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社会资本的循环 。资本的商品、货币和生产形式。市场问题。二、 古典学派的市场理论 。萨伊的观点。李嘉图的资本积累理论。三、 西斯蒙第的市场理论 。过剩产品。国外市场。马克思的观点及其学派。西斯蒙第理论的得失。四、 市场问题的解决 。考察整个社会经济的方法。魁奈。马克思。规模不变和规模扩大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图式。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经济的奇谈怪论。资本主义的弹性纽带。五、 市场理论的实践检验 。从事消费品生产的居民人数的减少。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和国外市场。六、 资本的国际转移和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 。资本国际流动的原因。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较为有利的市场条件。俄国。农民的消费和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市场。市场理论和马克思主义。
一、 社会资本的循环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产品不只是为自身消费,而是为销售生产的。如果产品找不到销路,资本家不仅得不到利润,而且还会失去自己的资本。为了能收回资本,就得把资本主义生产的产品不间断地销售出去;如果销售因故或长或短地中断一段时间,资本主义生产也就必然随之中断。
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以社会资本形式不断变换为前提的。社会资本形式的不断变换形成社会资本的循环 。如果说商品一进入销售领域就开始了资本循环,那么,资本循环的第一步就是商品转化为货币,即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接着就是第二步,货币转化为再生产所必需的物品,即资本家用出售产品取得的货币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然而,由于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商品价值也包含着剩余价值,因此,商品价值有相当一部分并不转化为下一步资本主义生产所需的资料,而是转化为资本家阶级的消费品。这部分商品价值一转化为供资本家阶级消费的商品就不再流通。与此相反,转化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那部分价值则继续循环,并在生产过程中转化为新的商品,创造剩余价值,资本循环也就到此结束,然后又以同样的形式开始新的循环。
这个循环的全过程,可用如下图式表示: [1]
[2]
W代表用以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资本的那部分商品价值;w代表相等于剩余价值的那部分商品价值;G和g分别代表转化为货币的那部分价值和剩余价值,Pm和A分别代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P和虚线代表生产过程。
上一行大写字母概括地说明资本本身的循环,下一行小写字母说明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循环。上一行字母表明,商品资本是怎样转化为货币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随后进入生产过程,从而使消耗掉的资本重新转化为商品,并创造出剩余价值的。下一行字母表明,剩余价值是怎样循环的,剩余价值先以商品形式出现,再转化为货币形式,然而又转化为资本家消费的商品。
由此可见,社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是以商品 资本、货币 资本和生产 资本三个不同的形式连续出现的。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只改变它的物质形式,而不改变它的占有者,因为握有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也支配着生产资料转化为随后转入交换的新产品的过程。但是,在商品转化为货币资本、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过程中,资本仅仅是从一个占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占有者手里而已。
在卖和买这两个行为中,就资本主义经济条件来说,买是不会遇到什么困难的,只要有货币,就很容易买到商品。
至于说资本在流通的另一个行为——卖,情况就不同了。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卖比买要困难得多。某种商品销售点的总和叫做该种商品的市场 。资本主义经济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每一种商品的市场通常都供给充足,甚至供过于求。商品供不应求,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只能是一时的。相反,商品供过于求,不仅是现代经济制度下屡见不鲜的现象,而且是普遍的规则。商品过剩以至很难销售出去,是现代商品市场常见的正常的状况。
由此而产生争夺市场的斗争,这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生活一个异常突出的特点。
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生产商品并不困难,困难的是销售商品,为商品寻找市场。这后一项任务,就其重要性来说,足以迫使前一项任务退居次要的地位。大家知道,现今的销售组织是多么复杂,一个企业主要花多大的力气,才能把自己的商品打入充斥着各色各样商品的市场。供给通常总是走在需求前面,并超过它。因此,只要能刺激需求,商品生产者是什么都愿意干的。
市场,是现代经济生活赖以发生千丝万缕联系的中枢。市场支配生产,而不是生产支配市场,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给人造成的直接印象。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拥有庞大的生产力,但也只能有一部分得到利用。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如能充分利用其全部生产力,则随时都能大大地扩大自己的生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妨碍资本主义经济充分利用生产力,阻碍社会生产的增长呢?其原因只能是生产出来的商品很难找到销路,换句话说,就是市场不足。因此,市场是左右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力量,而资本主义生产所经常感到的市场不足,则是束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弹性纽带。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市场不足,商品销售困难,以致资本主义生产总是压迫市场,总是超过市场容量呢?这就是经济学长期无力解决的重要而又困难的市场问题 。
二、 古典学派的市场理论
市场理论是由一位能力最差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家让·巴·萨伊第一次在科学上提出的。他根本不善于深入钻研理论,总是浮在现象的表面。这个问题他之所以能提出来,是因为市场理论的中心思想是极其简单而肤浅的,但要了解由这一思想引出的合乎逻辑的结论,并用这一思想的观点来说明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事实,则是非常困难的。通常认为,富有阶级的奢侈生活,即所谓的非生产性消费,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必要的作用,能够维持产品的社会需求,创造市场。萨伊认为这种意见是错误的,并提出了与之对立的观点:“各种产品数量增长得越多,每种产品能找到的买主也就越多。” [3] 因为,要购买产品,就得先销售其他产品。商品最终只能与商品相交换,而货币只不过是交换行为的简单的媒介。一般的观点认为,如果没有非生产性消费,一部分商品就会缺少买主而找不到市场,商品就会过剩,社会也就出现供过于求。但难道事情果真如此吗?事实表明,一个人只要在生产产品,就证明他还有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要不他为什么还要进行生产呢?每个人从事生产,目的只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这就是说,每一种商品都包含着对其他商品的需求,每一种商品的市场都是依靠其他商品建立起来的。也有可能生产市场上不需要的商品(这时就应该改变社会生产的安排),但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即所有商品的总供给超过社会对商品的总需求。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超过了社会的需求,那就是说还有另一种商品供给没有达到社会的需求。
这就是萨伊理论的实质所在。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萨伊的全部论据都是以简单商品经济,即生产多少就消费多少的小商品生产者经济这一假设为基础的。但是,这样的论据,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资本家生产的商品总是要多于他用于个人消费的商品。资本家要积累资本就得节制消费。因此,可不可以说,资本积累会导致商品供过于求呢?
