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èr,nài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506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490 |
内容来源于:www.zeinie.com
佴姓起源一
源于黄帝后裔商汤。至东汉光武帝有左相佴茂为佴氏始祖。得姓原因是:因为皇帝负责设计和制作爵冠,爵冠傍弼珥,大王就以此赐姓竖人旁于耳边以为佴氏。宋代文学家所写的《晋山公集》有段记载是“晋代,佴湛的事迹”,说明了佴氏得姓至少有1600年以上的历史。晋代以后,佴氏很少见。家族现在关于姓氏称谓多念“nai”音,也有部分念“nie”、“ni”、“mi”。
佴姓起源二
源于器物,出自古代制做爵冠弼珥之工匠后裔,属于以器物名称改字为氏。佴氏的得姓历史,据文献《佴氏宗谱》的记载,是起源于古代为帝王爵官制做爵冠之工匠,冠旁弼珥,亦称瑱珰,其祖先便以“珥”立姓,时称珥氏,到了其后代,改以“亻”偏旁于耳边。弼珥,官者帽冠两侧垂下的玉饰,亦称耳珰、瑱珰,古书解释为“瑱之状,首直而末锐,以塞耳。”后逐渐成为古代女子耳上之饰。
在典籍《战国策·齐策三》中记载:“薛公欲知王所欲立,乃献七珥。美其一。明日视美珥所在,劝王立为夫人。”在晋末昭明太子编纂的《文选·枚乘》中解释:“九寡之珥以为约。”唐朝学者李善注引《苍颉篇》解释:“珥,珠在耳也。”唐朝学者韩愈在《城南联句》中也描述:“酣欢杂弁珥,繁价流金琼。”清朝文豪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中也有相应描述:“母脱簪珥付之去,孝廉弗闻也。”设计、制做“珥”之人,后称珥氏,再后改佴氏。据说,其第一世祖叫佴茂,为两汉之际的名人,他在协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后,曾出任左相,不久即辞官退隐于广东府南苍梧之地(今广西梧州)。此后,佴茂的后裔子孙不断生息繁衍,后逐渐分播于江苏、浙江、云南、广西等地,世代相传至今。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晋山谷集有佴湛。”说明佴氏得姓至少有一千六百年以上的历史了。在史籍《姓谱》中?也记载:“明万历有进士佴祺”,就是该支佴氏族人。
该支佴氏族人目前分为两种不同的姓氏读音:分布在今江苏省的南京市江浦县石桥镇佴家庄的佴氏族人,分为佴南组和佴北组,每隔三年祭奠祖先一次,整个佴家庄依据祖先后人繁衍尊卑的顺序分出佴氏八大家,目前八大家犹有长辈,后代族人依旧繁荣昌盛!佴氏家族有非常细致规范的家谱,该支佴氏族人称自己的姓氏读音作mì(ㄇㄧˋ)。而分布在江苏省的句容市陈武乡佴池的佴氏族人,则称自己的姓氏读音作nài(ㄦˋ)。
这两支佴氏族人皆尊奉佴湛为始祖,但到底是因何分读两音,现有的说法皆不足为凭,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佴姓起源三
源于地名,出自唐朝时期洱海地区住民,属于以地名改字为氏。在今云南省昆明市有条街叫“佴家湾”,自古就有佴氏族人栖息于该地,但其出处在当地并无任何记载,其佴氏族人自称为古夜郎国人(古滇国)的后裔。据该支佴氏老人自说:是以地名为氏者,即源出滇西点苍山东麓榆城之佴革竜(今云南大理息龙山)的原住民,因世居古渳海湖畔,而其湖原来依两侧山岬而形似“耳”,浪大如海,遂添“氵”偏旁称之为西洱海、西洱河,当地白族同胞则称之为“耳滈”,汉义“下边的海子”。“洱海”之称,实际上始于唐朝时期,唐朝以前称叶榆泽、或称昆弥川。进入洱海的大小河流共有一百十七条之多,但其出口只有一条,即叶榆河,今称西洱河,流入黑惠江后汇入澜沧江。实际上,洱海是因古代地质运动形成的一种大型堰塞湖,多条河流汇聚在洱源盆地和邓川盆地形成的一种高原构造断陷湖,即伴随第四纪地质年代青藏高原的隆升下陷积水而成。
在唐朝时期,其地住民即以“洱海”之名为姓氏,后在改土归流运动中有改“洱”为“佴”者,称佴氏,世代相传至今,至今还有二百来户人家。该支佴氏族人望出古滇郡(今云南大理),那里的佴氏族人皆称自己的姓氏读音作ní(ㄋㄧˊ)。
佴姓起源四
源于古波斯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江苏省的扬州市东南四十公里处的昌松乡有一座奇特的村庄,名曰波斯庄,全村有一部分人是佴氏,面相鼻梁高挺,双眼深凹,男子两颊多留长须。这座村庄的名字就叫波斯村,共有一千一百余户,人口四千一百余人,其中一百多户姓佴,都承认自己是古波斯人的后裔,说是祖先从江南苏州迁徙过来的,皆称自己的姓氏读音为lī(ㄌㄧ)。近有学者推测,扬州佴氏族人可能是波斯等色目商人的后裔,这支西亚人因避乱迁居扬州东郊,用祖先或家乡名称(伊朗、伊拉克)中第一个音节的“i”,取汉姓为“佴”,与当地豪绅汉族姓氏“倪”区别,逐步繁衍,并与当地人和睦相处,日趋汉化,重视耕读,文化传家,逐渐成为当地一支巨族。现在,波斯村的佴氏族人生活习俗已经与周围人没有什么区别,但依然长期保持着与传统中原文化不同的特殊祭祀与葬礼习俗,即古波斯地区的琐罗亚斯德教(祆教、圣火教、拜火教、明教,Zoroastrianism)的宗教特色。
波斯村佴氏族人在举行祭祀时,总是供奉两尊木刻神像,一名“波斯”,一名“龙骥”,一个面善,一个面恶,俱为武士装束,头戴向上翻卷的毡帽,上插一支点燃的蜡烛。举行祭祀时,主祭人员十六人,头戴西式高统黑礼帽,身穿燕尾礼服,盛放祭品的器具是木制长方形托盘,两侧均有提把,这样的祭祀在中国其他地方是罕见的。
