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选集(六)

黄庭坚Ctrl+D 收藏本站

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觴字韻〔一〕

中年畏病不舉酒,孤負東來數百觴。唤客煎茶山店遠,看人穫稻午風涼。但知家俱無恙〔二〕,不用書來細作行〔三〕。一百八盤攜手上,至今猶夢遶羊腸〔四〕。

〔一〕崇寧元年,自萍鄉歸途中作。新喻:屬臨江軍(今江西新余)。按山谷至萍鄉,其“來以崇寧元年四月乙酉,而去以是月之己亥”(《書萍鄉縣廳壁》)。元明:山谷兄。

〔二〕無恙:《史記·刺客列傳》《索隱》引《易傳》:“上古之時,草居露宿。恙,齧蟲也,善食人心,俗悉患之,故相勞云‘無恙’。”

〔三〕不用句:杜甫《别常徵君》:“各逐萍流轉,來書細作行。”

〔四〕一百二句:《書萍鄉縣廳壁》:“初元明自陳留出尉氏、許昌,渡漢沔,略江陵,上夔峽,過一百八盤,涉四十八渡,送余安置於摩圍山之下。……蠻中九年,白頭來歸,而相見於此,訪舊撫新,悲喜兼懷,其情有不勝言者矣。”又見《竹枝詞》注〔五〕。

【評箋】 范大士《歷代詩發》卷二十五:(“看人”句)“秧”字作用力字,妙。(“但知”二句)直捷快人。

題落星寺四首(選一)〔一〕

落星開士深結屋〔二〕,龍閣老翁來賦詩〔三〕。小雨藏山客坐久〔四〕,長江接天帆到遲。宴寢清香與世隔〔五〕,畫圖妙絶無人知〔六〕。蜂房各自開户牖,處處煮茶藤一枝〔七〕。

〔一〕《外集詩注》:“四詩非同時作,後人類聚於此,故詩語有重複,不可指其歲月。”按:崇寧元年山谷自荆南歸分寧,遂往袁州省其兄元明,五月到江州與其家相會,本詩可能作於此時,詳見注文及《過致政屯田劉公隱廬》題注。落星寺:《水經注》卷三十九《廬水》:“(彭蠡)湖中有落星石,周迴百餘步,高五丈,上生竹木。傳曰:有星墜此,因以名焉。”《輿地紀勝》卷二十五《南康軍·星子縣》:“境内有落星石,石上建落星寺……又有落星灣,夏秋之季,湖水方漲,則星石泛於波瀾之上,至隆冬水涸則可以步涉。”詩本四首,此其三。

〔二〕開士:佛家稱能自開悟、又能以法開導他人者,爲菩薩之異名,後亦用作對僧人之敬稱。李白《登巴陵開元寺西閣》:“衡岳有開士,五峰秀真骨。”

〔三〕龍閣老翁:《外集詩注》:“龍閣老翁當謂李公擇。公擇南康軍建昌人,廬山亦在南康境内,必有賦詠。按元祐三年八月丙子,御史中丞李常充龍圖直學士,其賦詩當在此前,而山谷詩當在元祐以後作。”龍閣,即龍圖閣,有待制、直學士、學士等職,山谷有《跋張龍閣家問》可證。原注:“寺僧擇隆作宴坐小軒,爲落星之勝處。”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卷六:“疑此當屬山谷自謂,詩中始有主腦”,但史籍“皆不言山谷任職龍圖閣”,“此首當在紹聖元年辭編修居鄉待命除知宣州又除知鄂州之時。……竊疑知宣州、鄂州或有直龍圖閣之銜。是年山谷已五十歲,故以龍閣老翁自署也。”考王明清《揮麈前録》卷三:“建炎末,贈黄魯直、秦少游及晁無咎、張文潛俱爲直龍圖閣。”據此則山谷生前未有直龍圖閣之銜,高説不能成立。

〔四〕小雨句:《莊子·大宗師》:“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談藝録補訂》:“青神(史容)註引《莊子》:‘藏山於澤。’按僅標來歷,未識手眼。勝處在雨之能藏,而不在山之可藏。賈浪仙《晚晴見終南諸峰》云:‘半旬藏雨裏,今日到窗中’,庶可以註矣。坐久者,待雨晴而山得見;山谷《勝業寺悦堂》詩所謂:‘苦雨已解嚴,諸峰來獻狀’是也。韓致堯《丙寅二月二十三日撫州如歸館作》云:‘好花虚謝雨藏春’,元遺山《晴景圖》云:‘藏山祇道雲煙好’,用‘藏’字亦可參觀。”白居易《杭州春望》:“柳色春藏蘇小家。”《予以長慶二年冬十月到杭州……》:“雲水埋藏恩德洞。”《和櫛沐寄道友》:“夜色藏南山。”晚唐來鵠《雲》:“映水藏山片復重。”皆同一機杼。

〔五〕宴寢句:韋應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兵衛森畫戟,燕寢凝清香。海上風雨至,逍遥池閣涼……理會是非遣,性達形跡忘。鮮肥屬時禁,蔬菓幸得嘗。俯飲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歡體自輕,意欲凌風翔。”此處寫其超塵出世之概,故謂“與世隔”。“兵衛”二句自唐以來即傳誦人口,蔡正孫《詩林廣記》引白居易《吴郡詩石記》:“韋應物爲蘇州牧,歌詩甚多。有《郡宴詩》云:‘兵衛森畫戟,燕寢凝清香。’最爲警策。”宴寢:即燕寢,安寢。

〔六〕畫圖句:原注:“僧隆畫甚富,而寒山、拾得畫最妙。”

〔七〕蜂房二句:謂僧房甚多,到處皆可拄杖品茗。藤一枝:指藤杖。《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七引《許彦周詩話》:“晦堂心禪師初退黄龍院,作詩云:‘……生涯三事衲,故舊一枝藤。乞食隨緣過,逢山任意登。’”

【評箋】 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五:此學老杜所謂拗字吴體格,而編山谷詩者置外集古詩中,非是。“各開户牖”真佳句,恐以此遂兩用之。

紀昀:拗字與吴體不同。

許印芳:姚姬傳先生《今體詩鈔》選落星寺詩獨取此章,批云:“此詩真所謂似不食煙火人語。”其他選本亦多取此章,而曉嵐以重句之故,疑而不取,可怪也。又按“吴體”之名,始見少陵集中……山谷學杜,亦喜作此體……吴體即是拗體,亦不必盡如杜詩之奇古。虚谷批語每稱爲“拗字吴體”,原自不錯。曉嵐處處駮之,蓋未嘗遍考唐宋以來律詩之正變,而固執己見,妄議古人。

方東樹《昭昧詹言》卷十二:全橅杜。腴妙,乃非枯寂。起二句叙。三四句寫。五六句换筆。……故承五六,有不盡之妙。筆勢往復展拓,頓挫起落。薑塢先生云:“撑挺嘻嗷,山谷獨得處。”又卷二十:此摹杜公《終明府水樓》,音節氣味逼肖,而别出一段風趣。

湖口人李正臣蓄異石九峰東坡先生名曰壺中九華并爲作詩〔一〕後八年自海外歸湖口石已爲好事者所取〔二〕乃和前篇以爲笑實建中靖國元年四月十六日明年當崇寧之元五月二十日庭堅繫舟湖口李正臣持此詩來石既不可復見東坡亦下世矣感嘆不足因次前韻

有人夜半持山去,頓覺浮嵐暖翠空〔三〕。試問安排華屋處,何如零落亂雲中〔四〕?能回趙璧人安在?已入南柯夢不通〔五〕。賴有霜鐘難席捲,袖椎來聽響玲瓏〔六〕。

〔一〕蘇軾南貶,紹聖元年七月至湖口,作《壺中九華》詩,引曰:“湖口人李正臣蓄異石九峰,玲瓏宛轉,若窗櫺然。予欲以百金買之,與仇池石爲偶,方南遷未暇也。名之曰壺中九華,且以詩紀之。”湖口:屬江州,扼彭蠡湖口,故名。九華:山名,在池州青陽縣,李白以九峰如蓮花,乃更名九華。壺中:用葛洪《神仙傳》所載壺公事:壺公賣藥,懸一壺,每日入後,即跳入壺中。費長房見此,亦隨之跳入壺中,但見樓觀五色,重門閣道。又《雲笈七籤》卷二八引《雲臺治中録》:施存“爲雲臺治官,常懸一壺,如五升器大,變化爲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間,夜宿其内,自號壺天,人謂曰壺公。”山谷有《書壺中九華山石》,可參觀。

〔二〕石已句:據晁補之《鷄肋集》卷三三《書李正臣怪石詩後》,此石歸郭功甫(祥正):“初正臣蓄一石,高五尺而狀異甚。東坡先生謫惠州,過而題之云壺中九華,謂其一山九峰也。元符己卯九月,貶上饒,艤鍾山寺下,寺僧言壺中九華奇怪,而正臣不來,余不暇往。庚辰七月,遇赦北歸,至寺下,首問之,則爲當塗郭祥正以八十千取去累月矣。”

〔三〕有人二句:《莊子·大宗師》:“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此借指奇石落於他人之手。山失而暖氣浮空,則其清寒可見。詩人善於點化常事,作天外之想。

〔四〕試問二句:曹植《箜篌引》:“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此借寫石言志。

〔五〕能回二句:以藺相如比蘇軾,嘆其逝世,生死相隔,不復相通。回趙璧:《史記·藺相如列傳》:“度秦王負約,不賞城,使從者懷其璧,從間道亡,歸璧於趙。”南柯:見《題槐安閣》註〔一三〕。

〔六〕霜鐘:原爲鐘名,見《寄題榮州祖元大師此君軒》注〔一〇〕。此指石鐘山,在湖口。有南北二山,皆高五、六百尺,周十里許,下多石穴,風水相激,聲若洪鐘。蘇軾有《石鐘山記》,述及唐李渤在石鐘山扣聆其聲,“枹止響騰,餘韻徐歇”;蘇軾在元豐七年亦親訪此山,“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椎:敲擊器具。末句正應蘇文之意。

觀化〔一〕

南山之役,偶得小詩一十五首,書示同懷,不及料簡銓次〔二〕。夫物與我若有境,吾不見其邊〔三〕;憂與樂相過乎前,不知其所以然〔四〕,此其物化歟〔五〕?亦可以觀矣。故寄名曰觀化。

柳外花中百鳥喧,相媒相和隔春煙〔六〕。黄昏寂寞無言語,恰似人歸鎖管絃〔七〕。生涯蕭灑似吾廬,人在青山遠近居。泉響風摇蒼玉珮〔八〕,月高雲插水晶梳。風煙漠漠半陰晴〔九〕,人道春歸不見形〔一〇〕。嫩草已侵冰面緑,平蕪還破燒痕青〔一一〕。竹笋初生黄犢角,蕨芽已作小兒拳〔一二〕。試挑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

〔一〕《外集》卷十三題注:“崇寧元年罷太平州後,自荆州居家作。”觀化:觀察事物的變化。《莊子·至樂》:“且吾與子觀化而化及我。”宋代道學家教人從萬物變化中體察道或理,這種觀點也見於詩歌創作與評論。《鶴林玉露》乙編卷二:“杜少陵絶句云:‘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上二句見兩間莫非生意,下二句見萬物莫不適性。”又“如‘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野色更無山隔斷,天光直與水相通’,‘樂意相關禽對語,生香不斷樹交花’等句,只把做景物看亦可,把做道理看,其中亦儘有可玩索處。大抵看詩,要胸次玲瓏活絡。”“活”即所謂“活潑潑”,語本禪宗話頭,後爲道學家襲用。此類詩雖以體道明理爲旨歸,但也能表現大自然蓬勃活躍的生機和詩人曠達超脱的情懷。這組詩也有此特點。山谷此時復遭罷官,而詩中却表現出超然得失、忘情自然的胸襟。

〔二〕不及句:謂來不及整理選擇,安排停當。

〔三〕夫物二句:《莊子·在宥》:“彼其物無窮,而人皆以爲有終;彼其物無測,而人皆以爲有極……入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吾與日月參(三)光,吾與天地爲常。”謂得道者達於天人合一,就與天(自然)一樣永恒,亦即東坡所云:“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前赤壁賦》)之意。

〔四〕憂與二句:《莊子·人間世》:“自事其心者,哀樂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又《刻意》:“故心不憂樂,德之至也。”《達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此謂不知憂樂之因,祇是安於命運。

〔五〕物化:萬物的變化。《莊子·齊物論》載莊周夢蝶事,曰:“此之謂物化。”莊子認爲物化是道的運行,是不借助外力的“自化”,是無爲而化。

〔六〕媒:原指鳥媒,即捕鳥時用以引誘他鳥的活鳥,此用如動詞,招引之意,與捕鳥無涉。

〔七〕管絃:喻鳥鳴。山谷《再用前韻贈子勉》之四:“鳥語花間管絃。”任淵注引劉禹錫《唐侍御寄遊道林岳麓二寺詩……》:“蘿密鳥韻如簧音。”《談藝録補訂》:“苟徵前人詩句,似當引庾信《奉和趙王隱士》:‘野鳥繁絃囀,山花焰火燃’,或崔湜《春日幸望春宫》:‘庭際花飛錦繡合,枝間鳥囀管絃同。’翁洮《春》:‘林間鳥奏笙簧月,野外花含錦綉風’,則有管無絃,同劉句矣。”

〔八〕泉響句:柳宗元《小石潭記》:“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禮記·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行則鳴佩玉……大夫佩水蒼玉。”此以佩玉之琤瑽作響喻泉聲。

〔九〕風煙句:謝朓《游東田》:“生煙紛漠漠。”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漠漠:迷濛貌,形容煙氣。

〔一〇〕春歸:指冬去春來。

〔一一〕平蕪:長滿青草的原野。燒痕青:惠崇《訪楊雲卿淮上别業》:“河分岡勢斷,春入燒痕青。”

〔一二〕蕨:菜名,初生時形如小兒拳,黄紫色,故又名拳菜。李白《憶秋浦桃花舊遊,時竄夜郎》:“不知舊行徑,初拳幾枝蕨。”

武昌松風閣〔一〕

依山築閣見平川,夜闌箕斗插屋椽〔二〕,我來名之意適然。老松魁梧數百年,斧斤所赦今參天,風鳴媧皇五十弦〔三〕,洗耳不須菩薩泉〔四〕。嘉二三子甚好賢〔五〕,力貧買酒醉此筵。夜雨鳴廊到曉懸,相看不歸卧僧氈。泉枯石燥復潺湲〔六〕,山川光輝爲我妍。野僧早饑不能饘〔七〕,曉見寒谿有炊煙〔八〕。東坡道人已沉泉,張侯何時到眼前〔九〕?釣臺驚濤可晝眠〔一〇〕,怡亭看篆蛟龍纏〔一一〕。安得此身脱拘攣,舟載諸友長周旋〔一二〕。

〔一〕崇寧元年作。山谷罷太平州後,即於九月至鄂州,寓居踰年,此詩經塗所作。任淵注引《跋與李德叟書》:“崇寧元年九月甲申繫舟繁口題。”《年譜》所引《跋元祐間與三妗太君帖》與上同,甲申蓋十二日。繁口即樊口,武昌地名。松風閣在西山寺。

〔二〕夜闌:夜殘,夜將盡時。箕斗:二十八宿之二。此句寫月落星沉之狀。

〔三〕五十弦:指瑟。此狀松濤之聲。《史記·封禪書》:“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瑟,《世本》云宓(伏)羲所造;馬融《笛賦》云神農造(參見《風俗通義》六及《宋書·樂志》)。素女爲黄帝時神女。各書均未載女媧造瑟,而只説“女媧作簧”(《世本》),簧,笙中簧。山谷或係誤記,或因女媧爲伏羲之妹(一説其婦),故將素女與女媧(即媧皇)混而爲一。

〔四〕洗耳句:用許由事。此言天籟清音可滌去塵俗,若洗耳然,但不必用泉水耳。菩薩泉:蘇軾《菩薩泉銘序》:“今寒溪少西數百步,别爲西山寺,有泉出於嵌竇間,色白而甘,號菩薩泉。”

〔五〕二三子:猶諸位,幾人,見《論語·述而》。

〔六〕潺湲:水流貌。《九歌·湘夫人》:“觀流水兮潺湲。”

