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种姓经

佛种姓经

亦称《佛史经》。南传佛教经典。收入巴利三藏《小部》之中。共二十八品。第一品“宝珠经行处品”,为全经的序言,讲诸天和比丘聚集佛处,看佛陀把宝珠化向空中作经行处,众人赞叹佛的功德。第二至二十五品,叙述释迦牟尼佛以前的二十四佛的事迹。第二十六品为“瞿昙品”,专门讲述释迦佛的生平。第二十七品为“诸佛品”,介绍诸佛出世的年代,并说在燃灯佛出世的一劫中,同时还有另外的三佛。最后一品是“舍利分配品”,述分配佛舍利之事。经中所说的过去佛的事迹,在南传其他经文中有零星记载,如毗婆尸佛以下至释尊七佛均可见于《长部》的《大本经》和《阿吒曩胝经》中,但没有二十四佛的说法。学者认为此经与《大本经》相类似,是《大本经》的延续和扩展。此经的编纂年代较晚,与《譬喻》(巴利文Apadana)和《所行藏》(巴利文Cariyapitaka)同出于最后的时代。注疏书有佛授(Buddhadatta)的《妙义悦意论》(Madhurattha-vilasini)。后有摩罗斯(R.Morris)的巴利文罗马字母转写本出版。日译本由立花俊道译出,收入《南传大藏经》卷四一。

伏狮义公禅师语录

伏狮义公禅师语录

清 (尼)说,明元记录,高以永序,超琛跋,有行状。总目,升座,小参,示众,附法语,机缘,拈古,颂古,偈语,书问题,赞佛,事源,流颂,行状,塔铭。

参同一揆禅师语录

参同一揆禅师语录

清超琛(尼)说,普明编、明俊录。卷内收图像。像赞、序、示众、偈、颂古、机缘、佛事、记铭、行实、自叙行略训徒。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九册。

衡山禅师语录

衡山禅师语录

清灯炳说,宗位编,超源序,蓝理序,有塔铭(依驹本印)。

高峰三山来禅师疏语

高峰三山来禅师疏语

三卷,清灯来撰,性统编(依驹本印)。高峰三山来禅师疏语目次,卷上元旦表上元表中元表下元表庆佛诞表佛成道表结制进表解制谢表(二)解制意(二)忏期表讽华严经表(二)讽法华经表礼梁皇忏表然天烛意建盂兰会意(二)建盂兰会表讽药师经表讽金刚经表进弥陀佛表庆观音诞表进地藏表。卷中,文昌表祝圣帝表韦驮表瑜伽表修因表酬愿表填还寄库表燃天烛表祈祷平安意忏经意悔过修因意赈济孤▆意利幽意弥陀会意荐师弟意禳虎意祈雨意(二)荐师弟意表盘米意禳虫蝗意请水意寄名禳关意释子修因表。卷下,朔望祝延(增修)祝韦驮(增修)祝伽蓝(增修)祝祖师(增修)祝监斋(补)嘱孤魂(补)元旦(补)上元(补)中元(补)下元(补)祝佛诞(补)佛成道(补)祝堂头诞期(补)祝檀信诞期(增补)挂钟板语(增补)摘钟板语(附补)檀信祈福白意寄名禳关意寄名脱白意檀信讽经白意檀信讽经毕白意。

无碍解道

无碍解道

巴利名Pat!isambhida^-magga 。音译波致参毗陀。为巴利小部经(Khuddaka-nika^ya)之一。本经内容系分类解说有关修道解脱诸事,全经可大别为三品,即大品、双结品、慧品,而各品皆附有十论,其中,大品为全经之中心。本经固属经藏,但其内容形式亦有论书之格式,仅大品之第四、双结品之第一、六、七、十及慧品之第九等六论之初,具‘如是我闻’等字为始之经典形式。其所揭论目主要采自巴利律藏及经藏之长、增支、相应诸部经,被视为轮藏七论中最早成立之法集论(巴Dhammasan%gan!i )及分别论(巴Vibhan%ga )之先驱。本经已有原文出版及日译(收于南传大藏经第四十、四十一卷),注释书有摩诃那磨之显扬正法论。

嘉兴退庵断愚智禅师语录

嘉兴退庵断愚智禅师语录

清真智说,机轮等编。一卷。序,卷上,升座小参示众机缘行实。卷下,颂古颂偈自赞。

普光坦庵禅师语录

普光坦庵禅师语录

一卷。清机峻说,全弘录,罗开麟序(依驹本印)。

达变权禅师语录

达变权禅师语录

清显权撰,海澄等编。五卷。卷一至卷三收住明州慈溪县五磊山灵峰禅寺语录。卷四至卷五收颂古、垂问、偈、佛事。收入《明嘉兴大藏经》二十九册。

本生经

本生经

或译《佛本生故事》,印度最古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在印度,公元3世纪就有了本生故事的浮雕。在5世纪,中国高僧法显在斯里兰卡的佛教盛会上见过500个变身表演,可见当时已传到国外。所以《本生经》的故事形成不会晚于公元2世纪。现行本子有故事547个,每个故事长短不一,短的几百字,长的几千字,最长的有10万字。从内容来说,这些故事都标明发生在释迦牟尼的前生。根据轮回转世理论,一个生灵出生以后,必然有所行为,非善即恶,这就决定其来世的好坏。如此世代轮回,永无止息。释迦牟尼成佛前,只是一个未能摆脱轮回的菩萨,经过了许多次轮回才成了佛,这些转生事迹就成了本生故事。当然实事并非如此,是佛教徒从民间取来故事素材,加以剪裁、改编。先交代今生故事,说明释迦牟尼在讲述前生故事的地点和缘由。其次是前生故事,这是核心部分。三是偈颂诗,这带有描绘、发挥、总结的性质。四是注释,即解释偈颂诗的含义。五是把前生故事的人物和今生故事的人物对应起来。其中一个人,一个动物或一个神仙,善者皆为释迦牟尼前身,恶者皆为释迦牟尼的对立面。当然有的也不属于这个格式,有时释迦牟尼是第三者,与核心故事没有关系。现存的《本生经》不是原本,原本传入斯里兰卡后散失,只存古僧伽罗文本。5世纪根据僧伽罗文本改写成巴利文本。《本生经》的故事在一些佛教国家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