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四礼政一礼论

贺长龄Ctrl+D 收藏本站

复礼上篇

凌廷堪

夫人之所受于天者。性也。性之所固有者。善也。所以复其善者。学也。所以贯其学者。礼也。是故圣人之道。一礼而已矣。孟子曰。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者。皆吾性之所固有者也。圣人知其然也。因父子之道。而制为士冠之礼。因君臣之道。而制为聘觐之礼。因夫妇之道。而制为士昏之礼。因长幼之道。而制为乡饮酒之礼。因朋友之道。而制为士相见之礼。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少而习焉长而安焉。礼之外。别无所谓学也。夫性具于生初。而情则缘性而有者也。性本至中。而情则不能无过不及之偏。非礼以节之。则何以复其性焉。父子当亲也。君臣当义也。夫妇当别也。长幼当序也。朋友当信也。五者。根于性者也。所谓人伦也。而所以亲之义之别之序之信之。则必由情以达焉者也。非礼以节之。则过者或溢于情。而不及者则漠焉遇之。故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其中节也。非自能中节也。必有礼以节之。故曰非礼何以复其性焉。是故知父子之当亲也。则为醴醮祝字之文以达焉。其礼非士冠可赅也。而于士冠焉始之。知君臣之当义也。则为堂廉拜稽之文以达焉。其礼非聘觐可赅也。而于聘觐焉始之。知夫妇之当别也。则为笄次帨鞶之文以达焉。其礼非士昏可赅也。而于士昏焉始之。知长幼之当序也。则为盥洗酬酢之文以达焉。其礼非乡饮酒可赅也。而于乡饮酒焉始之。知朋友之当信也。则为雉腒奠授之文以达焉。其礼非士相见可赅也。而于士相见焉始之。记曰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其事盖不仅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也。即其大者而推之。而百行举不外乎是矣。其篇亦不仅士冠聘觐士昏乡饮酒士相见也。即其存者而推之。而五礼举不外乎是矣。良金之在丱也。非筑氏之镕铸不能为削焉。非氏之模范不能为量焉。良材之在山也。非轮人之规矩不能为毂焉。非辀人之绳墨不能为辕焉。礼之于性也。亦犹是而已矣。如曰舍礼而可以复性也。是金之为削为量。不必待镕铸模范也。材之为毂为辕。不必待规矩绳墨也。如曰舍礼而可以复性也。必如释氏之幽深微眇而后可。若犹是圣人之道也。则舍礼奚由哉。性至隐也。而礼则见焉者也。性至微也。而礼则显焉者也。故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三代盛王之时。上以礼为教也。下以礼为学也。君子学士冠之礼。自三加以至于受醴。而父子之亲油然矣。学聘觐之礼。自受玉以至于亲劳。而君臣之义秩然矣。学士昏之礼。自亲迎以至于彻馔成礼。而夫妇之别判然矣。学乡饮酒之礼。自始献以至于无算爵。而长幼之序井然矣。学士相见之礼。自初见执贽。以至于既见还贽。而朋友之信昭然矣。盖至天下无一人不囿于礼。无一事不依于礼。循循焉日以复其性于礼而不自知也。刘康公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故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夫其所谓教者。礼也。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故曰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横渠张子之学。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为先。此二篇可谓见其大意者。

复礼中篇

凌廷堪

记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此仁与义不易之解也。又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此道与德不易之解也。夫人之所以为人者。仁已矣。凡天属之亲则亲之。从其本也。故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亦有非天属之亲。而其人为贤者则尊之。从其宜也。故曰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以丧服之制论之。昆弟亲也。从父昆弟则次之。从祖昆弟又次之。故昆弟之服。则疏衰裳齐期。从父昆弟之服则大功布衰裳九月。从祖昆弟之服。则小功布衰裳五月。所谓亲亲之杀也。以乡饮酒之制论之。其宾贤也。其介则次之。其众宾又次之。故献宾则分阶。其用肩。献介则共阶。其用肫胳。献众宾则其长升受。有荐而无俎。所谓尊贤之等也。皆圣人所制之礼也。故曰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亲亲之杀。仁中之义也。尊贤之等。义中之义也。是故义因仁而后生。礼因义而后生。故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礼运曰。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郊特牲曰。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董子曰。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节民以礼。然则礼也者。所以制仁义之中也。故至亲可以揜义。而大义亦可以灭亲。后儒不知。往往于仁外求义。复于义外求礼。是不识仁。且不识义矣。乌先生制礼之大原哉。是故以昆弟之服服从父昆弟。从祖昆弟。以献宾之礼献介。献众宾。则谓之过。以从祖昆弟从父昆弟之服服昆弟以献介献众宾之礼献宾。则谓之不及。圣人制之而执其中。君子行之而协于中。庶几无过不及之差焉。夫圣人之制礼也。本于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者皆为斯人所共由。故曰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天下之达道是也。若舍礼而别求所谓道者。则杳渺而不可凭矣。而君子之行礼也。本之知仁勇三者。皆为斯人所同得。故曰德者得也。天下之达德是也。若舍礼而别求所谓德者。则虚悬而无所薄矣。道无迹也。必缘礼而着见。而制礼者以之。德无象也。必藉礼为依归。而行礼者以之。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是故礼也者。不独大经大法。悉本夫天命民彝而出之。即一器数之微。一仪节之细。莫不各有精义弥纶于其间。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是也。格物格此也。礼器一篇。皆格物之学也。若泛指天下之物。有终身不能尽识者矣。必先习其器数仪节。然后知礼之原于性。所谓致知也。知其原于性。然后行之出于诚。所谓诚意也。若舍礼而言诚意。则正心不当在诚意之后矣。记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又曰。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又曰。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即就仁义而申言之曰礼所生也。是道实礼也。然则修身为本者。礼而已矣。盖修身为平天下之本。而礼又为修身之本也。后儒置子思之言不问。乃别求所谓仁义道德者。于礼则视为末务。而临时以一理衡量之。则所言所行。不失其中者鲜矣。曲礼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此之谓也。是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原治

张惠言

古之治天下者。上不急乎其下。而下无所拂乎其上。政不令而成。狱不省而措。其逸也如此。其政之施于民者。不过岁时读法而已。是亦今有司之所奉行者也。其刑罚之条。止于三千五百。而以待狱讼常有余。岂今之有司常愚。而古之有司常智欤。其民与下相接者。饮酒习射吹笙击鼓以为乐。而知仁圣义中和之德。孝友睦任之行。礼乐射御书数之事。皆后之学士大夫所习焉而难成。成焉而可贵者。乡党州闾之子弟。常出于其间。其化之而俗之懋也又如此。先王之制礼也。原情而为之节。因事而为之防。民之生。固有喜怒哀乐之情。即有饮食男女声色安逸之欲。而亦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故为之婚姻冠笄丧服祭祀宾乡相见之礼。因以制上下之礼。分亲疏之等。贵贱长幼之序。进退揖让升降之数。使之情有以自达。欲有以自遂。而仁义礼智之心。油然以生。而邪气不得接焉。民自日用饮食。知能所及。思虑所造。皆有以范之。而不知其所以然。故其入之也深。而服之也易。夫蛮粤之人。生而侏离。闻中国之音。则骇而视。被发文身之俗。资章甫而无所售。彼其习于鄙陋者犹如此。而况习于礼教者。其有奇袤放恣之民生其闲。有不怪且骇。屏之而无所容者乎。故先王所以能一道德。同风俗。至于数十百年而不迁者。非其民独厚。其理自然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也甚繁。而其行之也甚易。其操之也甚简。而施之也甚博。政也者。正此者也。刑也者。型此者也。乐也者。乐此者也。是故君者。制礼以为天下法。因身率而先之者也。百官有司者。奉礼以章其教。而布之民者也。度礼之所宜而申之。民所常习。故政不烦也。权礼之所禁而轻重之。以绳不合者。故刑不扰也。民习于礼。故知有是非。有是非。然后有羞恶。是故赏罚可得而用也。民习于礼。故知有父子君臣长幼上下。知父子君臣长幼上下。然后有孝弟忠信。是故军旅田役之事。可得而使也。民习于礼。故有孝友睦任。有孝友睦任。然后有知仁圣义中和。是故其人材成者。可得而用也。故曰礼止乱之所由生。犹防止水之所自来也。坏国破家亡人。必先去其礼。礼不去。而风俗隳国家败者。未之有也。后之君子则不然。不治其情而罪其欲也。不制其心而恶其事也。令之以政而不知其所由然也。施之以禁而不知其所以失也。行而无所循习。动而无所法守。不胜其欲而各以知求之。知上之有以禁我也。则各以诈相遁。有司见其然。于是多为刑辟以束缚之。条律之烦。至不可胜数。以治其不幸而不能逃者。其幸而能逃不抵于法则又莫之问也。虽其不能逃而抵于法吏。当之死而不敢怨。而其所以然者。岂非其人之大不幸欤。此三代以下所以小治不数见。而大乱不止者也。