〔七〕饘(zhān):厚粥。《禮記·檀弓》:“饘粥之食。”疏:“厚曰饘,稀曰粥。”

〔八〕寒谿:見《次韻子瞻武昌西山》注〔八〕。

〔九〕東坡二句:東坡於建中靖國元年七月殁於常州。沉泉:沉於九泉。張侯:張耒。崇寧元年張耒知潁州,爲東坡舉哀行服,爲言官所劾,貶房州别駕,黄州安置。任注謂張耒此時猶未至黄,故山谷詩云云。然張耒《黄州安置謝表》云:“臣已於九月初三日到黄州。”而山谷抵武昌在十二日,然則山谷或未知也。

〔一〇〕釣臺:《水經注·江水三》:“(武昌)北背大江,江上有釣臺,(孫權)常極飲其上。”

〔一一〕怡亭句:歐陽修《集古録跋尾》:“怡亭在武昌江水中小島上,武昌人謂其地爲吴王散花灘。亭,裴鶠造,李陽冰名而篆之,裴虬銘,李莒八分書,刻於島石。”蛟龍纏:形容篆書盤繞屈曲之狀。杜甫《觀薛稷少保書畫壁》:“鬱鬱三大字,蛟龍岌相纏。”

〔一二〕拘攣:束縛。周旋:來往、交遊。按:此詩與韓愈《山石》、蘇軾《遊金山寺》同一機杼,均由寫山水泉石歸爲向往江湖;在寫景中用鋪叙之法,由景物轉换展示時間推移。

【評箋】 方東樹《昭昧詹言》卷十二:“風鳴”二句奇想。後半直叙,却能掃人凡言,自撰奇重之語。故無遠意。“我來”句删。“野僧”二句不洽,删。

次韻文潛〔一〕

武昌赤壁弔周郎,寒溪西山尋漫浪〔二〕。忽聞天上故人來,呼舡凌江不待餉。我瞻高明少吐氣,君亦歡喜失微恙〔三〕。年來鬼祟覆三豪,詞林根柢頗摇蕩〔四〕。天生大材竟何用,祇與千古拜圖像〔五〕。張侯文章殊不病,歷險心膽元自壯。汀洲鴻雁未安集〔六〕,風雪牖户當塞向〔七〕。有人出手辦兹事,政可隱几窮諸妄〔八〕。經行東坡眠食地,拂拭寶墨生楚愴〔九〕。水清石見君所知,此是吾家祕密藏〔一〇〕。

〔一〕崇寧元年作。文潛:張耒字文潛。

〔二〕武昌赤壁:見《子瞻詩句妙一世……》注〔四〕。周郎:周瑜。漫浪:指元結,見《漫尉》注〔二〕。

〔三〕高明:高尚明智,此以稱文潛。少:稍稍。吐氣:吐出胸間鬱積之氣。微恙:小疾。二句謂故友相見,彼此欣喜。此用杜甫《短歌行》句律:“君今起柂春江流,余亦沙邊具小舟。”

〔四〕鬼祟:鬼神引起災禍。覆:顛覆,此謂致死。三豪:指蘇軾、秦觀、陳師道。山谷有書云:“去年失秦少游,又失東坡蘇公,今年又失陳履常。余意文星已宵墜矣,然幸此三君子者皆有佳兒未死。”(《雜簡》,載《别集》)書亦作於崇寧元年。任淵注以爲指蘇、秦及范祖禹,不確。詞林根柢:杜甫《八哀詩·李邕》:“憶昔李公存,詞林有根柢。”此謂三人之逝,文壇損失鉅大。

〔五〕天生二句:李白《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此反其意,又兼用杜甫《古柏行》:“古來材大難爲用。”與:使。此謂大材生前不得重用,只能於身後令人拜其圖像。王安石《杜甫畫像》:“所以見公畫,再拜涕泗流。”楊蟠《觀子美畫像》:“文光萬丈照詞林,獨步才難一代欽……師法望公千載後,仰風三嘆感知音。”

〔六〕汀洲句:《詩·小雅·鴻雁》:“鴻雁于飛,集于中澤。之子于垣,百堵皆作。雖則劬勞,其究安宅。”《序》云:“美宣王也。萬民離散,不安其居,而能勞來還定,安集之。”此反其意,感慨時勢動蕩。

〔七〕塞向:《詩·豳風·七月》:“塞向墐户。”向,北窗。《孟子·公孫丑》:“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國家閒暇,及是時,明其政刑,雖大國,必畏之矣。《詩》云:‘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爲此詩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北宋末造,内憂外患,山谷恐有板蕩之虞,故出此未雨綢繆之議。

〔八〕有人二句:謂國事自有當政者操辦,我輩正可學道山林。出手:動手。隱几:憑几。窮諸妄:清除各種妄念。《圓覺經》下:“居一切時,不起妄念。”《壇經·説一體三身佛門》(惠昕本):“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徹。”

〔九〕經行二句:元豐三年二月東坡到黄州,初寓定惠院,常至安國寺,五月遷居臨臯亭;四年始營東坡,五年築雪堂,事具東坡詩文。經行:佛家語,指爲養身散悶往返於某地,此借用。眠食地:泛指東坡在黄故居。寶墨:珍貴的墨跡。楚愴:凄楚悲愴。

〔一〇〕水清二句:謂是非自有公論,無需以口舌争,是爲處世之真諦。《談藝録補訂》:“山谷元祐元年《奉和文潛贈無咎》第二首云:‘談經用燕説,束棄諸儒傳。濫觴雖有罪,末派瀰九縣。張侯真理窟,堅壁勿與戰。難以口舌争。水清石自見。’山谷蓋重提十六年前舊語耳。世故澒洞,人生艱窘,拂意失志,當息躁忍事,毋矜氣好勝;日久論定,是非自分。……蓋山谷昔在王氏新學大盛之時,嘗向文潛進此言;今二人投老同爲逐客,遂復申前誡。”水清石見:出古詩《艷歌行》。秘密藏:佛教稱典籍之總匯爲藏;秘密藏,猶言奥旨精義。《圓覺經》上:“大悲世尊,廣爲菩薩開秘密藏,令諸大衆深悟輪迴。”

【評箋】 陳衍《宋詩精華録》卷二:沈痛語一二敵人千百。

寄賀方回〔一〕

少游醉卧古藤下〔二〕,誰與愁眉唱一盃〔三〕?解作江南斷腸句,祇今唯有賀方回〔四〕。

〔一〕崇寧二年作,在鄂州。賀鑄(方回)建中靖國元年通判泗州,崇寧元年在當塗見山谷(見夏承燾《唐宋詞人年譜》)。

〔二〕少游句:見《病起荆江亭即事》注〔一〇〕。

〔三〕與:爲、替。唱一盃: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盃,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迴?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唱一盃”既包含“一曲新詞”,又呼應上之“醉卧”,其“夕陽”、“落花”又寓悲悼之意。

〔四〕解作二句:賀鑄《青玉案·横塘路》:“碧雲冉冉蘅臯暮,綵筆新題斷腸句。”此化用賀詞,並切悼亡之意。《詩人玉屑》二十一引《冷齋夜話》:“山谷嘗手寫所作《青玉案》者,置之几研間,時自玩味……山谷云:‘此詞少游能道之。’作小詩曰:……。”此謂如今只有賀方回能寫出斷腸的悲歌了。元符三年秦觀卒後,賀鑄有《題秦觀少游寫真》詩:“誰容老芸閣,自讖死藤州。”

鄂州南樓書事四首(選二)〔一〕

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里芰荷香〔二〕。清風明月無人管,併作南樓一味涼〔三〕。

武昌參佐幕中畫,我亦來追六月涼〔四〕。老子平生殊不淺,諸君少住對胡牀〔五〕。

〔一〕崇寧二年在鄂州作。鄂州南樓亦因傅會東晉庾亮事而得名。亮所登南樓應在武昌(今湖北鄂城),而此南樓則在州治江夏(今武昌),蓋唐永貞元年置武昌軍,治鄂州,遂傅會成此南樓。《輿地紀勝·壽昌軍》:“今鄂州南樓乃白雲樓故基,元祐中太守方澤因其廢基以南樓名之。”陸游《入蜀記》五:“南樓在儀門之南石城上,一曰黄鶴山。制度閎偉,登望尤勝……下闞南湖,荷葉彌望。中爲橋,曰廣平,其上皆列肆,兩旁有水閣,極佳。”詩原四首,此選其一、四。

〔二〕四顧二句: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山光悦鳥性。”芰(jì):四角菱。古人多以十里言香氣及荷花,韓愈《酬司門盧四兄雲夫院長望秋作》:“曲江荷花蓋十里。”李商隱《韓翃舍人即事》:“橋南荀令過,十里送衣香。”歐陽修《憶焦陂》:“焦陂荷花照水光,未到十里聞花香。”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清風二句:見《答龍門潘秀才見寄》注〔三〕。蘇軾《前赤壁賦》:“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此即化用賦意。一味涼:歐陽修《招許主客》:“惟有新秋一味涼。”

〔四〕武昌二句:見《再用舊韻寄孔毅甫》注〔五〕。武昌:指庾亮,亮於咸和九年鎮武昌,都督六州諸軍事,領江荆豫三州刺史。參佐:僚屬。幕:幕府。畫:謀劃。謝瞻《張子房》:“婉婉幕中畫。”杜甫《羌村三首》:“憶昔好追涼,故遶池邊樹。”

〔五〕老子二句:用庾亮語。《晉書·庾亮傳》:“亮在武昌,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共登南樓,俄爾不覺亮至,諸人將起避之。亮徐曰:‘諸君少住,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便據胡床與浩等談詠竟坐。”老子:亮自稱,猶老夫。此乃山谷夫子自道。

追和東坡題李亮功歸來圖〔一〕

今人常恨古人少,今得見之誰謂無〔二〕?欲學淵明歸作賦,先煩摩詰畫成圖〔三〕。小池已築魚千里〔四〕,隙地仍栽芋百區〔五〕。朝市山林俱有累,不居京洛不江湖〔六〕。

〔一〕《内集詩注》繫於崇寧元年。《年譜》據《題周昉畫美人琴阮圖》高子勉序,繫於崇寧二年,時李亮功官長沙,山谷南遷過之。李亮功名公寅,李公麟之弟。元符三年十二月東坡抵韶州,時亮功爲韶倅,東坡爲作《李伯時畫其弟亮工舊隱宅圖》詩,山谷追和即此詩。

〔二〕今人二句:《南史·張融傳》:“常嘆云:‘不恨我不見古人,所恨古人又不見我。’”古人指超脱流俗,高風絶塵之士。韓愈《孟生詩》:“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此以古人稱李亮功。

〔三〕欲學二句:陶淵明於東晉義熙元年辭去彭澤令歸隱,作《歸去來兮辭》。王維得宋之問輞川别業,作《輞川圖》。此用喻李公麟爲其弟作圖。

〔四〕小池句:《關尹子·一宇》:“以盆爲沼,以石爲島,魚環游之,不知幾千萬里不窮乎!夫何故?水無源無歸。聖人之道,本無首,末無尾,所以應物不窮。”原意是喻天道圓轉無窮,如《易·泰》:“無往不復。”《莊子·則陽》:“得其環中以隨成……窮則反,終則始。”此謂汲汲世途,奔競千里,無異魚游小池,原地打轉。《管錐編》(三)論《全漢文》卷二二:“關尹子頌‘聖人之道’,庭堅移施人事,等盆魚於磨牛、磨蟻,變贊詞爲憾詞,如《欸乃歌》之二:‘從師學道魚千里,蓋世成功黍一炊’,又《去賢齋》:‘争名朝市魚千里,窺道詩書豹一斑。’皆謂奔波競攘而實則未進分寸,原地不離,故我依然;猶功蓋一世,夢祇刹那,學富五車,見僅管孔。”此句既實寫居處之景,又隱含悟道之意。任淵注引《齊民要術》載陶朱公《養魚經》:“以六畝地爲池,池中有九洲。求懷子鯉魚二十頭,牡鯉魚四頭,内池中。魚在池中周遶九洲無窮,自謂江湖也。”僅切實景。

〔五〕芋百區:左思《蜀都賦》:“瓜疇芋區。”區:區田,分區耕作之田。

〔六〕朝市二句:表現山谷道家“齊物”與佛家“中道”思想。莊子主張齊物,故於處世既不主刻意仕進,也不求退隱山林。其《刻意》云:“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閑,不道引而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淡然無極而衆美從之。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佛教大乘“中道”講不落二邊,所謂“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中論》)。《陀羅尼經·夢行分》:“離於二邊,住平邊相”,“悉不讚毁……亦不選擇”;《壇經·宣詔》:“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均爲“中道”之義。白居易《詠懷》:“隨緣逐處便安閒,不入朝廷不住山。”意旨相同。

贈惠洪〔一〕

數面欣羊胛〔二〕,論詩喜雉膏〔三〕。眼横湘水暮〔四〕,雲獻楚天高〔五〕。墮我玉麈尾〔六〕,乞君宫錦袍〔七〕。月清放舟舫,萬里渺雲濤〔八〕。

〔一〕崇寧三年作。惠洪,禪僧,又稱洪覺範,筠州彭氏子,年十四,父母俱亡,祝髮爲僧,工詩文,著有《禪林僧寶傳》、《冷齋夜話》等。崇寧間往來湘中,山谷過衡州,花光仲仁長老爲畫墨梅,惠洪爲賦長短句,山谷贈詩當在此時。政和初因罪刺配朱崖軍,建炎二年五月,示寂於同安。

〔二〕數面:陶淵明《答龐參軍詩序》:“款然良對,忽成舊游。俗諺云:數面成親舊。”羊胛:羊之肩骨,易熟。《新唐書·回鶻傳》:“骨利幹處瀚海北……晝長夜短,日入亨(烹)羊胛,熟,東方已明,蓋近日出處也。”歐陽修《謝觀文王尚書惠西京牡丹》:“爾來不覺三十年,歲月纔如熟羊胛。”此言數次見面,因高興而只覺時間短促。

〔三〕雉膏:雉肉。《易·鼎》:“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此謂與其論詩如食美味。惠洪精詩學,著有《天廚禁臠》,故云。《南史·謝弘微傳》:“齊武帝問王儉:‘當今誰能爲五言?’儉曰:‘朏(謝弘微孫)得父(謝莊)膏腴,江淹有意。’”正以肴饌喻詩。

〔四〕眼横句:古人多以水波喻眼,宋玉《神女賦》:“望余帷而延視兮,若流波之將瀾。”傅毅《舞賦》:“目流睇而横波。”此反之,以眼波喻水。後王逐客(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亦用此法。

〔五〕雲獻句:謂浮雲散去,現出高朗的天宇。杜甫《觀作橋成月夜舟中有述還呈李司馬》:“天高雲去盡。”“獻”字傳神,擬物作人。王安石《半山即事》:“暮林摇落獻南山。”山谷《勝業寺悦亭》:“苦雨已解嚴,諸峰來獻狀。”

〔六〕墮我句:《世説新語·文學》:孫盛與殷浩共論玄理,“彼我奮擲麈尾,悉脱落,滿餐飯中。賓主遂至莫(暮)忘食。”魏晉名士清談常持麈尾。此寫交談之歡。

〔七〕乞君:贈君。乞(qì),給予。韓愈《調張籍》:“乞君飛霞佩,與我高頡頏。”宫錦袍:《新唐書·宋之問傳》:“武后遊洛南龍門,詔從臣賦詩。左史東方虬詩先成,后賜錦袍。之問俄頃獻,后覽之嗟賞,更奪袍以賜。”《舊唐書·李白傳》:“嘗月夜乘舟,自采石達金陵,白衣宫錦袍,於舟中顧瞻笑傲,旁若無人。”此句贊其詩才。

〔八〕月清二句:李白《月下獨酌》:“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東坡《中山松醪賦》:“遂從此而入海,渺翻天之雲濤。使夫嵇阮之倫,與八仙之羣豪,或騎麟而翳鳳,争榼挈而瓢操,顛倒白綸巾,淋漓宫錦袍,追東坡而不可及,歸餔歠其醨糟,漱松風於齒牙,猶足以賦《遠遊》而續《離騷》也。”由此可見山谷點化的用意和痕迹。

