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陈朝龙Ctrl+D 收藏本站

目录

总括

竹堑堡总括

竹南堡总括

竹北堡总括

沿革(附竹堑考、堡分沿革考)

城池

县城

土城

中港土城

山川

竹堑堡山

竹南堡山

竹北堡山

竹堑堡川

竹南堡川

竹北堡川

竹堑堡纪胜

竹南堡纪胜

竹北堡纪胜

新竹县八景(附)

总括

沿革

城池

山川

总括

新竹县旧为淡水厅。光绪五年,析淡水厅之地为淡水、新竹两县;十五年,又析新竹县之地为新竹、曲栗两县(详见「沿革」)。今新竹县在台北府治之西南,东背山,西面海,北连淡水,南接曲栗。东以竹堑堡油罗山与生番分界,又以竹南堡南庄大厝坑与生番分界,又以竹北堡马武督山与生番分界,又以竹北堡乌嘴山与淡水县分界(山南属本县管辖,山北属淡水县管辖)。西以海为界。南以竹南堡中港与曲栗县分界,又以竹南堡中港上游南条之南港溪与曲栗县分界。北以竹北堡土牛沟与淡水县分界,又以竹北堡营盘脚车路与淡水县分界,又以竹北堡沙仑与淡水县分界,又以霄里溪之上游直坑、南坑、北坑与淡水县相错分界(南坑之西南属本县管辖,南坑之东北属淡水县管辖,北坑之西北属本县管辖,北坑之东南、直坑之北属淡水县管辖)。

通县东西相距六十五里,南北相距八十五里,积方五千五百二十五里。其中上则田二千零三十五甲一分六厘一毫五丝九忽。中则田四千四百五十三甲四分六厘一毫六丝八忽七微;内除历年水冲报销中则田五分三厘四毫六丝不计外,实在中则田四千四百五十二甲九分二厘七毫零八忽七微。下则田八千五百二十二甲九分五厘七毫九丝一忽二微;内除历年水冲报销下则田四分九厘五毫二丝不计外,实在下则田八千五百二十二甲四分六厘二毫七丝一忽二微。下下则田六千零七十七甲九分一厘五毫三丝三忽二微;内除历年水冲报销下下则田四分三厘八毫不计外,实在下下则田六千零七十七甲四分七厘七毫三丝三忽二微。以上新竹通县田计共二万一千零八十九甲四分九厘六毫五丝二忽一微;内除历年水冲报销共田一甲四分六厘七毫八丝不计外,实在新竹通县田计共二万一千零八十八甲零二厘八毫七丝二忽一微。上则园二甲六分五厘七毫六丝。中则园九十三甲一分三厘八毫九丝。下则园七百九十九甲七分二厘五毫八丝六忽四微;内除历年水冲报销下则园四分零七毫二丝不计外,实在下则园七百九十九甲三分一厘八毫六丝六忽四微。下下则园五百七十六甲八分六厘五毫零二忽二微。以上新竹通县园计共一千四百七十二甲三分八厘七毫三丝八忽六微;内除历年水冲报销园四分零七毫二丝不计外,实在新竹通县园计共一千四百七十一甲九分八厘零一丝八忽六微。一等沙田一千一百四十六甲四分一厘一毫八丝四忽。二等沙田一十甲零九分五厘一毫四丝。三等沙田四百二十八甲四分三厘九毫八丝。以上新竹通县沙田计共一千五百八十五甲八分零三毫零四忽。二等沙园五十甲零六分七厘九毫八丝。三等沙园四千二百四十甲零九分零九毫九丝三忽四微;内除历年水冲报销三等沙园四十一甲零零六毫五丝八忽不计外,实在三等沙园四千一百九十九甲九分零三毫三丝五忽四微。以上新竹通县沙园计四千二百九十一甲五分八厘九毫七丝三忽四微;内除历年水冲报销沙园四十一甲零零六毫五丝八忽不计外,实在新竹通县沙园计四千二百五十甲零五分八厘三毫一丝五忽四微。通共新竹通县田园计二万二千五百六十一甲八分八厘三毫九丝零七微;内除历年水冲报销田园共一甲八分七厘五毫不计外,实在通共新竹通县田园计二万二千五百六十甲零零零八毫九丝零七微。通共新竹通县沙田、沙园计五千八百七十七甲三分九厘二毫七丝七忽四微;内除历年水冲报销沙园四十一甲零零六毫五丝八忽不计外,实在通共新竹通县沙田、沙园计五千八百三十六甲三分八厘六毫一丝九忽四微。

通县共庄四百六十二,户二万一千零一十八,丁口一十四万七千七百零一;社二,屯丁一百二十七,余丁口五百二十六。

竹堑堡总括

竹堑堡(旧称竹北一堡。光绪十五年新、苗分治,析其地为两堡,更名曰竹北上一堡、竹北下一堡。新、苗分治卷内,又别名曰竹堑堡、香山堡。今查光绪十五年所分界限难以清晢,因不复分两堡,仍照旧时竹北一堡界限,直称曰竹堑堡),在县适中之地。东以油罗山与生番分界;西以海为界;南以咸水港与竹南堡分界(「咸」、「厅志」作「盐」。今细绎字义,当作「咸」为是),又以狮头山与竹南堡分界(山东北属竹堑堡,山西南属竹南堡);北以凤山溪与竹北堡分界(「凤山溪」,「厅志」作「凤山崎溪」。今按「崎」字可省),又以凤山溪之上游咸菜瓮溪与竹北堡分界,又以小石门分水与竹北堡分界。

堡内东西相距六十五里,南北相距二十五里,积方一千六百二十五里。其中上则田一千一百九十七甲七分五厘三毫五丝三忽四微。中则田二千一百二十八甲九分二厘三毫四丝七忽七微;内除历年水冲报销中则田五分三厘四毫六丝不计外,实在中则田二千一百二十八甲三分八厘八毫八丝七忽七微。下则田三千九百三十甲零七分一厘二毫八丝七忽四微;内除历年水冲报销下则田四分九厘五毫二丝不计外,实在下则田三千九百三十甲零二分一厘七毫六丝七忽四微。下下则田三百六十一甲二分五厘三毫九丝零二微;内除历年水冲报销下下则田四分三厘八毫不计外,实在下下则田三百六十甲零八分一厘五毫九丝零二忽。以上竹堑堡田计共七千六百一十八甲六分四厘三毫七丝八忽七微;内除历年水冲报销共田一甲四分六厘七毫八丝不计外,实在竹堑堡田计共七千六百一十七甲一分七厘五毫九丝八忽七微。上则园一甲二分一厘六毫。中则园八十四甲零七厘七毫九丝。下则园五百二十六甲五分八厘九毫三丝八忽六微;内除历年水冲报销下则园四分零七毫二丝不计外,实在下则园五百二十六甲一分八厘二毫一丝八忽六微。下下则园二百五十五甲八分三厘八毫二丝。以上竹堑堡园计共八百六十七甲七分二厘一毫四丝八忽六微;内除历年水冲报销园四分零七毫二丝不计外,实在竹堑堡园计共八百六十七甲三分一厘四毫二丝八忽六微。一等沙田五甲一分五厘八毫八丝。三等沙田四分三厘九毫。以上竹堑堡沙田计共五甲五分九厘七毫八丝。二等沙园一十一甲四分零九毫二丝。三等沙园一千九百七十六甲二分九厘一毫六丝三忽四微;内除历年水冲报销三等沙园四十一甲零零六毫五丝八忽不计外,实在三等沙园一千九百三十五甲二分八厘五毫零五忽四微。以上竹堑堡沙园计共一千九百八十七甲七分零零八丝三忽四微;内除历年水冲报销沙园四十一甲零零六毫五丝八忽不计外,实在竹堑堡沙园计共一千九百四十六甲六分九厘四毫二丝五忽四微。通共竹堑堡田、园计八千四百八十六甲三分六厘五毫二丝七忽三微;内除历年水冲报销田、园一甲八分七厘五毫不计外,实在通共竹堑堡田、园计八千四百八十四甲四分九厘零二丝七忽三微。通共竹堑堡沙田、沙园计一千九百九十三甲二分九厘八毫六丝三忽四微;内除历年水冲报销沙园四十一甲零零六毫五丝八忽不计外,实在通共竹堑堡沙田、沙园计一千九百五十二甲二分九厘二毫零五忽四微。

堡内庄二百一十五,户九千七百三十一,丁口六万二千零四十八;社一,屯丁九十四名,余丁口三百九十。

竹南堡总括

竹南堡(旧称竹南一堡。光绪十五年新、苗分治,析竹南一堡地二十分之一,自中港南条溪以南更名中港南堡,划归曲栗县管辖;其中港南条溪以北旧竹南一堡之地更名中港北堡,又仍名竹南一堡,归本县管辖。今查新、苗分治以后,本县竹南自一堡而外,更无别堡。若仍旧称竹南一堡,殊于名义未洽。今按照新、苗分治界限,自中港南条溪以北旧竹南一堡之地直称曰竹南堡),在县南方。东以南庄大厝坑与生番分界;西以海为界;南以中港与曲栗县中港南堡分界,又以中港上游南条之南港溪与曲栗县中港南堡分界;北以咸水港与竹堑堡分界,又以狮头山与竹堑堡分界(山西南属竹南堡,山东北属竹堑堡)。

堡内东西相距六十五里,南北相距十五里,积方九百七十五里。其中上则田四百九十九甲九分二厘七毫二丝一忽六微。中则田一千零二十四甲五分四厘七毫五丝一忽。下则田九百一十二甲五分零四毫二丝六忽四微。下下则田一百六十八甲三分五厘一毫四丝一忽四微。以上竹南堡田计共二千六百零五甲三分三厘零四丝零四微。上则园七分九厘零八丝。中则园五甲二分六厘五毫四丝。下则园二百二十甲零一分五厘八毫九丝七忽八微。下下则园一百三十甲零八分二厘七毫零二忽二微。以上竹南堡园计共三百五十七甲零四厘二毫二丝。一等沙田一十甲零二分零四毫五丝二忽。三等沙田一甲八分三厘一毫七丝。以上竹南堡沙田计共一十二甲零三厘六毫二丝二忽。三等沙园八百七十甲零零零六毫三丝八忽。以上竹南堡沙园计共八百七十甲零零零六毫三丝八忽。通共竹南堡田、园计二千九百六十二甲三分七厘二毫六丝零四微。通共竹南堡沙田、沙园计八百八十二甲零四厘二毫六丝。

堡内庄六十六,户三千四百一十九,丁口二万五千零七十六;社一,屯丁三十三名,余丁口一百三十六。

竹北堡总括

竹北堡(旧称竹北二堡。光绪十五年新、苗分治,析为两堡,更名曰竹北上二堡、竹北下二堡,又别名曰新埔堡、大仑堡。今查光绪十五年所分界限难以清晰,因不复分两堡,仍照旧时竹北二堡界限直称曰竹北堡),在县北方。东以马武督山与生番分界,又以乌嘴山与淡水县桃涧堡分界(山南属本县竹北堡,山北属淡水县桃涧堡);西以海为界;南以凤山溪与竹堑堡分界,又以凤山溪之上游咸菜瓮溪与竹堑堡分界,又以小石门分水与竹堑保分界;北以土牛沟与淡水县桃涧堡分界,又以营盘脚车路与淡水县桃涧堡分界,又以沙仑与淡水县桃涧堡分界,又以霄里溪之上游直坑、南坑、北坑与淡水县桃涧堡相错分界(南坑之西南属本县竹北堡,南坑之东北属淡水县桃涧堡,北坑之西北属本县竹北堡,北坑之东南、直坑之北属淡水县桃涧堡)。

