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字鉴

五字鉴

《五字鉴》是一部几百年来流传较广的蒙学读物,原名为《鉴略》,李廷机根据我国古史资料所写。此书大略是以五言诗句韵文的形式,按时代顺序将我国上自远古传说,下至元明的社会历史,进行了简单扼要的总述和概括。所以,可以说这是一部专述我国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的蒙学读物。 全书仅万余字,行文言简意赅,叙事条理分明,赢得了旧时读书人的喜爱,并成为蒙馆中与《三字经》、《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并列的蒙学读物,且被称之为《五字鉴》。

弟子规

弟子规

初名《训蒙文》。传统蒙学读本。清代李毓秀编撰。后由儒生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是一部对学童进行封建伦理教育和学习指导的蒙学教材。全书共1080字,以孔子《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选择《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纂辑而成。在体例上仿《三字经》,句句押韵。一卷分五节: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有《复性斋丛书》收录,也有单行本。

名贤集

名贤集

蒙学读本。一卷。作者不详。从内容上分析,为南宋以后儒家学者撰辑。全书共一千八百八十二字。分为四段:第一段为四字句,第二段为五字句,第三段为六字句,第四段为七字句。均以韵文编成。全书汇辑孔、孟以来历代名人贤士的嘉言懿行以及民间流传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治学修身等方面的格言谚语,多富有哲理性,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文房四谱

文房四谱

我国古代系统介绍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第一部专著。又名《文房四宝谱》。北宋苏易简撰于雍熙三年(986年)。凡笔谱二卷、砚谱各一卷,附笔格、水滴器。各述本末、制作及故实并有关诗词文赋,援引类书及唐五代以前旧籍,广搜博采,体例仿欧阳询《艺文类聚》,分门隶事,后附诗文,但专举一器一物辑成一谱始自此书,多为后人所宗,为研究书法的重要资料。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是清咸丰年间学者王永彬所著的格言体文学品评著作。全书分为221则,以随笔的形式阐发了安身立命的主旨,揭示人生价值的深刻内涵。全书以短小精辟,富有哲理见长,文辞浅近明晰,言语言简意赅,情真意切,意境深远。

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

又名《朱子家训》《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清初朱柏庐著。该书颇多生活经验之谈,为朱氏治家教子之作。内中虽有“安分守命,顺时听天”等乐天知命的封建处世之道,但亦不乏诸多有价值的生活哲理,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而像“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等,更是用语明快,义理深刻。故多为人传诵,实已成封建社会修身养性之铭。坊间多有刻本,字句小有差异。

数术记遗

数术记遗

记载中国古代大数进位制度、记数方法与计算器械的数学著作。一卷,汉代徐岳撰。卷首题“汉徐岳撰,北周汉中郡守、前司隶,臣甄鸾注”。成书年代不详。北周汉中郡守甄鸾注释。书中介绍命数法和筹算、珠算、心算等14种计算法,是唐代应试数学科考生的必读书。后亡佚。南宋时,鲍瀚之在杭州宁寿观所藏道书中觅得手抄本。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鲍瀚之的翻刻本。自清代以后,将其作为《算经十书》附录之一。

日知录

日知录

明清之际顾炎武著。三十二卷。炎武有《亭林文集》已著录。是书为作者积三十年笔记而成,成书于康熙九年(1670)。内容十分宏富。一至七卷言经义,八至十二卷论政事,十三卷论世风,十四至十五卷论礼制,十六至十七卷论科举,十八至二十一卷论艺文,二十二至二十四卷论名义,二十五卷论古事真妄,二十六卷论史法,二十七卷论注书,二十八卷论杂事,二十九卷论兵与外交,三十卷论天象学术,三十一卷论地理,三十二卷杂事考证。“日知”二字,出自《论语·子张》。孔子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有清刊本多种,流传刻本曾被删改很多。道光间黄汝成作《日知录集释》,近人黄侃作有《日知录校记》。本书系作者一生精力之所注,他曾以铸钱为喻,谓先从“采山之铜”入手,广集资料,自30岁起,作者边读书,边记心得,历30年,经反复修改集成此书。

日知录之馀

日知录之馀

顾炎武去世后,所撰《日知录》三十二卷即由弟子潘耒整理刊刻于闽。而《日知录之馀》四卷,溢出于《日知录》之外,流传甚稀,学界罕见。当是潘耒整理顾炎武遗稿,刊刻日知录后,没有收录的残存稿件,有好事者不忍心其泯灭,遂收拾遗存,编成四卷,行之于世。内容涉及书法、历代禁止之事、徙民、国史律令等方面,虽大多抄录史传各书编辑而成,然广博该洽,识见高妙,体现了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是研究顾炎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

金石文字记

金石文字记

清顾炎武编著。全书凡6卷,共裒辑所见汉以来碑刻300余种,后又有顾氏门人吴江潘耒补遗20余种。所收碑刻以时代为次,各条下均缀以跋语,无跋者具列立石年月及撰书人姓名。本书证据今石,辨误正讹,抉剔史传,发挥经典,考释较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更为精核。例如卷三“少林寺碑”条,先注明作者、书体、年代、地点,云:“裴漼撰并书,行书,开元十六年七月,今在大殿东南钟楼下。”然后对碑文的行款、格式、文字逐一加以考订。又如卷五对唐长安国子学石经上的文字详加论证,确凿有据,灿然可观,充分显示了顾氏的深厚功力。但本书也间有讹谬,例如卷一引据马定国、杨慎的说法,斥石鼓为伪品,即失之臆断。本书有光绪十四年(1888)上海扫叶山房《亭林先生遗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