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聂中文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là,lá ]

读音:là,lá

拼音:la,la

简繁:剌

五笔:GKIJ

五行:火

部外:暂无

五笔:GKIJ

笔画:9画

吉凶:暂无

仓颉:DLLN

结构:左右

郑码:FJKD

四角:52900

区位:5661

统一码:524C

异体字:瘌

英汉互译:slash,cut in two,contradict

笔顺:横、竖、横折、横、竖、撇、点、竖、竖钩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333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zeinie.com

起源

剌姓主要源自:芈姓。

剌姓起源一

源于蒙古族,出自宋、辽、金、元诸朝时期蒙古弘吉剌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蒙古弘吉剌部,在蒙古统一前为草原游牧民族部落,在汉朝时期曾隶属北匈奴,北匈奴在被西汉大将军卫青大军击溃向北、西迁徙时,弘吉剌部则留牧于蒙古额尔古纳河、呼伦湖、贝尔湖一带。在史籍《元史》等有关史料中记载:从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父亲开始,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与弘吉剌部族之间就有了姻亲关系。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弘吉剌部遂归属于大蒙古汗国。蒙古乞颜部与弘吉剌部世代皆有婚姻关系,成吉思汗曾与之相约:“生女为王后,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绝!”因而,在后来的元朝时期,皇后多出于弘吉剌部。由于弘吉剌部族与成吉思汗部族之间有如手足般的亲情关系,所以从成吉思汗裔孙元世祖忽必烈于元至元八年(宋度宗赵禥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建立大元帝国起,到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共计九十七年,历经十一个皇帝执政。而这十一个皇帝的皇后,多为弘吉剌氏,在《剌氏家谱》中所指的大元皇后红甲剌氏,即指这十一个皇后,其中也包括成吉思汗的母亲、妻子以及儿孙之媳等人。

按照清朝年间所撰的《介休县志》的记载,剌氏的高祖剌子成曾在山西介休任知县,为介休剌氏家族的第一代,至今已发展到第二十四代。

剌姓起源二

源于蒙古族,出自古代中亚花剌子模国,属于以国名汉化改姓为氏。花剌子模国,即古撒马尔罕国,是中亚乃至中东地区的一个古国。唐朝时期的玄奘曾在花剌子模国停留,他在所撰的《大唐西域记》中,称其“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极险固,多居人。异方宝货,多聚此国。土地沃壤,稼穑备植,林树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马。机巧之技,特工诸国。气序和畅,风俗猛烈”。玄奘到该城时,当地人信仰拜火教,并不信佛。玄奘曾把从高昌国带来的小僧送进寺庙,结果竟然被轰了出来。但玄奘最终还是以佛法度化了国王。

宋宁宗赵扩嘉定十二年(金兴定三年,西夏光定九年,公元1219年)秋季,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因蒙古前往中东的通商使团在中亚地区被杀事件,对花剌子模国(今阿富汗、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发动了一场长达三年的战争。公元1220年农历2月,铁木真攻克了不花剌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大批逃跑的兵士和平民皆被杀死,然后是蒙古军队是大肆洗劫和一把大火,彻底地摧毁了不花剌城。不久,察合台、窝阔台也攻下有两万人防守的讹答剌城(今锡尔河上游原西辽国属城),他们抓到了下令杀害蒙古商队的花剌子模将领,用极其残酷的刑法处死了他,又在城里大肆杀戮,替被杀的通商使团报仇。农历10月,蒙古大军抵达撒麻耳干(突厥语“肥沃的都市”,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城中共有十一万守军,其中有六万是突厥族康里部人,他们以为自己和蒙古人是同族,必会得到善待,于是有三万人出城投降,结果,他们却在睡觉时被蒙古人全部烧死射死,无一幸免。接下来又是一场空前的洗劫,并把全部居民驱逐出城,其中有许多人被处死,好在有国师耶律楚材的出面阻止,成吉思汗才听从了他的建议,从平民中挑选了三万工匠分赐给诸子、亲属,三万壮丁随军作战,其余则在交纳一定赎金后放回,这些被放回的居民还不能住满城市的一个角落。

宋宁宗赵扩嘉定十四年(金兴定五年,西夏光定十一年,公元1221年)初,蒙古大军进抵巴里黑城(今阿富汗巴尔赫),早已闻风丧胆的市民出城请降并宣誓效忠,但成吉思汗认为后方留下人口众多的城市于已不利,遂以调查人口为名将所有无辜市民集中起来,斩尽杀绝,并把巴里黑城化为了灰烬。接着又围攻塔里寒城(今阿富汗木尔加布河上游),七个月后城破,该城居民又尽数被屠杀,城市被毁。然后又攻陷范延城(今阿富汗巴米安),由于成吉思汗宠爱的孙子察合台之子木阿秃干战死,铁木真竟下令“不赦一人,不取一物,概夷灭之”。范延城址由此而被称为“可诅咒的城市”。破城后,成吉思汗下令不得掠夺任何财物俘虏,将所有人畜杀光,毁城为荒漠。浩劫过后的范延堡得名“卵危八里”意为“歹城”,其后近百年内该地毫无生气,据说连动物也不敢接近。另外,在攻克塞忒耳迷(今俄罗斯捷尔梅兹)后,由于攻城时受到城中军民顽强的抵抗,成吉思汗竟然下令杀尽所有居民。宋宁宗赵扩嘉定十五年(金兴定六年,西夏光定十二年,公元1222年)农历6月,在六个月的围攻后,也里城(今阿富汗赫拉特)被成吉思汗再次攻破。入城后,蒙古人竟用了一周的时间进行屠杀,全城居民无余幸免。