堡内东西相距六十五里,南北相距四十五里,积方二千九百二十五里。其中上则田三百三十七甲四分八厘零八丝四忽。中则田一千二百九十九甲九分九厘零七丝。下则田三千六百七十九甲七分四厘零七丝七忽四微。下下则田五千五百四十八甲三分一厘零零一忽六微。以上竹北堡田计共一万零八百六十五甲五分二厘二毫三丝三忽。上则园六分五厘零八丝。中则园三甲七分九厘五毫六丝。下则园五十二甲九分七厘七毫五丝。下下则园一百九十甲零一分九厘九毫八丝。以上竹北堡园计共二百四十七甲六分二厘三毫七丝。一等沙田一千一百三十一甲零四厘八毫五丝二忽。二等沙田一十甲零九分五厘一毫四丝。三等沙田四百二十六甲一分六厘九毫一丝。以上竹北堡沙田计共一千五百六十八甲一分六厘九毫零二忽。二等沙园三十九甲二分七厘零六丝。三等沙园一千三百九十四甲六分一厘一毫九丝二忽。以上竹北堡沙园计共一千四百三十三甲八分八厘二毫五丝二忽。通共竹北堡田、园计一万一千一百一十三甲一分四厘六毫零三忽。通共竹北堡沙田、沙园计三千零零二甲零五厘一毫五丝四忽。

堡内庄一百八十一,户七千八百六十八,丁口六万零五百七十七;社无。

沿革

新竹县,古荒裔地。自康熙二十二年始入版图,二十三年设诸罗县,隶台湾府;南自茑松、新港、北至鸡笼山后,皆属焉。雍正元年,半线添设彰化县,分自虎尾溪以北改隶彰化。是年,并添设淡水同知,稽查北路兼督彰化捕盗事务。九年,始割大甲溪以北刑名、钱谷专归淡水同知管理。然同知犹驻札彰化;至乾隆二十年,同知王锡缙始由彰化移治竹堑。先是雍正十一年,同知徐治民就竹堑环植莿竹为城,设楼四座,凡四门。乾隆二十四年,同知杨愚增建四城炮台各一座。道光六年,同知李慎彝始详请捐建石城。二十三年,同知曹谨添建外土城。光绪四年,台北新设府治,淡水同知裁缺;时新设台北府知府林达泉、陈星聚先后莅任,皆暂以淡水厅署为府署。至五年闰三月,淡、新分治,知府陈星聚始移治台北,旧淡水厅署始改为新竹县署。析旧厅之地为两县,自头重溪土牛沟以北分隶淡水县,自土牛沟以南至大甲溪止分隶新竹县。十五年,又析新竹县地为新竹、曲栗两县,分自新竹县中港溪以南之竹南二保、竹南三保、竹南四保之地,改隶曲栗县;其竹北一保、竹北二保并竹南一保仍隶新竹县。今因之(光绪十五年,新竹县知县方祖荫分竹北一保为竹北上一保、竹北下一保,分竹北二保为竹北上二保、竹北下二保。今按县南自竹南一保之外更无别保;若仍旧分编「一、二」等字样,未免名义未顺。此次办理采访,爰拟更正其名,直称竹北一保为竹堑堡、竹南一保为竹南堡、竹北二保为竹北堡,庶名称其实:理合声明)。

(附)竹堑考

「厅志」厅治图旁注云:『城外尚有土城,分八门,周回植竹,故称竹堑』。按淡水厅城碑云:『厥初植莿竹为卫,故以竹堑名城』。又云:『其植莿竹为城之徐君治民为设淡水厅之第三同知』。今按「府志」「职官」「官秩」、「厅志」「职官表」「文职」皆云:『徐治民雍正十一年任』。「厅志」「建置志」「城池」亦云:『雍正十一年,同知徐治民环植莿竹,周围四百四十余丈』。是雍正年间已有竹堑之名矣。土城之植莿竹,乃在道光二十三年。「厅志」图注以为土城周回植竹,故称竹堑;误也。蓝鹿洲「东征集」有「纪竹堑埔」一篇。考是书成于康熙六十一年;是雍正以前已有竹堑埔之名矣。又按长乐林谦光「台湾纪略」「建置」篇云:『半线、马芝林、阿束、竹堑等社』。「台湾纪略」一书,视「东征集」又先成数十年;是康熙初年,已有竹堑之名。盖竹堑旧本为社名,「东征集」以其地宽长,因以为竹堑埔。同知徐治民就其地环植莿竹,因以旧名名其城;不得谓竹堑之名自徐治民种竹为城始也。谨掇见闻,用备采择。

(附)堡分沿革考

「府志」卷三「风俗一」:『淡水厅所属为竹堑、淡水二保』。又卷二「规制」「街里」:『淡水厅旧二堡,管三十五庄;今分一百三十二庄』(以上「府志」)。是淡水厅建置之初,只有两堡名目也。「厅志」卷三「建置志」「街里」:『城北兼东有桃涧、海山、兴直、芝兰、大加腊、石碇、拳山、摆接等堡名目,即今分隶淡水县各堡之地。城南有中港、后垄、苑里、大甲等堡名目』。按中港堡旧称竹南一堡,即光绪十五年分隶新竹、曲栗两县之地;后垄堡旧称竹南二堡、苑里堡旧称竹南三堡、大甲堡旧称竹南四堡,皆光绪十五年改隶曲栗县之地。此外,尚有竹北一堡、竹竹北二堡之称,在淡水厅时已有之,「厅志」不载其名。今考淡水厅旧案各卷,自嘉庆以来即有竹北一堡、竹北二堡之名,似「厅志」阙也(以上参「厅志」)。

光绪五年淡、新分治,本县所辖六堡皆仍旧称:在北者曰竹北一堡、竹北二堡,在南者曰竹南一堡、竹南二堡、竹南三堡、竹南四堡。十五年新、苗分治,析竹南一堡二十分之一,自中港南条溪以南之地,更名中港南堡,并竹南二堡(又名曲栗堡)、竹南三堡(又名吞霄堡)、竹南四堡(又名大甲堡)改隶曲栗县。自中港南条溪以北,仍名竹南一堡(又名中港北堡);又分竹北一堡为两堡,名竹北上一堡、竹北下一堡(又名竹堑堡、香山堡);又分竹北二堡为两堡,名竹北上二堡、竹北下二堡(又名新埔堡、大仑堡):共五堡,仍隶新竹县。今查本县南目竹南一堡之外更无别堡,若仍旧分编「一、二」堡等字样,未免名义未顺;且分编五堡,乃于清丈后就图册划分,并未勘明立石定界。此次办理采访,查询对保差役亦不能确指五堡界限;故仍就旧时堡分界限分编三堡,直称竹北一堡为竹堑堡、竹南一堡为竹南堡、竹北二堡为竹北堡,期于界限分明、分堡类辑无参差混淆之弊而已。

城池

新竹县城(旧为淡水厅城)「府志」云:『在竹堑。雍正十一年,淡水厅同知徐治民环植莿竹,周围四百四十丈;设东西南北四门,建门楼。乾隆二十四年,同知杨愚奉文:四城门上各增建炮台一所』(以上据「府志」)。「厅志」云:『旧址莿竹旋朽,仅存四楼。嘉庆十一年,海寇蔡牵乱,民筑土围。十八年,同知查廷华就土围加高镶宽,周围一千四百余丈,高一丈、宽一丈。城外阔一丈,植竹;竹外阔一丈,开沟;沟深亦一丈。民自派工、供食、捐茅草;董事林超英、林光成、吴国步等并议改造四城门楼,添建窝铺、堆房,需费按照田甲匀捐。道光六年,总督孙尔准巡台,同知李慎彝准绅士郑用锡等佥禀,详请改建石城;奏入,报可。台湾道孔昭虔履勘度基,以原建太狭、土围太宽,乃拆毁内外,更定周围四至,计八百四十丈(城碑云:「八百有四十丈」。「厅志」作八百六十丈;今据城碑订正)。墙高一丈五尺,添垛三尺,共一丈八尺。顶宽一丈二尺,基宽一丈六尺,深一丈。雉堞凡九百七十四垛。城墙自下而上分为三层,层各五尺。其下两层皆以石条与细石相间砌成,至第三层乃砖石相间,雉堞则皆用砖。仍建四门:东曰迎曦,西曰挹爽,南曰歌熏,北曰拱宸。城楼四座,座二层,高二丈九尺。东西南三门炮台、水洞各一,北门炮台、水洞各二。四门内堆房各一座,座四间。改设四城道路,各宽一丈二尺,共长七百七十二丈三尺。城外浚河,南宽一丈二尺、东西北俱宽八尺,深各七尺,周围计八百六十丈。七年六月兴工,九年八月报竣。监造者,淡水同知李慎彝、竹堑巡检易金杓;总其成者,进士郑用锡、员外郎林国华、生员林祥麟等(详见竹堑堡「碑碣」(上)「新建台湾府淡水厅城碑」)。官民捐资计费番银一十四万七千四百九十八两有奇,尚剩番银九百二十四圆零。即于是年九月委派巡检易金杓清查旧北门、新北门、旧西门堆房基址,即以城工余款建造瓦店七座、计十一间,年收店租银计二百四十八圆,佥举殷绅郑恒利、林祥麟、郑琛、曾益吉、吴振利、吴金吉、罗德春、周福泰等八户轮年经理生息,以备岁修城垣之费。同治十年,淡水同知陈培桂改谕董事郑恒利、林恒茂、郑恒升、李陵茂、翁贞记、吴万吉等六户轮年经理。所有历年生息存余修理开款,在光绪三年以前,均经值年董事禀官核销在案。十七年,东门城垛坍塌十六座、东北亦有损坏,知县沈继曾谕城工绅士林汝梅等捐修。十八年,屡遭风雨,城垣坍坏甚多。知县沈继曾详请就田甲钱粮每两随收城工捐银五分;十九年知县叶意深详准开工兴修,每日步行亲诣监督。二十年二月,报竣(以上参「厅志」并据「淡水厅城碑」及案卷详载)。

土城在县城外。南北距县城一里,东西距县城不及半里。道光十九年,台湾道姚莹谕淡水同知龙大惇应否添建?二十二年,淡水同知曹谨因防洋事与绅民筹议捐资,仍依旧址加筑土围为厅城外蔽。高一丈,周围一千四百九十五丈,每丈给草价银六角;仍建四门城楼,又建小门四,共计八门。城外植竹开沟,一如旧制,惟沟阔二丈、深一丈五尺。其八门,东曰宾旸,小东曰卯耕(林祥云造);西曰告成,小西曰观海(曹谨造);南曰解阜,小南曰耀文(郑用钰造);北曰承恩,小北曰天枢(郑用锺造)。道光二十三年修筑。同治九年,同知陈培桂于南门石城之外、土城之内小溪边添筑小炮台二座(炮台今废)。光绪十九年,知县叶意深拟重新修筑,一如旧制。十二月兴工。旋于二十年二月卸新竹县篆,工暂停(参「厅志」)。