【評箋】 方回《瀛奎律髓》卷四十七:此詩亦恐非山谷作。山谷乙酉年死於宜州,覺範始年三十五歲,撰此詩以惑衆,而山谷甥洪氏誤信爲然,故收之云。五六雖壯麗,恐非山谷語,意淺。

紀昀:却似山谷筆墨。虚谷所云,恐不免愛憎之見。

書磨崖碑後〔一〕

春風吹船著浯溪〔二〕,扶藜上讀《中興碑》〔三〕。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鬢成絲。明皇不作苞桑計〔四〕,顛倒四海由禄兒〔五〕。九廟不守乘輿西〔六〕,百官已作烏擇棲〔七〕。撫軍監國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爲〔八〕?事有至難天幸爾,上皇跼蹐還京師〔九〕。内間張后色可否,外間李父頤指揮〔一〇〕。南内淒涼幾苟活,高將軍去事尤危〔一一〕。臣結《春秋》二三策〔一二〕,臣甫《杜鵑》再拜詩〔一三〕。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賞瓊琚詞〔一四〕。同來野僧六七輩,亦有文士相追隨〔一五〕。斷崖蒼蘚對立久,凍雨爲洗前朝悲〔一六〕。

〔一〕崇寧三年作。磨崖碑:《輿地紀勝》卷五十六:“《大唐中興頌》在祁陽浯溪石崖上,元結文,顔真卿書,大曆六年刻,俗謂之磨崖碑。”楊震方《碑帖叙録》:“《大唐中興頌》……楷書二十一行,行二十字,字徑四寸五六分,自左而右。”山谷《中興頌詩引并行紀》(載《豫章遺文》):“崇寧三年三月己卯(初六),風雨中來泊浯溪,進士陶豫、李格,僧伯新、道遵同至中興頌崖下。明日居士蔣大年、石君豫,太醫成權及其姪逸,僧守能、志觀、德清、義明、崇廣俱來。又明日,蕭褒及其弟裒來。三日裴回崖次,請予賦詩。老矣,豈復能文,强作數語,惜秦少游已下世,不得此妙墨劖之崖石耳。修水黄某字魯直,諸子從行:相、棁、、楛、舂陵尼悟超。”

〔二〕浯溪:源出湖南祁陽松山,東北流入湘江,唐元結寓居溪畔,其《浯溪銘》云:“溪世無名稱者也,爲自愛之,故命浯溪。”

〔三〕扶藜:拄杖。藜:草名,莖老可作杖。《莊子·讓王》:“(原憲)杖藜而應門。”

〔四〕苞桑計:指居安思危,以固邦本。苞桑,桑樹本幹。《易·否》:“其亡其亡,繫於苞桑。”疏:“苞,本也。凡物繫於桑之苞本,則牢固也。若能‘其亡其亡’以自戒慎,則有繫於苞桑之固,無傾危也。”又《繫辭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五〕顛倒句:元稹《連昌宫詞》:“禄山宫裏養作兒,虢國門前鬧如市。弄權宰相不記名,依稀憶得楊與李。廟謨顛倒四海摇,五十年來作瘡痏。”《舊唐書·安禄山傳》:“後(禄山)請爲貴妃養兒,入對皆先拜太真。玄宗怪而問之,對曰:‘臣是蕃人,蕃人先母而後父。’玄宗大悦。”

〔六〕九廟:帝王奉祀祖先的宗廟,後以指朝廷、國祚。乘輿西:指安史之亂時玄宗倉惶入蜀。

〔七〕百官句:指百官投敵。《中興頌》中有“百寮竄身,奉賊稱臣”語。姚範《援鶉堂筆記》卷四十:“‘百官’句謂羣臣之向靈武(肅宗)而背上皇,杜子美所謂‘攀龍附鳳’者也。”可備一説。烏擇棲:指擇主而事。《左傳·哀公十一年》:“烏則擇木,木豈能擇烏?”

〔八〕撫軍二句:《左傳·閔公二年》:“冢子,君行則守,有守則從,從曰撫軍,守曰監國,古之制也。”趣取:趨取,追求。《莊子·人間世》:“趣取無用。”趣通趨。大物:指國家。《莊子·在宥》:“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此譏刺肅宗身爲太子不全力禦敵,反汲汲於奪取皇位。

〔九〕事有二句:元結《中興頌》:“事有至難,宗廟再安,二聖重歡。”事:指平定叛亂,國家中興。上皇:指玄宗,在肅宗即位後稱太上皇。跼:彎腰屈身;蹐:小步行走,均形容小心戒懼。據《資治通鑑·至德二載》,玄宗還朝,“索黄袍自爲上(肅宗)著之,上伏地頓首固辭。上皇曰:‘天數人心,皆歸於汝,使朕得保養餘齒,汝之孝也。’”“上皇不肯居正殿,曰:‘此天子之位也。’”“上皇上馬,上親執鞚。行數步,上皇止之。”

〔一〇〕内間二句:《舊唐書·肅宗張后傳》:“皇后寵遇專房,與中官李輔國持權禁中,干預政事。”又《李輔國傳》:“本名静忠,閑厩馬家小兒”,因擁立肅宗獲寵,遂大權獨攬,“宰臣百司,不時奏事,皆因輔國上决。”頤指揮:《漢書·賈誼傳》:“今陛下力制天下,頤指如意。”謂以臉色示意指揮,狀權勢顯赫。

〔一一〕南内:興慶宫,原爲玄宗舊邸。至德二載(七五七)玄宗還都,先居南内,上元元年(七六〇)遷西内太極宫,至七六二年死。説詩者多謂用“南内”誤,當言“西内”。其實“南内”亦可,居住時間且長於“西内”。白居易《長恨歌》:“西宫南内多秋草。”可見二處玄宗皆淒涼苟活。高將軍:指宦官高力士,先後曾加冠軍大將軍、驃騎大將軍等號,故“帝或不名而呼將軍”(《新唐書》本傳)。高力士深得玄宗寵信,幸蜀時,扈從在側;還都後,李輔國脅迫玄宗遷宫,兵刃相向,賴高力士护駕,玄宗始得無殃,故“泣持力士手曰:‘微將軍,阿瞞已爲兵死鬼矣!’”(《太平廣記》卷一八八《李輔國》)上元元年,高被流放巫州,玄宗處境愈危。

〔一二〕臣結句:《内集詩注》本“春秋”作“舂陵”,並謂“作《春秋》非是”。按此爲任淵臆改,其理由是元結在道州曾作《舂陵行》詩,無據。《豫章文集》原作“春秋”,且宋袁文《甕牖閒評》卷五云:“余親見太史寫此詩於磨崖碑後者,作‘臣结《春秋》二三策’,詎庸改耶!”清朱霈《牖窺雜誌》:“霈嘗舟泊浯溪,得見《中興碑》刻完好如故,後係‘春秋’字。”足以定論。二三策:《孟子·盡心下》:“吾於《武成》(《尚書》篇名)取二三策而已矣。”意爲所取不過兩三頁罷了。策,竹簡。曾季貍《艇齋詩話》謂此句:“言元結《頌》用《春秋》之法。”即文寓褒貶,微詞見意。

〔一三〕臣甫句:杜甫有兩首七古《杜鵑行》,其一作於上元元年玄宗遷西内後,傷君王失位,君臣離散,詩云:“君不見昔日蜀天子,化爲杜鵑似老烏……雖同君臣有舊禮,骨肉滿眼身羈孤。”又有五古《杜鵑》:“我見常再拜,重是古帝魂。”寓意相同。

〔一四〕安知二句:謂世人祇是欣賞元、杜文詞之美,而不知其憂國之忠忱。瓊琚:美玉,喻文詞之美。白居易《見尹公亮新詩偶贈絶句》:“吟看句句是瓊琚。”韓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瓊琚,大放厥辭。”

〔一五〕同來二句:見注〔一〕。又王明清《揮麈後録》卷七:“是時外祖曾空青坐鉤黨,先徙是郡(永州),太史留連踰月,極其歡洽,相予酬唱,如《江樾書事》之類是也。帥遊浯溪,觀《中興碑》,太史賦詩,書姓名於詩左。外祖急止之云:‘公詩文一出,即日傳播。某方爲流人,豈可出郊?公又遠徙。蔡元長當軸,豈可不過爲之防邪!’太史從之,但詩中云‘亦有文士相追隨’,蓋爲外祖而設。”曾空青即曾公袞,名紆,曾布第三子(一説第四子)。

〔一六〕凍雨:應作涷雨,暴雨。

【評箋】 宋張戒《歲寒堂詩話》:張文潛與魯直同作《中興碑》詩,然其工拙不可同年而語。魯直自以爲入子美之室,若《中興碑》詩,則真可謂入子美之室矣。

曾季貍《艇齋詩話》:山谷《浯谿碑》詩有史法,古今詩人不至此也。張文潛《浯谿》詩止是事,持語言,今碑本並行,愈覺優劣易見。張詩比山谷,真小巫見大巫也。

范成大《驂鸞録》:始余讀《中興頌》,又聞諸紳先生之論,以爲元子之文有《春秋》法……夫元子之文固不爲無微意矣,而後來各人貪作議論,復從旁發明呈露之。魯直詩至謂:“撫軍監國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爲”,又云:“臣結舂陵二三策,臣甫杜鵑再拜詩。安知忠臣痛至骨,後來但賞瓊琚詞。”魯直既倡此論,繼作者靡然從之,不復問歌頌中興,但以詆駡肅宗爲談柄。

元劉壎《隱居通議》卷八:山谷翁《書摩厓碑後》、《題老杜浣花醉圖》,皆精深有議論,嚴整有格律,二篇正堪作對。

方東樹《昭昧詹言》卷十二:稍有章法,然亦順叙。分三層。“事有”二句太漫。後半大勝放翁《十八學士》、《明皇幸蜀》二首,乃知坡《驪山》亦不佳也。

陳衍《宋詩精華録》卷二:此首音節甚佳,而議論未是。

翁方綱《七言詩三昧舉隅》:山谷《浯溪碑詩》:“臣結春秋二三策,臣甫杜鵑再拜詩。”此乃字字沈痛,不作珮玉瓊琚之詞觀也明矣。然而平生半世玩賞拓本,即一二文士亦孰不咀其詞句者?則於次山文字一段正面,究竟未能消却也。故於此下用推宕之筆出之,曰:“安知忠臣痛至骨?世上但賞瓊琚詞。”此“瓊琚詞”三字,乃擲筆天外,粉碎虚空矣,正與此篇(按指《王充道送水仙花……》)末句妙處相似;此即所謂不着一字,盡得風流者也。

到桂州〔一〕

桂嶺環城如雁蕩〔二〕,平地蒼玉忽嶒峨〔三〕。李成不在郭熙死,奈此百嶂千峰何〔四〕!

〔一〕崇寧三年作。桂州:屬廣南西路,治臨桂(今桂林)。

〔二〕桂嶺句:《夢溪筆談·雜誌》:“予觀雁蕩諸峰,皆峭拔險怪,上聳千尺,穹崖巨谷,不類他山,皆包在諸谷中。”此寫桂州城爲羣峰環抱。

〔三〕平地句:謂山峰拔地而起。蒼玉:佩飾。《禮記·玉藻》:“大夫佩水蒼玉。”此狀山色。梅堯臣《池州蕭相樓》:“樓中九華峰,天削水蒼玉。”即以玉喻山。嶒(céng)峨:崚嶒嵯峨,狀山勢高峻不平。

〔四〕李成:由五代入宋之畫家,李唐宗室,營丘人,世稱李營丘。爲北方山水畫派代表。郭熙:見《次韻子瞻題郭熙畫山》注〔一〕。此謂二位大師已死,無人能畫出這些奇山異峰了。杜甫《戲韋偃爲雙松圖歌》:“天下幾人畫古松,畢宏已老韋偃少。”韓愈《石鼓歌》:“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歐陽修《菱溪大石》:“盧仝韓愈不在世,彈壓百怪無雄文。”張耒《讀中興頌碑》:“元功高名誰與紀,風雅不繼騷人死。”《宣和畫譜》卷十一《山水》評許道寧:“張士遜一見,賞詠久之,因贈以歌,其略云:‘李成謝世范寬死,唯有長安許道寧。’”山谷化用其句律。

寄黄龍清老三首(選一)〔一〕

騎驢覓驢但可笑〔二〕,非馬喻馬亦成癡〔三〕。一天月色爲誰好?二老風流只自知〔四〕。

〔一〕崇寧三年作。黄龍:原爲山名,在隆興(今南昌),因禪僧慧南在此舉揚一家宗風,世稱黄龍派。清老:靈源惟清,慧南法嗣祖心的上首弟子,山谷師友之,號靈源叟、清侍者。

〔二〕騎驢句:禪宗常用此喻修道,意謂自身本有佛性,何勞向外求佛?若向外求,無異騎驢覓驢。《景德傳燈録》卷二八《神會大師》:“誦經不見有無義,真似騎驢更覓驢。”又卷九《大安禪師》:“即造百丈,禮而問曰:‘學人欲求識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騎牛覓牛。’”用意相同,即《壇經》(敦煌本)五二所云:“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向何處求佛?”

〔三〕非馬句:《公孫龍子·指物論》:“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又《白馬論》:“白馬非馬。”《莊子·齊物論》駁之:“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四〕一天二句:臺灣學者杜松柏《禪學與唐宋詩學》釋曰:“祖心惟清二禪師之心境如一天孤月之明朗,二人之禪境只自知,不能舉示人。”按二老當指祖心兩大弟子:死心悟新及靈源惟清,山谷稱清新二禪師。此詩寄惟清而及悟新,順理成章,而祖心已死(卒於元符三年),不當并提。詩前二句寫不知道者之癡妄可笑,以襯託二人禪境之高妙,總在説明禪之真諦惟在自悟,不能言喻,無從告人。

和范信中寓居崇寧遇雨二首〔一〕

范侯來尋八桂路〔二〕,走避俗人如脱兔〔三〕。衣囊夜雨寄禪家,行潦升階漂兩屨。遣悶悶不離眼前,避愁愁已知人處〔四〕。慶公憂民苗未立,旻公憂木水推去。兩禪有意開壽域〔五〕,歲晚築室當百堵〔六〕。它時無屋可藏身,且作五里公超霧〔七〕。

當年游俠成都路,黄犬蒼鷹伐狐兔〔八〕。二十始肯爲儒生,行尋丈人奉巾屨〔九〕。千江渺然萬山阻,抱衣一囊遍處處〔一〇〕。或持劍掛宰上回,亦有酒罷壺中去〔一一〕。昨來禪榻寄曲肱,上雨傍風破環堵〔一二〕。何時鯤化北溟波?好在豹隱南山霧〔一三〕。

〔一〕崇寧四年作。范信中:范寥,字信中,蜀人,負才任俠,豪縱不羈,浪迹江湖間。嘗爲知州翟思之書吏,翟卒,來弔喪,晚將翟家几席間白金器攜去遁走,徑往宜州見山谷,隨侍在側。山谷下世,以變賣白金器所得爲辦喪事。後以告發謀反事得官,又因收藏東坡墨迹而被勒停除名,紹興間知邕州兼邕管安撫卒。參見《梁谿漫志》卷十、《宋史翼》卷七。崇寧:崇寧寺。范信中《宜州家乘序》:“崇寧甲申秋,余客建康,聞山谷先生謫居嶺表,恨不識之,遂泝大江,歷湓浦,捨舟於洞庭,取道荆湘,以趨八桂。至乙酉三月十四日始達宜州,寓舍崇寧寺。翼日,謁先生於僦舍,望之真謫仙人也。……自此日奉杖履,至五月七日,同徙居於南樓,圍棋誦書,對榻夜語,舉酒浩歌,跬步不相舍。”

〔二〕八桂:《山海經·海内南經》:“桂林八樹,在番隅東。”此代指廣西。

〔三〕脱兔:《孫子·九地》:“後如脱兔,敵不及拒。”此形容迅速。

〔四〕遣悶二句:葉廷珪《海録碎事》卷九《愁樂門》引庾信《愁賦》:“閉門欲驅愁,愁終不肯去;深藏欲避愁,愁已知人處。”此化用之,巧用頂真格。

〔五〕兩禪:指上慶公、旻公兩禪僧。開壽域:任淵注:“徽宗崇寧三年,詔天下置崇寧寺觀,爲上祈年。”《漢書·禮樂志》:“驅一世之民,躋之仁壽之域。”杜甫《上韋左相二十韻》:“八荒開壽域,一氣轉洪鈞。”壽域,健康長壽之境。

