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言

钱澄之Ctrl+D 收藏本站

清初桐城钱秉镫(字幼光;后更名澄之,字饮光,晚号田间老人)所著的「所知录」,纪南明闽、粤两行朝所闻所见事(两粤行朝止于永历四年十一月驻跸南宁);前据「荆驼逸史」所刊「三卷本」,已刊列于「文丛」第八六种。兹续得其「藏山阁集」(「龙潭室丛书」之一),一以同属南明的直接史料,一以并可补「荆驼逸史」本「所知录」之不足,特为选辑印行。

原集分为「藏山阁文存」六卷、「藏山阁诗存」十四卷,另加「田间尺牍」四卷;本书所刊,计分两部分:一为「文存」全卷,二为节编「诗存」为「诗选」。盖文取其全,因统属南明史料;诗在著者有杜陵「诗史」之自拟(见「文存」「生还集序」),乃选其「纪事之大者」(引用「所知录」「凡例」语)。至其另加的「田间尺牍」(详璱楼居士跋),纯为晚年之作,无与史事,故未选录。

本书原集湮埋于世者达二百余年,著者当年曾一再致意于刊行。其在垂暮之年「与姜在湄」书中云:『仆今年七十九矣,……所刻「田间易学」、「诗学」、「庄屈合诂」并诗、文二集,合得五种,所费不赀;先代许多关系文字俱不及刻,以俟后来阐幽耳』。所谓「先代许多关系文字」,当指「藏山阁集」(亦称「藏山阁稿」)而言。又「与姜奉世」书有云:『道积命卒「藏山阁」之刻,今已始事矣。……书固未能行世也』!「与休宁令廖明府」书又云:『尚有一集,亦已授梓;皆在贵乡(按廖系闽人)与岭南所作,未免略涉避讳,不便印行』。又「与王节安」书:『拙作付坊间,何法得推行』(均见「田间尺牍」)!按著者卒年八十有二,这些书札俱作于谢世前不久;可知原集当时虽尝付梓,但以「略涉避讳」,未能行世。据原集序跋,迄至光绪末年,始由龙潭室主、璱楼居士依桐城萧氏所藏钞本,连同「田间尺牍」一并刊行。著者所冀「阐幽」之愿,终于获偿;今日研究南明史者,亦得窥见部分原始资料,可云幸矣。刊本有序跋四篇,萧跋为其所藏钞本而作,余为刊行时所增;今特并置本书卷首,藉以觇知著者及原集的概略。

至于前刊「荆驼逸史」本「所知录」,原非足本。其「凡例」(前刊题作「自序」,误)之一所指「三疑案」以及「覆国之奸」(按后者指阮大铖),录中并无所纪;又其一所云「或无纪而但有诗、或纪不能详而诗转详者」之诗,在卷上「隆武纪事」中略存一二,余均末见。揆诸谢国桢「晚明史籍考」,「所知录」除「荆驼逸史」所刊「三卷本」外,另有「六卷本」一种(新学会社据传钞本排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有清郑芝青手钞本,目分卷一「隆武纪年」、卷二至卷四「永历纪年」(上、中、下)、卷五「南渡三疑案」、卷六「阮大铖本末小纪」,与谢考「六卷本」所叙相合。钞本卷首并有徐时栋手题记:『「所知录」六卷一本,郑芝青手钞本也。同治七年,城西草堂徐氏收藏;明年八月重订。录中多载己作而不甚佳。……』。另有「城西草堂」、「柳泉书画」等印记。所谓「己作」,系指著者自己所附之诗;如上所述,这在「三卷本」中几全芟删。盖如傅以礼跋文所云:『分系诗篇,人亦疑有乖史体,故传本每多删削者』;「三卷本」即属此种删削本之一。但傅氏深知著者苦心所在,接续云:『不知钱氏本擅词章,所附各什,尤有关系。祗以身丁改步,恐涉嫌讳,未敢据事直书;不得已,托诸咏歌,藉补纪所未备』(见「华延年室题跋」)。这些诗作,今均于本书中见之。此外,两本相较,「隆武纪年(事)」一卷所纪正文相同,「永历纪年」「六卷本」分(上、中、下)三卷、「三卷本」并为两卷(这可能因删诗而减缩卷帙);至「六卷本」所列「南渡三疑案」与「阮大铖本末小纪」两卷,「三卷本」均删割无存。这被删割的两卷文字,亦并见于本书中;惟「阮纪」题称「皖髯事实」,稍为有异耳。因此,本书之选辑,并可弥补前刊「荆驼逸史」本「所知录」之缺失。(吴幅员)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另藏有「所知录」五卷本,清是亦居钞本;前四卷与「六卷本」同,卷五同列「南渡三疑案」、「阮大铖本末小纪」。但在「卷五」二字下注:『原本无卷数,以下附录』。换言之,原本「所知录」正文应为四卷,余为「附录」而已。附志于此,以备书志学者之参考。(幅员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