中港土城在县西南二十五里竹南堡中港。筑土为城,环植莿竹,周围三百二十五丈。设东、西、南、北、小东计五门,门各建门楼一座。道光间,中港绅民捐建(新辑)。

山川

竹堑堡山

熬酒桶山在县东南百余里。其山从淡水县番界中东南方来,在诸山之上突起一峰,顶平而圆,上稍窄而下渐宽,形如熬酒桶;高插云霄,为人迹不到之区(山上积雪经年不消,虽盛夏寒气砭人肌骨,生番亦不敢近)。远望之,一峰直竖,形家呼为「冲天木」:此县治太祖山也。山之旁有一峰,形如展旗,或呼「木火通明」格。稍南一带,大树插天,枝干连云。晴时可见其下片片飞琼,满山瀑布;巉岩削壁,白石莹莹。此一大观也,常于雾敛云消时彷佛睹之。盖所谓玉山者,近似。

按「彰化县志」卷一「封域志」「山川」:『大员山在县东北七十余里,山顶员形似熬酒桶,故俗呼酒桶山。与水底寮山、罩兰山、大茅埔山俱在东势角左右』。而山川全图又并列大员山、熬酒桶山于大甲溪上游之南。曲栗县举人吴子光「一肚皮集」卷七「双峰草堂记」(一)云:『由五指峰南分一支势独尊者为酒桶山,则入石垄境矣』。据「彰化县志」,熬酒桶山当在彰化县内山,即今台湾县境;据「一肚皮集」,又当在曲栗县境矣。今于新竹县东门城上以罗经按之,正在巽方。访询内山客人出入番社、熟悉形势者皆云:在新竹县境。偶询一、二生番,亦皆云然。似应以此山属新竹县为是。第此山高不可仰,常由新竹行至嘉义县境沿途犹远望见之。盖不特为新竹县之太祖山,其中擘干分支,亦即台湾、台南诸府县之祖山也。惟人迹不到,究不能确指其所以然。今姑略举见闻,以备采择。

天马峰(俗名傀儡山,又名大嘉礼阪山。方言:傀儡为嘉礼。按嘉礼阪,当是傀儡番之转音)在县东南六十余里。其山自内山番界中南方午位而来,故名。「厅志」云:『以两峰相连,首昂尾低,故名。矗立千仞,形若展旗,常有云覆其上』。此县治龙脉之太宗,远望之昂然大观也。但为生番所居,人迹罕到。熬樟脑者,间或有至其麓。由此当中而出,从干亥方行为五指山。

五指山在县东南五十五里。其山自天马峰巽巳方来,擘分五峰如人左手伸掌形,五指森立。远望之,较他山不甚高;即之,而远山屏蔽,此独巍峨。有陟其巅者,回头下注,俯视雷雨;故「厅志」八景有「指峰凌霄」之目。中峰半山有巨石如仰盂而稍方,中深三、四尺,周广可四、五十丈。时有泉自石罅出,不溢亦不涸;俗谓之天池,又谓之砚池石。生番每就此石摩刀,沿边有摩刀痕迹二十余处。第二峰半山有两石分峙左右,相距二、三十丈,高各十余丈;体方而末锐,俗谓之石笔。第一峰之下开一大坪,名顶坪。一面倚山、三面壁立,守隘大营在焉;环坪筑垒,有兵房二十五间,营勇二百名扼守于此。各山坑生番出入要路,此坪营内枪子皆能及之。天险生成,独据形胜,此县治少祖山也。由中峰放龙而西,磬折轮囷二十五里为店子冈。

店子冈在县东南三十里。其山自五指山西行,一路开屏展帐,节对枝匀,脉当心出;中间大起大伏,迢递而来,至此略开平原,又束细峡。高八、九丈,形如覆瓦,产茶颇多。又西行为崩冈岽(两旁崩坏中,间仅存丈余);一名猫儿镜山。又蜿蜓顿挫西南行为沙武坜山。

沙武坜山(一名大坜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其山自店子冈东北方来,高二十余丈,形如覆釜。旁抽一干南行甚远,竹南堡诸山多从此分出。其分支夹涧之中曰北坑,即隙子溪发源处也。正干仍从西北行,为吴宝廓山;相传昔时有吴宝者守隘于此,故名(「厅志」作吴宝髻。今按方言:以人之额耸而突出者谓之壳,音如廓;此山之形似之。又以吴宝得名,故谓之吴宝廓)。

金山面山在县东南十里。其山自吴宝廓东方来,纷纭排列,高或三、四丈,或四、五丈,形开金面。西衍平原,周广数里,田园甚多。西北为冷水坑,有泉自坑中流出,清可沁脾。坑之东南略聚一窝,竹林幽邃,新建长清禅寺在焉,即「厅志」「古迹考」所谓灵泉寺也。寺前僧人种茶供佛,颇称美产。有古榕一株,可百年物。树下错列巨石十数,以供游人憩足。寺右为郑氏冷泉别墅。临水结构,茅屋数椽,不甚装饰;而曲径短墙,环植花卉,一种天然幽雅之趣,亦足以游目骋怀。冷泉别墅之右为放生池旧址,冷水坑之水回绕长流:此县东名胜之区也。寺南复突起高冈,埔园宽旷,为泉兴埔。再西复聚一窝,形如仰盂,周广二百余丈。有泉涓涓微注,产草结子如粟,俗名出粟湖,人谓之养龙池(「厅志」「古迹考」作仰天湖;云:其『水不溢、亦不竭。今为农民私垦为田,春夏出泉,秋冬则否矣』)。由出粟湖迤北低伏,形若垂帘,断而复续,峰峦迭起者为十八尖山。

十八尖山在县东南三里。其山自金山面东南来,云罗棋布,翠若列屏,环绕县城;尖峰韶秀,为学宫之案山。高或二十余丈,或三十余丈。迤南一嶂盘桓雄伟,势若负嵎者为虎头山。

虎头山在县南二里。其山自十八尖山东方来,高三十余丈,端圆肥厚,高耸壮丽,以象形得名。龙脉融贯,地气独锺;敛之既归,发之愈广。盖至此而众山皆尽,真气凝焉。山下渐化平原,纵横广坦,迢十余里,悉为秀灵奥区。县城之建,所由萃川岳之奇也。

员岽子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其山自南方五指山之燥树排束峡而来,平中突起,高四、五丈,形如覆盂。

树杞林山(「厅志」作象齿林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其山自店子冈分支北出,迤逦而长,高七、八丈。其下民居稠密,有街市一道树杞林街。又西北行二里,为番社子山,有熟番四十余户。又二里,为桶盘山。

桶盘山(一名托盘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其山自番社子山东方来,高峻峭削,高四丈余。顶平而方,周广十余丈。以形得名。

三重埔山在县东南十五里。其山自沙武坜分支北出,高四丈余,峰峦韶秀。半山地甚平坦,周广可一里许;中多田园,杂产靛、茶。由此而出为二重埔、又出为头重埔,所产皆同;山之高大、埔之空旷;形势亦大略相似。

顶员山在县东南十三里。其山自头重埔而来,脱下平原突起墩阜,形如覆釜,高三丈余。又西行数百武为下员山。

柯子坜山(一名鸟屿)在县东南十二里。其山自南方吴宝廓分支而来,高五、六丈。居民植竹成林,众鸟群巢其上,白鹭尤多。每当春夏之间,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憩此,殊饶幽致。又北行为柴梳山。

按山中有坑,名管甫坑(「厅志」作管甫坑山)。乾隆五十一年,林逆爽文陷竹堑,北路右营提标兵丁十二人逃匿此坑,有丐者导贼尽杀之。时兵有犬随行,遇变奔投同标兵,急喘而嗥,若有不能已者。同标兵知其有变,随犬诣死所;见尸首散乱,莫可辨识,犬一一衔首就尸。瘗毕,犬跳跃哀号,以头触地而死。同标兵嘉其义,棺敛之;并十二人立祠于营房之右祀之,题其主曰「十三兄弟位」。俗谓营兵曰管甫,故名管甫坑;兵谓兵曰兄弟人,故曰十三兄弟云。

柴梳山在县东南十里。其山自南方柯子坜山而来,一冈横列,高二丈余,长一里许。顶平而直,宛如「一」字;首尾略垂,又似梳形,故名。

风吹辇崎在县东南三里许。其山自出粟湖倒脱而来,在十八尖山之北,为护县龙转身处;高三、四丈,形长而坦。复迤北蜿蜓西行,略起小阜数堆,俗名黄金洞(「厅志」「封域」「山川」作黄金洞山)。又西行为枕头山。

枕头山在县东一里许。其山自东方黄金洞来,微化阳脉,平中突起,由北而南。高二丈余,长百余丈,形直似枕,故名。此处头山龙脉入城右旁之护卫也。

北埔山在县东南三十二里。其山自店子冈分支南行二里,曰面桶寮山;又三里即北埔山。形开金面,高十四、五丈。下有市廛,民居九十余户,名北埔街。旧时开垦,,建大隘寮于此,故又名大隘;有垦户金广福公馆在焉。

南埔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与北埔山相近。其山自天马峰西出,横列而南,高十余丈,为县治左肩。下有南埔庄,民居五十余户,田畴亦广坦。

龟山在县东南三十六里中兴庄东北隅。其山自东方大横山脱下,似断而续,平地突起,高一丈余。四面平广,恰肖元龟。相传金广福开垦之初,生番数十社皆逸;独此社低凹在溪埔之中,四面受敌,尚抗据多年。最后溪反东流,龙脉冲断,乃遁去。说者谓前脉未断、番未遁时,溪流涨溢而水不能淹。此山之麓,远望之若龟浮水面。今履其地观之,犹俨然有生气。

鸣凤髻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其山自沙武坜山分支而南,高三丈余,形似凤冠(俗谓冠为髻)。下有石壁若刀削,而钩尖长如鸡舌。相传昔时常闻山上有声恍如翰音,厥后其下凿山为圳,其音遂绝。又丁未方行为中兴庄山,再行为月眉山。

月眉山在县东南二十八里。其山自鸣凤髻山北方来,高四丈余,形如半月。下有月眉庄,民居九十余户。又南行为壶卢肚山。

枫树桥山在县东南十五里。其山自沙武坜山分支而来,南行为草山、为猴橱山;一带牵连错杂,路曲峰回,参差莫辨。

水仙岭在县东南十三里。其山自吴宝廓分支转侧东入,形直而平,高五丈余。民居四、五户。

二坪山在县南十一里。其山自吴宝廓分支而来,辗转南下,曰鹿子坑;复纡徐曲折,中起一峰,屹然特立,高四丈,两旁弯抱如屏帐。下脱平埔,悉为场圃,产甘蔗、落花生。

大崎在县南十里。其山自金山面分支南下,转折西行。上为平埔,垦辟成园。下有民居十余户,良田亦多。又西行为芎蕉湾山、香橼宅山。

壶卢肚山在县南五里。其山自出粟湖分出数支斜垂南下,如垂木乳形。外有两支,夹抱环绕,周匝圆密;中间开面化阳如满月状。

大仑岭在县南五里。其山自出粟湖分支直趋至涧,略起剑脊形;迤东曰双溪崎、中心仑、番子岭、火烧坑诸山,迤西曰姜母排山、御史崎、竹子坑诸山,皆平列于隙子溪之北,亘连六、七里。