〔六〕百堵:《詩·小雅·斯干》:“築室百堵。”一面牆爲一堵,百堵指房多。此言兩僧築室,權當廣廈。

〔七〕且作句:《後漢書·張霸傳》附張楷:“楷字公超……性好道術,能作五里霧。”此喻雲遊四方。

〔八〕當年二句:范信中落拓任俠,蓋東方朔、郭解一流人,“家始饒給,從其叔分財,一月輒盡之,落莫無聊賴,欲應科舉,……即以成都第二名薦送。益縱酒,遂毆殺人,因亡命,改姓名曰‘花但石’,蓋增損其姓字爲廋語。遂匿傍郡爲園丁,久之技癢不能忍,書一詩於亭壁,主人見之愕然,曰:‘若非園丁也。’贈以白金半笏遣去。”(《梁谿漫志》卷十)可見其立身行事之一斑。《史記·李斯傳》:李斯腰斬咸陽,臨刑前謂其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黄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太平御覽·羽族部·鷹》引此作:“李斯臨刑,思牽黄犬,臂蒼鷹,出上蔡東門,不可得矣。”後黄犬蒼鷹即指打獵。

〔九〕二十二句:謂其折節讀書,遠道來訪。丈人:老人,山谷自謂。奉巾屨:指侍奉飲食起居。

〔一〇〕千江二句:韓愈《感春》:“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處處。東西南北皆欲往,千江隔兮萬山阻。”

〔一一〕或持二句:《史記·吴太伯世家》:吴公子季札經徐國,徐君愛其劍而口未敢言,季札心知之而未獻。待其歸過徐,徐君已死,遂解劍繫其塚樹而去,以示友情生死不渝。宰:墓。後句見《湖口人李正臣蓄異石九峰……》注〔一〕。以上四句寫其飄泊江湖。

〔一二〕昨來二句:謂寓居崇寧寺遇雨。韓愈《南海神廟碑》:“故明宫齋廬,上雨旁風,無所蓋障。”環堵:四周土牆。《禮記·儒行》:“儒有一畝之宫,環堵之室,篳門圭窬,蓬户甕牖。”此形容居室之陋。

〔一三〕何時二句:上句用《莊子·逍遥遊》鯤化鵬事。下句用《列女傳·陶答子妻》事:“南山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謝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雖無玄豹姿,終隱南山霧。”好在: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六:“存問之詞。翫其口氣,彷彿‘好麽’,用之既熟,則轉而義如‘無恙’,又轉而不爲存問口氣,義如‘依舊’矣。”此用如“依舊”。此謂范寥前程遠大,而今却沉晦不顯。

詞選

醉蓬萊〔一〕

對朝雲靉靆,暮雨霏微〔二〕,亂峰相倚〔三〕。巫峽高唐,鎖楚宫朱翠〔四〕。畫戟移春,靚妝迎馬,向一川都會〔五〕。萬里投荒,一身弔影〔六〕,成何歡意!盡道黔南,去天尺五〔七〕。望極神州,萬重煙水〔八〕。樽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頰紅深,麝臍香滿,醉舞裀歌袂〔九〕。杜宇聲聲,催人到曉,不如歸是〔一〇〕。

〔一〕作於紹聖二年三月,赴黔州途經夔州巫山縣時,參見《黔南道中行記》。

〔二〕對朝雲二句:既寫實景,又用宋玉《高唐賦》所謂“旦爲朝雲,暮爲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意。靉靆:雲氣濃重貌。

〔三〕亂峰:巫山羣峰連綿,其尤著者有十二峰。陸游《入蜀記》卷六:“峰巒上入霄漢,山脚直插江中……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見,所見八九峰,惟神女峰最爲纖麗奇峭。”

〔四〕高唐:楚國臺觀,見《高唐賦》。楚宫:楚故離宫。明曹學佺《蜀中名勝記》卷二二引《本志》:“楚宫在女觀山西畔小山頂,三面皆荒山,南望江山奇麗。”朱翠:本指婦人飾物或容貌,此指美人。

〔五〕畫戟三句:寫地方官之儀仗,盛妝豔服者迎候馬隊,向城中走去。畫戟:彩飾之戟。靚(jìng)妝:華麗的妝飾,多指女子,此指歌姬舞女。

〔六〕萬里二句:柳宗元《别舍弟宗一》:“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李密《陳情表》:“煢煢孑立,形影相弔。”山谷常用此語形容其貶謫生涯,見其書信。

〔七〕黔南:即黔州。去天尺五:極言地勢之高。漢民諺:“城南韋杜,去天尺五。”(《辛氏三秦記》)

〔八〕神州:泛指中原,兼指京城。逐臣每每以回望京城表達哀怨之情,張舜民《賣花聲》:“何人此路得生還?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此又翻進一層,設想貶所望鄉之苦,以烘托離愁。

〔九〕荔頰三句:寫白裏透紅的臉色、氤氲馥郁的香氣、令人陶醉的歌舞。裀:夾衣。

〔一〇〕杜宇:即杜鵑鳥,相傳爲古蜀帝杜宇所化。舊説其鳴聲類唤“不如歸去”。

定風波

次高左藏使君韻〔一〕

萬里黔中一漏天〔二〕,屋居終日似乘船〔三〕。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外蜀江前〔四〕。  莫笑老翁猶氣岸〔五〕,君看,幾人黄菊上華顛〔六〕?戲馬臺南追兩謝,馳射〔七〕,風流猶拍古人肩〔八〕。

〔一〕高左藏使君:高羽。山谷《致瀘州帥王補之》:“前守曹供備(按名譜字伯達)已解官去,新守高羽左藏,丹之弟也,老練廉勤,往亦久在場屋,不易得也。雖閒居與郡中不相關,亦託庇焉。”左藏:左藏庫使,階官名。此書署“正月十二日”,而此詞又寫重陽事,故可推定作於紹聖四年,因山谷於上年五月抵黔,於翌年春遷戎。

〔二〕黔中:原爲楚國郡名,唐時又曾改黔州爲黔中郡,故以稱黔州。天漏:常形容雨多不止。杜甫《九日寄岑參》:“安得誅雲師,疇能補天漏?”蜀中多雨,邛都有漏天,戎州僰道有大漏天、小漏天,此移以稱黔。

〔三〕屋居句:杜甫《飲中八仙歌》:“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此借言雨多。

〔四〕重陽:農曆九月初九,又名重九,古有登高飲酒的風俗。霽:久雨初晴。鬼門關:在奉節縣東,兩山相夾如門,又名石門關。山谷《竹枝詞》:“鬼門關外莫言遠,四海一家皆弟兄。”蜀江:流經彭水縣注入長江之巴江(即今烏江)。

〔五〕氣岸:氣概傲岸。

〔六〕幾人句:古人在重陽節常插戴菊花,稱簪菊。華顛:髮已花白之頭。此謂世上老人有幾個有此豪興。

〔七〕戲馬臺:又稱掠馬臺,在徐州城南。劉裕在晉安帝義熙十二年封爲宋公,重陽節大會戲馬臺,後遂相承以爲例。兩謝:《文選》卷二十有謝瞻及謝靈運所作《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詩各一首。馳射:切戲馬事。

〔八〕風流句:郭璞《遊仙詩》:“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浮丘、洪崖皆仙人。此寫山谷直追古人的豪邁氣概。

念奴嬌

八月十七日,同諸甥待月。有客孫彦立者,善吹笛,有名酒酌之〔一〕

斷虹霽雨,浄秋空、山染修眉新緑〔二〕。桂影扶疏〔三〕,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里青天,姮娥何處〔四〕?駕此一輪玉。寒光零亂,爲誰偏照醽渌〔五〕?  年少從我追遊,晚涼幽徑,遶張園森木。共倒金荷〔六〕,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七〕。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曲〔八〕。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九〕。

〔一〕題及正文據《山谷琴趣外篇》。汲古閣本《山谷詞》題作:“八月十八日,同諸生步自永安城樓,過張寬夫園,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衆客。客有孫彦立,善吹笛。援筆作樂府長短句,文不加點。”《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一亦引此,作“八月十七日”,客作“孫叔敏”。按:詞作於戎州,永安城樓蓋州治南城。據《年譜》,元符元年重九,遊無等院,登永安門,從者有僧道、舉子、子姪數人,山谷有題名。時山谷僦居城南,無等院亦在南門外。此詞作於元年抑二年,待考。孫彦立:未詳。

〔二〕山染句:古人以山形容婦人之眉,稱遠山黛。此反以眉喻山。“染”字尤佳。王建《江陵使至汝州》:“日暮數峰青似染。”王安石《題齊安壁》:“日浄山如染。”曾鞏《東津歸催吴秀才寄酒》:“不覺溪山碧於染。”皆僅言山色如染,而山谷兼言山如新畫之眉,尤爲生色。

〔三〕桂影:月中桂樹之影。《酉陽雜俎·天咫》:“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釋氏書言,須彌山南面有閻扶樹,月過,樹影入月中。或言月中蟾桂,地影也;空處,水影也。此語差近。”

〔四〕姮娥:嫦娥。《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姮娥,羿妻,奔入月中爲月精。

〔五〕醽渌:美酒名。《抱朴子·嘉遯》:“寒泉旨於醽渌。”衡陽東有醽湖,其水釀湛渌酒味甘美,故酒稱醽渌。

〔六〕金荷:酒杯之美稱。

〔七〕尊:通樽。屬:斟酒,酌酒。

〔八〕最愛句:《老學庵筆記》卷二引此句作“愛聽臨風笛”,并曰:“予在蜀見其稿。今俗本改笛爲曲,以協韻,非也。然亦疑笛字太不入韻,及居蜀久,習其語音,乃知瀘戎間謂笛爲獨。故魯直得借用,亦因以戲之耳。”

〔九〕孫郎:指孫彦立。坐來:《詩詞曲語辭匯釋》卷四:“猶云適纔或正當其時也;亦猶云登時或一時也。……(此句)言笛聲登時而作也。”《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一:“客有孫叔敏善長笛,連作數曲。”故云。

鷓鴣天

坐中有眉山隱客史應之和前韻,即席答之〔一〕。

黄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乾。風前横笛斜吹雨,醉簪花倒著冠〔二〕。  身健在,且加飡,舞裙歌板盡清歡〔三〕。黄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四〕。

〔一〕史應之:名鑄,客瀘戎間。元符二年山谷在戎州,有《戲答史應之三首》,詞當作於同年重九。

〔二〕醉裏句:徐釚《詞苑叢談》卷四引《草堂詩餘》四集:“沈天羽云:東坡‘破帽多情卻戀頭’,翻龍山事特新。山谷‘風前横笛斜吹雨,醉裏簪花倒著冠’,尤用得妙。”按東坡句見《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龍山事爲晉孟嘉軼事,見《世説新語·識鑒》引《孟嘉别傳》。嘉爲桓温參軍,重九日温率僚佐遊龍山,風吹落孟嘉帽,嘉渾然不覺,温命取還之,傳爲雅事。《誠齋詩話》:“‘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爲正冠。’(按出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孟嘉以落帽爲風流,少陵以不落爲風流,翻盡古人公案,最爲妙法。”山谷於此不僅著冠,而且倒著,其不拘形迹,風流自賞,又進一層。

〔三〕身健三句:杜詩(同上):“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此化用其意,謂趁身健而及時行樂。加飡:古詩《行行重行行》:“努力加餐飯。”

〔四〕黄花二句:謂祇管在白髮上簪花自娱,任憑世人對己冷眼相看。付與:給與,讓。此寫山谷超然達觀,情老彌健。

木蘭花令〔一〕

凌歊臺上青青麥〔二〕,姑孰堂前餘翰墨〔三〕。暫分一印管江山,稍爲諸公分皂白〔四〕。  江山依舊雲空碧,昨日主人今日客〔五〕。誰分賓主强惺惺,問取磯頭新婦石〔六〕。

〔一〕崇寧元年作。山谷由戎州放回後於荆南待命,先受知舒州,後又召爲吏部員外郎。山谷辭去“恩命”,乞求太平州之任,以度餘生。請求獲准,於崇寧元年六月赴任,九日到任,十七日即罷官。本詞即反映了這一戲劇性事件,抒發了對世事的深沉感慨。《能改齋漫録》卷十七:“豫章守當塗,既解印,後一日,郡中置酒,郭功甫在坐,豫章爲《木蘭花令》一闋示之,云:……其後復竄易前詞云:‘翰林本是神仙謫,落帽風流傾坐席。座中還有賞音人,能岸烏紗傾大白。江山依舊雲横碧,昨日主人今日客。誰分賓主强惺惺,問取磯頭新婦石。’”

〔二〕凌歊臺:在太平州治當塗縣。《輿地紀勝·太平州》:“凌歊臺:在城北黄山之顛,宋孝武(劉裕)大明七年,南遊登臺,建離宫。”歊(xiāo),暑氣;凌歊有消暑之意。青青麥:用《莊子·外物》所引逸詩:“青青之麥,生於陵陂。”高臺離宫,而今麥苗青青,有黍離麥秀之慨。

〔三〕姑孰:當塗古名,因流貫其間的姑孰溪而名。姑孰堂“在州之清和門外,下臨姑溪”(《輿地紀勝》同上)。餘翰墨:謂昔人已逝,空留佳篇名章。李白有《姑熟十詠》。此謂無論帝王還是墨客,都成陳迹,祇有文章翰墨能和江山共存。

〔四〕管江山:即做山水主人。此謂“吏隱”之趣,即雖爲官而怡情山水。分皂白:猶分是非。州郡官即所謂“良二千石”,爲皇帝倚重之官,而此僅云“管江山”、“分皂白”,足見其淡然超脱,并隱含牢騷。

〔五〕江山二句:概言九日罷官之戲劇性變化。江山依舊,而人却在一夜之間反主爲客,其不平、自嘲等複雜感情,皆寓於此。

〔六〕誰分二句:謂誰要强分主客,就去問江邊的望夫石。惺惺:清醒、明白,本爲禪宗語,指常懷警覺之心,以便觸處悟道。明《王常宗集》卷三《惺惺説》:“惺惺字古經傳所無有,獨浮屠喘巖言主人翁惺惺否?曰惺惺。……空萬物不有,則常惺惺。”此借用。新婦石:即望夫山,《輿地紀勝》(同上):“在當塗縣。昔人往楚,累歲不還,其妻登此山望夫,乃化爲石。……劉禹錫詩(《望夫山》):‘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爲孤石苦相思,望來已是幾千載,祇似當時初望時。’”此言問石,因石是塵世滄桑的見證,一切升沉榮辱都如過眼煙雲,本無須有是非彼此之分,誰要强分賓主,祇是徒勞。

千秋歲

少游得謫,嘗夢中作詞云:“醉卧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竟以元符庚辰死於藤州光華亭上。崇寧甲申,庭堅竄宜州,道過衡陽,覽其遺墨,始追和其《千秋歲》詞。〔一〕

苑邊花外,記得同朝退〔二〕。飛騎軋,鳴珂碎〔三〕。齊歌雲繞扇,趙舞風回帶〔四〕。嚴鼓斷〔五〕,杯盤狼籍猶相對。  灑淚誰能會?醉卧藤陰蓋。人已去,詞空在。兔園高宴悄,虎觀英遊改〔六〕。重感慨,波濤萬頃珠沉海〔七〕。

〔一〕少游事見《病起荆江亭即事》注〔一〇〕。甲申爲崇寧三年。

〔二〕苑邊二句:寫與少游同在京城遊宴。元祐間二人同在京師,少游任太學博士,兼國史院編修,山谷亦爲史官,故云“同朝”。

〔三〕飛騎二句:寫車馬飛馳。鳴珂:馬籠頭上的玉飾,行時有聲。張華《輕薄篇》:“文軒樹羽蓋,乘馬鳴玉珂。”此呼應少游詞“憶昔西池會,鵷鷺同飛蓋”之語。又《望海潮》:“西園夜飲鳴笳,有華燈礙月,飛蓋妨花。”西池指開封城西之金明池,方圓九里,周以圍牆,三月初一至四月二十向士庶開放,有各種游藝活動,盛况空前,參見《東京夢華録》卷七。

