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菏泽的句子简短精选70条

时间: 2022-10-16 句子 我要投稿 人气:

赞美菏泽的句子简短精选70条

写菏泽的诗句

  (第一首)

  清清菏水,浩浩雷泽,

  伏羲开辟,万代生辉。

  西对中原,东牵古运,

  北拱京津,南望江淮。

  地处鲁西南,手牵苏豫皖。

  古连济水,今依黄河,

  天下四渎,关其二;

  地湖,路连泰岱,

  中华五岳,邻其一。

  汶口,龙山遗址,

  存留,先民足迹;

  唐尧虞舜,先皇,

  渔耕雷泽,河宾;

  商有莘顾黎国,

  周有宋曹鲁卫。

  秦属东郡、砀郡,

  隋归济阴、东平。

  唐兼,曹郓濮宋,

  宋属,京东西路。

  元系中书省,明代属山东,

  清谓曹州府,今兴菏泽城。

  俊才辈出,胜事不断。

  伊尹为相,助汤战胜夏桀;

  孙膑用兵,为齐打败庞涓。

  孔子闻获麟,春秋绝笔,

  庄周为小吏,退隐作书。

  范蠡兴越,功成而经商定陶;

  伯乐相马,技高而扬名郜国。

  魏武兴宏业,此为奠基之地。

  曹植还东郡,诗具建安风骨。

  汜胜之著书立说,作农学之祖;

  温子升避难冤句,封伏波将军。

  王禹偁诗文改革,开一代新风;

  晁补之笔调俊逸,成苏门学士。

  黄巢身披金甲,号冲天将军;

  宋江梁山聚义,得风云际会。

  民众反清,斩杀僧格林沁;

  登禹抗战,气壮祖国山河。

  教育精英,何思源故里在兹;

  乡村研究,梁漱溟实验于斯。

  刘邓渡河,拉开战略反攻序幕;

  干部南下,开辟贵州建政新天。

  筑堤建坝,赢得黄河安澜;

  联产承包,开创农村改革先河。

  人文昌盛,艺术发达。

  一城四乡,名扬海内。

  聊斋书奇,有葛巾玉版故事;

  梨园花盛,绽金凤蓝田之姿。

  一部,《水浒全传》,

  故事,发端此处;

  万言,《老残游记》,

  笔端,涉及曹州。

  武林风劲,崛起宋江武校;

  美苑气柔,书画遍及城乡。

  丽媛放歌,甜醉希望田野;

  文广举重,吹起体坛雄风。

  张玉萍挥剑比武,惊动四座;

  穆铁柱运球投篮,享誉八方。

  仿山庙会,泛起曹国古韵;

  金山景色,迎来万里春风。

  看城中,青年湖碧波荡漾;

  望野外,雷泽水气势不凡。

  更有曹州牡丹,甲于天下。

  百花园古今园,绽红吐绿;

  天香楼品花楼,画栋雕梁。

  浓姿艳态,总似唐宫贵妃;

  近宾远客,争睹美丽仙子。

  沃土千里,物产丰富。

  煤炭如山,贮财献宝;

  石油成河,喷金流银。

  乡乡林茂,绿化是先进地市;

  县县农丰,粮棉为生产基地;

  牛羊成群,畜牧居全国前列;

  鲁西黄牛,体大肉美;

  小尾寒羊,皮韧毛暖;

  耿饼木瓜,古今称优;

  园林苗木,远近驰名。

  历史变迁,未失其灵风;

  黄河改道,不离其左右。

  万叠波涛,见证鲁西南历史;

  千村平畴,长出新时期希望。

  立黄河渡口,想已往千帆竞驶,

  岁月悠悠;登城内高阁,

  看眼下,万楼争俏,

  百业繁荣,水土便捷,

  堪为农林,发达之地;

  看赵王古河,遍布新景;

  花乡水邑,焕然新貌。

  鲁西商机、豫东商机、

  苏北商机、皖地商机,

  四省交汇货,畅其流,

  成就,商贸中心;

  圣贤文化、兵家文化、

  武侠文化、反抗文化,

  各种文化,多元激荡,

  使得,精神振奋。

  脚下黄土,发祥过中华文明;

  城外绿野,吹动着淳朴民风。

  听响鼓催征,迈出奋发脚步;

  感东风拂面,奔向万里前程。

  厚哉我土,美哉我城,

  牡丹献瑞,乘风飞腾!