对资本积累的问题,李嘉图及其学派已进行过考察,并且解决了它。他们认为,资本积累不会引起商品的总供给超过商品的总需求,这是因为资本家积累资本是为了把它转化为工资。
因此,资本的积累不过是参与生产过程的工人对资本的消费。从这个观点来看,就完全可以明白,为什么资本积累不管进行得多么快,任何时候都不会引起社会生产超过社会消费,不会引起商品供过于求;在资本积累的情况下,社会消费量一点也没有下降,只不过是工人的消费由于资本家消费的缩减而增加。
Д. C.穆勒所描述的资本积累过程就是这样的。这样一来,主张不可能出现普遍生产过剩的萨伊的市场理论,就在资本积累的学说中得到了理论上的论证,结果,它不仅对简单商品经济,而且对资本主义经济都是正确的。
这就是萨伊市场理论追随者提出的论据,可以归结为一点,资本的积累也就是工人阶级收入的增加。但是,根据这个理论的观点,却无法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的一系列事实,首先无法理解十九世纪人民大众随着国民财富的增长反而趋于贫困化的事实。如果说资本的积累就是资本家的财富转化为工资,那么,资本积累得越快,转到工人阶级手里的国民财富就应该越多。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在十九世纪,资本积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这根据李嘉图学派的理论,应该相应地有更多的国民财富转化为工资,因而,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也可望得到极大的提高。可是,十九世纪前半期,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非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而且,这种情况恰恰就发生在资本积累最快的英国。这显然与李嘉图学派的学说是背道而驰的。
按照这个学说的观点来看,发展着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另一特点,即工业危机的周期性,也是难以理解的。十九世纪初叶的几十年间,当工业危机还没有那么准确地重复发生的时候,还可以认为这些工业危机是由于商品流通的偶然混乱(如战争)造成的。但是,当发现英国每十年发生一次严重的工业危机,而且用尽一切办法来制止危机发生都无济于事的时候,就需要有一种有关危机的理论来解释现代经济制度下产生危机的规律性。古典学派的市场理论否认商品普遍生产过剩(这是每一次工业危机的特点),不仅不能说明工业危机的必然性和周期性,甚至有意否认存在工业危机。正是这种理论存在着引人注目的弱点,不能说明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事实,这才促使经济学界另行创立了与之相对立的、而且迄今仍居于统治地位的市场理论。对这种市场理论作了充分阐述的,是西斯蒙第。
三、 西斯蒙第的市场理论
西斯蒙第说:就像一个人的需求决定于本人的收入一样,社会的总需求决定于社会的总收入,因为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体。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造成社会收入的增长比生产的增长慢得多。工资不但没有增加,甚至还会下降,小独立生产者的收入也减少了。至于说资本家阶级的收入,它与生产并不是成比例增长的,因为生产越增长,资本家就越难为自己的商品找到销路,所以他就不得不降低商品价格,从而减少了企业主的利润。利润的利率随着资本家扩大周转而不断下降。其结果,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导致国民收入的增长赶不上国民生产的增长。正因为社会需求决定于社会收入,所以,国民生产则快于社会需求即市场的增长。市场上出现了由于国民收入不足而找不到销路的过剩产品。一旦出现不是局部性的、而是带有普遍性的商品生产过剩,那无论怎样安排社会生产,市场也总是要出现过剩的产品,这是因为社会收入与社会生产相比要少得多得多。
资本主义为摆脱这种情况而采取的办法,就是开辟国外市场,把国内市场上没有销路的过剩的产品输往国外。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竭力夺取国外市场来投入自己的过剩产品。但是,十分明显,国外市场迟早会被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满,到那时,也就没有地方可投入过剩的产品了。 [4]
西斯蒙第的理论有严密的逻辑结构,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作了完全合乎情理的解释。根据这个理论的观点来分析,就能充分了解资本主义各国为什么争夺国外市场,了解为什么会发生工业危机,人民大众为什么会随着国民财富的增长反而日益贫困化。可见,这个理论所以能在思想界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时至今日仍盛行不衰,就是毫不奇怪的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也吸取了这个理论。和西斯蒙第一样,马克思和恩格斯也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的容量大小决定于社会收入的多少,消费收入减少势必出现过剩产品。就是现在,甚至以考茨基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也主张这一观点。 [5]
同时,上述两种市场理论,尽管在许多重大观点上有分歧,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都认为消费需求是市场的限度。李嘉图也和西斯蒙第一样坚定地主张这一点。如果说李嘉图否认社会生产可能比社会对商品的需求增长得更快,那么,这也只是因为他认为社会消费总是随着社会需求的增长而增长,社会消费任何时候也不可能落后于社会需求。要知道,资本积累无非就是工人的消费取代了资本家的消费,也就是说,不管资本积累多么快,社会消费是不可能缩减的。同样,西斯蒙第虽然也把社会消费看做是社会需求的限度,但与李嘉图相反,他却认为资本积累会引起社会消费的减少,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收入会相对地下降,而消费能力则是受收入总额限制的。
他们的争论也全都集中在这后一点上。
毫无疑问,在这一点上正确的是西斯蒙第,而不是李嘉图。李嘉图学派根本无法反驳西斯蒙第的论据。因此舆论公认西斯蒙第是胜利者,他的理论盛行了很长时期也是毫不奇怪的。要驳倒西斯蒙第的理论,只能有一种方法,即如何证明这个理论的出发点(关于市场容量与消费需求量之间有相对的必然联系的论点)是错误的。然而,这当然是萨伊—李嘉图学派无能为力的,正如现行的政治经济学也无能为力一样,因为西斯蒙第全部理论过去和现在都在坚持这个观点。
可是,这个论点不仅不是什么显而易见的真理,而且只能是毋庸置疑的谬误,它根深蒂固,并且披着真理的外衣。这个论点来自对资本积累过程的错误观念。这个学派指出,资本积累无非是把资本家的利润转化为新工人的工资。事实上,这完全是错误的,资本积累绝不单纯是工人阶级的消费取代了资本家的消费,因为积累的资本不仅转化为工资,而且还转化为生产资料,而生产资料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居民阶级的消费要素。
四、 市场问题的解决
为了圆满解决困难的市场问题,首先必须对资本积累过程作出科学的分析,并且不是对个别的私人资本而是从总体上对社会总资本的积累过程作出科学的分析。如果经济学家们无力解决这个市场问题,那只能是因为他们也从没有尝试把整个社会经济作为一幅图景来加以描述。