〔四〕齊歌二句:齊趙之女善歌舞。《説文》:“謳,齊歌也。”蕭統《陶淵明集序》:“齊謳趙女之娱。”杜甫《貽華陽柳少府》:“醉從趙女舞,歌鼓秦人盆。”詩人多以歌扇與舞衣作對。陰鏗《侯司空宅詠妓》:“鶯啼歌扇後,花落舞衫前。”庾信《和趙王看妓》:“緑珠歌扇薄,飛燕舞衫長。”劉希夷《代閨人春日》:“池月憐歌扇,山雲愛舞衣。”杜甫《數陪章梓州泛江有女樂在諸舫戲爲豔曲》:“江清歌扇底,野曠舞衣前。”參見《能改齋漫録》卷八、《容齋三筆》卷十四。

〔五〕嚴鼓:更鼓。

〔六〕兔園:原爲漢梁孝王園囿,見《三輔黄圖》卷三。虎觀:即漢白虎觀,章帝建初四年,會羣儒於此,講論五經,班固撰成《白虎通義》一書。二句謂西園宴散,館閣同僚紛紛罷去。

〔七〕珠沉海:喻少游逝世。

【附録】

《能改齋漫録》卷十六:秦少游《千秋歲》,世尤推稱。秦既没藤州,晁無咎嘗和其韻以弔之云:(詞略。按即本詞,字句稍有出入。)中云“醉卧藤陰蓋”者,少游臨終作詞所謂“醉卧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故無咎用之。山谷守當塗日,郭功父嘗寓焉。一日過山谷論文,山谷傳少游《千秋歲》詞,嘆其句意之善,欲和之而海字難押。功父連舉數海字,若孔北海之類,山谷頗厭,而未有以卻之者。次日,又過山谷問焉,山谷答曰:“昨晚偶得一海字韻。”功父問其所以,山谷云:“羞殺人也爺娘海。”自是功父不復論文于山谷矣。蓋山谷用俚語以卻之也。

同書卷十七:秦少游所作《千秋歲》詞,予嘗見諸公唱和親筆,乃知在衡陽時作也。少游云:“至衡陽,呈孔毅甫使君。”其詞云云,今更不載。毅甫本云:“次韻少游見贈。”其詞云:……。其後東坡在儋耳,姪孫蘇元老,因趙秀才還自京師,以少游、毅甫所贈酬者寄之。東坡乃次韻録示元老,且云:“便見其超然自得,不改其度之意。”其詞云:……。豫章題云:(略。即本詞小序)。詞云:……。晁無咎集中嘗載此詞,而非是也。少游詞云:“憶昔西池會,鴛鷺同飛蓋”,亦爲在京師與毅甫同在於朝,叙其爲金明池之游耳。今越州、處州皆指西池在彼,蓋未知其本源而云也。(按:同一書而自相牴牾如此,當依後説爲是。)

虞美人

宜州見梅作〔一〕

天涯也有江南信〔二〕,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三〕,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  玉臺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四〕。平生箇願杯深〔五〕,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六〕。

〔一〕崇寧三年作。

〔二〕天涯句:南朝宋陸凱《贈范曄》:“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江南信:春之使者,指梅花。

〔三〕夜闌句:蘇軾《臨江仙》:“夜闌風静縠紋平。”

〔四〕玉臺:妝臺。王昌齡《朝來曲》:“盤龍玉臺鏡,唯待畫眉人。”弄粉:塗脂抹粉。《太平御覽·時序部》引《雜五行書》:“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卧於含章殿簷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異,競效之,今梅花妝是也。”

〔五〕箇裏:箇中、此中之意。王維《同比部楊員外夜遊》:“香車寶馬共喧闐,箇裏多情俠少年。”

〔六〕去國句:山谷於崇寧三年(一一〇四)到宜州,上距紹聖二年(一〇九五)黔州之謫,正好十年。去國:離京,國指京都。

南鄉子

重陽日,宜州城樓宴集,即席作〔一〕。

諸將説封侯〔二〕,短笛長歌獨倚樓〔三〕。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戲馬臺南金絡頭〔四〕。  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五〕。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髮簪花不解愁〔六〕。

〔一〕崇寧四年作。王暐(或託佚名)《道山清話》:“山谷之在宜也,其年乙酉,即崇寧四年也。重九日,登郡城之樓,聽邊人相語:‘今歲當鏖戰,取封侯。’因作小詞云:(略。即本詞,字句有不同。)倚欄高歌,若不能堪者。是月三十日,果不起。范寥自言親見之。”

〔二〕諸將句:《後漢書·班超傳》:班超投筆嘆曰:大丈夫當“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三〕短笛句:趙嘏《長安秋望》:“殘星幾點雁横塞,長笛一聲人倚樓。”此以諸將之熱中功名與己之超然獨處對比。《老子》二十章:“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可參觀。山谷詩中多此類静躁冷暖之對比。如《絶句》:“富貴功名繭一盆,繰車頭緒正紛紛。肯尋冷淡做生活,定是著書揚子雲。”又《次韻感春五首》:“高蓋相摩戛,騎奴争道喧。吾人撫榮觀,宴處自超然。”

〔四〕休休:猶言“已矣夫”,即算了吧,完了。戲馬臺:見《定風波》注〔七〕。此謂即使像劉裕在彭城戲馬臺歡宴重陽的盛會,也一去不復返了。用此事切重陽,而金絡頭又切戲馬,也呼應開頭的諸將。

〔五〕酒味句:《道山清話》作“酒似今秋勝去秋”,山谷詩多以美酒之可愛對功名之虚無。以修辭和情趣言,《道山清話》句當更勝。

〔六〕花向三句:詠重九常由美酒而及黄花。此用擬人法寫花調侃詩人:偌大年紀還要簪花自娱,却又不能解愁。其實是借花自嘲。按《道山清話》末句作“人不羞花花自羞”,成了詩人對花的調笑,其造語脱胎於蘇軾:“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吉祥寺賞牡丹》),如此更顯幽默和達觀。二人於此皆反用杜甫《九日》“苦遭白髮不相放,羞見黄花無數新”句意。

清平樂

晚春〔一〕

春歸何處〔二〕?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唤取歸來同住〔三〕。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黄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四〕。

〔一〕作年失考。

〔二〕春歸:白居易《落花》:“留春春不住,春歸人寂寞。”韓愈《晚春》:“草樹知春不久歸。”

〔三〕若有二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韓愈《題于賓客莊》:“縱使春歸可得知?”《能改齋漫録》卷十六:“王逐客(王觀)送鮑浩然游浙東,作長短句云:‘……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東趕上春,千萬和春住。’”《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九引此,以爲王詞“體山谷語也”。

〔四〕黄鸝:即黄鶯鳥。晚春正是黄鶯出没之時。王維《積雨輞川莊作》:“陰陰夏木囀黄鸝。”此謂百計尋春而不得,唯有詢問黄鸝,而鳥語費解,則唯一希望也隨鳥飛去而破滅,留下的是無盡的悵惘。詞寫得一波三折,宛轉綢繆,真得風人之旨。俞平伯《唐宋詞選釋》:“上片提出問題,下片自己試爲解答。‘除非問取黄鸝’,鶯啼雖十分宛轉,卻無人能解。飛過薔薇,又是春盡的光景。全篇宛轉一意,但何以特提出這黄鸝呢?馮贄《雲仙雜記》卷二引《高隱外書》:‘戴顒攜黄柑斗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黄鸝聲。此俗耳鍼砭,詩腸鼓吹,汝知之乎!’這裏借寓自己身分懷抱,恐亦非泛泛之筆。”可參觀。

【評箋】 清吴衡照《蓮子居詞話》:山谷云:“春歸何處……唤取歸來同住。”通叟云:“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碧山云:“怕此際春歸,也過吴中路,君行到處,便快折河邊千條翠柳,爲我繫春住。”三詞同一意,山谷失之笨,通叟失之俗,碧山差勝;終不若元梁貢父云:“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歸。”爲灑脱有致。

滿庭芳〔一〕

修水濃青〔二〕,新條淡緑,翠光交映虚亭。錦鴛霜鷺,荷徑拾幽蘋〔三〕。香渡欄干屈曲,紅妝映、薄綺疏櫺〔四〕。風清夜〔五〕,横塘月滿,水浄見移星。  堪聽,微雨過,媻姗藻荇〔六〕,瑣碎浮萍。便移轉胡牀,湘簟方屏〔七〕。練靄鱗雲旋滿〔八〕,聲不斷、簷響風鈴〔九〕。重開宴,瑶池雪滿,山露佛頭青〔一〇〕。

〔一〕作年失考。

〔二〕修水:《方輿勝覽》卷十九:“在分寧西六十里,其源自郡城東北,流六百三十八里至海昏,又東流百二十里入彭蠡湖,以其遠,故曰修水。”

〔三〕錦鴛二句:寫鴛鴦、鷺鷥在荷花叢中採食蘋草。

〔四〕紅妝:盛妝美人。薄綺:輕薄的絲織品,此指美人之衣。櫺:窗格。

〔五〕風清夜:蘇軾《後赤壁賦》:“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

〔六〕媻姗:緩行貌。藻荇:水草。

〔七〕湘簟:湘竹所編之蓆。

〔八〕練靄句:寫煙靄像白絹,雲彩如魚鱗,頃刻間布滿天空。

〔九〕簷響句:謂掛在簷間的鈴鐺遇風作響。元稹《飲致用神麴酒三十韻》:“遥城傳漏箭,鄉寺響風鈴。”

〔一〇〕瑶池:《穆天子傳》:“天子觴西王母於瑶池之上。”傳説在崐崙山上。林逋《西湖》:“春水浄於僧眼碧,晚山濃似佛頭青。”二句寫山四周布滿白色雲氣,僅露青色山頭。

【評箋】 《唐宋名家詞選》引夏敬觀評:方之少游,靈動不足,嚴整有餘。

水調歌頭〔一〕

瑶草一何碧〔二〕!春入武陵溪〔三〕。溪上桃花無數,花上有黄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蜺。祇恐花深,紅露濕人衣〔四〕。  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五〕。謫仙何處〔六〕?無人伴我白螺杯〔七〕。我爲靈芝仙草,不爲朱脣丹臉,長嘯亦何爲〔八〕?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九〕。

〔一〕作年失考。王灼《碧雞漫志》卷二引此詞,謂:“世傳爲魯直子建炎初見石耆翁,言此莫少虚作也。莫此詞本始,耆翁能道其詳。”可備一説。

〔二〕瑶草:神話中瑶姬所化之草。《山海經·中次七經》:“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名曰女尸,化爲草。”此猶言仙草。一何:多麽。

〔三〕武陵溪:陶淵明《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此指景色幽絶處。

〔四〕我欲五句:擬蘇軾《水調歌頭》句律:“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展:展現,化成。虹蜺:彩虹,古人以爲雄爲虹,雌爲蜺。濕人衣:王維《山中》:“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五〕金徽:金飾琴徽。琴徽爲琴上定音標誌。

〔六〕謫仙:李白《玉壺吟》:“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又《對酒憶賀監》序:賀知章“一見余,呼余爲謫仙人”。

〔七〕白螺杯:用螺殼雕成的白色酒杯。

〔八〕靈芝:菌類,食之延年益壽,被認爲瑞草。此靈芝仙草指不朽之物,朱脣丹臉謂肉身凡體。既爲不朽,故不必如隱者長嘯,以養性延壽。長嘯:嘬口出聲爲嘯,《世説新語·棲逸》載阮籍於蘇門山中遇真人,“因對之長嘯”,真人亦嘯,“如數郭鼓吹,林谷傳響”。

〔九〕醉舞二句: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蘇味道《正月十五日夜》:“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西江月

老夫既戒酒不飲,遇宴集,獨醒其旁。坐客欲得小詞,援筆爲賦。〔一〕

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二〕,遠山横黛蘸秋波〔三〕。不飲旁人笑我。  花病等閒瘦弱〔四〕,春愁無處遮攔〔五〕。杯行到手莫留殘〔六〕,不道月斜人散〔七〕。

〔一〕作年失考。

〔二〕斷送二句:韓愈《遣興》:“斷送一生惟有酒,尋思百計不如閒。莫憂世事兼身事,須著人間比夢間。”又《贈鄭兵曹》:“當今賢俊皆周行,君何爲乎亦遑遑?杯行到君莫停手,破除萬事無過酒。”《後山詩話》:“才去一字,遂爲切對,而語益峻。”

〔三〕遠山句:漢代趙飛燕妹合德爲薄眉,號遠山黛,見《趙飛燕外傳》。秋波:喻眼波。此寫侑酒女子的眉眼神情,“蘸”字傳神。沈雄《古今詞話》稱此句“不甚聯屬”,“南宋人謂其突兀之句翻成語病”。

〔四〕等閒:無端。

〔五〕遮攔:排遣。

〔六〕杯行句:見《次韻郭明叔長歌》注〔四〕張端義《貴耳集》卷下:“詩話謂作‘莫留連’,意思殊短。又嘗見山谷真蹟,乃是‘更留殘’,詞意便有斡旋也。”又王若虚《滹南詩話》稱嘗見“東坡書此詞墨跡”,亦作“更留殘”。可參觀。袁文《甕牖閒評》卷五:黄太史詞云:“一盃春露莫留殘,與郎扶玉山。”又詞云:“盃行到手更留殘。”兩殘字下得雖險,而意思極佳。

〔七〕不道句:《詩詞曲語辭匯釋》卷四:“不道,猶云不思也;不想也。此反辭,意猶云何不思、何不想也。……黄庭堅《西江月》詞:‘杯行到手……’言何不思月斜人散後,無復會飲之樂乎。”

文選

跛奚移文〔一〕

女弟阿通歸李安詩,爲置婢,無所得,迺得跛奚。蹣跚離疏〔二〕,不利走趨,顙出屋檐〔三〕,足未達户樞,三嫗挽不來,兩嫗推不去〔四〕,主人不悦,廚人駡怒。黄子笑之曰:“堯牽羊,而舜鞭之,羊不得食,堯舜俱疲。百羊在谷,牧一童子,草露晞而出,草露濕而歸,不亡一羊,在其指撝。故曰:使人也,器之〔五〕。物有所不可,則亦有所宜。警夜偷者不以馬,司晝漏者不以鷄〔六〕。準繩規矩,異用殊施。天傾西北,地缺東南〔七〕;尺有所不逮,寸有所覃〔八〕。子不通之〔九〕,則屨不可運土〔一〇〕,簣不可當履〔一一〕,坐而睨之,小大俱廢。子如通之,則瞽者之耳,聾者之目,絶利一源,收功十百〔一二〕。事固有精於一則盡善〔一三〕,徧用智則無功,有所不能,乃有所大能焉。”

呼跛奚來:“前,吾爲若詔之〔一四〕。汝能與壯士拔距乎〔一五〕?能與羣狙争芧乎〔一六〕?能與八駿取路乎〔一七〕?能逐三窟狡兔乎〔一八〕?”皆曰:“不能。”曰:“是固不能,閨門之内,固無所事此。今將詔若可爲者。汝無狀於行,當任坐作〔一九〕。不得頑癡〔二〇〕,自令謹飭〔二一〕。晨入庖舍,滌鎗瀹釜,料簡蔬茹,留精黜觕〔二二〕。臠肉法欲方,膾魚法欲長,起溲如截肪,煮餅深注湯,和糜勿投醯,虀臼晚用薑,葱渫不欲焦,旋葅不欲黄〔二三〕。飯不欲著牙,揚盆勿駐沙〔二四〕。進火守烓,水沃沸鼎,斟酌薌芼〔二五〕,生熟必告。姨臨食,爬垢撩髮,染指杓,嘬胾懷骨,事無小大,盡當關白〔二六〕。食了滌器,三正三反,抆拭蠲潔,寢匙覆埦,陶瓦髹素,視在謹數,兄弟爲行,牡牝相當〔二七〕。日中事間,浣衣漱襦,器穢器浄,謹循其初,素衣當白,染衣增色,梔鬱爲黄,紅螺蚜光〔二八〕,挼藍杵草,茅蒐橐皁〔二九〕,漿胰粉白,無不媚好。燥濕處亭,尉帖坦平〔三〇〕,來往之役,資它使令。牛羊下來,唤鷄棲桀,撑拒門關,閑護草竊,飲飯猫犬,堙塞鼠穴〔三一〕。凡烏攫肉,猫觸鼎〔三二〕,犬鎗,鼠窺甑,皆汝之罪也。春蠶三卧,升簇自裹〔三三〕,七晝七夜,無得停火。紵蔴藤葛,蕉任絺綌,錫疏手作〔三四〕,無有停時。緝偷工夫,一日得半工,一纓亦有餘〔三五〕。暑時藴蒸,扇涼蜜冰,薰艾出蚊,冰盤去蠅。果生守樹,果熟守筥〔三六〕,執弓懷彈,驅嚇飛鳥。無得吮嘗,日使殘少,姆嫗駡譏〔三七〕,瘧痢泄嘔。天寒置籠〔三八〕,衣衾畢烘,搔痒抑痛,炙手撋凍〔三九〕。無事倚牆,鞵履可作,堂上嘂呼,傳聲代諾〔四〇〕。截長續短,鳧鶴皆憂〔四一〕,持勤補拙,與巧者儔〔四二〕。凡前之爲,汝能之不?”跛奚對曰:“我缺於足,猶全於手。如前之爲,雖勞何咎〔四三〕?”黄子曰:“若是,則不既有用矣乎!”皆應曰:“然。”無不意滿。