  (第二首)

  一踏入菏泽的四月,

  连阡接陌、

  成群结队的天姿国色,

  就围拢过来。

  荷红、姚黄、

  魏紫、豆绿、

  湖蓝、玉白、

  乌金、赵粉……

  所有的颜色,

  便呼朋唤友围拢过来。

  重瓣的,单瓣的,

  富丽的,典雅的,

  端研的,奔放的',

  厚重的,飘逸的,

  九大色系、十大花型、

  一千二百三十七个品种,

  带着婀娜多姿,

  与袭人花香围拢过来。

  带着宝贵、吉祥、和平、

  幸福、繁荣、美满、

  理想与梦,围拢过来。

  从二十五万亩花地,

  与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围拢过来。

  这世界最大的牡丹园啊,

  这天下最美的牡丹花啊,

  绽放得如此激动,

  如此情不自禁,

  如此心花怒放。

  就像此时此地,

  此情的我,

  如此无法控制。

  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一千多年前,

  白居易就为它若狂过。

  啊,啊,牡丹,

  百花丛中最鲜艳。

  一千多年后,

  蒋大为又被它鲜艳过。

  今日我却被,

  灿若蒸霞的花的海洋,

  所掩没。

  据说北京人,

  以有一盆牡丹而自得,

  洛阳人以有,

  一园牡丹而自豪;

  菏泽人说,

  他有一地牡丹。

  把牡丹种成庄稼,

  种出一座城市,

  一座城市的魂和美。

  在同牡丹们合影的时候,

  我就想这样定格。

  就这样醉入花丛,

  同挺拔有致的枝、

  繁茂多姿的叶、

  雍容华贵的花,

  混为一谈。

  同与国花一起,

  幸福快乐的菏泽人,

  混为一谈。

  本地人对此,

  付之一笑。

  对这样渴望,

  与美为伴的外地人,

  他们见得太多了。

  身在福中的菏泽人,

  对此已习以为常,

  司空见惯。

朱熹写的诗句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一起来看看朱熹写的诗句,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朱熹的诗句

  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活到老,学到老。

  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7、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8、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9、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10、礼即理也。

  11、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2、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13、朋友,以义合者。

  14、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5、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16、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7、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18、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9、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20、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21、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22、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23、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24、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25、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26、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朱熹的故事

  敖江北岸山下村,人烟稠密,阡陌纵横,早在宋代就以物阜田丰,交通便利,商旅云集而名闻四乡。北来南往的客人无不在山下村歇马停轿,休息打尖,天明又匆匆上路。

  相传,理学宗师朱熹为避“伪学”之祸,路过山下村。那日骄阳当空,盛暑难当

  朱熹也走得口干舌燥,双脚发软,瞥-见路口开一爿茶馆

  忙走进茶馆坐在板凳上,呼哧呼哧直喘气。这茶馆旁边一棵大榕树,枝干苍虬,绿叶如盖,清风飒然,令人神清气爽,是纳凉的.好地方。朱熹口啜香茗,开襟纳凉,浑身舒坦,连日的困顿疲劳消除了大半。茶馆主人是个年近半百的妇女,膝下仅有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是她在下山路上生的,取名“下山”。

  这下山自幼好学,终日手不释卷,朱熹是一个大儒,自然喜爱读书郎。他沉吟一会,从身上摸出一枚通宝,笑着吩咐道:“替我办九种下酒菜来。”女主人接铜钱在手,心里象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不办嘛,得罪了客官,办吧,区区一枚铜钱如何端出九碗菜?怔怔地愣在那里,脚象生了根似的提不起来。下山见母亲受窘,抓起铜钱说:“娘,我有办法!”。下山如飞般出了茶馆,不一会儿,只见他提着一把韭菜