早在经济学史的初期,魁奈就向自己提出了这样的任务。正因为如此,他那著名的《经济表》才使当代人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魁奈把社会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的范围内,商品进行流转,在消费和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那部分社会产品得到补偿。魁奈以后的一百多年间,没有一个经济学家作过任何一点尝试,走魁奈的路,运用魁奈的方法来研究国民经济现象。这也恰恰说明了为什么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各种现象有关联的所有各个领域的经济理论,如关于社会资本分配和积累的学说,社会产品实现的学说等,状况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也只有马克思才重新拾起魁奈之后已中断了的线索,在《资本论》第二卷中提出了整个社会经济的资本主义生产图式。只有在魁奈和马克思的方法(研究整个社会经济的方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科学地分析资本积累过程,阐明社会产品实现的规律。 [6]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料,然后商品资本又反过来转化为货币为前提的。但是,在对资本的社会再生产进行抽象分析时,可以忽略由于商品向货币转化困难而造成资本循环的混乱。资本的社会再生产,就是资本各个要素的再生产,以及这些要素通过交换的互相补偿。由于这种再生产和交换的结果,不论是资本家的利润(确切地说,即一切非劳动收入,或用洛贝尔图斯的术语来说就是租金),还是资本本身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得到实现。
下面的图式表述了社会资本原有规模不变的社会资本再生产:
Ⅰ. 生产资料生产 [7]
720pm+ 360A+ 360m=1440。
Ⅱ.工人消费品生产
360pm+ 180A+ 180m= 720。
Ⅲ.资本家消费品生产
360pm+ 180A+180m= 720。
这个图式表明,当剩余产品全部用于消费时,资本主义生产在社会经济总体中是怎样分配的。每一个图式的第一项,都可以用某一价值单位(百万卢布、百万马克、百万法郎等等)表示用于某种生产的生产资料价值;第二项表示劳动力价值(工资);第三项表示剩余产品的价值,在这里可以视为资本家的利润。假定各个图式中生产资料同工资和利润的比例不变。第一个图式表示生产资料生产,第二个图式表示工人消费品生产,第三个图式表示资本家(确切地说,即消费剩余产品的所有阶级)消费品生产。绝对数字是任意假设的。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为叙述简便起见,在图式中略而不提:虽然实际上生产资料一年只有一部分被消耗掉并需要补偿,但在图式中却假定生产资料在一年内全部消耗掉并全部得到补偿,换句话说,假定固定资本也和流动资本一样地进行周转。
在第Ⅲ生产部门,从图式来看,是制造资本家消费品的。这类商品(价值为720)怎样才能在市场上得到实现呢?图式给了明确的答案。这些商品有四分之一用于本部门资本家的消费(180);四分之一用于第Ⅱ生产部门资本家的消费(其利润也是180);其余部分则用于第Ⅰ部门资本家的消费(其利润为360)。通过不同产品的交换,第Ⅲ部门的工人得到180的消费品,即第Ⅱ部门的产品;而第Ⅲ部门的资本家得到360的生产资料,即第Ⅰ部门的产品。这样,第Ⅲ部门的商品就全部得到了实现。
第Ⅱ生产部门商品(工人的消费品,价值也为720)的实现途径如下:这些商品有四分之一(180)用于本部门工人的消费,四分之一(180)用于第Ⅲ部门工人的消费;其余的二分之一(360)用于第Ⅰ部门工人的消费。通过交换,第Ⅱ部门的资本家从第Ⅲ部门得到180的消费品,从第Ⅰ部门得到360的生产资料。
第Ⅰ部门的商品(价值为1440的生产资料)有二分之一(720)用于本部门;四分之一(360)用于第Ⅱ部门的生产,四分之一(360)用于第Ⅲ部门的生产。通过交换,第Ⅰ部门的资本家从第Ⅲ部门得到360的消费品,而工人则从第Ⅱ部门得到360的物品来满足他们的需要。
全部商品供求完全相等。所生产的生产资料的价值(1440)等于社会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价值(720+360+360)。工人消费品的价值(720)等于工资总额(360+180+180),而资本家消费品的价值(也是720)等于利润总量(360+180+180)。每个部门的商品,一部分在本部门内进行消费和交换,另一部分则与其他两个部门的商品进行交换。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图式中,生产资料与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品是同时生产,同时在市场上流通的。这一点本来是十分明显的,但恰恰也是斯密—李嘉图学派和西斯蒙第学派所不了解的。在他们看来,全部社会产品可以分为各项社会收入。然而,在上述图式中,社会产品的价值为2880,而社会收入都只有1440,仅等于社会产品价值的一半。社会产品虽然超过社会收入总额一倍,但还是在市场上销售一空,所以,根本不会出现社会供给超过社会需求。
但是,为了使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就需要根据需求,对社会生产进行按比例的分配。一旦生产的分配比例失调,一些产品就会生产过剩,而另一些产品就会供不应求。
上面的图式说明了没有资本积累,即剩余产品全部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的情况。
下面的图式则说明假定在资本家把一半剩余产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下出现社会资本积累的情况。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
第一年
Ⅰ. 生产资料生产
840pm+420A+420m=1680。
Ⅱ. 工人消费品生产
420pm+210A+210m=840。
Ⅲ.资本家消费品生产180pm+90A+90m=360。
第二年
Ⅰ. 生产资料生产
980pm+490A+490m=1960。
Ⅱ. 工人消费品生产
490pm+245A+245m=980。
Ⅲ. 资本家消费品生产
210pm+105A+105m=420。
第三年
Ⅰ. 生产资料生产
pm+ A+ m= 。
Ⅱ. 工人消费品生产
pm+ A+ m= 。
Ⅲ. 资本家消费品生产
245pm+ A+ m=490。
假定第一年内社会生产总额与前引第一图式相同,生产资料、工资和利润三项价值的比例亦均与前式相同(即:2∶1∶1)。只是社会生产的分配有所不同,因为资本家把自己收入的一半不再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它转化为资本,从而改变了社会需求的性质。既然资本家消费品的需求缩减一半,那么生产资料和工人消费品的需求就要相应地增加。上述图式所表述的社会生产的分配,是假定社会产品的需求与供给相等,尽管剩余产品一半用于资本家消费,一半转化为资本。
这个图式是用下列方法得出的。在前引第一图式中,资本家的利润等于720。我们假设:资本家利润有一半(即360)用于消费,一半用于积累。由于有了资本积累,第一年内资本家的消费为360,因而第一年内第Ⅲ生产部门(资本家消费品生产)的生产也应等于360。这个数字应按2∶1∶1之比(因为我们在第一图式中采用了这个比例),分解为生产资料、工资和利润三项,因而,第Ⅲ生产部门图式可以用180+90+90表示。
这样,我们就在上述图式中得出了第一年内社会生产第Ⅲ部门的数字。前两个部门亦可根据下列方式算出。
根据供给情况,资本家把一半利润即360用于积累。这用于积累的利润又全部分别用来购买两类产品,即用于生产资料和工资。我们假设生产资料与工资的比例为2∶1,那么,用于积累的利润360则应分为生产资料240 和工资120 。
总之,为了使资本积累成为可能,生产资料的生产就得增加240,而工人消费品的生产就得增加120。换句话说,在实行积累的一年内生产资料的生产应为1680(即第一图式的1440+240),而消费品的生产则应为840(第一图式的720+120)。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三个部门的生产总额。所以也就不难得出各个图式。第三图式我们已经得出来了。现在再把1680(第一部门生产总额)按2∶1∶1之比进行分配后得出第一图式,这就是:840+420+420。
