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禅宗之向上一着义
吾人于上章之末,言禅宗重心悟而弃教观,此即不特与华严之言法界观者不同,亦与天台之言止观者有异。天台华严皆依教理以修观,禅宗则初无华严天台之一套教理。天台华严之言修观,至少在初步,须辨别种种能观心与所观境,而禅宗则教人直接自悟本心。在此自悟中,无能观所观之别,亦无能悟所悟之别。此自悟为工夫,而此工夫只是一本心之体之自己昭露呈现。此即可将佛家所言之教观,全摄在一“道在心悟”一语中。然自禅宗之兴起之历史看,则禅宗与佛家诸派之教理,亦非无关系。禅宗之藉教悟宗之事,可言者亦甚多。世传为禅宗之初祖达摩,尝以凝壁住壁观为教,亦初由深信含生之伦同一真性,而由理入;此理为性净之理,即为藉教悟宗者。 [1] 故达摩尝以楞伽四卷授学者。世传为禅宗二祖之慧可,亦讲楞伽经义,摄山讲三论之慧布,亦参慧可而得其意。后之牛头,亦初学三论,世传为四祖之道信,亦教人念般若。至于开后世南禅之惠能,据坛经所载,初闻人诵金刚经,其师五祖弘忍即为讲说者;亦尝听印宗法师无尽藏尼讲诵涅槃经。今按金刚经言般若义、空义、无所得义,未明言性,涅槃经乃言佛性。惠能之言“明自本心,见自本性……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初盖由其有所接于此涅槃经一流佛性常住思想而来。若惠能只闻人讲诵金刚经无所住而生其心,未必即能悟此即佛性之“心之自性”;金刚般若经中,固无此自性之一名也。坛经之般若品,言及佛性,尝谓“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不二之性,是名佛性”。今按佛经最多言不二之义者,乃维摩诘经。此所谓佛性非常非无常,则出涅槃经。然坛经之用此一语,又有与涅槃经异义者。即涅槃经之此一语,乃自二方面说佛性。佛性非常者,非世间之常之谓;非无常者,乃谓一切众生,同有常乐我净之佛性之义。涅槃经要在说明后之一义。而坛经则盖只取此一语,以破二边之执,故顿渐品惠能又言佛性无常,以破佛性常之执。此即纯为般若三论之言双非两不之旨。其本此旨,以言非善非不善之不二之性,是名佛性,又见其不同于贤首慧思以性净心兼观染净法,即净法以知净心之正面的教法;而为一意在教人超出染净善恶之相对,由非善非不善,以求上达此净心,而亦不见其净之教法。坛经所载神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此正是求此心如明镜之净而自去其染之教。惠能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则是不以看心之净为教,而纯本般若宗之不可得之义,而本之以言:“心之无善恶二者之相对之性,不自视如明镜之净,亦不更见有尘埃之染,而超此染净,于染净心皆不可得,即所以见此心之性”者。便为又一创造性的心性之工夫论矣。
由此工夫论,而惠能之言“自性能含万法是名为大”之义,遂曰:“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又言“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是皆明与昔之佛家之立教者,必言舍染取净,去恶成善,语言上有所不同。然何以此不见善恶染净,可为见本心见本性,以悟心成佛之道,今亦须试加以说明。
按人在舍染取净去恶成善之时,其心初固皆见有染净善恶。然舍染取净之目标,则在无染无恶。当无染无恶之际,自当无染恶可见。至人之取净为善之事,依般若之教,则在人既有净有善之后,亦不当自谓有此善此净。如其有之,则又成执,生大我慢。故人之修道,理当归向于超善恶染净之一境,方为至善至净。由此以言心体之善恶染净,便当说此心体之最上之一性质,即无善无恶,无染无净,而毕竟空。此即通于般若经之教。依此以言,则对大乘起信论之言自性清净心体兼有生灭真如二门、楞严经之谓一自性清净妙明心而能有尘劳、天台之言性具染净、华严之谓真如不变而随缘成染净诸义,即皆可不须说。如既说之,亦还当超至此染净善恶等之上,以求直下与诸宗所说“具染净成染净而超染净”之净心或心真如,直接相契,以有此净心之自觉方可;而既契在净心,又复不当自谓其所见之心体为净。因如自谓其所见为净,则不特有净染相对,而一心分成所见与能见,亦分成能观与所观,二者相对,已落二边。此便即非真正之净心自觉。真正之净心自觉首应无此能见所见、能观观之相对。