行俭论

陈斌

欲天下足食则勤耕。欲天下足用则行俭。劝耕之要。余有量行沟浍之说矣。若用绌而国不俭。则劳费日烦。末作日众。人民之归农者日少。将用不足而食益不足也。饥盗乘之。遂不可支。然则天下长久之脉。在行俭而已矣。行俭之实在止欲。在去饰。在禁糜。而不在于吝出内裁正费也。出内吝。则无以使人。正费裁。则无以供事。此敛怨之由。而非谨身节用之实政也。今观乡鄙细人之欲。饱暖而已。麤衣粝食。一金之资。可以给一人。若进而求美好。则用倍之。进而求丰余。则又倍之。又进而求鲜异。则更倍之矣。而所见巨商豪吏。一宴而必数缗。袭衣而必百贯。一衣食之费。平人且终岁而耗千金。而又欲美其宫室。饰其器用。侈其一切。养生送死之具。而又有声色之娱。狗马畋游戏玩之好。数倍于常用。吾以知人之欲至无穷。而其害亦至无穷也。而况于卿士大夫之有家。而况于后王君公之有国与天下者。其导欲非一人。其从欲非一事。起于至微至近之间。而渐至于屈四海之力而撊然不觉。岂不可为寒心者耶。若一日止而绝之。以宽于民。以补于财用。则朝廷上下即传为盛德。不数年而天下成为风俗。广为教化。则公卿守法。士大夫上廉。农民安处而尽其力。吾知任事之臣。不必为铢两出入之计。而天下之用渐足矣。天下习俗之陋。莫甚于去实务尚虚美。施施然惟粉饰之事。自知其力之既屈而犹侈其外观。则立敝之道也。故吾谓欲行俭者又在去饰。夫饰非一端也。有罄其力而饰者。有力不足而愈饰者。罄其力而饰者。其室空。力不足而愈饰者。其业败。奚以明其然也。今有一日用之器。亦取用而足矣。而或饰以刻镂。刻镂不足。又饰以丹采矣。丹采不足。又饰以金玉矣。而凡服御饰于身。陈设饰于家。妾婢饰于内。仆从饰于门。鞍马轺舟饰于路。非礼体所系。而必为是者。以为外观之不可已耳。此犹罄其力而饰者。然出广而入有数。富室必落。中产必贫。若其已贫。而勉循富者之为。无所入。而不塞出者之窦。牵庸人之议。以示观美于俗目。而不顾其后。则日虚月耗。而不可救矣。圣人有言曰。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安。贫不可讳。俭则可安。后世患贫而又不能俭者。粉饰之言误之也。况胥天下而尚粉饰。则人无诚朴之意。事无经久之计。其害至大。又不特俭之不能行也。至一切无名费用。即豪家大族。其房户庖厨苑之间。与夫节赏年例寺观香火之类。靡所不有。而况于有国家乎。故古今丰大之朝。事多用广。费有所因。遂历久不革。则且视为常款。沿为定额。曾不知其岁岁而虚糜也。滥觞之始放为长流。大壑之泽竭于漏。故禁糜者又行俭之一事也。或曰。人主患不广大。度支出入岁巨万。而惟俭之行。是示人以不广大也。奈何。曰。人主谨身节用。以一人之俭。养给天下之众。则正广大之至也。唐尧土簋而称圣帝。夏禹恶衣而冠三王。孝文以弋绨为汉太宗。宪宗以一肉兴唐中叶。而于丰亨裕大之时。进惟王不会之说者。未有不误人家国者也。故一人行俭。即为教化。天下行俭。即为风俗。俭则食用不侈而物价平。技巧不作而农力尽。由撙节之后可以蕃生殖。由生殖之后可以备积储。有积储而可以馈兵。可以御荒。而天下之用恒足矣。夫岂纤悉之务哉。曰国俭而不能举礼。又奈何。曰三代而上。布衣而朝。陶匏而祭。再进以俭。故不能举礼。今之俭犹古之奢。窃谓必行俭而后可以求礼意也。汉明帝曰。吾子岂得与先帝子比。此为知国计者。若唐之嫁公主。宋之郊。明季之封藩。则自罢其国耳。何礼之举。而又何俭之能行哉。

叔孙通论

赵进美

人主之治天下。举一世而整齐约束之。而人不敢贰。无异术也。礼与兵二者而已。二者其功相辅。不可偏废。然人主之用。必有所独重。而世亦因之以为治乱。不可不慎也。故礼不足则任法。法不足则恃兵。兵者。礼之穷而法之变也。兵可止乱。亦可生乱。以生乱者止乱。是取黄良乌喙之效。愈而不已。其病将大于未愈也。己强而欲人之弱。己暴而欲人之仁。己猜而欲人之愚。是皆恃兵之弊。而秦之所以亡也。孔子曰。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古之治居其功。而乱不居其弊者。其惟礼乎。礼之说微矣。其最着而易见者。别亲疏。分贵贱。严进退。谨取与。忠孝所由出。而廉耻所由生。人道之所赖以立也。三代之时。上下前后。截然而不相踰。衣服起居。秩然而不相乱。其人主垂裳正绅。不深求天下。而世已循循称治焉。秦之无礼也。自商鞅始矣。至李斯之徒。又从而甚之。奸而获利。猾而避法。薄亲让而仇名义。相为贤智。世溺而不返。赵高所云。时不师文而决以武力。贫者富之。贱者贵之。远者近之。是固商鞅李斯之遗意。而高袭取之耳。夫礼犹饮食菽粟也。今使人日绝其饮食。而又加之黄良乌喙之药。未有不殆者矣。秦之亡也。岂徒赵高之罪哉。秦亡。汉帝以布衣取天下。时未能偃兵。而幸有叔孙通者起而救之以礼。至为绵蕞野外习之。其心岌岌矣。汉不危于鸿门荥阳。而危于拔剑击柱之时。通之功岂可与绛灌并论哉。若鲁二生者。必俟百年积德而后起。是不知礼之为饮食菽粟。而宜乎求即效者之以黄良乌喙杂然而并进也。

礼论绿野斋文集

刘鸿翱

自三代后唐虞夏商周之典章文物。徒为学者考古之资。而帝王之治天下。不获其用。其弊一在于趋时者之灭古。一在于矫时者之泥古。灭古者习为刑名法律之术。以轻简便易率天下。谓先王之委曲繁重。乃厌苦斯人之具。一切扫除而更张之。秦之所以为二帝三王之罪人也。而拘牵之士。曲曲拾灰烬之余。必尺寸争古人。不辨真伪传闻之迹。其有扞格难通。则强为之解。此执一说。彼又执一说。致世主有聚讼之叹。呜呼。古道之不可复。岂尽在趋时者之灭古与。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圣人之所谓因。乃君臣父子年妇昆弟朋友之伦。 亲义序别信之道。天之经。地之义。人之纪。虽更衰乱。犹相与维持而不敢尽泯者。至于郊庙朝廷享祭燕会之度。宫室车旗服物采章之制。升降拜跪周旋裼袭之文。虽夏之礼不尽可用于殷。殷之礼不尽可用于周。故必损之益之。而后一代之制定焉。今儒者生秦汉以后。必尽执夏殷周之仪文。谓毫厘不可复议。亦已惑矣。且夫周官之为害于天下也。论者谓新室之所增益也。若仪礼。乃周公之遗。孔子所叹为郁郁者。在圣人当时。未尝不起以义。而在后世。未必尽顺乎情。善哉郝敬之言曰。仪礼有不宜于今日者。如士冠礼。不论有爵无爵。辄用命服。今可乎。士婚礼。女子既许嫁。笄矣。出教于宗室三月。今可乎。士相见。宾五请。始得主人一出。又不升堂。止于大门外一拜。今可乎。臣侍食于君。不待君命。先饭。尝饮食。今可乎。古人无纸笔。故书必刀。文必篆。册必竹简木板。古人无棹椅。席地而坐。故食必用用豆用鼎。祭祀之孙为祖尸。父拜其子也。丧纪之父在母丧与妻同服也。庶子后父为其母缌也。此皆礼之难用者也。夫尧舜禹汤文武之盛。固非后世所及。然即圣人复生。古礼之宜于今者。圣人复之。其为众之所不安者。圣人亦必不尽复也。今礼之为有道君子所病者。圣人去之。其乖于人情而或大害于义者。圣人去之。其适于人情而无大害于义者。圣人亦必不去也。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此四者。岂足备为邦之制哉。四者之外。圣人之创造岂少哉。然则如之何。曰圣人一以酌古。一以准今。

请修礼书疏康熙二十六年

御史陈紫芝

伏闻经世安民。莫大乎礼。历代人君。每当功成治定之后。必命儒臣详定典礼。专辑成书。以纲纪四方。而昭垂万世。如周有周礼仪礼。至今奉之为经。是后两汉叔孙通曹褒之礼。不传于世。他如唐之最备者开元礼。宋之最备者政和五礼。明之最备者集礼。其书皆流传至今。条目卷帙。凿凿可据者也。我 朝今日海宇荡平。车书万里。正当治定制礼。功成作乐之盛世。而恭值  皇上千古制作之圣君。伏读数番  上谕。祀事必极诚敬。朝仪必期整肃。民用必归节俭。天下万世。咸仰我  皇上之神明斋戒。恭己正人。事事以典礼为念矣。至所行   郊   庙 宫 朝之仪制。八旗满汉人等服用之式。与婚丧之礼。固本   祖宗家法。节经酌定。见入会典。而特未有专辑之礼书。且我 朝开局纂修。无书不备。独此典礼大节。尚少一书。传之万世。似为阙事。虽会典总括六部。为 本朝法度之书。而未可为礼书。如明时亦有会典。唐宋有六典会要。而礼书皆在其外。再即今日吏部有品级考。户部有赋役全书。兵部有中枢政考。刑部有大清律。皆在会典之外。合而观之。有会典又不可无礼书也明矣。查康熙二十三年间。部覆原任刑部尚书魏象枢疏。俟会典成后。择礼制之关官民者。另编简明一书。颁刻民间在案。此只就晓谕民间而言也。若为万世垂示。终须汇集通辑。方号全书。况就会典所载。止见行礼制。大纲固已毕举。细目未必悉张。非专辑而详定之。何能一一无遗耶。如前五月二十日。  皇上躬亲求雨。万姓欢呼。固系常祀而外。为民祈   天之旷典。诸臣未深明雩礼。以致清道陪祀。举措多愆。则他礼之或阙。可类而推矣。查唐宋明礼书。大同小异。皆分吉凶宾军嘉五礼名色。而益以冠服仪仗卤簿乐歌等项。合无请于今八月间。会典告成。进呈 鉴定后。特选老成宿学熟于典故者。专修 皇清典礼。仍仿历朝体式。分项成编。以会典已定者为主。有未定者增之。其已定而尚未详明者。稍加修饰之。至民间则仿明书参用文公家礼之意。撮其大纲。略为厘定。务使贵贱咸守。小大皆由。既以制礼作乐。示一代之典章。亦以止僭防侈正四方之风化。将 本朝制度。上与周礼仪礼垂。非汉唐宋明可同日语矣。