虎子山在县西七里。其山于平地突起一片沙,堆积为冈阜。其地滨海斥卤,所在多盐埕;民居数百户,皆晒盐为业。官设盐厂两处:在南者附近虎子山,曰南厂;在北者附近油车港,曰北厂。各设司事一人,专司出入缉私事务。大约三月开晒、十月封晒,年可收盐二万余石,足支新竹一县民食之用。

三叉岽在县南二十四里。其山自沙武坜山分支而南,蜿蜓西出,耸起高峰,形圆而秀,高二十余丈。上有樟树一株,居民即其下以祀土神,盖数百年物也。由此分三大支:一从干亥方行,为石屑仑、内外狮一带诸山(「厅志」「封城」「山川」作石碎仑山);一从庚酉方行,为十阄、南隘一带诸山;一从坤申方行,为竹南堡、水流东、老衢崎一带诸山。

石屑仑在县南八里。其山自三叉岽巽巳方来,高八、九丈,形势崚嶒;细石充斥,大仅如卵,故名。自三叉岽至此迭嶂层峦,此独耸拔。据其形胜,故开辟之。初设隘其上,以防生番出入。道光间,守隘者犹戒严;有隘寮九间,至今尚存。迤西一带高冈曰头埔、曰二埔,再西曰内狮山、外狮山,西北曰隙子山、牛埔山。

牛埔山在县西五里。其山自石屑仑东方来,高五、六丈,由东迤西,复折而南。两面平直,周列若垣墙。山麓广坦,悉成田园;延及香山一带,皆为台南府城守营隆恩息庄租界。其上一片平冈,丰草茂密,为居民冢牧之地,故名牛埔(详见「碑碣」「宪禁冢碑」、「香山南势山冢牧碑」)。

十阄山在县南十五里。其山自三叉岽甲卯方来,盘旋曲折,条干参差,形家目为「芍药」格,而边短边长、分枝错出者也。北为摩天岭,迤南为南隘山、宝斗仁山,迤西为茄冬湖山。

摩天岭在县南七里。其山自十阄山东南方来,高十余丈,巉岩峻峭。其内蜿蜓错杂,围绕重重,有竖林山、古车路山、大廓山、砻钩崎,转西为双乳山,迤北为印斗山。

印斗山在县西南六里。其山自摩天岭东南方来,高十余丈,顶方而平,周广四、五十丈,形似棋枰,土则黄壤。旁有四隅,各分枝干下垂,形家目为「印斗之绶」。其下为韭菜坑民居三、两;产柿、桃、李、黄梨。

茄冬湖山在县西南十里。其山自十阄山东南方来,蜿蜓倚伏,大小不一。山中村落之大者名茄冬湖庄,民居四十余户。其余沿山各坑民居错落,或三、或两。产柿、芭蕉、绿竹笋。迤南为触子山(俗作■〈毛石〉仔,或作矺仔。今绎方言细按字义,应作触子为是)、为草漯山。迤西束峡脉若蛛丝、峰峦迭出者,西北为大坪顶山、正西为香山、西南为稷仔坑山。

香山在县西十里。其山自茄冬湖山东方来,形颇平坦,直如屏障;延袤七、八里,高五、六丈。诸山罗列,俯临大海;每当潮回之候,浊浪排空、惊涛舄地。登高而望,汪洋万顷,雪卷银翻,别开世界;为「厅志」八景之一。山下有香山塘庄,民居五十余户。又有顶寮街,民居六十余户;下寮街,民居八十余户:皆为南北往来官路之冲。

稷子坑山(俗或作息仔坑)在县西南十五里。其山自茄冬湖束峡而西,宛转南行,翠岫重重,邱壑无数。山麓民居十余户,产橘、柚、黄梨。又南行为中隘山,山中荔枝满林,龙眼数十株;田园亦有数十甲,民居二十户。

宝斗仁山在县南十六里。其山自十阄山东北方来,擘为数干,条分缕晰;中有一阜形颇象方,高丈余。民居十余户。

南隘山在县南十五里。其山自十阄山北方来,形势超拔,蔚然挺秀,高八、九丈。下开平原,周广数里。有郑姓南村别墅,背山卜筑;茅屋十数间,结构精致。屋后因山布置,自高而下层层种花。每当春、夏之间,红、紫争艳,如列锦屏,颇擅山林胜概。门前有一池,周广二十余丈,深以丈计。其外为南隘庄,民居十九户。山麓宽平,田园甚广,产乌尖米,颇著名。果则荔枝、龙眼、葡萄、柑、橘、油柿;荔枝尤多,亦最佳。向东则满山黛色,样若蛾眉;可以探幽,可以选胜。

赤柯坪山在县东南三十二里。其山自竹南堡狮头山南方来,迤而东北行,束峡层层。中开两坪,形皆象圆,一名大铜罗圈、一名小铜罗圈。复绵延起伏,细敛蜂腰,由干亥方行,巍然高耸起重迭金星。两旁弦棱周匝,中间一带平埔由高递下,恍如上下床。内则池鱼甘美、花果鲜新,外则四围包裹,密荫浓遮。下为月眉溪,曲流回绕。山水之佳,俨别有洞天焉。

尖笔山在县东五十余里。其山在五指山之东北,于新甲坜山窝中特地耸起,高五十余丈,奇丽莫匹,秀比毫尖;为县治右肩,与竹南堡之狮头山遥遥相对。山后有生番社,名猫力社;土目一名,番丁五十余名。山窝名尖笔窝,垦佃与合番子杂处,各有数户。又西北行为大山。

大山在县东三十五里。其山自尖笔山之北番界中骑龙山东南方来,挺拔百余丈,高与五指山埒;巍然矗立,如将军仗剑形。上颇尖秀,悬岩千尺;其蚕丛险阻,几于鸟道能通。下有小山,高十余丈,名狮头岩。又其下束峡而复起者,曰横山。

横山在县东三十二里。其山自大山束峡复起,高五、六丈,其形端直而长。山上民居五十余户,名横山庄。其下为猴洞庄,一片平原,良田数十甲。外为溪埔,即五指山、油罗山两溪汇流处也。

油罗山在县东五十五里。其山自天马峰脱肩而北,势甚高耸。有溪一道自内山番界中流出,自东而西。溪以南为大油罗社、小油罗社。大油罗社有土目六人:一曰殊荆吗哩,领番丁六十余名;二曰乌茅乌督,领番丁二十余名;三曰吗哩打棍,领番丁七十名;四曰带木可学,领番丁二十余名;五曰打兰沙委,领番丁四十余名;六曰吗哩吗荆,领番丁十余名:共计番丁二百四、五十名。小油罗社有土目五人:一曰摆学埋呢,领番丁五十名;二曰马犁较那,领番丁一百名;三曰哇丹加喇木,领番丁四十余名;四曰谓零呢,领番丁四十余名;五曰打摇鼎亚学,领番丁八十余名:共计番丁三百余名。统归于大油罗社殊荆吗哩为总土目总领之。溪以北为木树仁社、加喇摆社。木树仁社有土目四人:一曰也谓眉为,领番丁三十余名;二曰留名吗学,领番丁五十名;三曰吗哩鼎亚木,领番丁四十名;四曰哇丹摆悦,领番丁四十余名:共计番丁一百六十余名。加喇摆社有土目七人:一曰带木麻里,领番丁六十名;二曰留名哇督,领番丁七十名;三曰留名姑欲,领番丁二十余名;四曰摆学乃完,领番丁四十余名;五曰如完打摇,领番丁一百名;六曰也为吗哩,领番丁四十余名;七曰如完哦何,领番丁一百二十名:共计番丁四百余名。以上木树仁、加喇摆两社,均归于加喇摆社带木麻哩为总土目总领之。产木料、樟脑。由油罗山西出为大山,迤北转折而西为鹿寮坑山、为石壁潭山。

石壁潭山在县东二十五里。其山自油罗山东方来,高七十余丈。崇嶐耸峙,如将军坐帐形。山半广而坦,民居二十五户,田园多肥美。内有山杉木一林,果则荔枝、葡萄、橘、柚、柑、梨,龙眼尤多。山麓有潭,深不可测,真所谓山高水深也。又西北行为五股林山;迢递而下,其势渐低,又为九芎林山。

九芎林山在县东二十里。其山自石壁潭东南方于麻竹窝再起峰峦,至赤柯寮过一小脉又耸而起,高十余丈,势颇平直,其下村店排列,各循山麓而居,名九芎林街;民居百余户。产龙眼、黄梨、芭蕉、柿、筀竹、绿竹笋。又西北行为犁头嘴山。

犁头嘴山在县东十二里。其山自九芎林山东南方来,高十余丈。绵亘数里,渐趋而下,势渐低小;形如犁头之尖,故名(方言谓■〈耒召〉曰犁头;其末尖锐,故曰嘴)。山上民居错落□□户。有寺名莲华寺,寺旁即县城往新埔咸菜瓮之通衢。又西北行至山尾,俗名断龙颔;竹北堡枋寮溪由此出焉(溪南属竹堑堡,溪北属竹北堡)。

五虎山在县东四十二里。其山在咸菜瓮街之南,与鹿寮坑相对,高二十余丈。数峰耸峙,势颇雄伟,以象形得名。山下,即咸菜瓮溪之渡船头。又迤逦西行,迭起峰峦,六里为上横坑山。

上横坑山在县东三十六里。其山自五虎山东方来,山上民居七十户;高二十余丈,曲折周回,岩岫重迭。山南盘旋围绕七、八里,即石壁潭、九芎林一带诸山。又西行三里为下横坑山,又四里为上南片山,又三里为下南片山,又三、四里为上内立山、下内立山,又西行五、六里即犁头嘴山之山背也。

竹南堡山

狮里兴山在县南六十余里。其山在番界中,群峭摩天,深林繁密,樟树尤多。沿山一带各番社,共计有番丁二百余名,有总土目曰日阿拐、土目曰丝踏尾、曰解幼眉领之;性颇驯狎。脑户杂处,煎熬日众。查狮里兴一带由狮头驿南入十余里,虽壑绝岩深,地少平坦;然数年后,大树为墟,若垦而耕之,可得良田数百甲。

狮头山在县南四十二里。其山自竹堑堡内山番界中天马峰东方来,在狮里兴山之北,与象鼻山对峙,中隔一溪。高四十余丈,嵯岈岌嶪,形奇而怪,状如怒狮,故名。又壬方行为赤柯坪山、辛方行为三湾山。

三湾山在县南三十二里。其山自狮头山东方来,顿跌起伏,西现仙桥峡陡起峰峦,高三十余丈。顶大而平,登临远眺,觉众山迭翠,万象俱涵。产靛、蔗、茶。下有三湾街,民居八十余户。又北行为平潭山。

诰轴山(俗名神桌山)在县南五十六里。其山自曲栗县番界中南方来,在狮头山之西,两相对峙。高五十余丈,形如儿案,而两旁高起。山上大树森密,人迹罕到。所居之番,盖半生、半熟,行者尚视为畏途。又东北行为屯营山、为南埔山、为象鼻山,迤西为接隘子山。

