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卷

陈梦雷Ctrl+D 收藏本站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曆法典

 第八十三卷目錄

 儀象部彙考一

  上古〈地皇氏一則 葛天氏一則 太昊伏羲氏一則 黃帝有熊氏一則 顓頊高陽

  氏一則〉

  陶唐氏〈帝堯一則〉

  有虞氏〈帝舜一則〉

  漢〈武帝太初一則〉

  後漢〈和帝永元一則 順帝陽嘉一則 桓帝延熹一則〉

  吳〈總一則〉

  晉〈安帝義熙一則〉

  宋〈文帝元嘉二則〉

  梁〈總一則〉

  北魏〈太祖天興一則 太宗永興一則〉

  隋〈文帝開皇一則〉

  唐〈太宗貞觀一則 高宗麟德一則 元宗開元三則〉

  後唐〈明宗長興一則〉

曆法典第八十三卷

儀象部彙考一

上古

地皇氏始定三辰分宵晝

按《路史》,地皇氏:「爰定三辰,是分宵晝。」

見《通曆》。或謂三辰有度,晝夜有經,何定分之有?曰:不然。茲特後世作儀器以揆躔度、準盈虛以正昏明者,固非移日月而易晝夜也。是知躔度晷景之用,有自於此矣。

葛天氏儗旋穹作權象

按《路史》葛天氏:葛天者,權天也,爰儗旋穹作權象,故 以葛天為號。

《說文》:「葛,蓋也。」 與「𪆰」 皆音蓋。而《集韻》:蓋,覆也。

太昊伏羲氏始作旋蓋

按《路史》:「太昊伏羲氏迎日,推策歲月日時,亡《易》於作 旋,蓋著躔舍。」

《隋志》云:蓋天者,周髀是也。本包羲氏立周天度,其傳則周公受之於商,周人制之,謂之周髀。言天如蓋笠,地似覆盤,背中高而四下。商者,周大夫商高也。按《周髀算經》,商高答周公云:古者包羲立周天歷度。」 趙君卿云:「立周天歷度,建章蔀之法。」 後揚雄《洛下閎》、張衡之流,俱衍渾天之說,而蓋遂廢。世亦不知其為太昊之法與「渾天」 之非也。有「《排渾別》見。

黃帝有熊氏始命容成作蓋天以象周天之形

按《史記。五帝本紀》。不載按《通鑑前編》。引《外紀》云云。 按《路史》。命容成。作「蓋天綜六術以定氣象。」

顓頊高陽氏始作渾天

按《史記五帝本紀》不載按《事物紀原》云云。

按《路史》注,律家皆謂顓帝始作渾儀,故後世尊用之, 不能改。《益都傳》巴郡洛下閎改顓玉曆為太初,云「後 八百年差一日。」隋顏慜楚上言亦云,又詳《張胄元傳》, 按《歷帝紀》,「顓頊造渾儀,黃帝為蓋天」,以古未有歲差 之法。如《顓帝曆》冬至日宿牛初,今宿斗六度,古正月 建丑,又歲與歲合,今亦差一辰。且如《堯典》日短星昴, 今則日短東壁矣。其疏如此。顓帝之渾儀,其法則實 蓋爾。故《劉氏曆正問》云:「顓帝造渾儀,黃帝為蓋天。」皆 以天象於蓋,非今之所謂渾也。有排渾別見。

陶唐氏

帝堯即位命羲和立渾儀

按《史記。五帝本紀》。不載按《晉書天文志》。《春秋文曜 鉤》云。「唐堯即位。羲和立渾儀。」此則儀象之設。其來遠 矣。

有虞氏

舜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

按《書經虞書舜典》云云。

〈傳〉璿,美玉。璣。衡。玉者,正天文之器,可運轉者。〈蔡注〉「在察也。美珠謂之璿。璣,機也。以璿飾璣,所以象天體之轉運也。衡,橫也,謂衡簫也。以玉為管,橫而設之,所以窺璣而齊七政之運行,猶今之渾天儀也。七政,日月五星也。七者運行於天,有遲有速,有順有逆,猶人君之有政事也。」此言舜初攝位,整理庶務,首察璣衡,以齊七政,蓋曆象授時,所當先也。按渾天儀者,《天文志》云:「言天體者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宣夜絕無師說,不知其狀如何。周髀之術,以為天似覆盆,蓋以斗極為中,中高而四邊下,日月傍行遶之,日近而見之為晝,日遠而不見為夜。蔡邕以為考驗天象,多所違失。《渾天說》曰:「天之形狀似鳥卵,地居其中,天包地外,猶卵之裹黃,圓如彈丸」,故曰「渾天」,言其形體渾渾然也。其術以為天半覆地上,半在地下。其天居地上見者一百八十二度半強,地下亦然。北極出地上三十六度,南極入地下亦三十六度,而嵩高正當天之中。極南五十五度當嵩高之上。又其南十二度為