请厘定制度疏康熙 年

胡煦

伏见我  皇上自御极以来。凡一切利民之事。罔不兴举。一切病民之事。罔不剔除。业已周详尽善。毫无渗漏。臣蓬蔀庸才。学识短浅。乌能仰佐高深。第念古之帝王。称盛治致隆理者。莫不奉道以为枢衡。故其创制立法。亦皆有深意存乎其中。今观三重之道。以考礼制度为先。而万国遵行。惟一道同风为盛。故成周初政。遂有谨权量审法度之文。而月令所颁。亦明着角斗甬正斛之事。法度不一。则商贾或迷于所往。而奸人罔法。皆得显然各遂其私。恐非使之必尊必信必从之深意也。臣谨按各省之斗斛。有以十二筩为一斗者。有以十三四筩。十七八筩。及三十六筩。而始为一斗者。是多寡之在各省。原不一其量也。又按各省之戥秤。有苏法广法之不同。其秤亦有十四两。十六两。十八两。二十四两之不同。是轻重之在各省。原不一其衡也。又按各省之尺度。有以两手为一尺者。有以三手为一尺者。又有以一度为一尺者。又有直立于此。伸手挈布疋而上之。俟其下垂至地。始为一尺者。是长短之在各省。原不一其制也。且非特省殊制异也。即在一省。已先不能齐而一之。臣思法制不彰。恐非所以立无外之模。示建中之极。将愚贱之信从。亦无自而定矣。请  下该部。酌量多寡轻重长短大小之宜。定为一成不易之制。颁发直省。务使家守其程。户遵其度。薄海内外。罔不倾心慑志于 国家之盛制。于以鼓守典奉法之心。启一道同风之盛。将遵王之道。顺帝之则。未必不由制器尚象中。振兴而激劝之也。

定制崇俭疏

陈廷敬

窃惟 国家久安长治之计。关于风俗。风俗盛衰之故。系乎人心。正人心厚风俗之机。存乎教化。故品节度数。必有定制。所以辨上下定民志。使天下移风易俗。回心向道。尤教化之急务也。洪惟  皇下尧仁舜哲。禹俭汤勤。总揽天下之大权。先教化而后刑罚。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而宏奖官方。廉为尤重。臣愚谓贪廉者。治理之大关。奢俭者。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当先使俭。然而不能遽致者。则积习使之然也。臣伏见我  皇上盛德渊纯。躬先节俭。御服无奇丽之观。尚膳鲜兼珍之味。早朝晏罢。谨小慎微。与中外臣民。共登古之风。一时公卿大夫。是则是效。宜蒸蒸有丕变之机矣。臣谓风俗未能尽俭者。盖古者衣冠舆马服饰器用之具。婚丧之礼。贱不得踰贵。小不得加大。今或等威未别。因而奢僭之习未尽化也。百金中人之产。一裘之费。奚啻百金。绮纨之服。机丝所织。花草虫鱼。时新日异。旧者犹新。新者已旧。贫者循旧而见嗤。富者即新而无厌。转相慕效。积以成风。外官之任者。或拥傔从数十百人。衣轻策肥。车马阗咽。震惊道路。泥沙之用不惜。贪饕之行易成。由是则富者黩货无已。贫者耻其不如。冒利触禁。妄冀苟免。幸不罹于法。则以高赀夸耀闾里。愚民无知。见其如此游末趋利。多离南亩。弃其本业。贾谊所谓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欲天下无饥。不可得也。百人织之。不能衣一人。欲天下无寒。不可得也。其始由于不俭。其继至于不廉。其卒至于天下饥寒。饥寒切于其身。奸宄因之而起。此所以刑罚未能衰止也。然则风俗何以厚之。亦曰正人心而已。夫好尚嗜欲之中于人心。犹水之失堤防也。是教化之所宜先务矣。伏祈 敕下廷臣。博考旧章。详议定制。  御赐之衣物。许其服用。及近御之人。照常不议外。官员士庶。冠服衣裘饰用之制。婚丧之礼。有宜更定者。斟酌损益。务合于中。其浅近易行。如貂猞猁狲。昔有官品之分。今则庶人服之矣。如缎绸。昔有官民之别。今则杂然无辨矣。并宜厘正。使永远遵行。至若外任官舆马仆从。不得过侈。制度既定。罔敢陵越。则节俭之风可以渐致。工者不必矜能于无用。商者不必通货于难得。奇技淫巧弃本趋末之民。将转而缘南亩。田畴辟则民无饥寒。民无饥寒然后可以兴于礼义廉耻。而国之四维以张。太平无疆之盛治端在于此。又岂惟劝廉吏而已。

请禁宴会疏顺治四年

给事中杨时化

臣闻乱亡之祸。多滥觞于荒淫。创垂之猷。必作法于劝俭。未有革命维新之世。犹仍敝朝侈靡之旧。而加甚焉如今日者也。即如宴会一节。自恒情视之。不过往来之常。纵极暴殄。有何关系。不知废职诲贪。养交乱政。此为厉阶。岂徒糜费货财。败伤朴已耶。请为我  皇上备陈之。明季万历天启之际。海内富庶。盛极而衰。浸淫奢靡。固其宜也。尔时虽朝夕过从。觞筹交错。一席之费。未满一金。而有识者。已预忧夫官邪赂彰。民穷财尽。既而果然。今海内幸蒙  圣武底定。然疮痍未起。闾里萧条。此正君臣吁咈相戒。殷鉴不远之时。而诸臣年来日从事于宴会。笾醢之费。三倍于昔。加以优伶戏剧。五倍于昔。俸入几何。堪此淫纵。臣不知于何得此财。而于何偿此费也。欲其饬簠簋而禁苞苴。不可得也。且臣子朝干夕惕。犹虑旷官。今纔出公署。即赴宾筵。甚有一日几家征召者。人止有此精神。精神既疲于宴会矣。欲其勤于政事。无尸厥官亦不可得也。孟子所谓流连荒亡。乃见于  圣作物睹之际。岂翼为明听之英。所宜有耶。  圣天子在上。三尺森严。万万不敢淫朋比德。第当丝竹迭奏。优伶献笑之时。欲其言必及义。思切赞襄。商政事之得失。问民生之利病。有此迂腐不近情之事乎。臣故曰。废职诲贪。养交乱政。此为厉阶也。覆辙在前。势所必至。非敢过为不必然之虑。妄渎  圣聪也。伏望我  皇上鉴前警后。崇俭退奢。塞贪墨之原。革偷惰之习。  下礼部严为申饬。制之度数。庶人知廉勤。风还朴矣。

请酌定家礼颁行疏

甘汝来

窃惟礼者。天下之大本。而王道之大原也。易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书曰天秩有礼。礼经曰修六礼以节民性。考自上古以迄成周。其制大备。仪礼一书。备载士大夫所行之礼。俾习其升降揖让之文。各安其服饰车舆之度。此民志之所以定。而民性之所以和也。汉唐以后。代有典章。大约详于朝庙。而略于闾里。宋儒司马光朱熹。明儒邱浚等。所撰家礼一书。简易可法。然仅私家用之。即其乡人。有不能尽化者。此由于教条不出于上。而无讲明切究。以为董率者之故也。我 国家纂修  大清会典一书。法周礼之六官。而仪文更备。综百王之制度。而节目倍详。中外臣民。孰不争自濯磨。以奋兴于明备之世。顾窃有虑者。五方风气异宜。其朴率者固多。而侈靡者正复不少。本年五月内。伏读  上谕。厚生之道。在于务本而节用。节用之道。在于崇实而去华。朕闻晋豫民俗。多从俭朴。而户有藏。惟江苏两浙之地。俗尚侈靡。往往家无斗储。而被服必极华鲜。饮食靡甘淡泊。兼之井里之间。茶坊酒肆。星列碁置。少年无知。游荡失业。彼处地狭民稠。方以衣食难充为虑。何堪习俗如此。生民安得不愈艰难。朕轸念黎元。期其富庶。已将历年各项积欠。尽数蠲除。小民乘此手足宽然之时。正当各勤职业。尚朴去奢。以防匮乏。岂可习于侈靡。转相仿效。日甚一日。积为风俗之忧。地方大吏。及守令有临民之责者。皆当力行化导。宣朕德音。缙绅之家。宜躬行节俭。以率先之。布帛可安。不必文绮也。麤粝可食。不必珍羞也。物力可惜。毋滋浪费。终身宜计。毋快目前。以俭素相先。以撙节相尚。必能渐还朴。改去积习。庶几唐魏之风焉。钦此。仰见我  皇上诱掖斯民。移易风俗之至意。臣愚以为欲袪其积习。惟在齐之以礼。若明示之以日用易行之书。复令司教者讲明而约束之。则其教易行而其事为可久。查前代虽有仪礼家礼等书。然仪节繁委。字句琐。且时代异制。服用不尽相符。至 本朝会典。及政治全书。虽开载详明。无关士庶之礼。且卷帙繁多。民间难以购藏。合无仰请  圣裁。抡选廷臣。检集前代礼书。并 本朝会典政治全书内。摘取汇集。编定一书。凡冠婚丧祭一切仪制。斟酌损益。务期明白简易。士民易于遵守。书成之日。进呈  御鉴。仰请  钦定佳名。颁发直省府州县学各一部。颁发到日。该府州县转行刊刻。布散绅衿士庶人等。务令家喻户晓。虽穷乡僻壤。无不周知。俾得是训是行。一遵矩矱。夫条教出于上。则风俗成于下。而僭越侈靡之习。不禁而自消。故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嗣后倘有越礼犯分。豪侈无节者。即以违制律。分别治罪。地方有司及教官等。不能倡导化诲。该上司查参。交部议处。其部颁各学之成书。造入交盘册内。毋致遗失。以期永远。如此则化导有方。率循尤易。五方习俗。自蒸然丕变。奢者知俭。俭者知礼。骎骎乎普天率土。一道同风。比唐虞而超三代矣。