由是而学人之徒自信有净心在此染净心之上者,亦即为其当前之心与净心、或能信之心与所信之心,二者尚遥相隔而相对之故。吾人若真欲自觉自见得此净心,亦首应无此中之相对相隔,自亦应无此心与此心之净为所见。亦必无此所见之“心与净”,方为此心之真正自见自觉,而自悟其心之真净之性。夫然,而人真欲明心见性,成道成佛,便当求直接契入此无染无净无恶无善之一心境,即此一心境,以悟此心之性;方能使此心自明,此性自见,是为明自本心,见自本性,而自悟心以成佛。此中之工夫之要点,纯在由一切能观所观、染净、善恶及其他种种相对者之中间,直心上达,以超拔于此一切染净善恶等相对之外。人在其舍染取净之一般修道工夫中,亦必须由其所知之染净,求向上一着,以深观此能舍染取净之心,乃以无染无净之可见为归者,方可契入此心此性之无染无净,无善无恶,而顿超直悟至此第一义之本心本性也。
惠能自谓其教是为上上利根人说之顿悟顿修之教,即必须上上利根人,乃能受此教之谓。盖世俗人,唯溺于染,其心恒外驰而不知返。修道者初唯见染,其所殷勤从事者,亦唯在观一切染,而一一去之,如在小乘;必再进一步,乃能知向于一切善法。然于此人又或不免自执其所行之善;遂当更上求般若之教,或上探能具染净成染净之本心净心,以超拔于一般所执善恶染净之上。此中,人之上探此本心净心,又或视之为超乎吾人现有之心上者。人于此,如只自下望上,能所相隔,即仍尚在沉迷,如上文所说。今人若欲自见其尘劳万种之心,即此本净之心,则非此心能直下顿超其尘劳万种不可。人欲有此顿超,自又须自超其“自下望上,能所相隔,以自观此净心态度”而后可。大约当时之神秀一派,即以观心之如明镜之净为教法。据神秀下之普寂所传之禅法,亦即以“起心看净”为宗 [2] 。然依惠能之教,则此起心看净,亦还须超拔,因有净可看,即落能所二边,亦如前说。故必再迈过此一看净之修持工夫,而直不见有此如明镜之心,亦不见有染净善恶等。此即非上上利根者,不能一步越过此层层之一般之修道工夫、与其中之意见执著,以直契此最上一层之工夫也。
二 禅宗之施教方式进于般若经论之处
吾人今若再就印度及中国之佛家之传统的教法之观点以观,便见惠能实开出一佛家施教之新方式。此中关键,在惠能既能本般若之观点,以说其前之佛学所重之本心本性,而谓人不当于此见有净心,以超拔于染净善恶之外;同时亦用此本心本性自性之名言,将“印度传来之般若宗之一往遍观法空之态度,与诸宗对法界八识三身四智所说之种种义谛,以及种种工夫”,一齐收摄于此“自明本心、自见本性、即心即佛”之教中,使人可于言下顿悟,而不待外求。由是而惠能之教所表现之精神,即无异一般若宗之精神与中国以前之重本心性净之教之一新综合,其所以能成为后之中国佛学之主流者,其故盖亦在此。
印度之般若诸经,固无不重说般若、说空,而重无所得,不可得之义;然观其论说之方式,则实重在自各方面去说种种法之不可得,说种种之空,与种种观空之般若。说般若者,固初不自为此对种种法,作分类之事,此为其异于法相宗之经论者。然印度他派哲学及法相宗等,原已有其对种种法之分类在此,则说般若者,即恒须顺之,以说其不可得,说其空,以有其种种之般若慧之表现,而有种种之般若可说,种种之“不可得”可说。此说不可得、说空、说般若之言之数,亦在原则上,可与人所能说为实有之法之数相当,而尚可更多过之者。因人说有一法,此法即可成执,即当有一说其空之言,以说其不可得而说其空,以破其执。但此言又可成执,为防其执,又须兼说其空。于此,说空之言即已多于说有之言二倍矣。下此以往,若言再成执,则成无穷。由此而吾人可以了解:何以世传佛说般若二十二年,历时最久,而今存般若经尚有六百卷之故。此六百卷般若经固多重复之处,然亦多分别各陈一义。吾人今即不加以全读,而只就智旭之阅藏知津,对般若经各部之要义之陈述以观,已可知其中之义谛实丰。龙树释般若经之大智度论,其立义又有更丰之处。故真善说般若者,亦确未尝不可有无量义可说。佛菩萨以无量寿说之,亦终不可尽。此中之故,全在说般若者,可顺世间法执,一一举出而说之之故。印度言般若之经论,亦确皆是分别就世间计执,一一分别举出说之,此其卷帙之所以为繁。即中国一般人所视为较简而勤诵读之金刚经,今观其次第由种种境行果之法,一一说其空,即仍是此路数。至简者,如心经,仍是自五蕴之色、受、想、行、识,四谛之苦、集、灭、道等,一一说来。凡此等等说空之经论,皆是顺应印度人所重之一切法之种种之分类,为其说空之底据。故吾人可说,印度之佛学中,其正面的依一切法之类别,而分别说其依种种不同之因缘而生者,为法相唯识宗;而其反面的由一切法之缘生即空,而仍顺一切法之类别之分,以说其所涵之空义者,为般若宗。此即空有异轮,而实不异也。