「夏至之日道。又其南二十四度,為春秋分之日道;又其南二十四度,為冬至之日道,南下去地三十一度而已。是夏至日北去極六十七度,春秋分去極九十一度,冬至去極一百一十五度,此其大率也。」 其南北極持其兩端,其天與日月星宿斜而迴轉,此必古有其法,遭秦而滅。至漢武帝時,洛下閎始經營之,鮮于妄人,又量度之,至宣帝時,耿壽昌始鑄銅而為之象。宋錢樂之又鑄銅作渾天儀。衡長八尺,孔徑一寸。璣徑八尺,圓周二丈五尺強,轉而望之,以知日月星辰之所在,即璿璣玉衡之遺法也。歷代以來,其法漸密。本朝因之,為儀三重,其在外曰「六合儀」 ,平置黑單環,上刻十二辰八千四隅在地之位,以「準地面而定四方。側立黑雙環,背刻去極度數,以中分天脊,直跨地平,使其半入地下,而結於其子午,以為《天經》。斜倚赤單環,背刻赤道度數,以平分天腹,橫繞天經,亦使半出地上,半入地下,而結於其卯酉,以為天緯。」 三環表裡相結不動。其《天經》之環,則南北二極皆為圓軸,虛中而內向,以挈三辰四遊之環,以其上下四方於是可考,故曰「六合次。」 其內曰三辰儀,側立黑雙環,亦刻去極度數。外貫《天經》之軸,內挈黃赤二道。其赤道則為赤單環,外依天緯,亦刻宿度,而結於黑雙環之卯酉。其黃道則為黃單環,亦刻宿度,而又斜倚於赤道之腹,以交結於卯酉,而半入其內,以為春分後之日軌;半出其外,以為秋分後之日軌。又為白單環,以承其交,使不傾墊。下設機輪,以水激之,使其日夜隨天東西運轉,以象天行。以其日月星辰於是可考,故曰「三辰。」 其最在內者曰四遊儀,亦為黑雙環,如三辰儀之制,以貫《天經》之軸。其環之內,則兩面當中各施直距,外指兩軸而當其要。中之內面,又為小「窾,以受玉衡要中之小軸,使衡既得隨環東西運轉,又可隨處南北低昂,以待占候者之仰窺焉。以其東西南北無不周遍,故曰四遊。」 此其法之大略也。沈括曰:「舊法規環一面刻周天度,一面加銀丁,蓋以夜候天晦,不可目察,則以手切之也。」 古人以璿飾璣,疑亦為此。今太史局祕書省銅儀,制極精緻,亦以銅丁為之。曆家又以北斗魁四星為璣,杓三星為衡。今詳《經》文簡質,不應「北斗」 二字乃用寓名,恐未必然。姑存其說,以廣異聞。

按《路史》注:「堯曆象立其數,舜璣衡立其器。璿生於淵, 月魄終焉,陰精之純也;玉生於山,虹氣藏焉,陽精之 純也。璣運於上,以璿為之衡望乎下,以玉為之取則 乎陰陽之運也。」《說苑》璿璣謂北辰勾陳樞星,以其魁 杓所指之十八宿,為吉凶禍福列舍盈縮之占云。

武帝太初元年立晷儀

按《漢書武帝本紀》不載。按《律曆志》,武帝元封七年, 詔以「七年」為元年。〈李奇曰改元封七年為太初元年〉遂詔議造「《漢曆》。 迺定東西,立晷儀,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於四 方,舉終以定朔、晦,分至躔、離、弦、朢。」

按《尚書通考》:「《前漢洛下閎》為漢武帝於地中轉渾天 定時節,作《太初曆》。」

後漢

和帝永元十五年造黃道銅儀

按《後漢書和帝本紀》,不載。按《律曆志》,永元十五年 七月甲辰,詔書造太史黃道銅儀,以角為十三度,亢 十,氐十六,房五,心五,尾十八,箕十,斗二十四四分度 之一,牽牛七,須女十一,虛十,危十六,營室十八,東壁 十,奎十七,婁十二,胃十五,昴十二,畢十六,觜三,參八, 東井三十,輿鬼四,柳十四,星七,張十七,翼十九,軫十 八,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按《隋書天文志》:「永元十五年,詔左中郎將賈逵乃始 造太史黃道銅儀。」

順帝陽嘉元年張衡造候風地動儀

按《後漢書順帝本紀》,不載。按《張衡傳》,「陽嘉元年,造 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 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 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 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 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 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 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 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徵。後 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

桓帝延熹七年太史令張衡作渾天儀

按《後漢書桓帝本紀》,不載。按《張衡傳》:「衡善機巧,尤 致思於天文陰陽曆筭。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 徵,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遂乃研覈陰陽,妙盡璇璣 之正,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言甚詳明。」