定经制以节民用疏乾隆十六年

御史孙宗溥

伏惟我  皇上宵旰图维。民依念切。本年  巡幸江浙。因地方习尚纷华。藏未裕。迭蒙  谕旨。饬励臣民。凡欲使易俗移风。共臻仁寿之治。此教养斯民之至意也。窃思风俗之奢靡。其致之也。必以其渐。则更化之道。固非刑驱势迫之所可强制。亦非家喻户说之所能遽晓。即在守土之臣。如郡县吏与民最亲。有化导之责。然使任以经画民间日用之事。而漫无绳尺可守。非因循而任其自然。则苛细而近于纷扰。究无济于转移风俗之实。是必酌定章程。为之限制。使有司得所依据。士民知所适从。然后返朴还。可以归之画一。夫食时用礼。圣人治世之大经也。记曰。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由俭而流于奢。民所自为也。由奢而返于俭。则民不能自主。在立度数以节之。臣尝熟察今日之民情。不患其好侈而不节。正患其欲俭而不能。何者。渐染已深。势难骤改。即如江浙人稠居密。生齿无穷。物产有限。衣食之计。亦甚艰矣。其中殷实之家。豪华自喜。藉以夸耀乡邻者。固不乏人。至于勉强徇俗。剜肉成痏。而黯然不乐者甚多。其心实不愿奢。亦且其力万不能奢。而随俗波靡。不得独俭。如婚礼不奢。人以为薄于戚。丧事不奢。人以为薄于父母。宴会不奢。人以为薄于宾客。一家为之。则邻里窃议矣。一人为之。则入室交诟矣。然则俗何由变。用何由节。而财更何以丰乎。是非奉 朝廷之法制以均节之。则其拘挛困苦于徇俗之情。终不得解。康熙年间。抚臣朱轼任浙时。凡民间婚丧二礼。及祭享宴会。皆为略定规模。其一切无益之费。概行禁止。士民翕然从之。颇为称便。此其明也。臣请 下各该督抚。转饬州县官。各条举其土俗糜费之甚。灼然在所宜禁防者某事。汇之督抚。督抚为之裁议妥协。均立规条。恭呈  睿鉴。而后下之有司。首禁其非礼之费。如聚众迎神。科钱演戏之类。次禁其托于礼而实为无益之费。如婚丧竞侈。贵贱无等之类。于教化之中。立制防之限。所谓因其势而利导之也。又凡所立限制。只须治去太甚疏节阔目。使之截然可行。原无事委琐细碎。烦苛滋扰。如此则人情胥协。教令易从。富者有节。贫者无愧。风俗可以渐。藏可以日裕。似于教养斯民之道。不无稍有裨益尔。

杜奢疏

高珩

伏念民生之日困也。以其财少。财用之不充也。以其费多。费于所当费为礼。礼者。用之经也。可已而不已为奢。奢者。家之蠹也。相煽不止。遂为风俗其害。有不止蠹于家者。常人之情。稍见饶余。辄思华美。日复一日。妄费愈增。人复一人。摹仿务过。见人朴俭。则笑以为不才。视家清素。则歉以为深耻。其于古先典训。食时用礼。与奢宁俭之经。亦已拂矣。且也一夫终岁勤动。收获之值。不过数金。一官终岁俸薪。诏禄有经。何堪百孔浪费。侈靡日盛。不可复裁。一身冠服。动辄百金。鞍马饮食。众皆称是。不继妄取。必多攫金。名义尽丧。廉耻不闻。贪冒之行。日滋无已。然此犹一人一家之事也。至于侈靡既久。僭越亦忘。上下无章。贵贱莫辨。贾谊之所蒿目。习俗以为平常。越分恣睢。有伤至治。昔汉之文帝。宋之仁宗。皆四海九州岛守文圣主也。而一惜露台百金之费。一斥妃嫔珠玑之饰。夫以万乘之君。犹节约若此。凡所以重天物而念民艰。崇俭德以砥靡俗也。而况区区士民。乃纵欲荡检。无所不至乎。自古一代之圣王。必悬一代之典章。以垂治安之谋。以寡臣民之过。虽其损益不同。要使子孙共守。如会典所载。贵贱了然。居食有章。被服有制。班班可考可遵也。而典章虽备。实未饬行。僭越之徒。无所忌惮。夫京师者四海所取。则八旗者尤都人所步趋者也。伏乞  皇上下礼臣。衷古今之式。定贵贱之经。  颁示内外。务期遵守。违者题参。定行惩治。旗下则责诸统驭。阙文严行申饬。俾令率先遵行。为四方倡。庶制度有定式。而奢靡可立革矣。

力行节俭疏康熙十六年

给事中徐旭龄

近以亢旱修省。仰见我  皇上敬天勤民至矣。日者雨泽虽降。而旱魃既久。难免灾荒。臣思古之圣君贤相。一食而思天下之饥。一衣而思天下之寒。故能上下一德。而天休协应。今  皇上轸念民艰。躬崇简朴。而大小臣工。未能仰体。尚竞为奢华。横取罔用。全不思西北亢旱。东南水灾。天下百姓。方有饥寒穷苦之患。臣愚以今日戒饬诸臣。共图安治者。无如节俭。夫八旗者 国家之根本也。披甲穷丁。衣食不给。而大家巨族。婚娶则多用锦绣金珠。死丧则烧毁珍宝车马。嫁一女而可破中人数十家之产。送一死而可罄生人数十年之用。暴殄天物。莫可计算。至若汉官谒选。则揭债京师。莅任又馈遗督抚。鲜衣怒马。华侈相高。舞女歌儿。奢淫相尚。未到地方。先筹利薮。以充官用。固成必贪之势。试观今日之池馆园亭歌舞宴会。视顺治初年不止十倍。此等财力。从何得来。非舞弄 国法。而多纳赃私。即酷虐小民。而巧通贿赂。一家之锦衣玉食。一路之卖男鬻女也。虽惩贪罪在不赦。而彼迫于费用。走死地如鹜矣。近者会议官员服饰。奉有禁止太过之  旨。在  皇上宽于用法。无非使人易遵之意。实则奢靡已沦于骨髓。僭越反视为故常。若非严立法程。谁肯改易弦辙。伏祈 下诸王大臣。再加酌议。凡官员有房舍踰制者。严以没入之条。服饰僭拟者。处以降革之例。一切婚葬。皆严限等级。不许过度。如此。则官省一分之费用。民即省一分之诛求。 朝廷即存一分之法度矣。如各处镇守王公将军。 朝廷之心膂也。建牙树纛。岁费饷银。不下千有余万。往者酌行节省。或议兵屯。或议裁汰。究竟兵难多裁。屯难骤举。协饷稍迟。即忧兵匮。惟有各藩镇力行俭约。俾营伍充实。兵力有余。始克建威销萌。乃王公将军势处崇高。靡费难省。而子弟亲属。竞尚豪华。或广集优伶。或多置台树。用尤不赀。论催饷则似甚穷。而视靡费又似甚富。臣思各藩镇额设俸禄有限。近又不许与民争利。禁止贸易。财用益无所出。若再多侈费。则将军之甲第珍奇。皆士卒之刍粮膏血也。藩镇为勋旧老成。当以封疆为休戚。与其以财而徒纵子弟之淫乐。何如以财而厚资士马之饱腾。伏祈  敕下各省王公将军。凡车服宅舍。各遵规制。一切优妓亭台。采买各省。置造别地者。严行查禁。不惟克己厚军。可与士卒同甘苦。抑且养廉率属。可为 国家杜浮冒矣。今天下大患。实由于文臣剥民以奉己。武臣克兵以肥家。故莫如严立制防。尽归朴俭。图治之源。无切于此。抑臣又有请焉。古之圣王。卑官室。恶衣服。所以身示撙节。感动臣民也。况今水旱洊臻。臣愿  皇上益修恭俭。为天下先。减畋猎之费。酌土木之工。江浙三织造量行归并。期于省事省官。内库各项本色。量行改折。归于缓征缓解。一切度支。力追   祖宗朴之风。俾天下晓然知  皇上节用爱人至意。大小臣工。痛加改悔。以奢侈为耻。不烦刑制法禁。而回心向道。将见治唐虞。 而嘉祥可立致也。

请颁礼制书疏

魏象枢

臣惟教化为 朝廷之先务。礼制为教化之大端。必 昭代之礼制。汇有成书。斯 朝廷之教化。行于天下。我  皇上稽古右文。制礼作乐。纪纲法度。次第修明。独有礼制之书。尚未颁布。未免为 国家三十年来之缺事。夫礼者。所以辨上下。定民志也。卿士大夫颇重名义。军民人等惟守科条。如房屋舆马衣服器具婚娶死丧祭葬宴饮之类。各有礼制。各有禁约。凡部臣之题请。与言官之条陈。或经议覆。或经会议。事事奉  旨。何尝不曰遵行在案。通行晓谕乎。然而该部除在内行入旗五城外。在外不过行之督抚。督抚行之布政。布政行之道府州县。止有告示一张。挂于署门。遵依一纸。报于上司。州县奉行之事毕矣。原非家喻而户晓也。未几而告示损坏。案卷残缺。官员迁谪。父老凋谢。三十年中之禁约。后生子弟。谁能记忆为何事。有厌常喜新而干禁者。亦有愚昧无知而犯法者。贵贱尊卑之等差。动辄紊乱。淫巧诈伪之行径。日见萌生。即直省官员之衙署执事。犹有僭越。而况绅士军民。房屋车马衣服器具之过分。婚娶死丧祭葬宴饮之妄费。尚能家娴礼制。人遵禁约乎。此 朝廷之教化虽行于天下。而未尝实行于天下也。何也。有文告而无成书故也。臣请  敕下礼部。详查汉唐宋元所颁礼书。及朱子家礼。并故明初年礼仪定式。稽古定制。礼制集要。教民榜文等书。何书简要。略仿体裁。为崇俭去奢移风易俗之准。品官与士庶。务辨等威。吉礼与凶礼。各分门类。将屡年题定奉  旨一切礼制禁约。集成一书缕板颁行。并许坊间重刻广布。俾通都大邑。无不见闻。穷乡下里。尽知遵守。凡有故违者治以法。数年之间。道德一而风俗同。文告之繁。条议之多。俱可省矣。按周礼。大司徒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孔子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此之谓也。方今纂修会典。屡奉  严纶。则煌煌礼制。不先着之为集。何以会之为典乎。礼臣典礼而外。教化为重。我  皇上宵旰图治之至意。亟当仰体之矣。

