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出处: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出处: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3. 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出处: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4.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出处: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5. 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出处: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6.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出处: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7. 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出处: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8. 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出处: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9.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出处:韦庄《长安清明》
10.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出处: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11.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出处: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12.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出处:高翥《清明日对酒》
13.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出处:王禹偁《清明》
14.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出处: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5.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出处:杜牧《清明》
16. 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出处: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17.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出处:晏殊《破阵子春景》
18. 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出处: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19.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出处: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20.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出处:白居易《清明夜》
21.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出处:张继《闾门即事》
22.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出处: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23.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出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4.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出处: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25.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出处: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6.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出处: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2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处:杜牧《清明》
28.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出处:孟浩然《清明即事》
29. 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出处: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30.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出处:张先《青门引春思》
31.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出处: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32.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出处: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33.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出处:黄庭坚《清明》
34.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出处:李冠《蝶恋花春暮》
35.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出处: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36.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出处: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37.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出处: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38.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出处: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39. 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出处: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40.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出处:程颢《郊行即事》
清明节怀念亲人的诗句
1、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逝世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 。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衣。
2、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国内进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常嫌粉(氵宛),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忆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3、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恐伤慈母意,暗向枕边流。
4、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本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5、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面前来。衣裳已实施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6、平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百光景还争甚?空赢得雪鬓侵。跨仙禽路绕云深。欲挂坟前剑,重听膝上琴。漫携琴载酒相寻。
7、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8、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次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仍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清明节怀念亲人的诗句
1、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园里最伤情。
2、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3、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4、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5、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6、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8、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
9、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10、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11、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12、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13、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14、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苏堤清明即事
作者: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评:这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清明诗。最精彩的词句是“欲断魂”,凭吊的人那种悲伤之情跃然纸上。后人还将这首诗以不同的断句方式改编成情景短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点评: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擅长用描写来渲染氛围,那随风而吹的纸钱,那一座座古墓,都给人萧杀之感,也让人顿生幽古之情。棠梨白杨本是风景所在,但在白居易的眼里,“尽是生死离别处”,道出了人生之无常。
《寒食上冢》 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评点:这是作者上坟时的感受。重点渲染上坟的路上那凄凉之景。那孤零零的破屋,那危桥,都给人无依无助的`感觉。所以“只愁余”。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点评:由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虽然无论智愚高低,
最后都是篷蒿一丘,只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这正如当代人所说,无论你作官还是为民,最后都要回到同一个点:老去。只是生命的过程并不一样。作者这首清明诗,立意就深刻了很多,不仅仅是凭吊亡人,更是警醒活着的人。
《寒食》 韩 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点评:与其他写清明的诗作不同,这首诗明显地赋予了政治色彩。唐代于清明前在宫中赐大臣们清明烛火,于是,那些蜡烛之火燃起的烟雾笼罩了宫殿,并四散开去,巧妙地讽刺了特权及权贵之多。
《闾门即事》 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廓,清明几处有新烟。
点评: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无新烟,说明四处都在凭吊亡人,那燃烧纸钱的烟分明是去岁的,年年依旧,思念依旧。特别是“试上”一词,把作者不敢窥望凄凉之景的心情生动地勾画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