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

曾国藩传

《曾国藩传》是国内首次原版引进的由西方学者撰写的曾国藩传记。 面对横扫大清的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白手起家创建湘军,于重重危难中摸索出治军之策、战阵之法,以其韬略智慧历时11年终获胜利。之后,在直隶总督任上他主持处理了影响深远的天津教案,并且力主整肃朝政,选拔新型官员,倡导洋务运动。 黑尔博士采用近200种亲历者资料,着眼晚清民政、军事的颓败大局,生动讲述了曾国藩出将入相的非凡一生。

银汤匙

银汤匙

日本作家中勘助的自传体小说。创作于1910年至1913。以19世纪末明治维新后的东京地区为舞台,描写了主人公从幼年到少年时期的成长过程,笔法细腻,视角独特,感情饱满,也毫不掩饰主人公对日本对外侵略行为的朴素质疑和厌恶。起初由作者大学时代的老师、文坛巨匠夏目漱石推荐、作为散文在《东京朝日新闻》上连载发表,获得读者持续好评。1921年出版单行本,至今再版不断。截至2006年12月,仅岩波书店一社出版发行的“文库版”(小型便携版,不包括同一出版社另外发行的普通平装版、精装版等)的部数就累计达1,136,000册,另有角川书店、小学馆等出版社的版本发行。1950年代至1980年代,大阪滩中学教师桥本武擅做主张,以本书一册代替教科书讲授初中三年的语文,获得惊人的升学奇迹,并为日本社会各界输送了众多栋梁之才,此事被传为奇谈。现代中国学者周作人曾在《知堂书话》中对此书推崇备至,并亲自翻译了一段。

哥儿

哥儿

小说以一个物理学校(现东京理科大学)毕业后到松山乡下任教的男青年的个人经历为故事主线。主人公“哥儿”脑子单纯,易受蒙骗,却富有正义感,拒绝向世俗的种种虚假低头。同时,“哥儿”在到不甚开化的乡下任教之前生活在现代化的都市东京,对眼前的种种迂腐的习俗处处看不惯。他与富含真性情的同事“豪猪”结交,与学校的几个或迂腐或龌龊的同事们明争暗斗,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又夸张滑稽,勾画出当时教育界人物之众生相,富含讽刺意味。 作者在小说中处处对虚伪的知识分子以不屑一顾的批评。小说中“哥儿”的用人阿清是个识字不多的传统妇女,但她对少爷无私甚至是偏执的爱却如阳光般温暖;学校的教务主任“红衬衫”虽是博览诗书的文学学士,但优雅举止下却隐藏着种种卑劣行径。 《哥儿》是夏目漱石作于一九〇六年的长篇小说,发表于《杜鹃》杂志。被认为是日本当代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成为许多日本青少年的文学读物。小说以一众道貌岸然者的道德品性为主题,是夏目漱石早期诙谐风格的代表作。

路边草

路边草

夏目漱石唯一的自传体小说,作者以一种旁观的角度,客观冷静地描述了自己所处的境遇与处理事情的前后经过,行文中他讲述了性格问题及童年经历如何影响健三现在的生活。尤其在与妻子的夫妇关系中,作者甚至将健三为何总是与妻子冷言相向的原因一点点地剖析出来。健三从英国留学回东京后,带着满腔热情致力于做学问,但每个月的薪水只够一家人勤俭度日。而落魄的岳父、穷困的养父母、重病的哥哥和姐姐,都把留过学的健三当作“主心骨”,直接或间接地向他要钱。虽然自己的生活窘迫不堪,但碍于情面,健三多少都会给一些,因此经常和妻子闹矛盾。健三为生计疲于奔命,又不善于交际,无法排遣精神上的孤独与迷茫。夹在金钱与理想之间,他一边反思人生的意义,一边艰难地坚持着理想。而一路下来,妻子虽对健有埋怨,但始终不离不弃。最后,所有的事情总算暂时告一段落。