我们把第Ⅱ部门的生产总额840按2∶1∶1之比进行分配即可得出第二图式,即:420+210+210。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第一年的资本积累图式。
第二年积累图式可用如下方法得出:第一年的利润等于720,在第一年内资本家把其中的360资本化。根据我们的假设,生产资料、工资和利润的比例为2∶1∶1,因此,如果生产资料和工资=360,则新增加的利润=120,换句话说,第二年资本家的总利润=720+120=840。
在第二年内资本家所得利润又只有一半用于消费,即840÷2=420,于是,我们就可以得到第二年内社会生产的第Ⅲ部门的图式,即把420按生产资料、工资和利润的比例进行分配,即可得到第二年的第三个图式(210+105+105)。
第二年的社会生产第Ⅰ部门的图式,我们可用如下方式得出。资本家在第二年把所得利润的一半即420资本化。从这420中,生产资料占280,工资占140(按2∶1的比例分配),这样第Ⅰ部门第二年的生产总额为1680+280=1960。
第二年社会生产的第Ⅱ部门生产总额则为840+140 = 980。
我们再把第Ⅰ和第Ⅱ部门的数额分别按生产资料、工资和利润的比例进行分配,即可得出第二年的第一个图式(980+490+490)和第二图式(490+245+245)。
在第一年内制造的产品将按如下途径实现。资本家消费品(第Ⅲ部门)的生产为360。我们假设资本家只消费所得利润的一半,第一年内第Ⅰ部门资本家的利润为420,所以,他们对消费品的需求为210,第Ⅱ部门资本家对消费品的需求为105,而第Ⅲ部门资本家对消费品的需求则为45。这样,需求总额等于360,也就是说,与消费品的供给总额完全抵消。第一年工人消费品的生产为840。第二年扩大生产所需要的这类消费品数额,第Ⅰ部门为490,第Ⅱ部门为245,第Ⅲ部门为105,也就是说,又正好和生产数额相等。同样,第二年生产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第Ⅰ部门生产为980,第Ⅱ部门生产为490,第Ⅲ部门生产为210)也和第一年生产的生产资料价值(1680)相等。这样,第一年的全部产品就在第二年内得到实现。
但是,第二年扩大生产是为了什么呢?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第二年对生产资料和工人消费品的需求要比第一年多呢?我们所根据的,仍然是假定资本家在第二年也和第一年一样,把一半利润转化为资本,而不用于个人消费。第二年的生产是在一半利润继续用于积累的条件下进行分配的,因此,对第二年产品的需求就得由第三年的扩大生产来创造。
在第二年年底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为1960,工人消费品为980,资本家消费品为420。我们不妨考察一下这些产品究竟是怎样得到实现的。
第二年的利润总额等于840(490+245+105)。我们假设,资本家把所得利润的一半用于个人消费。这样,第二年生产的资本家消费品420就找到了市场。第三年的生产资料( + +245)为1960,和第二年生产的生产资料价值1960相等。第三年的工资( + + )为980,和第二年生产的工人消费品980相等,这样,第二年的全部产品都在第三年内得到实现。这是因为第三年的扩大生产为它们开辟了市场。第三年的图式,也是用第一年和第二年那样的计算方法得出的。第三年的社会生产将在第四年的社会需求中得到实现。第四年的图式本书没有单列出来,但很容易算出它。
这里没有必要继续分析第四年、第五年以及其后年份的生产分配。上面列举的图式,可以清楚地证明一个本来很简单,但却由于对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认识不足很容易遭到反对的思想,那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本身能够为自己开辟市场。只要拥有足够的生产力,能够扩大生产,就能在社会生产按比例分配的条件下相应地扩大需求,因为在这种条件下,每一种新生产出来的商品,就是一种新出现的能够获得其他商品的购买力。 [8]
第一图式就已经证明,社会产品完全分解成国民收入各部分的老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第二图式可以使我们看清古典学派关于资本积累过程的全部学说的错误。资本积累绝不等于一种社会消费代替另一种社会消费。用于积累的资本固然转化为工资,但也转化为生产资料。因此,只有相当于工资的那部分资本转化为社会消费的要素,而另一部分则完全退出社会消费,充当了不再变成任何收入的那部分社会支出。
在一定的生产规模情况下,资本积累速度的任何加快都等于社会消费的绝对缩减。资本家把自己的收入用于个人消费时,收入全部转化为社会消费品;一旦把收入转化为资本时,则收入只有一部分转化为社会消费品,而另一部分完全退出社会消费资金而转入社会生产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代替了对消费品的需求。
这一点从上述两种图式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在第一图式中根本没有资本积累;这时对全部商品的需求为2880价值单位,而对消费品的需求为1440价值单位。在第二图式中,资本家把一半收入资本化,因此,在第一年内生产的消费品就少得多,只有1200(工人消费品840+工人消费品360 [9] );在第二年内生产的消费品为1400(980+420),然而全年所生产的产品总值却达3360,第二年生产的全部产品,无论是消费品还是生产资料,如图式所示,全部为第三年的消费和生产消耗掉。因此,我们在比较分析第一图式和第二图式时,可以看到:在社会消费缩减的同时 ,社会生产的扩大,并不会破坏社会供求关系的平衡 。 [10]
在上述资本积累图式中,假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增长而增长的。然而事实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工人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被生产资料——机器所取代。在资本支出中,用于工资的部分越来越少,而用于生产资料的部分则越来越多。与机器相比,工人显然退居于次要地位,同样,与生产资料的生产性消费市场相比,工人的消费市场也退居于次要地位。然而,市场不会因此而有任何缩小,只不过是社会需求的性质有所改变: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代替了对消费品的需求。
工资是一项社会收入,而机器却不创造任何收入。因此,用机器来代替工人,就会使社会收入相对减少;生产资料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资本转化为各项社会收入的比重也就越小。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生产总额增长,社会财富总额也随之增长,而社会收入总额却随之相对地(如果机器代替工人的过程相当快,则是绝对地)减少。只是这时不会出现任何多余产品,因为在这种场合,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已完全替代了对消费品的需求。机器与工人一样,在进行工作时也需要一定的经济费用。例如,在生产某一产品时,如果机器代替了工人,工人阶级消费品的社会需求就会相应地减少,然而,对机器本身的需求,对机器运转所必需的一切物品如燃料、润滑油等等的需求却要相应地增长。总之,商品市场是不会有丝毫缩小的,只不过是市场上需求的商品种类有所改变罢了。这样,在社会收入减少的同时,社会财富(指社会所拥有的产品数量)却有可能增加。
这些结论不管听起来多么离奇,但都是从分析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资本循环中自然而然得出来的。正因为经济学家从不运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整个资本主义经济,所以才在科学上形成所谓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市场容量决定于社会消费的观点。
