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书店

朱自清Ctrl+D 收藏本站

三家书店

伦敦卖旧书的铺子,集中在切林克拉斯路(CharingCrossRoa d);那是热闹地方,顶容易找。路不宽,也不长,只这么弯弯的一段儿;两旁不短的是 书,玻璃窗里齐整整排着的,门口摊儿上乱哄哄摆着的,都有。加上那徘徊在窗前的,围绕 着摊儿的,看书的人,到处显得拥拥挤挤,看过去路便更窄了。摊儿上看最痛快,随你翻, 用不着“劳驾”“多谢”;可是让风吹日晒的到底没什么好书,要看好的还得进铺子去。进 去了有时也可随便看,随便翻,但用得着“劳驾”“多谢”的时候也有;不过爱买不买,决 不至于遭白眼。说是旧书,新书可也有的是;只是来者多数为的旧书罢了。最大的一家要算 福也尔(Foyle),在路西;新旧大楼隔着一道小街相对着,共占七号门牌,都是四 层,旧大楼还带地下室——可并不是地窨子。店里按着书的性质分二十五部;地下室里满是 旧文学书。这爿店二十八年前本是一家小铺子,只用了一个店员;现在店员差不多到了二百 人,藏书到了二百万种,伦敦的《晨报》称为“世界最大的新旧书店”。两边店门口也摆着 书摊儿,可是比别家的大。我的一本《袖珍欧洲指南》,就在这儿从那穿了满染着书尘的工 作衣的店员手里,用半价买到的。在摊儿上翻书的时候,往往看不见店员的影子;等到选好 了书四面找他,他却从不知那一个角落里钻出来了。但最值得流连的还是那间地下室;那儿 有好多排书架子,地上还东一堆西一堆的。乍进去,好像掉在书海里;慢慢地才找出道儿 来。屋里不够亮,土又多,离窗户远些的地方,白日也得开灯。可是看得自在;他们是早七 点到晚九点,你待个几点钟不在乎,一天去几趟也不在乎。只有一件,不可着急。你得像逛 庙会逛小市那样,一半玩儿,一半当真,翻翻看看,看看翻翻;也许好几回碰不见一本合意 的书,也许霎时间到手了不止一本。

开铺子少不了生意经,福也尔的却颇高雅。他们在旧大楼的四层上留出一间美术馆,不 时地展览一些画。去看不花钱,还送展览目录;目录后面印着几行字,告诉你要买美术书可 到馆旁艺术部去。展览的画也并不坏,有卖的,有不卖的。他们又常在馆里举行演讲会,讲 的人和主席的人当中,不缺少知名的。听讲也不用花钱;只每季的演讲程序表下,“恭请你 注意组织演讲会的福也尔书店”。还有所谓文学午餐会,记得也在馆里。他们请一两个小名 人做主角,随便谁,纳了餐费便可加入;英国的午餐很简单,费不会多。假使有闲工夫,去 领略领略那名隽的谈吐,倒也值得的,不过去的却并不怎样多。

牛津街是伦敦的东西通衢,繁华无比,街上呢绒店最多;但也有一家大书铺,叫做彭勃 思(Bumpus)的便是。这铺子开设于一七九○年左右,原在别处;一八五○年在牛津 街开了一个分店,十九世纪末便全挪到那边去了,维多利亚时代,店主多马斯彭勃思很通声 气,来往的有迭更斯,兰姆,麦考莱,威治威斯等人;铺子就在这时候出了名。店后本连着 旧法院,有看守所,守卫室等,十几年来都让店里给买下了。这点古迹增加了人对于书店的 趣味。法院的会议圆厅现在专作书籍展览会之用;守卫室陈列插图的书,看守所变成新书的 货栈。但当日的光景还可从一些画里看出:如十八世纪罗兰生(Rowlandson)所 画守卫室内部,是晚上各守卫提了灯准备去查监的情形,瞧着很忙碌的样子。再有一个图, 画的是一七二九的一个守卫,神气够凶的。看守所也有一幅画,砖砌的一重重大拱门,石板 铺的地,看守室的厚木板门严严锁着,只留下一个小方窗,还用十字形的铁条界着;真是铜 墙铁壁,插翅也飞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