按張衡《本集渾儀》說,「赤道橫帶渾天之腹,去極九十 一度十分之五,黃道斜帶其腹,出赤道表裡各二十四度,故夏至去極六十七度而強,冬至去極百一十 五度亦強也。然則黃道斜截赤道者,則春分秋分之 去極也。今此春分去極九十少、秋分去極九十一少 者,就夏曆景去極之法以為率也。上頭橫行第一行」 者,黃道進退之數也。本當以銅儀日月度之,則可知 也。以儀一歲乃竟,而中間又有陰雨,難卒成也。是以 作小渾,盡赤道、黃道。乃各調賦三百六十五度四分 之一,從冬至所在始起,令之相當值也。取北極及衡 各誠椓之為軸,取薄竹篾穿其兩端,令兩穿中間與 渾半等以貫之,令察之與渾相切摩也。乃從減半起, 以為八十二度八分之五,盡衡減之半焉。又中分其 篾,拗去其半,令其半之際正直與兩端減半相直。令 篾半之際,從冬至起一度一移之,視篾之半際,夕多 黃赤道幾也。其所多少,則進退之數也。從北極數之, 則元極之度也。各分赤道、黃道為二十四氣,一氣相 去十五度十六分之七。每一氣者,黃道進退一度焉。 所以然者,黃道直時,去南北極近,其處地小而橫行 與赤道且等,故以篾度之於赤道多也。設一氣令十 六日皆常率,四日差少半也。令一氣十五日不能半 耳,故使中道三日之中若少半也。三氣一節,故四十 六日而差今三度也。至於差三之時,而五日同率者, 一其實節之間不能四十六日也。今殘日居其策,故 五日同率也。其率雖同,先之皆強,後之皆弱,不可勝 計。取至於三,而復有進退者,黃道稍斜,於橫行不得 度故也。春分秋分所以退者,黃道始起更斜矣,於橫 行不得度故也,亦每一氣一度焉。三氣一節,亦差三 度也。至三氣之後,稍遠而直,故橫行得度「而稍進也。 立春、立秋,橫行稍退矣,而度猶云進」者,以其所退減 其所進,猶有盈餘未盡故也。「立夏、立冬,橫行稍進矣, 而度猶退」者,以其所進,增其所退,猶有不足未畢故 也。以此論之,日行非有進退,而以赤道重廣,黃道使 之然也。本二十八宿相去度數,以赤道為強耳,故於 黃道亦進退也。冬至在斗「二十一度少半,最遠時也。 而此曆斗二十度俱百一十五強矣,冬至宜與之同 率焉。夏至在井二十一度半強,最近時也。而此曆井 二十三度俱六十七度強矣,夏至宜與之同率焉。」 按《晉書天文志》:順帝時,張衡制渾象。

按《隋書天文志》:「桓帝延熹七年,太史令張衡更以銅 製,以四分為一度,周天一丈四尺六寸一分。」

按《尚書通考》:「東漢延熹中,張衡以銅製於密室中,具 內外規,南北極黃赤道,列二十四氣、二十八宿、中外 星官及日月五緯,以漏水轉之於殿上室內,令司之 者閉戶而唱,以告靈臺之觀天者,璇璣所加,某星始 見,某星已中,某星已法,皆如合符。」〈按衡本傳自安帝時已徵拜太史令

《晉書》云「順帝時」 ,惟《隋志》云「延熹七年」 ,今從之。

吳散騎常侍王蕃制《儀象》。

按《晉書天文志》:吳時中常侍廬江王蕃善數術,傳劉 洪《乾象曆》,依其法而制渾儀,立論考度曰:「前儒舊說, 天地之體狀如鳥卵,天包地外,猶殼之裹黃也。周旋 無端,其形渾渾然,故曰渾天也。周天三百六十五度 五百八十九分度之百四十五,半覆地上,半在地下, 其二端謂之南極、北極。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南極入」 地三十六度,兩極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彊繞北極 徑七十二度,常見不隱,謂之「上規」;繞南極七十二度, 常隱不見,謂之「下規。」赤道帶天之紘,去兩極各九十 一度少彊,黃道日之所行也。半在赤道外,半在赤道 內,與赤道東交於角五少弱,西交於奎十四少彊。其 赤道外極遠者,去赤道二十四度,斗「二十一度是也。 其入赤道內極遠者亦二十四度,井二十五度是也。 日南至在斗二十一度,去極百一十五度少彊」是也。 日最南,去極最遠,故景最長。黃道,斗二十一度,出辰 入申,故日亦出辰入申。日晝行地上百四十六度彊, 故日短;夜行地下二百一十九度少弱,故夜長。自南 至之後,日去極稍近,「故景稍短。日晝行地上度稍多, 故日稍長;夜行地下度稍少,故夜稍短;日所在度稍 北,故日稍北。以至於夏至,日在井二十五度,去極六 十七度少彊,是日最北,去極最近,景最短。黃道井二 十五度,出寅入戌,故日亦出寅入戌。日晝行地上二 百一十九度少弱,故日長;夜行地下百四十六度彊, 故夜短。自夏至之後,日去極稍遠,故景梢長。日晝行 地上度稍少,故日稍短;夜行地下度稍多,故夜稍長。 日所在度稍南,故日出入稍南,以至於南至而復初 焉。」斗二十一,井二十五,南北相應四十八度。春分日 在奎,十四少彊,秋分日在角,五少弱,此黃赤二道之 交中也。去極俱九十一度少彊。南北處斗二十一井 二十五之中,故景居二至長短之中。奎十四,角五,由 卯入酉,故日亦出卯入酉。日晝行地上,夜行地下,俱 百八十二度半彊。故日見之漏五十刻,不見之漏五 十刻,謂之「晝夜同。」

