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是北朝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对其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进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无疑具有十分有益的价值。清代学者严可均所编纂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是一部收集唐以前文章的总集,其中有《全北齐文》十卷,收录了北齐作家的二百四十四篇文章,为此种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文本基础。
《全后魏文》是清人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集,60卷,代乾嘉年间学者严可均之力,得以辑成《全后魏文》一册,成为近代研究后魏文学的必备资料。其对于研究后魏一代的历史、文化、文学的重要价值,已为学界广泛肯定。
《全后周文》是清人严可均所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一集,收入文章三百四十八篇,是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一部北周文章总集。其对于研究北周一代的历史、文化、文学的重要价值,已为学界广泛肯定。
诗选集。又名《搜玉集》。唐佚名编。一卷。原作不署编者姓氏,郑樵《通志》著录,编者为唐人无疑。旧目题收录作者三十七人,诗六十三首。实收三十四人,诗六十二首。为明毛晋重刊所厘定,所注考证颇详。体例混乱,既不以人叙,又不以体分,编次参差,重出迭见。只因出自唐人编选,颇受世人重视。所选诗以初唐为主,据《通志·艺文略》说,是“唐人集当时诗”。《新唐书·艺文志》和《通志·艺文略》都有“《搜玉集》十卷”的记载,但传世的《搜玉小集》却不分卷次,规模也甚小。
明陈子龙主编,列名选辑者24人,参阅者142人。成于1638年(崇祯十一年)。正编504卷,另补遗4卷,总目1卷,姓氏里爵1卷,凡例1卷。取材于明文集一千余种,以作者为纲,年代先后为序,采录有关时政、礼仪、赋役、刑法、农事、漕运、科举、铨选、军务、边防等各类奏疏、文章,而以经世致用为主旨。他们选编这部书的目的在于总结明代统治经验,以经世致用,作为当时和以后施政的借鉴。他们是由所搜集到的1000多种文集选编成这部书的,有些文集今天已经没有传本,其中的文章正是靠着这部书才得以流传下来。选入的文章大量的为奏议,也有许多书信、议、序、记等,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时政、礼仪、宗庙、职官、国史、兵饷、马政、边防、军务、海防、火器、贡市、番舶、灾荒、农事、水利、海运、漕运、财政、盐法、刑法、钱法、钞法、税课、役法、科举、宗室、弹劾、谏诤等。编排上以人为纲,以年代先后为次。全书编成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由云间平露堂刊行。卷首有方岳贡、张国维、任濬、黄澍、张溥、许誉卿、冯明玠、徐孚远、陈子龙序和宋征璧所写凡例。由于这部书收入了一些为清朝满族统治者所不愿见到的历史文献,因此在清朝被列为禁书。中华书局1962年据崇祯刊本将本书影印出版,改名为《明经世文编》。书末增加了《作者姓名索引》和《分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