宗教社会学

宗教社会学

宗教展现了人性的一个基本的和永久的面向,而宗教社会学则试图解释人们身边这一现实存在。宗教社会学中,韦伯的研究举足轻重,尤其在比较宗教社会学方面的学术水准,其奠基地位举世公认!“如果要简洁地以一名话描述出所谓世界诸宗教的主要担纲者,那么,可以这么说:儒教,维持现世秩序的官僚:印度教,维持现世秩序的巫师;佛教,浪迹世界的托钵僧;伊斯兰教。征服世界的武士;犹太教,流浪的商人;基督教,流浪的职工。”韦伯这句话画龙点睛地描绘出世界各大宗教的特色,也是他从事宗教社会学研究多年的心血结晶。相对于韦伯其他针对世界各大宗教的具体研究,本书偏重理论的构架,带有提纲挈领的性质。换言之,本书可谓韦伯整体宗教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凝缩本。

宗教与世界

宗教与世界

《宗教与世界》所集论文是韦伯为基督新教、儒教与道教、印度教与佛教以及古犹太教等研究所写的序言。他分析了近代西方文明“理性化”的现象、神义论与世界诸大宗教担纲者的“心态”、宗教拒世的阶段与方向等等问题。换言之,《宗教与世界》实乃理解韦伯之宗教社会学不可或缺的基本读本。

过于喧嚣的孤独

过于喧嚣的孤独

本书是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酝酿二十年,三易其稿。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写它推迟了我的死亡”。《过于喧嚣的孤独》是捷克当代作家赫拉巴尔的代表作,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小说描写了废品回收站的打包工汉嘉在废品中遍读遭到极权政府禁制的经典,他满怀人类文化被销毁的悲哀,又不能不按下压纸机的红绿按钮。在他被解雇后,他感觉失去了生命中唯一的价值,便抱着最爱的几本书跳进了压纸机。小说借汉嘉的独白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解说哲理、思考问题,表达出对那些摧残、践踏甚至毁灭人类文化的愚蠢暴行的无比痛惜、愤恨与控诉,倾注了作者对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深刻思考、无限的爱和忧虑。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本书是作者用十八天在“一种轻盈的无意识状态”下完成的。从完稿到出版,他只字未动。赫拉巴尔自己说“无论是《国王》还是《孤独》,我都害怕去读,甚至连一行字也不敢看一眼”。小说以一个餐厅服务员蒂迪尔的打工经历,展示了捷克二十世纪中期的社会变迁。这部作品体现出作家一贯的回忆录式“传记”创作风格,通篇描绘了旅馆、饭店、酒家、餐厅和私人会所的生活,处处流露出布拉格帅克式的幽默、揶揄和调侃。

夜窗鬼谈

夜窗鬼谈

《夜窗鬼谈》系日本最著名的汉文短篇志异小说集,《东齐谐》是其姊妹作。两者有日本《聊斋志异》与《子不语》之美誉。作者石川鸿斋以儒学家和汉学大家的身份纵谈玄幻,在儒家裨益世风的框架下自行怀抱,熔炼阐释,闯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文路。《夜窗鬼谈》是他以收集的前人著作和民间掌故为坯胎,剪裁、润色、编改、加工,二次发挥而成的,颇能“追踪晋宋,不在唐人后乘”的一流志异小说集。而《东齐谐》则是他原创的神鬼故事,也有些是利用既成的传统怪谈,改编为诙谑笑话,博人一悦。多年游历中国的经历、长期苦读汉文典籍的用功,让石川鸿斋拥有了极高的汉学素养与汉文写作功底,所以《夜窗鬼谈》与《东齐谐》无论写人写景、叙事叙情,皆能做到构思巧妙、造句凝练、用笔明雅,同时在故事情节上亦有设想空灵、宛转动人之长,堪称日本汉文文学史上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杰作。

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

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

本书集合了八位著名汉学家对古代中国军事史的细致分析,研究内容囊括了野战与围城、外征与内讨、御侮与平乱,起于公元前632年,止于公元1556年,跨越先秦、西汉、唐、宋、明各代,通过城濮之战、征伐匈奴、淮西之役、襄阳围城、鄱阳之战、土木之变、剿平倭寇等经典战例,呈现出经常被忽视的古代中国的军事风格和军事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