公元1221年农历4月,由窝阔台率领的另一路蒙古军在经过七个月的包围后,终于攻入花剌子模国都城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希瓦附近的科尼亚、乌尔根奇),蒙古军队一入城,不仅屠杀了除妇女儿童外的所有市民,还决堤阿母河水淹了玉龙杰赤,将城中的熟十万人口尽数淹死,一座繁华的都城从此在地球上消失。同时,另一支由哲别和速不台所率领的追击花剌子模国国王摩诃丁的蒙古军队,在攻克哈马丹(今伊朗哈马丹)、拜勒寒、木剌夷(今伊朗北部)、赞詹(今伊朗赞詹)、可疾云(今阿富汗加兹尼)、谷儿只(今格鲁吉亚共和国)、篾剌哈(今伊朗阿塞拜疆马腊格)、沙马哈(今伊朗阿塞拜疆舍马合)后,同样也是残酷的屠城和焚城。当时失吉忽秃忽曾被花剌子模国王子札兰丁在八鲁湾打败,死伤蒙军三万余,成吉思汗随即又包围了札兰丁,为报失吉忽秃忽失败之仇,他亲率蒙古达军在印度恒河岸边追上了这位王子并将其击败,札兰丁只身最后跳入河水得以逃跑,而他家族中的所有男人皆被无情地杀光。内萨城(今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被陷时,蒙古兵将居民赶到一块空地上,命令他们互相将手捆在背后。内萨的穆罕默德写道:“他们服从了,如果他们散开来逃往附近的山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会得救。一旦他们互相将手捆绑上,蒙古人围住他们,用箭射他们,男女老幼无一幸免。”成吉思汗习惯用屠杀、全面驱逐或在白旗之下整编入册的方法处置对手。他所采用的进攻方式,也通常是强迫俘虏率先冲城,如果退缩或不前进就杀掉;城陷后屠杀居民,然后佯装撤走,等逃脱了的人回来后,后续部队又旋风似地返回来砍掉他们的脑袋。经过蒙古人的洗劫、虐待、威逼、蹂躏,东伊朗从此再也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即使是在后来公元十五世纪帖木儿大力支持文艺复兴运动,也未能使它们完全恢复。在这次对花剌子模国的战争中,成吉思汗率领他的蒙古大军夷平了一座座美丽的城市,杀害了难以计数的百姓。仅是拖雷攻入马鲁(今印度马鲁勒斯)的一次,平民被杀就达七十多万,而拖雷安坐在金椅上看着大屠杀。在尼沙不儿战役中,成吉思汗的女婿脱忽察儿战殁于城下,拖雷为姐夫报仇,下令尽屠全城百姓。当时成吉思汗之女为报丧夫之痛亲自率卫士入城,杀死了目光所及所有活人。为防止有人装死逃脱,拖雷下令砍下所有人首级,按男、女、儿童垒成了三座高塔。成吉思汗在后来知道自己将死而交代后事时,还一再嘱咐子侄们,要在西夏投降后尽行予以屠戮。这场战争之后,被工业前三世纪的马其顿大帝称赞为“人世美绝无伦”的撒马尔罕城一片败迹,残破不堪,数十年了无人烟。

元至正三十年(公元1370年),后来的帖木儿大帝敕令迁址重建撒马尔罕城,新城融合了蒙古、印度、波斯、突厥等诸多文明的特色,如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帖木儿大帝生于中亚谒石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一蒙古贵族家庭,曾任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的西察合台汗国的臣子。关于他的出身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就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是个突厥化的蒙古人;另一种则认为他是突厥人,只不过自封为成吉思汗的后裔。本书从其政治与文化传承的历史上判断,认为其还是属于蒙古族后裔。帖木儿在公元十四世纪六十年代政局动乱时期,周旋于河中地区诸封建主之间(今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间)。他在击败政敌后,于公元1370年杀其同盟者侯赛因,自立为大埃米尔(国家大元首),建都于撒马尔罕。

明洪武五~二十一年(公元1372~1388年),帖木儿五次出征花剌子模国,征服了大月(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

明洪武二十二~二十八年(公元1389~1395年),帖木儿三次远征金帐汗国,同时入侵伊拉克,占领巴格达;后北进南高加索,夺取了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并侵入俄罗斯境内。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帖木儿进兵天竺(今印度),攻陷其都城德里。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帖木儿率军西征小亚细亚(今土耳其)。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农历7月,帖木儿在安哥拉之战中打败了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军队。至此,建立起了东到北印度、西达幼发拉底河、南濒阿拉伯海和波斯湾、北抵里海和咸海的庞大帝国。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帖木儿十分向往大陆东方的中国,梦想恢复成吉思汗子孙的荣誉,并使中国皈依于穆斯林世界。于是,他聚集了准备东征的二十万大军,但疾病使他的梦想成为泡影,结果因病惨败,翌年死于回军途中。花剌子模国在帖木儿病逝后,从其阴影中挣脱出来,到公元十六世纪初,花剌子模国的南部地区出现了独立的布哈拉汗国。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花剌子模国绿洲居民起义,摆脱了波斯王朝的统治,拥立帖木儿后裔乌兹别克汗国王族成员为汗,建立了独立的国家,即希瓦汗国,当时有部分民众随帖木儿王族后裔迁徙到当时的大明成祖朱棣王朝,后又有人在满清王朝时期再迁至蒙古、东北地区,并逐渐融回蒙古族中或融入回族、汉族之中,其间有帖木儿王族后裔族人取其原居国名的汉称为姓氏者,称剌氏、花氏。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希瓦汗国被沙皇俄国吞并。