象鼻山在县南四十二里。其山自诰轴山而来,在狮头山之南,高四、五丈。形势迤长,宛如象鼻,故名。

接隘子山在县南四十六里。其山自诰轴山东方来,由屯营山迤而西,束过蜂腰,高十余丈,形如仰瓦。相传开垦之初,此山南北各设隘寮,山北归徐元官把守、山南归罗庆二把守。两隘相距只隔一山,故名接隘。光绪十五年新、苗分治,此山在南港溪头为两县交界之处。前署新竹知县方祖荫、署新竹知县张廷■〈示干〉、代理曲栗知县林桂芬会勘定界,立一界碑于此(互详「碑碣」「新苗分界碑」)。又北行为员林子山。

员林子山在县南三十八里。其山自接隘子山绵亘北出,峰峦无数,细嫩拖蓝,高或四、五丈,或五、六丈。山下民居四十余户。又北行为腰肚角山(方言谓兜肚曰■〈月斗〉子、谓皮兜肚曰腰■〈月斗〉。今按字义,应作「肚」字为是)。

腰肚角山在县南三十二里。其山自员林子山而来,与三湾山对峙。壁立秀削,高五、六丈。形曲如钩,又如蛾眉,上颇平坦。又北行为内湾山。

内湾山在县南二十八里。其山自腰肚角南方来,有头湾、二湾之称,高各五、六丈;半山化为平埔,悉垦成园。山下为内湾庄,民居七十余户。西出为大份坑山、小份坑山,迤南为茄冬坑山,再南为鹿厨坑山。

鹿厨坑山在县南三十里。其山自内湾山东北方来,缠绵围绕,干折枝分;山上一望蔚蓝,盖相思树也。山中村落,民居四十余户。以内则林壑参差,层峦百出,为石马店山、永和山、鸟漈子山;嵯峨崱屴,莫可名状。

八股山在县南五十二里。其山自接隘子山东方来,高六、七丈,长八、九里,罗列如城垣。山中村落名八股庄,民居六、七十户。下有大仑横亘,名宰猪崎。再折而西为内大坪山,地颇平坦,产苎麻、靛、蔗。又随溪转折为龙眼宅山,内有山窝,民居三、五户;环植龙眼百余株,故名。又西北行为藤寮坪山。

藤寮坪山在县南三十六里。其山自八股山东南方来,高十丈余,如人形。山上植竹一林,果产橘、柚。又西行为楠子崎,迤北为翁子上天山。

翁子上天山(「厅志」翁作尫)在县南三十五里。其山自藤寮坪南方来,高六、七丈,数峰并崎,挺然屹立,略似人形,故名。又北行为湳坑口山,或名新车路山。又北为尖山;周回延袤,与鹿厨坑山接壤。

水流东山在县南二十二里。其山自三叉岽艮寅方来,左斜右插,周回旋绕,势颇■〈山上聿下〉萃。山上竹木萧森,松柏丸丸。所在多居民,林壑尤众。但全台形势,大概皆东背山、西面海,水皆西流;独此山之水倒从东流而南注于溪,故名。又西行为烘炉崎(竹堑、竹南两堡即于此分界)。

烘炉崎在县南二十二里。其山自水流东抽出仙桥峡复突起冈峦,若巨鳌之柱,高七十余丈;顶如承露盘,形象三足锜。面面削壁,无级可升,行者于山下辟一小道盘桓而上。更迤而北,曲折回环,起无数鹤膝而枝分干插,下趋于咸水港之南者,曰盐水港山。上化高冈,突起尖峰者曰尖笔子山,迤南高耸岩峣而广坦者曰老崎。

老崎在县南二十三里。其山自水流东山北方来,广大宽旷,高二十余丈。民居十余户,产橘、柚、茶,番石榴尤佳。又南行为大坪山。

大坪山(一名二坪山)在县南三十四里。其山自老崎北方联络而来,高与老崎齐。西脱平埔,悉垦为园,产甘蔗、靛、茶。其下名小坪,有田二十余甲。西出一带平冈,长八里,宽二、三里,名大埔;田园二百余甲。大埔地高而燥,差逊小坪。由二坪平埔南方侧落为斗换坪山。

斗换坪山在县南二十四里。其山自大坪山北方来,平中突起,首高尾低,形势端直。长一里许,边起弦棱,中间聚窝;形如掌心,又如汤瓢。民居百余户(台榖似货与生番交易名曰斗换,即对换之义。当开垦之初,此山为民番斗换之所,故名斗换坪)。

尖笔子山在县西南十九里。其山自水流东山东方来,翠岫两三,势颇相埒,高十余丈。近即之若不甚高,遥立凝睇,细若秋毫,蔚然挺秀;海船进口,视为标准。又西行为老衢崎。

老衢崎在县西南十七里。其山自尖笔山东方来,高十余丈。山上广坦,垦成埔园数十甲。迤西有泉一泓,周广数丈,名冲天泉。再西则一望汪洋,濒临大海。海滨村落曰北沪庄、曰青草庄,民居四、五十尸,皆以渔为业。

竹北堡山

乌嘴山在县东七十余里。其山自淡水县桃涧堡东北方来,巉岩峭削,高数百丈(自山下行至顶峰逶迤而上,计程十五里)。半山有生番社,名浅山麻里翁社;番丁四十余名,有土目一人领之。光绪十四年,郑有勤统领隘勇时,分拨五十名在此防守,并筑瓦屋五间为驻札办公之所。后隘勇只扎马武督山,此山仍为生番所居。山北属淡水县桃涧堡,山南属新竹县竹北堡。半山有泉水出西南行,即咸菜瓮溪发源处也。又西南行为马武督山。

马武督山在县东五十七里。其山自乌嘴山东北方来,高四、五十丈。山后为六畜山,有六畜社、昔沥社、交易社、里雾社、那禄社,皆生番所居;山前为马武督社。共计番丁二百名,各有土目一人领之(六畜山极东之后山为后山麻里翁社)。旧时有隘勇一营屯扎于此,分拨各要隘防守(今归垦户包办,改为一百零八名)。有新垦充公田三十余甲,产樟树;近时熬脑者荟萃于此。又西行为荡钯山。

荡钯山在县东五十里。其山自马武督山东方来,高三十余丈;与彩和山南北对峙。

彩和山在县东五十里。其山自淡水县桃涧堡北方来,高三十余丈;与荡钯山南北对峙。两山相衔之处,如牛相斗形,俗名牛斗口;乌嘴山之水由此出焉(坑中有巨石,水从石下流出)。所产满山皆樟脑;自光绪十四年以后,开垦者砍伐作料煮熬樟脑,不数年间而已濯濯矣。又西行为石岽山。

石岽山在县东四十六里。其山自彩和山东方来,高十余丈。巉岩秀峭,皆巨石相夹而成。旧时有隘勇屯札于此,今皆移札马武督山一带。北有小坑,坑北为崇坜山。

凤坡亭山在县东五十一里。其山自淡水县桃涧堡而来,高四十余丈。东北为山背,属淡水县桃涧堡;西南为山面,属新竹县竹北堡。又西南行为崇坜山。

崇坜山在县东四十七里。其山自凤坡亭山东北方来,高十余丈,与石岽山隔坑对峙而稍高。西为三墩子山。

三墩子山在县东四十五里。其山在崇坜山、石岽山之西,高二十余丈。由北而南,小峰三、四顺趋而下,势渐平坦。长五、六里,在北为头墩、稍南为二墩、又南为三墩。山下民居有上下三墩庄之名,并沿山各坑,共计有百余户,垦成山田二十余甲。由头墩分支西行为猫鼻峎。

猫鼻峎在县东四十五里。其山自三墩子山之头墩分支西出,高二十余丈;由高趋下,形似猫鼻,故名。又西行为横冈。

横冈(俗名横冈头)在县东四十四里。其山自猫鼻峎东方来,高二十余丈。山北属淡水县桃涧堡,山南属新竹县竹北堡。又南行为水头排山。

水头排山在县东四十二里。其山自横冈北方来,高二十余丈;形开金面,为咸菜瓮街之屏帐。山下即咸菜瓮街,民居百余户。由此而西,山顶一带平冈,长十余里,宽或三、四里,或一、二里,或不及一里,形颇平坦,统名为大坪顶;所在皆茶园。沿坪南北自东而西,各迭起峰峦,绵亘十余里。在北者为南坑(坑东北属淡水县桃涧堡,坑西南属新竹县竹北堡)、三夹水、大茅埔一带诸山,在南者为店子冈、茅子埔、五份埔一带诸山。西行至尽处,而霄里溪之水出焉(溪自三夹水皆自东西流,至此则自北南流)。沿山所产甚多:树则松、樟、枫、槟榔、猫儿竹、绿竹、筀竹,果则柑、梨、枣、橘、油柿、桃、李、龙眼、黄梨、芭蕉、枇杷、橄榄、梅子、杨梅、杨桃、葡萄;而柑尤著名,不亚于彰化西螺下林子之种。沿山各有民居(另详「庄社」)。

凉伞顶山在县东四十里。其山自淡水县桃涧堡东北方来,高三十余丈,势甚耸拔,以象形得名。山之东为北坑,即淡水、新竹两县交界之处(坑东属淡水县桃涧堡,坑西属新竹县竹北堡)。山之南为三夹水,即直坑、南坑、北坑三水汇流之处,霄里溪水之所发源也。山之西北为汶水坑山;上有观音寺名香訫寺,香火颇盛。又西行为打铁坑、鹿寮坑。再西为大茅埔,则三夹水、汶水坑两水汇流处也。

砻钩崎在县东四十里。其山自淡水县桃涧堡铜锣圈东北方来,高二十余丈。峰回路转,为新埔往头重溪之路。又西行为石门、照镜、九芎湖一带诸山。

狮头山在县东二十四里。其山自北窝东北方来,高三十余丈,以象形得名。西行为大屏山,东为阎王崎。

阎王崎(一名阎王溜)在县东二十五里。其山在狮头山之东,其高半之为新埔,往三夹水之所。山前颇平坦;山后为崩嵌,险峻陡绝。相传道光末山崩,有巨棕绳径可四、五寸,其端露出下垂数尺。好事者竞往观之,莫不诧异;谓此崎距海三十余里而遥,而有船中所用之碇索,亦一大奇事也。崎之东为霄里溪。

大屏山在县东二十二里。其山自狮头山东方来,高三十余丈,长一里许。形平而直,两端圆而下垂,为新埔街之屏帐。左为狮头山、右为大墩山,形家目为旗鼓。山之东半名上樟树林、西半名下樟树林,各有义冢一所,周广一里许。山腰分展三屏,高各五、六丈。中屏有范氏祠堂。左屏有义民祠,名集义亭;亭之东名大厝场,有义冢一所,广一里许。右屏之下有文昌祠、国王宫。新埔街并倚三屏之下,市廛环列,商贾云集,民居二百余户。街之南一片平阳,悉为良田;咸菜瓮溪、霄里溪由此汇流西行,名新埔溪。

太平窝山在县东二十二里。其山自北窝分支东北而来,在大屏山之北,高二十余丈。相传□□年间,新社化番偷入此山杀人,故俗名杀人窝。又西南行为枋寮山。

枋寮山在县东北十五里。其山自太平窝山东北方来,高二十余丈。山麓民居六十余户;有义民祠,名褒忠亭。其下一片平阳,悉为良田。又西行为凤山崎。

凤山崎在县东北十二里。其山自枋寮山东方来,高或三十余丈、或二十余丈;峻峭崎岖,土皆赤壤。每当晴霁之时,晚霞与山色掩映灿烂,俨若赤城;故「厅志」八景有「凤崎晚霞」之目。山上一带平原,周广三、四十里;地高而燥,率多荒园。有官路一条,为新竹县适淡水县之所,今火车铁路之所经也。由此蜿蜓西行二、三里,冈峦无数;最高者曰拳头拇山,形颇象方。复蜿蜒西行六、七里,势趋至海,名凤鼻尾;海船进口,视为标准。此县治右旁之外护卫也。山下为凤山溪;溪之北沿山结庐,民居错落(另详「庄社」)。

