大自然中去,尽情地享受那清风明月之美,因为这是上天的创造和赐予,不是某个人的私产,是每个人都能由耳目所接自由自在地享受的。这里在讲道理,而同时又是写他们夜游赤壁,陶醉于清风、明月、江水的优美景色之中,是人生的一种极大的享受和精神上的寄托。

  第五段,写转悲为喜,主客二人开怀畅饮,忘掉了一切忧愁苦闷,兴尽而酣睡,在一种欢畅愉悦的气氛中结束全文。

  主客问答只是赋体的一种表现形式,实际上反映的都是苏轼本人的思想。在这里,我们看到封建时代一个有理想抱负的知识分子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以后内心的深沉苦闷,以及他努力从这种精神苦闷中解脱出来的思想矛盾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作者通过大自然优美景色的描写,通过诗的意境的创造,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他自己复杂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沉思索。从表面上看,他超然物外,襟怀旷达,是开朗乐观的,但仔细体会就能发现,作者的内心还是充满矛盾和苦闷的。他那种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寄托人生的想法,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排解,这本身就是内心苦闷的一种表现,跟我们今天对生活和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的乐观主义并不完全相同。他那种变和不变的观点,看问题不绝对化,不无可取之处,但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辩证法,而是老庄主观唯心主义的相对主义哲学观点的表现,它抹煞了物我之间的质的差别。但尽管如此,他在政治上遭受残酷打击以后,身处逆境而不消极颓废,表现出一种豁达开朗、超然物外的精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文章中对江山风物的热情赞美,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倾慕向往,对理想的追求,都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这些都是值得肯定,而在阅读时使我们受到感染的。

  在艺术上,这篇赋写景、抒情、议论三者紧密结合,情景交融,情理相生,创造了一种既充满诗情画意、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独特的艺术境界。江山明月这种客观的物境,与作者充满矛盾而力求排解的主观的心境相融合,而又完全切合于夜游赤壁的特定情景。历来的记游文字,多着重于描写山川自然之美,以写景抒情为主,宋人则多在写景中融入议论,表现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以王安石、苏轼为最突出。而这篇赋,既出色地描绘了江山明月的优美景色,又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又表达了他对宇宙人生的思索,是宋代游记散文中最富于理趣的。

苏轼: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

  作者:苏轼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释:

  1、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四部丛刊》本),这篇散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在此之前苏轼因乌台诗案(元丰二年)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岁在壬戌。

  3、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十五日。“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4、徐:舒缓地。

  5、兴:起,作。

  6、属:通“嘱(zhǔ),致意,此处引申为“劝酒”的意思。

  9、少焉:一会儿。

  11、白露:白茫茫的水气。横江:笼罩江面。横,横贯。

  1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去。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茫然,旷远的样子。

  13、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通"凭",乘。虚:太空。御:驾御(驭)。

  14、遗世独立:遗弃尘世,独自存在。

  16、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船的两边。

  18、击空明兮溯流光:船桨拍打着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水,溯流而上。溯:逆流而上。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动清澈的江水。

  1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化用目眇眇兮愁予__《湘夫人》怀,心中的情思。

  20、美人:此为苏轼借鉴的屈原的文体。用美人代指君主。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21、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拍应和。倚:随,循和:应和。

  2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倾诉。怨:哀怨。慕:眷恋。

  23、余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24、缕:细丝。

  25、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

  26、泣孤舟之嫠(lí离)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嫠: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

  27、愀(qiǎo巧)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28、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危坐:端坐。

  29、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3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33、缪:通"缭"盘绕。

  34、郁乎苍苍:树木茂密,一片苍绿繁茂的样子。郁:茂盛的样子。

  37、舳舻(zhúlú逐卢):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

  38、酾(shī)酒:斟酒。

  39、横槊(shuò):横执长矛。

  40、侣鱼虾而友麋鹿: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友。侣:以…为伴侣,这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麋(mí):鹿的一种。

  41、扁(piān)舟:小舟。

  43、寄:寓托。

  44、蜉(fú)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暂,仅数小时。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45、渺沧海之一粟: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46、须臾(yú):片刻,时间极短。

  47、长终:至于永远。

  48、骤:数次。

  49、托遗响于悲风: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50、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

  51、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

  52、卒:最终。消长:增减。长:增长

  5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语气副词。以:用。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5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造物者:天地自然。无尽藏(zàng):佛家语。指无穷无尽的宝藏。

  55、共食:共享。苏轼手中《赤壁赋》作“共食”,明代以后多“共适”,义同

  56、更酌:再次饮酒。

  57、肴核既尽:荤菜和果品。既:已经。

  58、狼籍:又写作“狼藉”,凌乱的样子。

  59、枕藉:相互枕着垫着。

  60、既白: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翻译: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轼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于是同伴高兴的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赏析:

  第1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飞升入仙境一样。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本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我辈!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那么什么为我们所有呢?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我们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5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文章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1)“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3)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连用的六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写得具体可感,效果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