===晉===考證

安帝義熙十四年劉裕入咸陽得劉曜時所造渾天儀以歸

按:《晉書安帝本紀》,不載。 按《隋書天文志》:案《虞書》「舜 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則考《靈曜》所謂觀玉儀之遊, 昏明主時,乃命中星者也。璇璣中而星未中為急,急 則日過其度,月不及其宿;璇璣未中而星中為舒,舒 則日不及其度,月過其宿。璇璣中而星中為調,調則 風雨時,庶草蕃蕪而五穀登,萬事康也。所言璇璣者, 謂渾天儀也。故《春秋文耀鉤》云:「唐堯即位,羲和立渾 儀。」而先儒或因星官書,北斗第二星名璇,第三星名 璣,第五星名玉衡,仍七政之言,即以為北斗七星載 筆之官,莫之或辨。史遷、班固猶且致疑。馬季長創謂 璣衡為渾天儀,鄭兀亦云:「其轉運者為璣,其持正者 為衡」,皆以玉為之。七政者,日月五星也,以璣衡視其 行度,以觀天意也。故王蕃云:「渾天儀者,羲和之舊器, 積代相傳,謂之璣衡。其為用也,以察三光,以分宿度 者也。又有渾天象者,以著天體,以布星辰。而渾象之 法,地當在天中,丌勢不便,故反觀丌形。地為外匡於 已解者,無異在內,詭狀殊體,而合於理,可謂奇巧。然 斯二者以考於天,蓋密」矣。又云:「古舊渾象以二分為 一度,周七尺三寸半」,而莫知何代所造。今案虞喜云: 《洛下閎》為漢孝武帝於地中轉渾天定時節,作《泰初 曆》。或其所製也。漢孝和帝時,太史揆候,皆以赤道儀 與天度,頗有進退。以問典星待詔姚崇等,皆曰:「星圖 有規法,日月實從黃道,官無其器。」至永元十五年,詔 左中郎將賈逵乃始造《太史黃道銅儀》。至桓帝延熹 七年,太史令張衡更以銅製,以四分為一度,周天一 丈四尺六寸一分,亦於密室中以漏水轉之,令司之 者閉戶而唱之,以告靈臺之觀天者。「璇璣所加,某星 始見,某星已中,某星今沒」,皆如合符。蕃以古製局小, 以布星辰,相去稠穊,不得了察。張衡所作,又復傷大, 難可轉移。蕃今所作,以三分為一度,周一丈九寸五 分四分之三,長古法三尺六寸五分四分分之一,減 衡法亦三尺六寸五分四分分之一。渾天儀法,黃赤 道各廣一度有半。汝今所作渾象,黃赤道各廣四分 半,相去七寸二分。又云,「黃赤二道相共交錯,其間相 去二十四度。以兩儀準之,二道俱三百六十五度有 奇。又赤道見者常一百八十二度半彊;又南北考之, 天見者亦一百八十二度半彊。」是以知天之體圓如 彈丸,南北極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彊也。而陸績所 作渾象,形如鳥卵,以施二道,不得如法。若使二道同 規,則其間相去不得滿二十四度;若令相去二十四 度,則黃道當「長於赤道。又兩極相去不翅八十二度 半。」彊案績說云:「天東西徑三十五萬七千里,直徑亦 然。」則績意亦以天為正圓也。器與言謬,頗為乘僻。然 則渾天儀者,其制有機有衡,既動靜兼狀,以效二儀 之情,又周旋衡管,用考三光之分,所以揆正宿度,準 步盈虛,求古之遺法也。則先儒所言圓規徑八尺「漢 候臺銅儀,蔡邕所欲寢伏其下者是也。梁華林重雲 殿前所置銅儀,其制則有雙環規相並,間相去三寸 許,正豎當子午。其子午之間,應南北極之衡,各合而 為孔,以象南北樞,植楗於前後以屬焉。又有單橫規, 高下正當渾之半,皆周帀分為度數,署以維辰之位, 以象地。又有單規,斜帶南北之中」,與《春秋》二分之日 道相應,亦周帀分為度數,而署以維辰,並相連著,屬 楗植而不動。其裡又有雙規,相並如外雙規,內徑八 尺,周二丈四尺,而屬雙軸。軸兩頭出規外各二寸許, 合兩為一。內有孔,圓徑二寸許,南頭入地,下注於外 雙規南樞孔中以象南極,北頭出地,上入於外雙規。 規北樞孔中以象「北極。其運動得東西轉,以象天行。 其雙軸之間,則置衡長八尺,通中有孔,圓徑一寸,當 衡之半,兩邊有關,各注著雙軸。衡既隨天象東西轉 運,又自於雙軸間得南北低仰,所以準驗辰曆,分考 次度。其於揆測,唯所欲為之者也。」檢其鑴題,是偽劉 曜光初六年史官丞南陽孔挺所造,則古之渾儀之 法者也。而宋御史中丞何承天及太中大夫徐爰各 著《宋史》,咸以為即張衡所造。其儀略舉天狀,而不綴 經星七曜。魏晉喪亂,沉沒西戎。義熙十四年,宋高祖 定咸陽,得之。梁尚書沈約著《宋史》亦云,然。皆失之遠 矣。

