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史记》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史记》是司马迁所创作的一本历史书籍。它令我爱不释手,百看不厌。这本书描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三千年的长久历史,全书共五十多万字。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史记》又名《太史公书》,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虽然没有用华丽壮阔的语言来描写历史,也没有用眼花缭乱的修辞手法来高捧历史。但朴实无华、详细而直观的语言,生动描写了雄壮伟大的历史,谱写了中华历史名人在几千年前的文学与勇敢,令人身临其境。读史书,若回到过去,与历史结伴,似与历史名人们一起悲欢离合;和历史吟诵,似与历史朝代体验兴亡盛衰;和历史观看,似与战士们一起在战场上,面对战斗的喜怒哀乐……当我们对历史感到厌烦不已时,《史记》宛若一双温和的大手,抚摸着,解除那所谓关于历史的烦躁。
《史记》这本书,像极了无边无垠的夜空,其中的一个个深入人心,令人陶醉不已的小故事,是一颗颗细小却精湛的小星星。对我来说这颗最大最亮最美丽的“大星星”,就是《卧薪尝胆》。它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为报越王勾践杀父之仇,把勾践围进了会稽这个城市。勾践只得在夫差的手下当牛做马,俯首称臣。终于过了十年,勾践取得了夫差的信任,夫差把勾践放回了越国。回国之后,勾践卧薪尝胆,任用贤臣,专心治国,整顿军队,准备让自己一雪前耻。这时,自以为是的吴王夫差觉得自己已经给自己的父亲报了仇,他便不再把勾践放在眼里,根本不听忠诚伍子胥的肺腑之言。他只想着称霸天下,伍子胥最后一次劝夫差要去攻打越国,不要攻打齐国。夫差不耐烦地丢给伍子胥一把剑让他自杀。最后,夫差被勾践围入了姑苏城内,他不得不自刎身亡。所以,《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毅力,忍辱负重,一定要奋发图强,最后才苦尽甘来。
《史记》的一个个人物是“夜空”的一朵朵“云彩”,又有谁不对多姿多彩、栩栩如生的人物牵肠挂肚呢?汉武帝一生想要长生不老,干了许多荒唐至极的事情,令人啼笑皆非;项羽兵败,寡不敌众,乌江自刎,叫人肃然起敬;成汤率军打败荒淫无道的夏桀,建立了商朝,使人拍手称快……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圣人孔子,他是三千多人的老师,他渴望遇到明君,想为他们出谋划策,富国强兵。孔子拜师襄为师学琴,最后孔子弹琴悟道,体会了琴的技法、琴音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是什么样的人;孔子不辞辛苦地整理编订了《尚书》和《礼记》,选出了三百多首符合礼仪的诗歌编成了《风》、《雅》、《颂》。孔子。又重新编修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亲手撰写了《周易》的解读……孔子是圣贤,就算孔子已经驾鹤西去,但他的文化遗产和精神会永远保存。
《史记》是一本史书,但对我来说,它就像寓言,更像一面清澈见底的湖水,看见形态各异的性格与结果,能通过历史,改变自己的不足。比如商纣王,狂傲自大,荒淫无道。还残害百姓,制定苛刻的刑罚,让人们敢怒却不敢言。最后,周武王讨伐纣王,商纣王自己放了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句名言:“多行不义,必自毙。”是啊,又谁干坏事却又能完好无恙呢?从历史出发,到个人品行,就商纣王的例子吧。如今,只要犯过法的人,八九不离十,肯定会判刑。比如,有一些盗贼去偷盗别人家的东西,他们偷习惯了,难道不会“必自毙”吗?不,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你干了违法的事,就一定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或许,你不服气:“有权有势的人干坏事呢?他们可是有钱啊!”看一看过去的历史吧——当年秦始皇的弟弟长安君打算谋反,他活下来了吗?不,他被处死在了屯留城。当年赵奢收税,杀死了孟尝君的九个随从。最后,孟尝君还在赵王那举荐了赵奢。看看,难道是公子就可以不用收税了吗?当然不可能,因为人人平等。不仅是历史,现在也如此。
秦始皇率军统一天下;汉文帝一生简朴,以身作则;田单用火牛阵破燕军……历史漫漫,悠悠长河,历史宽广而不短。我们要奋发图强,以史为鉴,开辟我们漫长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