然而,斯密—李嘉图学派也好,西斯蒙第学派也好,他们对市场问题的一切论断恰恰都是从这个论题出发的,因而,无论哪个学派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从社会整体上以图解的方式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就必然得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社会消费完全不能决定市场容量的结论。社会产品不仅包括消费品,而且包括生产资料。随着资本的积累,消费品的需求就必然不断缩减,这是因为用于积累的资本只有一部分转化为工人消费品,其余一部分则转化为生产资料。然而,社会需求总额是不会减少的,因为消费品需求的减少部分,可以由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来弥补。总之,在按比例安排社会生产的情况下,不管消费需求减少多少,都不会使市场上的产品供给总量超过产品需求总量。
但是,难道消费不是生产的本来目的吗?难道生产不就是制造人类消费品吗?对此应该回答:经济制度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在对抗性 的经济制度下社会生产的目的不同于在协调 型的经济制度下社会生产的目的。
对于协调经济,毋庸置疑,其活动目的就是消费。协调经济的特点,是生产个人消费品的工人本身就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在对抗性经济(奴隶制经济、封建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中则不然,经济企业的领导者不是工人,而是另外一些人,即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工人只不过是生产资料而已。对资本家—企业主来说,耗费人力和耗费生产资料是毫无区别的。在他们看来,工人需要粮食和马需要燕麦,两者之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当然也可以说,工人本身购买消费品,就像资本家购买牲畜消费品一样,从市场产品的分配观点来看,谁是买主完全是无关重要的,重要的是怎么样取得购买手段。工人用资本家为支付给他的钱购买自己的消费品,就如同资本家用钱为机器购买煤一样。因此,对工人消费品的需求,就像对煤的需求一样,同样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需要来调节的。
虽然工人最终认为自己是人,而不是生产资料,但对资本家来说,工人终究不过是生产资料。由此而引起了工人与资本家的社会斗争,但是这场斗争是在商品市场之外进行的,因为对商品市场来说,工人消费品和役畜消费品与一般生产资料是毫无区别的。
马克思曾指出,在商品经济中,商品这东西好像被视为神物,成为创造人的主宰者。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商品经济拜物教。资本主义经济的拜物教还在继续发展,马克思对它的实质尚不完全了解。如果说在商品经济中,是物变成人,那么,资本主义经济就把人变成物。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人就会被贬黜为劳动工具,成为机器的等价物。
这样,由此产生了现代政治经济学无法理解的有关资本主义经济的奇谈怪论,说什么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不是社会消费支配社会生产,社会消费不是社会生产的目的,而恰恰相反,是社会生产支配社会消费,社会生产是社会消费的目的;不是资本为人服务,而是人为资本服务——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座右铭。如果马克思学派接受了西斯蒙第的市场理论,那就只能是由于逻辑上的混乱而不忠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结果。资本主义经济的动力不是人的消费,而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过程就是一种循环过程,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随后转化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随后又转化为商品。在这种循环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可以看作既是手段(对后一个环节来说),又是目的(对前一个环节来说)。例如,什么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生产粮食(人的消费品)呢,还是生产生铁(生产性消费品)?这就取决于我们是从哪一点开始来考察资本循环过程的。
如果我们考察的,譬如说是农业生产,那么它的目的就是生产粮食,而生产生铁(犁)只不过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反过来,如果在炼铁厂,生产的目的就是生铁,而生产炼铁工人吃的粮食就不过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这就是说,无论是粮食还是生铁,都同样可以看作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通常那种把粮食和生铁对立起来(即把目的和手段对立起来)的观点,只能证明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无知。
社会财富增长,同时社会收入缩减,并且不会破坏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关系的平衡等诸如此类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奇谈怪论,其产生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收入包括两种不同经济性质的收入:支配社会生产的不劳动阶级的收入和被当做生产资料使用的工人阶级的收入。在资本家看来,工人的收入就是支出。工人收入的这种两重性,来自工人经济作用的两面性,是由工人既是生产资料又是消费者这一特点决定的。工人作为生产资料,可以或多或少被机器所代替。机器替换工人的结果,社会产品总额增加了,所以社会财富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但是社会收入却减少了,这是因为工人阶级的收入减少了。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生产总额增长,而社会消费总额却下降。资本主义的所有这些离奇现象,是在对抗性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事情很清楚,假如工人掌握了生产资料,就根本不会有同类情形。但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宰者不是工人,而是那些把工人当做简单的生产手段的人。
这样一来,在社会生产按比例安排的情况下,不管社会消费需求怎样缩减,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总是平衡的。似乎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永远不会有市场不足之忧。但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资本主义企业是这样难于为制成品找到买主?为什么争夺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这样突出的特点呢?