佴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历史悠久,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则没有,望族出古滇郡。
1、在江苏南京江浦县石桥镇有一个佴家庄,分佴南组和佴北组,每隔三年祭奠祖先一次,整个佴家庄依据祖先后人繁衍尊卑分出佴氏八大家,八大家犹在长辈先人了,但后人依旧繁荣昌盛。且佴氏家族有非常细致规范的家谱。
2、江苏省句容市陈武有佴池,那里的佴姓人士都按词典上称“姓 Nài”。
3、江苏省扬州市东南40公里处有座奇特的村庄,全村大部分人都鼻梁高挺,双眼深凹,男子两颊留长须,长期保持着特殊的祭祀与葬礼习俗,这座奇特的村庄的名字就叫波斯村。村中建有一座波斯亭,亭中记载,清代有波斯商人在此地落户,与当地汉族女子通婚,后有强盗进村烧杀掳掠,波斯商人奋勇抵抗,战死当场。后人为祭奠波斯商人,建立了波斯亭。截止至2009年,波斯村共有1100多户,人口4100人,其中100多户姓佴,这些人都承认自己是波斯人的后裔。特别奇怪的是这里姓佴的称自己姓“li”,而不是与中国其它地方姓佴的念“Nài”,他们认为这是因为“li”中的“i”的发音与伊朗、伊拉克中的伊字发音相同。现在,波斯村的人生活习俗已经与周围人没有多大区别,唯有祭祀方式仍保留着古波斯拜火教的色彩。波斯村在举行祭祀时,总是供奉两尊木刻偶像,一名“波斯”,一名“龙骥”,一个面善,一个面恶,俱为武士装束,头戴向上翻卷的毡帽,上插一支点燃的蜡烛。参祭人员约16人,头戴西式高统黑礼帽,身穿燕尾礼服,盛放祭品的器具是木制长方形托盘,两侧均有提把,这样的祭祀在中国其他地方是罕见的。(后多方联系扬州当地佴姓朋友,波斯村佴姓读“Ni”,波斯村的由来为一位波斯王子入赘当地佴家,后代以佴为姓,保留波斯传统)
4、江苏徐州铜山西部何桥镇张集和香铺有佴氏家族定居,但在此地定居不过百余年,祖坟在徐州泰山一带,向上在何处迁徙来不可知。堂号为古滇堂,读ní,班排为“永尚文贵巧连登”。因发音与字典不一致,有写倪的情况。
5、云南昆明有条街道叫“佴家湾”,云南佴姓家族据家谱记载系当年明太祖朱元璋调山东济阳卫都督佴勇任云南临安卫(建水县)。后人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人读ní。以上佴姓的分支均来自扬州,而扬州佴氏家谱记载祖先又迁徙自通州。
今江苏省的南京市江浦县石桥镇、句容市陈武镇、扬州市波斯村(江都市昌松乡)、淮安市金湖县、盱眙县、苏州市、泗阳县、盐城市,浙江省的嘉兴市,上海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云南省的昆明市佴家湾、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个旧市等地,均有佴氏族人分布。
古滇郡:两千多年前,滇池沿岸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滇”,然而就在司马迁将她载入典籍后不久,滇国就销声匿迹了,它曾经达到鼎一时的艺术成就也再没有复兴过。关于这段历史,司马迁有过一个至关重要的记载:大约在周显王三十年(壬午,公元前339年),楚国欲将势力范围扩展到西南,派楚将庄入滇。不久,秦国灭了巴国和蜀国,庄失去了与楚国本土的联系,于是,“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这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一代滇王,公元前一世纪左右,这个孤立的王国终于走到了终点,西汉朝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大军兵临滇国,滇王举国投降,并请置吏入朝。于是汉武帝赐给了滇王一颗王印,令其复长其民——这枚纯金铸就的夜郎王印(滇王印),在两千零六十五年后的1956年出土于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古墓群中。此后,汉武帝在云南设置了益州郡,滇王的权利被郡守取代了,从此受制于汉王朝的郡县制度。
大理国:前称古滇国、夜郎国、叶榆州、南诏国。大理地区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广泛分布在以洱海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围。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种植水稻,驯养家畜,从事采集、渔猎,创造了大理地区的远古文明。西汉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5年),汉王朝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云南、邪龙、比苏四县,属益州郡管辖,从此大理地区正式纳入了汉王朝版图。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属永昌郡。蜀汉时期分属永昌、云南两郡。晋朝时分属宁州的永昌、云南两郡。南朝刘宋王朝时分属宁州的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南齐时期分属宁州的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永昌郡。