文帝元嘉十三年詔太史造渾儀

按《宋書文帝本紀》,不載 按《隋書天文志》:「宋文帝以 元嘉十三年,詔大史更造渾儀。太史令錢樂之依案 舊說,采效儀象,鑄銅為之,五分為一度,徑六尺八分 少,周一丈八尺二寸六分少。地在天內不動,立黃赤 二道之規,南北二極之規,布列二十八宿。北斗極星, 置日月五星於黃道上,為之杠軸,以象天運,昏明中 星,與天相符。」梁末置於文德殿前,至如斯制,以為渾 儀。儀則內闕衡管,以為渾象,而地不在外,是參兩法, 別為一體,就器用而求,猶渾象之流,外內天地之狀不失其位也。吳時又有葛衡,明達天官,能為機巧,改 作渾天,使地居於天中,以機動之,天動而地上,以上 應晷度,則樂之之所放述也。

按《尚書通考》,「宋元嘉中,錢樂之鑄銅作渾天儀,衡長 八尺,孔徑一寸,璣徑八尺,圓周二丈五尺強,轉而望 之,以知日月星辰之所在」,即璿璣玉衡之遺法也。 按《律曆志》:「吳中書令闞澤受劉洪乾象法於東萊徐 岳,又加解注。中常侍王蕃以洪術精妙,用推渾天之 理,以制儀象。」

按《隋書經籍志》,「《渾天象注》一卷,吳散騎常侍王蕃撰, 元嘉十七年造小渾天。」

按《宋書文帝本紀》,不載 按《隋書天文志》,「元嘉十七 年又作小渾天,二分為一度,徑二尺二寸,周六尺六 寸,安二十八宿,中外官星,備足以白青黃等三色珠, 為三家星。其日月五星悉居黃道,亦象天運,而地在 其中。」

梁末以木為《渾天象》。

按《隋書天文志》:「渾天象者,其制有機而無衡。梁末,祕 府有以木為之,其圓如丸,其大數圍,南北兩頭有軸, 遍體布二十八宿、三家星、黃赤二道及天漢等。別為 橫規環,以匡其外高下,管之以象地。南軸頭入地,注 於南,植以象南極;北軸頭出於地,上注於北,植以象 北極。正東西運轉,昏明中星,既其應度分至氣節,亦」 驗在不差而已。不如渾儀別有衡管,測揆日月,分步 星度者也。吳太史令陳苗云:「先賢制木為儀,名曰渾 天。」即此之謂耶?由斯而言,儀象二器,遠不相涉。則張 衡所造,蓋亦止在渾象七曜,而何承天莫辨儀象之 異,亦為乖失。

北魏

太祖天興元年冬十一月命太史令晁崇造渾儀考天象

按《魏書太祖本紀》云云。 按《晁崇傳》:「崇善天文術數, 知名於時,為慕容垂太史郎。從慕容寶敗於參合,獲 崇後乃赦之。大祖愛其伎術,甚見親待。從平中原,拜 太史令。詔崇造渾儀曆象日月星辰,遷中書侍郎,令 如故。」

太宗永興四年詔造太史候部鐵儀

按《魏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隋書天文志》:「後魏道武 天興初,命太史令晁崇修渾儀,以觀星象,十有餘載。 至明元永興四年壬子,詔造太史候部鐵儀,以為渾 天法。考璇璣之其正。銘曰:『於皇大代,配天比祚。赫赫 明明,聲烈遐布。爰造茲器,考正宿度。貽法後葉,永垂 典故』。」其製並以銅鐵,唯誌星度,以銀錯之。南北柱曲 抱雙規,東西柱直立,下有「十字水平,以植四柱,十字 之上,以龜負雙規。」其餘皆與《劉曜儀》大同,即今太史 候臺所用也。