其原因可以作如下解释。资本主义生产拥有庞大的生产力,总是极力扩大产品的数量。但是,只有在社会生产有比例安排的条件下,才有可能销售出这些产品。资本主义却没有任何组织方法来进行这样的生产安排。在此基础上就会产生资本主义工业危机,其实质将在下一章阐明。这里姑且指出一点: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缺乏任何办法来有比例地安排生产,这种情况起着一种经常抑制资本主义生产,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发挥其全部生产力的弹性纽带作用。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产品实现困难的根本所在。市场对资本主义来说总是不足的,这并不是因为资本主义产品的消费者太少,而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的条件下,按有比例地安排社会生产是根本办不到的,而即便能接近这样的比例,资本主义也得费很大的周折,经过危机和一些过度膨胀的企业倒闭之后才能办到。
五、 市场理论的实践检验
任何一种经济理论,只有经过事实检验,才能认为有充分的根据。像上述市场理论那样,完全背离通常的观点,并且似乎有点奇谈怪论的学说,就更需要经过事实来验证了。我们从上面的阐述中可以看出,这一市场理论的实质就是: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也和对消费品需求一样,可以创造它的商品市场,因此,消费品的比重无论怎样缩减,也不会使资本主义产品的实现产生任何新的困难。
的确,事实也证明,消费品生产增长较慢,而生产资料生产增长较快,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早在几十年以前,在资本主义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棉纺织业,而现在却是制铁业。就生产的规模来说,西欧许多国家的农业几十年来都处于停滞状态。纺织业也几乎处于同样的停滞状态。与此相反,生铁、化学产品、机器、煤等一般生产资料的生产却有了极其迅速的增长。因此,从事消费品生产的人口比重日趋下降,而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人口比重却不断增长。
最近一次1907年德国工业统计调查资料表明,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人口有了大量增加。有关普鲁士的统计数字如下表所示:
就业人数(千人) 增加比重(%)
1895年 1907年
纺织工业 441.9 445.5 0.8
服装业 800.5 901.8 12.7
食品加工业 586.4 706.7 20.5
饮食业 326.0 446.7 37.0
土石加工业 314.3 447.5 42.4
金属加工业 383.9 573.4 49.3
建筑工业 596.7 919.7 54.1
化学工业 66.7 106.0 59.0
矿业 458.5 736.4 60.6
机器和工具制造业 329.4 655.8 99.1
纺织业(更不用说农业)工人人数几乎没有增加,工人阶级的收入增长很慢,以致人民大众对服装的需求无法很快增长。在1895—1907年期间,纺织工业的就业人数比重有了明显的下降。相反地,生产资料的生产却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机器和工具制造业的生产增长得更快,就业人数几乎增加了一倍。普鲁士纺织业的就业人数,在1895年还比机器和工具制造业多得多,可到了1907年,就比机器和工具制造业少多了。
消费品市场的扩大之所以非常缓慢,是由于人民大众贫困所致,但是,消费品生产的相对停滞,绝不会引起社会总生产的停滞。恰恰相反,社会总生产比任何时候增长得都要快,只不过是越来越多地朝着生产资料生产的方向发展。普鲁士在1895-1907年间,生产那么多的机器究竟干什么用呢?一部分用于生产消费品,不过越来越多地是用于生产资本主义工业所需的新机器和其他生产资料,因为资本主义工业越来越转向生产本身所需的生产资料,转向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越来越成为目的本身,而整个社会生产制度都要服从于这一目的。资本主义生产本身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市场,这个市场扩展得相当快,足以使资本在全世界畅行无阻。
这一过程在世界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里都发生了。然而,资本主义经济在产品实现方面不会遇到任何新的困难。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恩格斯根据居民的消费需求决定资本主义工业产品市场的学说,曾经预言今后资本主义工业增长速度减慢和经常性工业萧条是不可避免的。从那时候起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资本主义工业,特别是生产资料的生产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可是,消费品生产却增长得很慢。那么,恩格斯的预言究竟证实了没有呢?一点也没有证实。类似经常性工业萧条的任何迹象,我们没有看到。尽管消费品的社会需求相对地减少了,资本主义仍能继续为日益增多的生产资料找到市场。这就是事实,因此,不难看出,这些事实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证实上述的理论。
但是,资本主义工业产品之所以能找到市场,也许仅仅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把自己的过剩产品投到国外市场上去了吧?的确,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或多或少地把本国产品输往国外市场。对英国工业的许多部门来说,国外市场要比国内市场重要得多。很明显,要是没有国外市场,英国工业就存在不下去。
然而,这能否证明说,资本主义使英国创造了过剩的产品,而英国资本主义的购买力又十分有限,以致它所生产的产品在国内不能全部销售掉呢?众所周知,英国从国外输入的商品比输出的商品多得多,由此可见,这种见解是站不住脚的。
近几年来,英国每年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达1亿至1亿5千万镑以上。换句话说,英国国内市场需要的商品比国内生产的商品多1亿至1亿5千万镑以上,也就是说,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购买力不仅不低于它的生产力,而且大大地超过它的生产力。既然英国资本主义购买的商品比销售的商品多得多,那么,可不可以说,资本主义经济的产品就一定会过剩呢? [11]
许多人认为,资本主义工业越发展,就越需要国外市场。的确,资本主义产品输往国外市场的绝对量正迅速增长。然而,这还完全不能证明,资本主义各国的国内市场在社会产品实现方面的作用已相对地下降了,恰恰相反,桑巴特证明,在德国,发展迅速的工业所生产的产品输往国外市场的比重越来越小,而在国内找到有利销路的比重越来越大。
但是,应该用上述的理论观点来说明为什么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都需要国外市场。要说明这一点,是没有什么困难的。如果一个国家从国外进口商品,它就必须用出口商品来偿付货款。对英国来说,国外市场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英国国内市场有很大一部分为外国商品所充斥。所以,资本主义工业或多或少地为国外市场生产产品,是不足为奇的。在资本家看来,为什么非得偏重国内市场而轻视国外市场呢?资本家需要的是买主,至于买主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对他都是无关紧要的。
资本主义从历史上看,就是在国外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由于下述原因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工业起初主要是生产奢侈品,如丝绸织品、细呢绒、瓷器、玻璃、贵重武器等等。奢侈品消费者在本国为数很少,需要到世界各地去寻找,因为无论什么地方富人毕竟只占人口的极小一部分。总之,资本是世界主义者,它具有国际性。资本总是一味追求无限地扩大生产,所以到处寻找买主。结果,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就被贸易的纽带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一个国家是其他国家的市场,而其他国家也是这个国家的市场,每个国家都要输入和输出商品,每个国家都不可能没有其他国家来作它的市场,因为其他国家的商品多多少少会挤进本国市场。
一个国家的资本主义工业产品向另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输出,是没有超出资本主义经济的范围之外的输出,资本主义的生产要是有剩余产品的话,它就不可能为这种剩余产品找到出路。所以,剩余产品论的拥护者在谈到资本主义国外市场时,他们所说的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按照这个理论观点,就可以想象,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越来越需要的是在那些从经济制度上看不是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那些国家的市场上销售自己的产品。既然说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那么,资本主义过剩产品的市场就应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缩小,从而资本主义也早就应该由于缺乏市场而停止发展了。
然而,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停止发展,反而越来越快地发展了几十年。很显然,资本主义工业产品的市场也不仅没有缩小,而且发展得非常快。那么,资本主义国家究竟把那些在国内市场上找不到销路的产品销售到哪儿去了呢?大部分还是销售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去了。
向非资本主义国家输出商品,在全世界各国中,对英国说来是有特殊意义的。也正因为这样,英国当然要十分重视自己的殖民地。但是,如果认为英国主要是向殖民地出口,那就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殖民地国家容纳英国三分之一左右的出口货物,英国向中欧和美国即那些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国家输出的产品几乎也这么多。
在英国的输出品中,资本主义工业的生产资料即生铁、机器、工具、煤所占的比重极大,而且越来越大,英国出口越来越开始转向满足其他国家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工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而消费品的输出额却相对地下降了。
六、 资本的国际转移和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
然而,从上述市场理论的观点来看,要阐明资本从老牌的资本主义文明国家流向新兴的资本主义文明国家的事实,看来是有很大困难的。这种资本的流动规模非常大。
例如,据估计,英国每年投到国外的资本近5千万镑,而且早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英国投到国外的资本就已达25亿镑左右。法国每年把近1500万法郎的储金投到国外,而且到目前为止,法国投到国外的资本已达4百亿法郎左右,德国投到国外的资本近260亿马克,等等。
资本源源不绝、日益增多地流出老牌资本主义文明国家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向全世界扩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也正是因为资本源源流入新兴国家,资本在现代才能如此迅速地夺得一个又一个国家,因为资本流到国外仍旧是资本,到处推行新的经济制度。
资本输出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它是否证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生产过剩,证明这些国家中新资本无处投放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又怎么能够断言资本本身为自己创造市场呢?
