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描述海运的诗句总汇90句

时间: 2023-12-19 诗句 我要投稿 人气:

古代描述海运的诗句总汇90句

1 . 《古风·北冥有巨鱼》李白

北冥有巨鱼,身长数千里。

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

凭陵随海运,煊赫因风起。

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2 . 《古风·齐有倜傥生》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3 .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 . 《房兵曹胡马》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5 . 《剑客》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6 .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7 . 《易水歌》荆轲

风萧萧兮

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

不复还。

探虎穴兮

入蛟宫,

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8 . 《结袜子》李白

燕南壮士吴门豪

筑中置铅鱼隐刀

感君恩重许君命

太山一掷轻鸿毛

9 . 《从军行》杨炯

烽火燃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10 .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1 . 《从军行七首》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2 .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 . 《塞上曲》戴叔纶

汉家旌帜满阴山,

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14 . 《浪淘沙》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5 . 《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6 . 《赠萧瑀》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17 . 《西游记》吴承恩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18 . 《赠梁任父同年》黄遵宪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19 . 《劝学》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0 . 《长歌行》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1 . 《雪梅》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2 .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3 . 《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4 . 《金缕衣》无名氏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25 . 《劝学》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26 . 《春宵》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27 .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苏轼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阅读练习及答案1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4小题。(共18分)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北冥有鱼》

[乙]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丙]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对[丙]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当秋雨来临时,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频繁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核舟记》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两岸石壁,五色交辉《答谢中书书》

C、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十二章》

D、食之不能尽其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一食或尽粟一石()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3、[甲]文中所写的“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3分)

14、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是什么?二者的关系怎样?(3分)

阅读答案:

9、D【解析】文章中没有连续、频繁的变换韵脚,只在每小节转换韵脚。

10、B【解析】A第一个为“成为”,第二个为“雕刻(成)”B都是“颜色”的意思C第一个为“因此,所以”,第二个为“旧的,学过的`(知识)”D第一个同“饲”,喂;第二个为名词“食物”

11、(1)海水运动

(2)盘旋飞翔

(3)有时

(4)怎么

12、(1)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13、“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14、伯乐喻能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喻指人才。

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千里马对伯乐有依赖的关系。没有伯乐的发现和常识,千里马就会被摧残和埋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阅读练习及答案2

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1——6题》(13分)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田燥呼不得,归来何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9.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其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后人称他的诗为“ ”,尊称他为“ ”。(1分)

20.解释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3分)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 ( ) ②俄顷风定云墨色( )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

21.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2分)

长夜沾湿何由彻!

22.这首诗所表现的时间是 ,事件是 ,从诗中的一个词语“ ”可看出诗的时代背景是 。(2分)

23.分别概括前三节诗的内容。(3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24.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 的情思,发出了“ , (填原诗句)的呐喊,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2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阅读理解答案:

19.本诗作者杜甫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后人称他的诗为“ 诗史 ”,尊称他为“ 诗圣 ”。(1分)

20.解释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3分)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 大声吼叫) ②俄顷风定云墨色( 一会儿 )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渐近,靠近)

21.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2分)

长夜沾湿何由彻! 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22.这首诗所表现的时间是 八月 ,事件是 暴风雨袭击茅屋 ,从诗中的一个词语“ 丧乱 ”可看出诗的时代背景是 安史之乱 。(2分)

23.分别概括前三节诗的内容。(3分)

第一节: 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情景。 第二节: 茅草被顽童抱去和诗人的叹惜。

第三节: 大雨中长夜沾湿的苦痛。

24.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 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阅读练习及答案3

(一)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4-5题。(5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是杜甫由自身遭遇联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万方多难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预示大雨将至,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C.“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孩子在窘迫处境下还这么娇气顽皮的厌烦。

D.“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5.“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答案:

(一)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4-5题。(16分) 4.(3分)C

5.(2分,意对即可)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阅读练习及答案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5~6题。(6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6.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答案:

解析:该诗主要考察学生对诗歌的主要内容及主旨情感的理解,D最后一段主要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6.该句主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通过“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出作者生活处境的艰难以及焦灼苦闷心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阅读练习及答案2

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1——6题》(13分)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田燥呼不得,归来何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9.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其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后人称他的诗为“ ”,尊称他为“ ”。(1分)

20.解释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3分)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 ( ) ②俄顷风定云墨色( )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

21.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2分)

长夜沾湿何由彻!

22.这首诗所表现的时间是 ,事件是 ,从诗中的一个词语“ ”可看出诗的时代背景是 。(2分)

23.分别概括前三节诗的内容。(3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24.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 的情思,发出了“ , (填原诗句)的呐喊,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2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阅读理解答案:

19.本诗作者杜甫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后人称他的诗为“ 诗史 ”,尊称他为“ 诗圣 ”。(1分)

20.解释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3分)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 大声吼叫) ②俄顷风定云墨色( 一会儿 )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渐近,靠近)

21.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2分)

长夜沾湿何由彻! 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22.这首诗所表现的时间是 八月 ,事件是 暴风雨袭击茅屋 ,从诗中的一个词语“ 丧乱 ”可看出诗的时代背景是 安史之乱 。(2分)

23.分别概括前三节诗的内容。(3分)

第一节: 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情景。 第二节: 茅草被顽童抱去和诗人的叹惜。

第三节: 大雨中长夜沾湿的苦痛。

24.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 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阅读练习及答案3

(一)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4-5题。(5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是杜甫由自身遭遇联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万方多难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预示大雨将至,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C.“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孩子在窘迫处境下还这么娇气顽皮的厌烦。

D.“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5.“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答案:

(一)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4-5题。(16分) 4.(3分)C

5.(2分,意对即可)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阅读练习及答案4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4小题。(共18分)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北冥有鱼》

[乙]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丙]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对[丙]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摧残后的窘况,同时表现了诗人为天下“寒士”着想的高尚情操。

B、诗歌以描述开篇,用写实的手法,写了秋风的威力,声势,也写了诗人无可奈何的情状。

C、当秋雨来临时,诗人不再关心自己的茅屋,而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上。

D、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频繁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核舟记》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两岸石壁,五色交辉《答谢中书书》

C、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十二章》

D、食之不能尽其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一食或尽粟一石()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3、[甲]文中所写的“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3分)

14、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是什么?二者的关系怎样?(3分)

阅读答案:

9、D【解析】文章中没有连续、频繁的变换韵脚,只在每小节转换韵脚。

10、B【解析】A第一个为“成为”,第二个为“雕刻(成)”B都是“颜色”的意思C第一个为“因此,所以”,第二个为“旧的,学过的(知识)”D第一个同“饲”,喂;第二个为名词“食物”

11、(1)海水运动

(2)盘旋飞翔

(3)有时

(4)怎么

12、(1)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2)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13、“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14、伯乐喻能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喻指人才。

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千里马对伯乐有依赖的关系。没有伯乐的发现和常识,千里马就会被摧残和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