公元1920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其地建立起花剌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到1924年,花剌子模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被苏维埃社会主义人民委员会解散,其领域并入乌兹别克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剌姓起源三

源于回族,出自元朝时期赛典赤赡思丁的长子纳速拉丁,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改姓为氏。回族中的剌氏,早期见于元朝,是由回族先祖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的长子纳速剌丁的名字取谐音汉字演变而来,回族称为剌氏正宗,同宗同源的还有喇氏、拉氏。

剌姓起源四

源于回族,出自元、明之际中亚花剌子模国使臣满剌哈非思,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改姓为氏。帖木儿大帝第一次向大明王朝纳贡,是在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农历9月,帖木儿首次派遣回回满剌哈非思等来朝,贡马十五,驼二。明太祖朱元璋诏宴其使,赐白金十有八锭。满剌·哈非思后来音羡慕明朝而留居中国,明太祖为了与各国之间进行政治、商务活动,在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专门设置了中央外事机构,召满剌·哈非思出任行人司侍郎,其后子孙皆在中国生息繁衍。

在满剌·哈非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谐音汉字为汉化姓氏者,分称剌氏、喇氏、拉氏、满氏、哈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本书按:

中国古代一直没有专职外交机构,外事管理一直分隶于不同官衙,管理混乱。自明朝时期开始,在因袭唐、宋旧制的墓础上,外事管理与分工更趋严密而具体,形成了礼部主管、中央其他官衙协同管理的外交事务管理格局。其中,礼部主客司全面负责外事活动,会同馆为外事接待机构,四夷馆是中国最早的官办外事翻译机构,鸿胪寺专司外事礼仪,行人司则以奉旨出使为要务。

剌姓起源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阿剌剌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①元朝时期蒙古七十二姓中有“阿剌剌氏”,元末明初迁至乌喇地区(今吉林永吉)。后有满族亦引以为姓氏,简称阿喇氏,满语为Ala Hala,汉意为“山岗、大阜”,后多冠以汉姓剌氏、阿氏等。

②元朝时期蒙古七十二姓中有”外剌氏”,世居精奇里江地区。元末明初举族归附后金政权,佟·努尔哈赤赐其姓氏为剌氏。

剌姓起源六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阿儿剌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元朝时期蒙古阿儿剌部,以部为氏,元末明初迁至黑龙江沿岸、塔巴克努图克哈喇、索伦地区。后有鄂温克族、满族亦引以为姓氏,改称阿尔拉氏,满语为Arla Hala,亦有改称阿勒特氏者,后多冠以汉姓剌氏、何氏、金氏、阿氏等。

剌姓起源七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豁罗剌思部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元朝时期蒙古豁罗剌思部,以部为氏,世居察哈尔地区。后有满族亦引以为姓氏,改称瑚拉巴斯氏,满语为Hulabas Hala,后多冠以汉姓剌氏、罗氏等。

剌姓起源八

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族札只剌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札只剌氏,又称札答兰氏、茶赤剌氏,扎赖氏,为成吉思汗之劲敌札木合的后裔,世居锡喇塔拉地区。后有满族亦引以为姓氏,改称扎赖氏,满语为Jalai Hala,后多冠以汉姓剌氏、札氏、答氏、赖氏。

剌姓起源九

源于满族,出自古女真族谙石剌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谙石剌氏源于金国女真部,以姓为氏,为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扎库木地区。在满清王朝时期改称乌什拉氏,满语为Usira Hala,后多冠以汉姓剌氏、石氏等。

剌姓起源十

源于鄂伦春族,出自古鲜卑族后裔鄂伦春魏拉依尔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鄂伦春族魏剌伊儿氏,世居精奇里江地区。后有满族亦引以为姓氏,改称魏拉依尔氏,满语为Weilalr Hala,后多冠以汉姓剌氏、魏氏等。

剌姓起源十一

源于契丹族,出自古契丹族后裔耶律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伊喇氏,又称伊拉喇氏,源于金国时期的国姓“移喇氏”。“移喇氏”即契丹国姓“耶律氏”的满语译音,满语为Ilan Hala,汉意为“三”,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三姓地区。后多冠以汉姓剌氏、刘氏、王氏、肖氏、萧氏、李氏、黄氏、白氏等。

剌姓起源十二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古契丹族后裔扎剌赤儿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达斡尔族扎剌赤儿氏,又称扎喇亦尔氏,源于元朝时期的扎剌赤儿部,以部为氏,乃元朝太师木华黎的后裔,世居乌鲁特、察哈尔地区。后有满族亦引以为姓氏,改称扎拉尔氏,满语为Jalar Hala,后多冠以汉姓剌氏、赵氏、季氏等。