〔一〕山谷在元豐元年作《用明發不寐有懷二人爲韻寄李秉彝德叟》,云:“安詩無恙時,學行超儕輩。”安詩爲山谷母舅李公擇長子李攄字,山谷有《李攄字説》。據此詩,李攄已卒,則此文之作當在元豐之前。秦觀《李公擇行狀》:“子男四人,長曰攄,揚州江都縣尉,蚤卒。”山谷在嘉祐四年至治平四年間,從李公擇在淮南,揚州爲淮南東路治所,則此文之作或在淮南時。跛奚:跛腿奴婢。奚,奴婢,見《周禮·天官·序官》。移文:即檄文,此謂曉喻之文。

〔二〕離疏:《莊子·人間世》:“支離疏者,頤隱於臍,肩高於頂,會撮(髮髻)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爲脅。”支離疏即支離破碎之意,此指形體殘缺不全。

〔三〕顙(sǎng):額頭。

〔四〕三嫗二句:《晉書·鄧攸傳》:爲吴郡守,離任時百姓挽留,歌曰:“鄧侯拖不留(《太平御覽》拖作挽),謝令推不去。”此用其句式。

〔五〕堯牽羊數句:《列子·楊朱》:“君見其牧羊者乎?百羊而羣,使五尺童子,荷箠而隨之,欲東而東,欲西而西。使堯牽一羊,舜荷箠而隨之,則不能前矣。”此化用其意,謂當量才而用人。晞:乾。指撝:即指揮。器:才能、本領,此用爲動詞,即用其才。《禮記·王制》:“瘖、聾、跛、躃、斷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疏》:“器,能也。因其各有所能,供官役使,以廪餼食之。”

〔六〕司晝漏:司,負責、管理;漏,漏壺,古計時器。蔡邕《獨斷》:“夜漏盡,鼓鳴則起,晝漏盡,鐘鳴則息。”此晝漏即指漏刻、時間。

〔七〕天傾二句:《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争爲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絶。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八〕尺有二句:《楚辭·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逮:不及。覃(tán):長。

〔九〕通:通達,曉暢。《易·繫辭上》:“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此謂不拘泥,能因事制宜。

〔一〇〕屨:鞋子。

〔一一〕簣(kuì):盛土竹器。

〔一二〕瞽者:盲人。絶利二句:見《二月二日曉夢……》注〔二三〕。利指耳目之利(敏鋭)。此謂盲人失明,則其聽力可收十百之功。

〔一三〕事固句:參見《道臻師畫墨竹序》注〔八〕。

〔一四〕詔:告,教訓,曉諭。

〔一五〕拔距:古代一種習武活動。《漢書·甘延壽傳》“投石拔距”注:“拔距者,有人連坐相把據地,距以爲堅而能拔取之,皆言其有手掣之力。”

〔一六〕羣狙争芧:見《用前韻謝子舟……》注〔一三〕。

〔一七〕八駿:見《列子·周穆王》,穆王駕八駿之乘,周遊天下,至於崐崙。

〔一八〕三窟狡兔:見《戰國策·齊策》載馮諼事。

〔一九〕汝無二句:謂其行走不成樣子,却可做坐着之事。

〔二〇〕頑癡:愚昧、不靈活。

〔二一〕謹飭:謹慎周到。

〔二二〕庖舍:廚房。鎗:俗作鐺(chēng),此指鍋。瀹(yuè):原意疏導,此謂洗滌。料簡:揀擇。蔬茹:蔬菜;茹,蔬菜之總稱。觕:即粗。

〔二三〕臠:魚肉塊,此作動詞。膾:細切。起溲:發酵。晉束晳《餅賦》:“肴饌尚温,則起溲可施。”截肪:切開的脂肪,曹丕《與鍾大理書》:“稱美玉白如截肪。”此喻發酵之麵食。和糜:攪和搗碎。醯(xī):醋。韲臼:在石臼中搗碎(葱、姜等物)。《世説新語·捷悟》:曹操過曹娥碑,見碑陰有“黄絹幼婦,外孫韲臼”八字。葱渫:《禮記·曲禮》:“葱渫處末。”渫亦作,鄭注:“,烝葱也。”,同渫。焦:枯黄。葅:用醋調和之菜,此用如動詞,謂趁蔬菜鮮嫩時馬上做成葅。

〔二四〕揚盆句:謂倒東西不要留下渣滓。

〔二五〕烓(gǐng):灶。沃:灌注。斟:羹勺,此用如動詞,猶“調羹”。酌:挹取。薌:穀物香氣。嘬:可食之水草,此指芼羹,以菜雜肉之羹,見《禮記·内則》。

〔二六〕姨:傭婦。(lán):女子。染指:以手指拈菜。《左傳·宣公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子公)染指於鼎,嘗之而出。”(shì):舔。嘬(chuài):一口吞下。胾(zì):大塊肉。懷:懷藏,挾帶。關白:報告。

〔二七〕抆拭:擦拭。蠲(juān):通涓,清潔。寢匙:放置匙具,其狀如卧,故云“寢”。埦:即碗。髹(xūn):漆,此指漆器。素:未上漆之器物。謹數:用心點數。兄弟、牡牝:指同類和配對的器物。

〔二八〕梔:一種常緑灌木,可作黄色染料。鬱:鬱金,多年生草本植物,冬時從地下莖採黄色粉狀物作染料。紅螺:唐劉恂《嶺表異録》:“紅螺,大小亦類鸚鵡螺,殼薄而紅。”蚜光:即砑光,以石磨紙布等物,使光澤,此指用紅螺磨光。

〔二九〕挼藍:揉搓藍草。杵:舂搗。茅蒐:即茜草,可作深紅色染料,見《爾雅·釋草》。橐皁:橐吾與皁莢。漢史游《急就篇》:“半夏皁莢艾橐吾。”橐吾爲多年生常緑草本;皁莢一名鷄栖,果實可洗滌去污。

〔三〇〕漿:米湯,作漿衣用,使乾後平挺。胰:猪胰,浸酒中,冬日塗抹皮膚,可防龜裂。粉:女子用以傅面。《急就篇》:“芬薰脂粉膏澤筩。”顔師古注:“粉謂鉛粉及米粉,皆以傅面取光潔也。”此句或釋爲漿洗衣服如粉之白,亦通。處亭:安排停當。尉帖坦平:熨得平坦服帖。尉通熨。

〔三一〕牛羊數句:《詩·王風·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來。”“鷄棲於桀。”桀:小木樁。閑:防備。草竊:《尚書·微子》:“好草竊姦宄。”謂草野竊盜。飲飯:用作使動,餵飯喝水。堙塞:堵塞。

〔三二〕猫觸鼎:《北夢瑣言》卷七:唐盧延讓有詩云:“栗爆燒氈破,猫跳觸鼎翻。”爲前蜀王建所賞。盧自嘆:“不意得力於猫兒狗子也。”

〔三三〕春蠶二句:卧指蠶眠,三卧即蠶經三次蜕皮,不動不食方能成熟。簇:供蠶作繭之具。自裹:即吐絲結繭。

〔三四〕蕉:芭蕉,纖維可織布,稱蕉布。絺(chī):細葛布;綌(xì):粗葛布。錫:通緆,細布;疏:粗布。

〔三五〕:即縻;緝:績,謂將麻之纖維編爲綫。纓:帶子。句謂做條帶子尚有盈餘。

〔三六〕筥(jǔ):圓形竹筐。

〔三七〕姆:古時以婦道教女子的女教師,後亦以稱保姆。嫗:老婦。

〔三八〕籠:熏籠,作熏香、取暖、烘乾等用。

〔三九〕炙手句:謂在火上烤手,揉搓凍僵部分。撋(ruán):兩手相揉摩。

〔四〇〕嘂(jiào):大聲呼叫。傳聲:向人傳達堂上之命。代諾:替人應答。

〔四一〕截長二句:《莊子·駢拇》:“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無所去憂也。”此即順其天性之意。

〔四二〕儔:同類,相等。

〔四三〕雖勞句:猶任勞任怨。

【評箋】 洪邁《容齋續筆》卷十五:黄魯直《跛奚移文》擬王子淵《僮約》,皆極文章之妙。錢鍾書《管錐編》(三)二十六論王褒《僮約》:宋黄庭堅倣作《跛奚移文》,琢詞警鍊。

上蘇子瞻書〔一〕

庭堅齒少且賤〔二〕,又不肖,無一可以事君子,故嘗望見眉宇於衆人之中〔三〕,而終不得備使令於前後。伏惟閣下學問文章,度越前輩;大雅豈弟,博約後來〔四〕;立朝以直言見排拫,補郡輒上最課,可謂聲實於中,内外稱職〔五〕。凡此數者,在人爲難兼,而閣下所藴,海涵地負〔六〕,此特所見於一州一國者耳。惟閣下之淵源如此,而晚學之士不願親炙光烈〔七〕,以增益其所不能〔八〕,則非人之情也。借使有之,彼非用心於富貴榮辱,顧日暮計功,道不同不相爲謀〔九〕;則愚陋是已,無好學之志,“予既已知之”者耳〔一〇〕。

庭堅天幸,早歲聞於父兄師友,已立乎二累之外〔一一〕;獨未嘗得望履幕下,以齒少且賤,又不肖耳。知學以來,又爲禄仕所縻,聞閣下之風,樂承教而未得者也。今日竊食於魏,會閣下開幕府在彭門〔一二〕,傳音相聞,閣下又不以未嘗及門過譽斗筲,使有黄鍾大吕之重〔一三〕。蓋心親則千里晤對,情異則連屋不相往來,是理之必然者也,故敢坐通書於下執事〔一四〕。夫以少事長,士交於大夫,不肖承賢,禮故有數,似不當如此〔一五〕。恭惟古之賢者,有以國士期人,略去勢位〔一六〕,許通書者,故竊取焉。非閣下之豈弟,單素處顯,何特不可,直不敢也〔一七〕,仰冀知察。故又作《古風》詩二章,賦諸從者。《詩》云:“我思古人,實獲我心〔一八〕。”心之所期,可爲知者道,難爲俗人言〔一九〕,不得於今人,故求之古人中耳〔二〇〕。與我並世,而能獲我心,思見之心,宜如何哉!《詩》云:“既見君子,我心寫矣〔二一〕。”今則未見而寫我心矣!春候暄冷失宜〔二二〕,不審何如?伏祈爲道自重。

〔一〕元豐元年作,時山谷在北京,東坡知徐州。

〔二〕庭堅句:萬曆本作:“某再拜:某齒少且賤”。“某”代“庭堅”。

〔三〕眉宇:眉額,代指容貌,此指東坡。

〔四〕大雅:才德高尚之士。豈弟:即愷悌,安樂和易貌。博約:《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博,使之廣博,即以文獻典籍豐富其知識。約,使受約束,即以禮儀制度來檢束行爲。後來:指後學、晚輩。

〔五〕排拫(hén):排斥。補郡:出任州郡地方官。最課:宋制:官員任滿一年,由上級官府考核優劣,爲一考,考績優秀曰最。課,考績。聲實:指聲名與實質。萬曆本作“聲實相當”。内外:指朝廷和地方。

〔六〕海涵地負:稱其才德像海一樣兼收並蓄,像大地一樣負載萬物。

〔七〕親炙:親承教化,如受熏炙,見《孟子·盡心下》。光烈:光華與濃郁的香氣。

〔八〕以增益句:語出《孟子·告子下》。增益:增加,增强。

〔九〕顧:只是,不過。此句謂汲汲名利,只計功利得失。後句出《論語·衛靈公》,此謂這類人與東坡不同道,故不願受其教。

〔一〇〕(yí):傲慢自足貌。《孟子·告子下》:“夫苟不好善,則人將曰:‘,予既已知之矣。’之聲音顔色距人於千里之外。”此擬愚陋者口吻,謂對其所言早已知之。

〔一一〕二累:指上述日暮計功和無好學之志兩種態度。

〔一二〕今日二句:山谷於熙寧五年除北京國子監教授,魏即指北京大名府,因其地約當漢之魏郡,北周又置魏州,故云。會:正逢。幕府:將帥在外以帳幕爲府署,後亦指衙署。彭門:彭城,指徐州,相傳堯封彭祖於此,爲大彭氏國,秦置彭城縣。此指東坡知徐州。

〔一三〕及門:親至老師門下受教。過譽:蘇軾《答黄魯直書》:“軾始見足下詩文於孫莘老之坐上,聳然異之,以爲非今世之人也。莘老言:‘此人,人知之者尚少,子可爲稱揚其名。’軾笑曰:‘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將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稱揚爲!’”斗筲:原爲容量很小的量器,此喻才識淺陋者,爲山谷自謙之詞。黄鍾、大吕:十二樂律中開頭兩音,聲調宏亮。此言東坡之贊譽使己聲名益重。

〔一四〕坐:遽然。下執事:在下當差者。用作敬稱,以示不敢直指其人,下之“從者”意同。句謂因此敢貿然給東坡寫信。

〔一五〕夫以五句:謂年少者事奉長者,位卑者與位高者交往,才識短淺者承受賢人教誨,本應遵循一定的禮節,而不應像這樣貿然打擾。禮數謂禮儀等級。《左傳·莊公十八年》:“王命諸侯,名位不同,禮亦異數。”

〔一六〕國士:一國的傑出之士。略去:不加考慮。勢位:權勢職位。

〔一七〕非閣下四句:謂假如不是東坡和順樂易,己處孤單寒素之境地,又有何不可,祇是不敢這樣,而希望其諒解。處顯:《莊子·天地》:“不以王天下爲己處顯。”此作獨立特行解。萬曆本“單素”二句作:“素處何特不可。”

〔一八〕二句出《詩·邶風·緑衣》。

〔一九〕可爲二句:出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二〇〕不得二句:即孟子所謂尚友古人之意,《萬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爲未足,又尚論古之人。……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

〔二一〕二句出《詩·小雅·蓼蕭》。寫:抒發,傾吐。

〔二二〕春候句:謂春天氣候暖冷無常。

胡宗元詩集序〔一〕

士有抱青雲之器而陸沉林臯之下,與麋鹿同羣〔二〕,與草木共盡,獨託於無用之空言,以爲千歲不朽之計〔三〕。謂其怨邪?則其言仁義之澤也。謂其不怨邪?則又傷己不見其人。然則其言不怨之怨也〔四〕。夫寒暑相推,草木與榮衰焉,慶榮而弔衰,其鳴皆若有謂〔五〕,候蟲是也〔六〕。不得其平,則聲若雷霆〔七〕,澗水是也。寂寞無聲,以宫商考之,則動而中律,金石絲竹是也〔八〕。維金石絲竹之聲,國風雅頌之言似之。澗水之聲,楚人之言似之〔九〕。至於候蟲之聲,則末世詩人之言似之〔一〇〕。今夫詩人之玩於詞,以文物爲工〔一一〕,終日不休,若怨世之不知者,以待世之知者。然而其喜也,無所於逢;其怨也,無所於伐。能春能秋,能雨能暘,發於心之工伎,而好其音,造物者不能加焉。故余無以命之,而寄於候蟲焉〔一二〕。