  喜眉笑眼地站在朱熹面前。朱熹见状,忙把下山搂在怀里,抖动着花白胡须,高兴地流出泪水。原来韭菜的“韭”与“九”同音,朱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验证下山的才学,不料聪慧的下山即刻猜中了哑谜,怎不使朱熹兴奋激动呢!朱熹在茶馆住了一夜,第二天带走了下山,悉心教授,下山也不负师教,高中进士,官拜两浙提点刑狱。下山官高爵显,举家北迁临安,他为感激朱熹提携教诲之恩,在茶馆原地修起一座“朱子祠”。

  奉供朱熹牌位,春秋两季,乡人顶礼膜拜,遗迹至今尚存。传说朱熹在山下住过的茶馆,蚊虫绝踪,是下山母子用艾草燃熏的结果。艾草被朱熹步履踏过,乡民称为“步步香”。

  王之涣写的诗句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横吹曲辞·出塞(王之涣)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送别(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宴词(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九日送别(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以《登鹳雀楼》这篇而经典诗作脍炙人口,家喻户晓。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常与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互相唱和,名动一时。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1]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婚姻

  王之涣与李氏的婚姻,可能还有一段罗曼史。开元十年(公元722年)两人结婚时,王之涣是已婚并且有孩子之人,年已35岁,而李氏年方二九,比王之涣小17岁,正是妙龄女子。县令的千金,嫁给父亲部属、35岁又已婚的小小县尉,颇耐人寻味。这一定是为王之涣的才华所倾倒。

  靳能在墓志铭中称王之涣“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可谓对王之涣一生的完美概括。

  李氏嫁给王之涣后,两人恩爱。王之涣在家赋闲15年,李氏安贫乐素,跟他过着清苦的`生活。王之涣再入宦场,生活刚有了转机,却染病身亡,使李氏不到40岁而守寡。王之涣死后六年,李氏也因病而死。因王之涣有前妻,两人竟不能合葬。

  生平

  《唐才子传》说王之涣为蓟门人,或因他年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铭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公元688年)。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县令。父王昱,鸿胪主簿、浚仪县令。从曾祖到父亲,虽然皆为官,但均为小官。王之涣排行第四,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他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常击剑悲歌。到了中年,他一改前习,虚心求教,专心写诗,在十余年间,诗名大振,与王昌龄、高适等相唱和。后来,他曾一度作过冀州衡水县主簿,时间不久就被人诬陷。于是,王之涣拂衣去官,在家居住十五年,晚年任文安县尉,在任上死去。

  王之涣是盛唐的著名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为盛唐边塞诗人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仅七个字,祖国壮丽山河景色跃然纸上。可惜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辑入《全唐诗》中。

  不知何故,王之涣未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时,王之涣父母均已去世,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王之涣才高气盛,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珪爵,酷嗜闲放。”在家过了15年闲散自由的生活。后来他的亲朋好友觉得他这样一直沉于下层,不是办法,便劝他入仕。后来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职。他在职官风以清白著称,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谁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岁之壮年,卒于官舍,葬于洛阳。

  如此有才华之人,可惜终不见用,天也不假其年。这也是诸多有才华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常见结局。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但这寥寥数首,确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也为众多学子提供了参考。

  写读书的诗句

  1、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3、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

  4、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清汪莹《示儿》)

  5、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明于谦《观书》)

  6、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8、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9、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宋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10、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11、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13、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唐姚合《别贾岛》)

  14、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

  15、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16、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朱熹《劝学诗》)

  17、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8、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兵多行虑哗,书多语愁蔓。何以节宣之?一心制众乱。不见陆士衡,才富转为患。亦有淮阴侯,多多乃益办。要以我用书,勿为书所绊。(清彭兆荪《读书》)

  19、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20、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唐韩愈《符读书城南》)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23、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2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6、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28、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9、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清袁枚《寒夜》)

  30、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31、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清法式善《读书》)

  32、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33、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34、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唐杜荀鹤《书斋即事》)

  35、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3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7、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38、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3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0、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唐裴说《句》)

  41、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42、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43、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清袁枚《遣怀杂诗》)

  4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4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46、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宋王安石《寄吴冲卿》)

  47、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清潘际云《厂桥》)

  4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4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0、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