剌姓起源十三

源于满族,出自古女真族扎剌儿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扎剌儿氏,源出元朝时期女真扎剌儿部,又称查拉里氏、贾拉喇氏,以部为氏,为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瓦尔喀、乌拉、扎库木等地区。满清时期改称扎拉哩氏,满语为Jalari Hala,后多冠以汉姓剌氏、张氏、詹氏、年氏、白氏等等。

剌姓起源十四

源于芈姓,出自汉朝时期燕剌王刘旦,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刘旦,西汉时期的燕王,是汉武帝第三个儿子,其母为李姬。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公元前140~前87年),是西汉王朝空前强盛的时期,汉武帝在汉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册封刘旦为燕王时,曾对他寄予了北御匈奴、屏藩汉室的厚望。燕王刘旦“为人辩略,博学经书杂说,好星历数术,倡优射猎,招致游士”,但是他在两位长兄戾太子刘据、齐怀王刘闳先后去逝之后,就向父亲要求立自己为太子,却反而招致汉武帝的极大不满,认为他不哀兄长之逝,反而借机谋位,结果刘旦因此被削去三县之邑。

西汉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逝世之后,第六子刘弗陵继位,是为汉昭帝。燕王刘旦不服,四处造谣说却刘弗陵不是汉武帝的亲生儿子,还联络宗室淮南厉王刘长、齐孝王刘泽及太仆上官桀、大农丞桑弘羊等重臣谋夺取帝位,这些阴谋被汉昭帝及时发觉兵断然镇压。之后,汉昭帝念在刘旦是存世的长兄,遂赐玺书一封,斥其“昔高皇帝王天下,建立子弟以籓屏社稷。先日诸吕阴谋大逆,刘氏不绝若发,赖绛侯等诛讨贼乱,尊立汉孝文,以安宗庙,非以中外有人,表里相应故邪?樊、郦、曹、灌,携剑推锋,从高皇帝垦灾除害,耘锄海内,当此之时,头如蓬葆,勤苦至矣,然其赏不过封侯。今宗室子孙曾无暴衣露冠之劳,裂地而王之,分财而赐之,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今王骨肉至亲,敌吾一体,乃与他姓异族谋害社稷,亲其所疏,疏其所亲,有逆悖之心,无忠爱之义。如使古人有知,当何面目复奉齐酎见汉高祖之庙乎?”言外之意,是劝燕王刘旦自裁,免得汉昭帝下诏诛戮,蒙杀兄之恶名。燕王刘旦见阴谋泄露,大事已去,得书会意,即召集宾客群臣妃妾,摆酒设宴;席间,燕王妃华容夫人起舞悲歌:“发纷纷兮,寘渠。骨籍籍兮,亡居。母求死子兮,妻求死夫。徘回两渠间兮,君子将安居?”歌毕,燕王刘旦自缢身亡,华容夫人亦从之而死,随之又有二十多人自杀。华容夫人所唱的歌被后人称为《起舞歌》。歌中唱的“两渠”,指的就是今天戾陵墓南面的永定河与北面的高梁河,其“安居”之所,就是戾陵。史书记载,后“天子加恩,赦王太子建为庶人,赐旦谥曰刺王。旦立三十八年而诛,国除。”因此后世称刘旦为“燕剌王”,这在史籍《汉书·武五子传》中有记载:“李姬生燕剌王旦。注:师古曰:谥法,暴戾无亲曰剌。”就是说,刘旦为了反叛而暴戾无端、众叛亲离,因此死后谥号为“剌”。六年以后,汉宣帝刘询即位,念及燕剌王,赐封刘旦还在世的两个嫡子:二子刘庆为新昌侯,三子刘贤为安定侯。又立其长子刘建为广阳顷王,二十九年薨,其子穆王刘舜继承广阳顷王位,二十一年薨;其子思王刘璜继承广阳顷王位,二十年薨;其子刘嘉继承广阳顷王位。到了王莽篡汉之后,刘氏宗亲皆废为家人,而广阳顷王刘嘉独以献符命被封为扶美侯,还赐予姓王氏。

在燕剌王刘旦的庶支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剌氏,以念先王父,世代相传至今。

剌姓起源十五

源于维吾尔族奥都氏,出自蒙古汗国初期维吾尔巨商奥都·喇合蛮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改姓为氏。据方志文献《陕西通志》中记载,“元朝初,奥都喇合蛮之后裔姓喇”。据方志文献《陕西通志》中记载,“元朝初,奥都喇合蛮之后裔姓喇”。奥都·喇合蛮,亦称谔多·拉哈玛尔,古突厥语为“Abder-Rahmacn”,原为中亚畏兀儿籍巨商,后为大蒙古汗国第二任可汗大蒙古国木亦坚汗孛儿只斤·窝阔台执政时期(公元1229~1242年)的嬖臣(宠臣)。大蒙古汗国初期,蒙古族官员的贪污腐败与其武力一样,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厉害的。当时蒙古汗国的繁重赋税,是促成贪污腐败的要素之一。蒙古汗廷最初采取包商制来攫取赋税,第二任大汗窝阔台执政时期,曾打算把蒙古汗国的赋税以一百四十万两白银包给汉族巨商刘廷玉,受到相国耶律·楚材的极力反对,才算作罢。可是不久,中亚畏兀儿籍巨商奥都·喇合蛮提请出价二百二十万两白银包揽全国税收时,木亦坚汗又怦然心动,终于包税于他。自此以后,每一位蒙古大汗除了四处扩张征伐外,主要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财税的攫取上,诸汗不知道鼓励生产,只知道无节制地剥削。