文帝開皇 年作蓋天圖

按《隋書文帝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晉侍中劉智云: 「顓頊造渾儀,黃帝為蓋天。」然此二器,皆古之所制,但 傳說義者,失其用耳。昔者聖王正曆明時,作圓蓋以 圖列宿,極在其中,迴之以觀天象。分三百六十五度 四分度之一,以定日數。日行於星紀,轉迴右行,故圓 規之以為日行道,欲明其四時所在。故於春也則以 青「為道;於夏也則以赤為道;於秋也則以白為道;於 冬也則以黑為道;四季之末各十八日,則以黃為道。 蓋圖已定,仰觀雖明,而未可正昏明,分晝夜,故作渾 儀以象天體。」今案:自開皇已後,天下一統,《靈臺》以後 魏鐵渾天儀測七曜盈縮,以蓋圖列星坐,分黃赤二 道,距二十八宿分度,而莫有更為渾象者矣。

太宗貞觀七年李淳風進諸儀器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貞觀初,淳風上 言,「舜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則渾天儀也。《周禮》「土圭 正日景以求地中」,有以見日行黃道之驗也。暨於周 末,此器乃亡。漢洛下閎作渾儀,其後賈逵、張衡等亦 各有之,而推驗七曜,並循赤道。按冬至極南,夏至極 北,而赤道常定於中國,無南北之異。蓋渾儀無黃道 久矣。太宗異其說,因詔為之。至七年儀成,表裡三重, 下㨿準基,狀如十字,末樹鼇足,以張四表。一曰六合 儀,有天經雙規、金渾緯規、金常規相結於四極之內, 列二十八宿、十日十二辰,經緯三百六十五度。二曰 三辰儀,圓徑八尺,有璿璣規、月遊規,列宿距度,七曜 所行,轉於六合之內。三曰四游儀,元樞為軸,以連結 玉衡游筩,而貫約矩規。又元樞北樹北辰,南矩地軸, 傍轉於內,玉衡在元樞之間而南北游,仰以觀天之 辰宿,下以識器之晷度。皆用銅。帝稱善,置於凝暉閣, 用之測候。閣在禁中,其後遂亡。

按《唐會要》,貞觀初,李淳風言:「靈臺候儀,是故魏遺範, 法制疏略,難為占步。」上令淳風改造渾儀,鑄銅為之七年三月十六日,直太史將仕郎李淳風鑄渾天黃 道儀成,奏之,因撰《法象志》七卷。

高宗麟德二年造木渾圖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 按《律曆志》,高宗時,戊寅曆 益疏,李淳風作《甲子元曆》以獻,詔太史起麟德二年 頒用,謂之《麟德曆》。古曆有《章蔀》,有《元紀》,有日分,度分 參差不齊,淳風為總法千三百四十以一之,損益中 晷術以考日至,為木渾圖以測黃道。餘因劉焯《皇極 曆法》增損所宜,當時以為密,與太史令瞿曇羅所上 經「緯曆參行」,

元宗開元八年南宮說請造渾天許之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唐會要》,開元八年六月 十五日,左金吾衛長史南宮說奏:「渾天圖空有其書, 今無其器。臣既修九曜占書,須量較星象,請造兩枚, 一進內,一留司占測。」許之。