清江胡宗元自結髮迄于白首,未嘗廢書〔一三〕,其胸次所藏,未肯下一世之士也,前莫輓,後莫推,是以窮於丘壑〔一四〕。然以其耆老於翰墨〔一五〕,故後生晚出,無不讀書而好文。其卒也,子弟門人次其詩爲若干卷,宗元之子遵道嘗與予爲僚〔一六〕,故持其詩來求序於篇首。觀宗元之詩,好賢而樂善,安土而俟時〔一七〕,寡怨之言也〔一八〕,可以追次其平生〔一九〕,見其少長不倦,忠信之士也。至於遇變而出奇,因難而見巧,則又似予所論詩人之態也〔二〇〕。其興託高遠則附於國風,其忿世疾邪則附於楚辭〔二一〕。後之觀宗元詩者,亦以是求之,故書而歸之胡氏。

〔一〕據山谷《胡宗元墓誌銘》,胡宗元諱堯卿,江西臨江軍新喻人。少以進士薦於鄉,再試不利,客游高安,年四十,築草堂於高安魯公嶺,隱居讀書二十年。熙寧六年應詔出山,授臨江軍長史,元豐五年五月卒,壽七十一。本文即作於此年,時山谷知吉州太和縣。

〔二〕青雲:喻高位或宏圖,青雲之器猶言經世之才。《史記·伯夷列傳》:“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器:才能。林臯:林下水邊。《莊子·知北游》:“山林歟,臯壤歟?”臯,水邊之地。與麋鹿同羣:劉峻《廣絶交論》:“耿介之士……獨立高山之頂,歡與麋鹿同羣。”此均指隱居。

〔三〕獨託二句:《史記·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據《索隱》孔子此語見《春秋緯》。此化用其語。千歲不朽:用曹丕《典論·論文》意,見《見子瞻粲字韻詩和答……》注〔六六〕。此謂才識之士不爲世用,只能以文章爲不朽。

〔四〕謂其三句:謂發揮温柔敦厚的傳統詩教,即詩既要怨刺,又要歸於仁義,委婉含蓄。不怨之怨:即《詩大序》所云:“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

〔五〕有謂:《莊子·齊物論》:“今我則已有謂矣,而未知吾所謂之,其果有謂乎?其果無謂乎?”謂本指言説,此作“有意”解。杜甫:《杜鵑行》:“聲音咽咽如有謂,號啼略與嬰兒同。”

〔六〕候蟲:隨不同季節出没的昆蟲。此數句用韓愈《送孟東野序》意:“維天之於時也亦然,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是故以鳥鳴春,以雷鳴夏,以蟲鳴秋,以風鳴冬。四時之相推敚(奪),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七〕不得句:韓愈:“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同上)

〔八〕考:敲擊。《詩·唐風·山有樞》:“子有鐘鼓,弗鼓弗考。”宫商:指古樂宫商角徵羽五聲音階,亦稱五音。律:樂律。此指以不同的音階去演奏。金石絲竹:《禮記·樂記》:“金石絲竹,樂之器也。”韓愈:“樂也者,鬱於中而泄於外者也,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鳴者也。”

〔九〕楚人之言:指以屈原爲代表的楚辭。

〔一〇〕至於二句:候蟲之聲纖弱哀切,故以比末世之音。《詩大序》:“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一一〕文:文飾、描繪,用作動詞。物:事物。

〔一二〕暘:晴。《尚書·洪範》:“曰雨曰暘。”此謂詩人能描繪四時陰晴之變化,極其工巧。工伎:工巧。山谷認爲詩人刻意追求詞藻音律之美,雖窮妍盡態,也只如候蟲之鳴,它與胡宗元詩之興寄高遠形成對比。

〔一三〕清江:臨江軍治所。結髮:指童年,古代男子自成童開始束髮。廢書:丟棄書本。

〔一四〕其胸次五句:謂其胸襟不凡,不願處一代傑出人物之下,但無人薦拔,故只得老於山林。輓:即挽,推挽,推舉,薦拔。莫:無人。

〔一五〕耆老:老人,耆宿,前輩。此有深通意。

〔一六〕宗元句:據《墓誌銘》:“其子遵道登第,仕吉州太和縣主簿。”山谷爲太和令,與之同僚。遵道爲宗元第二子。

〔一七〕安土:安於故土。《易·繫辭上》:“安土敦乎仁,故能愛。”《漢書·元帝紀》:“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願也。”胡宗元一生安居鄉里,在魯公嶺“藝松竹,灌圃畦,隱約林丘之下蓋二十年”,“始爲壽藏(墓穴)於魯公嶺,謂諸兒曰:‘吾百歲後猶安樂此宅也。’”(《墓誌》)

〔一八〕寡怨之言:《論語·爲政》:“言寡尤,行寡悔。”《禮記·表記》:“虞夏之道,寡怨於民。”此化用之。

〔一九〕可以句:謂可從詩中想見其平生爲人。追次:追念,排比,編次。

〔二〇〕至於三句:《孫子·兵勢》:“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歐陽修《六一詩話》論韓愈詩:“得韻窄,則不復旁出,而因難見巧,愈險愈奇。”此謂就其詩作之奇巧言,胡宗元又頗似前文所述工於詞章者。

〔二一〕興託:即興寄,指形象中寄寓的思想感情。國風:此代指《詩經》。比興寄託被認爲是《詩經》的優良傳統。忿世:憤恨世俗。疾邪:憎惡奸邪。漢趙壹有《刺世疾邪賦》。韓愈《雜説》:“將憤世嫉邪,長往而不來者之所爲乎?”此謂其詩既有很高的藝術性,又有充實的思想内容。

東郭居士南園記〔一〕

以道觀分於嶄巖之上,則獨居而樂〔二〕;以身觀國於蓬蓽之間,則獨思而憂〔三〕。士之處汙行以辭禄,而友朋見絶;自聾盲以避世〔四〕,而妻子不知,况其遠者乎〔五〕!東郭居士嘗學於東西南北,所與游居,半世公卿,而東郭終不偶。駕而折軸,不能無悶〔六〕;往而道塞〔七〕,不能無愠。退而伏於田里,與野老並耡,灌園乘屋〔八〕,不以有涯之生而逐無隄之欲〔九〕,久乃蘧然獨覺〔一〇〕,釋然自笑。問學之澤,雖不加於民,而孝友移於子弟;文章之報,雖不華於身,而輝光發於草木,於是白首肆志而無彈冠之心〔一一〕,所居類市隱也〔一二〕。揔其地曰“南園”〔一三〕,於竹中作堂曰“青玉”,歲寒木落而視其色,風行雪墮而聽其聲,其感人也深矣。據羣山之會,作亭曰“翠光”,逼而視之,土石磊砢〔一四〕,繚以松楠;遠而望之,攬空成色〔一五〕,下與黼黻文章同觀〔一六〕。其曰翠微者,草木金石之氣邪?其曰山光者,日月風露之景邪?不足以給人之欲,而山林之士甘心焉〔一七〕,不知其所以然而然也〔一八〕。因高作閣曰“冠霞”,鮑明遠詩所謂“冠霞登綵閣,解玉飲椒庭”者也〔一九〕。蟬蜕於市朝之溷濁,翳心亨之葉,而乾没之輩不能窺是臞儒之僊意也〔二〇〕。其宴居之齋曰“樂静”。蓋取兵家《陰符》之書曰:“至樂性餘,至静則廉〔二一〕。”《陰符》則吾未之學也,然以予説之,行險者躁而常憂,居易者静而常樂〔二二〕,則東郭之所養可知矣。其經行之亭曰“浩然”〔二三〕。委而去之,其亡者,莎鷄之羽;逐而取之,其折者,大鵬之翼〔二四〕。通而萬物皆授職,窮而萬物不能攖〔二五〕,豈在彼哉〔二六〕!由是觀之,東郭似聞道者也。

東郭聞若言也〔二七〕,曰:“我安能及道!抑君子所謂‘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者也〔二八〕。我爲子家壻,軒冕不及門,子之姑氏懟我不才者數矣〔二九〕。殆其能同樂於丘園,今十年矣!可盡記子之言,我將劖之南園之石。它日御以如臯,雖不獲雉,尚其一笑哉〔三〇〕!”予笑曰:“士之窮乃至於是夫!”於是乎書東郭之鄉族名字,曰新昌蔡曾子飛,作記者豫章黄庭堅。

〔一〕據文稱,東郭居士爲新昌蔡曾子飛,新昌屬江南西路筠州,文當作于山谷爲吉州太和令時。

〔二〕以道二句:《莊子·天地》:“以道觀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觀分而君臣之義明。”分:名分。嶄巖:即巉巖。淮南小山《招隱士》:“谿谷嶄巖兮水曾波。”指隱士所居之山林。此借用《莊子》語,謂從天道的高度來看萬物的名分,則無彼此之分,故能超然而樂。

〔三〕以身二句:《易·觀》:“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蓬蓽:草名,亦指用草編的簡陋門户。此謂身居草野,由自身而念及國事,則心有憂思。

〔四〕自聾盲:指不問世事。

〔五〕遠者:關係較親朋更爲疏遠者。

〔六〕駕而句:《漢書·景十三王傳》:“上徵榮(臨江王劉榮),榮行,祖於江陵北門。既上車,軸折車廢。江陵父老流涕竊言曰:‘吾王不反矣。’”此喻遭遇挫折。不能無悶:《易·乾·文言》:“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無悶。”此反用之。

〔七〕道塞:指仕進之途阻塞。《後漢書·二十八將傳論》:“遂使紳道塞,賢能蔽壅。”

〔八〕乘屋:即蓋屋。《詩·豳風·七月》:“亟其乘屋。”鄭玄箋:“乘,治也。”

〔九〕不以句:《莊子·養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左傳·成公二年》:“以逞無疆之欲。”

〔一〇〕蘧然:驚覺貌,見《莊子·大宗師》。獨覺:修道者稱獨自悟道爲獨覺。《俱舍論》十二:“言獨覺者,謂現身中離稟至教,唯自悟道。”道家亦有類似之説。

〔一一〕肆志:放縱情志。《莊子·繕性》:“故不爲軒冕肆志。”《史記·魯仲連傳》:“吾與富貴而詘於人,寧貧賤而輕世肆志焉。”彈冠:指出仕。語出《漢書·王吉傳》。

〔一二〕市隱:居於市中而游心寂寞,形同隱居。王康琚《反招隱》:“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晉書·鄧粲傳》:“夫隱之爲道,朝亦可隱,市亦可隱。”

〔一三〕揔:同總,聚合。

〔一四〕磊砢:衆石累積貌。

〔一五〕攬空句:謂挹取秀麗的景色。李白《登廬山五老峰》:“九江秀色可攬結。”

〔一六〕黼黻(fú fú)文章:原指禮服上的花紋圖案,此指絢爛的景色。

〔一七〕不足二句:謂山水景物不能滿足人之欲求,但隱居之士却對此感到舒心快意。《左傳·莊公九年》:“請受而甘心焉。”

〔一八〕不知句:《莊子·達生》:“吾生於陵而安於陵,故也;長於水而安於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此謂怡情山林而不知個中之因。

〔一九〕句出鮑照《代昇天行》。錢仲聯《鮑參軍集註》引吕向説:“冠霞,謂從仙也。解玉,謂去仕也。”椒庭:即宫庭,此指天宫。漢后妃之宫以椒和泥塗壁,取其温香多子之義。

〔二〇〕蟬蜕三句:《史記·屈原列傳》:“蟬蜕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翳:遮掩,覆蓋。心亨:内心通達。《易·坎·彖辭》:“維心亨,乃以剛中也。”乾没之輩:投機射利之徒。臞:同癯,清瘦。臞儒:此指郭居士。

〔二一〕《陰符》:《陰符經》,舊題黄帝撰,一卷,有太公、范蠡、鬼谷子、張良、諸葛亮、李筌等六家注,内容多道家修煉之術。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引山谷跋語,稱此書雜糅兵家語,妄託諸賢訓注,實爲唐李筌之偽託。“至樂”句出《陰符經》下篇。

〔二二〕行險二句:《禮記·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疏:“君子以道自處,恒居平安之中,以聽待天命也。”“小人以惡自居,恒行險難傾危之事,以徼求榮幸之道。”此即化用其意。

〔二三〕浩然:《孟子·公孫丑下》:“予然後浩然有歸志。”切歸隱之意。

〔二四〕委而六句:謂委棄世俗,所失者微不足道,如莎鷄之羽翼;追逐名利,所受之挫折,如大鵬之翅膀。委而去之:語出《孟子·公孫丑下》。莎鷄:即絡緯、紡織娘,其翅極薄。大鵬:《莊子·逍遥遊》中所寫飛鳥,“其翼若垂天之雲”。

〔二五〕通而二句:謂如命運通達順利,則萬物各盡職分,爲他效力;如困頓窮乏,則萬物不能擾亂其心。授:提供、進獻。攖:擾亂。《莊子·大宗師》:“其爲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毁也,無不成也,其名爲攖寧。”“攖寧”即雖受干擾而寧静如故。

〔二六〕豈在彼哉:彼指外物,此謂主動權不在於物,而在於己,即得道者能轉物而不爲物轉,亦即《莊子·山木》“物物而不物於物(主宰外物而不爲外物所役使)”之意。

〔二七〕若言:這樣的話。

〔二八〕困於心三句:出《孟子·告子下》。意謂心意困苦,思慮阻塞,才有此行爲。

〔二九〕子之句:事不詳。懟(duì):怨恨。不才:没有才能。數:多次,經常。

〔三〇〕它日三句:《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昔賈大夫惡(貌醜),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臯,射雉獲之,其妻始笑而言。”御:駕車。如臯:至水邊之地。

毁璧〔一〕

夫人黄氏,先大夫之長女。生重瞳子,眉目如畫,玉雪可念。其爲女工,皆妙絶人〔二〕。幼少能自珍重,常欲鍊形仙去。先大夫棄諸孤早,太夫人爲家世堙替,持孤女託,以夫人歸南康洪民師。民師之母文成縣君李氏,太夫人母弟也〔三〕。治《春秋》甚文,有權智如士大夫〔四〕。夫人歸洪氏,非先大夫意,怏怏逼之而後行,爲洪氏生四男子,曰:朋、芻、炎、羽,年二十五而卒。民師亦孝謹,喜讀書,登進士第,爲石州司户參軍,奔父喪客死。文成君聞夫人初不願行,心少之,故夫人歸則得罪。及舅與夫皆葬〔五〕,夫人不得藏骨於其域,焚而投諸江,是時朋、芻、炎、羽未成人也。其卒以熙寧庚戌〔六〕,其舉而棄之,以元豐甲子某月。夫人殁後十有四年,太夫人始知不得葬,哭之不成聲,曰:“使是子安歸乎?”其兄弟無以自解説,念夫人,建洪氏之廟南康廬山之下。故刻石於廬山,築亭以庥之〔七〕,髣髴其平生而安之。

毁璧兮隕珠〔八〕,執手者兮問過。愛憎兮萬世一軌〔九〕,居物之忌兮〔一〇〕,固常以好爲禍。羞桃茢兮飯汝,有席兮不嬪汝坐〔一一〕。歸來兮逍遥,采芝英兮禦餓〔一二〕。淑善兮清明,陽春兮玉冰〔一三〕。畸於世兮天脱其纓,愛罥人兮生冥冥〔一四〕。棄汝陽侯兮,遇汝曾不如生〔一五〕。未可以去兮,殆而其雛嬰〔一六〕。衆雛羽翼兮故巢傾〔一七〕!歸來兮逍遥,西江浪波兮何時平!山岑岑兮猿鶴同社〔一八〕,瀑垂天兮雷霆在下,雲月爲晝兮風雨爲夜,得意山川兮不可繪畫。寂寂無朋兮去道如咫〔一九〕,彼幽坎兮可謝,歸來兮逍遥,增膠兮不聊此暇〔二〇〕。

〔一〕《年譜》據“夫人殁後十有四年”推定此文作於元豐六年。然序文中又有“元豐甲子(七年)”語,則此文當作於七年或其後。六年山谷移官德平,途中曾返家省親,獲知胞妹死無葬身之地,楚辭體之正文或作於此時,而序文則於後補作,如陶淵明之《歸去來兮辭》序作於後,確否待考。山谷飽蘸血淚寫下的這篇悼文,披露了家長制壓迫下一個青年女子的悲劇。也許是因涉及洪氏,所以洪炎在編定山谷集時删去了,今收於《别集》。吴曾《能改齋漫録》卷十四亦載此文。

〔二〕夫人七句:陳師道爲山谷母李夫人作墓銘,云:“四女,有婦行,長爲洪氏婦,其死不幸,校理(山谷)是以賦《毁璧》也。”先大夫:山谷父黄庶。重瞳子:眼中有兩個瞳子,相傳舜與項羽皆重瞳。女工:即女紅、女功,舊時婦女應從事的各種工作。

〔三〕太夫人五句:太夫人,山谷母,陳師道《墓銘》:“康州(山谷父)卒,子稚而貧,夫人以喪還葬豫章,遣子就學,或勸以利,夫人曰:‘自我家及兒父時,未嘗不貧,何用利!’”堙替:衰敗。此處四庫本及萬曆本皆殘缺,“持孤女託”四字據《能改齋漫録》增補,然亦難通。南康:南康軍,屬江南東路,治星子縣。母弟:同母之弟,此指女弟,即妹。

〔四〕治《春秋》二句:山谷《洪氏四甥字序》:“洪氏四甥,其治經皆承祖母文成君講授。文成賢智,能立洪氏門户,如士大夫。”

〔五〕舅:丈夫之父,公公。

〔六〕熙寧庚戌:神宗熙寧三年。

〔七〕庥(xiū):庇蔭。

〔八〕毁璧句:痛惜人亡。潘岳《楊仲武誄》:“春蘭擢莖,方茂其華;荆寶挺璞,將剖於和。含芳委耀,毁璧摧柯,嗚呼仲武,痛哉奈何!”