宋理宗赵昀淳祐元年(大蒙古汗国木亦坚汗孛儿只斤·窝阔台十二年,公元1242年),孛儿只斤·窝阔台去世,继承者库裕克汗(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年幼,由木亦坚汗孛儿只斤·窝阔台的哈敦(皇后)乃马真·脱烈哥那临朝听政,奥都·剌合蛮用重金贿赂乃马真·脱烈哥那,乃马真贪财,遂擢升奥都·剌合蛮为蒙古汗国相国,无论大小政务,悉听裁决。奥都·喇合蛮得到极大的权柄后,整个蒙古汗国的满朝文武官员都奉迎献媚于他,只有三朝老臣耶律·楚材敢与他面折廷争。有一次,乃马真·脱烈哥那将起草诏书使用的印玺和白纸都交给奥都·剌合蛮,让他办事时自己填写用印就行了,不必启奏她。耶律·楚材认为不妥当,立刻上奏乃马真·脱烈哥那,说:“天下者,先帝之天下。朝廷有宪章规矩,现在您要破坏它,老臣不敢接受这个指示。”乃马真·脱烈哥那自知理亏,只得将交给奥都·剌合蛮的印玺和白纸收回去。不料过了不久,乃马真·脱烈哥那又降懿旨,说:“凡是奥都剌合蛮提出的建议,想要办的事情,各部官吏都要按照他的意见起草命令,不照办者,就把他的手剁下来!”耶律·楚材接到乃马真·脱烈哥那的旨意后,再一次上殿抗争。他对乃马真·脱烈哥那说:“国家的典章制度,先帝都交给老臣我负责,与各部官吏没关系。奥都剌合蛮的建议如果合理,我自当按照他的意见办理,如果建议不合理,就不能办。老臣死且不避,何况剁手呢!”乃马真·脱烈哥那听后很不高兴,拒绝接受耶律·楚材的意见。为此耶律·楚材当即滔滔不绝,争辩不已,最后大声说:“老臣侍奉太祖、太宗皇帝三十余年,没有辜负国家,皇后难道能以无罪杀害老臣吗?”乃马真·脱烈哥那虽然很生气,但在忠诚刚直的三朝元老重臣耶律·楚材面前,不得不深深地表示敬畏,只得宣布所降懿旨作废。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是一定的,极个别人的多贪多占财富,自然别人就贪占不到了,于是就造成其他官吏的极大不满甚至反叛。由于这种不满已经严重影响到蒙古汗国内部的稳定,于是在南宋淳祐六年(大蒙古汗国库裕克汗孛儿只斤·贵由元年,公元1246年),库裕克汗(元定宗)为了平定朝廷内外诸方面的不满,遂以“贪污过巨”的理由,将管理大蒙古汗国中国行省的财政大臣奥都·刺合蛮处死,改以马合谋·牙刺连赤取代之。直到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元成宗一度发起了整顿吏治的努力,结果一家伙就有一万八千四百七十三个贪官被撤职。然而,踌躇满志的元成宗在满朝皆贪的局势下,根本就不能将整顿工作坚持下去,最后被只得迫放弃.而在他之后继任的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在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即位后,复行放任,以致于此后几乎每个蒙古族官员都是百万富翁,也几乎都是贪官污吏,从此大元帝国开始风雨飘摇——贪官之治,就是亡国之始。

在奥都·喇合蛮被斩之后,其众多的后裔子孙四散迁逃,多改为汉姓剌氏、拉氏、喇氏、谔氏、哈氏、玛氏等,其剌氏、拉氏读音皆作lá(ㄌㄚˊ),而喇氏读音则作yáo(ㄧㄠˊ)。

剌氏与拉氏、喇氏一样,是一个多民族的古老姓氏,不仅仅在回族中有剌氏、拉氏、喇氏,在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中也均有剌氏、拉氏、喇氏,但尤以回族居多;不过,其中的剌氏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多以京兆、高昌、介休为郡望。