然此一印度经论说空之方式,因其乃顺一切法之类别而说,则人之读之者,即仍须沿一次第之历程;而由此所见得之空义,即初仍不免为一平铺于一切法之类别之上之种种空义。人缘此所证之空,最后则当为遍满法界之大空。至于当人往求知此种种空义或证此遍满法界之大空时,此种种空义、此大空,即成人之所求知求证,而今所尚未得知得证,而似在外者。此中,人即未尝不可有一对此中之一切法之种种空义之一驰逐,或外求证此大空之一驰逐,此即又成一最高级之执取。诚然,善言般若者,固可更说空,以更破此驰逐执取。然说般若者所遗之经论,赫然在此,则闻者仍不能不念及此中之种种空义,或有未为我知者,而视之为在我之所闻之外,即仍可生一加以执取之心。此即般若学者之一大病痛,而可使其永只“口说般若,而实不知般若义”者也。在此处,善说般若者,便不当示人以经论在此,谓汝当勤读;而当唯以直使学人自去其执,以知一般若义,而有所证于空为事。如学人不再更执此空,则亦可更不说“空此空之执”之语,以使语又成病。夫然,故真善说空,而又意在使学者自证般若者,便须先教学者放下一切经卷,亦不须于一时将一学者以后所可有之迷执,前曾有之迷执,一一分类,举而说之。因此中之说不可尽,而对学者之当前迷执之破除,并无直接之用处;而徒引其心外驰,以瞻前顾往,乃翻自陷于当下未有、而可能有、或昔曾有之迷执之中也。此中所需之使人去执,以知般若义而证空之语,只宜当机对学人之当下之特定所执而说。此说之目标,亦只在使学人当下去其所执,以有其当下之般若慧之呈现。至于当下之特定所执外,学人心中,其前时后时之其他一切执,既本不在当下,便亦非当下之执。克就其不在当下而观,即不待破而当下实已是空。人果于此能知其不待破而已是空,则只须此当下之特定所执真能空,亦即可登大王路,立地证一切法之空,一念直趣佛地,以见性成佛矣。是见善说空、善弘般若教者,最后便必须归至其一切言说,皆只成为当机对执而说,不先作空之类分,亦不作般若之类分者。缘是而其说空说般若之言,即亦势必归于无一定之次第,或一定之成形规矩者。其言说既当机而应,亦才应而即止。学人若于此有所悟入,则千万语不为多,一语一字亦不为少,而皆可当下圆成具足,无欠无余。此即惠能之承般若经之精神,而变其分类而次序说空之方式,所开之一“无类可分,以及无次序可定”之直下教人空一切善恶染净之种种迷执之施教之方式也。在此施教方式下,一切般若经论,以及无量经论之言,皆可由说者之就其当机之所宜,加以自由运用。于是一切经论其立论树义之方以智者,到此皆可在一自由运用之圆而神之最高般若慧之下;而其中一一之言之意义,亦皆自其在经论之系统中之原来之地位,超拔而出,而可随不同之机,以显其无穷之妙用者矣。此则昔之言般若者所未及,而为由惠能所开之禅宗所达之境。然此又亦正为顺般若宗之精神,至乎其极者,所必至之境也。
然真欲学者达上来所述之境,而使人当下见此般若,仍必须有若干基本的名言或观念,作收摄人之一往向外驰逐之心之用;然后人之学佛者,乃不至如唯识法相宗之徒,一往求观一切法之有;亦不至如一般般若学者之只知分析种种之空义;以自溺于对有对空之种种知见,而自陷于其高级之执取之中。禅宗于此,乃用其前之中国佛学之心性之名言,以为此收摄心思,以回归于内,以便实见此般若之用。由此而有自性般若,自性菩提之名,及明心见性,自见佛性,自悟成佛,即心即佛之言。然此中所谓性,自性,则又与印度般若经之言法性实性实相者,初不原自同一之思维方式而来,亦初不同其义。惠能之禅宗,本其所承于其前中国佛学所言心性之义,乃更加以融通,而摄入于其新造之用语之中。及至禅宗之用语,为后世之所习知,此诸名言之原义,乃反为中国人所忘矣。
依吾人前专论般若宗一章之所论。印度般若宗所谓法性实相,乃指一切法之缘生无我,所显之空相、空性。此乃克就一切法,而言其具此空相、空性。此一切法中,固包涵心法,心法中又包涵凡夫之心法,如诸烦恼法,以至学圣者之心法,如六度万行之类。依般若经,此一切法同具此空相、空性,凡夫之烦恼法与学道者之六度万行,亦无不具此空相、空性,以至吾人之观此一切之观,亦具此空性空相;种种观空之观法,亦具此空性。是为一切空观。然无论吾人之一切空观所观者如何广大,此空观之转进如何深入,其中要有此中之所观之法。此空法空相,乃克就诸法之空相以言其相,而即此相,以言其性,此乃印度般若宗所谓性相之原义。此初与法相唯识宗所谓性,乃由一一法之现行而分类之,并溯其究竟之因等,所立之性,固不同其义;亦与克就人之修道历程中,直接内省其所以能修道而成圣成佛之根据之心性,初不同其义。