玉案山(一名大屏山,又名燕子窝山)在县东北三十七里。其山自凉伞顶山南方来,高二十余丈,形开土屏。山下垦成旱田埔,多种茶。又北行为龟山。

龟山在县东北三十七里。其山自玉案山南方来,高七、八丈,形开金面。山下有义冢一所。山前为杨梅坜庄,民居三百余户。

太平山在县东北三十六里。其山自凉伞顶山分支由东南而来,高十余丈,形如华盖;产茶。山下一片平原,悉垦旱田。

旗山(一名老窝山)在县东北三十三里。其山自太平山分支由东南方而来,高十余丈,形如展旗。山下化为平原,一片旱田埔,多产茶。又北行穿田过峡,平中突起为长冈岭。

长冈岭在县东北三十三里。其山自南方旗山穿田过峡而来,平中突起。由西至东,长十二里;高或八、九丈,或五、六丈,形势平远。山南一峰,其形甚圆,高六、七丈,俗名鼓山。山北节节分支,有头湖、二湖、三湖、四湖之名;产茶。又转折西北行,延袤十余里为伯公岭。

伯公岭在县北四十里。其山自长冈岭转折东南来,高四、五丈。山上有义冢一所,周广一里许。

大湖口山在县东北二十二里。其山自旗山□方来,高八、九丈。山下即铁路;有大湖口庄,民居十五户。

番子湖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其山自太平窝山分支由东南方来,高四、五丈。山下即铁路。又西北行为上员山。

上员山在县东北十五里。其山自番子湖山东南方来,高七、八丈,其形象圆。山下一片平原,皆为田业。

下员山在县东北十四里。其山自凤山崎南方来,高四、五丈。山下为下员庄,民居三十二户。

狮头山在县东北三十九里。其山自淡、新交界之乳姑山南方来,高十余丈,以象形得名。山下化为平原,悉垦田园。

大金山在县东北四十一里。其山自淡、新交界之乳姑山分支由南方而来,高十余丈。山下化为平原,悉垦田园。

高山在县东北四十二里。其山自淡、新交界之乳姑山而来,高七、八丈。顶平而方,形如「一」字。山上属淡水县桃涧堡;一片平冈,长七、八里,悉为茶园。山下属新竹县竹北堡:山南为头重溪庄,民居二百三十九户;山北为营盘庄,民居九十七户。

竹堑堡川

「府志」、「厅志」叙水有古地名,系属番音,今无可考者。如叙竹堑溪云:『源出眩眩内山,又东行受查内山之水』;叙眩眩溪云:『合邻仔叭荖山之水,流入竹堑溪』。今查竹北堡凤山崎顶平埔有眩眩埔之名,然按之「旧志」所叙水道,难以符合。其余如查内山、邻仔叭荖山等名目,今遍访耆老、总保,无有知其影响者。年湮代远,无可考证,不敢臆说强合。惟遵照册式穷源溯委,明晰叙列,不复区别「旧志」已载、未载也。抑台地之溪,或遇大雨冲决无常,有旧溪故道,今尚有痕迹略可辨识者;亦有漫无踪迹,乡耆、野老不能确指其来历者:今亦不敢妄为考辨,惟据见今水道所经,或分、或合,逐细叙列。若夫均一溪也,在上游名为某溪,行数里经一村庄又名为某溪,又经一村庄又名为某溪,行至海口又名为某港;今则以一总名为主,其沿溪有别名者,则目源而流挨次递叙,附于总名本条之下。期于源流分合,脉络分明而止;不复琐屑分叙,反觉杂乱无章也。

竹堑港(一名旧港)在县北十里。源出东南五指山后番界中(五指山在县东南五十五里),西北行三十里至五指山,有中峰一水自西南方来注之;折而北行三里至新甲坜口,有新甲坜一水自东方来注之;折而西北行一里许至五指山前,有第二峰一水自西南方来注之;又西北行一里许至旧甲坜口,有旧甲坜一水自东方来注之;又西北行半里许,有大窝浪一水自西南方来注之;又西北行三里许至软桥潭,于南岸引水入花草林圳(圳水北行一里许,旁溉田二十余甲);又西北行半里许至触子嵌下土人潭(或作泥人潭。相传昔时溪洲中有土堆像人形,故名),于北岸引水入藤寮坑圳(圳水东北行二里许,旁溉田四十余甲);又北行一里至员岽子嵌下,于南岸引水入坪林圳(圳水西北行三里,旁溉田六十余甲);又北行半里,引水入树杞林圳(圳水西行七里,旁溉田百余甲);又北行三里至水头厝,引水入鸡油林圳(圳水北行五里,旁溉田七十余甲);又西行四里至猴洞尾,有油罗溪一水自东方番界中二十余里来汇,合名夹水潭。又西行二里至十股林,有鹿寮坑、王爷坑二水自东北方来注之;又西行三里至石壁潭,于北岸引水入石壁潭圳(圳水西北行二里,旁溉田十余甲);又西行二里至五股林,于北岸引水入高枧圳(圳水西北行四里,旁溉田二十余里);又西行二里至水坑口,有赤柯寮,中坑、倒缚牛、水坑四水自东北方来注之;又西行一里许至九芎林嵌下,于北岸引水入九芎林下山圳(圳水西北行四里,旁溉田四百余甲);又西行三里至菜头寮庄头,而溪遂分为南、北两条。其南条之水,由菜头寮庄头分支西南行,名南溪。由此而出,全溪之水皆属隆恩圳(故又名隆恩溪;其余各圳,皆由隆恩溪分出),于北岸引水入菜头寮圳(圳水西北行三里,旁溉田十二甲);又西南行三里至顶员山嵌下,有树杞林小溪水自顶公馆庄东南方十六里来汇合(树杞林小溪之水于番社子引水入顶员山圳,圳水西北行七里,旁溉田八十余甲;又于顶山员嵌下引水入下员山圳,圳水西北行六里,旁溉田百余甲),于南岸引水入七分子圳(圳水西南行四里,旁溉田六十甲),又于南岸引水入于麻园堵圳(圳水西南行三里,旁溉田六十余甲);折而西北行一里许至菜头寮庄尾,于北岸引水入圳,毗连计有四条:一曰旱溪子圳(圳水北行一里许,旁溉田二十余甲),二曰大埒圳(圳水北行二里,旁溉田二十余甲),三曰隘口圳(圳水西北行三里,旁溉田六十余甲),四曰六张犁圳(圳水西北行五里,旁溉田一百六十余甲);又西行一里许,引水入何胜圳(圳水西南行七里,旁溉田七十余甲);又西行二里许,有管甫坑之水南从沙武坜、柯子坜北流十五里而来注之;又西行半里至九甲埔头,为隆恩圳潴陂之所(垒石为陂,横截全溪之水),名隆恩大陂(圳水西南行二十余里,旁溉田二千甲;又由隆恩大陂内分出一圳,名六十甲圳,西南行八里,旁溉田七十余甲)。由此而西,全溪之水悉为隆恩圳道。仅于隆恩大陂下石罅渗出之水流为小溪,名九甲埔溪,于南岸引水入九甲埔圳(圳水西行一里,旁溉田四十余甲);西行一里许,引水入二十张犁圳(圳水西行八里,旁溉田百余甲);又西行三里,经斗仑头红毛田;又西行五里,至旧社庄,名旧社溪;又西行一里许,至金门厝庄,名全门厝溪,于南岸引水入乌瓦窑圳圳(水西行十一里,旁溉田九十六甲);又西行一里,名天罡沟。其北条之水,由菜头寮分支,名北溪。西行五里至犁头嘴山尾,于北岸引水入新陂圳(圳水西行八里,旁溉田四十甲),又于北岸引水入番子陂圳(圳水西行三里,旁溉田二十余甲;又于番子陂圳尾引水入翁厝圳,圳水西行十二里,旁溉田一百二十余甲;又于翁厝圳尾引水入鱼寮圳,圳水西行二里许,旁溉田二十余甲);又西行五里至社角,名新社溪,于北岸引水入吉利圳(圳水西南行三里,旁溉田十余甲);又西行一里许至新社溪洲,于北岸引水入曾六圳(圳水西北行二里,旁溉田十余甲);又西行二里许,于北岸引水入新庄子圳(圳水西北行五里,旁溉田四十余甲)。以上新、旧社两溪又各分支流,至大墩尾而南条之水大半奔赴于北条,西行四里至扫箒濑,巨细遂并合为一,齐引而西;又有隆恩圳余水,自湳子沟东南方来注之;又西行二里至船头溪洲,为竹堑港,入于海。别有新社尾黄梨宅一水,始本沟流,后遂渐汇而渐大,西行七里至船头溪洲直入于海。此水在北,竹堑港在南;中间有洲宽不及一里,居民复有南港、北港之名(船户造船多在南港,故又名南港为造船港。昔时泊船皆在南港,今则停泊北港者十有八、九)。

隙子溪在县西三里。源出沙武坜山下北坑子,西行二里至藤寮坑,又二里至枫树桥,又二里至草山,有猴橱、水仙岭两坑水自北方四、五里来注之;又西行五里,有南方鸡油岽一水自南坑直出六里来汇合,名合水溪;又西行五里至大崎庄,有大崎一水自东北方六、七里来注之;又西行三里,有南方一水自三叉岽发源,经大分林、三条坑、六块寮、庚子寮十里来汇合,名双溪;又西行三里至青草湖,又一里许至柴桥庄,又二里至御史崎下,又一里至乌崩嵌,又一里至隙子庄,统名为隙子溪;又曲折行一里,于北岸引水入涂沟子圳(圳水西北行三里,旁溉田七十余甲);又西行一里至小南势庄尾,于南岸引水入树子脚圳(圳水西南行三里,旁溉田十六甲);又曲折行五里至侵水庄,又北行入于海。

三圣公溪在县西六里。源出古车路,西行五里至香山坑,有柑林沟一水自东南方茄冬湖四里来注之;又西行一里许至官路,名三圣公溪;又西行三里入于海。

香山港在县西十二里。于海中浮一沙汕,自北而南长八、九里。汕内为澳,舟可系碇。其水无源,趁海潮出没。潮来时,巨浪滔天,长堤没水,港深二、三丈;潮退则一望沙滩,浩浩无际,汕横滩上,船卧地中。每商舶进口,必循南之咸水港而入。

汫水港在县西十二里。源出暗窝,西南行一里,有水柳林一水自东南方来注之;又西南行一里,有菅蓁林一水自东南方来注之;又西南行一里,有鹿子坑一水自东南方来注之;折而西北行一里许为汫水港,入于海。

咸水港(「厅志」作盐水港)在县西十五里。源出三叉岽,西南行六里至新城子庄,有十阄一水自东北方三里许来汇合;又西南行三里许至宝斗仁庄,有竹南堡南坑一水自南方五里来注之;又西行三里至南隘,有竖林一水自东北方四里许来注之;又西行半里,有竹南堡深井一水自东南方一里许来注之;又西行三里至中隘,有竹南堡柳子湳十份沟两水各自南方一里许来注之;又西行三里至内湖,有八股沟一水自东北方茄冬湖八里来注之;又西行一里为咸水港,入于海(港北属竹堑堡,港南属竹南堡)。