仪礼郑注句读序

张尔岐

在昔周公制礼。用致太平。据当时施于朝廷乡国者。勒为典籍。与天下共守之。其大体为周官。其详节备文则为仪礼。周德既衰。列国异政。典籍散亡。独鲁号秉礼。遗文尚在。孔子以大圣生乎其地。得其书而学焉。与门弟子修其仪。定其文。无所失墬。子思曰。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子亦自谓曰。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并谓此也。秦氏任刑废礼。此书遂熄。汉初高堂生传仪礼十七篇。武帝时有李氏得周官五篇。河间献王以考工补冬官。共成六篇奏之。后复得古经五十六篇。于鲁淹中。其中十七篇。与高堂生所传同。余三十九篇。无师说。后遂逸。汉志所载传礼者十三家。其所发明。皆周官及此十七篇之旨也。十三家独小戴大显。近代列于经以取士。而二礼反日微。盖先儒于周官。疑信及半。而仪礼则苦其难读故也。夫疑周官者。尚以新莽荆国为口实。仪礼则周公之所定。孔子之所述。当时圣君贤相。士君子之所遵行。可断然不疑者。而以难读废。可乎。愚三十许时。以其周孔手泽。慕而欲读之。读莫能通。旁无师友可以质问。偶于众中言及。或阻且笑之。闻有朱子经传通解。无从得其传本。坊刻考批注诂之类。皆无所是正。且多谬误。所守者唯郑注贾疏而已。注文古质。而疏说又漫衍。皆不易了。读不数翻。辄罢去。至庚戌岁。愚年五十九矣。勉读六阅月。乃克卒业焉。于是取经与注章分之。定其句读。疏则节录其要。取足明注而止。或偶有一得。亦附于末。以便省览。且欲公之同志。俾世之读是书者。或少省心目之力。不至如愚之屡读屡止。久而始通也。因自叹曰。方愚之初读之也。遥望光气。以为非周孔莫为为已耳。莫测其所言者何等也。及其矻矻乎读之。读已又默存而心历之。而后其俯仰揖逊之容如可睹也。忠厚蔼恻之情如将遇也。周文郁郁。其斯为郁郁矣。君子彬彬。其斯为彬彬矣。虽不可施之行事。时一神往焉。彷佛戴弁垂绅。从事乎其间。忘其身之乔野鄙僿。无所肖似也。使当时遇难而止。止而竟止。不几于望辟雝之威仪。而却步不前者乎。噫。愚则幸矣。愿世之读是书者。勿徒惮其难也。

仪礼郑注句读序

顾炎武

记曰。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者。本于人心之节文以为自治治人之具。是以孔子之圣。犹问礼于老聃。而其与弟子答问之言。虽节目之微。无不备悉。语其子伯鱼曰。不学礼。无以立。乡党一篇。皆动容周旋中礼之效。然则周公之所以为治。孔子之所以为教。舍礼其何以焉。刘康公有言。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仪威仪之则。以定命也。三代之礼。其存于后世而无疵者。独有仪礼一经。汉郑康成为之注。魏晋已下。至唐宋通经之士。无不讲求于此。自熙宁中。王安石变乱旧制。始罢仪礼。不立学官。而此经遂废。此新法之为经害者一也。南渡已后。二陆起于金溪。其说以德性为宗。学者便其简易。然趋之。而于制度文为一切鄙为末事。赖有朱子正言力辩。欲修三礼之书而卒不能胜。夫空虚妙悟之学。此新说之为经害者二也。沿至于今。有坐皋比称讲师。门徒数百。自拟濂洛。而终身未读此经一者。若天下之书。皆出于国子监所颁。以为定本。而此经误文最多。至脱一简一句。非唐石经之尚存于关中。则后儒无繇以得之矣。济阳张处士稷若。笃志好学。不应科名。录仪礼郑氏注。而采贾氏吴氏之说。略以己意断之。名曰仪礼郑注句读。又参定监本脱误凡二百余字。并考石经脱误凡五十余字。作正误二篇。附于其后。藏诸家塾。时方多故。无能板行之者。后之君子。因句读以辨其文。因文以识其义。因其义以通制作之原。则夫子所谓以承天之道而治人之情者。可以追三代之英。而礼亡之叹不发于伊川矣。如稷若者。其将为后世太平之先倡乎。若乃据石经。刊监本。复立之学官以习士子。而姑劝之以禄利。使毋失其传。此又有天下者之责也。

乡饮礼仪序贵州通志

卫既齐

余以辛未十一月。至黔视事。阅一月而改岁。则周礼乡大夫受法司徒饮酒尚德时也。黔中脱兵燹未久。此典阙而有待。乃集僚属。按 国家律令。稽诸仪礼礼记。酌为仪节。令师儒讲习于阳明书院。至再至三。始多格格。既而娴熟有仪。遂俾新贵令行之。宾僎介众宾各执事。择人维谨。及是日严严翼翼。黔人士以为创观。夫古今异宜。言礼家又人人殊。然而言淆乱折诸圣。凡孔子之所明言者。则皆万世所宜行者也。其节目之大者有五。一曰祭。祭脯醢也。祭肺也。祭酒也。所谓报本返始以致敬也。一曰。宾僎之肩也。主人之臂也。介之胳也。所谓贵骨贱骨以致辨也。一曰拜。拜至也。拜洗也。拜送也。拜受也。拜既也。礼毕而拜送也。所谓自卑以相尊让也。一曰于席末哜肺也。啐酒也。告旨也。皆不当席。所谓为行礼不专为饮食也。一曰献酬。主人献宾也。宾酢主人也。主人又自饮而酬宾也。主人酬介。介酬众宾。众宾又自相酬。以及于沃洗者也。所谓逮贱也。以仪礼之节。证诸记所载。孔子观于乡之言。呜呼。至矣哉。不可易矣。行礼之始。例应读律。礼毕。例应谢 恩。余酌于读律时兼读孔子之言。欲尊 王章。明圣道。俾斯民知尊让洁敬。先礼后刑以向化成俗而已矣。其间升降兴坐。简于仪礼者十之二三。僭窃之罪。知无所辞。庶几人之易从。而毋以繁苦视也。昔者季氏逮闇而祭。日不足继之以烛。有司之强力者。亦跛倚而倦。及子路与。质明而始行事。晏朝而罢。而孔子以为知礼。谁谓礼必委曲繁重。不近人情者哉。既行于省。将颁其仪节于各郡县也。爰论其梗而为之序。

礼记手钞序

黎士宏

黎士宏曰。夫国家治乱兴亡之故。岂不在礼乐哉。原其所以久安而长治者。则莫不迂阔而多事。其所以速亡而易乱者。则莫不直致而径情。昔者三代之治。惟周情文备至。情文者。礼乐事也。故自唐虞以至三代。惟周之得年最长。秦之兴也。以法吏为师。薄儒者。焚书记。可谓简易无事矣。历数汉魏以来。以兵力取天下而不能守者。亦惟秦之得祸最烈。是非周民之而秦民之弊也。譬之若饮食焉。将专与人以粱肉。而食者未必欢。加之为燔炙。为酒醴。而食者恒意满。夫燔炙酒醴。非必异粱肉也。其喜怒不同者。耳目隘则计较生。曲折多则意致尽也。周则不惟食之以燔炙酒醴。而益之以豆。秦则不惟不与粱肉。而又剪其嘉种焉。周安得而不治。秦安得而不亡哉。或者曰。汉何以不亡也。当高帝起自田间。不十年而定天下。自谓得之马上。安事诗书为。至其后稍厌烦苦。而叔孙制礼。遂为一代典章。文景以来。相沿不废。则是汉方兴而能变。秦至乱而不知也。夫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如得食则生。不得则死。今必曰礼乐待百年而后兴。是犹谓饥渴者曰。俟禾熟食尔。俟雨降饮尔。吾恐禾不时熟。雨不时降。饥渴者且枕藉于前。而不可支矣。礼书者。固已饥之糇粮。而止渴之浆露也。始于郊庙。达于妻子。及于童仆。被于蛰虫先王。曰天下有履蛰虫而不忍伤。待童仆而不敢无礼。吾又何忧君父哉。昔唐开元之间。通事舍人王岩上疏。欲删去礼记旧文。而宋儒又谓其多出汉人附会。附会与不附会不可知。但使迂阔足以救亡。直情足以速乱。则君子何为惜一迂阔之名。以苟延百姓之命。而必欲径情而直致。徒苦天下父老。使兵革相循。纷纷不已。蹈亡秦之故辙而后已也。

三礼议

韩菼

礼之亡。亡于周衰。诸侯踰法度。恶害己。皆灭去其籍。至秦益大坏。汉兴。六经之文皆未出。最先议礼。则叔孙通取合当世。参酌秦法。沿袭施行。遂为故事。终西京之世。贾谊董仲舒王吉刘向之徒。所以发愤太息而不能已也。章和时曹褒被诏。条正礼仪。撰次天子至于庶人冠婚吉凶始终制度。百五十篇。仍杂以五经纤记之文。寻寝不行。唐初魏征等为贞观礼。李义府许敬宗增之为显庆礼。萧嵩等复折衷之为开元礼。宋初开宝通礼。亦本开元礼增损之。信斋杨氏所谓士大夫好古者。止知有开元以后之礼者也。夫自叔孙通坏弃古礼。而高堂生十七篇者虽寻出。第列于学官。而不足以宏助国家之制作。欧阳文忠云。三代以后治出于二。而礼乐为虚名。岂惟治出于二哉。礼与礼亦为二。而朝廷所施。博士所藏。讫不能相明也。惟有周礼一书。刘歆发明之。王莽行之。而遂以大乱。重以王安石之纷更制度。托于周官。而世儒遂疑此非周公之书。出歆莽之伪为。抑又过也。夫古礼十七篇。高堂生所传。与淹中所出不殊。其为古书无疑。朱子谓仪礼是经。礼记是解。如仪礼有冠礼。礼记便有冠义。仪礼有昏礼。礼记便有昏义。燕射礼皆然。其说为至明确。朱子晚年所以亟欲论定。而又以属黄干终之也。周礼虽苦繁碎。而广大精密。非周公不能作。独戴记之传。试去大学中庸二书。则其粹然者无几。而今列于学官者顾独小戴所删。学者以非功令所习。周礼仪礼。浸庋高阁。是古礼之仅存者。幸经宋诸大儒之发明。而又将复久蚀于后。诚可痛也。往者有请以仪礼周礼列学官试弟子员者。议格不行。愚窃谓诚能如朱子之意。令习礼家一以仪礼为宗。而辅以周礼礼记。使学者勿忽于其所难读。而深求古礼之意。以佐 国家制作度越前代之盛。而自叔孙以来议礼因循苟简之失。庶乎可以渐革矣。