此后一义之心性,如所谓佛性、如来藏、净心等,皆有其正面之善的意义。此乃因在一般之修道历程中之人,初重在自去其染与恶,故必须有对其佛性如来藏等之善之正面的肯定与自信,乃能自励其舍染取净、为善去恶之志之故。然在惠能之禅宗,则盖先承此涅槃经言佛性之思想,又进而知人之另有一“直超于染净善恶之对待之上,直契其心之净,亦不自见其心之净,以自证其心之非染非净、非善非恶”之一法门。于是对此所谓本心本性,亦直下本般若宗之旨,以言其乃“非善非恶、非净非染、自性真空”,以为其本性。见此本心本性之自性真空者,乃是般若,于是般若亦本心本性或自性所固有,故名曰本性般若,亦名曰自性菩提;而般若之见本心本性或自性,亦同于此本心本性之自见,亦即是此本心本性之自呈现。由此而在惠能,般若宗之般若之义,与中国佛学传统中之心体自性本性之义,其原为二义者,今即由“此心体或自性或本性之依般若而不可说之为净,不可看之为净”,以相融为一义。于是在般若经论,原用以指一切法之空相空性之名,即转而唯用以指吾人之心体本性自性之自身之空性空相,而不重在用以遍指一切法之空相空性矣。此即惠能之所以能以一本心或本性或自性之名,绾摄以前佛学传统中之心体自性之义,与般若经论中之空性空相法性之名之义为一之故也。
三 坛经之摄归自性之言说
由吾人上来之所说,惠能所开之禅宗,乃顺般若宗之精神而至于其极,以表现一自由运用语言,以使人见此般若之施教方式;而此方式即一顿教法门,以使人自明其心自见其性之超于染净之上,而知此自性即般若者。故惠能之教,乃以即般若之自性,摄般若经论中所谓空性法性之义。由是而进一步,即为将佛家诸宗所传之法界、八识、三身、四智,及一切修行之工夫,皆就学者之所问,而随机以答,以作人当下明其本心见其自性之用。在此随机之答中,对此诸名之义,亦即必将收摄之于吾人之本心自性之内而说之。此则即就六祖坛经之内容,而略加分析而即可见者。然此亦非谓惠能之意,在将一切佛家诸宗所传之名相,皆一一以本心自性之概念为之说明,以见其皆不离此自性本心,无溢出其外者之谓。若然,则又成印度之唯识法相与般若诸经论之思想形态,非禅宗之思想形态矣。依禅宗以观,穷一切法之名相而尽论其有与空,固不可能之事,而亦不必要之事。此皆所谓戏论,而无补于教者之当下之说法利生,亦无补于学者之言下得悟者也。此义上已详之,今可不赘。下文举坛经之言,亦唯所以证其施教之方式,在处处引归自性本心而已。
坛经疑问品,人问升西方净土,惠能谓心净即佛土净,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又生何国?凡愚不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处一般。……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众生,自性觉即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澈,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至彼。大众闻说,了然见性。
此即对众人直下告以世界与四圣六凡,即在此心性之内,心净即世界一切土净之言。
再如坛经忏悔品言“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而言其发四弘誓愿。乃于佛教大乘之四弘愿上,各加以自性,而曰“自性众生无边誓愿度,自性烦恼无尽誓愿断,自性法门无量誓愿学,自性佛道无上誓愿成”。由此而言“归依自性三宝,谓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自心归依正,……自心归依净,……若言归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归?言却成妄。……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于自性,万法皆现……此名清净法身佛,……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报身佛”。