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相关责任情况的工作总结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ADADADADAD
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党支部建设
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相关责任情况的工作总结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12-09
定西扶贫精神:续写新时代“三苦精神”新篇章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扶贫开发和定西人民脱贫攻奔小康的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定西扶贫精神,为“三苦精神”注入新的血液,丰富和拓展了定西精神的内涵。定西扶贫精神的逻辑起点是“弱鸟先飞”意识...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定西扶贫精神:续写新时代“三苦精神”新篇章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扶贫开发和定西人民脱贫攻奔小康的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定西扶贫精神,为“三苦精神”注入新的血液,丰富和拓展了定西精神的内涵。定西扶贫精神的逻辑起点是“弱鸟先飞”意识,勇于开拓进取;灵魂精髓是弘扬“三苦”精神,矢志艰苦奋斗;
奋斗目标是着眼全面小康,不懈追求共同富裕崇高理想;基础保障是坚持党的领导,践行初心使命。
关键词:新时代;“三苦”精神;定西扶贫精神
严重干旱缺水的定西地区,在经历一代代定西人艰苦奋斗的历程中,逐渐形成了“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定西精神,涌现出了以一批批模范人物。宝贵的定西精神,激励着定西干部群众奋勇前进。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扶贫开发和定西人民脱贫攻奔小康的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定西扶贫精神,为“三苦精神”注入新的血液,丰富和拓展了定西精神的内涵。
一、定西扶贫精神的逻辑起点:“弱鸟先飞”意识,勇于开拓进取。
在《摆脱贫困》中,***说“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用以激励贫困地区的人民摆脱贫困的自信心。1982年12月,国务院决定实施“三西”建设,来自全国的农业专家通过反复调查论证,提出了以甘肃定西为代表的“三西”扶贫举措。从此,定西成为中国扶贫的地标和样本,中国的扶贫从这里走向全国及世界,开创了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科学顶层设计、有强力组织、规模巨大的“区域性开发式、集中连片推进式扶贫”。定西这片热土见证了中国扶贫历史上的大开局,成为中国率先走向全面反贫困、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的源头象征。定西这个历史上被贫困所困扰的弱鸟率先起飞了。
扶贫开发奋斗的四十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定西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在坚持不懈改善生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区域整体开发,推动扶贫开发不断向纵深迈进,初步形成了产业引导、工业主导、城镇带动的扶贫开发新格局,初步探索走出了一条自然条件严酷地区脱贫致富的成功之路,终于告别了绝对贫困,实现整体稳定解决温饱,进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在定西的发展历史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全党和全社会用汗水和热诚铸就的伟大扶贫精神。
扶贫精神的逻辑起点就是“弱鸟先飞”意识,勇于开拓进取。在逐渐摆脱贫困的历程中,定西党员干部及人民群众认识到,弱鸟必须先飞,勇于开拓进取,也只有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才能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才能赶上时代步伐。
1982年以来,国家、省上共为定西市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3亿元,其中,“三西”农业建设专项补助资金7.5亿元,财政扶贫资金17.8亿元,在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在农村基础设施上累计实施整村推进项目881个,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5亿元,重点在梯田、小型水利工程、道路、农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6亿元,全市梯田面积累计达到639万亩,人均2.4亩。据统计,1996年以来,各级帮扶单位先后帮定西引进项目2015个,引进项目资金103.6亿元,捐赠资金6.6亿元,物资折价1.5亿元。特别是近3年来,先后投入社会扶贫资金36亿元。
沉甸甸的数字背后凝结的是奋斗的汗水,是闪光的精神引领与支撑。正是这种率先起步扶贫铸就形成的“先飞”意识。树立了定西人民“不认输、不愿输、输不起”的思想,坚定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为新时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新的动力。
二、定西扶贫精神的灵魂精髓:弘扬“三苦”精神,矢志艰苦奋斗。
曾经的定西是一个“苦甲天下”的地方,山大沟深,十年九旱,自然环境恶劣。尽管如此,勤劳朴实的陇中儿女从未嫌弃过贫穷的黄土地,一代接着一代,肩负起自己的使命,执着地耕耘在这块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实现“一方水土能养一方人”的愿望。
定西摆脱贫困靠什么?就是要靠全市人民持续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定西的具体实践。“三苦”精神是定西最大的精神财富,她支撑定西由“不适宜人类生存”到整体基本解决温饱以至打造成初具规模的“中国薯都”、“中国药都”和“草食畜牧业大市”。在国家的扶持下,定西人民发扬“三苦"精神,以顽强毅力,实现着基本脱贫、稳定脱贫、向小康迈进的目标,人民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没有“三苦”精神,就没有定西的今天。
“三苦”精神是定西人民的价值观,她融在过去每个定西人的骨子里,是定西精神的基石。困难时期逼出来的“三苦”精神,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仍然闪耀光芒。因为“三苦”精神的核心是“拼搏”和奋斗精神。正如******所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回顾发达地区、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历程和正在走的历程,有几个丢弃了拼搏与奋斗精神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小到个体、家庭,大到地区国家民族,谁丢弃了奋斗精神,谁就会走向衰退乃至灭亡。中外历史的经验也反复印证着这个道理。定西脱贫攻坚取得的一切成绩,正是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大力发扬“三苦”精神努力奋斗所取得的。
经过定西人民不懈奋斗,今天的定西,汇集了全国“中国十三之乡"。岷县自古就有“千年药乡”之称,又是“中国当归之乡”、“中国花儿之乡”、“中国洮砚之乡”;安定区命名“中国马铃薯之乡”;陇西是“中国黄芪之乡”;漳县为“中国蚕豆之乡”;临洮是“中国花卉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通渭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田泾之乡”、“中国红豆草之乡”;渭源是“中国党参之乡”、“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定西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就是一个中国西部历史巨变的时代缩影,一片充满活力和有发展潜力的热土,现在以昂扬的志气,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奔向小康社会。