答顾复初司业论五礼通考书

秦蕙田

承谕。拙着五礼通考。系绝大着作。不宜速成。务宜折衷至当。为千古定论。足征诲我之深。唯是尚有所疑。不得不胪列就正。来札有云。前书欲使经文之疑处都破。百家之障碍扫除。而又欲编辑汉以后之史册。及稗官小说。罔有缺漏。但恐疑处障碍。即在此二项中。正宜斩断。不使漫为牵引。致碔砆与美玉杂揉。汉以后之君相。俱系无识人。岂可与先圣制作列一处。反致眼目不清。所宜破除者即此云云。窃谓礼为经世巨典。非可托之空言。正欲见之行事。传曰。礼以义起。又曰。三王不相袭礼。程子谓圣人复出。必用今之衣冠器用而为之节文。其所谓贵本而亲用者。亦在时王斟酌之耳。行礼不可全泥古。须当视时之风气。朱子曰。圣人有作。古礼未必尽用。须且是理会本原。二先生之言。深合礼以义起之义。非可谓古则是而后则非也。且古礼之存者寡矣。即仅有存者。残编断简。乃千百之什一。其不可行也久矣。众说纷纭。触手障碍。正须钩摘而扫除之。则云雾拨而青天出。若一切斩断。概置不录。则疑处何由而破。障碍何由而扫。先圣制作何由而明也。且汉唐以来之礼。即孔子所谓百世可知之礼。皆有天下者议礼制度考文之实。而为当代礼典所由出。特其沿革损益不能尽合。古人者有之。而其不合之处。正宜搜罗详述。考订折衷。以定其是非。此而不录。则世儒议礼所为损益可知者。从何处下手。虽欲为叔孙通之绵蕞而不可得矣。况尊谕又云。即如周公制礼。后世不必沿袭者尽多。禘礼及大飨明堂。乃周公特创。从前部议俱已停止。何况汉以后之制作耶。如原庙及汾阴泰畤河东后土。宜另立一项。别为非礼之礼。又有三代正礼而近世难行者。如九庙昭穆。明见于经文。自汉明帝遗诏藏主光武室中。后世遂为同堂异室。明世宗欲立九庙。礼官以为基地窄狭难容。勉强立之。及祭日。止诣太祖及兴献二庙。不能遍行礼。踰年遂毁于火。此等处宜详列原委。另着议论。夫禘礼明堂大飨。及九庙之不可行良是。但禘礼明堂大飨九庙皆先圣制作也。同堂异室。及停止禘祭大飨。后世之礼也。今既欲专载先圣制作。而谓汉以后之君相。不可列一处。乃又谓详列原委。另着议论。细绎来书。不几前后矛盾而大相剌谬乎。不识使之何所适从也。尊谕又谓此书切忌援引多而断制少。典故多而发明少。如礼书总帐簿。读者漫无别择。甚无谓也。东海通考。最无遗议。然尚嫌其太多。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作文且不可。况礼书大制作耶。窃谓着述详约。各有体裁。约者宜精。不精则不成其为约矣。详者宜不漏。漏则不成其为详矣。着书大忌。不详不约。犹之作文者。不古不今。最为害事。如尊见削去百家之言。及后代事。止载经文。是经解之五礼汇纂。如现成之仪礼经传通解是也。此书原属未成。而朱子之本意。正不止是。宋史礼志。载朱子尝欲取仪礼周官二戴记为本。复编次朝廷公卿大夫士民之礼。尽取汉晋而下及唐诸儒之说。考订辨正。以为当代之典志。所言不为无据。蕙何人斯。敢儗此例。惟是杜氏马氏曾为之矣。窃仿其意。名曰通考。

通考者。考三代以上之经文以立其本原。考三代以后之事迹而正其得失。本原者。得失之度量权衡也。得失者。本原之滥觞流极也。本原之不立。坏于注疏百家之穿凿附会。故积疑生障。必穷搜之。明辨之。得失之不正。紊于后代之私心杜撰。便利自私。至障锢成疑。必备载之。极论之。是故援引者。断制之所从出。断制者。援引之归宿也。苟不援引。何从断制。善援引者。正即援引而成断制。非两事也。孔子曰。礼失而求诸野。稗官小说。亦取其言之是而助吾之断制者耳。即不然。亦显着其谬。明斥其非。不使如隐慝之潜滋。阴流其毒以惑后世。而潜害吾之断制者耳。如此则援引愈多。典故愈多。而发明断制亦因以详备。然后疑处可破。障碍可除。先圣之制作乃独伸其是。而尊于百世之上。岂漫无别择而牵引之哉。夫议礼之宗。每代难得一二人。而朝廷掌故。每代难得一二书。竭力搜罗。尚恐阙漏。矧可削之耶。若使希图省事。但摘一二大端以为口实。其余并皆斩断。则源流本末。罔然不知。即有所谓断制者。亦必凭私忖度。罅隙百出。动辄罣碍而不足信。孔子曰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中庸曰无征不信。征者。援引也。典故也。先生何反言之耶。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不可以行文。而可以征礼。或有然矣。古云。议礼如聚讼。如欲听讼。由堂上而观堂下。必使两造具备。师听五辞。五辞简孚。而后正于五罚。若不听其辞。穷其变态。得其真情。而遽以己意断之。吾未见其明允也。此书头绪既多。必须通贯全书。心细如发。方可着眼。否则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今所托校雠者。惟淮阴吴山夫一人。幸麤俱已就理。而抄胥仅有三人。不能多写。乘此暇隙。依序详校。讨论删润。尽心而已。敢云着作哉。但恨卷帙大。道途远。无由质证耳。

家礼纂要序

叶燮

惟先王之制礼。合家与国。其礼有五。紫阳以世俗通行。始于有家。尤为严切。于五礼之中。采吉凶二礼而为家礼。后人祖述而行之久矣。兹者程梓园侍御删烦就简。又就家而言。谓吉礼固当严矣。而生人大事。莫大于送死。于是独酌凶礼而着之。以致其兢兢。凶礼之目。曰丧。曰葬。曰祭。昔先王顺乎人之情以制礼。而本乎性以坊之。故于丧则致其哀。于葬则极其慎。于祭则尽其诚。本乎内者有其质。而后通乎外者有其度数。精麤巨细烦简先后。一一揆其所宜。以为如是则生人之心安。惟其能体乎死者之心安。而后生人之心乃得其安也。使不知死者之心之安与否。又遑问己心之为诚与妄乎。其失也有二。一曰弇陋。一曰夸大。弇陋之失。原于鄙吝。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彼陋者无所不用其俭。丧则含殓服制。不备不诚。苟焉从事。葬则久淹亲柩。非曰力不能。则曰无吉壤。祭则不时不物。数疏。如是夷其亲于路人矣。夸大之失。大约是僭。庶人之丧。往往用卿大夫之礼。葬则僭土石之制。祭则侈列方丈。什之百之。无不援下以陵上。徒令观者侈其盛而叹其美。是陷其亲于非礼矣。由是言之。俗礼之失也。百无一得也。原制礼之初心。于一事一物一时一会。孰先孰后。拳曲跪拜。升降度数。莫不以至情而行其至性。为事理之所不能踰。以为非如是则死者之心不安。而吾心庸讵得安乎。侍御于此。不胜世道人心之忧。故于习俗之所溺者。务拯而出之。习俗之所忘者。务提而明之。不过求尽乎此心之安。返之心而无不安。措诸世而益无不安矣。于以发明三代礼意之原。岂特为紫阳之一大功臣已哉。

