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梁启超Ctrl+D 收藏本站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有饮冰子、饮冰室主人等。广东新会人。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次年拜康有为为师,开始学习今文经学、史学、西学及佛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月,随同康有为联合各省举人一千多人上书清廷请求变法;七月发起并领导京师强学会,主办《中外纪闻》。次年,与黄遵宪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任总撰述,写有六十多篇文章,感情强烈,条理明晰,“务为平易畅达。时杂经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号新文体。”(《清代学术概论》)光绪二十四年(1898),参予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先后奔走夏威夷、南洋、澳洲、美洲各地,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期刊杂志,发表大量文章,宣传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被称为“舆论之骄子”。其文章对文体改革起了推进作用,“新文体的(或名报章体)体制、风格,乃完全确立”(吴其昌《梁启超》)。1918年游历英、法等国二十多个名城,写成《欧游心影录》。晚年致力于学术研究。一生著述颇多。有《饮冰室合集》,1989年中华书局出版。近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梁启超诗文选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有《新大陆游记》。

本文选自《饮冰室合集》第一册,作于1900年、梁启超二十八岁时,是梁启超有代表性的“新文体”散文之一。梁启超在《清议报祝辞》中自述:“内容之重要者则……有《少年中国说》、《呵旁观者文》、《过渡时代论》等,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可见作者把此文视为开新体的代表作。

全文以少年为喻,论述了作者以上中的“少年中国”的理想,即由中国少年所制出的“未来之国”,表达了作者改革现实,建立富强进步国家的改良主义思想。

全文是少有的长篇大论,气势奔放、滔滔不绝,具体可分为五段。第一针对日本及欧西人称中国为“老大帝国”的谬论,提出全文的论点:“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第二段“先言人之老少”,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二者的区别,归结到“国亦宜然”。

第三段具体描述了老大堪伤之处。

第四段从近代国家的概念,论中国在今日为“少年之中国”,“此前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

第五段论少年中国被日本及欧西人称为“老大帝国”的原因,在于“握国权者皆老朽之人也”。而“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希望经过少年努力,使中国富强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全文立论精辟,条理明晰,善用比喻、对比、排比句式等修辞手法,激情奔涌,形象真切,层层递进,极富感染力和鼓动性。这种文章在当时发表于报纸,是“别有一种魔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