机缘品又曰:“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是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下文乃进而释唯识法相宗之四智曰:“一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乃归于一偈曰“三身元我性,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又在付嘱品言“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三科者……阴是五阴,入是十二入……界是十八界……一十八界,皆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此即言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皆不离自性。以此推之,则万法一切法,皆不离自性矣。
上言惠能于世界、凡、圣、佛之三身四智,一切法界皆归摄于自性或本性或本心而说。然此自性本性,毕竟为何物,涅槃寂灭之境毕竟如何?见性成佛,所见者为何?谁受涅槃乐?则此又不可说。如机缘品“请问如何是某甲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正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不存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此即谓于本性上,无法可见,亦不能对之存无见而守空知。知此守空知之非,乃现灵光,而可言见本性。则见本性者,乃无所见,亦不见此无所见;而自知其见与无见皆非之谓。此即纯本般若之义,以言本性者也。
又机缘品答志道问何身受寂灭之乐。问曰:“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当不得生,何乐之有?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日,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外现众色缘,一一音声相,平等如幻梦;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至于对摩诃般若之为自性,亦唯有消极之语言可说。自性真空,而此空亦不可著。如其般若品曰“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岸,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缘,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此上二段文即皆言见本性,即知其“见与无见皆非”之语也。
四 内外二边不住义
由上所引,可知惠能之教,乃一面将一切法摄归心之本性,而教人自见本性,一面又言,于此心之本性,无所可见,亦无所不可见。涅槃之寂灭中,亦无受寂灭者,不受寂灭者,自性般若如虚空,此虚空亦无空相。此即一方收摄人心之向外驰逐,以引归于内,而又言此内之无可住处。有如对人向东行者,谓汝宜东归,而即其东归,又谓此东方无可归。然此实正为惠能立教之精神命脉所在。若于一切法不先摄归本性,佛学中仍有循法相唯识般若经论而穷其法相,观其法性之一路。若不谓此心非善恶染净,佛学仍有自信其真如心、净心、如来藏之常,而由止观之工夫,以求契入之一路。然惠能之禅宗,则在此二者之间另开一路。此乃即般若以观“本心之自性”,即此本心自性以观一切法之般若。乃于一切法,既引归见自性;于见自性,又言此中无自性之可见,无涅槃之可受,亦无空之可著。此即归于在教上,对涵一切法之法界,无一套说其缘起法相法性之教理,对内之心识,亦无一套心识论之教理;而只有一工夫之指点。此工夫,无其自身之教理上之一定立脚点,亦不能有其教理上之一定立脚点。此工夫不能外住法界,亦不内住于自己之心识之内。即于内外二边,皆无住处。而其所用以指点工夫之言说,虽可任取之于其他言教理之宗派,即皆全只作工夫之指点之用。对住于外者,则以引归内之语言为用;对欲住于内者,则以内无住处之语言为用。故坛经定慧品,惠能自谓其法门乃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按“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此即重在外“于相而离相”。