竹南堡川

中港在县西南三十里。源从三条汇合:南条名南港溪,为新竹、曲栗两县分界之处。源出诰轴山(诰轴山与曲栗县中港南堡西潭山分界),北行六里至大溪底折而西北行三里至六分寮(分俗作份,非),又西行二里至八股,又曲折南行二里至响水(此处水多有声,故名),有曲栗县中港南堡一水自暗潭坑东南分来注之,名内双溪;又纡徐盘绕西北行三里至内大坪,又二里至龟山前,又一里至大挑坪口,有九块寮坑一水自东北方十余里来注之,名外双溪;又曲折西南行三里聚为潭,名剑潭(潭另详),有巨石长十余丈,宽四、五丈,横亘溪中,名石门碇(方言:门碇谓门限也);又西北行五里至内公馆庄,名内公馆溪;又曲折西南行二里至造桥口,有曲栗县中港南堡一水自南方造桥庄来注之;又曲折西行二里至口公馆庄,名口公馆溪,有鹿厨坑一水自东方来注之(以上南条之水周回曲折共计水程三十余里,统名南港溪;溪北皆属本县竹南堡,溪南皆属曲栗县中港南堡)。中条名内湾溪,源出大南河番界中,北行十余里至南庄,有大东河、小东河二水各自东北方嘉礼阪番界中来汇合(方言谓傀儡为嘉礼,或是嘉礼阪,即傀儡番之转音。大东河之水于狮头驿引水入南庄圳,圳水北行五里,旁溉田四十余甲);又北行三里至乌蛇,又一里许至筀竹林,又二里至田尾,又一里至狮头山下猪络口,有乌蛇山内一水自东方来注之(乌蛇山内之水、于上游凿山引水入田尾圳;圳水北行四里,旁溉田二十余甲。又于象鼻尾凿山引水入下南埔圳;圳水西行三里许,旁溉田八十余甲);又折而西行三里至下北埔头,于北岸凿山引水入三湾圳(圳水北行二里,旁溉田五十余甲);又西行一里至鼓山下,于北岸引水入下北埔圳(圳水西行二里许,旁溉田二十余甲);又西行三里至员林,又西北行一里至三湾崎下,于北岸引水入腰肚角圳(圳水西行二里许,旁溉田四十余甲);又北行一里至九信埔,于西岸引水入内湾圳(圳水西行二里许,旁溉田三十余甲);又北行一里至二湾埔,又北行二里至平潭(以上中条之水周回曲折共计水程三十余里,溪南北皆属本县竹南堡)。北条名月眉溪,源出竹堑堡五指山后番界中,西行十余里至大分林头(分俗作份,非。下同),于南岸凿山引水入竹堑堡南埔圳(圳水西北行四里,旁溉田五十余甲);又西行一里至小分林嵌下,于北岸凿山引水入竹堑堡北埔圳(圳水西北行三里许,旁溉田二十余甲);又西行一里至大分林尾,于南岸凿山引水入竹堑堡南埔溪底圳(圳水西行四里许,旁溉田二十余甲);又西行一里许至北埔嵌下,有大湖一水自东北方五里来注之,于北岸凿山引水入竹堑堡中兴庄圳(圳水西南行四里许,旁溉田六十余甲);又西行二里至社关口,有麻布树排一水自东北方四里来注之;又折而南行三里至鸣凤髻山下,于西岸凿山引水入竹堑堡月眉圳(圳水西南行七里,旁溉田六十余甲);又南行一里至番婆坑口,有番婆坑一水自东南方六里来注之;又曲折西行至月眉庄,有新藤坪一水自东南方八里来、又有石枧子一水自东方三里来汇于茅坪,再西北行八里至月眉庄注之(新藤坪之水于上游引水入番箕窝圳,圳水西北行五里,旁溉田十六甲);又西行五里至石井,有大坜一水自东北方十余里来注之;又西南行三里至富兴庄,又南行二里至转交水(以上所叙溪南、北地名,皆属竹堑堡);又西行一里,有溪南大铜锣圈一水自东南方四里来注之,又有溪北竹堑堡小铜锣圈一水自东北方三、四里来注之;又西行二里至平潭(以上所叙地名,皆属竹南堡),与中条内湾溪汇合:此两条先汇也;又曲折西南行三里至斗换坪山后,于北岸凿山引水入牛栏堵圳(圳水西行一里许,旁溉田四十余甲);又曲折西北行二里至牛栏堵,于北岸引水入隆恩圳(圳水西北行十里,旁溉田一千一百余甲);又西北行一里至乌漈子,有大分坑、小分坑之水自东南方六里来注之;又西行半里至茄冬坑顶埔,于南岸引水入茄冬坑圳(圳水西南行三里,旁溉田一百五十余甲);又西北行二里至土牛口,有水流东一水自东北方八里来注之;又西行二里至头分庄后,于北岸引水入番佃圳(圳水西南行七里,旁溉田四百余甲);又西南行三里有茄冬坑山,并圳尾余水自东南方四里来注之;又西行二里至流水潭,于西岸引水入流水潭圳(圳水西行四里,旁溉田五十余甲);又西行三里至口公馆庄,与南条南港溪汇合:此三条总汇也。统引而西,行二里许至中溪洲,有灰窑溪一水自东北方菜寮子庄八里来注之;又西行一里许至港子漘,有隆恩圳余水自东北方瓦窑十里来注之,又西行三里至渡船头为中港,有东北一水自顶山脚庄十余里来注之;又西行五里入于海。

湾潭溪在县西南二十里。源出顶大埔,涓涓细流;西行三里至中大埔,又二里至下大埔,又二里至竹篙厝庄后,为湾潭溪;平时水潴少流。又西行五里入于海。

竹北堡川

霄里溪在县东二十三里。源出淡水县桃涧堡之灵潭陂嵌下,西南行,名直坑;十余里至伯公店,有淡、新交界十余里之水自东南方来,名南坑(南坑之西南属新竹县竹北堡,南坑之东北、直坑之南属淡水县桃涧堡);又有淡、新交界十余里之水自东北方来,名北坑(北坑之西北属新竹县竹北堡,北坑之东南、直坑之北属淡水县桃涧堡);三水汇合之处,统名为三夹水(一作三合水),于南岸引水入大茅埔圳(圳水西南行七里,旁溉田三十余甲);又西行六里,有浑水坑(俗作汶水坑)十余里之水自东北方来注之;又西行一里许至九芎湖口,有九芎湖之水自北方来注之;又西南行一里许至大坪嵌下,于西岸引水入四座屋圳(圳水西南行五里,旁溉田六十余甲);又西南行二里折而南行至阎王崎头,引水入阎王崎圳(圳水西南行二里,旁溉田二十甲);又南行二里许至四座屋嵌下,引水入坊寮圳(圳水西行九里,旁溉田二百余甲);又南行三里至五分埔尾,汇咸菜瓮溪水由新埔街前西出,为凤山溪。

凤山溪在县东北十里。源出淡、新交界之乌嘴山,西南行经马武督一带番界中二十余里至牛门口,水由大石中流出;又西南行二里,有湳湖之水自东北方来注之;又西南行三里至暗潭;又西行四里,有竹堑堡大崩嵌十余里之水自东南方来注之,又有水漈子六里之水、牛栏河八里之水各自北方来注之(牛栏河之水于上游西岸引水入咸菜瓮嵌顶圳,西南行二里,旁溉田三十余甲);又西行至渡船头,统名咸菜瓮溪(溪北属竹北堡,溪南属竹堑堡),于北岸引水入咸菜瓮嵌下圳(圳水西北行二里,旁溉田三十除甲);又西行,于南岸引水入竹堑堡之河背圳(圳水西南行二里,旁溉田三十余甲);又西行二里至湾潭,于北岸引水入湾潭圳(圳水西行四里,旁溉田三十余甲);又西行六里至上横坑口,有竹堑堡上横坑七、八里之水自南方来注之;又西行三里至下横坑口,有竹堑堡下横坑七、八里之水自南方来注之;又西行二里至水坑口,于北岸引水入蛤子窟圳(圳水西行四里,旁溉田二十八甲);又西行二里,于北岸引水入石冈子圳(圳水西行七里,旁溉田百余甲);又西行二里,于北岸引水入水汴头圳(圳水西行四里,旁溉田四十六甲);又西行三里至五分埔,于北岸引水入五份埔圳(圳水西行二里,旁溉田三十余甲);又西行一里,于北岸引水入新埔圳(圳水西行四里,旁溉田三十余甲);又西行一里至五份埔尾,有霄里溪二十余里之水自北方来汇合;又西行二里至石头坑口,有竹堑堡石头坑之水自南方来注之,于北岸引水入田心子圳(圳水西行百余步,旁溉田十甲)。水行至此,名新埔溪(溪北属竹北堡,溪南属竹堑堡)。又西行二里至圆潭子,引水入竹堑堡之土地公埔圳(圳水西行五里,旁溉田百余甲);又西行七里至枋寮庄前,名枋寮溪(溪北属竹北堡,溪南属竹堑堡);又西行三里至凤山崎下,名凤山溪(溪北属竹北堡,溪南属竹堑堡),于北岸大眉庄头新官路边引水入猫儿锭圳(圳水西行十里,旁溉田二百五十五甲);又西行十里至鱼寮后为旧港,入于海。

茄冬溪在县北十五里。源出顶番子湖,西行一里许至下番子湖;又一里许至茄冬坑,有凤山崎山坑水自东南方来注之,汇为潭,名浑水潭,深三丈余(今淤浅不及二丈);又西行一里至新庄子,又二里至红毛港大庄,汇红毛港之水入于海。

红毛港在县北二十里。源出北窝,涓涓细流;西南行二里,有南窝之水自东方来注之;又西南行八里至波罗纹埔,有南势坑、员山沟二水自东方来注之;又西行,有三脚寮溪水自东北方来汇合;又西行六里至红毛港大庄,汇茄冬溪之水入于海。

蚵壳港(一名羊寮港)在县北二十八里。无泉源,每遇天雨,水自伯公岭下西行三里许至阴影窝,又西行三里至十五间,又二里许至后庄前;又西南行四里为蚵壳港,入于海(昔时港深可泊五、六百石商船;今沙淤稍浅,惟按边船可泊耳)。

笨子港在县北三十八里。源出杨梅坜,涓涓细流;西北行六、七里至营盘下,有二重坑六里之水自东北方来汇合,又有太平山之水自东南方来注之西行,统名大溪(俗名大溪漘);于南北两岸各引水入圳,名三七圳(南圳得水十分之七,西南行二十余里,旁溉田七百甲;北圳得水十分之三,西行二十余里,旁溉田三百甲);又西行二十余里至海边,始名笨子港,由港入于海(在上游为大溪,虽承各山坑之水,溪面宽数十丈,水道长二、三十里,溉田至有千甲之多;其实只涓涓细流,雨集易盈、雨过易涸,全赖天时,难言水利。溪为旱溪,所溉之田适成为旱田而已)。