開元十一年,僧一行更造《諸儀器》成。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開元九年,一行 受詔改治新曆,欲知黃道進退,而太史無黃道儀。率 府兵曹參軍梁令瓚以木為游儀,一行是之,乃奏:「黃 道游儀,古有其術而無其器,昔人潛思,皆未能得。今 令瓚所為,日道月交,皆自然契合,於推步尤要,請更 鑄以銅鐵。」十一年儀成。一行又曰:「靈臺鐵儀,後魏斛 蘭所作,規制朴略,度刻不均,赤道不動,乃如膠柱。以 考月行,遲速多差,多或至十七度,少不減十度,不足 以稽天象授人。時李淳風《黃道儀》以玉衡旋規,別帶 日道,傍列二百四十九交,以推月游,法頗難,術遂寢 廢。臣更造游儀,使黃道運行,以追列舍之變。因二分 之中,以立黃道,交於奎、軫之間,二至陟降,各二十四 度。黃道內施白道月環,用究陰陽脁朒,動合天運,簡 而易從,可以制器垂象,永傳不朽。」於是元宗嘉之,自 為之銘。又詔一行與令瓚等更鑄渾天銅儀,圓天之 象,具列宿赤道及周天度數,注水激輪,令其自轉,一 晝夜而天運周。外絡二輪,綴以日月,令得運行。每天 西旋一周,日東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 二十九轉有餘而日月會,三百六十五轉而日周天。 以木櫃為地平,令儀半在地下,晦明朔朢,遲速有準。 立木人二於地平上,『其一前置鼓以候刻,至一刻則 自擊之;其一前置鐘以候辰,至一辰亦自撞之。皆於 櫃中各施輪軸,鉤鍵關鎖,交錯相持。置於武成殿前, 以示百』」官,無幾,而銅鐵漸澀,不能自轉,遂藏於集賢 院。其黃道游儀,以古尺四分為度。旋樞雙環,其表一 丈四尺六寸一分,縱八分,厚三分,直徑四尺五寸九 分,古所謂「旋儀」也。南北科兩極,上下循規,各三十四 度,表裡畫《周天度》,其一面加之銀釘,使東西運轉如 渾天游旋,中旋樞軸至兩極首。內孔徑大兩度半,長 與旋環徑齊。玉衡望筩長四尺五寸八分,廣一寸二 分,厚一寸,孔徑六分,衡旋於軸中,旋運持正,用窺七 曜及列星之闊狹。外方內圓,孔徑一度半,周日輪也。 《陽經》雙環,表一丈七尺三寸,裡一丈四尺六寸四分, 廣四寸,厚四分,直徑五尺四寸四分,置於子午左右, 用八柱八柱相固,亦表裡畫周天度。其一面加之銀 釘,半出地上,半入地下,雙間使樞軸及玉衡望筩旋 環於中也。陰緯單環,外內廣厚周徑皆準《陽經》,與陽 經相銜各半,內外俱齊。面平上為天、下為地,橫周陽 環,謂之「陰渾」也。平上為兩界,內外為周天百刻。天頂 單環表一丈七尺三寸,縱廣八尺,厚三分,直徑五尺 四寸四分,直中國人頂之上,東西當卯酉之中,稍南, 使見日出入,令與陽經陰緯相固,如鳥殼之裹黃。南 去赤道三十六度,去黃道十二度,去北極五十五度, 去南北斗各九十一度強。赤道單環表一丈四尺五 寸九分,橫八分,厚三分,直徑四尺五寸八分。赤道者, 當天之中二十八宿之位也。雙規運動度穿一穴,古 者秋分日在角五度,今在軫十三度;冬至日在牽牛 初,今在斗十度。隨穴退交,不復差謬。傍在卯酉之南, 上去天頂三十六度,而橫置之。《黃道單環表》,一丈五 尺四寸一分,橫八分,厚四分,直徑四尺八寸四分。日 之所行,故名黃道。太陽陟降,積歲有差。月及五星,亦 隨日度出入。古無其器,規制不知「準的,斟酌為率,疏 闊尤甚。今設此環置於赤道環內,仍開合使運轉出 入四十八度,而極畫兩方,東西列周天度數,南北列 百刻,可使見日知時。」上列三百六十策,與用卦相準。 度穿一穴,與赤道相交。白道月環表一丈五尺一寸 五分,橫八分,厚三分,直徑四尺七寸六分。月行有迂 曲遲速,與日行緩「急相反,古亦無其器。今設於黃道 環內,使就黃道為交合出人六度,以測每夜月離。上 畫周天度數,度穿一穴,擬移交會」,皆用銅鐵游儀。四 柱為龍,其崇四尺七寸,水槽及山崇一尺七寸半,槽 長六尺九寸,高廣皆四寸,池深一寸,廣一寸半。龍能 興雲雨,故以飾柱。柱在四維,龍下有山,雲俱在水平。 槽上,皆用銅。其所測宿度與古異者,舊經,角距星去 極九十一度,亢八十九度,氐九十四度,房百八度,心百八度。尾百二十度,箕百一十八度,南斗百一十六 度,牽牛百六度,須女百度,虛百四度,危九十七度,營 室八十五度,東壁八十六度,奎七十六度,婁八十度, 胃、昴七十四度,畢七十八度,觜、觿八十四度。參:九十 四度。東井七十度,輿鬼六十八度。《柳》七十七度,七星 九十一度。《張》九十七度,《翼》:九十七度,《軫》:九十八度。今 測:角九十三度半。亢:九十一度半。氐九十八度。房百 一十度半。心百一十度。尾百二十四度。箕百二十度。 南斗百一十九度。牽牛百四度。須女百一度。虛百一 度。危,九十七度。營室八十三度。東壁:八十四度;奎:七 十三度;婁:七十七度;胃昴七十二度;畢:七十六度,觜 觿八十二度;參:九十三度。東井:六十八度,輿鬼六十 八度;柳:八十度半。七星:九十三度半;張:百度;翼:百三 度;軫:百度。又舊《經》,角距星正當赤道,黃道在其南。今 測角在赤道南二度半,則黃道復經角中,與天象合。 虛北星,舊圖入虛,今測在須女九度。危北星,舊圖入 危,今測在虛六度半。又奎誤距以西大星,故壁損二 度,奎增二度,今復距西南大星,即奎、壁各得本度。畢 赤道十六度,黃道亦十六度,觜觿赤道二度,黃道三 度,二宿俱當黃道斜,虛、畢尚與赤道度同,觜觿總二 度,黃道損加一度,蓋其誤也。今測畢十七度半,觜觿 半度。又柳誤距以第四星,今復用第四星。張中央四 星為朱鳥,嗉外二星為翼,比距以翼而不距以膺,故 張增二度半,七星減二度半。今復以膺為距,則七星 張各得本度。其他星,舊《經》文昌二星在輿鬼,四星在 東井、北斗,樞在七星一度,璇在張二度,機在翼二度, 權在翼八度,衡在軫八度,開陽在角七度。杓在亢四 度。天關在黃道南四度。天尊、天槨,在黃道北。天江、天 高、狗國、外屏、雲雨、虛梁,在黃道外。天囷、《土公吏》,在赤 道外。上台在東井,中台在七星,建星在黃道北半度。 天苑在昴、畢,王良在壁外。屏在觜觿。雷電在赤道外 五度。霹靂在赤道外四度。八魁在營室、長垣、羅堰,當 黃道。今測文昌四星在柳,一星在輿鬼,一星在東井 北《斗樞》在張十三度,璇在張十二度半。璣在翼十三 度。權在翼十七度,《太衡》在軫十度半,開陽在角四度 少,杓在角十二度少。天關、天尊、天槨、天江、天高、狗國、 外屏,皆當黃道。雲雨在黃道內七度。《虛梁》在黃道內 四度。天囷當赤道。土公吏在赤道內六度。上台在柳, 中台在張,建星在黃道北四度半。天苑在胃、昴。王良 四星在奎,一星在壁外屏在畢。雷電在赤道內二度。 霹靂四星在赤道內,一星在外。八魁五星在壁,四星 在營室。長垣在黃道北五度。羅堰在黃道北。黃道春 分與赤道交於奎五度太,秋分交於軫十四度少;冬 至在斗十度,去赤道南二十四度;夏至在井十三度 少,去赤道北二十四度。其赤道帶天之中,以分列宿 之度;「黃道斜運,以明日月之行。」乃立八節、九限,校二 道差數,著之《曆經》。