隋朝时期属昆州。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洱海地区置有“八州十七县”,唐麟德元年(甲子,公元664年),改属姚州都督府。公元八世纪三十年代,洱海地区“六诏”中的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诏为一,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国;唐昭宗天复二年(壬戌,公元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发动宫廷政变,建立了大长和国,南诏亡。五代后唐天成二年(丁亥,公元927年),又先后建立了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后晋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南宋宝元年(癸丑,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大军灭大理国,建立云南行省。南诏、大理国历唐、宋两朝,达五百余年,使云南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统一体,奠定了祖国的西南边疆,推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元朝时期,云南政治中心东移昆明,元朝政府在大理地区设立了上下二万户府;元至元十一年(甲戌,公元1274年),改设路、府、州、县,大理地区分属大理路、鹤庆路、威楚路和云龙甸军民府。明朝时期,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鹤庆府、蒙化府、永昌府、楚雄府。清朝时期,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丽江府、永昌府、蒙化直隶厅。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大理地区属滇西道。民国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国民政府实行省、县两级制,大理地区设祥云、弥渡、宾川、凤仪、蒙化、大理、永平、云龙、漾濞、邓川、洱源、剑川、鹤庆十三县。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云南省政府在大理、蒙化、鹤庆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2月1日,大理专员公署建立,辖下关、大理、凤仪、邓川、宾川、祥云、弥渡、蒙化、云县、缅宁、顺宁(凤庆)、永平、漾濞、云龙、洱源十五县市。1956年,云县、缅宁、顺宁三县划归临沧专区,丽江专区的鹤庆、剑川两县划归大理专区。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定为自治州首府。2000年止,大理白族自治州辖一市十一县,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西汉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在大理地区设叶榆县,直至南北朝叶榆县的建制一直未变。唐朝初期,洱海地区“六诏”中的蒙舍诏势力渐强,在唐朝支持下,于唐开元二十六年(戊寅,公元738年)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唐开元二十七年(己卯,公元739年)南诏国都城由巍山迁至太和城(今大理苍山太和村附近),此后又迁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带)。南诏与以后建立的三个王朝及大理国都城均定都于羊苴咩城。从公元八~十三世纪的唐宋五百多年间(从公元738年南诏国建立至公元1253年大理国覆灭),大理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诏、大理国的都城所在地。大理国灭亡后,元朝政府仍然将云南政治中心设于大理。元至元十一年(甲戌,公元1274年)建立云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迁至昆明,但大理仍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袭至今。
古滇堂:在现在的云南省境内,据说自古以来,有不少姓佴的人家,在不断繁衍滋长。云南古称滇,所以一直到现在,佴氏家族世代相袭“古滇”堂号。
洱海堂:以望立堂,亦称叶榆堂、南诏堂、大理堂。
一、佴nà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晋城、临汾、忻州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云:“《晋山公集》有佴湛。”(按:《姓氏词典》引作“晋有佴湛”,误。)明代有佴祺,进士;又有佴缙,广东都指挥。
二、佴ěr
《姓氏词典》引《五方元音》收载并注此音。
佴姓古代名人