二陂港(一名许厝港,又名芝巴里溪)在县北六十五里。源出淡水县桃涧堡之灵潭陂尾三角林,西北行五里至黄泥塘,又三里至乌树林;又北行三里许至安平镇庄尾,有八张犁五里之水自东南方来注之;又西北行四里至中坜旧街前(以前所叙地名,皆属淡水县桃涧堡),又西北行八里至三槐厝庄,入新竹县境,有三块厝一水自南方四里而来注之,名曰夹溪;又西北行四里至照镜庄,又二里许至大区园庄,又西行五里至外海漘为二陂港,入于海。

二沿港在县北七十二里。源出淡水县桃涧堡灵潭陂之九槐寮,西北行二里至黄泥塘,又三里至东势,又六里至中坜新街顶(以上所叙地名,皆属淡水县桃涧堡);又西北行九里至五块厝庄,入新竹县境;又西北行六里至埔心庄,又西行三里许至海丰陂,又西行七里为二沿港,入于海。

竹堑堡纪胜

石笔在县东南五十五里五指山第二峰半山中。巍然耸峙分别,左右相距二、三十丈,高各十余丈。体方而末锐,远望之俨若毫尖(新辑。互见竹堑堡山五指山)。

砚池石(一名天池)在县东南五十五里五指山中峰山半。形似仰盂而稍方,凹其中;深三、四尺,周广四、五十丈。时有泉自石罅出,不溢亦不涸(新辑。互见竹堑堡山五指山)。

石门(一名石夹)在县东四十六里大山后。两扇壁立,宛如刀削,左右方平;高三丈许,宽可六尺。中关一径,仅容小肩舆:亦奇境也(新辑)。

蟾蜍石在县东四十六里油罗溪口。其大如屋,前仰后俯,状类蟾蜍,口眼毕肖。近时铁路石料多取于此,虽经穿凿,其形犹略具云(新辑)。

尖石在县东五十里油罗山内大溪中。岿然一块,矗立九仞。下略方而末锐,嵌空玲珑,时有白云从石罅绕出。每当晴雨之际,变态万千,郁勃奇绝(新辑)。

土人潭(或作泥人潭)在县东南三十五里触子嵌下大溪中,深不可测。相传昔时溪洲中有土堆像人形,故名(新辑)。

夹水潭在县东三十一里五指山、油罗两溪汇合之处。两水冲激,水深成潭,故名(新辑)。

石壁潭在县东二十五里石壁潭山下。壁立数仞,下有深壑,其水碧色。旁开一穴,若岩;攀藤俯注,如瞰冯夷之宫。每当雨晦天阴,浪从中喷,恍若蛟螭攫物状,观者莫不惊怖欲绝。或言中有巨芦鳗云(新辑)。

丁东泉(俗呼动滴水)在县东二十五里石壁潭山上。石罅出泉,涓涓微注;滴下深谷,丁东作响,如闻梵磬之声,昼夜不绝(新辑)。

灵泉在县东南九里金山面冷水坑。有泉自坑中流出,清可沁脾。新辑八景谓「灵泉试茗」,即此(参「厅志」)。

合水在县南十里许合水溪(即隙子溪)之上游。每午、未时,溪水骤涨一、二尺,汹涌有声。逾时而退,如海潮之有信然。新辑八景谓「合水信潮」,即此(参「厅志」)。

按「厅志」「古迹考」云:『三合水,在厅治东北十里许。每午未时,水突发涌,有声如潮涨;逾时退』。据「厅志」所称,当云「合水」;曰「三合水」,误也。三合水乃在县东三十五里,为竹北堡霄里溪之上游;淡水、新竹两县交界之处三水汇合,故名三合水。此「合水」在县南十里许,乃两水汇合(详「山川」竹堑堡川隙子溪),并无所谓三合水也。附考以备采择。

黑水在县西三里隙子溪。「厅志」「古迹考」云:『曲而清,水若深至三尺即黑』;故「厅志」八景谓「隙溪吐墨」也(「厅志」)。

泮池在县城内文庙。凿池为半月形,周一十丈,深一丈余。池底涌泉,虽隆冬之候、极旱之时,泉出不竭(新辑)。

珠池在县城东门外半里东势庄郑氏宅于门庭外凿一池,略似半月形,周二十余丈。池中产蚌,皆有珠。后因附近开一溷厕有碍地脉,而珠遂绝。近数年来撤去溷厕,而虬珠始渐渐复原矣(新辑)。

文昌池在县城内文昌宫照墙边。周广三十丈,深六、七尺,有泉(新辑)。

龙王池在县城南门内龙王庙口。周广三十八丈,深七、八尺,有泉(参「厅志」)。

出粟湖北县东南六里金山面山之西山上。『微凹,形如仰孟,周广二百余丈,有泉涓涓微注。产草结子如粟,故名。「厅志」「古迹考考」云:『仰天湖即出粟湖,在金山面。有草结子如粟,其水不溢不竭』。即谓此也(参「厅志」)。

巡司埔井在县城南门外一里竹莲寺边。开辟之初,即有此井。泉清而甘,试以秤较量,常重于他井之水。故品茶者,以为新竹通县井水第一;虽远在数里之外,不惮往汲焉(参「厅志」)。

圣庙井在县城内旧学署边。泉清而甘,不亚于巡司埔井。惟地稍僻,故汲取者少(新辑)。

南门井在县城南门内。井泉最盛,味清而甘,稍亚于巡司埔井。而源源不竭,每日自寅初至亥末,汲取者络绎不绝,合城居人赖之(新辑)。

福宁井在县城内营署左福宁标营房口。泉水清甘,不亚于南门井。

建宁井在县城内营署右建宁标营房后。泉水清甘,颇著名(新辑)。

井井泉井在县城北门外郑氏北郭园。味甘冽(「厅志」)。

豆菜井在县城北门外仑子庄。水清。附近居民以溉荳菜,故名(「厅志」)。

土地公坑在县南三里许土地公崎山中。两坑之水互潆。山麓有福德祠一所(详「竹堑堡碑碣」下(「福德祠碑」)。祠前后环植果木,颇称幽胜。祠前有古树一株,殆数百年物,坑泉自树根流出。相传开辟之初,此树每夜发火光,即而视之,寂然无有;数日内,必有生番出草。居民常视此树火光以为趋避;殆菁华蕴蓄,有神灵呵护之欤(参「厅志」)?

翠壁岩在县东南三里许。旧时结草为庵,祀杨真人;俗称仙公洞。岩岫幽僻,苍翠满前。光绪十八年,堑城好事者捐资建瓦屋三间,一亭翼然。每踏青时,士女云集其地,于此间得少佳趣焉(新辑)。

竹南堡纪胜

石洞在县南四十二里狮头山山半。有一石洞,深一丈余、宽二丈余,洞门高九尺,宽一丈。

剑潭在县南三十四里南港溪之上游。有巨石长十余丈、宽五丈,横亘溪中,俗名石门碇(方言:门碇谓门限也)。其内为潭、水碧色,深不可测。相传郑成功曾掷剑于此。每风雨将作,剑常浮水,附近居民偶彷佛有见之者,故名。或又云:乾隆末,逆匪林爽文战败逃匿于此,埋剑于溪南之蚵莞坪,故名(蚵壳坪,今属曲栗县)。

查同治七、八年间,中港庄民柯戆、柯再生、柯添、柯水涌兄弟四人耕于溪南之蚵壳坪,偶掘园得古剑数百,各长四、五尺,宽三、四寸,锋棱宛然。及谋诸治人,而铁质已朽坏不堪用矣。今柯戆兄弟,其人犹在,此近事之可访而知者。或剑潭之名,当以林爽文埋剑得名为实;其郑成功掷剑之事,恐诞妄无稽,不足信也。又查南港溪之南蚵壳坪(今属曲栗县)有石一块,中间凹处,纵横各四、五尺,俗名石舂臼;盖天生自然,不假人力开凿者。相传逆匪林爽文曾捣火药于此,故名。并附载以备考。

竹北堡纪胜

仙狗迹石在县东三十二里石冈子山半。有石高三丈余、周十余丈,有仙狗踏迹宛然可辨。每天欲雨,石罅吐出浓雾;久雨欲晴,石罅亦起黑烟。岂所谓云根之石耶(新辑)?

仰天池在县东三十二里石冈子坪顶。略聚一窝,周广百丈,有泉微注,不溢亦不竭(新辑)。

大潭在县北四十五里,周广四里。「厅志」「古迹考」云:『大潭在大溪墘,多产鱼』。今以其用在陂,另详于「水利」竹北堡陂(参「厅志」)。

水潭在县北十五里茄冬坑溪中。深三丈余(今淤浅不及二丈)。潭水常浊,经年不清,故名(新辑。互见「山川」「竹北堡川」茄冬溪)。

暗潭在县东四十六里咸菜瓮溪中。潭水碧色,深不可测(新辑)。

石线潭在县东四十五里咸菜瓮溪中暗潭之下游。两岸多巨石,潭水碧色,深不可测。中产大鲤鱼甚多,长三、四尺,常有重至四、五十斤至七、八十斤者。

六角潭在县东四十三里咸菜瓮溪中石线潭之下游。潭水碧色,深不可测。中产巨芦鳗长六、七尺或四、五尺,常有重至数十斤至百余斤者。

湾潭在县东三十七里咸菜瓮溪中六角潭之下游。深以数丈计(新辑)。

圆潭在县东三十六里咸菜瓮溪中湾潭之下游。深以数丈计(新辑)。

新竹县八景(附)

「厅志」所采「全淡八景」,隶于今新竹县境内者有四;今就「厅志」中所采山川、园林诸胜新拟四景,与「厅志」合成八景,以备采择。

指峰凌霄在县东南五十五里五指山。为「厅志」八景之一(详「山川」「竹堑堡山」五指山)。

隙溪吐墨在县西三里隙子溪。为「厅志」八景之一(详「山川」「竹堑堡川」隙子溪)。

香山观海在县西十里香山。为「厅志」八景之一(详「山川」「竹堑堡山」香山)。

合水信潮在县南十里许合水溪(即隙子溪)之上游(参「厅志」新辑。详「竹堑堡山川」合水)。

凤崎晚霞在县东北十二里凤山崎为「厅志」八景之一(详「山川」「竹北堡山」凤山崎)。

北郭烟雨在县城北门外郑氏北郭园。「厅志」「古迹考」「园亭」云:『中有「小楼听雨」、「欧亭鸣竹」、「陌田观稼」诸景』(以上「厅志」。今按「北郭园集」中有「北郭园八景诗」)。结构清雅,中有一池,四围亭榭、假山错落布置。环池杂植花果竹木,每值晴阴春景,花光掩映、树色葱茏,一幅天然好图画也(参「厅志」新辑)。

灵泉试茗在县东南十里金山面山冷水坑。「厅志」「古迹考」「寺观」云:『灵泉寺有泉回绕,冷水坑清可沁脾,故名』(参「厅志」新辑。详「竹堑堡山」金山面山及「竹堑堡川」灵泉)。

濳园探梅在县城西门内林氏濳园。「厅志」「古迹考」「园亭」云:『中有水可泛舟,奇石陡立』。又有二十六宜梅花书屋(「厅志」作三十六宜,系钞刻之讹)、掬月弄香之榭、留客处诸胜(以上「厅志」)。园中植梅最多,红白绿萼,各种俱备。每花开时,游观者络绎不绝。骚人逸客,常借此以开吟社(参「厅志」新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