蓋天之說,李淳風以為「天地中高而四隤,日月相隱 蔽,以為晝夜。遶北極常見者,謂之上規,南極常隱者 謂之下規,赤道橫絡者,謂之中規。」及一行考月行出 入黃道,為圖三十六,究九道之增損,而蓋天之狀見 矣。削篾為度,徑一分,其厚半之,長與圖等,穴其正中, 植鍼為樞,令可環運。自中樞之外,均刻百四十七度。 「全度之末,旋為外規。規外太半度,再旋為重規,以均 賦周天度分。又距極樞九十一度少半,旋為赤道帶 天之紘。距極三十五度,旋為內規。乃步冬至日躔所 在,以正辰次之中,以立宿距。」按《渾儀》所測,甘、石、巫咸 眾星明者,皆以篾橫考入宿距,縱考去極度,而後圖 之。其赤道外眾星疏密之狀,與仰視「小殊者,由渾儀 去南極漸近,其度益狹;而蓋圖漸遠,其度益廣」使然。 若考其去極入宿度數,移之於渾天則一也。又赤道 內外,其廣狹不均。若就二至出入赤道二十四度以 規度之,則二分所交不得其正;自二分黃赤道交,以 規度之,則二至距極度數不得其正。當求赤道分至 之中均刻為七十二限,據每黃道差數,以篾度量而 識之,然後規為黃道,則周天咸得其正矣。又考黃道 二分二至之中,均刻為七十二候,定《陰陽曆》二交所 在,依月去黃道度率差一候,亦以篾度量而識之,然 後規為月道,則周天咸得其正矣。

開元十三年,作《水運渾天成》。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元宗本紀》,「十三 年十月三日癸丑,新造銅儀成,置於景運門內,以示 百官。」

按《通鑑綱目》:「十三年冬十月,作水運渾天成。」「水運渾 天,上具列宿,注水激輪,令其自轉,晝夜一周。別置二 輪絡在天外,綴以日月,逆天而行,淹速合度。置木匱 為地平,令儀半在地下。又立二木人,每刻擊鼓,每辰 擊鐘,機械皆藏匱中。」

按《玉海集賢注記》,「開元十三年十月,院中造渾儀成, 奉敕向敷政門外,以示百寮。一行改進游儀之後,上 令鑄銅為渾規之器。左衛長史梁令瓚、右驍衛長史亙執珪分擘規制,鑄為天像,徑一丈,具列宿赤道及 周天度數,注水激輪,令其自轉。議者以為張衡靈憲 不能踰。今留東京集賢院內。院中有仰觀臺,即一行」 占候之所。

後唐

明宗長興三年繕理渾儀

按《五代史唐明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後梁於汴州 造銅渾儀。唐長興三年七月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