三、定西扶贫精神的奋斗目标:着眼全面小康,不懈追求共同富裕崇高理想。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作为一种理想和梦想,“小康”一词在中国人心中有着历久弥新的魅力,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向往的理想社会,也是当代*****人和中国人民为之拼搏的奋斗目标。
1979年12月,***同志针对我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创造性地用“小康社会”这一概念擘画新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蓝图,把它作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阶段性目标,并提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同志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982年,国家启动“三西”(甘肃定西、河西,宁夏西海固)专项扶贫计划,划定了28个重点扶持县,将定西确定为全国最早实施区域性规模扶贫的重点地区,从国家层面拉开了定西开发式扶贫的序幕。从此,定西人民现实地开启了新的小康社会奋斗目标。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出台,定西市7个县区全部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定西扶贫开展开始迈入新的阶段。勤劳勇敢的定西人民面对严酷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不甘落后、不畏艰险,大力发扬领导苦抓、群众苦干、社会苦帮的“三苦”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战天斗地,改变山河,治穷致富,一代接着一代干,经过救济式扶贫、区域性开发式扶贫、精准脱贫精准扶贫等阶段的持续攻坚, 在贫瘠的黄土地上修出了层层梯田,在荒山秃岭上建起了生态家园,在千山万壑间铺就了通达道路,建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引洮工程,圆了定西人民的百年梦想。1999年定西整体基本解决温饱。
定西是“三西”扶贫的主阵地和全国脱贫攻坚的策源地、主战场,定西的发展历来倍受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鼎力支持。党的***以来,党和***人亲临定西视察指导工作,给定西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近年来,定西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以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乡镇和深度贫困村为重点,抓政策体系、抓责任落实、抓资金整合、抓力量聚焦、抓到户举措,大力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成就,贫困人口由1983年底的170万人下降到2019年年底的4.16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1.58%。安定、陇西、渭源、临洮、漳县5县区实现脱贫摘帽。截至2019年底,全市生产总值由建国初期的7000万元增加到416.38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746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05元和41元增加到26222元和8226元.定西整体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接近小康”的转变,改写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全面小康目标。在此基础上,定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生产生活条件发生根本性改善。
四、定西扶贫精神的基础保障:坚持党的领导,践行初心使命。
***在党的***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定西脱贫攻坚取得今天的成绩,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条是定西干部群众坚持跟党走,始终不忘初心使命,践行使命担当,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同时也造就 了一支懂经济、会管理、干实事、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干部队伍 ,这是定西地区取得扶贫开发建设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 。特别是进入脱贫攻坚新阶段以来,定西党员干部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不忘初心使命,践行使命担当。坚决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安排部署。
坚决扛起脱贫攻坚的政治担当。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要求,建立联县包乡抓村到户制度,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带头联系4个深度贫困县、市县领导包抓34个特困乡镇、市直单位帮扶557个深度贫困村。着力构建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的责任机制,组织1450个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党组织与869个贫困村党组织结对共建。
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方法。定西地区的自然条件确实很 差,但只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还是可以看到 自己的比较优势 ,探索出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扶贫开发伊始 ,各级党组织坚持“有水走水路 ,无水走旱路,水旱不通另找出路”的“三条路 ”并走的思路,此后,又提出了“三个 顺 应,三 个 遵 循 ”的发展 路 ,即顺应 天时 ,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这使得全市洋芋、中药材、畜牧 、果菜四大产业良性发展,创造了农民脱贫增收的奇迹。脱贫靠奋斗、靠苦干,但没有领导干部的带头苦干,就不会有全体人民的苦干。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各级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干部要守土有责。党政“一 把 手”负总责,主要领导牵头抓,几大班子成员按照分工一起上。各级领导带头实干。关键时刻党员、干部能够拿得出来,动真格。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带动了全市人民苦干,定西的经济发展才驶入快车道,才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
着力筑牢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突出政治功能建组织、选能人、强保障、抓提升,把每一个支部都打造成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切实建强脱贫攻坚的骨干队伍。按照******“派最能打的人”的指示,树立干部到扶贫一线去、选人从基层一线来的导向,推动干部人才资源下沉。紧紧“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思路,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夯基础、选干部育人才、树导向激活力,着力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组织保保障。
参考文献:
[1]***,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20年3月7日。
[2]从定西走向世界的扶贫精神,定西日报 ,2020年3月5日。
[3]定西:助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甘肃组工网,2018年4月。
11-13
11-14
11-14
11-14
11-09
11-14
11-14
11-14
11-19
11-14
11-13
11-13
11-13
01-21
11-13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