又曰“于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此所谓无念,则要在使人不于境起念,以生对自性之邪见。故其下文曰:“只缘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此言无念之意,在不于自性上,另有一法可得。然此又非沉入空无之谓,故其下文再曰:“无者,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此亦非以真如本性为所念之谓。故下文更曰:“真如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是见此无念之工夫,乃纯顺“入于本性之真空,而此空亦不可得,而不可著”以言者也。
至于所谓无住者,则定慧品曰:“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所谓无住,即不住于念,而于念无执之谓。此无住,乃偏自念念之不住上说。然念念不住,即念念外不住境而无相,亦内不住于自性,于自性能无念,而只本真如自性以起念;则无住之义,可通摄过去、未来、现在之三际之断,与内外二边之断;所谓二边三际断也。
吾人如了解此惠能所言之工夫,乃在外无相、内无念,而念念不住,亦不住内外之义;便知其所以不以凝心看净或空心静坐不动为工夫之故。因此后者即心住于内,求于自性中有一法可得,或著于无记空,并误以无念为念无;而不知真如自性起念之不可无,虽起此念,仍可不念万境而无住,以念念寂灭;方见真性之本空也。缘此吾人即可了解其所言坐禅或定慧之义。其言曰:“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却被净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此禅定与慧乃不可分。故曰:“定是慧之体,慧是定之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定慧如灯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唯是一。”此即谓不可只空心静坐不动,或著心看净,离慧以求定;而当即慧见定;即定以有慧,如体用之不可离。一般世俗之人,心念外驰,似有慧而无定,则慧归于狂慧;而修道者则又恒空心静坐以求定,则定为沉空。是皆不知定慧不二。唯惠能言定慧不二,则要在对离慧求定者言之。凡人之离慧求定者,即不知“无念非沉空,空元不可著,真如自性起念,而念无住,则无缚,而能内自不乱,以有其定”之义者也。
总此惠能之言以观,则其所言之工夫,亦可以“无住”一语概之。不住内外二边之法,而念念不住,即所以成道。故定慧品又曰:“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此道之通流,即工夫之通流。工夫之通流,唯赖心之不住于内外之法。此道之通流而心不住法,亦可概惠能之言工夫之要旨也。
五 惠能之施教方式与相对语言之相销
缘此道之通流,而心不住法之义,故惠能所开之禅宗之施教方式,乃重在就人之偏执与住处,因机发药,而不能有一定之方。然人之偏执,要不外偏在二相对者之一;则能知相对者,即可知学者之所偏执,而因机发药。上所谓内外之二边之见,乃就人所最易执之二边之见而言。若推广言之,则二边之见之相对之语言,亦有种种;而凡人之相对语言,亦皆可引起人二边之见。按坛经付嘱品中言:“三科法门之三十六对,如无情五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法相语言十二对:如有与无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自性起用十九对:如邪与正对,痴与慧对,乱与定对……实与虚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等。实则世间相对之语言,固亦不限于此之所举。付嘱品所言,乃惠能教人之说法,以不失本宗之道。其根本义,则是“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著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则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此即见惠能之教法,乃要在教者之心,恒运于一切相对之两边之中,以此显彼,以彼显此,于相对见其乃相因而出没者;出此没彼,没彼出此;更远离二边,以引学者入中道。