然而,资本外流的问题,即使不求助于完全站不住脚的过剩产品理论,也完全能得到十分令人满意的解释。资本流向新兴国家,首先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利润较高,其原因我们在前面“利润”一章已经阐明。资本就其实质来说是国际性的,资本总循环的意义和目的,就是要实现更高的利润率。假如一个国家的利润率比另一个国家高,那么,就不能不导致资本从获利低的国家流向获利高的国家。这一过程就像两个不同水位的连通容器里的水会流动一样,是合乎规律的,也是必然的。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影响资本的国际流动。在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生产只有在工业的追加资本实现按比例分配的情况下,才能够得到扩大。这种按比例分配社会生产的必要性,如上所述,是资本主义的弹性纽带,也就是经常用来阻止资本主义生产增长的制动器。与此相反,在一些新兴国家里,资本主义企业渗入其他类型的经济体系,它可以靠排挤非资本主义经济形式而发展起来。
我们不妨举一个具体例子来说明。英国要把多生产的呢绒在国内市场上找到销路,就必须相应地增加能与之相交换的另外一些商品的生产。这就使得英国难以扩大呢绒的生产。恰恰相反,在俄国,扩大资本主义的呢绒生产,则根本不需要相应地扩大其他产品的生产。
呢绒厂多生产的呢绒,只不过是取代了过去用非资本主义方式(如农民为了满足自己需要所采用的生产方式)所生产的呢绒。在这种情况下,与老牌资本主义文明国家不同,资本主义生产可以不受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制动器所左右,可以靠排挤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迅速发展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工业某一部门不断增加的产品所需要的市场,并不是经过按比例地扩大资本主义工业其他部门生产这样一个复杂而困难的过程,而是通过破坏自给经济,摧垮资本主义经济与之竞争的非资本主义小生产的途径建立起来的。
例如:尼古拉—逊先生曾计算过,在1886—1891年间,俄国加工的亚麻纤维和棉花从1850万普特减少到1380万普特;俄国自产的大麻纤维从940万普特减少到60万普特。这说明我国纺织工业产品的国内市场是急剧缩小了。然而,俄国的资本主义纺织工业的产品在俄国的市场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大大扩大了:1886年俄国加工棉花830万普特,到1892年已达990万普特。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者制造的棉布排挤了农民织的亚麻布和大麻布,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棉纺生产,破坏了农民亚麻布和大麻布生产,从而为自己创造了市场。 [12]
因此,在新兴国家扩大资本主义工业产品市场比在老牌国家要容易得多。这就是有利于资本从老牌国家流入新兴国家的一个重要条件。
但是,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认为老牌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不能发展和增长了。弹性纽带只能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而不能制止它发展。我们亲眼看到,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主要是在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得到惊人的迅速发展。总之,除社会生产力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没有任何界限的,因为资本本身能为自己创造市场。然而,创造市场的这一过程,由于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不能不被资本主义发展的迟滞和停顿即经济危机所中断。关于经济危机,我们将在下一章研究。
在俄国这样一个还保留着自然经济,只有少数居民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国家里,资本主义工业产品市场的规模主要取决于资本主义生产之外的广大居民的生活水平。农业丰收了,广大农民的购买力就提高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品的需求也就增长了。相反,农民破产了,工业品市场也就缩小了。这一切都是毫无疑义的,与本文所阐述的市场理论也并不矛盾。这个理论所要阐明的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范围内产品的实现过程,所以,它是以假设所谓的闭关自守的资本主义即社会产品在内部实现的资本主义体系为前提的。由此可见,这种产品实现的唯一障碍,是没有按比例分配社会生产,而绝不是消费品的社会需求不足。然而,障碍毕竟是障碍,它确实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新兴国家里,由于存在非资本主义市场,这种障碍影响很小。非资本主义阶层的广大民众的破产,缩小了非资本主义市场,促使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条件方面更接近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但是,正像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主义生产不会因为社会生产的比例失调造成巨大损失而停止发展一样,在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非资本主义阶层民众的破产也不会阻碍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当然,俄国农民的破产,是延缓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因素因为这种破产本身并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表现,而棉布生产排挤亚麻布和大麻布生产既是农民经济没落的表现,也是棉纺工厂发展的表现了。尽管如此,我国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多年的发展,当然还要继续发展下去。如果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如预期的那样快,那也不是由于市场不足(我国资本主义工业产品市场毕竟比老牌资本主义文明国家的市场大得多),而正像前面所提到的,是由于我国社会劳动生产率低、资本不足、社会企业自主有限所致。
资本主义市场问题,对俄国来说,具有极其特殊的重要性,因为这个问题与解决俄国资本主义前途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我们的民粹派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以沃龙佐夫、尼古拉—逊等人为代表的民粹主义者创建了市场理论,这几乎是西斯蒙第理论的翻版。正因为马克思对市场问题的看法大概连其本人也不十分清楚,所以他很少对这个问题发表符合西斯蒙第观点的意见,所以毫不奇怪,我们的民粹主义者坚持剩余产品学说,深信自己的学说与马克思的学说完全一致。事实上,即使不是马克思本人,那也是恩格斯在其早期的文章中表述过这样的思想。这些文章,广大读者知道得较晚,只是在1902年梅林出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较早期著作的文集以后才知道的。例如,如果把恩格斯在爱北斐特的演讲(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或他写的《英国的十小时工作制法案》一文(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与B.П.沃龙佐夫在《祖国纪事》上发表的《市场商品供给的剩余》一文作一比较,就可以看出论据之相似简直令人吃惊。恩格斯在四十年代用来证明德国资本主义工业不可能有很大发展和英国工业必然会出现萧条的论据,与B. П.沃龙佐夫四十年后用来证明俄国资本主义工业不可能发展的论据如出一辙。