佴湛晋朝,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晋有佴湛,被佴氏后人奉为佴姓的鼻祖。
佴祺明朝,万历年间金榜题名,荣登进士。官至御史、直隶巡按等。
佴缙明朝,据《续通志·氏族略》载,明时有佴缙任广东都指挥。
佴杰清朝,据《续通志·氏族略》载,清时有佴杰,曾任直隶知县。
古滇郡:两千多年前,滇池沿岸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滇”,然而就在司马迁将她载入典籍后不久,滇国就销声匿迹了,它曾经达到鼎一时的艺术成就也再没有复兴过。关于这段历史,司马迁有过一个至关重要的记载:大约在周显王三十年(壬午,公元前339年),楚国欲将势力范围扩展到西南,派楚将庄入滇。不久,秦国灭了巴国和蜀国,庄失去了与楚国本土的联系,于是,“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这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一代滇王,公元前一世纪左右,这个孤立的王国终于走到了终点,西汉朝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大军兵临滇国,滇王举国投降,并请置吏入朝。于是汉武帝赐给了滇王一颗王印,令其复长其民——这枚纯金铸就的夜郎王印(滇王印),在两千零六十五年后的1956年出土于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古墓群中。此后,汉武帝在云南设置了益州郡,滇王的权利被郡守取代了,从此受制于汉王朝的郡县制度。
大理国:前称古滇国、夜郎国、叶榆州、南诏国。大理地区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广泛分布在以洱海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围。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种植水稻,驯养家畜,从事采集、渔猎,创造了大理地区的远古文明。西汉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5年),汉王朝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云南、邪龙、比苏四县,属益州郡管辖,从此大理地区正式纳入了汉王朝版图。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属永昌郡。蜀汉时期分属永昌、云南两郡。晋朝时分属宁州的永昌、云南两郡。南朝刘宋王朝时分属宁州的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南齐时期分属宁州的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永昌郡。隋朝时期属昆州。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洱海地区置有“八州十七县”,唐麟德元年(甲子,公元664年),改属姚州都督府。公元八世纪三十年代,洱海地区“六诏”中的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诏为一,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国;唐昭宗天复二年(壬戌,公元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发动宫廷政变,建立了大长和国,南诏亡。五代后唐天成二年(丁亥,公元927年),又先后建立了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后晋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南宋宝元年(癸丑,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大军灭大理国,建立云南行省。南诏、大理国历唐、宋两朝,达五百余年,使云南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统一体,奠定了祖国的西南边疆,推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元朝时期,云南政治中心东移昆明,元朝政府在大理地区设立了上下二万户府;元至元十一年(甲戌,公元1274年),改设路、府、州、县,大理地区分属大理路、鹤庆路、威楚路和云龙甸军民府。明朝时期,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鹤庆府、蒙化府、永昌府、楚雄府。清朝时期,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丽江府、永昌府、蒙化直隶厅。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大理地区属滇西道。民国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国民政府实行省、县两级制,大理地区设祥云、弥渡、宾川、凤仪、蒙化、大理、永平、云龙、漾濞、邓川、洱源、剑川、鹤庆十三县。