〔九〕愛憎句:謂世間盡管愛憎紛紜,但殊途同歸。意即恩恩怨怨,都歸一死。見《寄李次翁》注〔三〕。韓愈《秋懷》:“浮生雖多途,趨死惟一軌。”

〔一〇〕居物之忌:受人忌恨。物,他人。

〔一一〕羞:進獻。桃茢(liè):桃枝所編掃箒,用以掃除不祥。殯葬時先用它祓除凶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乃使巫以桃茢先祓殯。”飯:即飯含,以珠玉貝米之類納於死者口中。嬪:尊稱死去的婦人。《禮記·曲禮》:“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嬪。”此作動詞,即以禮葬之。

〔一二〕歸來二句:《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哀江南。”又《九歌·湘君》:“聊逍遥兮容與。”芝英:瑞草,司馬相如《大人賦》:“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噍咀芝英兮嘰瓊華。”四庫本作“雲英”,雲母之一種,服之長生。此想像其死後成仙。

〔一三〕淑善二句:贊其人品。陽春言其温和,玉冰喻其純潔。曹植《光禄大夫荀侯誄》:“如冰之清,如玉之潔。”

〔一四〕畸於世二句:《莊子·大宗師》:“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畸通奇,即不偶,此言與人世不合,指黄氏不爲洪家所容。纓:束縛,言死使其解脱。愛:愛欲,愛憎之情。罥:掛,此謂纏繞。佛教以爲人有愛欲,如受纏縛。冥冥:昏昧。

〔一五〕棄汝二句:謂棄骨灰於江中,待其不如牲口。陽侯:波神,見《楚辭·哀郢》,又《淮南子·覽冥訓》“陽侯之波”,高誘注:“陽侯,陵陽國侯也,其國近水,溺水而死,其神能爲大波。”生:即牲,此用“生”乃有意隱其詞。《論語·鄉黨》:“君賜生,必畜之。”《疏》:“君賜己牲之未殺者,必畜養之,以待祭祀之用也。”

〔一六〕未可二句:謂不能就此撒手而去,因爲孩子尚小。殆:危險。《論語·微子》:接輿歌曰:“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一七〕羽翼:羽翼長成,指成人。

〔一八〕猿鶴同社:與猿鶴爲友。社:志趣相投者結成的團體。韓愈《柳州羅池廟碑》:“春與猨吟兮秋鶴與飛。”又《南溪始泛》:“願爲同社人,鷄豚燕春秋。”

〔一九〕去道如咫:謂離天道僅咫尺之遥。《國語·楚語下》:“是知天咫。”《禮記·中庸》:“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爲道而遠人,不可以爲道。’”《文子·原道》:“大道坦坦,去身不遠。”此言黄氏雖孤單寂寞,却與天道親近。

〔二〇〕幽坎:墓穴、冥間。謝:辭却。膠:困擾不安。聊:樂。此三句文義晦澀,意謂不必待在幽暗的地下,還是歸來逍遥,否則徒增煩憂而不能樂此閑暇。

【評箋】 劉壎《隱居通議》卷四:至宋豫章公,用功於騷甚深,其所作亦甚似,如《毁璧》一篇,則其尤似者也。朱文公爲之序曰:“《毁璧》者,豫章黄太史庭堅之所作也。太史以能詩致大名,而尤以楚辭自喜,然以其有意於奇也太甚,故論者以爲不詩若也。獨此篇爲其女弟而作,蓋歸而失意於其姑,死而猶不免於水火,故其詞極悲哀而不暇於作爲,乃爲賢於他語云。”其詞曰……。此詞三章,一章言其失愛於姑也,二章言其死而不免於水火也,三章言其死後山川寂寥也。每章以“歸來兮消摇”句結之,卒章疑有誤字。公作此詞,清峭而意悲愴,每讀令人情思黯然。

黄幾復墓誌銘〔一〕

吾友幾復諱介。南昌黄氏有田西山下已數世〔二〕,不知其所從來。父晝以天文經緯,言人事畸耦如神〔三〕。幾復與其兄甲皆授學〔四〕,其父試以迎日〔五〕,求五緯法〔六〕,曰:“先得者傳焉。”甲以二日,幾復以十日。其父曰:“甲可世家〔七〕,介可爲儒。”而二子皆以卒業〔八〕。

幾復年甚少則有意於六經,析理入微〔九〕,能坐困老師宿學。方士大夫未知讀莊老時,幾復數爲余言:“莊周雖名老氏訓傳〔一〇〕,要爲非得莊周,後世亦難趨入;其斬伐俗學〔一一〕,以尊黄帝、堯、舜、孔子,自揚雄不足以知之〔一二〕。”予嘗問名消摇游〔一三〕,幾復曰:“消者如陽動而冰消〔一四〕,雖耗也而不竭其本。摇者如舟行而水摇,雖動也而不傷其内。游於世若是,唯體道者能之〔一五〕。常恨魏晉已來誤隨向郭,陷莊周爲齊物〔一六〕。尺鷃與海鵬,之二蟲又何知,乃能消摇游乎〔一七〕?”其後十年,王氏父子以經術師表一世〔一八〕,士非莊老不言。予戲幾復曰:“微言可以市矣。”幾復曰:“吾安能希價於咸陽,而與稷下争辯哉〔一九〕!”

熙寧九年,乃得同學究出身〔二〇〕,調程鄉尉〔二一〕,論民事與令不同而直,移長樂尉〔二二〕,舉廣州教授〔二三〕。嶺南人士承幾復講辭章句,聞所未聞,稍有知名者。改楚州團練推官〔二四〕,知四會縣〔二五〕。新興民岑探自言有神下之〔二六〕,越俗禨鬼〔二七〕,相傳數郡,推宗焉〔二八〕。新州捕得探兄弟妻子繫治,探欺野人言:“吾能三呼陷新州城。”不逞子及老弱從者以百數〔二九〕,至城下,言不效,皆潰去。而新州聲張,以爲豪賊挾衆攻城。經略使遣將童政捕斬〔三〇〕,而官軍所遇薪水行商皆殺之〔三一〕,亦檄幾復護槍手策應〔三二〕。幾復察童政部曲多不法,即自言:“經略司不隷將,下得以土丁捕賊〔三三〕。”且言:“童政所效首級,莫非王民,斵已瘞之棺,刳方娠之婦,一童政之禍,百岑探不足云。”其後皆如幾復所言。用薦者,改宣德郎知永新縣〔三四〕。幾復仕於嶺南蓋十年,故中朝士大夫多不識知。其至京師也,言均減二廣丁米事〔三五〕,頗便民,諸公將稍用之,而幾復死矣!蓋元祐三年四月乙巳。

娶胡氏,四子。一男曰槩。三女:長嫁梅州司理參軍王鎮〔三六〕,次許嫁番禺王逵〔三七〕,季尚小。幾復孝友忠信,可與同安共危,喜言天下奇士,胸次隗磊,不以細故輕重人〔三八〕。蚤與詩人袁陟游〔三九〕,亦工爲五言,似韋蘇州〔四〇〕。其客死,逵調其棺斂〔四一〕,又護其喪歸葬,請銘焉。逵聞義士也〔四二〕,尚能保佑其惸嫠〔四三〕。銘曰:

嗚呼幾復!信道以後時,見微而不戮〔四四〕。啓予手足,子歸不辱〔四五〕,西山之封,其倩所築〔四六〕。太史司馬,實多外孫,女歸有子,其似斯文〔四七〕。

〔一〕黄幾復卒於元祐三年,墓誌之作或在同年。

〔二〕西山:又名南昌山。《輿地紀勝·隆興府》:“在新建西,大江之外,高二千丈,周三百里,壓豫章數縣之地。”

〔三〕天文:天象。經:經星,即恒星,指二十八宿。《穀梁傳·莊公七年》:“恒星者,經星也。”緯:緯星,行星,《史記·天官書》:“水、火、金、木、填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爲緯。”畸耦:即奇偶,指命運不順與順。《易·繫辭上》:“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晉書·張華傳》:“華聞豫章人雷焕妙達緯象,乃要焕宿,屏人曰:‘可共尋天文,知將來吉凶。’”此謂幾復之父操占卜之業,上觀星象,以測人事吉凶,靈驗如神。

〔四〕授學:從父學習。授通受。

〔五〕迎日:《史記·五帝本紀》:“獲百鼎,迎日推策。”《集解》:“日月朔望,未來而推之,故曰迎日。”迎,推算。

〔六〕五緯:五大行星,見注〔三〕,又名歲星(木)、熒惑(火)、鎮星(土)、太白(金)、辰星(水)。

〔七〕世家:繼承家學。《漢書·賈誼傳》:“賈嘉最好學,世其家。”

〔八〕卒業:完成學業。

〔九〕析理入微:語見《晉書·葛洪傳》,謂分析事理至於細微處。

〔一〇〕莊周句:《莊子》被認爲是闡發《老子》思想的。《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其學無所不闚,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

〔一一〕斬伐:砍伐,引申爲討伐。《詩·小雅·雨無正》:“斬伐四國。”

〔一二〕自揚雄句:此着眼於揚雄以儒爲本,兼取道家的思想特色。《法言·問道篇》:“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搥提仁義,絶滅禮學,吾無取焉耳。”“或曰:莊周有取乎?曰:少欲。……至周罔君臣之義……雖鄰不覿也。”

〔一三〕消摇游:即逍遥遊,《莊子》開宗明義的第一篇,也是其哲學之最高境界。《淮南子·俶真訓》:“芒然仿佯於塵埃之外,而消摇於無事之業。”

〔一四〕陽動而冰消:《史記·天官書》:“雷電、蝦虹、辟歷:夜明者,陽氣之動者也,春夏則發,秋冬則藏。”《鬼谷子·捭闔》:“陽動而行,陰止而藏。”

〔一五〕體道:得道,領悟天道。

〔一六〕常恨二句:魏晉時向秀、郭象注《莊子》,認爲萬物祇要自適其性即可逍遥,其《逍遥遊》注:“苟足於其性,則雖大鵬無以自貴於小鳥,小鳥無羡於天池,而榮願有餘矣。”據《世説新語·文學》,諸名賢“不能拔理於郭、向之外”,支道林“卓然標新理於二家之表”。劉孝標注引向、郭之義:“夫大鵬之上九萬,尺鷃之起榆枋,大小雖差,各任其性,苟當其分,逍遥一也。”又引支氏《逍遥論》,支氏以爲祇有無待的“至人”才能逍遥,適性不是逍遥。《高僧傳·支遁傳》引其語:“夫桀跖以殘害爲性,若適性爲得者,彼亦逍遥矣!”

〔一七〕尺鷃(斥鷃):一種小雀。海鵬:大鵬。《逍遥遊》寫鯤化爲鵬,將飛往南冥,爲斥鷃取笑。連蜩(蟬)與學鳩(斑鳩)亦笑之,故莊子云:“之二蟲又何知!”此化用之,而二蟲則指鷃與鵬。

〔一八〕王氏句:熙寧八年頒王安石《三經新義》於學官,以爲取士之標準,參見《有懷半山老人再次韻》注〔二〕。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三亦有記述。

〔一九〕希價於咸陽:見《次韻答邢惇夫》註〔一二〕。稷下:《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齊)宣王喜文學游説之士,自如騶衍、淳于髡、田駢、接予、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爲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齊臨淄有稷門,故云。其學士皆能言善辯,有“談天衍,雕龍奭”之稱,見《孟子荀卿列傳》。

〔二〇〕同學究出身:宋時取士諸科録取等第,有及第、出身、同出身等類。學究爲諸科之一,次於進士科,應試者回答某一經書的義疏、訓注等問題。

〔二一〕程鄉:屬廣南東路梅州,爲州治(今廣東梅州市)。

〔二二〕長樂:屬循州,在梅州西南。

〔二三〕教授:學官名,慶曆四年設於州學,負責訓導考核學生。

〔二四〕楚州:屬淮南東路,治所在山陽(今江蘇淮安)。團練推官:寄禄官名,僅示品級。

〔二五〕四會:屬廣南東路端州。

〔二六〕新興:新州治所,在端州南。

〔二七〕越俗禨鬼:《淮南子·人間訓》:“荆人鬼,越人禨。”禨,祈求鬼神,降福消災。

〔二八〕推宗焉:推舉岑探爲首領。

〔二九〕不逞子:爲非作歹之徒。

〔三〇〕經略使:官名,不常置,總一路兵民之政,由各路帥府之知州(府)兼任。

〔三一〕薪水行商:打柴汲水者及行旅客商。

〔三二〕檄:用文書通告。

〔三三〕經略司:經略使官署。土丁:鄉兵之一,農閑教習武藝,維持治安。按:原句難解,“不”與“下”當前後互换,方通。

〔三四〕用薦者:因而受到推薦。宣德郎:寄禄官名。永新:屬江南西路吉州。

〔三五〕丁米:即身丁錢。除四川外,南方各路每歲按身丁徵收錢米,此制沿自五代,雖間有捐除,但直至南宋仍極普遍。北宋以男子二十爲丁,六十爲老。

〔三六〕司理參軍:曹官之一,掌獄訟審訊。

〔三七〕番禺:廣南東路及廣州治所,今廣州。

〔三八〕細故:瑣事、細節。輕重:輕視與看重,此爲偏義複詞,指前者。曹操《與孔融書》:“夫立大操者,豈累細故!”

〔三九〕袁陟:《宋詩紀事》卷十六:“陟字世弼,號遯翁,南昌人。慶曆六年進士,知當塗縣,官止太常博士卒。”《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三七引《潘子真詩話》:袁陟“没時纔三十四歲。自作墓銘,叙其平生。有詩文十卷,號《遯翁集》。”

〔四〇〕似韋蘇州:《苕溪漁隱叢話》(同上)引《王直方詩話》:“世弼能爲詩,慕韋應物,而遒麗奇壯過之。”然則幾復與世弼爲同調。

〔四一〕逵調句:《漢書·趙廣漢傳》:“豫爲調棺,給斂葬具。”調,操持辦理。

〔四二〕聞義:《論語·述而》:“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四三〕惸(qióng)嫠(lí):無兄弟與無丈夫者,指孤苦之人。

〔四四〕見微句:謂見微知著,不枉殺無辜。

〔四五〕啓予二句:《論語·泰伯》:“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啓予足,啓予手。’”啓:視。歸:指死。《爾雅·釋訓》:“鬼之爲言歸也。”《列子·天瑞》:“古者謂死人爲歸人。”司馬遷《報任安書》:“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臨終視手足,以全軀而終爲幸。此指幾復善終。

〔四六〕封:墳墓,《易·繫辭下》:“古之葬者……不封不樹。”倩:女壻。

〔四七〕太史四句:《漢書·楊惲傳》:“惲母,司馬遷女也。惲始讀外祖《太史公記》,頗爲《春秋》,以材能稱,好交英俊諸儒,名顯朝廷。”歸: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