本文所阐述的市场理论,我最早是在《现代英国的工业危机》一书中作了论述,它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民粹派的反对。 [13] 至于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则用这个理论来论证俄国资本主义生产在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所以,他们起初大多认为上述理论是马克思的理论, [14] 这是有一定的客观根据的,因为它确实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中对社会资本循环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符合逻辑的结果。
后来,在我的论危机一书德文版问世后,西欧读者才了解了这个理论。德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最坚决地否认了我的理论与马克思的理论有任何共同之处;在这方面,修正主义者如伯恩施坦或卡拉特·施密特与正统派如考茨基或露莎·卢森堡的意见完全一致。考茨基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来反驳我的理论,他在这些文章中用以反驳我的理论的理由,与俄国B.П.沃龙佐夫提出来的理由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对于卡拉特·施密特也可以这样说。
近来,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开始附和德国同行的观点。所有这一切都使我相信,假如所阐述的市场理论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那么它无疑也会在字面上同马克思主义相抵触。不管怎样,要是连考茨基这样的精通马克思主义的作家也无法在马克思那里找到这种理论,那么,它就不能认为是属于《资本论》作者的。勒斯居尔完全正确,他指责我不该白白放弃自己的理论著作权,不该把它归到马克思名下。 [15] 我们的民粹主义者也完全正确,他们坚持认为我的理论是不属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范围。然而,它绝不会因此而有所逊色。
参考书目
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政治经济学论丛》。
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
沃龙佐夫:《市场商品供给的剩余》(载《祖国纪事》,1883年);《理论经济学概要》,1895年;《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与消费》,1907年。
尼古拉—逊:《农奴制度改革后我国社会经济的概论》,1893年。
杜冈—巴拉诺夫斯基:《周期性工业危机》,1914年,第3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布尔加科夫:《论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市场》,1897年。
伊利英:《西斯蒙第和我国的西斯蒙第分子》(伊利英的文集《经济研究和论文》,1899年);《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99年。
考茨基:《危机理论》,译自德文,1907年。
K.施密特:《论生产过剩理论》(载《社会主义月刊》,1901年)。
A.施皮特霍夫:《杜冈—巴拉诺夫斯基和波勒的危机理论》(载《德意志帝国立法和行政年鉴》,1903年)。
米勒和伯恩施坦论述市场理论的文章,载《社会学问题》,1910年,第3期。
R.卢森堡:《资本积累》,1912年。
A.伊萨耶夫:《国民经济危机》,1912年。
* * *
[1] 这个图式是稍有改动的马克思的图式(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4卷,第87页)。资本循环可以从任何一种资本形式,如货币形式或生产形式开始。但是,我们在考察整个社会经济的资本循环时,恰恰应该把商品形式看做是资本循环的起点和终点,这是因为社会生产过程最终是以制成商品结束的,而货币则不过是商品流通的简单工具。马克思正确地指出:“W ′……W ′是魁奈《经济表》的基础。他选用这个形式,……这就显示出他的伟大的正确的见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4卷,第115页。)上文所引的图式,是以假定规模不变的资本再生产为前提的。而在规模扩大的资本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条件下,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有一部分不再转化为资本家的消费品,而转化为生产资料,从而使商品资本的价值在资本循环终结时比在开始时增大。
[2] 原文图式均用俄文字母表示,为便于阅读起见,参照通用图式,一律改用德文字母,下同。——校注
[3] 让·巴·萨伊:《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852年第3版,第1卷,第339页。一位俄国作者认为这个理论的真正创始人不是萨伊,而是詹姆斯·穆勒。对此,我不能同意,虽然詹姆斯·穆勒在理论上对市场问题的理解要比萨伊深刻得多。参见B.米勒:《萨伊—李嘉图的市场理论》(载《社会科学问题》,1910年第3期)。
[4] 西斯蒙第的市场理论,在他所著《政治经济学新原理》(1827年版)第2和第4册,以及《政治经济学论丛》第1、2、13、14篇中有所阐述。
[5] 关于这一点,参阅拙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第9章,以及《周期性工业危机》,第3版,1914年,第2篇,第3章。
[6]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的分析并没有完,对任何一般结论来说,其本人并没有做完,也没有采用。在市场理论方面,马克思作出的一般结论是附和了西斯蒙第的错误观点。
[7] 图式中原用符号字母,均系俄文。一项为c,即为cpeдствa пpoизводcтвa(生产资料),二项为p,即paбoчaя cилa(劳动力),三项为п,即пpибaвoчный пpoдyкт(剩余产品)。为便于阅读起见,现参照通用标法,相应改为:pm+A+m。下同。——校注
[8] 上引图式,是按比例进行的社会生产和分配的算术图解。我所主张的论点,本来可以从数学上用一般公式加以证明,但是这样一来,叙述就会过于抽象,使看不惯抽象代数公式的普通读者不易接受。这项工作由我们大学研究班的H.伯恩施坦完成了。请读者参看他写的一篇内容极其丰富的论文。见《社会科学问题》1910年第3期上所载H.伯恩施坦《马克思和杜冈—巴拉诺夫斯基的市场理论》一文。
[9] 原文如此,后者应为资本家消费品。——译者
[10] 在第二图式中,假定资本积累速度不变,因而消费品在社会产品中所占的比重每年也都不变。资本积累速度稍一加快,消费品的比重就会有所下降。
[11] 之所以输入超过输出,如“信贷”一章所阐明的,是由于英国是其他国家的债权国,这些国家得用商品为自己的债务支付利息。
[12] 尼古拉—逊:《农奴制度改革后我国社会经济概论》,第239页。
[13] 最近,这些反对论点已被收入沃龙佐夫先生编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一书(1907年版)。
[14] 可参看C.布尔加科夫所著《论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市场》(1897年)和B.伊利英所著《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二书以及九十年代在《新语》、《生活》、《科学评论》和《开端》等马克思主义杂志上伊利英、涅日丹诺夫、伊兹戈耶夫等人就市场和俄国资本主义发展问题所写的文章。
[15] 让·勒斯居尔:《普遍的和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H.И.苏维洛夫译自法文,1908年版,第433页。