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云南省政府在大理、蒙化、鹤庆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2月1日,大理专员公署建立,辖下关、大理、凤仪、邓川、宾川、祥云、弥渡、蒙化、云县、缅宁、顺宁(凤庆)、永平、漾濞、云龙、洱源十五县市。1956年,云县、缅宁、顺宁三县划归临沧专区,丽江专区的鹤庆、剑川两县划归大理专区。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定为自治州首府。2000年止,大理白族自治州辖一市十一县,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西汉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在大理地区设叶榆县,直至南北朝叶榆县的建制一直未变。唐朝初期,洱海地区“六诏”中的蒙舍诏势力渐强,在唐朝支持下,于唐开元二十六年(戊寅,公元738年)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唐开元二十七年(己卯,公元739年)南诏国都城由巍山迁至太和城(今大理苍山太和村附近),此后又迁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带)。南诏与以后建立的三个王朝及大理国都城均定都于羊苴咩城。从公元八~十三世纪的唐宋五百多年间(从公元738年南诏国建立至公元1253年大理国覆灭),大理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诏、大理国的都城所在地。大理国灭亡后,元朝政府仍然将云南政治中心设于大理。元至元十一年(甲戌,公元1274年)建立云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迁至昆明,但大理仍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袭至今。
古滇堂:在现在的云南省境内,据说自古以来,有不少姓佴的人家,在不断繁衍滋长。云南古称滇,所以一直到现在,佴氏家族世代相袭“古滇”堂号。
洱海堂:以望立堂,亦称叶榆堂、南诏堂、大理堂。
一、佴nà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晋城、临汾、忻州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云:“《晋山公集》有佴湛。”(按:《姓氏词典》引作“晋有佴湛”,误。)明代有佴祺,进士;又有佴缙,广东都指挥。
二、佴ěr
《姓氏词典》引《五方元音》收载并注此音。
一、佴nà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晋城、临汾、忻州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云:“《晋山公集》有佴湛。”(按:《姓氏词典》引作“晋有佴湛”,误。)明代有佴祺,进士;又有佴缙,广东都指挥。
二、佴ěr
《姓氏词典》引《五方元音》收载并注此音。
古滇郡:两千多年前,滇池沿岸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滇”,然而就在司马迁将她载入典籍后不久,滇国就销声匿迹了,它曾经达到鼎一时的艺术成就也再没有复兴过。关于这段历史,司马迁有过一个至关重要的记载:大约在周显王三十年(壬午,公元前339年),楚国欲将势力范围扩展到西南,派楚将庄入滇。不久,秦国灭了巴国和蜀国,庄失去了与楚国本土的联系,于是,“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这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一代滇王,公元前一世纪左右,这个孤立的王国终于走到了终点,西汉朝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大军兵临滇国,滇王举国投降,并请置吏入朝。于是汉武帝赐给了滇王一颗王印,令其复长其民——这枚纯金铸就的夜郎王印(滇王印),在两千零六十五年后的1956年出土于云南省晋宁县石寨山古墓群中。此后,汉武帝在云南设置了益州郡,滇王的权利被郡守取代了,从此受制于汉王朝的郡县制度。
大理国:前称古滇国、夜郎国、叶榆州、南诏国。大理地区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广泛分布在以洱海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围。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种植水稻,驯养家畜,从事采集、渔猎,创造了大理地区的远古文明。西汉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5年),汉王朝在大理地区设置了叶榆、云南、邪龙、比苏四县,属益州郡管辖,从此大理地区正式纳入了汉王朝版图。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属永昌郡。蜀汉时期分属永昌、云南两郡。晋朝时分属宁州的永昌、云南两郡。