此中道即在“教者当学者没此而成执时,即出之;出此而成执时,即更没之;而常出常没,以不出不没”中见之。故教者之因机施教之言,要在足以与学者之所执,相销而互泯;乃可以表为遮,或以遮为表,或即遮即表,或非遮非表;双照两边,以不落两边;非四句百非之所能尽,复非离四句、绝百非之所能尽;而一切言说遂皆唯有当机活用。心若不滞,道即通流,是能道贯一切经法。此亦即所以使一切经法之言,皆成活句,而非死句,而问答之无穷无尽,乃皆为自性之动用矣。后来禅宗大德之施教,虽更有种种之方式,固亦皆可以此“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道贯一切经法,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加以概括者也。
由惠能所开禅宗之对语,乃重出没即离两边,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吾人即知禅宗之言,必不能组成一套教理,亦不能如一般宗教有一定之信条之故。因其对语之旨,乃正在使此对语自相销而心意互契,以超出一切语言而归默。此吾人于原言默中已略及,今须更说者,是此对语在根柢上依于一人之能透至名言之外之一般若慧之呈现。教者无般若慧,则不能知学者之执见之所在而善说;学者无般若慧,则不能知教者之意之所在而善闻。不能善说善闻,则言虽契理不能契机,便为废语戏论。唯言能契机,而教者之言乃皆见自本性,学者亦可因之以自见本性。故禅宗虽望人自见本性,然自其施教之重对语而观,则又全是由教者学者之机感,以使教者学者皆在对语中自见本性。此禅宗之教所循之路道,即不同于昔之佛家学者,欲由诵经读论,外穷法相法性,以契万法之真如之路道;复不同于聚众人于一堂中,由高僧大德讲经说法,使人各得其解之路道;又不同于一人独处茅庵、静修求道之路道;复非纯为一人闭门求顿超直悟之路道;而只宜称为一由教者学者之机感之直接相应,以悟道成道之一路道。此则远原自中国原有一师徒对话之传统,由孔门问答之所开;亦有一朋友对谈之传统,如魏晋清谈之所启;方有此禅宗之人由师徒间之机感之相应,以使人悟道成道之一方式。在此机感之相应之中,人之心思之运用,不在己亦不在他,而在己与他之相对之应答之中,以言销言,以言泯言,而成其相互的心之通流、道之通流,以各自见其本性。此固不同于一般人之谈话之散漫无归,亦不同于西方式学者、宗教家之共讨论一论题或教义,以求一结论——即与柏拉图式之对话亦有不同,因其仍有一论题,而为一小规模之讨论也。凡讨论,有论题,即以论题为所对,而意在决定客观事物之何所是,或客观的义理之是非。此初非以人与人直接的心之通流为目的;因其语言之应用,固在说一为对象之事物或义理,不重在直接表现说者之自己心意也。而中国所重之人与人之对话,则重在人之各由语言以表现其自己心意,而使他人可由其言以知其心意。此乃直接以心之通流为目的。心之通流,即吾于中国先哲对言与默之运用一文中所谓心意之交通。大约中国魏晋之清谈,乃重在此心之通流,以更有人格间之互相欣赏。儒家由孔门师弟,以至后之宋明儒者之问答,则皆一方人各自言其心之所自得,一方更欲他人之言有以启予心,使人与我咸能自成其德。此则重在人格之互相完成。禅宗欲人悟道,亦可谓一求人格完成之事。唯在儒家之问答中,问者恒为主动;而在禅宗之对语中,则因教者必须针对学者之迷执而破斥之,而教者乃更居主动之地位。此又其不同也。至于禅宗之重言语之相破,并以言语外之棒喝等为施教之方便,则吾于中国先哲对言与默之运用一文中,已及其义,今不再赘。
* * *
[1] 汤用彤两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七八五页——七九○页,颇述早期禅宗与楞伽般若三论之关系。
[2] 胡适有新校定的神会和尚遗著两种一文。(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九本)由此文可知承惠能之神会,如何反对承神秀之普寂之起心看净之说。如自佛教思想史观之,普寂神秀之看心之净,其教理之渊源,应即大乘起信论以来之自性清净心之说,而惠能则能真知此心之不可为看之对象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