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林希元(明)
2、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中)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宋)
4、只有实践能克服
5、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王廷相(明)
6、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宋)
7、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英.托·富勒
8、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萨迪(波斯)
9、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子思
10、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廖沫沙(中)
11、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鲁迅(中)
12、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况(战国)
13、一个人只有经过东倒西歪的、让自己像个笨蛋那样的阶段才能学会滑冰。——萧伯纳(英)
14、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决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歌德(德)
15、一个人,只有在实践中运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小塞涅卡
16、一定是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么些高深的理论。——莎士比亚(英)
17、实践,是个伟大的揭发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车尔尼雪夫斯基(俄)
18、实践决定理论,真正的`理论也有着领导行动的功用。——邹韬奋(中)
19、不要担心犯错误,最大的错误是自己没有实践的经验。——法.沃韦纳戈
20、所有的理论法则都依赖于实践法则;如果只有一条实践法则,那么它们就都依赖这一条实践法则。——费希特
21、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陆游(宋)
22、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颜元(清)
23、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陶行知(中)
24、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中)
25、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26、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李光地(清)
27、要想获得一种见解,首先就需要劳动,自己的劳动,自己的首创精神,自己的实践。——陀思妥耶夫斯基
28、如果你不带偏见地去考虑问题,如果你思考一下这些准则的一般性质,你就可以得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因为所有的准则事实上都是实践上的。——布拉德利
29、任何理论都不如现实具体。——沈从文(中)
30、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制造宇宙。——克罗齐(意)
3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德)
32、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列宁
33、道虽学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34、凡是在理论上正确的,在实践上也必定有效。——康德
35、没有实际的理论是空虚的,同时没有理论的实际是盲目的。——徐特立(中)
36、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列宁(苏)
37、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德.费尔巴哈
38、理论上一切争论而未决的问题,都完全由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来解决。——车尔尼雪夫斯基(俄)
39、离开实际的理论是死理论,离开理论的实际是瞎实际。
40、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斯大林(苏)
41、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是毫无用处的,甚至是有害的。——陶铸(中)
42、仅仅一个理论上的证明,也比五十件事实更能打动我。——狄德罗
43、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44、实践是智慧的源泉。
45、实践是打开理论宝库的钥匙。
46、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47、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48、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么些高深的理论。——莎士比亚(英)
49、空想一百年,不值一文钱。
50、必须是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么些高深的理论。——莎士比亚(英)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陆游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第二句阐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言切切,情深深。
诗的后两句,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是做学问的诀窍。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受到教益。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这是人们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形成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这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一个途径。并且,间接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检验和发展,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去参加社会实践,不去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你的认识始终“觉浅”,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这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种独到的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大有裨益,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仍然具有较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冬夜读书示子聿》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材料
陆游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个意思!
方法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他的诗集中现存诗9300余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这一时期存诗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
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存诗2400余首。这一时期是他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
第三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现存诗约近6500首。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诗到无人爱处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所向往的艺术境界。另外,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
在陆游三个时期的诗中,始终贯穿着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年入蜀以后表现尤为明显,不仅在同时代的诗人中显得很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陆游的诗可谓各体兼备,无论是古体、律诗、绝句都有出色之作,其中尤以七律写得又多又好。在这方面,陆游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同时又富有自己的创作,所以有人称他和杜甫、李商隐完成七律创作上的“三变”(舒位《瓶水斋诗活》),又称他的七律当时无与伦比。在陆游的七律中,确是名章俊句层见叠出,每为人所传诵,如“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黄州》);“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枕上作》)等。这些佳作佳句,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不仅对仗工稳,而且流走生动,不落纤巧。除七律外,陆游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当推绝句。陆游的诗虽然呈现着多彩多姿的风格,但从总的创作倾向看,还是以现实主义为主。他继承了屈原等前代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并立足于自己的时代而作了出色的发挥。
陆游的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的著作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存词130余首。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人民广为传诵。
陆游的名篇《书愤》、《示儿》、《游山西村》等选入中小学生语文课本,并在高考中出题频率较高.
陆游不仅工诗,还兼长词。由于他对这种诗体不甚注重,所以词作不多,现存词共有130首。他的词也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有不少词写得清丽缠绵,与宋词中的婉约派比较接近,如有名的“钗头凤”即属此类。而有些词常常抒发着深沉的人生感受,或寄寓着高超的襟怀,如“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双头莲”“华鬓星星”等,或苍远,或寓意深刻,这类词又和苏轼比较接近。但是最能体现陆游的身世经历和个性特色的,还是他的那些写得慷慨雄浑、荡漾着爱国激情的词作,如“汉宫春”“箭箭雕弓”、“谢池春“”“壮岁从戎”、“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等,都是着一片报国热忱的雄健之作。这类词与辛弃疾比较接近。
陆游在散文上也著述甚丰,而且颇有造诣。其中记铭序跋之类,或叙述生活经历,或抒发思想感情,或论文说诗,最能体现陆游散文的成就。同时也如在诗中一样,不时地表现着爱国主义的情怀,比如《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等。
反应科学哲理的的诗句篇一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说明要有藐视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才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处逢生的情景。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达了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思想。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抒发历史兴亡之感,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站得高看得远
反应科学哲理的的诗句篇二
1.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三老”;百闻不如一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2.放之四海而皆准——真理的客观性;科学认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
3.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4.屠龙妙术;纸上谈兵——割裂实践和认识、理论和实际的辩证关系,忽略实践。
5.真金不怕火来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6.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7.叶公好龙——害怕实践,回避实践。
8.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错误的生态价值观。
9.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公无私;舍生取义——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新时期正确的价值取向。
10.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储存、相互转化的,我们应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11.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
12.人生如梦;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悲观主义的、消极的人生价值观。
13.时势造英雄——个人活动受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的制约。
14.卧薪尝胆——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发愤图强。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16.哀莫大于心死——失掉了科学而正确的理想,就失了人生的精神支柱。
17.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
18.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19.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人的主观意识会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从实际出发。
2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22.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既要承认事物的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