南朝刘宋王朝时分属宁州的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南齐时期分属宁州的云南郡、东河阳郡、西河阳郡、永昌郡。隋朝时期属昆州。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洱海地区置有“八州十七县”,唐麟德元年(甲子,公元664年),改属姚州都督府。公元八世纪三十年代,洱海地区“六诏”中的南诏,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诏为一,统一了洱海地区,建立了南诏国;唐昭宗天复二年(壬戌,公元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发动宫廷政变,建立了大长和国,南诏亡。五代后唐天成二年(丁亥,公元927年),又先后建立了大天兴国和大义宁国;后晋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进军大理,推翻了大义宁国,建立了大理国。南宋宝元年(癸丑,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大军灭大理国,建立云南行省。南诏、大理国历唐、宋两朝,达五百余年,使云南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统一体,奠定了祖国的西南边疆,推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元朝时期,云南政治中心东移昆明,元朝政府在大理地区设立了上下二万户府;元至元十一年(甲戌,公元1274年),改设路、府、州、县,大理地区分属大理路、鹤庆路、威楚路和云龙甸军民府。明朝时期,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鹤庆府、蒙化府、永昌府、楚雄府。清朝时期,大理地区分属大理府、丽江府、永昌府、蒙化直隶厅。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大理地区属滇西道。民国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国民政府实行省、县两级制,大理地区设祥云、弥渡、宾川、凤仪、蒙化、大理、永平、云龙、漾濞、邓川、洱源、剑川、鹤庆十三县。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云南省政府在大理、蒙化、鹤庆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2月1日,大理专员公署建立,辖下关、大理、凤仪、邓川、宾川、祥云、弥渡、蒙化、云县、缅宁、顺宁(凤庆)、永平、漾濞、云龙、洱源十五县市。1956年,云县、缅宁、顺宁三县划归临沧专区,丽江专区的鹤庆、剑川两县划归大理专区。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关定为自治州首府。2000年止,大理白族自治州辖一市十一县,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永平县、云龙县、洱源县、剑川县、鹤庆县。西汉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在大理地区设叶榆县,直至南北朝叶榆县的建制一直未变。唐朝初期,洱海地区“六诏”中的蒙舍诏势力渐强,在唐朝支持下,于唐开元二十六年(戊寅,公元738年)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唐开元二十七年(己卯,公元739年)南诏国都城由巍山迁至太和城(今大理苍山太和村附近),此后又迁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带)。南诏与以后建立的三个王朝及大理国都城均定都于羊苴咩城。从公元八~十三世纪的唐宋五百多年间(从公元738年南诏国建立至公元1253年大理国覆灭),大理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诏、大理国的都城所在地。大理国灭亡后,元朝政府仍然将云南政治中心设于大理。元至元十一年(甲戌,公元1274年)建立云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迁至昆明,但大理仍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袭至今。
古滇堂:在现在的云南省境内,据说自古以来,有不少姓佴的人家,在不断繁衍滋长。云南古称滇,所以一直到现在,佴氏家族世代相袭“古滇”堂号。
洱海堂:以望立堂,亦称叶榆堂、南诏堂、大理堂。
一、佴nà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长治、晋城、临汾、忻州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云:“《晋山公集》有佴湛。”(按:《姓氏词典》引作“晋有佴湛”,误。)明代有佴祺,进士;又有佴缙,广东都指挥。
二、佴ěr
《姓氏词典》引《五方元音》收载并注此音。
其他姓氏
[ 佴 ]的同部首字 - [ 亻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