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诚斋观潮的诗句集锦80句

时间: 2023-11-30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杨诚斋观潮的诗句集锦80句

引导语:农历八月十七、十八是钱塘江潮最为壮观的`日子,潮水最大的日子。每年都会有很多游客前去观潮,历史上也有文人为此写下诗作,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与钱塘江大潮有关的诗。

十七日观潮

宋 陈师道

漫漫平沙走白虹,

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

晚日浮沉急浪中。

观潮

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观潮

宋 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杨万里写钱塘江的诗句

《浙江观潮 》杨万里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吴侬只言黠,到老也看潮。

扩展阅读:

【杂曲歌辞·浪淘沙】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钱塘江潮】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福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只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问阳侯。

1、《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2、《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3、《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4、《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5、《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6、《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7、《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8、《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0、《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1、《岳鄂王墓》

元·赵子昂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12、《忆西湖》

明·张煌言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13、《西湖杂诗》

清·黄任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14、《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 清·康有为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 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15、《南游吟草》

现当代·郁达夫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16、《苏堤春晓》

明·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17、《曲院风荷》

明·王瀛

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18、《双峰插云》

清·陈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

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

19、《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20、《平湖秋月》

宋·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21、《涌金门见柳》

元·贡性之

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 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

22、《南屏晚钟》

明·万达甫

玉屏青障暮烟飞,给殿钟声落翠微。 小径殷殷惊鹤梦,山增归去扣柴扉。

23、《夜泛西湖》

明·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24、《花港观鱼》

清·许承祖

水上新红漾碧虚,卢园景物尽邱墟。 就中只觉游鱼乐,我亦忘机乐似鱼。

25、《西湖柳枝词》

清·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26、《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观潮

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校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逆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而豪民贵宦,争赏银彩。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穷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都民遥瞻黄伞雉扇于九霄之上,真若箫台蓬岛也。

观潮

吴自牧

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西有湖光可看,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每岁八月内,潮怒于常时,都人自十一起便有观者,至十六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为最繁盛,二十日则稍稀矣。十八日盖因帅座出郊教习节制水军。自庙子头至六和塔,家家楼屋尽为贵戚内侍等雇赁作看位观潮。向有白乐天咏潮诗曰:“早潮才落晚潮回,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又苏东坡《中秋观夜潮》诗:“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日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万人鼓噪骇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浮在浪花中。江边身世两悠悠,人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叫江水更西流。吴儿生长狎涛澜,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叫斥卤变桑田。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林和靖咏秋江诗云:“苍茫沙嘴鹭鸶眠,片水无痕浸碧天。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船”。治平郡守蔡端明诗:“天卷潮回出海东,人间何事可争雄?千年浪说鸱夷怒,一汐全疑渤海空。浪静最宜闻夜枕,峥嵘须待驾秋风。寻思物理真难到,随月亏圆亦未通”。

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向于治平年间郡守蔡端明内翰,见其往往有沉没者,作《戒约弄潮文》云:“斗牛之外,吴越之中,唯江涛最雄。乘秋风而益怒,乃其俗习于此观游。厥有善泅之徒,竞作弄潮之戏。以父母所生之遗体,投鱼龙不测之深渊,自谓矜夸。时或沉溺,精魄永沦于泉下,妻孥望哭于水滨。生也有涯,盍终于天命;死而不吊,重弃于人伦。推予不忍之心,伸尔无家之戒:所有今年观潮,并依常例,其军人百姓,辄敢弄潮,必行科罚”。自后官府禁止,然亦不能遏也。向有前辈做〈看弄潮〉诗云:“弄罢江潮晚入城,红旗展展白旗轻。不因会吃翻头浪,争得天街鼓乐迎?”

且帅府节制水军,校阅水阵,统制部押于潮未来时下水打阵展旗,百端呈拽。又于水中动鼓吹,前面导引,后台将官于水面舟楫分布左右,旗帜满船。上等舞枪飞箭,分列交战;试炮放烟,捷追敌舟;火箭群下,烧毁成功。鸣罗放教,赐犒等差。盖因车驾幸禁中观潮,殿庭下视江中,但见军仪于江中整肃部伍,望阙奏喏,声如雷震。余叩及内侍,方晓其尊君之礼也。其日帅司备牲礼、草履、沙木板,于潮来之际俱祭于江中。士庶多以经文,投于江内。是时正当金风荐爽、丹桂飘香,尚复身安体健,如之何不对景行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