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序言

巴拉诺夫斯基Ctrl+D 收藏本站

经济科学理论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

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后,经济思想的创造活动似乎一度沉寂下来了。无论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科学代表中间还是在社会主义者中间,情况都是如此。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那些对社会主义持敌对态度的学者又推动起一个新的经济思想运动。

《资本论》的整个理论大厦建立在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它进一步发展了主张劳动是价值基础的斯密和李嘉图的学说。马克思从这一理论出发,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创立了自己的利润理论,认为利润以及其他所有非劳动收入,都不过是非劳动阶级剥削工人阶级的表现而已。可见,古典学派的基本的理论学说,是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基础。

这不能不使劳动理论在所有敌视社会主义的经济学家心目中威信扫地。于是我们看到,他们当中有些人开始对价值问题加紧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有益的成果。新的价值理论逐渐地建立起来了,它较之旧理论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这一理论,即所谓边际效用论,它的基础是上一世纪五十年代的经济学家戈森早就奠定了的。但是,戈森的著作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什么注意;只是时隔二十年之后,许多学者才不约而同地各自阐明了戈森提出的价值问题。

边际效用论给予经济思想以强有力的推动,理论工作又活跃起来了。许多天才的学者对新理论进行了周密的探讨,并把它同旧的劳动价值论截然对立起来,力求把它应用于一定的社会和政治目的。如果说劳动价值理论在马克思手中成为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批判的基础,那么,边际效用论就应当是对非劳动收入和一般现行经济制度所作的理论辩护。

这样一来,边际效用论的拥护者根据新的价值理论,又创立了新的分配理论。

在对立的、社会主义的营垒中,新的价值理论起先并没有获得什么赞许,而且被看做是怀着资产阶级目的恶意伪造的科学。但是,它很快就得到了某些社会主义思想家的承认。例如,在英国,这个理论就被由该国所有社会主义思想的优秀代表组成的所谓“费边主义者”所接受。

在同读者见面的这部书中,我想说明这种分配理论是行得通的,它和马克思的理论一样,是一种剥削理论,并且同劳动价值论没有什么逻辑上的联系。我把新的分配理论叫做社会分配论,因为它把社会分配要素——社会各阶级为获取更大比重的社会产品而进行的斗争提到了首位。

该理论的方法论特点,在于它是从整个社会经济这一概念出发的。当然,这种方法绝不能说是国民经济科学中的新事物。相反,恰恰是在运用该方法的基础上才形成了政治经济学。著名的魁奈《经济表》,无非是对整个社会经济进行图式分析来了解资本主义规律的第一次天才的尝试罢了。《经济表》之所以使当代人产生强烈的印象,正是由于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优点。

可是,不管多么令人奇怪,魁奈的方法却后继无人,后来的经济科学也根本不懂得它。长期以来,《经济表》对于经济学家来说一直是个谜,谁也没有兴趣去揭开它。只是过了一个多世纪之后,马克思才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又回到魁奈的方法上来,并提出了他自己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图式。

但是,这些图式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却是孤立的现象,马克思本人也从未运用它们来分析整个资本主义经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中没有采用这些图式,因而得出与第二卷图式全然抵触的结论。马克思学派的情况也是如此。

同时,经济科学有许多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关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实现的学说,情况之不能令人满意,我以为其直接的原因是由于经济学家根本不懂得《经济表》所致。因此,把魁奈的方法——对整个社会经济进行图式分析的方法引进政治经济学,带有科学需要的迫切性。只有采用这个方法,经济理论才能上升到更高的阶段,才能圆满地解决市场和周期性危机的难题。

我在强调理论特别重要的同时,还竭力在本书中辟出足够的篇幅来阐述事实。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经济,它不是一成不变和静止不动的。它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因此,我以为,阐明这种发展的趋势,是经济科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我看来,这个观点也规定了经济事实的性质,我把主要注意力放在这些事实上。

笔者的意图是,本书除力求达到理论目的外,还应当是有助于渴望了解经济科学现状的读者自修的读物和适于大学一般讲授程度的经济学教科书。为此目的,本书正文分别排有两种不同的字体:大号字体是了解本学科所必需的起码的内容,小号字体适用于独立的科学目的或者是了解详细内容。同时,本书不仅面向一般读者,而且主要的是面向俄国读者。因此,特别注意用俄国生活的事实来说明理论原理,并着重于分析俄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条件。

谨将此书献给魁奈、戈森和马克思,并愿对那些使本书得以问世的思想影响给予应有的评价。

1911年2月18日

于沙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