在文献《回教民族说》中注释,剌氏回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的临夏回族自治州,青海省,陕西省的剌家村、四川省的广元县、彭县,河北省的唐山市,实际上在上述地区以及北京市,云南省,重庆市,江苏省的南京市,河南省的开封市等地,也有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剌氏族人分布。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高昌郡:即新疆吐鲁番地区。西汉时期有车师国,国治交河城。后来西汉在此地屯田,有著名的“高昌壁”屯田据点。此后,东汉、魏、晋,凡势力可达的时候,都设屯田于此。西晋咸和二年(丁亥,公元327年),前凉张骏于其地置郡县,名曰高昌郡,郡县制度从此在该地诞生,历经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和北凉等政权,高昌郡一直是凉州或沙洲地方政权的一个郡。高昌郡时期(公元327~443年),下设县,至少有高昌、横截、地和高宁,县下还有乡里,史籍《西凉建初十四年(戊午,公元418年)韩渠妻随葬衣物疏》中记载:“高昌郡高昌县都乡孝敬里韩渠妻”。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公元443年),沮渠无讳占领高昌郡,并以其地建立国家政权组织。之后,该政权多次易手,至南梁天监元年(壬午,公元502年)麴嘉建立麴氏高昌王朝,该地区才得以较长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麴氏仍然实行郡县制,到唐贞观十四年(庚子,公元640年)唐朝灭高昌为止,该王朝拥有田地、交河、横截、南平等四郡和新兴、宁戎、酒泉、高宁、临川、白、威神、永昌、安乐、龙泉、永安、林、始昌、安昌、盐城、柳婆和无盐等十七县。交河郡是且渠高昌时并入该国的,高昌国以郡建国,领地没有增广。麴氏高昌的地方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又不完全相同,郡与县虽然是二个等级,但并不是直接隶属关系。魏晋以降,中原诸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在将东汉的州一级监察组织变成一级地方行政组织以后,实际上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隋朝统一天下,改革地方制度,取消三级制,恢复二级制。隋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逐废诸郡。隋炀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州为郡。唐高祖李渊取天下后,唐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唐武德以后的州县制,在唐朝前期一直沿而未改,唐朝中叶以后曾改为交河郡。

介休郡:即山西省介休县。介休县历史悠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春秋时期周桓王姬林二年(鲁隐公姬息姑五年,公元前718年)。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曲沃庄伯伐翼州,晋国的翼侯姬湣逃奔随邑,随邑即在今介休城东,时为晋国大夫士会的食邑。周襄王姬郑十六年(晋文公元年,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姬重耳返国赏随臣,忠臣介子推不言录,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介子推竟与母抱树而死。后来的“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自周敬王姬匄六年(公元前514年)起,介休县历史上先后在东部建置邬县,在西部建置平周邑。秦始皇嬴政时期始设郡县,城区建置界休,以后改为界美、介休、平昌。东魏时期,定阳郡一度侨治境内。北周时期曾设置介休郡。隋、唐两朝时期皆设介休郡,后称介州,邻县灵石在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建县前,一直为介休属地。隋、唐两朝在设介休郡、介州时,兼领平遥县,孝义县在历史上也曾数度并入介休县。宋、元、明、清诸朝时期,介休县域和领属关系基本保持不变。199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下文,介休撤县改设县级市,行政区域不变,依旧隶属晋中行署。现介休市总面积七百四十余平方公里,下辖七镇、三乡、二百三十二个行政村、五个街道办事处。

京兆堂:以望立堂。

高昌堂:以望立堂。

介休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及晋中地区有分布。汉族、回族、土族有此姓。其源不一:

1、《中文大字典》引《万姓统谱》注云:“汉燕剌王之后。”

2、回族之剌姓,出自元代赛典赤·赡思丁之子纳速喇丁之后,因其名有lǎ音,其后或谐汉字“剌”以为姓,亦写作“拉”、“喇”。

3、土族之剌姓亦以名为姓。元代“诺延”哈喇反,于明洪武四年率众归附明朝,后升百户。其孙剌若,以汉习视“剌”为姓,称剌土司。后世即以剌为姓。《姓氏词典》音lá,不从。唐代有剌正甫;元代有剌秋、剌真;明代有剌瓦蒙。

二、

剌姓分布:山西汾阳、介休、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剌姓起源:

1、见《姓苑》。

2、土族姓。

剌姓名人:

剌颖,宋时赞善大夫。

历史名人

剌姓古代名人

剌马丹元朝(公元?~1349年待考),高丽族;祖籍濠太剌利(호태자리,今澳大利亚),大都路宛平人(今河北宛平)。著名元朝官吏。元朝顺帝孛儿只斤·妥镤贴睦尔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进士,授温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据1985年7月在广州解放北路桂花岗先贤古墓附近出土的《元广州高丽穆斯林刺马丹墓碑》记载,为先贤古墓内现存年代最早的一方古碑,碑高0.64米,宽,0.42,米,上刻中文和古阿拉伯文。墓碑左右两边各有一竖行的中文小楷,右边的清晰可读:“大都路宛平县青玄关住人剌马丹,系高丽人士,年三十八岁,今除广西道容州陆川县达鲁花赤”;左边一行残缺难辨,大致为“于至正九年三月二十三八月十八日殁后,葬于广州城北,流花桥桂花岗并立石”。在两边中文间,横刻九行古阿拉伯字志文。广东伊斯兰教协会杨棠译文如下:“这座坟茔,是阿老丁之子刺马丹教仆归宿处。祈求真主慈悯和宽恕他……他旅行于库尔德(今叙利亚库尔德)……时在七百五十一年(伊斯兰教历),真主的吉月”。按碑文,刺马丹曾游历叙利亚。在元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出任广西陆川县“达鲁花赤”(县令),逝世于广州。

剌马先干元朝,(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著名官吏。

剌速蛮元朝,(生卒年待考),蒙古族。著名官吏。

剌哲元朝,(生卒年待考),原籍西域阿鲁温人(今维吾尔族),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著名官吏。其二子剌溥博,后改汉姓为浦氏,后因在嘉兴任职而占籍嘉兴,为浙江嘉兴地区色目人后裔浦氏始祖。