家礼非朱子书考

王懋竑

家礼非朱子书也。家礼载于行状。其序载于文集。其成书之岁月。载于年谱。其书亡而复得之由。载于家礼附录。自宋以来。遵而用之。其为朱子之书。几无可疑者。乃今反复考之。而知决非朱子之书也。李公晦叙年谱。家礼成于庚寅。居祝孺人丧时。文集序。不纪年月。而序中绝不及居丧事。与年谱所述。略不相应。其疑一也。家礼附录。陈安卿述朱敬之语。以为此往年僧寺所亡本。有士人录得。会先生葬日携来因得之。其录得携来。不言何人。亦不言得之何所也。黄勉斋作行状。但云所辑家礼。世所遵用。其后多有损益。未及更定。既不言成于居母丧时。亦不言其亡而复得。其书家礼后亦然。敬之。朱子季子。而公晦勉斋安卿。皆朱子高弟。乃其言参错。不可考据如此。其疑二也。朱子文集答汪尚书书。与张敬夫书。与吕伯恭书。其论祭仪祭说甚详。汪吕书在壬辰癸巳。张书不详其年。计亦略相前后。壬辰癸巳距庚寅仅二三年。家礼既有成书。何为绝不之及。而仅以祭仪祭说为言耶。陈安卿录云。向作祭仪祭说。甚简而易晓。今已亡之矣。则是所亡者。乃祭仪祭说。而非家礼也明矣。其疑三也。文集语录。自家礼序外。无一语及家礼者。惟与蔡季通书。有已取家礼四卷。已附疏者一卷纳一哥之语。此仪礼经传通解中家礼六卷之四。而非今所传之家礼也。甲寅八月跋三家礼范后云。尝欲因司马氏之书。参考诸家。裁订增损。举纲张目以附其后。顾以衰病不能及已。后之君子。必有以成吾志也。甲寅距庚寅二十年。庚寅已有成书。朱子虽耄老。岂尽忘之。何至是而乃为是语耶。窃尝推求其故。此必有因三家礼范跋语。而依仿以成之者。自附于后之君子。而传者遂以托之朱子所自作。其序文亦依仿礼范跋语。而于家礼反有不合。家礼重宗法。此程张司马氏所未及。而序中绝不言之。以跋语所未有也。其疑四也。年谱所云。居母丧时作。乃或者以意附益之。敬之但据所传。不加深考。此如司马季思刻温公书之比。公晦从游在戊申后。其于早年固所不详。只序所闻以为谱。而勉斋行状之作。在朱子没后二十余年。其时家礼已盛行。又为敬之所传录。故不欲公言其非。但其词略而不尽。其书家礼后。谓经传通解未成。为百世之遗恨。则其微意可见矣。后之人以朱子家季子所传。又见行状年谱所载。廖子晦陈安卿皆为刊刻。三山杨氏。上饶周氏。复为之考订。尊而用之。不敢少致其疑。然虽云尊用其书。实未有能行者。故于其中谬误。亦不及察。徒口相传以熟曰。文公家礼云尔。惟元应氏作家礼辨。其文亦不传。仅见于明邱仲深浚所刻家礼中。其辨专据三家礼范跋。语多疏略。未有以解世人之惑。仲深亦不然之。故予今考年谱行状。及朱子语录文集所载。俱附于后。而应氏邱氏语亦并附焉。其它所摘谬误。亦数十条。庶来者有以知家礼决非朱子之书。而予亦得免于凿空妄言之罪也夫。

祠堂考误四则

王懋竑

家礼。为四龛以奉先世神主。注云。非嫡长子则不敢祭其父。若与嫡长同居。则死而后其子孙为立祠堂于私室。且随所继世数为龛。俟其出而异居。乃备其制。按此据支子不祭之文。然谓死而后其子孙为立祠堂于私室。则有不可行者。假令支子有四五人而同居。则将立四五祠堂乎。不知何地可以容之。是亦各祭于寝。俟其出而异居。始备祠堂之制可矣。又云生而异居。则预于其地立斋以居。如祠堂之制。死则以为祠堂。此非人情。乃生而自为祠堂也。若其子为父立之。则尤不可。凡此。于古无所据。而以今推之。又有不可通者。若朱子所着之书。恐不必尔也。

家礼。置祭田。注云。初立祠堂。则计见田。每龛取其二十之一以为祭田。亲尽则以为墓田。后凡正位祔位皆仿此。宗子主之。以给祭用。上世初未置田。则合墓下子孙之田。计数而割之。皆立约闻官。不得典卖。按此有三可疑。初立祠堂。置祭田。自为义举以合族可矣。乃计见田。每龛割其二十之一。宗子主之。以为祭用。是宗子得分割族人之田。以为己用。可乎不可乎。且每龛之子孙。多寡不一。贫富不齐。何以总计而分割之乎。又谓亲尽则以为墓田。是每龛各有一定之数。不知又如何区之也。其可疑一也。又曰上世初未置墓田。则合墓下子孙之田。计数而割之。今世士大夫家。远墓有七八世者。有十余世者。墓下子孙。有不相往来者矣。孰得而割其田。又孰有听其割者。又谓立约闻官。不得典卖。是徒启无穷之争。而卒亦不可行也。其可疑二也。且祭田必继高祖之宗主之矣。自高祖以下。有继曾祖之宗若而人。有继祖之宗若而人。有继祢之宗若而人。各有祠堂。则各有祭。其置祭田乎。抑不置而使继高祖之宗分给之乎。不知何说以处此也。其可疑三也。其或初立祠堂之人。自计其田。而割若干以为祭用。命其后子孙世世仿此。则尚有可行者。若立祠堂而割族人之田。是万万不可行之事。曾谓朱子所着之书。而妄为此虚谈也。

家礼。旁亲之无后者。以其班祔。注云。主椟如正位。又引程子无服之殇不祭。下殇中殇长殇。及成人无后者。皆祭而各有所终之说。按大传曰。大宗者。收族者也。不可以绝。故族人以支子为之后。其非大宗则未有立后者。又庶子不祭殇。是以殇与无后者。从祖祔食。若后世则鲜有不立后者。又殇多自祭。或不祭。故书仪无祔食之礼。今家礼据古礼增入旁亲之无后者。以其班祔是矣。但礼言殇与无后者。从祖祔食。此乃但言旁亲无后。不言殇。而注附程子说。则又有殇祭也。皇氏谓殇与无后。只祔与除服二祭。庾氏谓亦有四时之祭。孔疏如庾氏说。则其祭自何时止。今注载程子说。则殇与无后之祭。有时止也。但谓主皆如正位。略无减杀。得无太过。又不分别言之。则三殇亦皆有主也。凡此三端。皆所谓疏略抵牾者。亦不胜其辨矣。

家礼云。主人晨谒于大门之内。出入必告。正至朔望则参。注云。正至朔望。每龛设茶果。出诸考诸妣神主。次出祔主亦如之。又有事之告亦然。按书仪家各有影堂。皆及曾祖。故谒告参见。于影堂行之。今家礼以宗法为主。则家不得皆有高祖之祠堂矣。注主人谓主此堂者。亦统以各祠堂言之。而不专主于继高祖之宗也。但谒告则于各祠堂亦可矣。若正至朔望。参祢而不及祖。参祖而不及曾祖。参曾祖而不及高祖。则皆有所不可者。此其疏略之一失也。又张子言祔位当有减杀。此于义宜然。今正至朔望祔位。亦出主设茶果。何以别于正位。又有事之告。祔位亦出主设茶果。则愈过矣。此亦其疏略之一失也。

冠礼考误五则

王懋竑

家礼云。前期三日。主人告于祠堂。注云。主人谓冠者之祖父。自为继高祖之宗子者。若非宗子。则必继先祖之宗子主之。有故。则命其次宗子。若其父自主之。若族人以宗子之命自冠其子。其祝版亦以宗子为主。曰。使介子某。又主人以下序立。注云。若非宗子之子。则其父立于主人之右。尊则少进。卑则少退。按此数条多不合礼。请皆辨之。士冠礼郑注云。庙为祢庙。主人将冠者之父兄。冠于祢庙。故以亲父兄主之。贾疏云。家事统于尊。祖在则祖为冠主。以父言。则祖为祢庙。以祖言。则曾祖为祢庙矣。又经云。若孤子则父兄戒宿。郑注。父兄谓诸父诸兄。贾疏。非己之亲父兄也。此孤子无亲父兄。故诸父诸兄为之戒宿。亦不为主人。冠者自为主人也。据上二说。是冠必于祢庙。而将冠者之亲父兄为主人。若祖父在。则祖父为主人。注疏之说。最分明易了矣。书仪。主人将冠者之祖父若父及诸父诸兄。凡男子之为家长者皆可。虽不分别言之。而自不失礼意。其冠不于庙而于外厅。孤子不自为主。而以诸父诸兄为主人。则酌以时势。而别言其故。亦无碍于理也。今家礼改以继高祖之宗子为主。其非宗子之子。则冠不于祢之祠堂。而于高祖之祠堂。而主人亦非将冠者之亲父兄矣。又祖在则祖父为冠主。此贾疏郑注之意。虽经文所未言。而实大义所系。故书仪首言将冠者之祖父。今家礼止有冠者之祖父一语。其后皆以父言之。而不及祖。若祖在遂不与于冠事乎。此两节其为背谬显然。不特舛误而已也。曾谓朱子所着之书而若是乎。此当辨者一也。又家礼云。宗子有故。则命其次宗子若其父主之。其次宗子则继曾祖之宗也。如将冠者为继曾祖之宗则可矣。若继祖之宗。继祢之宗。亦不必舍己所宗。而宗继曾祖之宗也。何不竟命其父主之。而为此纷纷也。此当辨者二也。又家礼云。族人以宗子之命自冠其子。其祝版亦以宗子为主。曰使介子某。按礼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故祝辞曰。孝子某。使介子某。荐其常事。皆为祭祢而言。若家礼以继高祖之宗为主人。则当称孝元孙。而将冠者之父行辈不同。焉得以使介子某为例也。此当辨者三也。又家礼云。若非宗子之子。则其父立于宗子之右。尊则少进。卑则少退。夫继高祖之宗。嫡长相承至于四世。则年高而分益卑矣。将冠者之父。为其叔伯祖行者有之。即为兄弟。亦必长于宗子者也。乃令其仆仆焉随宗子之后。而竟不得以父之尊命其子乎。又有所不得通矣。此当辨者四也。

家礼云。冠礼必父母无期以上丧。始可行之。大功未葬。亦不可行。案此语本之书仪。而书仪取之杂记。杂记言父不言母。而书仪并及之。但二书皆谓父主冠礼。故云然耳。今家礼既改用继高祖之宗子。以例言之。必宗子无期以上丧而后可行。乃仍袭书仪必父母无期以上丧之语。是所谓抵牾不合矣。

家礼云。主人以冠者见于祠堂。注云。若冠者私室。有曾祖祖以下祠堂。则各因其宗子而见。自为继曾祖以下之宗。则自见。又云。冠者见于尊长。注云。非宗子之子。则先见宗子及诸尊于父者于堂。乃就私室。见于父母及余亲。案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冠于庙而不见于庙也。曾子问云。父殁而冠。已冠。扫地而祭于祢。此为孤子言之。故书仪亦无见影堂之文。但附孤子冠明日见于影堂。则非孤子者不皆见也。今家礼改作主人以冠者见于祠堂。此一条是其与古异者也。又云。若冠者私室有曾祖祖以下祠堂云云。颇为周悉。但不知前者主人告于祠堂。止告于高祖之祠堂乎。抑告乎。此一条则其说之不可通者也。又按仪礼宾醮冠者。冠者即自西阶适东壁。北面见于母。而后宾字冠者。宾出就次。冠者见于兄弟。入见姑姊。其序如此。疏云。不言见父与宾者。冠毕则已见可知也。书仪同之。但增诸父诸兄为少异。今家礼去先见于母一节。见于祠堂。后乃见父母。若非宗子之子。则先见宗子及诸尊于父者于堂。而后就私室见于父母。夫先祠堂而后父母。犹之可也。若先宗子及诸尊于父者。而后父母。不亦颠倒之甚乎。此一条则又于情理未合者也。