剌利元朝,(生卒年待考),祖籍濠太剌利(今澳大利亚)。著名官吏。

刺马丹(公元?~1349年待考),高丽族;祖籍濠太剌利(호태자리,今澳大利亚),大都路宛平人(今河北宛平)。著名元朝官吏。元朝顺帝孛儿只斤·妥镤贴睦尔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进士,授温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据1985年7月在广州解放北路桂花岗先贤古墓附近出土的《元广州高丽穆斯林刺马丹墓碑》记载,为先贤古墓内现存年代最早的一方古碑,碑高064米,宽042米,上刻中文和古阿拉伯文。墓碑左右两边各有一竖行的中文小楷,右边的清晰可读:“大都路宛平县青玄关住人剌马丹,系高丽人士,年三十八岁,今除广西道容州陆川县达鲁花赤”;左边一行残缺难辨,大致为“于至正九年三月二十三八月十八日殁后,葬于广州城北,流花桥桂花岗并立石”。在两边中文间,横刻九行古阿拉伯字志文。广东伊斯兰教协会杨棠译文如下:“这座坟茔,是阿老丁之子刺马丹教仆归宿处。祈求真主慈悯和宽恕他……他旅行于库尔德(今叙利亚库尔德)……时在七百五十一年(伊斯兰教历),真主的吉月”。按碑文,刺马丹曾游历叙利亚。在元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出任广西陆川县“达鲁花赤”(县令),逝世于广州。

郡望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高昌郡:即新疆吐鲁番地区。西汉时期有车师国,国治交河城。后来西汉在此地屯田,有著名的“高昌壁”屯田据点。此后,东汉、魏、晋,凡势力可达的时候,都设屯田于此。西晋咸和二年(丁亥,公元327年),前凉张骏于其地置郡县,名曰高昌郡,郡县制度从此在该地诞生,历经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和北凉等政权,高昌郡一直是凉州或沙洲地方政权的一个郡。高昌郡时期(公元327~443年),下设县,至少有高昌、横截、地和高宁,县下还有乡里,史籍《西凉建初十四年(戊午,公元418年)韩渠妻随葬衣物疏》中记载:“高昌郡高昌县都乡孝敬里韩渠妻”。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公元443年),沮渠无讳占领高昌郡,并以其地建立国家政权组织。之后,该政权多次易手,至南梁天监元年(壬午,公元502年)麴嘉建立麴氏高昌王朝,该地区才得以较长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麴氏仍然实行郡县制,到唐贞观十四年(庚子,公元640年)唐朝灭高昌为止,该王朝拥有田地、交河、横截、南平等四郡和新兴、宁戎、酒泉、高宁、临川、白、威神、永昌、安乐、龙泉、永安、林、始昌、安昌、盐城、柳婆和无盐等十七县。交河郡是且渠高昌时并入该国的,高昌国以郡建国,领地没有增广。麴氏高昌的地方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又不完全相同,郡与县虽然是二个等级,但并不是直接隶属关系。魏晋以降,中原诸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在将东汉的州一级监察组织变成一级地方行政组织以后,实际上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隋朝统一天下,改革地方制度,取消三级制,恢复二级制。隋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逐废诸郡。隋炀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州为郡。唐高祖李渊取天下后,唐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唐武德以后的州县制,在唐朝前期一直沿而未改,唐朝中叶以后曾改为交河郡。

介休郡:即山西省介休县。介休县历史悠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春秋时期周桓王姬林二年(鲁隐公姬息姑五年,公元前718年)。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曲沃庄伯伐翼州,晋国的翼侯姬湣逃奔随邑,随邑即在今介休城东,时为晋国大夫士会的食邑。周襄王姬郑十六年(晋文公元年,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姬重耳返国赏随臣,忠臣介子推不言录,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介子推竟与母抱树而死。后来的“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自周敬王姬匄六年(公元前514年)起,介休县历史上先后在东部建置邬县,在西部建置平周邑。秦始皇嬴政时期始设郡县,城区建置界休,以后改为界美、介休、平昌。东魏时期,定阳郡一度侨治境内。北周时期曾设置介休郡。隋、唐两朝时期皆设介休郡,后称介州,邻县灵石在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建县前,一直为介休属地。隋、唐两朝在设介休郡、介州时,兼领平遥县,孝义县在历史上也曾数度并入介休县。宋、元、明、清诸朝时期,介休县域和领属关系基本保持不变。199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下文,介休撤县改设县级市,行政区域不变,依旧隶属晋中行署。现介休市总面积七百四十余平方公里,下辖七镇、三乡、二百三十二个行政村、五个街道办事处。

京兆堂:以望立堂。

高昌堂:以望立堂。

介休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及晋中地区有分布。汉族、回族、土族有此姓。其源不一:

1、《中文大字典》引《万姓统谱》注云:“汉燕剌王之后。”

2、回族之剌姓,出自元代赛典赤·赡思丁之子纳速喇丁之后,因其名有lǎ音,其后或谐汉字“剌”以为姓,亦写作“拉”、“喇”。

3、土族之剌姓亦以名为姓。元代“诺延”哈喇反,于明洪武四年率众归附明朝,后升百户。其孙剌若,以汉习视“剌”为姓,称剌土司。后世即以剌为姓。《姓氏词典》音lá,不从。唐代有剌正甫;元代有剌秋、剌真;明代有剌瓦蒙。

二、

剌姓分布:山西汾阳、介休、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剌姓起源:

1、见《姓苑》。

2、土族姓。

剌姓名人:

剌颖,宋时赞善大夫。

姓氏源流

一、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及晋中地区有分布。汉族、回族、土族有此姓。其源不一:

1、《中文大字典》引《万姓统谱》注云:“汉燕剌王之后。”

2、回族之剌姓,出自元代赛典赤·赡思丁之子纳速喇丁之后,因其名有lǎ音,其后或谐汉字“剌”以为姓,亦写作“拉”、“喇”。

3、土族之剌姓亦以名为姓。元代“诺延”哈喇反,于明洪武四年率众归附明朝,后升百户。其孙剌若,以汉习视“剌”为姓,称剌土司。后世即以剌为姓。《姓氏词典》音lá,不从。唐代有剌正甫;元代有剌秋、剌真;明代有剌瓦蒙。

二、

剌姓分布:山西汾阳、介休、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剌姓起源:

1、见《姓苑》。

2、土族姓。

剌姓名人:

剌颖,宋时赞善大夫。

堂号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高昌郡:即新疆吐鲁番地区。西汉时期有车师国,国治交河城。后来西汉在此地屯田,有著名的“高昌壁”屯田据点。此后,东汉、魏、晋,凡势力可达的时候,都设屯田于此。西晋咸和二年(丁亥,公元327年),前凉张骏于其地置郡县,名曰高昌郡,郡县制度从此在该地诞生,历经前凉、前秦、后凉、西凉、和北凉等政权,高昌郡一直是凉州或沙洲地方政权的一个郡。高昌郡时期(公元327~443年),下设县,至少有高昌、横截、地和高宁,县下还有乡里,史籍《西凉建初十四年(戊午,公元418年)韩渠妻随葬衣物疏》中记载:“高昌郡高昌县都乡孝敬里韩渠妻”。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公元443年),沮渠无讳占领高昌郡,并以其地建立国家政权组织。之后,该政权多次易手,至南梁天监元年(壬午,公元502年)麴嘉建立麴氏高昌王朝,该地区才得以较长时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麴氏仍然实行郡县制,到唐贞观十四年(庚子,公元640年)唐朝灭高昌为止,该王朝拥有田地、交河、横截、南平等四郡和新兴、宁戎、酒泉、高宁、临川、白、威神、永昌、安乐、龙泉、永安、林、始昌、安昌、盐城、柳婆和无盐等十七县。交河郡是且渠高昌时并入该国的,高昌国以郡建国,领地没有增广。麴氏高昌的地方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又不完全相同,郡与县虽然是二个等级,但并不是直接隶属关系。魏晋以降,中原诸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在将东汉的州一级监察组织变成一级地方行政组织以后,实际上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隋朝统一天下,改革地方制度,取消三级制,恢复二级制。隋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逐废诸郡。隋炀帝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改州为郡。唐高祖李渊取天下后,唐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罢郡置州,改太守为刺史。唐武德以后的州县制,在唐朝前期一直沿而未改,唐朝中叶以后曾改为交河郡。

介休郡:即山西省介休县。介休县历史悠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春秋时期周桓王姬林二年(鲁隐公姬息姑五年,公元前718年)。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曲沃庄伯伐翼州,晋国的翼侯姬湣逃奔随邑,随邑即在今介休城东,时为晋国大夫士会的食邑。周襄王姬郑十六年(晋文公元年,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姬重耳返国赏随臣,忠臣介子推不言录,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介子推竟与母抱树而死。后来的“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自周敬王姬匄六年(公元前514年)起,介休县历史上先后在东部建置邬县,在西部建置平周邑。秦始皇嬴政时期始设郡县,城区建置界休,以后改为界美、介休、平昌。东魏时期,定阳郡一度侨治境内。北周时期曾设置介休郡。隋、唐两朝时期皆设介休郡,后称介州,邻县灵石在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建县前,一直为介休属地。隋、唐两朝在设介休郡、介州时,兼领平遥县,孝义县在历史上也曾数度并入介休县。宋、元、明、清诸朝时期,介休县域和领属关系基本保持不变。199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下文,介休撤县改设县级市,行政区域不变,依旧隶属晋中行署。现介休市总面积七百四十余平方公里,下辖七镇、三乡、二百三十二个行政村、五个街道办事处。

京兆堂:以望立堂。

高昌堂:以望立堂。

介休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及晋中地区有分布。汉族、回族、土族有此姓。其源不一:

1、《中文大字典》引《万姓统谱》注云:“汉燕剌王之后。”

2、回族之剌姓,出自元代赛典赤·赡思丁之子纳速喇丁之后,因其名有lǎ音,其后或谐汉字“剌”以为姓,亦写作“拉”、“喇”。

3、土族之剌姓亦以名为姓。元代“诺延”哈喇反,于明洪武四年率众归附明朝,后升百户。其孙剌若,以汉习视“剌”为姓,称剌土司。后世即以剌为姓。《姓氏词典》音lá,不从。唐代有剌正甫;元代有剌秋、剌真;明代有剌瓦蒙。

二、

剌姓分布:山西汾阳、介休、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剌姓起源:

1、见《姓苑》。

2、土族姓。

剌姓名人:

剌颖,宋时赞善大夫。

[ 剌 ]字的同音字 - [ la,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