家礼云。厥明夙兴陈冠服。注云。长子则布席于阼阶上之东。少北西向。众子则少西南向。又乃醮下注云。长子则傧者改席于堂中间。少西南向。众子则仍故席。按此二条皆较书仪为疏略也。士冠礼。庶子冠于房外南面遂醮焉。注云。在尊东。不于阼阶着代也。书仪。众子则布席于房户之西南向。阼阶在房户之东。切近东序。相去差远。家礼但云少西。而不云房户之西。则似亦在阼阶。但比嫡子少西耳。是前一条之疏略矣。又士冠礼。庶子冠于房外南面遂醮之外无他文。而书仪则众子立于席西东向云云。其位甚详。所谓礼以义起也。家礼皆略之。惟醮仍书仪云。长子则改席于堂中间。少西南向。众子如故席。以此推之。则众子冠席在堂中间少东。既不在阼阶。亦不在客位。家礼少西二字。殊欠分别。是后一条之疏略矣。

仪礼将冠者即筵坐。宾坐正纚。又立祝坐加冠。书仪。将冠者即席西向坐。与仪礼同。惟其后宾跪为之加巾。又宾揖之即席跪。二跪字误。当作坐。观下三加。仍云即席坐可见矣。古者即地而坐。坐与跪一。但少异耳。书仪一依古礼。而家礼皆改坐为跪。非也。又书仪一加服四●衫。家礼一加释四●衫。此或其时之服制不同。不可考。

昏礼考误五则

王懋竑

家礼。于昏礼。亦以宗子为主。然多舛误不可通者。案书仪。于冠礼云。必父母无期以上丧。于昏礼云。身及主昏者无期以上丧。主昏者父母也。冠不言身。昏不言父母。此互文也。家礼一本书仪。而于昏礼注云。主昏如冠礼主人之法。则是以继高祖之宗子为主昏。必宗子无期以上丧。而父母有所不与矣。且与冠礼必父母句。亦自相抵牾而不可通也。此其舛误者一也。士昏礼。记云。宗子无父。母命之。亲皆殁。己躬命之。注命之。命使者。记又云。支子则称其宗。弟则称其兄。注支子。庶昆弟也。弟宗子母弟。疏称其宗者。谓命使者。当称宗子以命之也。小宗亦然。支子谓庶昆弟。故知此弟。宗子同母弟也。按昏礼。专以亲父兄为主昏者。记之言最为明白。其支子弟若无兄。则亦自命之而已。记虽不言。可以互见也。书仪若无祖父父。则以即日男家长为之。如家长为其嫡长兄。则于礼合矣。若诸父诸兄。则于礼亦少有不协者。然父殁而使家长代之。犹自不失礼意也。今家礼一以继高祖之宗子为主。则父在而不得自主其子之昏矣。此其舛误者二也。至父醮子亦自知其不可。为改此例。然必云宗子告于祠堂。不知醮固未尝告也。此其舛误者三也。书仪。父醮子而命之迎。注。若祖父在。则祖父命之。此本士冠礼贾疏之言。疏于昏礼不言者。已见于士冠礼也。母醮女。书仪亦注云。若祖父母在。则祖母命之。仿此意。今家礼于主人告于祠堂后。继以遂醮其子而命之迎。注云。再拜进诣父母前东向跪。父命之。既以主人为宗子。而又云父命之。是二句抵牾不合。且删去若祖父在一语。不知有祖父在。将在他所而不与乎。抑亲见其子妇之命之也。此其舛误者四也。又家礼云。宗子自昏。则族人之长为主。其后告于祠堂。却云宗子自昏则自告。是惟遣使具书。族人之长主之也。与宗子为主例不合。此宗子。指继高祖之宗子。若继曾祖之宗以下。皆以此宗子为主矣。不别白言之。安知其为继高祖之宗子乎。此其舛误者五也。承我宗事。注。宗事。宗庙之事也。支子不祭。而未尝不与于祭。则亦有宗庙之事焉。支子之子。又别为继祢之宗。于宗事非无所与者矣。今认为宗子之宗。而改曰家事。此其舛误者六也。昏礼。主人不降送。注。礼不参。疏。礼宾主宜各一人。今妇既送。故主人不参也。今家礼。若族人之女。则其父从主人出迎。立于其右。是有两主人矣。殊乖礼不参之义。是皆不考于礼。而漫以意言之也。此其舛误者七也。

昏礼。妇见舅姑。其礼綦重。而家礼之失有四。家礼云。非宗子之子。而与宗子同居。则既受礼。诣其堂上拜之。如舅姑礼。按宗子行辈不同。有为伯叔祖父行者。有为伯叔父行者。有为兄弟行者。有为从子行者。何以概云如舅姑礼也。即为尊行拜之。与舅姑亦有降杀。不得云如舅姑礼矣。杂记。妇见舅姑。兄弟姑姊妹。皆立于堂下。西面北上。是见已。见诸父各就其寝。注曰。妇来为供养也。其见主于尊者。兄弟以下在位。是为已见。不得特见。疏曰。诸父谓夫之伯叔也。既其旁尊。则妇于明日。乃各往其寝而见之。不与舅姑同日也。夫叔嫂不通问。兄公与弟妇。亦无相见之礼。故止于其前一过。不更特见。至见诸父。亦不与舅姑同日。其辨别如此。书仪。妇拜长属。其幼属相拜。有尊属。即日往拜于其室。已少异于古礼。然亦云拜长属尊属如舅姑礼也。家礼。同居有尊于舅姑者。则舅姑以妇见于其室。如见舅姑之礼。还拜尊长于两序。小郎小姑皆相拜。舅姑以妇见于其室。如见舅姑礼。以此事祖父母宜也。今云同居有尊于舅姑者。则是伯叔祖伯叔父。虽曰尊属。亦恶得如舅姑礼以见之乎。至于见宗子如舅姑礼。尤为舛误之极。此其失之者一也。礼。妇见舅姑。贽用枣栗腶脯修。书仪同。家礼改用贽币。礼。庶妇则使人醮之。妇不馈。注曰。庶妇庶子之妇。使人醮之不飨也。嫡妇酌之以醴。尊之。庶妇醮之以酒。卑之。其仪则同。不馈者。供养统于嫡也。疏曰。庶妇但不馈耳。亦以枣栗腶修见舅姑也。书仪云。馈主供养。虽庶妇不可缺也。故亦有馈有飨。但于庶妇舅姑不降。妇降自西阶。今家礼从仪礼。然当云嫡妇。不当依书仪仍云冢妇也。此其失之者二也。仪礼。若舅姑既殁。则妇入三月乃奠菜。疏曰。此谓舅姑俱殁者。若舅殁姑存。则当时见姑。三月亦庙见舅。若舅存姑殁。妇人无庙可见。或更有继姑。自然如常礼也。曾子问。疏曰。若舅姑偏有殁者。庾公云。昏夕厥明。盥馈于其存者。至三月。不须庙见亡者。崔氏云。厥明。盥馈于其存者。三月又庙见于其亡者。未知孰是。按两疏不同。古人言礼之详如此。书仪无庙见。亦云若舅姑止一人。则舅坐于东序。姑坐于西序。席。妇于姑坐之北。亦及此。今家礼俱削去。凡有舅姑偏殁者。何所据以行礼乎。朱子仪礼经传通解。详载两疏语。而于家礼乃尽削之。此其失之者三也。妇盥馈主于供养。故先食而后酒。昏礼。妇赞成祭。卒食一酳。无从酳。以酒洁口也。书仪。荐馔在前。斟酒在食毕后。与仪礼同。家礼乃改斟酒在前。荐馔在后。此其失之者四也。即此四失观之。虽有未能详其义者。要皆与仪礼书仪相抵牾也。固知家礼非朱子之书也。

昏礼。有纳采问名纳吉请期纳征亲迎六礼。书仪一用古礼。但改纳征为纳币。避仁宗嫌名也。家礼去问名纳吉。止用纳采纳币。以从简便。而忘请期一节。杨氏附注。谓请期有不可得而略者。当补入。而周氏又谓杨氏于家礼。往往多所不满。欲从仪礼书仪之详。非文公略浮文。务本实。以自附于孔子从先进之意。愚按周说固属附会。而杨氏亦殊不悟家礼非朱子之书也。仪礼。媵御沃盥交注。媵。送也。谓女从者也。御。迎也。谓从者也。贾疏云。女从者。侄娣也。从者。以其妇人为盥。非男子之事。谓夫家之贱者也。书仪。从者。各以其家之女仆为之。本贾疏之意。今家礼删此语。则似男从者。乃男仆矣。大全小注。乃附载书仪语。是也。

昏礼。六礼皆于庙。而无告庙之文。书仪。纳采告于影堂。纳吉纳币请期。皆如其礼。则皆告庙也。惟亲迎。妇入见于影堂。家礼。纳采告于祠堂。而纳币不告。未详其义。至亲迎则先告于祠堂。而妇入则不见祠堂。与书仪不同。此则疑家礼为得之。按昏礼记。凡行事必用昏昕受诸祢庙。女家于庙。经有明文。至家经所不言。注疏谓使者行事于庙中。则亦在祢庙也。亲迎在寝。经明云寝门。犹父醮子而命之迎。此当在庙。而疏言在寝。此恐疏误。母醮女在庙。则父醮子亦当在庙。疏分别言。似非是。书仪皆于外厅。不于影堂。纳采阖影堂门。乃命使者。可见家礼亦不别自言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